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写作中的汉语思维模式及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https://img.taocdn.com/s3/m/c92f15fa4431b90d6d85c724.png)
[浅析“中式英语”翻译中汉语思维的影响]浅析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和使用英语时,受汉语语言文化影响而产生的中介语变异体,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过渡现象。
它是在已经有了第一语言用于思维,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很难开始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
要学会用第二语言进行思维,需要以对该种语言相当程度的掌握为前提。
不可能一开始就学会。
一汉语思维导致“中式英语”翻译的形成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思维方式制约着句子结构。
汉语和英语在思维方式上截然不同。
尽管我们希望英语学习者能达到用英语思维来思考,不用汉语思维直接进行交际或写作,但是,由于想进行的交际内容的广泛和以掌握的英语知识的贫乏,初学者在进行交际或写作时,仍然会很自然的先用汉语思维思考,再用英语将思维结果表达出来,从而形成中式英语。
如:①He kicked the ball with his foot,(He kicked the ball,他一脚把球踢开了。
)②Bob hit my face,(Bob hit me in my face,鲍勃打了我的脸。
)以上二个句子从语法结构上来看都是正确的,但均不符合英语习惯,就是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在思维方式上与我们是截然不同的。
如例句1,英语国家的人认为“踢”(kick)这一动作本来就只能由脚来完成,不必再加“with his foot”,因此不能延用汉语的“一脚踢开”的习惯。
在例句2中,汉语思维强调“打了脸”,而英语思维习惯则需表达为“打了我”,脸则只是打在身体上的某个地方。
二汉语主体思维的倾向差异使得“中式英语”翻译更为明显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在语言表达上其明显的标志之一就是描述实物和阐述事例的过程中,特别是当涉及到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于用人或表示生物的词做主语(或潜在的主语),而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做主语如:The thought of resuming filled her with fear,她一想到要返回去,心里就害怕。
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对策

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问题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4-01T09:32:15.6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1月1期作者:蔡淑端[导读] 英语写作中,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常常写出错误百出的中式英语蔡淑端(南安市南星中学福建南安 362342)摘要:英语写作中,学生受汉语思维的影响常常写出错误百出的中式英语。
英语教师也为如何让学生摆脱中式英语,写出地道的英语表达而烦恼不已。
而随着新高考英语的改革,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尤其重要。
笔者就教学实践中学生易出现的中式英语问题及应对方法进行探讨,致力于不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式英语词法句法句式仿写一、综述教了多年的英语后,最让笔者烦恼的是,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把汉语思维深深嵌入英语中。
面对一份份“满江红”的中式英语作文,学生也很苦恼,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无论教师如何强调句式结构和短语积累,学生自主写作的句子还是常常漏洞百出,而且不光成绩差的学生犯错,成绩好的学生也是频繁失手,只不过是程度大小问题。
然而,随着新高考英语的改革,英语写作新增概要写作和读后续写两道新题型。
写作分值增加后,写作能力高低对于能否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所谓中式英语(Chinglish)即中国的英语学习和使用者由于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这种英语往往对使用英语国家的人来说不可理解或不可接受。
下面笔者简要说明学生写作中最常出现的中式英语问题及简述个人的应对方法。
学生英语写作中易出现的中式英语问题: 1.句子中有多个谓语。
如:I was finished my homework. She took a deep breath want to...2.句子中没有谓语。
如:I by bus to school.She afraid snakes.3.只狭义注意单词意思,没有关注其运用。
如:I want to province money.I very like English.4.使用过多修饰词。
