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测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7个小题,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6题,每题2分,第7题8分,共20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áo)挟.持(xié)炽.热(chì)矫.揉造作(jiāo)B.酝酿.(niàng)豢.养(huàn)哺.育(pǔ)铢两悉称.(chèn)C.狡黠.(xiá)契.合(qì)愧赧.(nǎn)舐.犊之情(shì)D.抽噎.(yē)遒.劲(jìn)拙.劣(zhuō)茅塞.顿开(sè)2. 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详云宵入目三分轻歌曼舞B.服侍帐蓬语无伦次眼花潦乱C.震撼喧闹重峦叠嶂持之以恒D.妥帖狡辩惊慌失错神采奕奕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举行交付仪式。
火神山医院从1月23日筹建以来,到2日完工整10天。
10天时间,一座总建筑面积3. 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的医院正式落成。
这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中国速度背后,是强大的国家实力,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泰山压顶不弯腰,危机来临有定力。
越是在艰难困苦和重大斗争之时,越是能充分理解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的道理。
A. 宣称深刻深切B. 宣布展现深刻C. 宣告展示深刻D. 宣布展示深切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家企业自创立以来一直坚持生产中式服装,虽然经历了许多风雨,而且百年的传承从未间断。
B.连日来,经各大媒体集中报道,遵义籍扫雷英雄杜富国的先进事迹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202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中考模拟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3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黄晕.(yùn)一霎.(shà)那山中蜃.(shèng)景毛骨悚.(sǒng)然B.荒谬.(miù)鸟臀.(tún)目溯.(shù)迎而上龙吟凤哕.(huì)C.唠.(láo)叨荷.(hè)担者睡眼惺.(xīng)忪恃.(shì)才放旷D.沉湎.(miǎn)颤.(chàn)巍巍成吉思汗.(hán)蹑.(liè)手蹑脚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带挈金銮殿鸡毛掸子花鬘抖擞B.旁骛文绉绉闲情逸致张皇失措C.遒劲名信片蓦然回首月明风清D.陨落玉簪花油光可签藏污纳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乌鲁木齐“7•5”事件是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中国政府依法采取果断措施,完全是为了确保社会稳定和维护各族人民的权益。
B.据美国媒体6月5日报道,两名巴西官员透露,法航AF447航班失事的原因可能是读速器出现故障,航班不能在风暴中正常航行造成的。
C.美国计划在东欧的捷克和波兰部署反导系统,以防范伊朗等国可能发动的导弹袭击,这一计划遭到俄罗斯特别是国际社会的质疑。
D.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有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它的迸发。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怎样衡量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呢?一般有以下四个标准:记忆的广度,记忆的速度,记忆的长久性,记忆的准确性。
B.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任何人,无论他头上“光环”多么耀眼,在法律面前,也是一个“普通公民”。
C.他写一个人物,常常要一年、数年,甚至二、三十年才能完成。
D.朱老总最爱兰花,有人说他平生有两大爱好——一是篮球,二是兰花。
2020中考综合模拟测试《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1分,第8题每小题2分)1.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2.蒹葭萋萋,□□□□。
(《诗经·蒹葭》3.《醉翁亭记》中以清丽明快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屋破又遭连夜雨的境况。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1)“瞥见”中“瞥”的读音是。
(2)语段中引号的作用是( )A.直接引用B.特写称谓C.讽刺否定D.突出强调(3)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有误的选项是()A.这段话表达了作者以笔作刀枪,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B.这一结尾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度的深切怀念之情。
C.作者将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深化了文章主题。
D.这段文字充满了浪漫理想的色彩,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6.“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戎,正在迎风飘撒。
”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改为“”。
