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试题全册

合集下载

2024年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题与参考答案

2024年统编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zhì)憧憬(chōng)B. 河畔(pàn)镂空(lòu)C. 憔悴(cuì)倔强(juè)D. 脸颊(xiá)哺育(bǔ)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C. 这场比赛的胜利取决于队员们的体能和技术水平如何。

D. 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大雨。

3、(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词语不同的一项是:A. 恋恋不舍(shě)B. 比翼双飞(yì)C. 恢弘壮阔(hóng)D. 欣欣向荣(x īng)(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的同学都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有的得了金牌,有的得了银牌,还有的得了铜牌。

B. 由于天气的原因,这次旅行被迫取消了。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全班最优秀的学生。

D.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4、(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A. 摧()折B. 赋()予(2)请用正楷字抄写以下句子,注意书写规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A. 漫步(màn)B. 蜿蜒(wān)C. 融化(róng)D. 潜伏(qián)6、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位老师教学水平高,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B. 我国的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C. 小明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D.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

7、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瞬间(shùn)澄澈(chéng)B. 威胁(xié)窥视(kuī)C. 苔藓(xiǎn)模糊(mó)D. 荡漾(yàng)眺望(tiào)8、下面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二单元试卷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一、选择题。

(2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小丘(qiū)衣襟(jīng) 妩媚(wǔ)绷带(péng)B.渲染(xuàn)蒙古(méng) 摇曳(yè)岷山(míng)C.勾勒(lè)聂荣臻(zhēn) 馥郁(fù)擎着(qíng)D.迂回(yū)参差(chā) 婆娑(shā)歼灭(qiān)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A.明朗彩虹半树银装口干舌躁B.豆腐芭焦提心掉胆鸦鹊无声C.仓穹微笑翠色欲流心弛神往D.摔跤朦胧孤芳自赏一碧千里3.下列句子中加重字或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翠色欲流(将要)在天底下,一碧(青绿色)千里,而并不茫茫。

B、硕大无朋(大)蒙汉情深何(哪里)忍别,天涯(天边)碧草话斜阳。

C、悬崖绝壁(断)那十字小丁香,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少而薄)。

D.全神贯注(集中)移舟泊烟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4. “丁香结”的“结”,与()中带点的字读音和意思都相同。

A.结尾B.结实C.结束D.心结5.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下列与句中加点词不是一类的是()。

A.聚精会神B.专心致志C.鸦雀无声D.目不转睛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看了《中国诗词大会》决赛,使我心潮澎湃,决心也要像选手们一样,在吟诵中华经典诗词中,际遇更美好的人生。

B. “你应该吸取教训,避免不发生类似错误。

”老师严肃地说。

C.经过激烈的比拼,六(1)班战胜了六(7)班,获得了足球比赛的冠军。

D.有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单选题:1.“语文”课程正式定名的年份是1949年1950年1933年1921年2.1950年,教育部颁布了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九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3.语文教学独立设科始于秦朝清未唐宋南北朝4.在小学语文教育发展史上,明确提出小语科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儿童语言的是1953年1956年1958年1978年5.属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核心的是思想品德审美情趣语文能力思维能力6.决定课程地位的因素是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性质课程管理7.新中国第一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哪一年颁布的1950 1956 1963 19788.新中国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哪一部大纲第一次用文字明确表述了小学语文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1956年颁布的 1963年颁布的 1978年颁布的1986年颁布的9.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相对过去的大纲有很大突破,这种突破的重要体现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注重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10.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1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目标体系由两个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分别是分学段目标和年目标月目标周目标总目标1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为了体现这种思想,语文课程标准新增加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阅读作文13.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的设计,醒目地增加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维度“过程与方法”这一目标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维度“应用与实践”这一目标维度14.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长期以来争论不断,20世纪90年代以前,争论的集中点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思想性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关系15.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前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与199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汉语拼音提高了要求,增加了内容重提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语感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16.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这一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写字教学汉语拼音学法指导综合性学习17.课程标准特别强调改进师生的教与学,改善课程设计,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课后服务抽测试卷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课后服务抽测试卷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课后服务抽测试卷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课后服务抽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

1.(2023六上·桂阳月考)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大自然蕴含着无尽的奇景,在这里,有lǜtǎn 似的草原,陡峭的xuán yá,清澈的shān jiàn 。

在这里,有bèn zhuō的蜜蜂亲吻着美丽的花朵,有绚丽的cǎi hónɡ舞起斑斓的yījīn ,还有威风凛凛的骏马扬起自己的mǎtí。

【答案】绿毯;悬崖;山涧;笨拙;彩虹;衣襟;马蹄【知识点】看拼音写汉字【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

