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大学生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情 感 呈显 著正 相关 ; 避 与生 活满意 度呈 负相 关 , 退 但不显 著 , 与积极 情感 呈显 著 的负相关 , 消极情 感呈 显著 与 的正相 关 ; 理化 与生 活满 意度 和积 极情 感呈 负相关 , 合 但不 显 著 , 与消 极情 感 呈 显著 正 相关 . 体来 说 , 对 总 应 方 式 中 的积极 的成 熟 的应对 方式 ( 解决 问题 、 助 ) 主观幸 福感有 着显著 的正相关 水平 . 求 与
3. 研 究 工 具 2 3. 1 应 对 方 式 问卷 2.
文 中采 用 肖计 划 的《 为应对 方 式问 卷》 调查 问 卷包 含 6 行 , 2个题 项 : 决 问题 、 解 自责 、 助 、 想 、 避 和 求 幻 退 合 理化 六个 分 量表 . 个题 项 中的答 案 均 为 “ ” “ ” 个 选项 . 算 分值 时 , l 、6 3 每 是 和 否 两 计 第 9 3 、9和 4 2题项 为 反
对 的功能 角度进 行 的分 类 , 由 Lzrs和 Flm n 18 ) 出的 观点 , 是 aa u o a (9 4 提 k 也是 一 个 接 受 度较 高 的分 类 方 式 . 调 动心 理 资源 以应付 应激 情境 的活 动组成 了问题 中心 的应对 方式 ; 个体 的否认 、 避 、 耐 、 绪 发泄 、 逃 忍 情 幻想 等 ,
3 研 究 设 计
3 1 研 究 对 象 .
本 研究 选 取 江苏财 经 职业技 术 学院 、 江苏 食 品职业 技术学 院 、 安 信息职业 技 术学 院三所 高职 院校 和淮 淮 阴工 学 院在 校 学生 作为 研究对 象 , 被试 来源 为 : 一至 三 年级 专科 大 学生 和一 至 四年 级 的本科 大 学 生 , 发 放 共 问卷 16 0 0份 , 回有 效 问卷 9 8份 , 中专科 大学 生 6 0人 , 科 大学 生 3 8人 , 效 率达 9 % . 收 9 其 1 本 8 有 4 同时 获取 被 试 的一般 人 口统 计学 资料 , 年级 、 如 性别 、 专业 性质 等 .

高校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学生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高校学生的幸福感对于他们在大学期间的学业表现和未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研究和探索如何提高高校学生的幸福感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针对高校学生幸福感的理论框架、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策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首先,高校学生幸福感的理论框架可以基于心理学和幸福学的理论,其中包括主观幸福感理论、需求满足理论和身心完善理论等。

主观幸福感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幸福感的主观评价,包括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

需求满足理论认为幸福感来源于个体对基本需求的满足程度,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等。

身心完善理论则主张个体在身心健康、积极关系和意义和目的感等方面的完善与发展。

其次,高校学生幸福感受到一系列影响因素的作用。

其中,个体特征、学校环境和社会支持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个体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性格特点、自尊心以及自我效能感等。

学校环境则涵盖学术压力、人际关系、教学质量和学校资源等因素。

社会支持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家庭的支持和朋友之间的支持。

这些影响因素与个体自身的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的互动作用,共同塑造了高校学生的幸福感。

针对提升高校学生幸福感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提供更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教育机构应该致力于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包括提供良好的宿舍条件、鼓励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和社团参与等。

此外,还应加强学校管理与服务,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设施。

2. 建立有效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高校教育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机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

3. 加强社会支持网络: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高校学生的幸福感起到重要作用。

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加强沟通与交流,鼓励家庭关爱和培养学生友谊,创造更加支持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网络。

4. 促进积极情绪和心理韧性: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增强心理韧性。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理念成为了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影响大学生幸福感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其对策研究。

一、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的问题1. 竞争压力过大当代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学术竞争。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金字塔倒立”的现象,导致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影响了他们的幸福感。

2. 精神压力巨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精神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时,很多大学生都无法很好地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导致精神上的不适和幸福感的下降。

3. 生活压力重由于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差异,很多大学生在生活上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比如经济来源、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压力,都可能对大学生的幸福感产生负面影响。

4. 交友困难在大学校园中,很多大学生会面临着交友困难的问题。

由于社交能力不足或者性格内向等原因,很多大学生会感到孤独和不快乐,对幸福感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对策研究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普及。

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精神状态,学会应对和排解压力,提高幸福感。

2. 拓展职业发展渠道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渠道,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

通过开展实习、交流等形式,让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增强竞争意识,提高幸福感。

3. 加强生活辅导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生活辅导的力度,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

