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
《通风安全学》第五章 矿井通风风量调节与系统分析

能量平衡定律
通风阻力定律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一、风量平衡定律 风量平衡定律是指在稳态通风条件下,单位时间流入某 节点的空气质量等于流出该节点的空气质量;或者说,流入 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支的质量流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M
i
0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若不考虑风流密度的变化,则流入与流出某节点的各分 支的体积流量(风量)的代数和等于零,即: 2 图a 1 4 5 6
4)网络图总的形状基本为“椭圆”形。
5)合并节点,某些距离较近、阻力很小的几个节点,可简 化为一个节点。 6)并分支,并联分支可合并为一条分支。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通风网络图的简化方法: 按通风系统图实际分支和节点画出的网络图过于复杂,应根据 分析问题的需要进行简化。 1)并边:简单的串联或并联分支可用一条等效分支代替。等效 分支的风阻值,按串、并联风阻计算公式求算。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与网络图 第二节 通风网络中风流流动基本定律 第三节 简单网络特性 第四节 通风网络动态特性分析 第五节 矿井风量调节 第六节 应用计算机解算复杂通风网络 第七节 矿井通风系统分析
第一节 矿井通风系统图和网络图
一、矿井通风系统图及其绘制 矿井通风系统图是煤矿安全生产必备的图件,是在矿井 采掘工程平面布置图的基础上加工绘制而成的,反映矿井通 风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及通风参数的图纸。通风系统 图上,一般应按图例标注以下内容: (1)主要通风机的位置及其型号和工作参数; (2)局部通风机的位置及其型号和参数; (3)矿井和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名称及其风量和风流方 向; (4)采、掘工作面和硐室名称及其风量; (5)密闭墙、风门、调节门、风桥等通风构筑物和安全设 施位置; (6)通风防火与防尘设施的布置等,如有火区、积水区等 应在图上进行标注。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通风设施的管理和安全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包括但不限于通风系统、排风设备等。
第三条通风设施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综合治理。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制定通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并向职工宣传教育,确保所有人员遵守本制度。
第二章通风设施安全管理责任第五条本单位应当设立通风设施管理机构,明确相关责任人。
第六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负责制定通风设施的安全管理计划、组织实施、检查监督、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第七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定期进行通风设施的安全检查,并记录检查情况。
第八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组织相关人员进行通风设施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相关部门负责配合通风设施管理机构的工作,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第十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定期评估通风设施的安全状况,提出改进建议,并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通风设施的安全要求第十一条通风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第十二条通风设施应当设置安全设备,如防火阀、报警器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第十三条通风设施应当定期清洁保养,保证设施畅通无阻,减少风机噪音。
第十四条通风设施的维修和更换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备案和管理。
第十五条通风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及时向管理机构报告异常情况。
第十六条通风设施的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有关安全操作培训,并持证上岗。
第四章通风设施安全管理措施第十七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风系统和排风设备的监控和检测,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健全通风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并按照要求进行计划性维护。
第十九条通风设施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通风设施的巡查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和处理。
矿井通风与安全(张国枢板)

1、地面防治水
2、井下防治水(重点)
3、矿井突水及其处理
面授
面授
面授
重点掌握
12-1,12-2,
12-9
第十三章矿山救护
(0.5学时)
1、矿山救护队
2、矿工自救
3、现场急救(重点)
面授
面授
面授
重点掌握
13-1,13-4,
13-11,13-11
第十四章通风安全检测仪器仪表
(0.5学时)
1、风速测量仪器
山东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导学计划表
班级:2012级煤炭局班层次:本科层次专业:采矿工程
课程名称:矿井通风与安全(张国枢版)
章节
(含课时)
具体内容
(含重点难点)
学习形式
学习要求
作业
第一章矿井空气
(0.5学时)
1、矿井空气成分
2、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重点)
3、矿井气候(重点)