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悬崖"的“崖”不要写成形近字“涯”,“笨拙”的“拙"不要写成形近字“础”,“马蹄"的“蹄”不要写成同音字“啼" 。

书写时还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

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绿毯;悬崖;山涧;笨拙;彩虹;衣襟;马蹄【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2023六上·桂阳月考)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野旷kuàng 苍穹qióng 孕育yùn 冠冕mǐnB.遮zhē住赠予yǔ摇曳yì旖旎yīnǐC.忽见xiàn 馥fù郁场圃pǔ鸣啭zhuànD.烟渚zhǔ日暮mò婆娑suō硕shuò大无朋【答案】C【知识点】字音【解析】【分析】A:“冠冕”中的“冕"不读“mǐn ”,应读作“miǎn ”,所以错误。

B:“摇曳”中的“曳"不读“yì”,应读作“yè" ,“旖旎”中的“旖"不读“yī”,应读作“yǐ" ,所以错误。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新教材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含答案【新教材】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全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单元测试卷(带答案解析)目录9.《竹节人》教案及反思10.《宇宙生命之谜》教案及反思11.《故宫博物院》教案及反思《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第三单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9.《竹节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通过对制作竹节人、斗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并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和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的喜悦和满足,同时通过对老师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并且为我们的竹节人能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自豪,字里行间流露出简易的物质带来的心灵快乐。

作者范锡林作为少年武侠小说的代表人物,本文洋溢着少年武侠的潇洒与秀美,特别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兼有初中生和小学生的特点,有着简单、纯洁的童真童趣,本文的情境与他们的心境特别相近。

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方面应该问题不大。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

2.理解叙述、说明和描写性语言在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3.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学法:诵读法、思考法、讨论法、质疑法教学方法:熟练诵读,尤其精彩段落,多进行诵读方法的指导,以读促情。

在熟练区分五种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把握说明和描述性语言的区别。

联系生活实际把握作者情感。

教学重难点:1.理解记叙文中为了情感表达上的需要而采用的描写、叙述和说明性语言。

2.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课前准备:1、初读,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词。

2、文字材料、图片资料,背景音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你有没有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讲一讲你与它的故事。

(有的讲玩具得来不易,有的讲玩得入迷,有的讲失去之痛。

)今天来学习范锡林的《竹节人》,看作者的玩具得来还算容易,但也玩得超级入迷,也有失去时的短暂沮丧,但却很快化为乌有。

让我们一起走进“竹节人”的世界。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新教材)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试卷(新教材)

最新审定教材精编版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试卷一、、火眼金睛,划掉错别字,改正后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4分)(1)薄雾照耀逐斩随遇而安 ____(2)愉快倘若剩下漫条斯理 ____(3)长郎堤岸间隔山洪爆发 ____(4)吵嚷模范躁热欣喜若狂 ____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1.由于是第一次上台表演,她显得很xiū sè(),表演起来也有点jū shù()。

2.初秋时节,田野里的dào zi()chénɡ shú()了,一片片的金黄色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三、给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8分)渲染:①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②比喻夸大地形容。

1.这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大家用不着这么渲染。

()2.画家将这幅画渲染得十分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选词填空。

(6分)静谧安静寂静1.夜深了,校园里显得格外()。

2.上课铃响了,教室里顿时()下来。

3.我又躺在田野里,在无限的()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

五、按照原文内容填空。

(8分)1.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路转溪桥忽见。

句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4.解释意思; 渚:5.这首诗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色?6.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7.在课文《草虫的村落》中,说说“我”在“草虫的村落中”都看到了那些景象?8“在无限的静谧中,忘了世界,也忘了自己”,想象自己进入了“草虫的村落”,这样的描写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六、把下列词句补充完整。

(7分)1、气( )雄伟神( )气( ) 久( )沙场金( )辉( )2、树红树碧___,___ 远近秋。

2024年贵州省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贵州省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试卷及答案指导

2024年贵州省语文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模拟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基础知识与积累(本大题有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

A. 畜牧(xù mù)神秘(shén mì)毒蛇(dú shé)B. 炊烟(chuī yān)峰回路转(fēng huí luó zhuǎn)炽热(chì rè)C. 惊悚(jīng sǒng)摘录(zhāi lù)融化(róng huà)D. 沉默(chén mò)恍如(huǎng rú)拘束(jū shù)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用词恰当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环保意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的能力。