通过开展社交活动、生活技能培训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减轻生活压力,提高幸福感。

当代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解决。

通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职业发展渠道、加强生活辅导和发展多元文化等方法,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提高幸福感,迎接未来的挑战。

大学生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Vol.26 No.4 2009
[5] Abernethy RD.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 for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North Devon [J].Postgrad Ad Med J, 1990,66(780):847-848.
[6] Bearinger LH,Gephart J.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needed in medical education[J].J Paediatr Child Health,1993,29 Suppl 1:S10-15.
·465·
承 德 医 学 院 学 报 JOURN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Vol.26 No.4 2009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常用应对方式 各因子平均分顺序排列如下:
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幻想、合理化、自责,与该方面研究结
科学校34名、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5 名、承德民族师范高 等专科学校3 2 名,男生1 8 8 名、女生2 1 2 名。 1.2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①选用肖 计划等编制的《应对方式问卷》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进 行调查[3]。该量表包括62个条目,共分为6个分量表,分别 为逃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解决问题。②采用美 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G W B )评 价被试对幸福的陈述,经国内段建华修订后并运用于中 国大学生。该量表每个项目的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 . 48-0.78之间,内部一致性男性为0.91、女性为0.95,重 测一致性为0.85;该量表共包括25个问题,33项,得分越 高,幸福度越高。 1.3 施测 向随机抽取的学生发放调查表,包括在学 校自习室发放问卷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测试两种。发放 问卷4 0 0 份,收回有效问卷3 4 8 份,其中女生1 8 6 份、男生 162 份,问卷有效率为87% 。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5统计软件以t检验进行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文章编号:1003-8507(2007)20-3935-03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健康与社会行为】周末1,张连云2,毛荆利1,章建明1,巢传宣1摘要:[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

[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整群随机抽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有效预测因子,分别可以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3.4%,12.0%,14.7%,23.8%。

[结论]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心理卫生;主观幸福感;断面研究;应对方式THERELATIONSHIPBETWEENSUBJECTIVEWELL-BEINGANDCOPINGSTYLEAMONGCOLLEGESTUDENTSZHOUMo,ZHANGLian-yun,MAOJing-li.(PsychologicalCounselingCentreof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Nanchang33008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relationshipbetweensubjectivewell-beingandcopingstyleamongcollegestudents.[Methods]400collegestudentsweretestedwiththeInternationalCollegeSurveyQuestionnaireandCopingStyleQuestionnaire.[Results]Subjectivewell-beingofcollegestudentswasovermiddlelevel.Thedifferencebetweengenderswassignificantinbothsubjectivewell-beingandcopingstyle.Differentdegreesofsubjectivewell-beinghadcorrelationwithvariousfactorsofcopingstyleindifferentdegrees.Copingstylewasaeffectivepredictorofcollegestudents’subjectivewell-being.Factorsofcopingstyleaccountedfor13.4%,12.0%,14.7%,23.8%variationsofthewholesubjectivewell-being,lifesatisfactiondegree,positivepassionandnegativepassion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differencebetweengendersissignificantinbothsubjectivewell-beingandcopingstyle.Copingstyleiscorrelatedwithsubjectivewell-being.Andcopingstyleisaimportantvariableinfluencingsubjectivewell-being.Keywords:Psychologicalhealth;Subjectivewell-being;Cross-sectionalstudies;Copingstyle主观幸福感是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1]。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总体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6 6 2 期 2 1 年第 8 01 期 总第 94 7 页
期 的幸福 感研 究 大 多是 对 国外幸 福 感 的研 究历 程 生子女 2 8人 ,非独生 子女 9 人 ;男 生 5 9 6人 ,女
1 及研究成果的介绍 ,这其 中包括 了幸福感定义的 生 7 人 。
78 民等等都是研究者关注的对象。在研究对象的区 0. 。
分上 ,目 前的研究还有不断细化的趋势 。
2 . 总体幸福感量表 .2 2 美 国国立卫生统计 中心指定 的一种定式型测
应对 ( pig ,亦称应付 ,是从应激到适应 eo ) o n