面授
面授
面授
一般掌握
1-1,1-2,
2、矿生法律法规体系
3、矿山安全法简介
自学
面授
自学
一般了解
备注:网上点播学习方法见《远程教学系统简介》网址:
第五章矿井通风网络中风量分配与调节
(1学时)
1、风量分配基本规律(重点)
2、简单网络特性(重点)
3、通风网络动态特性分析
4、矿井风量调节
5、应用计算机解算复杂通风网络
面授
面授
自学
面授
自学
重点掌握
5-1,5-2,5-3,
5-6,5-8
5-14
第六章局部通风
(1学时)
1、局部通风方法(重点)
矿井通风与安全课后题答案第五章局部通风

5-1全风压通风有哪些布置方式?试简述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纸上)5-2 简述引射器通风的原理、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引射器的通风原理是利用压力水或压缩空气经喷嘴高速射出产生射流。
周围的空气被卷吸到射流中,为了减少射流与卷吸空气间冲击损失,空气和射流在混合管内掺混,整流后共同向前运动,使风筒内有风流不断流过优点:无电气设备,无噪声,还有降温降尘的作用。
在煤与瓦斯突出严重的矿井的煤层掘进时,用它代替局部通风机,设备简单,安全性高。
其缺点是风压低,风量小,效率低,并存在巷道积水问题。
适用于:需风量不大的短距离巷道掘进通风;在含尘大,气温高的采掘机械附近,采取水力引射器与其他通风方法联合使用形成混合式通风,前提条件是具备高压水源或气源。
5-3 简述压入式通风的排烟过程及其技术要求压入式通风的排烟过程:工作面爆破或掘进落煤后,烟尘充满迎头形成一个炮烟抛掷区和粉尘分布集中带,风流由风筒射出后,由于射流的紊流扩散和卷吸作用使迎头炮烟与新风发生强烈掺混,沿着巷道向外推移。
为了能有效得排出炮烟,风筒出口与工作面的距离不应超过有效射程,否则会出现污风停滞区。
局部通风机安装在离掘进巷道口10米以外的进风侧。
5-4 试述压入式、抽出式通风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1) 抽出式通风时,污浊风流必须通过局部通风机,极不安全。
而压入式通风时,局部通风机安设在新鲜风流中,通过局通风机的为新鲜风流,故安全性高,(2)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排出工作面炮烟的能力较差:压入式通风风筒出口射流的有效射程大,排出工作面炮烟和瓦斯的能力强。
(3)抽出式通风由于炮烟从风筒中排出,不污染巷道中的空气,故劳动卫生条件好。
压入式通风时炮烟沿巷道流动,劳动卫生条件较差,而且排出炮烟的时间较长。
(4)抽出式通风只能使用刚性风筒或带刚性圈的柔性风筒,成本高,质量大,运输不便。
压入式通风可以使用柔性风筒,成本低,质量轻,运输方便。
基于以上分析,当一拍出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
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地下矿山安全生产,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矿所有地下矿山作业区域及从业人员。
第三条地下矿山通风安全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通风系统稳定、安全、高效运行。
第二章通风系统第四条矿山必须建立健全通风系统,保证矿井风流顺畅,风量充足,风质合格。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地下矿山,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和设计要求,配备符合安全要求的通风设备。
第六条通风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通风设备正常运行。
第三章通风设备第七条矿山应配备足够的通风设备,包括主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门、风窗等。
第八条通风设备应定期检查、维修,确保其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九条通风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第四章风量与风质第十条矿山风流应满足以下要求:(一)风量:矿井风流应保证作业地点的风量不低于《金属非金属矿山规程》规定的标准。
(二)风质:矿井风流中氧气含量应不低于20%,二氧化碳含量不得超过0.5%,风源含尘量不应超过0.5mg/m3。
第十一条矿山应定期测定风流中的有害气体浓度,确保风质符合要求。
第五章通风安全管理第十二条矿山应建立健全通风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人员的通风安全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矿山应制定通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通风安全管理要求。
第十四条矿山应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五条矿山应加强通风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六条矿山应严格执行通风安全操作规程,确保通风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七条矿山发生通风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
第六章附则第十八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十九条本制度由矿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本制度如有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之处,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

通风安全管理制度范文【通风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通风安全,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通风安全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其各部门、各岗位的员工。
三、职责和义务1. 公司负责人(1)把通风安全管理工作纳入全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制定通风安全目标和计划。
(2)为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
(3)组织开展通风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工作。
