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上)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北师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勾股定理》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数据中,不是勾股数的是()A.3,4,5 B.5,7,9 C.8,15,17 D.7,24,25 2.下列各组数中不能作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A.1.5,2,3 B.7,24,25 C.,,2D.9,12,15 3.如图所示,正方形ABGF和正方形CDBE的面积分别是100和36,则以AD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是()A.4πB.8πC.12πD.16π4.在△ABC中,∠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下列条件中不能说明△ABC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a=32,b=42,c=52B.a=9,b=12,c=15C.∠A:∠B:∠C=5:2:3 D.∠C﹣∠B=∠A5.如图,在Rt△ABC中,∠C=90°,BC=6,AC=8,则AB的长度为()A.7 B.8 C.9 D.106.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垂直地面)的高,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了1m,当他把绳子拉直后,发现绳子下端拉开5m,且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是()A.6m B.8m C.10m D.12m7.如图,Rt△ADC,Rt△BCE与Rt△ABC按如图方式拼接在一起,∠ACB=∠DAC=∠ECB=90°,∠D=∠E=45°,AB=16,则SRt△ADC +SRt△BCE为()A .16B .32C .160D .1288.如图,其中所有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有四边形都是正方形.若S 1,S 2,S 3,S 4和S 分别代表相应的正方形的面积,且S 1=4,S 2=9,S 3=8,S 4=10,则S 等于( )A .25B .31C .32D .409.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等边三角形,若AB =4,则三个等边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是( )A .B .6C .18D .1210.如图所示,有一个高18cm ,底面周长为24cm 的圆柱形玻璃容器,在外侧距下底1cm 的点S 处有一蜘蛛,与蜘蛛相对的圆柱形容器的上口外侧距开口处1cm 的点F 处有一只苍蝇,则急于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 )A .16cmB .18cmC .20cmD .24cm二.填空题1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勾为3,弦为5,则股为.12.如图,以直角三角形ABC的三边向外作正方形,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S1,S2,S3,若S1=9,S2=16,则S3=.13.如图是学校艺术馆中的柱子,高 4.5m.为迎接艺术节的到来,工作人员用一条花带从柱底向柱顶均匀地缠绕3圈,一直缠到起点的正上方为止.若柱子的底面周长是2m,则这条花带至少需要m.14.如图,在△ABC中,∠C=90°,∠B=30°,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垂足为点E,DE=2,则BC=.15.“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下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较短直角边长为b,若(a+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6.如图是一个边长为6的正方体木箱,点Q在上底面的棱上,AQ=2,一只蚂蚁从P点出发沿木箱表面爬行到点Q,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三.解答题17.求知中学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 D,如下图所示,学校计划在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A=90°,AB=3m,BC=12m,CD=13m,DA=4m,若每平方米草皮需要250元,问学校需要投入多少资金买草皮?18.甲、乙两人同时从P地出发步行分别沿两个不同方向散步,甲以3km/h的速度沿正北方向前行;乙以4km/h的速度沿正东方向前行.(1)过t个小时后他俩的距离是多少?(2)经过多少时间,他俩的距离是15km?19.已知:如图,Rt △ABC 中,∠C =90°,AC =12,BC =5,(1)求斜边AB 的长;(2)计算Rt △ABC 的面积.20.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中的“面积法”给了李明灵感,他惊喜地发现;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1)摆放时可以利用面积法”来证明勾股定理,过程如下 如图(1)∠DAB =90°,求证:a 2+b 2=c 2证明:连接DB ,过点D 作DF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则DF =b ﹣aS 四边形ADCB =S △ADC +S △ABC =﹣b 2+abS 四边形ADCB =S △ADB +S △BCD =c 2+a (b ﹣a )∴b 2+ab =c 2+a (b ﹣a )化简得:a 2+b 2=c 2请参照上述证法,利用“面积法”完成如图(2)的勾股定理的证明如图(2)中∠DAB =90°,求证:a 2+b 2=c 221.如图,一架长5米的梯子AB,顶端B靠在墙上,梯子底端A到墙的距离AC=3米.