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合集下载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

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

1马钢二把手裸官苏鉴钢1.1 全线巨亏钢企陷入越产越亏“魔咒”2012年02月23日09:16:06来源:证券日报新华微博分享到腾讯微博分享到QQ空间分享到新浪微博【字号:大中小】【打印】【纠错】编者按:2.43%、2.57%、2.55%,这是近三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平均销售利润率,我国的钢铁行业持续微利运行的尴尬,“寒冬”已经成为钢企不得不面临的现实。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鞍钢预计大亏21.51亿元,韶钢松山亦表示,预亏11.7亿元。

此外,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50%。

钢铁主业严酷的市场环境,也让越来越多的钢企将支撑盈利的希望寄托在非钢产业上,从金融业、电子行业到服务行业,钢企都有涉足,多元化的经营能否拯救钢企?钢企的春天又何时能够来临?1.2 钢企寒冬遭遇开工悖论非钢产业支撑盈利成另类样本业内人士指出,发展非钢业务只有围绕主业,才能更好地增强钢企抵御市场风险的实力,盲目进入一些不相关行业,只会造成资源过度分散,最后反受其累龙年春天的脚步已经来临,然而,对于中国钢铁企业来说,整个行业却依然处于寒冬气候之中。

而且,没人知道这个冬天有多远。

日前,来自中钢协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875.3亿元,同比下降4.51%;销售利润率仅为2.42%,同比下降0.59个百分点。

近期陆续公布的上市钢企2011年业绩预告或年报更是直观体现了钢铁业眼下日子之窘迫。

如鞍钢股份此前公告称,预计公司2011年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大21.51亿元。

韶钢松山亦表示,预计公司2011年将亏损11.7亿元,比上年同期大幅下滑5686%。

此外,马钢股份、新钢股份和南钢股份等皆预计2011年净利润将下滑超过50%。

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面对低迷的市场环境,自去年年底以来,钢厂大面积进行检修或减产。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1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年1月30日内容摘要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3%。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逐步巩固,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外汇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货币信贷增速从上年高位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2010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2.6万亿元,同比增长19.7%,增速比上年低8.0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6.7万亿元,同比增长21.2%,增速比上年低11.2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9%,增速比上年低11.8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95万亿元,同比少增1.65万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12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19%,比年初上升0.94个百分点。

2010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6227元,比上年末升值3%。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货币政策与2011年我国CPI增长预期

货币政策与2011年我国CPI增长预期

货币政策与2011年我国CPI增长预期摘要:2010年我国通货膨胀压力凸显,货币当局通过加息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图应对物价上涨压力,但效果并不理想。

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透明度,预期2011年的cpi将继续在高位徘徊,如果能适度放缓货币供应增速,2011年的通胀压力将有望得到缓解。

关键词:通胀压力;货币政策;货币供应量;货币超发中图分类号:f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2当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我国物价水平一直保持稳定上升趋势,尤其在2009、2010年,物价进入了急速上涨通道,国家虽大力调整物价上涨水平,但2011年1月、2月、3月的cpi更是高达4.9%、4.9%、5.4%,通货膨胀已成既定事实,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原因在于央行货币政策缺乏前瞻性和透明度。

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造成投资者通胀预期不断增强为应对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央行在经济发展乏力时拼命超发货币,但对市场的通货膨胀预期重视不够,导致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加大。

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投放存在诸多问题:(一)货币政策透明度过低,难以促使投资者形成正确的通胀预期。

国家的4万亿经济振兴计划,只是给出了投资总量指标,但国家并没有公布具体详细的投资计划,2008-2010年各地地王层出不穷,房地产市场一派欣欣向荣。

同时,政府为维持房地产市场信心,多次强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继续,这刺激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

(二)货币投放规模远远超过经济系统承受能力,导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质上演变成“过度宽松”。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2010年9月末,我国经济体系广义货币余额m2已经达到70万亿元,按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gdp达26.866万亿元计算,央行超发货币将近42.774万亿元。

(三)信贷投放速度过快,基本处于失控状态。

根据对2008-2010年央行货币投放数据的分析,我国在此期间的m2投放年平均同比增速为21.7%,这已远远超过同期我国gdp9.46%的平均增速,在2009年,连续几个月的m2投放增速更是超过30%。

