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巴蜀艺术特色专题

合集下载

浅谈巴蜀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

浅谈巴蜀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

浅谈巴蜀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摘要】巴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的重要发展地。

佛教文化的传入,道教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以及独特的宗教雕刻风格,都在巴蜀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底蕴。

佛寺和道观的雕刻艺术作品被广泛传承和发展,展现出巴蜀雕刻艺术的独特之处。

巴蜀宗教文化与雕刻艺术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为当代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展望未来,巴蜀文化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将继续为世人带来无限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魅力。

【关键词】关键词:巴蜀地区、宗教文化、雕刻艺术、佛教、道教、融合、独特风格、佛寺、道观、传承、发展、重要性、启示、展望。

1. 引言1.1 巴蜀宗教文化的起源巴蜀宗教文化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巴蜀地区的原始宗教信仰。

在远古时期,巴蜀地区居民崇拜自然神灵,信仰神灵能够保佑人类平安丰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交流,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传入巴蜀地区,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便是佛教和道教。

佛教在巴蜀地区的传播始于东汉时期,随着佛教在中国的兴起,巴蜀地区也逐渐形成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强调超脱世俗,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这与巴蜀人民纯朴的生活方式有着契合之处。

巴蜀地区的佛教文化深受民众推崇,许多佛寺被修建,成为佛教信徒冥思虔诚之地。

除了佛教,道教也在巴蜀地区得到了广泛传播。

道教注重修炼内功,追求长生不老,与巴蜀地区的山水灵气相得益彰。

巴蜀人民将道教的修炼理念与本地的宗教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信仰体系。

巴蜀宗教文化的起源为巴蜀地区的雕刻艺术注入了灵感和动力,塑造了宗教雕塑的独特风格,成为后世艺术家借鉴与继承的宝贵遗产。

1.2 雕刻艺术在巴蜀地区的发展雕刻艺术在巴蜀地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巴蜀地区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雕刻艺术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巴蜀地区的雕刻艺术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在古代,巴蜀地区的雕刻艺术主要体现在宗教建筑和石刻中。

随着佛教、道教等宗教的传入,巴蜀地区的雕刻艺术也逐渐融入形成了独特的宗教雕刻风格。

[精品论文]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民族特色与演奏技巧

[精品论文]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民族特色与演奏技巧

引言黄虎威先生的这部《巴蜀之画》在“文革”中受当时社会背景的压制、人们的忽视,使其直到2001年才被出版。

由于受到历史因素的影响,《巴蜀之画》的艺术价值一直未能受到重视,因此相关的研究是比较缺失的。

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有:刘海峰《试析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演奏要点》主要从钢琴曲的演奏技法与教学方法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作品的节奏、结构和民族性元素运用的特点;何洁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中的音响之笔的探析,文章主要针对“晨歌、蓉城春郊、阿坝夜会”三首小曲的结构内容进行了分析,揭示了主题音响之笔的内涵所在;向乾坤《巴蜀之画》终极版本释意,文章针对不同版本中的《巴蜀之画》的演奏技巧、创作理念、民族性的运用的细致差别进行了比较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华明玲在其论文《朴素的音乐语言深厚的民族情感》一文中,详细的对黄虎威先生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并谈到了这些情感积淀对黄虎威先生音乐创作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谈到了《巴蜀之画》的创作思想、演奏技巧等,并总结了黄虎威先生作品丰富的审美艺术价值和在我国音乐界的重要地位。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钢琴曲《巴蜀之画》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尤其是对《巴蜀之画》民族元素的运用及音乐民族性的解读方面是相对少的。

因此,对《巴蜀之画》在民族性的研究和挖掘上以及中西音乐融合的创作思想和技法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这一研究领域的资料。

