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精选四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

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

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实习报告、祝福语、心得体会、党团资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contract templates, internship reports, blessings, insigh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精选10篇)时间总在不经意间匆匆溜走,我们的工作又告一段落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后,我们在不断的成长中得到了更多的进步,为此要做好工作总结。

202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2篇)

202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2篇)

2024年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会议领导讲话稿模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2024年一季度已经过去,我们召开本次经济运行分析统计会议,目的是总结一季度的工作成绩,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找出问题和不足,做好下个季度的工作计划。

首先,我代表组织委员会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回顾过去的一季度,全球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面临着巨大挑战。

不过,我国经济稳中有进,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下面,我将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财政收入和社会就业等方面对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

首先是宏观经济方面。

经过一季度的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达到了6.8%,超出了预期目标。

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明显增加,消费市场稳定,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投资方面,尽管受到疫情的影响,投资增速有所下降,但基建投资继续保持较高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贸易方面,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稳定,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其次是产业发展方面。

制造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明显快于制造业整体增速。

服务业稳定增长,具有较高增长潜力的新兴服务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农业生产稳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第三是财政收入方面。

一季度财政收入增长稳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基本持平。

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成为财政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最后,是社会就业方面。

一季度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超过4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居民消费价格涨幅较为温和。

尽管一季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

其次,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一些传统产业增长乏力,新兴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再次,金融风险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地区和企业存在较大的债务风险。

此外,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难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立足大局,迎难而上,持续稳定经济发展。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一、总体情况自2000年开始,中国货币政策积极主动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通过稳定币值、调节货币供应和市场利率,有效维护了国内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在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深化,实现了货币供应、利率水平、汇率水平等方面更加灵活和透明。

二、货币供应调控中国货币供应调控通过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方面,保持了货币供应的稳定。

2000年至今,货币供应逐渐由定量调控向定价调控转变,逐步形成了市场利率的均衡。

在2000年至2010年期间,中国实行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

同时,通过实施定量调控措施,包括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有效控制了货币供应,保持了流动性合理稳定。

在201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实行了稳健中性偏松的货币政策。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的下行压力,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内需和投资,维护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国在2000年至2020年期间,逐步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通过逐步取消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管制,实现了利率的市场化定价。

这一改革措施,使利率体系更加灵活,更好地适应了市场需求。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逐步放开存贷款利率管制。

从2013年起,中国开始试点银行间市场利率的改革,并于2015年全面放开了贷款利率。

此举使得银行可以根据风险和市场需求,自主定价贷款利率,提高了金融市场竞争力,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创新。

四、汇率市场化改革中国汇率市场化改革是指通过市场力量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

2000年至2020年期间,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汇率市场化改革。

中国货币政策的汇率政策是基于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管理机制。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坚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同时,根据市场供求情况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2024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全球经济面临诸多挑战和变革的时期。

本次报告旨在总结2024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并对其影响与未来发展进行分析。

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与推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首先,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政府加大了财政和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通过减税降费和适度的货币供应,有效稳定了经济增长速度。

GDP增速在合理区间内保持平稳增长,就业形势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其次,在推动结构调整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转型。

特别是在高端制造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政府大力推动创新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产业链水平。

同时,政府还加强了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然而,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

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风潮抬头,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不利因素增多。

这对我国的外贸和对外投资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也对我国经济增长和稳定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增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结构性问题逐渐凸显,包括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产能过剩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但改革的难度较大。

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此外,2024年也是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峻的一年。

人口结构的变动将给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带来挑战。

政府需要构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口的养老福利和医疗服务水平,同时推动人口政策的调整和优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

总的来说,2024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稳定经济增长和推动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加强对外开放,提高经济创新能力,以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影响。

同时,政府应加强产业转型和升级,解决一些结构性问题,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分析报告总结
经过对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经济增长:预计2024年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

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增长2-3%,这取决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环境。