(1)求BC的长;(2)梯子滑动后停在DE的位置,当AE为多少时,AE与BD相等?22.如图,某工厂C前面有一条笔直的公路,原来有两条路AC,BC可以从工厂C到达公路,经测量AC=6千米,BC=8千米,AB=10千米,现需要修建一条路,使工厂C到公路的路程最短.请你帮工厂C设计一种方案,并求出新建路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A、32+4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整数,故选项错误;B、52+72≠9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C、82+152=172,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正整数,故选项错误;D、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是整数,故选项错误.故选:B.2.解:A、1.52+22≠32,故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B、72+242=252,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2+()2=(2)2,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92+122=152,故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A.3.解:∵在Rt△ABD中,∠ADB=90°,AB2=100,BD2=36,∴AD2=100﹣36=64,∴AD=8,∴以AD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是π(A D)2=πAD2=8π.故选:B.4.解:A、∵92+162≠25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正确;B、∵92+122=1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C、∵∠A:∠B:∠C=5:2:3,∠A+∠B+∠C=180°,∴最大角∠A=9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D、∵∠C﹣∠B=∠A,∴∠C=∠B+∠A,∴最大角∠C=90°,∴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选项错误.故选:A.5.解:在Rt△ABC中,∠C=90°,BC=6,AC=8,∴AB===10,故选:D.6.解:设旗杆的高AB为xm,则绳子AC的长为(x+1)m在Rt △ABC 中,AB 2+BC 2=AC 2∴x 2+52=(x +1)2解得x =12∴AB =12∴旗杆的高12m .故选:D .7.解:∵∠ACB =90°,AB =16,∴AC 2+BC 2=256,∵∠DAC =∠ECB =90°,∠D =∠E =45°,∴AD =AC ,BC =CE ,∴S Rt △ADC +S Rt △BCE =256×=128.故选:D .8.解:如图,由题意得:AB 2=S 1+S 2=13,AC 2=S 3+S 4=18,∴BC 2=AB 2+AC 2=31,∴S =BC 2=31.故选:B .9.解:∵如图,分别以Rt △ABC 的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等边三角形,ACD 的面积为S 1,△BCE 的面积为S 2,△ABF 的面积为S 3,∴S 3=c 2,S 2=a 2,S 1=b 2,又∵△ABC 是直角三角形,∴a 2+b 2=c 2,∴S1+S2=S3.∴S1+S2+S3=2S3=2××42=8.故选:A.10.解:如图展开后连接SF,求出SF的长就是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径,过S作SE⊥CD于E,则SE=BC=×24=12cm,EF=18﹣1﹣1=16cm,在Rt△FES中,由勾股定理得:SF===20(cm),答:捕获苍蝇充饥的蜘蛛所走的最短路径的长度是20cm.故选:C.二.填空题11.解:由勾股定理得:=4;故答案为:4.12.解:由勾股定理得,AB2=AC2+BC2,∴S3=S1+S2=9+16=25,故答案为:25.13.解:将圆柱表面切开展开呈长方形,则有螺旋线长为三个长方形并排后的长方形的对角线长∵圆柱高4.5米,底面周长2米x2=(2×3)2+4.52=56.25所以,x=7.5花带长至少是7.5m.故答案为:7.5.14.解:∵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AB,∴DC=DE=2,在Rt△BDE中,∠B=30°,∴BD=2DE=4,∴BC=CD+BD=6,故答案为:6.15.解:如图所示:∵(a+b)2=21,∴a2+2ab+b2=2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2ab=21﹣13=8,∴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3﹣8=5,故答案为:516.解:如图所示,∵PB=AB=6,AQ=2,∴BQ=6+2=8,∴PQ ==10.答: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0.故答案为:10三.解答题17.解:连接BD ,在Rt △ABD 中,BD 2=AB 2+AD 2=32+42=52,在△CBD 中,CD 2=132,BC 2=122,而122+52=132,即BC 2+BD 2=CD 2,∴∠DBC =90°,S 四边形ABCD =S △BAD +S △DBC =•AD •AB +DB •BC ,=×4×3+×12×5=36.所以需费用36×250=9000(元),答:学校需要投入9000元资金买草皮.18.解:(1)∵甲以3km /h 的速度沿正北方向前行;乙以4km /h 的速度沿正东方向前行, ∴两人行驶的路线围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过t 个小时后他俩的距离是:=5t (km ),答:过t 个小时后他俩的距离是5tkm ;(2)由题意可得:5t =15,解得:t =3,答:经过3小时,他俩的距离是15km .19.解:(1)S △ABC =BC •AC =×5×12=30;(2)AB ===13.20.