本论文在研究的过程中深深的体会到黄虎威先生作品中意韵悠长、婉转动人的古典审美意境,中国民族元素在西式体裁的运用自然流畅、浑然天成。

这是对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一次积极探索和实践,对所有的民族音乐工作者都具有深刻的启发,为我们揭示了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一、黄虎威与《巴蜀之画》(一)黄虎威生平简介与创作领域著名作曲家黄虎威教授出生在美丽富饶的成都平原上的金堂县,刚半岁多就迁回沱江畔的老家内江县, 黄虎威先生的少年时期都是在那里度过的。

四川内江县风景秀美、如画如诗,民风淳朴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一派自然纯真之意。

论巴蜀园林的写意手法及其美学思想_胡雅岚

论巴蜀园林的写意手法及其美学思想_胡雅岚

论巴蜀园林的写意手法及其美学思想_胡雅岚266〉学术论坛〉2014 · 07ART EDUCATION论巴蜀园林的写意手法及其美学思想□ 胡雅岚周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伴随5000年中华文明一同成长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更是贵为世界园林之母。

巴蜀园林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一支流派,不仅延伸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对于自然情趣的崇拜,更是巴蜀文化交汇的聚集地。

从舒适宜人的园林环境到诗情画意的山水背景,从循序渐进的空间排列到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无一不流露着巴蜀文化逍遥缥缈之气。

自望丛祠、文君井、武侯祠伊始,到杜甫草堂、点易洞、望江楼,一个个绝美的园子一幅幅空灵的画卷让人流连其中。

建筑、叠石、流水、竹林、楹联、碑记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正是园里诗画,园如诗画。

一、巴蜀园林建筑巴蜀园林一向以真实的自然山水为主,所以巴蜀园林中的建筑也以朴实著称,亦不喧宾夺主。

正如传统的巴蜀民居建筑一般,园林中的建筑多以传统木架构为主,轻巧灵动,配以灰砖青瓦,绝少雕梁画栋,正暗合了巴蜀文化逍遥无为的特征。

厅堂之内亦无天花藻井,清雅幽静、朴素平和。

无论是大气庄重的武侯祠堂还是隐逸田园的杜甫草堂,所有的巴蜀园林建筑均是就景取材,山石树木皆为建筑材料,使得巴蜀园林与周遭的自然环境能有更好地契合,如点易洞之景更是看似粗陋实则逍遥。

巴蜀园林讲求小中见大,这也使得巴蜀园林的行路及回廊的建造有着更为独特的方法。

蜿蜒的行道,曲折的回廊,每一处狭窄的地段却总能有一片开阔的视野。

面山望水却也不失园内风光,或见白练腾空或似烟波浩渺,山水清幽如画,园景淡雅如玉。

这不仅是巴蜀园林艺术的小中见大,更是巴蜀建筑与园林、山川小中见大的结合,也是对中国古典园林“借景”手法最非凡的升华。

二、巴蜀园林山石巴蜀园林多为开放式空间,抱山环水。

经过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自然山水为主体和代表的园林群落。

山石流水在巴蜀园林中所占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不分地域、大小,巴蜀园林都有它独特的表现手法。

隋唐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

隋唐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摘要:四川与重庆地区的美术活动,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和地位。

书法在唐代极为兴盛,本文从巴蜀出生、寓居巴蜀以及摩崖碑刻三个角度,勾勒出隋唐时期巴蜀地区的书法艺术的基本面貌与主要成就。

关键词:巴蜀;隋唐;美术;书法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类型,有关书法创作、评论、欣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构成了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重要篇章。

中国书法艺术在两汉时期已经取得辉煌成就,不仅独立于绘画成为了单独的艺术门类,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独特的书法审美趣味和评价方式。

经过魏晋南北朝近四个世纪的发展,书法艺术在唐代达到高峰,人才辈出、杰作涌现,成为中国美术史上极具吸引力的一页。

唐代书法艺术繁盛的原因是多养的,不仅有当时统治者和社会上层阶级的大力提倡,还有科举选拔对书法的重视。

唐人的书法艺术兼具规范与狂放的两极追求,一方面在书法的规范性上接近完美,以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的楷书为其代表;另一方面又在书法的创造性上竭力探索,以张旭、怀素的狂放草书为其代表。