(4)检查通风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安全隐患。
(5)组织开展通风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2. 部门负责人(1)组织开展通风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2)定期检查通风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上报异常情况。
(3)协助公司负责人开展通风安全管理工作。
3. 员工(1)严格遵守通风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通风设备。
(2)如发现通风设备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及时上报。
(3)参加公司组织的通风安全培训,提高技能水平和维护意识。
四、通风设备管理1. 通风设备的选择(1)根据工作场所的环境特点和作业过程的需要,选择适用的通风设备。
(2)确保通风设备的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2. 通风设备的安装和调试(1)通风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通风设备的调试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确保设备运行平稳、正常。
3.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定期对通风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
4. 通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1)通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工作应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达到要求。
五、通风安全操作规程1. 通风设备的使用(1)使用通风设备前,应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正常工作。
(2)根据作业环境和作业要求,合理调节和控制通风设备的风量和风速。
2. 通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对通风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4) 抽出式通风时,新鲜风流沿巷道进向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
环境好;而压入式通风时,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当掘进巷道越长,排 污风速度越慢,受污染时间越久。
5)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其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而抽出式通
风的风筒承受负压作用,必须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 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
2、压入式 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入风井口,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 下,整个矿井通风系统处在高于当地大气压的正压状态。
在冒落裂隙通达地面时,压入式通风矿井采区的有害气
体通过塌陷区向外漏出。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止运转时, 井下风流的压力降低。
3、压抽混合式
在入风井口设一风机作压入式工作,回风井口设一风机 作抽出式工作。通风系统的进风部分处于正压,回风部
4、采煤和掘进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二、采区进风上山与回风上山的选择
上(下)山至少要有两条;对生产能力大的采区可有3条或4条上山。 1、轨道上山进风,运输机上山回风 2、运输机上山进风、轨道上山回风
比较:轨道上山进风,新鲜风流不受煤炭释放的瓦斯、煤尘污染及放热影
响,输送机上山进风,运输过程中所释放的瓦斯,可使进风流的瓦斯和 煤尘浓度增大,影响工作面的安全卫生条件。
4、混合式
由上述诸种方式混合组成。例如,中央分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 中央并列与两翼对角混合式等等。
第三节
采区通风
采区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 , 包括:采区进风、回风 和工作面进、回风巷道组成的风路连接形式及采区内的风流控制设施。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1、每一个采区, 都必须布置回风道,实行分区通风。 2、采煤和掘进工作面应独立通风系统。有特殊困难必须串联通风时应符合 有关规定。 3、煤层倾角大于12°的采煤工作面采用下行通风时,报矿总工程师批准,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熔铸工段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熔铸工段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熔铸工段的操作人员,包括炼铁、炼钢、铸造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第三条熔铸工段操作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作过程安全、环境安全和生产设备安全。
第四条熔铸工段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规程,并承担相应的安全责任。
第二章安全操作要求第五条熔铸工段操作人员在进行工作前,必须熟悉工作环境、操作规程和使用的设备,确保能够独立、正确地完成工作。
第六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穿戴符合安全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状态,不得饮酒、吸烟或服用影响操作安全的药物。