证明:连结BD ,过点B 作DE 边上的高BF ,则BF =b ﹣a ,∵S 五边形ACBED =S △ACB +S △ABE +S △ADE =ab +b 2+ab ,又∵S 五边形ACBED =S △ACB +S △ABD +S △BDE =ab +c 2+a (b ﹣a ),∴ab +b 2+ab =ab +c 2+a (b ﹣a ),∴a 2+b 2=c 2.21.解:(1)∵一架长5米的梯子AB ,顶端B 靠在墙上,梯子底端A 到墙的距离AC =3米,∴BC ==4(m ),答:BC 的长为4m ;(2)当BD =AE ,则设AE =x ,故(4﹣x )2+(3+x )2=25解得:x 1=1,x 2=0(舍去),故AE =1m .22.解:过点C 作CD ⊥AB 于点D ,则线段CD 为新建公路.∵AC=6km,BC=8km,AB=10km∴AC2+BC2=62+82=100,AB2=102=100,∴AC2+B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AC•BC=AB•CD,∵S△ABC∴×6×8=×10×CD,∴CD=4.8km ∴新建路的长为4.8km.。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测试题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勾股定理测试题

初二年级单元测试题数 学(第一章:勾股定理)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 小明把一根70cm 长的木棒放到一个长、宽、高分别为30cm 、40cm 、50cm 的木箱中,他能放进去吗?答: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2. 有一个育苗棚,棚高0.5米,顶面的塑料薄膜面积为13平方米,棚长10米,可覆盖的种植面积为___________平方米。

3. 如图,∠OAB=∠OBC=∠OCD=90°, AB=BC=CD=1,OA=2,则OD 2=____________.4. 如图,△ABC 中,∠BAC=90°,D 是BC 上一点,AB=3,BD=1.8,AD=2.4,则DC=___________.5. 如图,在△ABC 中,CE 是AB 边上的中线,CD ⊥AB 于D,且AB=5,BC=4,AC=6,则DE 的长为_______.6.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cm,4cm,第三边上的高为_______.7. 四边形ABCD 中,AD ⊥DC ,AD=8,DC=6,CB=24,AB=26.则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__.8. 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9.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ABC ,若小方格边长为1,则△ABC 是( )(A )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a b cdO A BCDA B C ABC D 2032A BBCA B C以上答案都不对10. 五根小木棒,其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他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72425207152024257252024257202415(A)(B)(C)(D)11.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A)2cm (B)3cm (C)4cm (D)5cm12.如图,△ABC 中,∠B=90°,两直角边AB=7,BC=24,三角形内有一点P 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是( )(A )1 (B)3 (C)4 (D)513.在△ABC 中,AB=15,AC=13,高AD=12,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42 (B)32 (C)42或32 (D)37或33.14.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版,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 2,则斜边长为( ). (A )80cm (B)30cm (C)90cm (D120cm. 15.如图,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 ),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2),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

试卷第1页,共8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题-北师大版(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老师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题,小明看了之后,发现三角形各边都不知道,无从下手,心中着急.请你帮助一下小明.如图,ABC 的顶点A ,B ,C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BD AC ⊥于点D ,则BD 的长为( )A .45B .85C .165D .2452.“赵爽弦图”巧妙地利用面积关系证明了勾股定理,是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如图所示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设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长为a ,较短直角边长为b ,若()221a b +=,小正方形的面积为5,则大正方形的面积为( )A .12B .13C .14D .153.如图所示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赵爽弦图”的示意图,此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接而成,其中5AE =,13BE =,则2EF 的值是( )试卷第2页,共8页A .128B .64C .32D .1444.