论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

成” ; 而国外学 者提 出 “ 语言系统是 由学习第二语 言 的人按
照 自己母语发展起来的语言特征创造 出来 的含母语特征 又
有 目 的语 语 言 特 征 的 语 言 系 统 。这 种 产 生 是 对 某 一 目的语
的尝试性产物 。” 总之 , 中式英语是 中国英语学 习者受到母
成 的一种不符合英语表达规范和文化习惯 的语言 。
2 中式英 语产 生的原 因
2 . 1受 汉 语 思 维 方 式 的影 响
Ab s t r a c t E n g l i s h w r i t i n g h a s b e c o m e i n c r e a s i n l g y i m p o r t a n t i n
基础 教 育
论 英语写作中常见的中式英语
严
( 淮阴商 业 学校
中图分类号 : H 3 1 5
摘 要
研
江 苏・ 淮安 2 2 3 0 0 0 )
文章编号 : 1 6 7 2 — 7 8 9 4 ( 2 0 1 4) 3 5 — 0 1 7 0 — 0 3
文献标识码 : A
英语 写作 在 考 试 和 工 作 中变 得 越 来 越 重 要 ,受 汉
1 中式 英语 的定义
什么是 中式英语? 各个学者的定义也有所不同。 “ 中式 英语是受汉语 的干扰或影响而产生 的语言” ;“ 它是 中国人 在 中国本土上使用 的、 以标 准英 语为核心 、 具有 中国特色 的 英语 ,主要 由音译词 、译借词 以及独特 的句式和语篇等构
语的影响 , 学 生在 英 语 写作 中 常 常会 出 现 中式 英 语 的现 象 , 即C h 1 n e 5 e E n g 1 1 s h , 也叫 C h 1 n g 1 j s h 。而 英 文 写 作 中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

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和例句分析一、什么是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指中国人在英语学习,日常交际和写作中因受汉语思维和文化的影响,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文化习惯的畸形英语。
从上述定义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式英语是具有中国特征的英语,是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的。
中式英语是规范英语在中国的误用,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时,受汉语思维和文化影响拼造出的与正规英语语言规则和文化习惯相悖的英语。
这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二、中式英语的例子中国人长期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缺乏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又深受汉语思维、文化背景、表达方式的影响,常直接套用汉语规则和表达习惯。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
(一)语音方面汉语和英语发音规则差异很大。
例如,汉语拼音中没有/θ/这个音,很多学生就借用与之相近的/s/来发/θ/的音。
比如,think和thank you,这是两个最容易出现的中国式发音的典型错误。
(二)词汇方面1.词汇误用英语中的一些词有与之相近的汉语意思,但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语境中,常犯的错误是只记住了单词的中文意思,没有考虑单词的具体使用方法和语境,只是机械地对应英汉翻译,因此导致了出现中式英语现象。
例1:I am watching a book.例2:Tomorrow I will look a movie.例1和例2中“watch”和“look”都有看的意思,但他们使用的语境各不相同,规范的英语应该是“reading a book”和“watch a movie”。
与这类错误相似的还有“speak,say,talk”的误用,如“Can you sayChinese?”。
2.词汇冗余汉语表达中经常会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强调所说内容和语气,而英语则尽量避免重复,强调简洁明了。
常犯的错误是按照汉语思维逐字翻译,从而出现中式英语。
例1:His body is healthy.例2:My name is called Peter.例1和例2的两个句子作为中国人来看,不难理解,因为这两句话的表达与汉语思维完全一致,但是作为英语人士来看的话,两个句子都犯了累赘的错误,与英文的表达习惯不相符。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

大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中式英语现象摘要:在如今的中国大学中,英语写作中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尤为普遍,并且长时间地困扰着大学生,影响着他们的英语成绩,其中中式英语现象特别突出。
所以,如何转变写作习惯和写作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们还在不断地抱怨写作难,也为此闹出不少句式笑话,这个问题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身上尤为明显。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写作中式英语引言现如今中英两种语言交流越来越密切,学生们也意识到学好英语知识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相当重要。