的中介心理机制 ,是个体 面临应激情景时为减少 查 工 具 ,用来 评 价被 试对 幸 福 的 陈述 。除 了评 定 压力或伤害而做出的认知或行为努力 。它介于应 总全幸福感 ,本量表还通过将其 内容组成 6 个分 激源与人的身心健康之间 ,适宜的应对能够缓解 量 表 从而对 幸 福感 的 6个 因子 进行 评 分 。这 6个 和调节应激情景对个体的压力 ,对维护身心健康 因子是 :对健康的担心 、精力 。对生 活的满足和 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高应 激 兴趣 、忧郁或愉快的心境 、对情感 和行为的控制 状态下 ,如果缺乏社会支持和 良好 的应付方式 , 以及松 弛与 紧张 ( 虑) 焦 。国 内段建 华 (96 19 )对 则身心损害的危 险度可达 4 %,为普通人群的 2 本量表进行了修订 ,内部一致性系数为 0 5 3 .。 8 倍 ( a,18) R y 9 2 。关于应对方式与有关项 目的关 系研究有一些报道 ,比如应对方式与学业成绩 、 体育活动、 自我概念 、心理挫折、心理冲突 、应
23数 据处 理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32 .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发现 ,不 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 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见表 3 。 )
以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为因变量 ,专业为 自变 量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不 同专业 的大学生在 主观幸福感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 见表 5 。 )

教 育论 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6 2—2 期 21 年第 56 01 - 期 总第 74 5 页
作者简介 :彭小红 ,江西吉安人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 o 级硕士研究生 。 9
郑谊贞 ,江西上饶人 ,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1 级硕士研究生 。 0
20 4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4 6 2 —2 期 2 1 年第 56 01 - 期 总第 73 5 页
方式是个体摆脱精神紧张的自我心理适应和心理 效率达 8. 7 %。其 中男生 14 女生 12 ,具 9 2 人, 2人
支持机制 ,可简单理解为人们为对付 内外环境要 体见表 1 : 求及其有关的情绪困扰而采用的方法 、手段或策 略。与此同时 ,应对方式作为应激与心理健康的 中介变量 ,对个体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 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群体 , 国未来 祖

教育论坛 ・
社会心理科学 第 2 卷 总第 13 1 期 2 1 年第 56 总第 72 6 2—2 4 01 -期 5页
大 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 究
彭 小红 郑谊 贞
摘 要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以 20 8 名大学生为被试, 究了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 明: 研 ( 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 应对方式 以积极应对为主。 ( 2 )主观幸福感在 性别、城 乡、专业上没有显著差异, 只在地 区上存在显著差异。来 自 农村大学生的得分显著 高于城镇 。( 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 负 3 ) 相关。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联合预测为 1. 4 2 %,其 中积极应对方式预测为 9 %, 8 . 6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
李 黎 谢 敏 芳 高益 君
教育学 院, 江 浙 绍 兴 320 ) 100 ( 兴文理学 院 绍

要 : 讨 了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与应 对 方 式 的特 点 及 其 相 互 关 系 , 高 校 大 学 生 心 理 健 康 教 育 提 供 依 据 . 法 采 用 自编 探 为 方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7期 8
20 0 8年 3月



理学Βιβλιοθήκη 院学报 J OURNAL OF S HAOXI NG UNI VERSTY I
V0 . 8 No. 12 7 Ma7 2 08 l 0 .
大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与 应对 方 式 的相 关 研 究
1 研 究 方 法
1 1 研 究 对 象 .
采用 整体 随机 分 层抽 样 的方 式对 绍 兴文 理学 院 的一 、 、 3个 年级 的多 个专 业 的大学 生 进行 主观 幸 二 三
福感 的 问卷调 查 , 共发 放 问卷 3 0份 , 0 对全 部 问卷质 量 进 行 审核 的基 础 上 剔 除无 效 问 卷 , 回收 有 效 问卷 共 2 0份 , 效 回 收率 9 . % . 9 有 67
“ 在过 去一 个月 里 ” 主观 感 受 的选 择题 . 量表单 个 项 目与 总分 的相关 在 0 4 本 .8和 0 7 .8之 间 , 分量 表与 总 量

收稿 日期 :0 8—0 20 3一O 1

作者简介 : 李
黎 (9 8 , , 江 东 阳人 , 士 , 教 授 , 究 方 向 : 展 心 理 学 16 一)女 浙 硕 副 研 发
维普资讯
12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 堡 医 堂
堂 塑
VO . 6 No. 0 9 12 4 2 0
J 0URNAL OF H E C NGDE M E C DI AL 0L E C L GE
v f n n ai t e td [ .MJ 0 53 7 0 ) 9 a o  ̄a d u lai u yJ B 0 ,3 (5 8 : . i q t vs ] 2 1 8
e u a o [] Am De t sc1 7 ,46:0 5 1 6 . d c t nJ. i J nAso ,9 79 () 6 —0 7 1
全科 医学教 学基 地建 设及 实践研 究
黄 敏 , 赵 齐 , 赵 中 , 方建新 , 朱惠英
(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苏 州 医 院 , 苏 苏 州 2 0 8 南 江 1 0) 5
[】 Abreh DC niun dcl d c t nfr e — 5 entyR .o t igmeia e ua o n n i og
ea pa t o es nNot v n[] otrd dJ rl rci n r r De o J. s a Me i t i h P g Ad , 19 , (8 ) 4 -4 . 906 7 0: 78 8 6 8
070 ) 6 0 0