2011年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

2011年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

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 2011年4季度2011年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目录第一章 2011年4季度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1)第一节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1)一、宏观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1)二、货币政策与行业发展 (2)三、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影响 (3)四、重大事件对行业的影响 (5)第二节外部环境综合评价及风险预警 (6)第二章 2011年4季度全国建筑行业运行分析 (7)第一节4季度建筑行业综合景气度分析 (7)一、建筑行业企业景气指数情况 (7)二、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 (7)第二节4季度建筑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8)第三节建筑行业供给情况分析 (9)一、建筑业新开工项目情况分析 (9)二、建筑业施工项目情况分析 (10)第四节建筑行业运行分析 (11)一、房地产业运行情况分析 (11)二、铁路、公路和水利建设情况 (12)第五节行业运行综合评价及风险预警 (13)一、行业运行综合评价 (13)二、行业信贷机会及风险提示 (13)第三章建筑行业相关行业风险 (14)第一节建筑行业产业链介绍 (14)第二节建筑业上游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4)一、钢铁行业运行情况 (14)二、建材行业运行情况 (19)第三节建筑业下游产业分析 (22)一、房地产业整体运行情况分析 (22)二、房地产景气状况 (23)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购臵土地情况 (23)四、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情况 (23)五、房地产销售和待售情况 (24)六、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情况 (25)第四章建筑业区域发展状况分析 (26)一、区域竞争力综合分析 (26)二、建筑业运行动态分析 (31)第五章建筑行业细分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35)第一节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发展状况分析 (35)第二节建筑装饰业竞争分析 (35)第三节建筑安装业竞争分析 (37)2011年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第六章建筑业企业竞争分析 (38)第一节重点企业竞争力分析 (38)一、中国建筑 (38)二、中国中铁 (40)第二节重点企业动态分析 (41)一、中土集团公司自主设计制作阿卡铁路首套32米120吨T型梁模成功下线 (41)二、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柬埔寨62号公路北段和210号公路项目竣工通车 (42)三、中国交通建设公司承建的崇启大桥建成通车 (42)第七章 2012年1季度全国建筑业信贷机会分析 (43)第一节建筑业信贷总体原则 (43)第二节建筑业细分信贷建议 (43)第八章 2012年1季度全国建筑业展望及风险预警 (45)第一节2012年1季度全国建筑业展望 (45)第二节行业风险预警 (46)一、外部环境风险 (46)二、经营风险 (46)三、相关行业风险 (46)四、企业竞争风险 (46)五、信贷风险 (47)六、成本风险 (47)第三节行业风险评级 (48)2011年建筑业行业四季度运行分析报告表录表1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 (1)表2 2011年GDP环比增长速度 (1)表3 2011年货币政策调控一临览 (2)表4 世经未来行业外部环境及风险预警评级体系 (6)表5 世经未来行业运行综合评价体系 (13)表6 2011年我国钢铁生产情况 (15)表7 CSPI国内钢材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表 (16)表8 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及指数变化情况表 (18)表9 各周钢材价格变化情况 (18)表10 国内钢铁原燃材料市场价格变化情况表 (18)表11 2011年12月我国建筑业施工项目和新开工项目具体情况 (26)表12 2011年12月份江苏省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27)表13 2011年1-12月份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额 (29)表14 2011年4季度北京市建筑业景气状况 (30)表15 2011年4季度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30)表16 2011年北京市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按行业类别) (31)表17 2011年我国各地区建筑安装工程累计投资总额及增速 (37)表18 2011年1-12月中国建筑业务情况 (38)表19 2011年1-12月中国建筑地产业务情况 (38)表20 2012年1季度建筑行业风险评级 (48)表21 世经未来行业风险级别划分标准 (48)图录图12009年以来企业景气指数和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对比 (7)图2 2009年3月以来建筑业与房地产业企业家信心指数对比 (8)图3 2010年4月以来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及增速 (9)图4 2010年4月以来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及增速 (9)图5 2010年4月以来建筑业全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及增速 (10)图6 2010年4月以来建筑业全国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及增速 (10)图7 2011年度我国房地产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情况 (11)图8 2011年12月房地产累计投资完成额分布情况 (11)图9 2010年以来我国房地产施工面积及竣工面积 (12)图10 建筑业产业链条图 (14)图11CSPI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走势图 (16)图12CSPI国内长材和板材价格指数走势图 (16)图13高线和螺纹钢价格指数走势图 (17)图14中厚板和热轧卷板价格指数走势图 (17)图15冷轧薄板和镀锌板价格指数走势图 (17)图16 2011年我国水泥日均产量及增速 (19)图17 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国P.O42.5水泥价格走势 (21)图18 2011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23)图19 2011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量及增速 (24)图20 2011年1-12月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投资增速情况 (29)图21 2010年3月以来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图示 (36)第一章2011年4季度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第一节建筑行业外部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一)国内生产总值保持较快增长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

