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产房操作手册

合集下载

母猪产房操作程序

母猪产房操作程序

产房操作程序一、环境(布局、卫生、空气质量、温湿度)空气质量:猪舍有害气体通常包括NH3、H2S 、CO 、CH4、CO2、粪臭素等,主要是由猪呼吸以及粪尿、饲料、垫草等腐败分解而产生,在通风不良、潮湿、粪尿处理不合理的封闭猪舍含量较高,危害猪及工作人员的健康,降低猪的生产性能,严重时造成慢性中毒,甚至急性中毒。

所以,生产上应合理设计猪舍,妥善处理粪尿,搞好猪舍环境卫生。

NH3 ≤20—30mg/L,人对于l0mg/L 的氨一般不易察觉,在20mg/L 时已有感觉,50mg/L 时可引起流泪和鼻塞,100mg/L 会使眼泪、鼻涕和口涎显著增多。

猪舍中硫化氢含量一般不超过l0mg/L。

猪长期处于低浓度硫化氢的空气环境中时,体质变弱,抗病力下降,肠胃病增多,生产性能降低;20mg/L 时变得畏光,丧失食欲,神经质;高于50mg/L 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严重者失去知觉,呼吸中枢麻痹而窒息死亡。

猪舍中一氧化碳含量一般不超过5mg/L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为0.03 %,猪舍中二氧化碳含量一般不超过0。

15% 。

通风换气空气流速:春秋冬0。

2-0。

4米/秒,夏季0.4—1。

0米/秒。

环境卫生1。

有无粉尘、蜘蛛网?2。

产床上的粪便是否及时清理?3。

保温箱里面是否干净?4.乳猪料槽内有无粪尿及变质教槽料?5.产床床底是否积料、粪、水、尿?6。

排粪沟是否积粪尿?温度母猪:18-22℃仔猪:湿度:65-75%二、母猪饲喂P2<20mm,正常饲喂(3-4kg)P2>20mm,按照母猪饲喂表进行母猪饲喂表妊娠期饲喂的几个关键点配种后7天,大量采食会使血液中孕酮含量下降,胚胎死亡率升高,采食建议1。

8kg/头。

天,不可超过2。

2 kg/头.天。

采食怀孕母猪料配种后头两天,每头每日采食量应限制在1.8kg以下(1。

5kg为宜),第三胎后母猪影响较小,食量以1。

8kg左右为宜,怀孕头3天,高采食量会降低血中之体内泌素(progesterone)浓度并因而导致胚胎死亡率之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以配种后48-72小时是关键期,食量一定要低,尤其在夏天及年轻母猪影响更大,因授精卵未着床前无保护膜,只要体温一升高,受精卵便无法着床。

母猪产房接产细节,你疏忽了那些?

母猪产房接产细节,你疏忽了那些?

母猪产房接产细节,你疏忽了那些?本人走过很多的猪场大大小小几十个,看到每个猪场的接产操作五花八门,今天在这里根据自己在猪场的多年接产经验,以及对接产人员的培训指导为大家做一个详细的操作手册,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留言探讨,废话不多说,开始真正的干货。

1、上班后根据预产期巡栏,并特别注意延期分娩的母猪有无分娩征兆(频频排尿,坐立不安等情况,有类似情况可以挤奶水,更准确的判断分娩时间)。

2、对有分娩征兆的母猪用0.1%的高锰酸钾水及时清洗乳房并挤掉第一滴脏奶,同时清洗外阴周围,并将产床清洗干燥。

(因为新生仔猪基本为无菌的,所以尽量减少其感染机会)。

3、接产工具的准备(毛巾,干燥粉,线绳,碘酒,剪刀,药物等)。

4、接产操作:(本人将仔猪产出后脐带是否断裂分为两种情况接生)A、脐带未断:生出后脐带未断的及时用毛巾将仔猪鼻口粘液插干净,保证仔猪呼吸顺畅,正常呼吸后,结扎脐带,直接钝性分离脐带(以不长于腿部为准),拿起仔猪(头部向上),碘酒消毒脐带,然后将仔猪身上粘液用干燥粉擦干,称重,记录仔猪分娩时间,放保温箱保温,充分干燥后吃初乳。