一、隋唐时期生于巴蜀地区的书法家由今四川省和重庆市组成的巴蜀地区自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书法美术活动,巴蜀书法在中国美术史上有自己独特的位置和重要的影响,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讨论巴蜀地区在唐代书法史上地位有两种视角,第一是生长于巴蜀地区的书家,以武则天、李白为代表,第二是寓居过巴蜀并有创作的书家,以贯休、薛稷为代表。

出生于四川广元的武则天(624—705)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性帝王,在她杰出的政治才能之外,同样也善于书法。

武则天和大多数唐代帝王一样,酷爱书法,在其当政期间,提拔了不少擅长书法的士人,充分显示了唐代王室贵族对书法的热衷程度。

武则天存世墨迹较多,除了《长安荐福寺题额》等之外,《升仙太子碑》是她最重要的书法代表作品。

《升仙太子碑》用行草写成,碑高6.70米,宽1.55米,共有34行,武则天亲书包括碑额在内的2129字,薛稷题写上下款共33字,全碑总字数2162字。

巴蜀文化

巴蜀文化

第一节:巴蜀艺术与审美艺术(一)1、巴蜀文化的特点2、什么是巴蜀文化3、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哪些影响。

一、什么是巴蜀文化?四川大学考古学林向教授的说法:认为巴蜀文化由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中国西南地区以古代巴蜀的先民所留下的历史文化,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及其临近地区,时间上讲想相当于春秋战国到秦汉,共近千年。

这是从考古学角度上来讲的。

广义:包括今天四川盆地及其附近地区的,以历史悠久的巴文化和蜀文化为主体的,同时包括域内各少数民族文化在内的,从古到今的地区文化的总汇。

二、巴蜀文化区域与行政区划的关系巴蜀文化区域和行政区划不等同。

古代巴蜀文化区: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包括四川省、重庆市,以及民族民风与巴蜀基本相同的汉中盆地、黔涪高原、湖北的西南、湘西等区域。

(陕西、汉中、南郑与四川相似)巴蜀文化是中华大文化的地域文化,大文化系统中的小系统。

要看到巴蜀文化的个性、还要看出巴蜀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共同性、共通性。

三、巴蜀文化的特点a、谭先生、刘先生:巴蜀文化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开创性与完美性的结合。

b、谭先生:神奇的自然世界、神秘的文化世界、神秒的心灵世界。

c、罗志田:包容性:具体体现易学、道学、易经之学发达、文风很盛。

d、袁廷栋:由移民文化为载体而表现的兼容性。

e、无具体提出者:巴蜀文化绵长久远、神秘,蜀人从容却含惰性,巴人明快失之浅薄。

四、总体上巴蜀文化的特征:1、文化生态特征:指巴蜀文化生成的独特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这种地理环境造就了巴蜀文化。

神奇、多样性(地貌、地形、气候、植被)、向心(围绕长江水系,十字的地位,交织的文化)。

2、巴蜀文化载体上的特征:易学、道学、宗教、史学、文学,雕塑、绘画、音乐也很突出。

3、巴蜀文化精神:双重性、混合型,善变(创新、“川剧变脸”)、守旧,进取和闲适的混合,聪敏与固执,重虚与务实。

三、巴蜀的地理环境对巴蜀文化艺术有怎样的影响?1、丰富多样的地理环境,为巴蜀文化的产生有很大影响。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4电大《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5分)1、四川路:公元1001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北宋政权将巴蜀故地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2、川剧变脸:技法很多,较能体现川剧独特风格的是拉线变脸。

先用白绸画好各种形色脸谱,上系拉线,将脸谱贴在脸上,按剧情需要,由演员层层揭下,在变脸中演员只需一转身或一摇头迅即交换,速度之快仅在观众的眨眼之间。

3、巴金:李芾甘的笔名。

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

现代著名作家。

曾创作了众多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

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激流三部曲》,尤以《家》更为杰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A2、C3、ABC4、C5、A6、A7、ABC8、D9、ACD 10、AB 11、ACD 12、AB 13、A 14、B 15、D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2、√3、×4、√5、√6、×7、×8、√9、√ 10、√ 11、√ 12、√ 13、× 14、× 15、×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请简述落下闳及其太初历。