如图,“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1和3,则中间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A .4B .8C .12D .165.往直径为26cm 的圆柱形容器内装入一些水以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水面宽24cm AB =,则水的最大深度为( )A .8cmB .10cmC .16cmD .20cm6.如图,圆柱的底面周长为12cm ,AB 是底面圆的直径,在圆柱表面的高BC 上有一点D ,且10cm BC =,2cm DC =.一只蚂蚁从点A 出发,沿着圆柱体的表面爬行到点D 的最短路程是( )cm .A .14B .12C .10D .87.观察“赵爽弦图”(如图),若图中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a b >,根据图中图形面积之间试卷第3页,共8页 的关系及勾股定理,可直接得到等式( )A .2()a a b a ab -=-B .22()()a b a b a b +-=-C .222( )2a b a ab b -=-+D .222()2a b a ab b +=++8.我们知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都是正整数,这样的三个正整数就叫做一组勾股数.如果一个正整数c 能表示为两个正整数a ,b 的平方和,即22c a b =+,那么称a ,b ,c 为一组广义勾股数,c 为广义斜边数,则下面的结论:①m 为正整数,则3m ,4m ,5m 为一组勾股数;①1,2,3是一组广义勾股数;①13是广义斜边数;①两个广义斜边数的和是广义斜边数;①若2222,12,221a k k b k c k k =+=+=++,其中k 为正整数,则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①两个广义斜边数的积是广义斜边数.依次正确的是( )A .①①①B .①①①①C .①①①D .①①①9.如图, Rt AED △中,90,,3,11AED AB AC AD EC BE ∠=====,则ED 的值为( )A 33B 34C 35D 37110.如图,在①ABC 中,AB =2,①ABC =60°,①ACB =45°,D 是BC 的中点,直线l 经过点D ,AE ①l ,BF ①l ,垂足分别为E ,F ,则AE +BF 的最大值为( )试卷第4页,共8页AB .C .D .11.在Rt①ABC 中,①C =90°,AC =10,BC =12,点D 为线段BC 上一动点.以CD 为①O 直径,作AD 交①O 于点E ,则BE 的最小值为( )A .6B .8C .10D .1212.中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为勾股形,如果勾股形的三边长为三个正整数,则称三边长叫“勾股数”;如果勾股形的两直角边长为正整数,那么称斜边长的平方叫“整弦数”对于以下结论:①20是“整弦数”;①两个“整弦数”之和一定是“整弦数”;①若c 2为“整弦数”,则c 不可能为正整数;①若m =a 12+b 12,n =a 22+b 22,11a b ≠22a b ,且m ,n ,a 1,a 2,b 1,b 2均为正整数,则m 与n 之积为“整弦数”;①若一个正奇数(除1外)的平方等于两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则这个正奇数与这两个连续正整数是一组“勾股数”.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3.如图,OE ①AB 于E ,若①O 的半径为10,OE =6,则AB =_______.试卷第5页,共8页14.一根直立于水中的芦节(BD )高出水面(AC )2米,一阵风吹来,芦苇的顶端D 恰好到达水面的C 处,且C 到BD 的距离AC =6米,水的深度(AB )为________米15.学习完《勾股定理》后,尹老师要求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同学们发现系在旗杆顶端的绳子垂到了地面并多出了一段,但这条绳子的长度未知.如图,经测量,绳子多出的部分长度为1米,将绳子沿地面拉直,绳子底端距离旗杆底端4米,则旗杆的高度为______米.16.已知2(4)5y x x -+,当分别取1,2,3,……,2020时,所对应y 值的总和是__________.17.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a 和25a +,则=a _________,这个正数是_________.18.已知a 、b 、c 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2(3)450a b c ---=,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_______.试卷第6页,共8页19732x y --,则2x ﹣18y 2=_____.20.爱动脑筋的小明某天在家玩遥控游戏时遇到下面的问题:已知,如图一个棱长为8cm 无盖的正方体铁盒,小明通过遥控器操控一只带有磁性的甲虫玩具,他先把甲虫放在正方体盒子外壁A 处,然后遥控甲虫从A 处出发沿外壁面正方形ABCD 爬行,爬到边CD 上后再在边CD 上爬行3cm ,最后在沿内壁面正方形ABCD 上爬行,最终到达内壁BC 的中点M ,甲虫所走的最短路程是 ______cm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1.长清的园博园广场视野开阔,阻挡物少,成为不少市民放风筝的最佳场所,某校七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风筝的垂直高度CE ,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测得水平距离BD 的长为15米;①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 的长为25米;①牵线放风筝的小明的身高为1.6米.(1)求风筝的垂直高度CE ;(2)如果小明想风筝沿CD 方向下降12米,则他应该往回收线多少米?试卷第7页,共8页22.在一条东西走向河的一侧有一村庄C ,河边原有两个取水点A ,B ,其中AB =AC ,由于种种原因,由C 到A 的路现在已经不通了,某村为方便村民取水决定在河边新建一个取水点H (A ,H ,B 在一条直线上),并新修一条路CH ,测得CB =3千米,CH =2.4千米,HB =1.8千米.