(因为仔猪脐带链接时母猪还能为其供氧,所以先将鼻口粘液清理干净,并让其适应自主呼吸,结扎脐带,不牵拉以防引起母猪疼痛,钝性分离更好的伤口愈合,称重指导怀孕母猪后期喂料量是否需要调整,记录数据可以分析母猪的很多健康情况)。

B、脐带断裂:仔猪断脐的则拿起仔猪顺势用毛巾将仔猪鼻口粘液擦干净,用爽身粉干燥全身,结扎脐带,钝性分离,碘酒消毒,称重,记录数据,放保温箱保温,充分干燥吃初乳。

5、接产时对假死猪及时采取急救措施,对弱仔口服50%葡萄糖5ml,并照顾其吃足够的初乳。

(假死判定有脐跳动,无呼吸运动的猪只,抓后腿拍胸部)。

6、对八字腿的可采用绕八字的方法绑好后腿。

7、根据母猪的胎衣个数判断分娩是否结束,若分娩结束,将仔猪放进保温箱,将母猪打起,用0.1%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周围,并尽量引导母猪饮水,清洗过后,通过抚摸乳房的方法使母猪再次躺下(最好与分娩时接触地面的一面不一样,在右侧顺乳一般左侧卧,相反则右侧卧,根据母猪分娩时的相反1侧卧进行顺乳)。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操作流程

规模猪场分娩舍工作说明书工作目的1.提高母猪采食量,降低背膘损耗;母猪断奶背膘控制在16mm-18mm,背膘损失控制在2mm内,可努力达到不失重。

2.在保证母猪体况良好的前提下,力争21天重达到6.5kg,断奶合格率达到92%。

工作重点1.做好母猪饲喂工作;2分娩舍工作流程2.1早上6:00-7:00(冬春季)5:30-6:50(夏秋季)2.1.1巡视(记录舍内温度、仔猪是否扎堆、空气质量、母猪和仔猪精神状态、风机湿帘运行状况、供水情况、门窗是否关闭、猪栏是否关好,下同)、仔猪补料(补水);2.1.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上午8:00-11:302.2.1更换洗手盆、沾脚盆里的消毒液;打扫舍内卫生(过道卫生、物品摆放整齐);2.2.2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2.3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2.4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2.5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3下午14:00-17:30(冬春季)15:00-18:30(夏秋季)2.3.1巡视(方法同上);仔猪补料(补水);母猪和仔猪的辅助治疗;2.3.2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3.3下班前巡视(方法同上);2.3.4其他时间有集体活动时统一安排,无集体活动时自由支配;2.4晚上20:00-21:302.4.1清理料槽,母猪饲喂、清粪;2.4.2仔猪补料;2.4.3巡视(方法同上);2.4.4完善死淘记录。

分娩舍饲养员日工作记录表舍号:日期:饲养员:注意点:(1)分娩舍饲养员工作记录表须按时间段如实填写;(2)异常情况,母猪记录栏号、异常说明(发烧、不食、精神差、拉稀、子宫炎、瘫痪、难产、腿疼等)仔猪须记录栏号、数量、异常说明(弱仔、精神差、拉稀、腿疼、脑炎、压死等);其它包括圈内的设备(风机、水帘、产床、烤灯、饮水系统等);(3)负责人签字:分娩舍负责人监督饲养员按时开展工作,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时对于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分娩舍饲养员工作内容上猪前的准备工作1.1上猪前设备检修1.1.1上猪前2天对舍内进行检修,需要维修的及时联系维修工维修,(水、电、产床、烤灯、料槽、暖风炉、水帘、饮水器等)保证饮水系统的正常,电路安全,产床完好,料槽、烤灯齐全且完好无损;1.2上猪前消毒1.2.1冲完圈后干燥(打开窗户或风机);1.2.2干燥后用农福1/200消毒,隔日再加强一次并密闭;1.2.3上猪前1天用农福加强消毒1次,并密封猪舍等待上猪;1.2.4上猪前,注射器、针头、剪牙钳、镊子刷洗干净,交兽医高压灭菌消毒(刷洗步骤:首先用百毒杀浸泡半小时,然后用刷子刷洗,再用洗洁精洗涤,最后清水冲洗交兽医消毒);1.3接猪前准备1.3.1烤灯检修悬挂:每舍上猪前检查检修,保证每个都能使用并悬挂完毕(确保损坏无法修理的,可用坏的换新的烤灯);1.3.2仔猪料槽检查:检查舍内料槽,保证够数目且完好,如有损坏及时上交更换;1.3.3工作用品准备:扫帚、铁锹、料车、袋子、盆、桶等;1.3.4药品领取、应用及储备:常用保健药品由兽医统一开处方领取,按药品说明储存药品;避光:消毒药等;阴凉:激素类、常用抗生素等;防潮:密斯陀、烧碱、饲料等(使用后及时密封袋口);用量用法:说明书或兽医指导方法及剂量使用,不可过量使用的药抗生素;未使用完的药品,及时密封保存或交与需要的人使用,配好药品及时使用,一般不超过12h 为好;1.3.5挡好过道:上猪前按上猪路线挡好过道(使用PVC板,用后返还原处);1.4日常消毒1.4.1猪舍内的消毒、干燥的彻底进行可以减少疾病。