2011年下半年金融政策十件大事记

2011年下半年金融政策十件大事记

资料来源:金融时报1、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11年11月30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12月5日起,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在稳健货币政策基调下的首次“下调”动作。

面对风云变幻的2011年国内外金融形势,中国货币政策在坚持“稳健”基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其内涵,增强了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这一年,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加强金融宏观调控,引导货币条件逐步向常态回归,社会融资规模基本适度。

这一年,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临近年末,央行近3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完善存款准备金交存制度,继续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措施,有效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

“稳健”,无疑是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关键词。

点评:2011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的阴云仍未散去,欧债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在动荡中依然扑朔迷离;另一方面,国内前几年非常态货币投放的效应逐步显现,多种因素促使物价不断走高,结构调整及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

宏观政策面临保民生、稳增长、控通胀等一系列目标和任务。

就货币政策来说,既要消化2009年以来信贷过度投放和“热钱”流入导致的流动性,控制物价上涨,又要确保结构调整、民生工程等刚性资金需求和防范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这种“两难”的处境考验着决策者的智慧和魄力。

显然,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表现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从年初开始,央行就“前瞻性”地连续多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以应对通胀压力;到年中,在继续收紧流动性的同时,央行综合运用准备金、利率、公开市场等手段,恰当掌握调控节奏和重点、调整资金投放结构、引导资金投向“三农”和中小企业等重点领域,以确保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到年底,随着通胀势头得到有效抑制、经济下行风险的逐步显现,以及市场流动性出现紧张局面,央行再次“前瞻性”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适度释放流动性,以防止出现经济过快下滑的风险。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大事记

一月温家宝: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位置元月1日至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牧区走访牧民家庭,到超市了解商品供应和物价情况,到社区看望慰问困难群众。

温家宝说,中央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物价,将把稳定物价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

1月4日《反价格垄断规定》公布八种价格垄断协议被禁国家发改委4日发布《反价格垄断规定》和《反价格垄断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并宣布新规定从2011年2月1日起实施,以加强反价格垄断执法,培育市场竞争文化,促使相关企业和市场主体自觉规范经营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胡锦涛: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稳定物价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至21日访问美国前夕,他在书面采访中向《华尔街日报》以及《华盛顿邮报》表示,中国有信心、有条件、也有能力稳定总体物价水平。

他并指出,汇率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胀很难说是决定汇率政策的主要因素。

今年首道“闸门”落下存款准备金率提至新高19%1月14日,人民银行宣布,从2011年1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此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是继2010年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之后,2011年首度上调这一指标。

国务院打响发令枪上海重庆今起开征房产税最近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在部分城市进行对个人住房征收房产税改革试点,具体征收办法由试点省份人民政府制定。

备受关注的上海、重庆房产税试点细则27日“浮出水面”。

上海税率在0.4%至0.6%之间,重庆税率为0.5%至1.2%。

1月27日我国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率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通知决定下调部分产品进口关税税率,税率下调幅度高达50%。

专家表示,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今年政府将出台一揽子扩大进口政策。

二月央行连续第三次加息活期利息两年多来首次上调中国人民银行2月8日宣布,自今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

2011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

2011年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

资料来源:人民网六月一、工信部:货币政策加大企业资金压力6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发布了《2011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春季报告》。

报告称,央行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加大了企业资金压力,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

二、发改委上调部分水电上网电价6月3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适当调整电价有关问题的通知,上调了部分地区水电企业的上网电价。

其中,三峡地下电站投入商业运营后,三峡电站送湖北上网电价调整为每千瓦时0.2506元,送其他地区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19分钱,三峡电站送电至各地的落地电价相应调整。

三、银监会出台贷款新规缓解小企业“钱荒”6月8日银监会发布《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下称“通知”)中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适当提高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通知提出,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银行对小企业贷款的风险权重视同零售贷款处理;支持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其中对应的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企业贷款可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

四、住建部:各地保障房11月末前须全面开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6月9日表示,各地要公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信息,11月末以前必须全面开工。

五、李克强: 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6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席部分省份保障性安居工程工作会议并讲话。

他强调,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注重创新机制,确保任务落实,确保建设质量,确保分配公平,三方面齐头推进,实现今年保障房建设目标,兑现对人民群众的郑重承诺。

六、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1年6月20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七、财政助力节能减排 8城市率先试点6月29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十二五”期间,在部分城市开展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并选定北京市、深圳市、重庆市、浙江省杭州市、湖南省长沙市、贵州省贵阳市、吉林省吉林市、江西省新余市等八城市作为首批示范城市。

如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如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

如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自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诞生以来,相机抉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一直为各国政府所采用。