(1)问CH 是不是从村庄C 到河边的最近路,请通过计算加以说明;(2)求原来的路线AC 的长.23.如图,一棵竖直生长的竹子高为8米,一阵强风将竹子从C 处吹折,竹子的顶端A 刚好触地,且与竹子底端的距离AB 是4米.求竹子折断处与根部的距离CB .24.太原的五一广场视野开阔,是一处设计别致,造型美丽的广场园林,成为不少市民放风筝的最佳场所,某校八年级(1)班的小明和小亮同学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为了测得图中风筝的高度CE ,他们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测得BD 的长为15米(注:BD CE );①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BC 的长为25米;①牵线放风筝的小明身高1.7米.(1)求风筝的高度CE.(2)过点D作DH BC⊥,垂足为H,求BH的长度.25.(12,其中4x=.(2)已知x=y=,求22x xy y-+值.试卷第8页,共8页参考答案1.C2.B3.A4.B5.A6.C7.C8.D9.A10.A11.B12.C13.1614.815.7.5;16.203217.-3118.直角三角形19.2220.1621.(1)风筝的高度CE为21.6米;(2)他应该往回收线8米.22.(1)是;(2)2.5米.23.3米24.(1)风筝的高度CE为21.7米(2)BH的长度为9米25.(1)62,122x(2)11答案第1页,共1页。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勾股定理》测试(答案解析)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勾股定理》测试(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a,则a的值是()A.51-D.5-+C.51+B.512.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所有线段的端点都在格点处,则这些线段的长度是无理数的有()A.1 条B.2条C.3条D.4条3.如图,在Rt△ABC中,∠BCA=90°,点D是BC上一点,AD=BD,若AB=8,BD=5,则CD=()A.2.1 B.1.4 C.3.2 D.2.44.下列各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A.4,5, 6 B.1.5,2, 2.5 C.11,60, 61 D.1,3,25.如图,在△ABC中,AB=6,AC=9,AD⊥BC于D,M为AD上任一点,则MC2-MB2等于()A.29 B.32 C.36 D.456.如图,小彬到雁江区高洞产业示范村参观,看到一个贴有大红“年”字的圆柱状粮仓非常漂亮,回家后小彬制作了一个底面周长为10cm,高为5cm的圆柱粮仓模型.如图BC是底面直径,AB是高.现要在此模型的侧面贴一圈彩色装饰带,使装饰带经过A,C两点(接头不计),则装饰带的长度最短为()A .10πcmB .20πcmC .102cmD .52cm 7.下列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 .5,12,13 B .4,5,6 C .2,3,4 D .1,2,5 8.如图,桌上有一个圆柱形玻璃杯(无盖)高6厘米,底面周长16厘米,在杯口内壁离杯口1.5厘米的A 处有一滴蜜糖,在玻璃杯的外壁,A 的相对方向有一小虫P ,小虫离杯底的垂直距离为1.5厘米,小虫爬到蜜糖A 处的最短距离是( )A .73厘米B .10厘米C .82厘米D .8厘米 9.如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大正方形.若小正方形边长为3,大正方形边长为15,则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 )A .36B .48C .54D .10810.如图,在Rt ABC 中,AB AC =,BAC 90∠=︒,点D ,E 为BC 上两点.DAE 45∠=︒,F 为ABC 外一点,且FB BC ⊥,FA AE ⊥,则下列结论: ①CE BF =;②222BD CE DE +=;③ADE 1S AD EF 4=⋅△;④222CE BE 2AE +=,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 11.如图,两个较大正方形的面积分别为225,289,则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 )A.514 B.8 C.16 D.6412.一根旗杆在离地面3米处断裂,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4米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A.5米B.7米C.8米D.9米二、填空题13.将五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按如图所示放置,若A,B,C,D四点恰好在圆上,则这个圆的面积为________.(结果保留 )14.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正方形FHIJ的面积为3,点D、C、G、J、I在同一水平面上,则正方形BEFG的面积为__________.15.如图,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厚度忽略不计)的高为12cm,底面周长为1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3cm的点B处有一饭粒,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容器外壁,且离容器上沿3cm的点A处,则蚂蚁吃到饭粒需爬行的最短路径是______cm.16.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平方和是50,则斜边长为________.17.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3cm和3cm,高为5cm,若一只蚂蚁从A点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B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_____cm.18.