政府将继续采取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以促进经济增长。

2. 通货膨胀:预计2024年通货膨胀率将保持在低水平。

通胀率的稳定主要归因于政府的货币政策和经济调控措施。

政府将继续关注物价上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通货膨胀。

3. 就业市场:预计2024年就业市场将保持稳定。

政府将继续促进创造就业机会的政策,并提供培训和技能提升的机会,以降低失业率和提高劳动力参与率。

4. 财政政策:为了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稳定,政府将采取适度扩张性财政政策。

这包括增加公共支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领域的投资。

5. 贸易政策:政府将继续积极推进自由贸易政策,并寻求与其他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这将有助于促进国际贸易和吸引外国投资。

总的来说,202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就业市场的稳定。

政府将继续采取各种措施来促进投资和消费,并提供支持和培训,以增强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同时,政府还将关注通胀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物价上涨。

第 1 页共 1 页。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日期】2024.06.28•【分类】其他正文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4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2024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814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350亿元,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231亿元,储备资产增加3118亿元。

按美元计值,2024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392亿美元,其中,货物贸易顺差121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12亿美元,初次收入逆差243亿美元,二次收入顺差34亿美元。

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744亿美元,其中,资本账户逆差0.2亿美元,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31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434亿美元。

按SDR计值,2024年一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94亿SDR,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560亿SDR,其中,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233亿SDR,储备资产增加326亿SDR。

(完)2024年一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项目行次亿元亿美元亿SDR 1. 经常账户 1 2814392294贷方 2 6462289916760借方 3 -61809-8599-6466 1.A 货物和服务 4 4314601451贷方 5 6045584126324借方 6 -56140-7811-58731.A.a 货物7 87151213912贷方8 5398375115647借方9 -45268-6298-47351.A.b 服务10 -4401-612-460贷方11 6472900677借方12 -10873-1513-1137 1.B 初次收入13 -1748-243-183贷方14 3508488367借方15 -5255-731-550 1.C 二次收入16 2473426贷方17 6609269借方18 -413-57-43 2. 资本和金融账户19 -5350-744-560 2.1 资本账户20 -2-0.2-0.2贷方21 410借方22 -5-1-1 2.2 金融账户23 -5348-744-560资产24 -9980-1389-1044负债25 4632645484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26 -2231-310-2332.2.1.1 直接投资27 -1991-277-208资产28 -2725-379-285负债29 734102772.2.1.2 证券投资30 -1552-216-162资产31 -3866-538-404负债32 23143222422.2.1.3 金融衍生工具33 87129资产34 -105-15-11负债35 19227202.2.1.4 其他投资36 1225171128资产37 -167-23-17负债38 13911941452.2.2 储备资产39 -3118-434-3263.净误差与遗漏40 2536352265注:1.根据《国际收支和国际投资头寸手册》(第六版)编制,资本和金融账户中包含储备资产。

2024年四个季度总结(二篇)

2024年四个季度总结(二篇)

2024年四个季度总结____年四个季度总结____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年份。

在这一年中,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科技创新不断推动社会进步,各个行业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下面将对____年的四个季度进行总结。

第一季度(1月-3月)____年的第一季度是一个充满动荡的时期。

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蔓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多次疫情爆发,许多国家重新实施了封锁措施,以遏制疫情的扩散。

这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冲击,许多企业被迫关闭,失业率飙升。

不过,也有一些行业受益于疫情,比如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

科技巨头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他们通过加大投资和研发来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第二季度(4月-6月)____年的第二季度是经济复苏的起点。

随着疫苗的研发和大规模接种,全球范围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许多国家开始解封,经济活动逐渐恢复。

旅游、餐饮和零售等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迎来了复苏的曙光。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继续引领着创新浪潮,许多初创企业迅速崛起。

第三季度(7月-9月)____年的第三季度是经济复苏的高峰期。

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就业率回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恢复。

许多国家和地区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的投资,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许多传统行业也迎来了机遇。

企业通过数字化技术提高了效率和竞争力,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许多创业公司获得了大量的融资和支持。

第四季度(10月-12月)____年的第四季度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期。

全球经济延续了稳定增长的势头,消费需求和投资活动持续增加。

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技术等领域继续发展壮大。

企业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更多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个性化的需求。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贸易等重大议题上展开了更多合作。