第八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严禁与他人调情、打闹或进行其他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第九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操作程序或超负荷运行设备。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设备异常或存在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汇报相关负责人。
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工作环境、设备状态和安全设施等,确保安全条件符合要求。
第三章火灾防范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保持操作区域整洁无杂物,并防止可燃物接近高温设备。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加强对有火源的设备进行检查和监测,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熔铸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防止发生熔铸过程中的火灾事故。
第十五条在熔铸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有效的防火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验和维护。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在发现火灾事故时,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第四章机械安全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进行熔铸工作时,必须熟悉和掌握所使用设备的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通风和安全第一节概况一、邻近矿井及本井田瓦斯情况据精查报告采集瓦斯样分析和2005年5月由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地质矿产堪察开发院进行的复核工作中对现生产矿井瓦斯调查,该区矿井属高沼气矿井,且H2S气体含量较高,随煤层赋存深度的增加,沼气含量还会增加。
所以在本次设计中按高瓦斯矿井配备和管理。
二、煤尘本区为中等变质程度煤,节理及内生裂隙发育,易破碎成粉状(主要是煤3),加之该区地下水贫乏(煤层含水量﹤2%),采掘过程中均易产生煤尘。
煤尘经取样试验皆有爆炸的可能性,故在采掘中特别是开采浅部煤层时应特别注意防尘、防爆工作。
三、自燃本区内煤为不易自燃煤层,发火期为18个月,但本区内煤层有自燃发火的历史,在以后的开采中应注意采后长时间采空区的自燃发火有可能会影响邻近采区和回采阶段内的煤层,应采取防灭火措施。
四、地温经钻孔资料测试分析,井田内无地温异常区,井下温度一般为19℃。
建议矿山开采时在采深1200m以下测量地温。
五、煤与瓦斯突出情况根据现有资料分析,井田内不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现象,但应密切注意断层内的瓦斯和水的突出。
第二节矿井通风一、通风方式、通风系统本矿井井田面积较大,煤层赋存情况稳定,为多煤层联合开采,根据采区划分(四个采区)情况,考虑了三种通风方式,即中央并列式、中央分列式、分区式通风方式。
经过比较,本矿井选择了中央分列式与分区式相结合的混合通风系统。
即矿井井下一、三采区采用中央分列式通风,矿井井下二、四采区采用分区式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机械抽出式。
二、风井全矿井共设二个风井,即中央风井和北风井。
矿井通风分前、后二个时期,总服务年限约27.2年,井下共设四个采区,中央风井通风服务于一、三采区,北风井通风服务于二、四采区。
前期中央风井为主要通风井,先服务于一采区,服务年限约9年,9年后为分区式通风,北风井(前期)投入使用,中央风井和北风井都担负通风任务,此时中央风井通风量较小,主要考虑井下硐室通风,而北风井为主要通风井。
北风井前期服务于二采区,服务年限约6年左右。
矿井生产后期,三、四采区需同时生产,两个风井共同担负通风任务,服务年限约12.2年,中央风井服务于三采区,北风井服务于井下硐室通风及四采区回风。
三、掘进通风及硐室通风矿井移交生产时配备两个煤巷掘进组,两个岩巷掘进组。
煤、岩巷掘进面均为局扇压入式扩散通风,煤巷掘进头和岩巷掘进头通过中部回风上山独立回风。
充电硐室、变电所及爆炸材料发放硐室采用独立回风,其它硐室均构成完整的通风系统。
四、矿井风量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03条规定,矿井总风量计算如下: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Q进=4·N·K式中:Q进—矿井总进风量,m3/s;N—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104人(按交接班时最多人数计算);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Q进=4×104×1.25=520m3/min=8.7m3/s2、按采煤、掘进、硐室及其它用风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Q矿=(ΣQ采+ΣQ掘+ΣQ硐+ΣQ其它)×K矿通式中:Σ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硐—硐室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m3/s;ΣQ其它—矿井除采煤掘硐外其它需风量总和,m3/s。
(1)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计算∑Q采=Q综放+Q综式中Q综放——综放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综——综采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按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和工作面的气温、风速、人数等分别进行计算,取其中最大值,并用风速验算。
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Q采=100×Q CH4×K C式中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 CH4——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涌出量,综放13.23m3/min,综采6.75m3/min;K C——瓦斯涌出不均匀系数,取1.6Q综放=100×13.23×1.6=2116.8 m3/minQ综采=100×6.75×1.6=1080.0m3/min2>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条件计算回采工作面所需风量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条件计算如下:Q采=60×V采面×S采面×k式中:V采面—采煤工作面风速,取0.5m/s;S采面—采煤工作面平均断面积,综放12.5m2,综采12.32m2;k——工作面长度系数,取1.1则:Q综放= 60×0.5×12.5×1.1=412.5m3/min。