产房饲养员作业指导书,已确定

产房饲养员作业指导书,已确定

产房母猪的饲养管理一、目的规范产房母猪及仔猪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的科学利用和仔猪的健康生长。

二、范围适用于本猪场产房三、职责1、负责母猪及仔猪的日常饲养管理及环境控制,确保母猪科学利用及仔猪健康生长。

2、负责母猪接产、仔猪护理工作。

3、负责落实母猪及仔猪的疾病治疗工作。

4、充分了解母猪及仔猪健康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协助配种员落实猪只的转群、调整工作。

6、负责本岗位生产数据的记录工作。

7、负责母猪料、工具的使用计划与领取盘点工作。

7、负责夜间值班、护理、巡视工作。

四、工作程序1、产房工作性质特殊,会安排夜间值班人员,值班人员要切实负责,严格按照此程序进行。

2、饲养、清扫、转群、哺喂等各生产环节严禁粗暴对待母猪。

3、母猪饲喂:每天饲喂母猪四次,分别为早晨6:00(夏天为5:30)、中午10:00和下午2:00和下午6:00,喂料应根据母猪的身体状况、分娩情况及带仔状况进行(1)、母猪食欲差应减料,厌食的母猪可停料。

(2)、分娩母猪:产前2-3天每天喂料2-2.5kg,分娩当天停喂,或喂少许(0.5-1kg)产后第2天递增0.5kg直至产后1周达到4-4.5kg。

(3)、哺乳母猪:分娩后1周的哺乳母猪,根据带仔情况,基础喂料2kg,然后每带1头仔猪增加0.3kg喂量。

9-10天喂4.5-5kg。

10头以上喂5-6kg(视母猪体况、食欲增减)。

(4)、断奶前三天将料减至2.5kg/头,当天停喂饲料。

4、小猪饲喂:(1)、小猪出生后2小时内吃到母乳。

(2)、小猪自由采食母乳,但要进行相应的人工辅助。

哺乳前三天,人工将较小的仔猪置于靠前的乳头,以协助其采食更多的母乳和固定乳头。

母性较差的母猪要加强护理,仔猪吃奶时协助母猪调整身体到合适的姿势;奶水较少的母猪所带的仔猪不能太多;有异食癖甚至食仔的母猪哺喂时一定要有饲养员在场看护,哺喂结束后将仔猪放入保温箱并关好箱门。

(3)、从5日龄开始调教开食,把少量教槽料洒在保温垫上或教槽盘中,让仔猪舔食。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规模猪场产房日常饲养管理流程,建议收藏!

时的成活率,体重⼤⼩和转⼊保育后饲养管理。

(2)猪舍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3)猪舍的卫⽣和消毒。

⼗. 《关于产房舍仔猪饲喂规范》要求如下:1. 新⽣仔猪7⽇龄开始使⽤添加开⼝料诱⾷,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饲喂时间:(1)07:30(2)11:00(3)14:00(4)16:00(5)19:30,不能低于5次,原则:保证95%仔猪断奶时会吃料;2. .断奶仔猪饲喂时间要求:(1)05:30(2)08:00(3)11:00(4)14:00(5)16:30(6)19:30饲喂不能少于6次,少喂勤添,保证饲料新鲜。

原则:保证仔猪不掉膘,整齐度均匀。

3. 注意产房舍的通风换⽓⼯作,尽可能减少呼吸道疾病的发⽣。

做好⽣物安全措施,减少疾病传播途径,进⼊产房需要脚踏消毒盆,更换内部专⽤靴,穿着产房内部专⽤⼯作服,戴上头套脚戴脚套.,⾛出产房需要将产房内部专⽤⾐服、靴⼦等留在产房内。

