基于问题的高师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

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基于STSE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探索引言: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对科学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生物学的教学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传统的生物学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存在着对科学方法和科学观点的认识欠缺。
因此,以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理念为基础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成为了现代生物学教学的趋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一、STSE教育理念的基本原则STSE教育理念的核心原则是将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不同领域的知识有机融合,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教学。
在这一理念下,生物学教学可以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社会背景,通过探究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扮演主角,教师更多地扮演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通过提出问题、构建假设、进行实验观察等方式,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
2. 知识与实践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生物学实验、野外调查,以及科学文献研究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教学活动尽量多样化,利用多种媒体和创新教学手段,如实验室实践、视频观摩、讨论研究等。
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4. 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独立思考。
二、高中生物学教学设计的实施1. 设计课题:选择一个与生活和社会有关的生物学课题,如生态平衡、基因编辑、遗传疾病等。
确保课题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选课题提出问题,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如何解决遗传疾病?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教学在高中教育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通过生物实验教学,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加强科学素养,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实验操作难度大、实验设备缺乏、实验内容单一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探究。
一、实验操作难度大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许多实验操作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新手来说更是一种挑战。
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甚至影响到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设计简单易懂的实验步骤: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易懂的实验步骤,让学生能够迅速掌握实验的操作方法,降低难度。
在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时,可以提前将镜片预先装在镜筒内,学生只需进行调焦和观察即可,而不需要进行镜片的装配。
这样可以减少实验操作的难度,提高实验效率。
2. 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主探究:在进行生物实验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方法,这样在实验过程中能更快速的理解实验的目的。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尝试利用资源进行一些简易实验,向同学或老师请教,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提供实验实训机会:在实验课结束后,教师可以留下空档,让学生自行进行实验,熟练实验操作过程,提高实验技能。
通过这些对策,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实验操作的能力,增强实验时的自信心,从而降低实验操作的难度。
二、实验设备缺乏在一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或者管理不善等原因,实验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实验的需求。