总结____年是一个在挑战和机遇中成长的年份。

疫情的冲击对各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让人们对健康、环境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四季度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第四季度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二○一○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11年1月30日内容摘要2010年,中国经济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消费平稳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对外贸易快速恢复,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增长较快,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价格上涨压力较大。

201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万亿元,同比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随着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势头逐步巩固,中国人民银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逐步引导货币条件从反危机状态向常态水平回归。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发挥利率杠杆调节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深入推进金融改革,改进外汇管理,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

货币信贷增速从上年高位逐步回落,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

2010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 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低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万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低个百分点。

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增速比上年低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万亿元,同比少增万亿元。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小幅上升,12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比年初上升个百分点。

2010 年年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元,比上年末升值3%。

2011 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维护金融体系安全稳健运行,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精选四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二○○四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国人民银行2004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开局良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经济恢复和增长行列。

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7%,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向好的方向发展,对外贸易增势强劲。

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

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金融机构"短存长贷"现象隐含的系统性风险也应给予关注。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3.3万亿元,增长19.6%。

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余额为5.05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788亿元。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为4.28%,比上年同期低0.84个百分点。

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4398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365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71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稳定。

2004年一季度,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对货币信贷总量及结构进行调控,高度重视防止通货膨胀,同时抓紧金融调控制度性建设:一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放出的流动性。

二是普遍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三是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

四是建立再贷款浮息制度,理顺中央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资金利率关系,将各档次再贷款利率上浮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上浮0.27个百分点。

五是加强对商业银行贷款的窗口指导,促进优化贷款结构。

六是支持"三农"经济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

七是积极推动货币市场发展,加强货币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八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总体看,2003年以来采取的调控措施取得了成效,并正在发挥作用。

在充分看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致信贷投放增长偏快。

2004年我国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为经济增长率7%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GDP增长和CPI涨幅在二季度会保持比较高的水平,下半年将有所回落。

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受基期因素的影响,2003年二季度受"非典"影响GDP增长仅6.7%,因此,2004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会比较高。

考虑翘尾因素、季节因素,预计同比CPI在4月以后会有所爬升,第三季度开始回落。

二是宏观调控政策发挥作用有一个传导过程,2003年以来采取的政策措施,其效应会在2004年下半年更明显地显现出来。

人民银行将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牢固树立并坚决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把中央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预计年初确定的货币信贷调控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即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在2.6万亿元左右。

下一阶段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是适度从紧,要防止急刹车,避免大起大落,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一是适当收紧金融体系流动性,控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二是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三是加强结构调整,防止"一刀切";四是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扩大直接融资;五是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六是做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工作,推动农村信用社转换经营机制。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势头,但经济运行中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等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外汇流入继续增加,货币信贷增长仍然偏快,金融调控任务艰巨。

一、货币供应量仍在高位运行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6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8.6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比上年末高1.4个百分点。

流通中现金M0余额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8%。

一季度累计回笼现金449亿元,同比多回笼277亿元。

二、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多增,期限匹配问题值得关注一季度,金融机构(含外资,下同)本外币贷款增加9131亿元,同比多增596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8351亿元,同比多增247亿元;外汇贷款增加94亿美元,同比多增42亿美元。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 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0.7个百分点;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16.7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增速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低1个百分点;外汇贷款余额1402亿美元,同比增长29.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7.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2个百分点。

从贷款投向看,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的主要有短期贷款中的农业贷款以及基建等中长期贷款,同比减少的主要是票据贴现贷款。

一季度,农业贷款增加1203亿元,同比多增352亿元。

其中,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增加1158亿元,同比多增334亿元。

今年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改善、农村信用社体制及邮储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出现存贷两旺的局面,农村信用社在满足春耕资金需要、增加农业投入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受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拉动,金融机构基建贷款等中长期贷款继续多增。

基建贷款增加1700亿元,同比多增337亿元。

其他中长期贷款增加1887亿元,同比多增加362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3月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已达40%,比1997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