要保证每周消毒两次,最好⽤两种消毒药交叉消毒。

尽量不上产床,如果上产床,要求必须佩戴⼿套和鞋套,并且在进⼊其他产床之前更换⼿套和鞋套,保证同⼀双⼿套和鞋套只在同⼀个产床接触。

饲养员的主要⼯作流程有以下⼏点:1.喂猪:分娩舍采取⼀天两次的饲喂⽅法,早上5点左右进⾏饲喂,下午2:30左右进⾏饲喂(夏季采取下午4点左右),在喂料的时候要挨个料⽃看,看是否料下到料槽,从⽽确保每头猪都能吃到料。

每天都要对饮⽔器进⾏检查,保证正常通⽔。

2.观察猪群:在喂料后要挨个看猪是否都在采⾷,对于不吃的猪进⾏做标记,把不吃的猪的料,挖到其他猪的槽⾥,确保料不浪费。

在圈舍⾥要根据猪舍温度和氨⽓的味道进⾏合理开风机或者窗户通风,例如:冬季,关窗保温,开风机来调节舍内温度。

夏季,⽩天关窗,晚上开窗,⽩天开风机,加强通风降低舍内温度。

春秋季,主要通过开关窗户来控制温度和通风。

3.治疗:对于不吃的猪和有病的猪进⾏治疗,在每天技术员来查舍时进⾏诊治,技术员开⽅案,饲养员进⾏治疗。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

猪场产房工作流程猪场产房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产房工作流程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着猪场的生产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猪场产房的工作流程。

1. 分娩准备在猪的分娩前,猪场工作人员需要对产房进行清洁消毒。

首先,清理产房内的杂物,然后用专门的消毒剂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消毒,以保证产房的卫生环境。

同时,需要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器具和药品,如产钳、无菌手套、产褥垫、脐带夹等。

确保分娩时能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2. 分娩过程当猪开始分娩时,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观察。

在猪分娩过程中,需要保持产房的安静,避免外界因素对猪的干扰。

如果猪出现分娩困难,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如使用产钳、进行产妇助产术等,以保证猪和仔猪的安全。

3. 仔猪照料一旦猪成功分娩,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将新生仔猪清理干净,并进行脐带消毒。

同时,需要将仔猪放置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以保证它们的健康成长。

产房工作人员还需要对母猪进行观察,确保母猪能够及时给予仔猪哺乳,并进行必要的照料工作。

4. 数据记录在产房工作流程中,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记录分娩情况、仔猪数量、母猪情况等重要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猪场的生产管理至关重要,能够帮助猪场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猪群的生产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5. 清洁消毒分娩结束后,产房工作人员需要对产房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

清理产房内的残留物,对产房进行全面的清洁,并再次进行消毒,以确保下一次分娩能够在一个干净卫生的环境中进行。

总结猪场产房工作流程是猪场生产的重要环节,需要产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只有做好产房工作流程,才能保证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成长。

猪场分娩区操作规程

猪场分娩区操作规程

分娩区前言:有效的分娩舍管理是猪场成功的关键。

因为一个猪场猪只损失最大的可能在分娩舍或保育舍,保育舍的仔猪饲养的好坏有很大程度取决于分娩舍提供的断奶仔猪的好坏。

分娩舍投入的设备档次最高,人员也是最好。

分娩舍的效率决定于母猪的情况,及管理员和饲养员的共同努力。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断奶窝数、窝重;维持母猪种用体况,提高母猪使用年限。