(孙犁《芦花荡》)7.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瘦子突然脸色发白,呆若木鸡,但他马上满脸笑容,笑得脸都变歪了。
(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胖子和瘦子》)A.蝉,是天地间的禅者,悲悯永恒的空无;深夜听蝉,喜也放下,悲也放下。
(简媜《母者》)B.雪白晶莹的米饭顶戴着一撮乌黑发亮的霉干菜,色彩的组合也是既沉着又强烈。
(余秋雨《乡关何处》)C.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
2020中考一模测试《语文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部编版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共13分)朱自清先生说:“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
”这不,当下的南京城似乎正酝niàng()在古色古香的秋韵中:明城墙将zhù()蓄多年的历史沧桑投映在玄武湖的秋波里,栖霞山把悠远的古寺钟声播撒在辽阔的苍穹中。
读一读总统府的风云巨变,尝一尝老门东的玉食醇香,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徘.()徊.()在今日的山林小道,感受着往昔的人文情味。
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浸染了一代一代石城儿女的家国情思。
三更有梦书当枕,六朝遗韵秋为魂!1.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2分)六朝遗韵秋为魂2.给加点字注音,看拼音写汉字。
(4分)(1)酝niàng(______)(2)zhù(______)蓄(3)徘.(____)徊.(____)3.对语段中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醇香”在语境中是“气味滋味纯正芳香”的意思。
B.“风云”在句中用的是本义,指自然界的风与云。
C.“播撒”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栖霞山人格化。
D.语段中“浸染”是动词,“情思”是名词。
4.下列各句朗读停顿标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B.聊一聊/阅江楼下的/滚滚东逝之水C.这/浓浓的/金陵秋韵啊D.三更有梦/书当枕5.下面是某学生的习作片段,请你用学过的符号修改划线部分的不妥之处。
(3分)蝉叫声就在眼前,火辣辣的阳光透过榆树叶在柏油马路上跳跃晃动,铺成闪烁的光影带。
爷爷拄着根拐杖,缓缓地走在树荫下,一帮人簇拥着爷爷来到学校门口。
“来来来,这门口给首长我拍一张!”他微笑着,倚靠在一棵大树上,目光深邃而又平静地注视着照相机。
“咔嚓”一声,画面定格在那一瞬间。
他又急急忙忙地坐到另一棵树下的躺椅上,眼睛眯成一条缝,说:“快再给我拍一张!给我拍得年轻一点啊!”一阵风凉爽地拂过他的几缕银发,阳光在他的脸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光斑,异常耀眼。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带答案

初四语文检测卷第I卷(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一、基础知识。
1.下列选项中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是:()A.飞窜.(cuàn) 顷.(qǐng)刻附丽如坐针毡B.刨刮龟.(jūn)裂卑鄙.(bì) 不屑置辩C.契.(qiè)合拘泥.(ní) 鼎盛味同嚼蜡D.怂.(sóng)恿聪颖秘诀畏罪潜.(qián)逃2.下列选项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解释有误的是:()A. 瀚海阑干..百丈冰(纵横交错的样子)切.问而近思(恳切)B. 长烟一.空(全)小大之狱.(监狱)C.后值倾覆..也(衰败)..(颠覆)此后汉所以倾颓D.闻.寡人之耳(使……听到)相委.而去(舍弃)3.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 沈从文是我国著名的湘西文人,他通过《边城》《长河》等一系列乡土小说和散文,在文学中完成了对“湘西”的重构。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也是我国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
书中小说大都运用浪漫主义手法,描绘奇幻的世界,表达美好的希望,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意识。
C.中国戏曲源远流长,异彩纷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京剧的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天仙配》《牡丹亭·游园》等。
D.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第六病室》《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使用不当的是:()A.我以为只要“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B.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
C.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妄自菲薄....。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
D.假使语言文字能够完全传情达意,假使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这真是文学上应希求的一件事。
