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顺节

合集下载

福州民俗作文

福州民俗作文

福州民俗作文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蕴藏着无数独特而迷人的民俗风情。

这些民俗,就像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

我记忆尤深的,是福州的“拗九节”。

每年农历正月廿九,这可是福州独有的孝顺节。

那一天,大街小巷都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我还记得有一年的拗九节,天刚蒙蒙亮,我就被母亲从被窝里拽了出来。

“快起来,今天是拗九节,咱们得准备拗九粥送给长辈们。

”母亲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开始准备食材。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走到厨房,只见灶台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材:糯米、红枣、桂圆、花生、莲子……五颜六色的,煞是好看。

母亲熟练地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然后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煮起来。

“这煮拗九粥啊,可有讲究。

水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火候也要掌握好,不然煮出来的粥可就不香糯了。

”母亲一边搅拌着锅里的粥,一边向我传授着经验。

我在一旁好奇地看着,不一会儿,锅里就开始咕嘟咕嘟地冒起了泡。

母亲又把红枣、桂圆、花生、莲子等食材一一放进去,继续搅拌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粥的香气越来越浓,弥漫了整个厨房。

“哎呀,这香味,闻着就让人流口水!”我忍不住说道。

母亲笑着说:“别急,还得再煮一会儿,让这些食材的味道充分融合。

”终于,拗九粥煮好了。

母亲把粥盛在一个个碗里,然后让我跟着她一起去送给长辈们。

我们首先来到了奶奶家。

一进门,我就大声喊道:“奶奶,我们给您送拗九粥来啦!”奶奶满脸笑容地迎了出来,接过粥,感动地说:“还是我的孙子孙女孝顺啊!”接着,我们又去了外婆家、姑姑家……一路上,我看到好多人家的门口都放着煮好的拗九粥,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回到家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

母亲又盛了一碗拗九粥给我,“来,尝尝自己参与做的粥,味道是不是特别不一样?”我舀了一勺放进嘴里,甜甜的、糯糯的,每一口都充满了浓浓的亲情。

这就是福州的拗九节,一个充满温情和孝道的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用一碗碗香甜的拗九粥,表达着对长辈的敬爱和祝福。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福州的民俗或许在形式上有了一些变化,但那份深深的情感和文化内涵,却始终如一。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

福州特色节日饮食习俗

冬至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冬至前一天晚上, 全家男女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丸边唱歌。歌词寓添丁、 增寿之意:“搓时痴痴搓,年年节节高;大人添福寿,伲 仔岁数多;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搓出小粉丸,小 粉丸煮熟,调糖吃;大粉丸煮熟后放在掺糖的豆粉中黏后 吃,叫“吃埘”。“搓丸”是团圆的意思。用糯米磨浆压 至半干搓成小丸子,入锅煮熟,捞起粘上糖豆粉便是 “时”。案桌上放置红桔数粒,红箸一束,纸花一对,泥 塑男女孩童(童儿牳)一合,瓶插红色菊花。搓时焚香点 烛,小孩用福州方言唱童谣:“搓时矢搓搓,依奶疼依哥, 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依嫂带身喜(怀孕),爹妈齐 欢喜。孩子段(掉)落脚桶下,依哥马上做郎罢(爸)。” 冬至搓时含有祈求添丁的增福之意。当晚搓时,待翌晨冬 至正日当早餐。
来源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古时候有 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 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给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 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 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这是什么?”目 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粥。”(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 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 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 年也正好二十九岁,闽俗中,正月分“三九”,正月初九称为 “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 便叫“后九粥”。以后以粥的颜色拗黑,叫“拗九粥”,以目 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二十九 岁,都是目连的母亲落难的日子,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 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要吃太平 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孝顺节介绍

孝顺节介绍

孝顺节介绍
孝顺节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父母的孝顺之道的一种尊重和庆祝。

因为中国人认为孝顺父母是一种传统美德,所以孝顺节也成为了一种传统文化。

孝顺节通常是在每年的第二十四个节气立秋这一天举行,因为这一天也是中国农民们开关收的节气。

在孝顺节的时候,人们会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并且进行一些尊老爱幼的活动,如为父母做顿饭、送上礼物、陪伴他们聊天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举行一些特别的活动,如粽子比赛、祭祀祖先等等。

总之,孝顺节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日,它强调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家庭和父母,尊敬老年人。

拗九节简介

拗九节简介

TAG:传统节日拗九节拗九节简介拗九节流行地区:福建省福州、霞浦地区日期:农历正月廿九风俗:①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②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③岁数逢九或九的倍数的人吃“太平面”。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送穷节”。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拗九粥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岁数逢九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拗九节”过后三天,便是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也是福州特有的传说节日,简称“二月二”。