英语学习中的写作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项技能,而一门语言的学习好与不好也是可以在写作中有所体现的。
中国大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想当然地用中式思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得出来的句子并不符合英语写作的思维习惯。
而大学生受母语——汉语的影响较深,去调整写作思维和习惯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即使学习写了很多年作文,可中式英语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一、什么是中式英语琼·平卡姆在《中式英语之鉴》一书中对中式英语有这样的定义:Chinglish, of course, is that misshapen, hybrid language that is neither English nor Chinese but that might be described as "English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简单来说,“中式英语”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汉语的影响,在口语和写作中产生的主观编造、生搬硬套一种英语。
它这类句子包含了汉语和英语的语言特征,既像汉语又像英语,是一种“四不像”表达。
二、中式英语的成因(一)环境资源不足大部分中国学生几乎从来没有在日常交流中使用英语。
即使他们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学习英语,仍然不能以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熟练运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比如有过出国或留学经历的学生,口语表达和写作明显是有很大进步的。
英语写作中“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达更准 确 , 情感 更丰 富。随着 写作要 求 的提 高, 教师
可以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句型, 例如 t h e r e b e句 型, 可 以恰 当运用 一些 复合句 , 如宾语 从句、 状语 从句 和 定语从句等 , 通过强化 记忆 、 反复训练 , 使学 生能够 灵
活 自如地运 用这些句式来表达 自己的思想 。
第 四, 注 重汉 英翻译 训练 。语言是 有共性 的 , 但
英语” , 大大地 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
不 同的语言又有着 明显的差异 。许多学生在 写作 时, 依据 汉语思维把一些英语单 词拼凑起来 , 从而忽视 了 所 学的句子结构 、 固定搭配 等知识。通过汉英互译练
习, 尤其 是段落 翻译 , 学 生可 以对 比这两 种语 言在不 同层 面上的特点和规律 , 养 成运用 正确转换汉英句型 的习惯。
考, 往往要先在 脑海里用汉语构 思, 或列 出中文提纲 , 再 以点对 点、 词对 词的方式逐字逐句地 转换成英语来 表达其汉语含义 。这些借助汉语思维生造 出的 “ 中式
旦学生掌握基本句 型后, 教师可 以充分发挥学生 的
想象力 , 让他们 适 当做 一些扩 句练 习, 使文 章意思表
一
语练 习, “ 中式英 语 ” 在一 定程度 上 就是表 现 为能看 懂, 能听懂 , 但 是说不 出来 , 这是缺 乏必要 的口语练 习 导致 的。“ 中式英语” 作为一种特殊 的语用现象 , 在农 村学校学 生作 文中 出现 的频率 尤其 高, 主要是农村学 校学生 由于受周边环境与生活 条件 的制约 , 接触到 的 英语语言信 息十分有 限。语言 学习环 境 的缺乏 , 造成 了学生 的语 言功 底较差 , 受母语 的干扰 和影响 比较严 重, 因此 , 学生在 英语写作过程 中, 无法直接用英语 思
论文 浅析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

浅析英语写作中常见中式英语现象1. 引言现今,随着我国社会的日趋进步以及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英语作为主要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在人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交往中普遍使用。
因此学会流畅准确地使用英语表达尤为突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纵观近两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不断改革来看,现代社会对于大学生英语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写作能力无疑是英语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而大学生在写作中频繁出现“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现象,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使用中式英语而不加以指出纠正不仅影响表达与交流, 而且会形成望文生义的不良习惯。