这就导致了学生无法进行足够的实验实践,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效果。
1. 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延长实验设备的使用寿命。
要及时更新一些老化的设备,确保实验设备的完好性,为学生的实验教学提供保障。
开设高师“中学生物实验研究”课程的尝试

结合人教版及北 师大版的初 中生物课程 内容,选取适 当的相关 实验 内容 (课题 )进行 开题报告 ,向学生介绍 开设本课程 的 目的、具 体操作步骤 和对 学生 的基本要求 。我 们选择 内容 的依 据是 :(1)初 中生物课程中必须掌握的、有一定代表性的、有一定 难度的内容 ,目 的是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开辟道路 ;(2)适合本课 程开展,目的 是 凸显探究性学 习的特点 ,使学生通过课 程体会什 么是新课标 ,什 么是探究 习性学 习。 2.2 分组准备
I 教研教改
开设 高同 Y¨ =P‘ 中学生物 实验研 究’’课程 的尝试
中图分类号 :G652
宋 冰 陈绮虹
(湛江教育学院 广 东·湛江 524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编号:1 672—7894(2009)23—044一O2
摘 要 为适应新课标要求 ,缩短高师教育与新课标要求的距 离,我们设计 了这 门新 的课程。本文介绍 了该课程的主要操作方法。
以新 课标 倡导的“培养学生 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 能力”为 目标 ∞, 主要做 法是 :
(1)分组 :类似“导师制 ”目的做法 ,将学 生按课题数分 成若 干个 实验教学组 ,每组 四人负责 1个实验 内容,其 中每次课 2人 ,1人负 责说课 ,1人 负责教学 ,每个 内容 分甲乙两组上课 2次 。导师 由与课 题 内容相关的专业教 师承担 ,主要 职责是保证实验课 的科学性 和安 全性 。每个实验 教学 组选出一个组长作 为本组的组织者 和与本组 导师 以及任课指导老师的沟通者。
关键词 中学生物实验研 究 课程 角色转换 综合素质
高师院校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生物 化学是一 门研 究生物体 大分子物 质结构 与功 能、 物质的代谢与调节 、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调控等诸多生 命现象的科学 , 是生物学科相关专业 的一门主干课程 , 是 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 生物化学实验》是围绕理论课程 设置的 , 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 的理解 , 掌握 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技能 ,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的关键环节 , 在培养学生创 新意识 、 创新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 生物化 学实验》 教学 中存在很多问题 , 比如“ 重理论 、 轻实验” ; 验 证性实验 多, 综合 、 设计性实验少 ; 采用教师灌注式教学 , 学生机械性操作等。在充分分析衡 阳师范学 院生物化学 等实验课程 的现状及培养创新 型人才要求 的背景下 , 笔 者从教学指导思想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开放性实验室建
能 力令 人担 忧 闭 。
脏 中D N A 的提取 和D N A 琼脂 糖凝 胶 电泳 ” ;将 糖 的浓 度测 定、 蛋 白质 浓 度 测 定 的方 法 分 别综 合 , 如“ 糖 含 量 测 定 实
验” 中, 将蒽酮 比色法和3 , 5 一 二硝基水杨酸法综合 , “ 蛋白 质浓度测定实验” 中, 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考马斯亮蓝法 综合 ,并让学生对这两种不同的浓度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 比较 。学生经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 , 不仅可以巩固已学的 理论知识 , 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提高学生分析、 解决 问题 的能 力 。
一
待。 二、 改革 实验 内容— — 增设 设计 、 综合性 实 验
中图 分类 号 : G 6 5 2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3 2 — 0 0 5 4 — 0 2
新课程背景下高师生物教学法课程改革的探索

我 国新 一 轮 中学 生 物 学 改 革 已进 入 第 九 个 年 头 , 地 中 学 生 物 教 学 工 作 都 在 新 各 课 程 标 准 的指 导 下 积 极 努 力 的 完 善 进 步 , 为 了达 到 更 好 的 教学 效 果 , 中学 生 物 教 师 也 面 临 着 巨大 的 压 力 和 挑 战 。 今 新 课 改 如 仍 在 全 国各 地 如 火 如 荼 的 进 行 着 , 么 对 那 于培 养 中学 生 物专 业 性 人 才 的 高 等 师 范学 校 来说 , 次 中 学 课 改 的成 功 也 慢 慢 显 露 此 出 当前 高 师 教 育 的 问 题 和 弊端 。 师 教 育 高 也 应 该 针 对 中 学 的 新 课 改 , 出相 应 的 教 提 学 理 念 以 适 应 我 国 课 程 改 革 的 热 潮 , 底 彻 和 中学 生 物 教 学 相 衔 接 。 生 物 新 课 程 标 准 全 面 体 现 了 “ 识 与 知 技能 , 过程 与 方 法 以 及情 感 态 度 与价 值观 ” 三位 一 体 的 课 程 功 能 , 就 要 求 生 物 教 育 这 及生物 教师必须建立新 的教育理念 , 自 有 己新 的 创造 性 设 想 。 为 今 后 知 道 中学 生 作 生 物 实 践 教学 的 引 导 着 , 一定 要 有 一 定 深 度 和 广 度 的知 识 储 备 , 便 于 做 长 流 的 活 以 水 。 且 , 校 和教 师 更 应 通过 课 堂 教 学 传 并 学 授 学 生 如 何 让 获 得 知 识 的 能 力 , 分发 挥 充 学生 的 主 体 地位 , 高 学生 的学 习主 动 性 。 提