如图,长方体的长5BE cm =,宽3AB cm =,高6BC cm =,一只小蚂蚁从长方体表面由A 点爬到D 点去吃食物,则小蚂蚁走的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cm .19.如图,在3×3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点A ,B ,C 均为格点,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交格线于点D ,则CD 的长为_____.20.如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4,高为7π,蚂蚁在圆柱表面爬行,从点A 爬到点B 的最短路程是_____.三、解答题21.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称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为“格点”.(1)若格点C 在线段AB 右侧,且满足AC BC =,则当ABC ∆的周长最小时,ABC∆的面积等于 .(2)若格点D 在线段AB 左侧,且满足AD BD ⊥,则ABD ∆的面积等于 (以上两问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22.勾股定理神秘而美妙,它的证法多样,其巧妙各有不同,当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如图摆放时,可以用“面积法”来证明.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所示摆放,其中∠DAB = 90°,求证:a 2+b 2=c 2.23.如图,在ABC 中,AB AC =,15BC =,D 是AB 上一点,9BD =,12CD =.(1)求证:CD AB ⊥;(2)求AC 的长.24.三国时代东吴数学家赵爽(字君卿,约公元3世纪)在《勾股圆方图注》一书中用割补的方法构造了“弦图”(如图1,并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知,图2中涂色部分是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的4个直角三角形,请根据图2利用割补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25.如图,一架云梯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距地面24米. (1)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多少米?(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米吗?26.如图,在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网格中,点A、 B、C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1)在图中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成轴对称的△A′B′C′;(2)在直线l上找一点P(在答题纸上图中标出),使PB+PC的长最短,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即可得出选项.【详解】解:BC=BA22+=125∵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为a,∴a5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和实数,勾股定理的应用,能读懂图象是解此题的关键.2.B解析:B【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b、c、d,即可得出结果.【详解】∵223213+=d=2,+=,221417345+=22∴长度是无理数的线段有2条,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无理数,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B解析:B【分析】设CD=x,在Rt△ACD和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表示出AC2,然后解方程即可.【详解】解:设CD=x,则BC=5+x,在Rt△ACD中,AC2=AD2-CD2=25-x2,在Rt△ABC中,AC2=AB2-BC2=64-(5+x)2,所以,25-x2=64-(5+x)2,解得x=1.4,即CD=1.4.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记定理并在两个三角形列出等式表示出AC2,然后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数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解:A、42+52≠62,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1.5, 2.5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112+602=612,三个数都是正整数,是勾股数,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 、3不是正整数,不是勾股数,故此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关键是掌握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5.D解析:D【分析】在Rt △ABD 及Rt △ADC 中可分别表示出BD 2及CD 2,在Rt △BDM 及Rt △CDM 中分别将BD 2及CD 2的表示形式代入表示出BM 2和MC 2,然后作差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在Rt △ABD 和Rt △ADC 中,BD 2=AB 2−AD 2,CD 2=AC 2−AD 2,在Rt △BDM 和Rt △CDM 中,BM 2=BD 2+MD 2=AB 2−AD 2+MD 2,MC 2=CD 2+MD 2=AC 2−AD 2+MD 2,∴MC 2−MB 2=(AC 2−AD 2+MD 2)−(AB 2−AD 2+MD 2)=AC 2−AB 2=45.