二月二这天,福州人不吃糖粥,改吃咸粥。

咸粥是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丝等为原料,煮成的咸味稀饭。

二月二煮咸稀饭,主要是因为古时的福州,物质不丰富,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低,平时难得鸡鸭鱼肉,只能在过春节前,才有必要又有可能采购一番,为大年三十和正月备足“粮草”(因为正月期间,许多商家也停工休息,市场上不易买到合适的食品)。

储存了将近一个月的食品,能吃的已经吃完了,吃不完的也到了即将腐烂变质的时候了,节俭的家庭主妇就在二月二这天,把正月尚未吃完的食品都混在一起,加一些糯米,煮成稀饭,全家人围在一起把它吃完,以免浪费。

二月二之后,又开始了平常百姓粗茶淡饭的日子。

久而久之,二月二煮咸稀饭的习俗就形成了。

由于二月二源于清理、烹调正月富余下来的食物,所以,有的人家有富余食物的就煮,没有富余食物的就不煮。

这就是二月二不如“拗九节”热闹、规范的缘故。

但是,二月二毕竟弘扬了福州人不铺张浪费、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关于“拗九”有以下四个传说:传说一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

重阳节尊敬长辈关怀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尊敬长辈关怀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尊敬长辈关怀老年人的节日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又称为“重九节”,是每年农历九月初九。

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尊敬长辈,关怀老年人,祭祀祖先,并且进行登高游玩。

重阳节是我国孝道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一、重阳节的由来与传统习俗据史书记载,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当时,有位智者告诉了一个村子的居民,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山上有一种草药能够驱邪辟邪,保护人们安康。

于是,村民们纷纷登上山顶采摘这种草药,从而传承下来了这一习俗。

重阳节有许多传统习俗,其中登高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人们相信登高可以驱邪避凶,寓意着向上、向善的精神。

此外,人们还喜欢插茱萸,这是一种被认为可以驱邪的植物。

经常有人佩戴茱萸,以示祈福、祈求平安。

另外,重阳节还有吃重阳糕和佩戴菊花等习俗。

二、重阳节尊敬长辈的重要意义尊敬长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美德,而重阳节正是表达尊敬的好时机。

重阳节之所以成为尊敬长辈的节日,与一些重要的传说和文化内涵有关。

首先,据传说,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数字,有长寿的寓意。

农历九月初九正好有两个九,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去祭祀祖先,祈求他们健康长寿。

其次,尊敬长辈与“孝道”密切相关。

中国的孝道文化注重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认为孝顺长辈是一种美德。

而重阳节正是表达孝道的好机会,人们可以亲自为长辈准备一些特别的礼物,以表达对他们的尊敬和关怀。

最后,重阳节是感恩的节日。

长辈们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很多爱和关怀,他们是我们的根和依靠。

重阳节可以让我们反思自己对长辈的关心与回报,感恩他们一直以来的付出。

三、关怀老年人的几种方式重阳节不仅是尊敬长辈的节日,也是关怀老年人的时刻。

老年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关心他们的健康和幸福。

以下是几种关怀老年人的方式:1. 陪伴和倾听:老年人有时候会感到孤独和寂寞,我们可以在重阳节这一天给予他们更多的陪伴,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共度美好时光。

拗九节主题班会ppt课件

拗九节主题班会ppt课件
1
【壹】拗九节的特色活动
正月廿九日,是福州特有的民间 传统节日。“拗九节”又称“后九 节”、“孝顺节”。这天,家家户户 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 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拗九粥 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 或馈赠亲友。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 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 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 敬父母。
2
【贰】拗九节的由来
拗九节来源于“目连救母”的传说。据传, 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 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 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 桂圆、 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 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 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 目 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州话“九”与“垢”谐 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 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这天 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这年也正好二十 九岁。我们身边的感恩节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 扬光大。例如,军门社区,每年都会举办相应的敬老活动。
4
【叁】拗九粥的制作
5
【肆】拗九节的诗
《孝粥》 清 叶梦君
怀橘蒸梨意不同,一盂枣粟杂双方。 年年报哺同乌鸟,此意榕城有古风。
6
拗九节就是福州的感恩节,在平时生活中, 大家要孝敬老人,并把孝顺的美德发扬光大。

拗九节的介绍

拗九节的介绍

拗九节的介绍拗九节是福建省福州十邑地区的传统民俗节日,日期是农历正月廿九。

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拗九粥祭祀祖先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已经出嫁的女子也要送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