饲养管理目标:1、每胎产活仔9.0头以上。

2、平均18-20日龄断奶。

3、仔猪死淘率低于5.5%。

4、仔猪平均断奶体重不低于6.0kg。

哺乳母猪的饲养要点A理想目标◆产程3小时以内(产仔间隔不超过15分钟);白天分娩占70%以上,产后无厌食症状;品质优良的初乳。

◆理想的泌乳量(21日龄乳猪体重6.5公斤以上)。

◆尽可能减少哺乳期掉膘(≤10kg)。

◆断奶后一周内发情率≥90%。

◆哺乳期三症(无乳症、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发生率≤1%。

◆伤残淘汰率≤1%。

B主要饲管要点◆尽量把室内气温控制在15—23℃左右。

◆产前3日减料。

临产当天可不喂或少许喂些青饲料,保证足够饮水。

◆临产前必须彻底刷洗和消毒产房,清洁母猪体表及蹄部。

◆缩短产程的重大意义:减少乳猪因缺氧而导致的死亡或缺氧综合征;使母猪尽快恢复体力和子宫复原,尽早哺初乳。

◆产后8小时,初乳中抗体下降50%;因而乳猪出生后最晚两小时内必须吃上初乳。

◆产后第一天日喂1公斤,以后每天增加1公斤。

产后五天自由采食,日供量基本标准(1.8公斤+每头仔猪×0.5公斤);保证充足饮水(饮水器每分钟流量≥2升)保证母猪每天要饮水20—30升,夏季会增加30%以上。

◆夏天抗热应激措施(风扇、滴水装置、树荫、通风、防潮等);以减缓热应激对母猪的负面影响。

◆保持饲料新鲜度,严禁霉变饲料,尽可能保持采食量。

◆正确预防和治疗显性、隐性乳房水肿和产后热等病症,防地面擦伤猪蹄。

◆通风换气是第一管理重点;保温防潮湿第二要点,应初生当天33—34℃;2—3天32—33℃;4—7天31—30℃;以后每周降2度;断奶后3天,28—30℃。

产房日操作程序 万头猪场

产房日操作程序 万头猪场

产房的日工作程序1.打扫卫生a)清扫走道;b)清扫猪粪的同时,将母猪赶起,将防压铁棒放好;同时查看猪只,对于异常的猪(母猪或仔猪)需紧急处理的,要做处理或报告主管;不需处理的,做到心中有数;c)死猪拿出并作死亡记录;d)发现加热灯坏的,要立即换上;e)观察舍内的温度,随时调整窗帘的高度,关上不需用的照明灯。

发现有插销缺损的栏,随时补上。

f)在进出产房时,脚一定要泡一下消毒液。

2.接产a)接产的人上班后立即到产仔间巡查母猪正在产仔的情况;根据夜班的产程记录,决定是否助产,是否给催产素。

一般地,如前一头猪出生后,过20-30分钟应该产下一头,如不产即给1ml的催产素。

如20-30分钟还没产,而是母猪时时努责,就需助产;下班时,将需助产的母猪告诉上中班的人。

b)在接产的间隙,一般可以剪牙。

在剪牙时剪牙钳一定要用碘酊消毒,牙齿要剪平,断尾后用紫药水涂之,尾巴留2.5-3cm长;补2ml的铁剂;c)清洗工具并消毒。

3.治疗仔猪下痢:a)二人打下痢,其中一人必须对近两天的用药情况较熟悉。

一定要按时、按量、按疗程给药,并对以后几天的用药有个粗略的计划,用药的原则是:一种药连用不超过三天,庆大只能用于5日龄以内的仔猪;并负责每天到药房领药。

在给药时,要看猪给药,对于不同日龄、不同体况的需分别对待,不能“千猪一针”,打上了事。

b)在打下痢的同时,发现跛腿、皮肤病的猪,注射适量的青霉素c)清洗工具并消毒。

4.一般打完下痢后,一人补仔猪料,一人撒石灰并补母猪料(中餐);补料时,应清净食槽,根据仔猪大小适量即可;仔猪7日龄开始补料,对于7日龄的仔猪,槽内有几粒就可以了,少吃多餐。