生 物 学 基 本 的研 究 方 法 , 物 学 科 的 这 一 生 性 质 决 定 了生 物 教学 离 不 开 实 验 。 生 的 学 操 作 能 力 、 察 能力 、 维能 力及 生 物 创 新 观 思 能 力 都 是 通 过 试 验 得 以 锻 炼 、 养 、 胀 培 发 的 。 而 , 统 的 “ 着 走 ” 讲 解 知 道 方 因 传 抱 的 法 , 培养 学 生 分 析 问题 、 决 问 题 的 能 力 对 解 是 十 分不 利 的 。 改革 实验 教 学 方 法 中 , 在 把 启 发式 教 学 思 想 作 为 一 项 重 要指 导 原 则 加 以 灵 活 运 用 是 很有 必 要 的 。 在 课 前 让 学 如 生 查 阅 资 料 做 相 应 的 预 习 工 作 , 讲 授 过 在 程 中运 用 循 序 渐 进 的 引 导 方 式 , 分 调 动 充 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 主 动 性 , 教 师为 主 导 、 使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现 代 教 学 思 想 的 到 更 好 的 体 现 , 养 提 高 了 学 生 的实 验 能 力 和 思 维 能 培
高师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现状及改革研究——来自阜阳师范学院生科院毕业生的调查报告

21 0 0年 2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 URN F B O OG O AL O I L Y
Vo . 7 No 12 .1 Fe b,2 0 01
d i1 . 9 9 jis. 0 8—9 3 . 0 0 0 . 0 o:0 3 6 /.sn 10 6 22 1. 1 15
基 础教 育课程 改革工 作 已全 面展 开 , 面对此 次声 势浩 大 的改 革浪潮 , 师院校 培养 出的毕 业生 能否适应 这一 改 高
革 的具 体情 况有较 为深 入 的 了解 ; 同时 , 们 走 出校 园时 他 问不长 , 我院实 验教学 的情况 体会较 深 。因此 以他 们 为 对
Absr c t a t:S me pr be n t x e me tlta hig we e n e tg td t r u h t ur y t he g a u t fbilg pat n n o o lms i he e p r i na e c n r iv siae h o g he s ve o t r d a e o oo y de rme ti Fu a g no ma olg . So mp o i g ie swe e o ti e r m h ol wi i p cs:h r wae c n tu t n,e pe i n a uri— y n r lc le e mei r v n d a r ba n d fo t ef lo ngsxas e t a d r o sr ci o x rme t lc rc uum y tm ,e p rm e tlta hng g as,e p rm e a e c i g mo e , e pe me t lm a a e n y tm s we lase p rm e a — l s se x e i na e c i o l x e i ntlta h n d l x r n a n g me ts se a l x e i nt e i l v u to o 1 l a ai n m de. K e wo ds:hih rn r a olg y r g e o m lc l e;b oo i a d ain;e pei n a e c i g e il gc le uc to x rme tlta h n
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以“生物的分类”为例

方法探微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以“生物的分类”为例文|田奋林在当前教育改革的环境下,初中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以初中生物学为例,其新课标重点提出的探究式教学与科学思维养成,都指向实际学习过程应当以问题驱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形成问题解决思维,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因此,在当前的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以“问题驱动”为主要抓手,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指导学生对所提问题加以深度思考,进而引发持续、有意义的深度学习,以此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以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物的分类”为例,在分析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本质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初中生物学教学模式实践方法,并总结该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反思实际运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以提升应用效果,为初中生物学高质量教学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概述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上的新