传统习俗:正月廿九日,是福州与霞浦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

“拗九节”又称“后九节”、“孝顺节”。

在福州人的传统观念中,“九”是不好过的。

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用糯米、红糖,再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白果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

已出嫁的女儿,也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

此外,凡是岁数逢九(虚岁)的人,如九岁、十九岁、二十九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十八岁、二十七岁、三十六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在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古街区内,以经营风味佳肴、传统闽菜著称的“安泰楼酒家”,又在店门口设置了“拗九节”送粥点,向市民免费派发釆用红枣、花生、桂圆、莲子、红糖与糯米烹煮速度和服务的“拗九粥”。

“拗九节”免费派送“拗九粥”,成为了“安泰楼酒家”这家老字号的传统活动。

“拗九节”前,它还特地邀请福州民俗专家为食客讲解“拗九节”的来历。

它的经营者说,希望藉此让这个的福州传统节日传承下去。

“拗九节”,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送穷节”。

这天清早,福州人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回娘家,孝敬父母,祝福平安、健康。

这种习俗依然在福州盛行。

一位喝上了“拗九粥”的老母亲说,“拗九粥”里不只是红糖、花生、红枣、桂圆等,更有着儿女的一份孝心,甜到了心头。

“拗九节”演绎成为尊老敬老、崇尚孝顺的社会风尚,在福州发扬光大。

“拗九节”里,福州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就在陈氏祠堂里摆起了盛大的千人“孝顺宴”:祠堂里里外外摆满了一百九十五张桌子,近二千位年过半百的老人安坐席上,一边悠闲聊天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戏台上闽剧的精彩表演;而村里年轻人忙里忙外,端菜送茶。

重阳节孝老爱亲优秀演讲稿范文

重阳节孝老爱亲优秀演讲稿范文

重阳节孝老爱亲优秀演讲稿范文引言尊敬的评委、亲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演讲。

我要讲的议题是“重阳节孝老爱亲”。

重阳节是我国独有的传统节日,也是我们展现孝心、表达对老人关爱的重要时刻。

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一直以来都被我们视为敬老、祭祖的节日。

它源于《尔雅·释重阳》中的记载,即每年农历九月初九的阳历是重阳节。

九月九日,九九重阳,表示坚固久远之意。

在古代,人们通过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等形式庆祝重阳节。

而如今,我们更多地将重阳节与孝顺老人、爱护老人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毕竟,作为中国人,我们有着千百年来对长辈尊敬、孝顺的优秀传统。

孝老爱亲的重要性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道德的根本。

中国古代有许许多多关于孝道的典故,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孟子》中的“三绪”故事。

表面上看,三绪只是履行孝道的例子。

但在更深层次上,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是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纽带,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诱惑,人际关系逐渐变得复杂。

但是,无论我们面对怎样的困难和压力,我们都不能忘记我们作为儿女的责任。

我们有责任孝敬我们的父母,关心我们的长辈。

因为他们曾经无私地付出,辛勤地工作,抚养我们成长。

如今,正是我们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重阳节孝老爱亲的表达方式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达对长辈的孝敬和关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表达方式:1. 亲自探望无论我们身在何处,我们都应该尽量亲自探望我们的父母和长辈。

如果由于一些特殊原因无法回家,我们也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电话等方式与他们联系,表达我们的思念和关心。

2. 送礼物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可以送些小礼物给我们的父母和长辈,以表达我们的谢意和关心。

这个礼物并不需要很贵重,更重要的是我们的真情实意。

3. 陪伴他们我们都知道,父母和长辈最需要的并不是金钱和物质上的支持,而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孝顺节
滨海县实验小学四(14)班刘哲
我想设立一个孝顺节,因为爸爸、妈妈每次总是早早上班,没有时间陪我,我想:“爸爸妈妈吃过早饭就要上班,中午妈妈在家里扫地,洗衣服……每次都累得汗流直下,爸爸呢在电脑打字输入中文,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在孝顺节里爸爸妈妈都不用上班,爸爸妈妈什么家务都不用做,全都让我们来!比如说呀:打文件、买菜、扫地、洗衣服什么呀……
我把爸爸的文件改了一大堆,把什么错字和乱输出来的标点通通清掉,后来就是帮妈妈了,我一下子把房间里的“可疑物”全找出来,拿起了清除灰尘的“杀手锏”,吸尘器把所有的灰尘全都吸走,又拿了一块布,对桌子、椅子、窗户……进攻,我拿起布,一下子把桌子上的垃圾都抹到垃圾桶里去,后来我把房间扫的干干净净。

你们喜欢我设立的这个帮家人做事的孝顺节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