所以笔者认为,如何在写作中写出地道的英语,避免中式英语成了当务之急。
其实对于“中式英语”这个概念,国内早已有不少学者做过相关研究。
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停留在对“中式英语”进行定义,或将它与“中国英语”进行区分,而本文尝试在对该现象的成因、相关理论、表现形式上做进一步的探讨与归纳,并提出有效更正方法,帮助学习者较好地克服这这一语言学习中的障碍。
2.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Chinish)有学者认为中国英语(Chinish)与中式英语(Chinglish)都是中国文化和语言的干扰性变体。
认为它们只是一个事物的两种表现形式而已。
在大多数情况下把变异归因于是中国英语或是中式英语看问题角度不同所造成的结果。
其实不然,这个看法忽略了它们之间本质上的差异。
2.1 何为中式英语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 , 又称中国式英语。
首先从Chinglish这个词的构词上来看,为合成词,Chin-取自Chinese,-glish取自English。
因其被看作是那种畸形的、混合的、既非英语又非汉语的语言文字,也可称为“具有汉语特色的英语”。
换言之,它是指中国的英语学习或使用者在学习过程中,受母语的干扰和影响( Interference of the Mother Tongue),硬套汉语规则和习惯,从而产生的一种既不符合英语语法又不符合英语惯用法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浅析如何避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

浅析如何避免英语写作中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语际错误形式之一。
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英文化和汉英逻辑思维存在很大差异。
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语言输入,帮助学生熟悉两种语言的差异,引导学生养成逻辑思维习惯,从而减少中式英语的产生,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标签:中式英语;语言输入;逻辑思维一、中式英语中式英语(Chinese English,Chinglish)是指“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和学习者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和影响,硬套英语规则和习惯,在英语交际中出现的不合规范英语或不合英语交际习惯的畸形英语。
”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是两种语言的习得者对英语语言的规则和思维方式掌握的不透彻,在用英语表达时根据自己的中文表达习惯硬译过来的,所呈现出来的英语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是中国式的。
这就是母语的负迁移所导致的后果,是语际错误的表现形式之一。
二、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从单词使用来看,词性滥用、单复数、时态错误等;从句子结构来看无主句、句子片段和人称不一致等。
从篇章结构来看,上下文无必要的衔接词、结构松散、逻辑性不强等。
从逻辑思维看,主旨句和分主题句不突出或者空缺、论证分析中主观色彩强等。
三、避免中式英语的方法1.增强英语语言输入减少中式英语的根本途径是增强语言输入。
首先,授课教师应该尽量做到英文授课,让学生时刻浸染在浓烈的英语氛围内。
其次,引导学生多阅读英文类报刊书籍等。
再次,引导学生看英文影视作品,听对白和看对白结合,加上有趣的故事情节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输入更加高效。
最后,要求学生多背诵优秀英语作文范文。
在语言输入的实际操作中,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增强语言输入。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教学进度,多布置和英语写作相关的练习,及时检查学生自主语言输入的效果。
2.熟悉英汉语言差异英汉语言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两种语言之间更多的是差异。
综合来说,它们的差异有以下这些:第一,英语的词汇有形态变化,而汉语基本没有形态变化;第二,英语句子被动语态用得多,而汉语句子被动语态用得少;第三,英语句子先总结后说事,而汉语先说事后总结;第四,英语句子有主语,而汉语句子可以省略;第五,英语句子中出现的虚词,汉语句子中可以省略;第六,英语单位名称不够明确,而汉语单位名称十分明确;第七,英语用长句,而汉语用短句;第八,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的词文化内涵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邢 台学 院学报
J OURNAL 0F XI NGTAI UNI VERS I T Y
Vo 1 . 2 9 . No . 3
Se 模 式及 中 式英语
董 雪 ,王 红 ,袭新智
关键词 :汉语 思维模 式; 中式英语 ;英语写作 中图分类号 :H3 1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 — 4 6 5 8 ( 2 0 1 4 ) 0 3 . 0 1 3 9 . 0 3