B.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C. 虽然天气寒冷,但他依然坚持锻炼,表现出了他顽强拼搏的精神。

D. 我很喜欢这部小说,读后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3、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妙不可言(miào bù kě yán)B. 遥不可及(yáo bù kě jí)C.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D. 窃窃私语(qièqiè sī yǔ)4、根据拼音写词语,下列哪一项书写完全正确?A. 奔(bēn)跑B. 静(jìng)谧C. 憾(huàn)恨D. 着(zhuó)急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犹豫(yóu yù)摇曳(yáo yè)蔷薇(qiáng wēi) B.蜿蜒(wān yán)漫步(màn bù)隽永(ju àn yǒng) C.蜷缩(quán suō)沐浴(mù yù)澄澈(chéng chè) D.憧憬(chōng jǐng)谦逊(qiān xùn)澄碧(chéng bì)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鼓励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以增强体质,提高道德素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全套

六年级上册语文测试卷全套

1.下列哪个词语中的“益”字意思是“增加”?A.受益匪浅B.延年益寿(答案)C.精益求精D.满招损,谦受益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B.他的家乡是江苏南京人。

C.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答案)D.能否努力学习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3.下列对课文《草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描绘了草原的美丽景色。

B.课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C.课文中的“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答案,但此处表述有误,实际应为正确选项,题目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因此实际测试中应调整表述或选项内容)D.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草原上的所见所闻,没有涉及任何历史背景。

4.下列哪个成语与“卧薪尝胆”的故事相关?A.三顾茅庐B.纸上谈兵C.闻鸡起舞D.勾践复国(答案)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霎时(shà)矗立(chù)沸腾(téng)B.魁梧(wú)阻挠(náo)勉强(qiǎng)(答案)C.拂拭(shì)真挚(zhì)鞭炮(pào)D.峻工(jùn)藐视(miǎo)扁舟(piān)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快点走,”妈妈说:“时间不早了。

”B.他问我:“老师,‘腾云驾雾’是什么意思?”(答案)C.我喜欢读的课外书有:《安徒生童话》、《三国演义》和《中国少年报》。

D.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7.下列对《红楼梦》中人物关系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A.贾宝玉是林黛玉的表哥。

B.王熙凤是贾宝玉的姑母。

C.贾母是贾宝玉的祖母。

(答案)D.薛宝钗是贾宝玉的堂妹。

8.下列哪个句子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A.他像一座山一样屹立在那里。

9. B.10.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晴朗。

11. C. 他的话像一股暖流温暖了我的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声笑了, 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 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心托着荔枝, 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
小鸡,那样爱怜地望着舍不得吞下, 嘴里不住地对我说:“你说它是怎么长的?
怎么红皮里就长着这么白的肉?” 毕竟是第一次吃, 毕竟是好吃! 母亲竟像孩
子一样高兴。
)、(
)、

)、(
)四个环节。
3、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
)和(
)。
二、按要求写句子。
1、《长征》 一诗中具体写 “山”的诗句是 “

”;
写“水”诗句是“

”。
2、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
已。(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今天的天气可真是太冷了,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6、母亲在剥荔枝时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四、针对这一段如何指导感情朗读。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三单元
一、填空。
1、语文课程目标是根据 (
)、(
)、(

三个维度设计的。
2、高年级学段目标中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
于( )字。
3、在阅读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学生 (
)阅读和(

)、(
)、(
)、(
)的能力。
3、读书交流主要交流(
),交流(
)。
4、阅读教学是(
)、(
)、(
)之间对话的过程。
二、下面的几组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污辱 清廉 督都 竣工 菜羹 迥然不同
B 慰籍 筋脉 慷慨 磅礴 妥贴 自相矛盾
C 防御 允诺 咨询 脾胃 投掷 迫不及待
D 辈份 屋檐 屹立 炊烟 申斥 腰缠万贯
)的西湖,
像一颗颗明珠把祖国点缀得格外美丽。
1、按“总—分—总”的文章结构形式,给文章写一个开头和结尾。
开头:
结尾:
2、给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3、造句。
浩浩荡荡:
点缀:
4、用“
”勾划出每个自然段中能概括段意的句子。
5、木文的中心思想是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二单元
一、填空。
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1、不知细叶谁裁出,—————————
2、羌笛何须怨杨柳,—————————
3、———————,千树万树梨花开。
4、野火烧不尽,———————————
三、请在有“然”字的成语中填上合适的字。