答:落下闳(大约公元前156~前87年),中国西汉著名的民间天文学家,字长公,巴蜀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征聘全国文学家。

落下闳经同乡谯隆推荐,由故乡来到京城长安。

改革历法的工作由太史令司马迁主持。

经过反复讨论,决定采用落下闳、邓平的改革方案,并由落下闳进行运算工作,于公元前104年制定出一部新历新历已具备了气朔、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内容。

它首次提出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的原则和135个朔塑月中有23个食季的食周概念,并建立了一套推算五星位置的方法,为后世历法的树立了范例。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艺术特色的民族性论析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艺术特色的民族性论析

钢琴组曲《巴蜀之画》艺术特色的民族性论析钢琴组曲《巴蜀之画》艺术特色的民族性论析张盈盈摘要:《巴蜀之画》是我国作曲家黄虎威创作于1958年的一部优秀的钢琴组曲,取材于汉藏两族的六首民族民歌,作者以极具视觉表现力的标题对原有民歌加以改编,并在乐曲的旋律、音韵等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文章分别对六首小曲加以音乐技法和创作情感的分析,探究《巴蜀之画》中蕴含的民族音韵乡情、民族音乐特色以及民族性的表达方式,以期对《巴蜀之画》的民族性演奏风格提出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钢琴组曲;《巴蜀之画》;民族性;艺术特色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74(2021)05-0105-05DOI :10.13877/22-1284.2021.05.017收稿日期:2021-02-18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厅教育科学改革实践项目课题“闽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教学比较研究”(JAS150328);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思政元素融入高等师范专业钢琴教学改革与研究(FBJG20200115)。

作者简介:张盈盈,女,福建厦门人,集美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教育教学、闽南音乐文化(福建厦门361021)。

学黄虎威先生作为我国优秀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长期致力于我国传统民族民歌的研究与传承,在融合中西音乐技法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

黄虎威在四川地区的长期生活使他对巴蜀风光和当地民族风情有着独特的视觉感知,这也成为其创作《巴蜀之画》的重要思想源泉。

《巴蜀之画》创作于1958年,是黄虎威融合六首四川汉藏两族民歌素材后,重编乐曲标题而成,包括《晨歌》《空谷回声》《抒情小曲》《弦子舞》《蓉城春郊》《阿坝夜会》,六首小曲对四川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淳朴的民族风情进行了描绘,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也传达出作者深厚的民族乡情。

对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艺术风格特色、民族内蕴以及演奏进行分析可以为中国钢琴音乐教学提供有益的启迪与借鉴。

2021初二作文精选巴蜀文化范文精选800字

2021初二作文精选巴蜀文化范文精选800字

2021初二作文精选巴蜀文化范文精选800字巴蜀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深深地影响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巴蜀文化以其独特的文字和书法而闻名于世。

巴蜀地区是古代楚文化与巴文化的交汇处,形成了独特的巴蜀文字,这是世界上以竖形较长且短缺横竖混合构成的文字。

巴蜀文字是楚文与巴文的结合,既有楚文的华丽、刚劲,又有巴文的柔美、凝练。

巴蜀的书法艺术也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巴蜀书法注重自然与动态的结合,笔画有力而有韵律感,给人以灵动、活泼的美感。

巴蜀文化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而闻名。

巴蜀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川剧、川江琴、巴蜀木偶等。

川剧是中国四大剧种之一,它特色鲜明,表演形式独特,既有讲究技巧的说唱,又有精彩激烈的武打和绚丽多彩的服饰。

川剧的艺术特色在于以川腔为基础,讲究唱腔的韵律美和表演的身段婉转,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川江琴是巴蜀地区的传统乐器,它以其独特的音色和表演方式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巴蜀木偶是巴蜀地区独有的艺术形式,它采用木头雕刻成各种形象,通过细致的动作和表情展示故事,寓意深刻,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巴蜀文化还以其丰富多样的民俗风情而闻名。