语言是我们用来交际的工具。人们借助语言来 举例、从整体到个体的思维形式。而汉语却正好相 传递 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而我们都知道,不同的民 反 。我们 留意都应该发现 ,中国人讲话喜欢 绕弯 族说不 同的语言,因此,语言是 民族的重要特征 之 子 ,不 直接说 明 自 己的意 图,也不表 明 自己的观 思维 方式是 人们看待事 物的角度 、方法和方 点,总是似是而非。这是典型的中国人的螺旋 式思 式,不同的民族看待和处理事物的方式不一样,这 维。思维方 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 了写作时表达 些角度、方式的不同就是 思维方 式的不 同。语言是 方式的不同。英文写作需要开篇就表明 自己的态度 思维的工具。不 同的语言造就 了不同的思维方式。 和看法,直奔主题而去,阐明观点后再一一举例论 从地域上划分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则属于 证该观点的正确性;中文写作则强调在大量的铺垫 印欧语系 ,英汉文化地域上的差距正好反映在语言 和陈述后再提 出自己的观点。纪晓慧指 出,英文的 的差异上 ,而语言的差异又透露 出了思维方式的差 “ 句子结构为头小尾大,呈直线型延长 ,也就是说 异。无论是从语法语态、句型句式上看 ,还是从修 句末是开放 的”,中文的句子则是 “ 头大尾小,句 辞表达 、搭 配惯例上看 ,英汉语言的差异都表露无 子 的扩展 呈螺旋 型 延 生 ,也就 是 说句 首是 开 放 ’ 疑。这些差异追根究底真是源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的。’ 如果说思维的载体是语言,那 么写作就是思维 其 次,英语和 汉语分别属 于 “ 形 合” 和 “ 意 模 式的集中体 现。英语写作 的目的是 为 了 培养学生 合”语言。这两个概念是 由已故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用英语来表达思想、传递信 息的能力。英语 写作能 所译 E u g e n e A .N i d a的 h y p o t a x i S和 p a r a t a x i S 力的高低最能够体 现出学生英语 的综合素质 。但 由 而来的。形合是指英语所体现出的主句与从句 的衔 于母语不是英语 ,又没有意识到英汉语言和 思维的 接、句子和句子之间的衔接。换句话说,英文写作 差异,很多中国学生在进行英语写作 时会很 自然地 中随处可见 复合句 ,各个句 子结构严 谨 ,层次分 把 汉语思维带到英语写作中,沿用汉语思维 ,甚至 明,强调并列、递进等关系。意合是指句子与句子 字对字地套入英文,结果写 出来的文章变得不伦不 的衔接依靠的是意义上的连贯而很少用到连接词。 类,不 中不英 ,看起来是英语 ,却又 明显带着 汉语 因此我们看 到的中文写作中使用 的句型一般都短小 的痕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式英语。王文宇、文 精干 。 秋芳…的研 究反映出学生的外语写作过程具有双语 再次,英语严格 区分主体 与客体 ,汉语则是主 特征 。外语写作水平低 的学生还趋 向于先用汉语思 体、客体相融合。在英语中,多用无生命 的名字来 考 ,然后再逐 字逐句把汉语翻译成英文。 做主语。在被 动句 中不必强调动作的实行者,有 时 面对大学生用 中文可 以长篇大论 、用英文却举 甚至可 以省略。但汉语 以 “ 人”为中心,认为只有 步维艰的局面,为 了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文写作 人才 能做 出有意识的动作或具有有意识的行为。这 水 平,认清英汉语言和思维模式的差异无疑成为 了 种差异导致 了英汉语言在句法上主语 的不 同和语态 重中之重。本文将从学生英文写作 中的词汇选择和 方 面 的差异 。 句 式结构 两方面入手,分析汉英语言的差异,并探 最后 ,英语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使用抽象 讨语言差异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旨 在 能为英文写作 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想概念。而汉语思维倾 向于具 教 学提供一点启示。 体 ,常常以具体 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再加上英 理 论依 据 语是 静态的,汉语是动态的,因此英语 中动词的使 首先,英语表达呈直线型,力求开门见 山,把 用频率要少于汉语。 话题放在最前面,再遵循从一般到具体 、从概括到 二 、 实例 分析
一
。
一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2 - 2 5 [ 基 金项 目] 2 0 1 3年 度云 南省 教育 厅重 点课 题 . 项 目编 号 : 2 0 1 3 Z 0 7 1 : 2 0 1 3年度 云南 财 经大 学教 学研 究项 目. 项 目编号 : Y C 2 0 1 3 C 0 3 [ 作 者 简介] 董 雪 ( 1 9 8 1 一 ), 女, 云 南 昆明 市人, 毕业 于云 南大 学外 国语 学 院, 硕士, 讲师, 研 究方 向 : 跨文 化 交流 与英语 教学 .
6 5 0 2 2 1 ) ( 云 南财经大 学大 学外 语教学部,云南 昆明 摘 要 :英语和汉语 思维模 式的不 同是影响 中国大学生在英语 写作 中出现 中式英语 的主要 原 因。选取 大量 学生 书面 语 中的典型 中式英语错误 并逐一分析 , 旨 在给英语写作教 学提供一 点启 示以提 高中国学生英语 写作 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