Q综采= 60×0.5×12.32×1.1=406.6m3/min。
3>按人数计算Q采=4N C式中N C——回采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Q采=4×30=120 m3/min4>按风速进行验算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回采工作面最低风速为0.25m/s,最高风速为4m/s的要求进行验算。
即回采工作面风量应满足15×S C≤Q采≤240×S C式中S C——回采工作面有效断面,m2。
即:187.5m3/min ≤Q综放≤3000.0m3/min 符合要求184.8 m3/min ≤Q炮≤2956.8m3/min 符合要求根据以上计算,综放和综采工作面均取其中最大值2116.8m3/min、1080.0m3/min,则采煤工作面实际需风量总和确定如下:∑Q采=2116.8+1080.0=3196.8m3/min=53.28m3/s考虑一个备用工作面供风量,按产量最大工作面(即煤3层综放工作面)正常生产的50%取值,则备用工作面风量可按17.6m3/s 计算。
则回采工作面总需风量按70.9m3/s计取。
(2)掘进实际需风量计算1>按瓦斯(CO2)涌出量计算Q掘=100×q掘×K掘式中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m3/min;q掘——掘进工作面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4.01m3/min;K掘——掘进工作面通风不均匀系数,取K掘=2.0。
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100×q掘×K掘=100×4.01×2.0=13.4m3/s2>按局扇实际吸风量计算Q掘=Q局×Ⅰ×K f式中Q局——掘进面局部通风机额定风量,m3/min;I——同时运转的局扇台数;K f——防止局扇吸循环风的风量备用系数,取1.2。
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Q局×Ⅰ×K f=300×2×1.2+200×2×1.2=20.0m3/s(煤巷综掘选用FBD6.0/22×2型矿用隔爆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300m3/min,岩巷普掘选用FBD5.6/11×2型矿用隔爆型对旋式局部通风机200m3/min)3>按炸药量计算Q掘=25A j m3/min式中Aj-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用的最大炸药量则掘进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25×6.0=2.5 m3/s4>按人数计算Q掘=4N j K式中N j-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综掘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4N j K=4×9×1.25=0.75m3/s普掘工作面需风量为Q掘=4N j K=4×12×1.25=1.0m3/s∑Q掘=0.75+1.0=1.75m3/s5>按风速进行验算按最高、最低风速验算,必须满足15×S j≤Q掘≤240×S j。
式中:S j-掘进工作面过风断面,8.8m2则有132m3/min≤ Q掘≤2112m3/min,符合要求。
根据以上计算,取其最大值20.0m3/s ,则掘进工作面实际需风量为20.0m3/s。
(3)各硐室实际需要风量计算充电硐室:2.5m3/s中央变电所:2.5m3/s火药发放硐室:3.0m3/sQ硐=3.0+3.5+3.0=8.0m3/s(4)其它硐室及巷道漏风量按采煤、掘进、硐室的总和的5%取即(70.9+20.0+8.0)×5%=4.95m3/s。
(5)矿井总实际需风量计算Q进=(∑Q采+∑Q掘+∑Q硐+ΣQ其它)×K式中:Q进—矿井总进风量,m3/s;Q采——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Q掘——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m3/s:Q硐——各类硐室实际需要的风量,m3/s;ΣQ其它—矿井除采煤掘硐外其它需风量总和,m3/s。
K——矿井通风系数,取1.25。
则Q进=(70.9+20.0+8.0+4.95)×1.25=129.8m3/s综合1、2计算结果,矿井总进风量按各用风地点实际需风量计算,实需总风量129.8m3/s,设计取130.0m3/s。
五、矿井风量分配(一)风量分配的原则1、本井为高瓦斯矿井,因井下风量主要用于排去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释放出来的瓦斯(抽放后释放出来的残存瓦斯)。
因此应根据各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的多少来配风,配风的原则要满足工作面和回风顺槽风流中的瓦斯含量超限,并控制风速在规定的范围内。
2、在矿井投产初期工作面不能同时通风(包括备用面)时,应通过主扇变频调速减少风量,或者对于临时超量风通过调节风门引至回风巷中(一定要经过严格的测风后加以控制),以免在短期内使正在生产面风速超限。
3、对于掘进通风,岩巷选择通风量在300m3/min左右的风机(22kW),煤巷选择通风量在500m3/min左右的风机(44kW)。
如果在揭煤时或瓦斯涌出量大时,根据需要再增加一套通风设施(包括风机、风筒、三专两闭锁装置)。
4、在生产过程中,如检测到哪个煤层在一定范围内,经瓦斯抽放后,工作面释放出的瓦斯量超限很大时就应及时调整该工作面的进风量(调整主扇风量或在工作面下顺槽装设临时局扇加风),否则必须采取以风定产,待进入正常区后,方可恢复正常产量。
5、掘进工作面(尤其是煤巷)的乏风应以最短的线路引入专用回风上山巷、专用回风石门、或总回风巷中。
如线路较长时应补掘措施巷,减短掘进巷的回风距离,将乏风引入以上回风巷中。
(二)矿井投产时的风量分配根据井下需要和要求矿井计算的总风量为130 m3/s,主要通风的场所为两个综采面(煤2综掘先投产、煤3综放迟于煤2三个月后投产),四个掘进组(两个煤巷综掘组,两个岩巷掘进组);三个需要单独回风的硐室(电机车充电硐室、火药发放硐室及采区变电所)。
1、进风井筒的风量分配(1)分配原则:该矿进风井筒有三条,主斜井、材料副斜井、行人副斜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