5.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A.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两套,解析版)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两套,解析版)语文模拟试题(一)(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卷Ⅰ(每小题3分共30分)一、(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3分) A.归省.(xǐng)恪.守(kè)晦.暗(huì) 风雪载.途(zài)B.殷.红(yān) 跋涉.(shè)秦.腔(qín) 擎.天巨柱(qín)C.威慑.(shè) 间.隔(jiān)妖娆.(ráo) 怒不可遏.(è)D.拾.级(shè) 记载.(zǎi)档.案(dǎng) 无人问津.(jīn)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A.服侍云宵语无伦次持之以恒B.安详帐蓬入目三分眼花潦乱C.震撼喧闹重峦叠嶂轻歌曼舞D.妥帖狡辨神采奕奕惊慌失错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A.监控画面中,每道工序都清清楚楚、历历在目....,这有效地保障了食品的卫生和安全。
B.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C.近年来,铜仁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鹤立..鸡群..,蔚为壮观。
D.同学们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4.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3分)A.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多管齐下的治理方式,让铜仁市的停车现状大为改善。
B.原创节目能否获得市场成功和良好反响,关键是能从观众观看愿望中寻找契合点。
C.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后,可以捕捉到用户心情、体温的变化,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D.前不久,“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产品的魅力。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3分)A.“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部编版,含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
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
“XXX虽在,锦书难托”,①这是XXX与XXX之间痛彻心fēi_____的告别。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考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②我也准备走了”,.这是XXX先生大义凛然和这个世界的告别。
在这期节目当中,我记忆深刻的是作家XXX,他向我们娓娓讲述了与父亲的告别,这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③世间所有的文字,千百年来都在作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告别是结束也是开始,是苦痛也是希望。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好好告别!④(1)请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痛彻心fēi②不屑.(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改为“”②“”改成“”(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应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痛彻B.大义凛然C.娓娓D.生离死别(4)文段中四处标点(见序号①②③④),使用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①B.②C.③D.④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有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
A大事当前的静心功夫,往往得益于艰难困苦的历练。
XXX《书舟中作字》记载,一次乘船途中,滩险舟危,XXX面无人色,唯独他“作字良多衰”。
B这份从容盖因其“更变亦多矣”,所以能临事不惧,处变不惊。
可见,不惮于在难事、烦事、急事、苦事上多锤炼,就能将内心打磨得成熟豁达,沉稳有定力,不再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C只要多经历几番雨疏风骤的洗礼,耐得几回兴衰荣辱的打磨,才干在大事来临之时,气定神闲、沉着冷静,抵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读书以养性,书画以养心。
_____端起沉甸甸的书本,走进书中的世界,浮躁之气便能荡涤一空,久而久之,自然能寻得“此心安处”。
古人云:“人心多从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XXX而悠然共逝,雨滴而泠然XXX,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参考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答案】C(2分)2.【答案】C(2分)3.【答案】C(2分)4.【答案】A(2分)5.【答案】B(2分)6.【答案】(1)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2分)(2)①⑤(2分)(3)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行将就木但依然心系后主。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然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
(写出一个即可得2分)7.【答案】(1)陟罚臧否(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8.【答案】A(2分)9.【答案】有必要。
孙悟空集人性、猴性、神性于一体。