时代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进度,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强化知识认知与掌握,在教学设计当中通过设置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逐渐将学生思维探究引向更深,以此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解释或假说,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通过问题产生情境来实现对已掌握知识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依托自身知识经验建构所形成的知识理解,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立足特定学习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可以看出,建构主义理论强调情境在知识获取与运用中的重要性,其中,情境指的是与学习主题相关的环境,特定情境的构建,向学生提供学习所必备的背景与经验,能够减少学生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对主题意义建构产生的阻碍。
问题作为人类好奇心的原生表现,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探究心理的原动力,因此,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基于“问题驱动”的初中生物学教学实践(一)创设情境,导入问题问题导入环节是初中生物学课堂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当前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课, 即使不逃课 的上课时也不愿动手 。有的不少高师生物 教 育专业的本科学生到大学毕业时 , 实验课上从来没有动 过动物 , 上实验课时一 向都是看别人做实验。 3 . 实验经费严重不足 , 影 响了教学质量 。现在很多高 师经费严重不足 , 在这种情况下 , 又把大量 的经费投入到 基本建设和还债上 。用于实验的经费微不足道 , 而用于生 物教育 的实验经费就更少了,以至于出现了为了省钱 , 实
【 实验平台 】
当前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朴敬 爱 , 朴
( 辽宁师范大学
君, 姜长 阳
1 1 6 0 8 1 )
生命科学学院, 辽宁 大连
摘要 : 为加 强 高师 生物教 育专 业本 科 学 生的 实验 教 学 , 提 出 了 目前 高师 生物教 育专 业 实验教 学存 在 的 问题 , 以及 产 生 的原 因, 指 出了解 决 问题 的对 策 。并 对 实验 教 学 采 用 多项技 能考 试 法 , 用 一种 材 料做 多个 实验 等解 决 方 法进 行 了探 索研
1 只 兔子 作 为 实验 材 料 , 绝 大多 数 人 只 能看 , 不能做 , 无 法 保证 教学 质 量 。
4 . 高级职称的教师不上实验课 。现在高校教师中, 具 有教授职称的 比例较高 。很多教师一旦被评 定为教授后 , 就不愿再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为此 , 各高校为保证本
科生的教学, 规定教授每年必须讲授一定课时量 的本科课 程。 但是 , 在高师 中对教授是否上实验课根本没有规定 。 因 此, 现在的高师的生物教育专业中几乎没有教授承担实验 课。即使偶尔有 的教授承担 了实验课的教学 , 也是让研究 生代替导师上课 。 5 . 只重视现代实验 , 忽视传统 的基础实验 , 且 实验教 学的学时少。现在的高师生物教育专业的实验课 , 受生命 科学是现代前沿科学理念的影响 , 使主管领导和相关人员 形成了这样的意识 ,基因的克隆、 D N A 的分析等现代生物 学实验才是真正的生物学实验, 而标本制作等传统基础实 验不属于生物学实验。 再加之现行的高师专业基础课和专 业课学时安排 中, 实验课 的学时往往只占总学时的三分之 以下。由此导致出现 , 生物教育本科生所开设传统基础 实验逐年减少 , 甚至完全砍掉 , 而现代实验逐渐增加。 以至 于出现 了很多生物教育专业 的本科生毕业 时连起码 的基 础实验都不 了解 的现象。 6 . 主要仪器都用于科研 。国家为了加强生物教育专业 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 , 每年都要为实验室配备一定数量 的 现代仪器。 但是 , 当这些仪器进入实验室后 , 绝大多数都没 有用于本科学生的实验教学 , 而是直接被相关人员用于科 研, 一旦这些新的教学仪器成为科研仪器后 , 就成 了个人 的仪器 , 以后不仅本科学生不能使用 , 即使其他老师也不 准使用 , 至于学生 , 不仅实验使用不到这些新型的现代实 验教学仪器 , 甚至根本见不到 。从而使本科学生实验受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0 0 0 -5 2 1 - 12
基 金项 目 : 江 省 新 世 纪 高 等 教 育 改 革项 目(b 8 5 )杭 州 师 范 大 学 科 技 创 新 与 文化 创 意 基 金 项 目 (o 0 X 0 1 ; 州 师 范 大 学 第 七 浙 y005 ; 209 J4)杭
第 9卷 第 6期
21 O O年 1 1月
杭 州师 范大 学学 报 ( 然科 学版 ) 自
J un l f a g h uN r l n e s y N trl ce c dt n o ra o H n z o o ma U i ri ( aua S in e E io ) v t i
利用 P L教 学 策 略 , 助 具 体 的 生 物 学 知 B 借
识来 培 养 职 前 生 物 教 师 的 有 效 性_ ; x 1 Ma
等人确 信 , B P I使学 生 的学 习态 度趋 向积极
有效 , 至能 够与 指导 者一 样 应用 一些 P L 甚 B 教 学 技 术 _ 近 3年 来 , 中 学 实 习 的 职 前 1 . 在
批 教 改 项 目.