与此相反,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中定期存款比重不断下降。

期限匹配问题应该给予关注。

分机构看,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减少的主要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其他各类金融机构贷款普遍多增。

一季度,农村信用社贷款增加1739亿元,同比多增加514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加1602亿元,同比多增加273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增加450亿元,同比多增189亿元;政策性银行贷款增加297亿元,同比多增加108亿元;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贷款增加3999亿元,同比少增加984亿元。

分地区看,一季度,人民币新增贷款额前五位的省市分别是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和山东,共新增贷款约4000亿元,占全部人民币新增贷款的47%;贷款增长速度前五位的分别是天津、浙江、江苏、宁夏和贵州。

三、各项存款增加较多,企业存款快速增长一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加1.23万亿元,同比多增1087亿元。

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25万亿元,同比多增1128 亿元;人民币储蓄存款增加8246亿元,同比多增664亿元;人民币企业存款增加2003亿元,同比多增284亿元。

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长19.6%。

其中,居民储蓄余额为11.87万亿元,同比增长16.4%,企业存款余额7.93万亿元,同比增长20.7%。

四、基础货币净回笼,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下降3月末,人民银行基础货币余额为5.05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788亿元。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平均为4.28%,比上年同期低0.84个百分点。

其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3.75%,比上年同期低1.47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为4.75%,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为6.33%,比上年同期高0.88个百分点。

五、市场利率基本平稳自2002年2月21日降息后,金融机构1年期存款利率为1.98%,处于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1年期贷款利率为5.31%;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为1.89%。

从3月25日起,人民银行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小幅上调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再贷款利率,其中20天以内再贷款利率为3.33%,上调0.63个百分点;再贴现利率为3.24%,上调0.27个百分点。

一季度,商业银行人民币协议存款(单笔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利率略有上升。

其中61个月期利率集中在3.6%-3.8%的区间,比年初提高0.2个百分点,37个月期利率集中在3.6%-3.7%的区间,比年初提高0.5个百分点。

境内外币贷款利率受国际市场利率影响有所下降。

3月份,商业银行1年期大额美元(300万美元以上)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1.39%,比年初上升0.4个百分点;1年期美元贷款固定利率加权平均水平为2.44%,浮动利率加权平均水平为2.17%,比年初分别下降0.11和0.03个百分点。

年初,香港同业市场利率一路下行,1月19日,各商业银行同步下调了境内小额港币存款利率,其中1年期存款利率由0.5%下调到0.1%,下降0.4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稳定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4398亿美元,比去年底增加365亿美元;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换8.2771元人民币,继续保持稳定。

第二部分货币政策操作2004年以来,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人民银行不断加强和改进金融调控,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手段,对货币信贷总量及结构进行调控,高度重视防止通货膨胀,同时抓紧金融调控制度性建设。

一、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放出的流动性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外汇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2916亿元,通过债券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2810亿元,投放、回笼相抵,全部公开市场业务净投放基础货币106亿元,基本全额对冲外汇占款投放的基础货币。

在完成对冲目标的同时,保持了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

一季度共发行28期央行票据,发行总量为4352亿元,其中3个月期1312.7亿元,6个月期1439.7亿元,1年期1599.6亿元。

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6154.5亿元。

一季度债券公开市场操作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元旦至春节,这一时期针对商业银行季节性的支付流动性需求开展防御性操作,以缓解商业银行短期流动性紧张状况。

在保持央行票据适当发行规模的同时,主要通过开展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向商业银行融出短期资金。

这一时期债券公开市场操作投放基础货币1273亿元。

第二阶段是春节至3月末,这一时期针对外汇占款持续增长、现金回笼增加、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宽松的情况,通过加大发行央行票据力度开展主动性操作,并相应延长央行票据发行期限,吸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

这一时期债券公开市场操作回笼基础货币4083亿元。

为增加公开市场业务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有效性,人民银行还在一季度根据金融机构的市场交易情况、资产规模、管理水平以及财务状况,新增2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2家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1家城市商业银行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同时建立了对一级交易商的年度考评调整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