猴性喜欢自由自在,不喜欢规矩约束,西天取经路上,路途遥远,困难重重,如果没有规矩,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紧箍咒”能帮助克服孙悟空猴性中的缺点。
(3分)10.【答案】AE(4分)11.【答案】首联的意思是:万壑千山,到处都是参天大树,处处可闻杜鹃的啼鸣。
运用夸张与想象的手法,从视觉、听觉两方面描写了李使君要去的蜀地雄奇壮阔的景象,为下文抒发劝勉之情做铺垫。
(4分)12.【答案】B(2分)13.【答案】B(2分)14.【答案】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头颅来报答陛下吗?(3分)15.【答案】(1)陈禾品质:有先见之明、忠于职守、敢于进谏、刚正不阿。
(1分)(2)进谏方式:邹忌进谏时采用讽谏的方式;由小及大、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国事,用自己的切身体验去规劝齐王的讽喻。
陈禾采用的是直谏的方式。
(2分)(3)开放题:赞成邹忌。
原因:采用委婉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乐于接受。
赞成陈禾。
原因:陈禾的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与运用(27 分)
1.下列选项中,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拣择./择.席 场.院/场.所 信札./稳扎.稳打 B. 濯.足/擢.升 譬.如/癖.好 讣.告/赴.汤蹈火 C. 遗.产/遗.赠 古刹./刹.那 倒嚼./咬文嚼.字 D. 秀颀./欣.然 婆娑./袈裟. 绯.红/妄自菲.薄 【答案】D 【解析】
2.下列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弩钝 狂妄 联锁店 别出新裁 出谋划策
B. 曙光 锤炼 俱乐部 煞费苦心 附庸风雅
C. 秘诀 座标 副作用 既往不咎 不可明状
D. 消赃 攘除 电饼——驽钝,联锁店——连锁店,别出新裁——别出心裁;
C.座标——坐标,不可明状——不可名状;
D.消赃——销赃,郑重其是——郑重其事,脍灸人口——脍炙人口;
故选 B。
3.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湖心亭看雪》中用寥寥十余字描写了一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上下一白。”
1
(3)李白《行路难》中借用典故含蓄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明月清辉夜,诗人往往借月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苏轼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李商隐写出了辗转难眠的 相思之苦。 【答案】 (1). 秋草独寻人去后 (2). 天与云与山与水 (3). 闲来垂钓碧溪上 (4). 忽复乘舟梦日边 (5). 但愿人长久 (6). 千里共婵娟 (7). 晓镜但愁云鬓改 (8). 夜吟应觉月光寒 【解析】 【详解】“钓”“溪”“婵”“鬓”“吟”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4.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4
【答案】(1)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年客运量和最大日客运量逐年上升;不断提升服 务水平。 (2)①上半部分以“中”字为主体形象(或以艺术手法将“中”字进行变形,或以“中” 字左右对称),象征郑州从古至今都是华 夏的“天地之中”( 或象征轨道四通八达、往复 运行,或象征列车运行的安全可靠)②下半部分是汉字“郑州轨道”和 英文“ zhengzhou metro”,点明了徽标的主题 【解析】 【详解】(1)考查对材料的概括。材料一是从地铁方面,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材料二从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看出年客运量和最大日客运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材料三从 地铁服务上,不断推出新举措。 (2)这是一道图文转换试题的图标题,此类试题一般通过分析图标中的文字、数字、字母 的组合和线条、图形的变化来推出其包含的寓意。仔细观察本图,整体构图要素是变形的 “中”字,主干和弯曲部分应代表轨道,这是郑州地铁的徽标图案,图案为黄色,寓意可从 “运行的轨道”“历史文化”“黄河文明”等角度来作答。 【点睛】解答本题先要明确题目内容,要求写出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语句要简明、通 顺。其次就是认真观察画面,据内容和要求答题。
②饭后人们都围坐在木桶四周,听老人讲蒸饭的秘密。老人滔滔不绝,面带微笑,一边 抽着烟,一边把木桶见底的米饭掀开——我们看到了一个竹制的筛子,蒸屉般兜住了上面的 米。“噢!原来下面没有底!”大家惊呼。老人说这个蒸屉是他特别找来的,这样蒸饭不粘
5
锅,透气。(B)他娴熟地用锅铲捣了捣米饭,就像农民给土地松土那样自然。第一晚的木桶 蒸饭,很快就被干光了。
小白龙吃掉了唐僧的坐骑,于是孙悟空就和他打了起来。后来观音菩萨前来,收伏了小白龙,
3
小白龙才知道唐僧就是自己要等的取经人,于是主动认错,化作白龙马驮唐僧西天取经。据 此分析作答即可。 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郑州地铁首条线路于 2013 年 12 月 28 日开通试运营,使郑州成为中国第 18 个开通地铁的城市。至今,开通运营线路共有 3 条,共设车站 61 座;其在建线路共有 7 条, 里程约 166.65 千米;远期规划共 21 条线路,一张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正在形成。
⑤老孙说他当了二十多年会计,也经营过饭店,当过农民,但他最想做的是一名老师。 他喜欢读书,酷爱文艺。曾经读过一整本《水浒传》给村里的瞎子听,至今他还能流利地背 出许多诗词。他最不屑的,就是肚子里没货的人。老孙说,有了文化和知识,他就掌握了原 理,也就能做得比一般人好。包括他自学会计怎么算账、学习蒸饭怎么蒸得好,都是因为自 己摸索出了规律。而规律来自于一样东西:实践。他也劝诫我,写作也是要实践。写东西的 人,只有经历了,才能写得好。练字也是一样,必须天天练。在老孙的说法里,什么都是“对 称”的。对他来说,最对称的是个“人”字,也最难写。