【 中图分类号1 4 4 G 4
【 文献标 识 ̄ l iC q -
【 文章编号 】 0 4 6 7 (0 9 0 - 4 5 0 l0— 8 920 )4 06 — 2
科 学 校 3 名 、 北 旅 游 职 业 学 院 2 名 、 德 民 族 师 范 高 4 河 5 承
P yii ,0 8 45: 96 06 26 3 h s a 2 0 , () 6 -7 ,7 -7 . c n 5 6
【】 B a n eL , p a It dsi i r a ig edd 6 er gr HGehrJne i p n yri n e e i t. r c l a t n n
为逃 避 、 幻想 、 自责 、 求助 、 合理化 、 解决问 题。 ②采 用美 国国立卫生统计 中心 制订的总体幸 福感量表 ( GW B) 评
第 三届 国际 心理卫 生大 会 明确提 出“ 幸福 感 ” 有 是
心理健 康的 标志之 一。 福感 是人 们 以社 会经 济 、 幸 文化 背景和 价值取 向为基 础 , 自我存 在状 态 ( 对 自我身体 状 况、 心理功能 、 社会能力 以及个 人综合状 态) 的主观心理
等专 科学校3 名 , 2 男生 1 8 女 生2 2 。 名、 8 1名 1 2 研 究 方 法 采 用 问卷 调 查 的 方 式 进 行 。 . ①选 用 肖 计划 等编 制 的 对方式 问卷 》 应 对大 学生 的应对 方式进
行调 查[。 量 表 包 括 6 个 条 目 , 分 为 6 分 量 表 , 别 3该 ] 2 共 个 分
体 验【。 1 大量研 究证明 , ] 应对方式 与心理健 康关 系密切 。 应对方 式是指 个体 面对挫 折和 压力 时为减 轻其 影响 而
做 出 的 认 知 和 行 为 的努 力 程 度 1大 学 生 处 于 人 生 发 展 。 的重要 阶段 , 为一 个特 殊的群 体 , 们 在学 习 、 业 、 作 他 就
【 摘要】 目的: 探讨全科医学教学基地的建设及实践研究。 方法: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于2 0年开始 03
探 索临床 医学专 科生 全科医 学专业 方 向人 才培 养模式 , 并制 定培 养承担初 级卫 生保健 任务 的社 区 医学专 业人才 的教学计划 。 结果 : 索制定 了一套社 区教学基地 建设 的评 价指标 体 系 , 教学环 节的主要 方面 。 探 涵盖 从 实践应 用和评价 结果看 , 该评 价体 系能 从教学 目标 、 教学 内容 、 学管理 、 教 教学条件 、 师资 队伍 、 教学效果 和 质量等 方面全面评 价教学基 地建设 的情况 , 能提供科 学 的反馈 信息 , 取得 了良好效果 。 并 并 结论 : 区教 社 学实 习基地 实 习, I 床医 学生提供 了一种不 同于三级 医院 的实 习环境 , 医学生 传统 的知 识结构 和学 习 给t a 对 方 法 以及综 合素质提 出 了更高 要求 ; 极探 索转 变传统 的教学观 念 , 应积 采用 新的教 学方法和 手段 以达到 满 意 效果 和更 高的教 学 目标 。 【 键词】 科医师 ; 区医 学 ; 学基地 关 全 社 教 【 中图分 类号 1 6 24 G 4 . 【 文献标 识 ̄ l q -C
【 文章编 号】0 4 6 7 (09 0-06-0 10— 89 20 )4 42 4 ( 稿 日期 : 0 9 0 -1 ) 收 2 0 - 8 7
大 学生 幸福感 与 应对 方 式 的关 系研 究
尚文晶 , 倩 , 周 魏 雪
( 承德医学院心理 系, 河北承 德 【 关键词 】 学生 ; 大 幸福 感 ; 应对 方式
i dcl d c t nJ.P e itChl at,9 32 nme ia u ai [] a da i Hel 1 9 ,9 e o J r d h
S p l : O一5. u p SI 1 I
[】 Wirc T egn rl rc t n r n o t un 4 t o kJ h eea pati e a dc ni ig t R. io n
【】 P sax ,aw l . hn e f l e n c:a 3 et u V n ed CAcag pa d ae m— i D e o ca p F
i h sca sa o ptl t i n d [] nF m l p y iin sh s iai s n Ca a aJ. a y s C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