补母猪料时,只要槽内无料,就可以补之,并作记录。

5.打耳刺。

准备耳刺字、耳刺钳、纸箱、记号笔等。

在打耳刺时,先用耳刺墨刷一下耳朵,然后用钳打耳刺,需用点力,然后再用耳刺墨刷一下耳朵,确保耳刺打得清晰。

打完耳刺后,清洗工具并消毒。

6.喂料:首先清理料槽,将没吃完的料掏出、在不发霉的情况下喂给其它的猪只采食,根据上次的加料和掏出的多少,确定下一次的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娩舍操作手册
一、工作安排
1.日工作安排
2.周工作安排
二、哺乳母猪工作程序
1.产前准备
2.判断分娩
3.接产
4.难产处理
5.产后护理
三、哺乳仔猪工作流程
1.保温灯的管理
2.免疫、保健
3.阉割
4.阴囊疝的修复
5.教槽
6.断奶
7.温度控制
第一节工作安排
一、日工作安排
6:30—8:00母猪饲喂,舍内卫生打扫,巡舍,观察舍内各项指标(如:温度,湿度,饲喂量,霉变饲料,通风情况,检查水嘴等),预产期到的母猪注射氯前列醇钠等
8:00—10:30 产房3—4日龄仔猪断尾、去势、保健、补铁等工作
14:30—18:00 母猪治疗,各舍产仔的记录,产房3—4日龄仔猪断尾、去势、保健、补铁等,产房仔猪阴囊疝手术等
18:00—18:30 日报表的填写,耗料表的填写等
二、周工作安排
1、每周三、周六产房猪苗出售
2、每周三,周六产房母猪断奶
3、每周六要发送疫苗免疫与药物保健申请表
4、妊娠母猪清洗干净后转入产房舍
5、
第二节哺乳母猪工作程序
一、产前准备
1、空栏清洗,产房设备的维修与维护,熏蒸消毒
2、母猪上产床前的清洗与消毒
3、母猪卡的悬挂,预产期的检查
4、接产工具的准备(如:烤灯、接产毛巾、干燥粉、一次性手套)
二、判断分娩
1、阴户红肿,排尿频繁,坐立不安,啃咬料槽栏杆
2、挤压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母猪腹部前面的乳头出现浓乳汁后,大约在20个小时左右就可能分娩,中间乳头挤出乳汁时大约在10个小时左右就可分娩,后面乳头挤出乳汁时应在3~6个小时即可分娩
三、接产
1、接产由专人看管
2、擦洗分娩母猪阴户、乳房等部位
3、仔猪出生后,擦除口鼻及全身粘液,撒上干燥粉
4、挤掉乳房第一滴奶,帮助仔猪吃上初乳
5、仔猪区温度保持在30℃左右
四、难产处理
1、母猪难产原因:产前饲喂过多,母猪过肥导致骨盆打不开,仔猪异位,产道狭窄等多方面因素
2、母猪努责过程超过0.5小时以上,需人工助产
3、人工助产时,要剪平指甲,润滑手、臂并消毒,然后随着子宫收缩节律慢慢伸入阴道内,手掌心向上,五指并拢,抓仔猪的两后腿或下颌部,母猪子宫扩张时,开始向外拉仔猪,努责收缩时停下,拉出仔猪后应帮助仔猪呼吸,然后擦拭粘液
五、产后护理
1、哺乳母猪产后饲喂(附表一),坚决杜绝霉变饲料
2、哺乳期内注意圈舍清洁、温度变化、湿度
3、母猪产后7天注射细小病毒疫苗
4、仔猪初生后3—4天断尾,去势,保健,补铁
5、仔猪出生后14—15日龄开始诱补料,保持料槽清洁,勤添少添
6、产房人员不得擅自离岗
7、仔猪平均21~25日龄断奶,断奶时保健,注射圆环疫苗
8、注意仔猪的保温,还有弱仔的护理
第三节哺乳仔猪工作流程
一、保温灯的管理
1、产房冲洗前要摘除保温灯
2、仔猪7日龄后可选择调节保温灯亮度或关闭
3、仔猪出生时保温灯打开最大
二、免疫保健
1、仔猪3—4日龄注射头孢噻呋钠晶体
2、仔猪3—4日龄注射2ml血多邦
3、仔猪断奶时注射头孢噻呋钠晶体及圆环疫苗
三、阉割
1、仔猪3—日龄好处,愈合能力强,应激小
2、仔猪3—4日龄小公猪去势,去势要彻底,伤口不宜过大,术后5%碘酊消毒
四、阴囊疝的修复
1、阴囊疝手术由产房技术人员完成
2、阴囊疝手术时伤口不宜过大,缝合要规范,并在仔猪颈部肌肉注射2ml惠可宁
五、教槽
1、仔猪出生14—15日龄时,产床添加小猪料槽
2、料槽要干净,小猪料少量添加,勤添少添
3、不能出现发霉饲料
六、断奶
1、仔猪断奶时必须21日龄或以上
2、仔猪断奶后保持圈舍内干燥,清洁,饲喂勤添少添
3、仔猪断奶时保健及注射圆环疫苗
七、温度控制
1、详见附表二附表一:
附表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