巴蜀地区有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节日和民俗活动,如川剧院火火节、龙抬头、巴蜀年等。

这些节日和活动充满着浓厚的地方特色,人们以欢乐的心情参与共庆佳节,展示着巴蜀人民的乐观豪情和热情好客的品质。

巴蜀文化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文字和书法、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滋养。

作为巴蜀的一份子,我们应该珍惜巴蜀文化,传承巴蜀文化,让我们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蜀艺术特色专题
巴蜀艺术特色
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二、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
三、纳构力强,稳定性高
四、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一、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一)从绝对时间上讲,巴蜀艺术产生的年代与中国艺术产生的年代同步
(二)从相对时间上讲,巴蜀许多艺术门类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最早的艺术
(三)巴蜀艺术中的中国之最
1.中国最早的青铜圆雕
2.中国最早的佛教艺术
3.中国最早的隶书
(四)中国最早的佛教艺术
已知的我国最早的佛像是四川乐山发现的东汉崖墓上的石刻佛像与彭山、绵阳何家山等东汉崖墓出土的摇钱树座的佛像。

(五)中国最早的隶书
青川木牍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作品。

1980年春,在四川青川县郝家坪50号战国墓出土的青川木牍向人们证明,至迟在战国中期,隶书已经出现。

二、内容丰富,地域色彩浓郁
⏹(一)四川画像砖
⏹(二)四川东汉陶俑
⏹(三)大足石刻
⏹(四)四川民居
⏹(五)川戏
(一)四川画像砖
汉代山东、河南、四川均以画像石、画像砖闻名。

四川画像砖以清新明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抒情意味取胜,完全有别于山东画像石的古朴深厚,简洁醒目;也不同于河南画像石的泼辣豪放,滑稽传神。

(二)四川东汉陶俑
四川是我国目前发现陶俑最多、最精美的地区。

面部表情的刻画是四川汉代陶俑具有特殊魅力的根本所在。

(三)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与同期其他地方的造像相比,包含着更多的世俗成分,凝聚着更多的凡人的思想感情,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四)四川民居
四川地区夏季炎热,冬季少雪,风力不大,雨水较多。

于是平房瓦顶、四合头、大出檐成为民居的主要形式。

阁楼亦成了贮藏隔热之处。

(五)川剧
川剧艺术一直以其诙谐风趣、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鲜明的地方色彩,深刻地体现着川人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点。

三、纳构力强,稳定性高
源远流长的巴蜀艺术传统,之所以不象许多古老的艺术传统一样,在历史的长途跋涉中失落或异化,而是保持着独特的地方特色延续下来,就在于四川艺术传统有着巨大的纳构力。

四、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1.说唱俑是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的典型代表
2.川剧也是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的典型代表
3.四川许多曲艺形式都以幽默诙谐见长
川剧《柳荫记·柳荫结拜》节选
⏹四九:唉!马不要牵过来,当心打架。

⏹四九:喂!牵马的,你是哪里来的?(银心不理)问你呀!咦?怎么不开腔?还是哑巴呢?
⏹银心:你倒是哑巴呢!
⏹四九:说得来话嘞!
⏹银心:没有见过你这样人,招呼人喂呀呆呀的,真是不懂礼貌!
⏹四九:嘿!这样说来,还是我不对呀!那么格外来过就是。

(施礼)请问小哥哪里来的?
3.四川许多曲艺形式都以幽默诙谐见长
如四川相书常用谐音、语误、吟诗、歇后语、打油诗等引人发笑,因其表演节目颇为幽默,人称“滑稽相书,话中有话”。

谐剧,顾名思义,是运用幽默风趣的四川方言表演的单口相声戏。

由于谐剧演员的表演诙谐幽默,被誉为“一人上台,满座生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