作 者 简 介 : 山章 ( 7 ) 男 , 苏 盐 城 人 , 任 16一 , 江 9 副教 授 , 士 , 要 从 事 生 物课 程 与 教学 研 究 . — i e l3 @1 3 cr 硕 主 E mal n 18 6 .o :r n
第 6期
任 山章 , : 于 问题 的高师 生物 学实 验教 学改革 研 究 等 基
论 文竭力 宣称 P L有 助 于职前 科学 教 师 的培 养 . B 国内 现有 研 究 中 , 多为 P L在 医 学 教 育 中 的应 用 也 B 研究 , 很少 有 P I在 教师 教育 中 的探 索报 道 , 未见 有在 生物 教师实 验教 学 中的探 究 , 一 系列 文献 都 强 B 还 但 调 P L对 于创新 能力 培养 的重 要性 , B 因此 , 索 P L在生 物教 师教育 中的应用 非 常迫切 . 探 B
中 图 分 类 号 :G4 2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6 4 2 2 2 1 ) 60 4 5 1 7 3 X( O 0 0 4 8 0
研究 性学 习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日制普 通高级 中学课 程 计划 ( 全 试验 修 订稿 ) 中 的重要 内容 , 全体 普 通 高 中学 生 的 》 是 必修课 . 对 于改变 学生 的学 习方式 、 它 培养 学生 的创新 精 神和 实践 能力具 有重 要 的作用 . 教育 部要求 “ 地 各 必须 予 以充分重 视研 究性 学 习”1 同文还 明确 规定 :教 师是 学 生进 行 研究 性 学 习 活动 的组 织者 、 与 者 _. ] “ 参 和指 导者 . 但一 系列 研究 指 出 , ” 高师 院校 并 没 有 为 此作 好 充 分 的 准备 , 其是 实 验 教 学 , 需 改革 “ 尤 急 操作 工” 的教 学模 式_ ]探 讨新 的有 利 于培养 高师 生研究 性学 习指 导能力 的模 式. 式 2 ,
49 4
2 C P L 实验 教 学模 式 的构 建 —B
G l g e 等 人 认 为 , B 有 利 于 培 养 al h r a P L
教师 的元认 知能 力E ; ra 等 人 相 信 , 过 9 E dl 3 通
P L 策 略 可 以 培 养 职 前 教 师 的 教 学 知 B 识 口 。S d r eg 等 通 过 实 验 研 究 , 证 了 。; o eb r 论
展 的技能 与情感 教 学效果 . ] 因其有 良好 的教学 效果 , 多大 学 医学 院纷 纷效 仿 , 渐 成 为 目前 医学 院盛 很 逐
行 的 策 略 . 一 策 略 用 于 科 学 教 师 教 育 中 , 很 少 见 . Go d o g 这 还 如 o n u h在 美 国第 8 4届 教 育 年 会 上 , 两 篇 以
( 州 师 范大 学 生命 与环 境 科 学 - 院 , 江 杭 州 3 0 3 ) 杭 9 浙 1 0 6
摘 要 : 探 讨 如 何 提 升 职 前 生物 教 师 研 究 性 学 习 的指 导 能 力 , 计 了 “ 于 问 题 的 实 验 合 作 探 究 ” 学 模 为 设 基 教 式 ( — B ) 行 动研 究结 果 表 明 , 与 项 目研 究 的 学 生 学 会 了 P L的 基 本 元 认 知 技 能 . 生 物 学 实 验 中运 用 所 构 CP L . 参 B 在 建 的 模 式 教 学 , 利 于 提 升 职 前 生 物 教 师 的研 究 性 教 学 能 力 . 有 关 键 词 : B 生 物 学 ; 验 教 学 ; 式 P L; 实 模
1 P L 教 学 策 略 简 述 B
广 受 国 内外 关 注 的《 耶 报 告 》 重 点 强 调 的 主 要 教 学 方 法 就 是 P o lm B sdL ann ( B ) 即 博 rbe — ae er ig P L ,
基 于问题 的学 习. 般认 为 , 一策 略 由美 国南 伊利诺 大 学 基 于问 题学 习研 究 所 所 长 白罗 斯 教授 首 创 , 一 这 加 拿大 麦克 马斯特 大 学 医学 院在 白罗斯 教授 的协 助下 开发 , 并把 它作 为该 院 主要 的学 习和教学 方法 . 白罗斯 教授 曾指 出 , 于 问题 的学习 重点在 于用 真实 的 问题 激 发学生 的 自主学 习 , 而展 示 出传统 教学所 不 能发 基 从
Vo _ . I 9 NO 6
NO . 2 O V O1
DOI 0 3 6 /.s n 1 7 3 X. 0 0 0 . 1 :1 . 9 9 j is . 6 4 2 2 2 1 . 6 0 1
基 于 问题 的 高师 生物 学 实验教 学 改 革研 究
任 山 章 , 志 伟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