)然自得

)然如故

)然一体

)然大悟

)然若失

)然开朗

)然无恙

)然一新

)然大物

)然成风
四、下面词语书写错误的两组是(




3、按要求写句子。
(1)把画直线句子缩写。
(2)在文中“
”处写关联词语。
4、第 1 自然段使用了(
)的说明方法。
五、《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如何指导学生领悟“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
一、填空。
1、语文课程应植根于(
),面向( )、面向(
)。
2、小学语文中高年级 “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包括 (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
是浏览一遍就算了, 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1、这是写周总理
的情形。




个动词,表现了总理在审阅文件时

的态度。联系上文中“一
尺来高”更可以看出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是多么

2、《一夜的工作》中你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周总理工作的辛苦,生活的
)阅读的能力,
提倡(
)、(
)阅读,利用(
)、(
)和(

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给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打上对号。
1、资源枯竭 美丽状观 晶莹透亮( )
2、资源枯竭 美丽壮观 晶莹透亮( )
3、资源枯竭 美丽壮观 金莹透亮( )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扩句:小溪唱着歌。
2、缩句:集多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电脑已经走进了寻常百姓家。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师教研活动试题(北师大版)全册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一单元
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
)工具,是(
)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语文是(
)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
)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
)。
3、中高年级教学策略中“品读体验”一环的学习目标是体会(
),
感悟(
),领会(
)。
二、读古诗填空。
1.《古诗三首》 分别写了梅、 竹、石灰的特点。 诗中的词分别来表现这些特点,




2.从写作手法上看, 《墨梅》、《竹石》、《石灰吟》这三首诗都采用了
的手法。《墨梅》借物表达了诗人
;《竹石》借物表
达了诗人
的思想情操;《石灰吟》借物表达了诗人
的崇
高品质。
三、补充佳句。
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1、用“ ——— ”划出描写雪景动态美的语句。用 “………”画出描写雪景
静态的语句。
2、文中把积雪的柳条比做
,把堆满雪的松柏枝叶比做
。并
通过



这四个叠词描绘了它们的特
点。把雪末儿比做
。这些词语突出了雪
的特点。
3、用 “ ‖ ”把短文分为两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嗬□
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
粉装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 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银条儿; 冬
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一阵风吹来, 树枝轻轻
地摇晃, 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 映着清晨
)、(
)、

)和(
)。
2、中高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
)字和(
)字。
3、《课标》中要求 1—6 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
)篇(段)。
二、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谈谈你对诗句的体会。
1.独在异乡为异客,

2.明年春草绿,

3.自在飞花轻似梦,

我从中体会到:

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
可爱的祖国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
的国家之一, 当我国的北方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 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
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呀!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
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
三、按要求改句子。
1、这块地里的菜秧是我种下的。
改成反问句:
改成否定句:
2、妈妈对我说:“我上班去了,你中午在家自己温习功课” 。
改成转述句:
3、写一句比喻句: 4、家里人都在看电视,只有我一人在写作业。 (修改病句 )
5、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缩句)
6、寒风吹在脸上,很痛。 (改夸张句)
我兴奋极了,坐在溪边的石头上,用双脚拍打溪水。呀, “鲜花”被我打碎 了!我赶紧止住脚。晨风吹来,溪边的野花香气扑鼻。柳枝的软弓拉动了小溪 的琴弦,奏出了和谐的乐曲。溪水从我的脚上轻轻流过,像母亲温柔的手抚摸 着我。
室拟一个大意“禁止高声喧哗”的标语,你会怎样写?
六、结合新策略给古诗《游子吟》设计一个教学片段。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
一、填空。
1、语文教学应在(
)的过程中进行。(
)是语文学习的主
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和(
)。
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 (
)、(
)、(

和(
)的能力。
3、自主学习,就是(
劳苦的?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
一、填空。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
)和(
)。
2、中高年级 “自主探究” 习作教学策略中 “尝试” 一环分为 (

和(
)两个步骤。
3、语文教学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是(
)的过程。
4、阅读是学生的(
),不应以(
)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
践。
二、填写带有“春风”的诗句。
1、照样子写词语。 小心翼翼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对号。
剥开 (b ōb āo) 高兴( xīng xing ) 不兴咱们尝尝鲜( xing xing )
3、“明知故问”的意思

“我”明知故问什么?

4、请找出表示母亲吃荔枝时动作的词写下来。
5、从“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到最后这些,描写十分细致,你从 中体会到什么?
)、(
)、(
)的学习。
4、语文课程评价中提倡采用(
)的方式。实施评价,应注意

)、(
)、与(
)相结合。
二、下面的几组词,带点字读音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A 峰峦. 难.处 喃.喃 阻拦. 波澜.壮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