翘.首以待/行业翘.楚 称心遂.愿/半身不遂. 硕腹巨贾./余勇可贾. 泱.泱大国/怏.怏不乐
【详解】A.zé∕zhái,cháng∕chǎng,zhá∕zhā,qiáo∕qiáo; B.zhuó∕zhuó,pì∕pǐ,fù∕fù,suì∕suí; C.yí∕yí,chà∕chà,jiào∕jiáo,gǔ∕gǔ; D.qí∕xīn,suō∕shā,fēi∕fěi,yāng∕yàng; 故选 D。
李连不听众人劝阻,结果被张顺按在水里收拾了一番,宋江与戴宗赶来,两人和好,最终同
为梁山好汉。这真是“不打不相识”。②示例:唐僧和孙悟空行至鹰愁涧,一条龙蹿出水来
将白马吞入肚中。孙悟空与小白龙打斗,小白龙不敌躲藏了起来。后观音菩萨前来收伏小白
龙,并将其变作白马,驮负玄类西重去取经。孙悟空与小白龙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任
选一组人物,描述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了解。根据题干的描述,《西游记》中光头浓须、
手握禅杖的和尚是“沙僧”。沙僧原是天庭中的卷帘大将,因为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
盘踞在流沙河,吃人为业。后来经过观音菩萨的教化,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保护唐僧西天取
经。《水浒传》中光头浓须、手握禅杖的和尚是“鲁智深”。鲁智深原名鲁达,本在渭州小
④此时,我对他只做蒸饭这一件事已经毫不怀疑了。院子里做菜的厨师,需要料理不同 食材,煎炸烹煮,轮番上场;而 78 岁的老孙只面对一样东西:米;只用一个手法:蒸。这 就是我感到最特别的地方。蒸一桶米饭,需要耗费的人工不小。别看他最后的成果就一样, 但要做好上百人一天的饭,需要从凌晨待到夜晚,要有技艺,更要有耐心 。
材料二 郑州市地铁客运量统计表
年份
最大日客运量 年客运量(人次)
(人次)
2017 年
14462.27
67.43
2016 年
8810.15
36.46
2015 年
6785.35
35.18
2014 年
78.9
28.4
材料三 郑州地铁在已有服务的基础上,不断推出新举措:地铁各站点设置爱心伞,行 车时车厢温度控制在 26℃±1℃,高峰时段缩短行车间隔,平安夜延长运营时间,大客流时 启动限流措施等。 (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郑州地铁的发展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下图是郑州轨道的徽标,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
二、现代文阅读(2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蒸饭匠 李靖
①在爷爷走后的第一天,家里的院子就来了专门做红白喜事的人。当第一顿午餐许多人 都围在一个大木桶前盛饭时,大家立马就发现了这米饭的与众不同。首先是那氛围就很特别。 有人打开木制的桶盖,热气涌上来。盛饭的人都要排队,用铁铲铲一碗,端着碗回到饭桌, 香味自然就弥散在院子里。大家赞不绝口,你一言我一语。“这个饭香,用木桶蒸的。不是 煮的!”“蒸这个饭有讲究,要不停添水,跟一般的煮饭不一样。”“那个老师傅蛮有名的。 他会烧。”我扒了一口米饭在嘴里,有木头的味道,也有空气的味道,(A)木香渗进了米粒 的每一个分子,吞一口米饭,就像吞进阳光晒过的空气,太好吃了。
2
(2)“不打不相识”是古代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字眼,与其相关的情节在小说中也频频出现,
最终演变成了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流传甚广。请你从下面任选一组人物,简要复述人物“不
打不相识”的相关情节。
①李逵和张顺
②孙悟空和白龙马
【答案】(1)示例一:沙僧。他本为天宫卷帘大将,因在天宫失好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凡。
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___。然而,当文字发展下去,要仔细 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好像“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 造字方法,仔细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_____,只要用形旁“鱼”就以交代它 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也由于形声字在创造新文字方面十分有效率, 甲骨文时代约仅有一半不到的字是形声,但到了近代,有 80%的汉字是形声字。 【答案】 (1). ①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 (2). ②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 方法 【解析】 【详解】属于补写。补写语段或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 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此题要注意补写的 语句在中间,应当有如承上启下的作用。如一空,是解释“在甲骨文、金文中,象形字占大 多数”的原因,答此题要明白“象形字”是利用图形作文字使用。所以此句可拟为“画出事 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二空,要对下文“只要用形旁‘鱼’就以交代它们的类属, 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等句分析,即可得出当“分工的东西愈来愈多”时, “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那么“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根据以上分析填充即可。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西游记》和《水浒传》中都有一个光头浓须、手握禅杖的和尚,请选择其中一个,结 合相关情节分析他成为和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