虽然在其中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等不同的观点出现,但是不可否认,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大危机后的几十年间依然占据统治地位。

虽然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的效果好于货币政策,但是后期的凯恩斯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者都强调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而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货币政策往往比财政政策更加有效。

在我国历史上,政府也比较偏爱货币政策。

但是货币政策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为大众知晓,但是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很多人却不太重视。

现如今,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美国经济虽说有所好转,但是远未恢复,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实行似乎是早晚的事;而欧洲,各方虽说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应对欧债危机,但是欧债危机深层次的原因尚未解决。

欧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欧元区没有退出机制,缺乏有效地监督机制等等,欧债危机注定还要在欧盟上空徘徊一段时间。

新型经济体大多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缺乏核心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经济危机袭来之时大都难以应付。

而我国的情况尤为严重。

如何合理运用货币政策,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软着陆,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央行对2012年货币政策的说明。

央行在其发布的《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表示,前期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宏观经济政策措施效果已逐步显现,物价涨幅总体保持回稳态势,但对未来通胀风险仍不可掉以轻心。

但也要看到,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仍有必要防范未来物价出现反弹。

总的来看,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不会无条件或自动实现,需要宏观政策继续把握好力度和节奏。

央行称,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促进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二○一一年第四季度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2012年2月15日 I

内容摘要 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国家宏观政策注意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涨幅逐步趋稳,国际收支继续改善,就业形势较好,国民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2011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47.1万亿元,同比增长9.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 实施稳健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1年前三季度,面对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的形势,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围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一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共3个百分点,3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0.75个百分点,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引导货币信贷增长平稳回调,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进入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继续蔓延、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价格涨幅逐步回落等形势变化,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暂停发行三年期央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优化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有关参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三农”和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信贷支持。总体看,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成效逐步显现。 货币信贷增速平稳回调,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低6.1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低4.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47万亿元。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债券融资明显增多。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行,12月份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8.01%,比年初上升1.82个百分点。2011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3009元,比上年末升值5.11%。 当前,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也要看到,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仍然极为复杂和严峻。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有效解决,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 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增强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协同发挥好逆周期调节功能,在总量适度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调节好货币信贷供给,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金融市场规范发展,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保持金融体系稳定。 目 录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1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总体回落.........................................1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放缓...........................................1 三、金融机构贷款增长向常态回归.....................................2 四、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合理水平,债券融资明显增多.....................4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总体稳步上行...................................5 六、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强.........................................7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7

一、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9 二、适时适度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工具,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机制......10 三、发挥利率杠杆的调控作用........................................12 四、加强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引导....................................13 五、促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14 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17 七、深入推进金融机构改革..........................................18 八、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19 第三部分 金融市场分析.....................20

一、金融市场运行分析..............................................20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28 第四部分 宏观经济分析.....................30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30 二、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37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51

一、中国宏观经济展望..............................................51 二、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53 专 栏 专栏 1 2011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前瞻性灵活微调操作....................7 专栏 2 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新进展.....................................11 专栏 3 稳步推进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建设..............15 专栏 4 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44

表 表 1 2011年分机构人民币贷款情况....................................3 表 2 2011年1-12月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6 表 3 2011年1-12月份大额美元存款与美元贷款平均利率.................6 表 4 2011年金融机构回购、同业拆借资金净融出、净融入情况...........21 表 5 利率衍生产品交易情况.........................................22 表 6 2011年主要债券发行情况.......................................24 表 7 2011年末主要保险资金运用余额及占比情况.......................27 表 8 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金融指标...................................31

图 图 1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按月情况...................................15 图 2 银行间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变化情况.............................24 图 3 GDP平稳较快增长..............................................38 图 4 消费需求稳定.................................................39 图 5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40 图 6 对外贸易更趋平衡.............................................41 1

第一部分 货币信贷概况 2011年,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水平回归,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一、货币供应量增长总体回落 2011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上年末低13.3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增速比上年末低2.9个百分点。2011年现金净投放6161亿元,同比少投放214亿元。总体看,2011年前11个月M2和M1增长呈放缓态势,12月货币总量增速有所回升,其中,M1增速比上月提高0.1个百分点,主要受节前现金需求增加影响;M2增速比上月提高0.9个百分点,与部分表外理财产品于年末回归表内存款以满足考核要求、财政支出较多、信贷投放增加等因素有关。金融创新不断增多等因素加快了传统存款分流,M2统计较实际货币条件可能有所低估。 2011年年末,基础货币余额为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比年初增加4.2万亿元。货币乘数为3.79,比上年末低0.13。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3%。其中,农村信用社为7.3%。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长放缓 2011年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末低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