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知识,题目有一定的技巧性,比较新颖,解答本题需要认真观察,分别两次运用勾股定理求出MC 2和MB 2是本题的难点,重点还是在于勾股定理的熟练掌握.6.C解析:C【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解:如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为长方形,AC =A 'C ,且点C 为BB '的中点,∵AB =5cm ,BC =12×10=5cm , ∴装饰带的长度=2AC =22222255102AB BC +=+=cm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展开-最短距离问题,正确画出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A【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详解】解:A. ∵5,12,13是正整数,且52+122=132,∴5,12,13是勾股数;B. ∵42+52≠62,∴4,5,6不是勾股数;C. ∵22+32≠42,∴2,3,4不是勾股数;D. ∵2,5不是正整数,∴1,2,5不是勾股数;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数组的定义,如果a,b,c为正整数,且满足a2+b2=c2,那么,a、b、c叫做一组勾股数.8.B解析:B【分析】把圆柱沿着点A所在母线展开,把圆柱上最短距离转化为将军饮马河型最短问题求解即可.【详解】把圆柱沿着点A所在母线展开,如图所示,作点A的对称点B,连接PB,则PB为所求,根据题意,得PC=8,BC=6,根据勾股定理,得PB=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圆柱上的最短问题,利用圆柱展开,把问题转化为将军饮马河问题,灵活使用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C解析:C【分析】根据图形的特征先算出4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再除以4,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得:15×15-3×3=216,216÷4=54,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赵爽弦图”的相关计算,理清图形中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A解析:A【分析】①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得AFB ≌AEC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结论;②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FD DE =,再利用勾股定理得结论;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D EF EF 2EG ⊥=,,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结论;④利用勾股定理和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结论.【详解】解:如图:对于①,因为BAC 90FA AE DAE 45∠∠=︒⊥=︒,,,所以CAE 90DAE BAD 45BAD ∠∠∠∠=︒--=︒-,FAB 90DAE BAD 45BAD ∠∠∠∠=︒--=︒-,因此CAE FAB ∠∠=.又因为BAC 90AB AC ∠=︒=,,所以ABC ACB 45∠∠==︒.又因为FB BC ⊥,所以FBA ACB 45∠∠==︒.因此AFB ≌()AEC ASA △,所以CE BF =.故①正确.对于②,由①知AFB ≌AEC ,所以AF AE =.又因为DAE 45FA AE ∠=︒⊥,,所以FAD DAE 45∠∠==︒,连接FD , 因此AFD ≌()AED SAS △.所以FD DE =.在Rt FBD △中,因为CE BF =,所以222222BD CE BD BF FD DE +=+==.对于③,设EF 与AD 交于G .因为FAD DAE 45AF AE ∠∠==︒=,,所以AD EF EF 2EG ⊥=,. 因此ΔADE 11S AD EG AD EF 24=⨯⨯=⨯⨯. 故③正确.对于④,因为CE BF =,又在Rt FBE △中,22222CE BE BF BE FE +=+= 又AEF △是以EF 为斜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22EF 2AE =因此,222CE BE 2AE +=.故④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 11.D解析:D【分析】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由题意得222+=a b c ,代入得到2225289a +=,计算求出答案即可.【详解】如图,设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由题意得222+=a b c ,∴2225289a +=,∴字母A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264a =,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以弦图为背景的证明,熟记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理解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C解析:C如图,由题意,AC ⊥BC ,AC=3米,BC=4米,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高度就是AC+AB ,求出A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由题意,AC ⊥BC ,AC=3米,BC=4米,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高度就是AC+AB .在Rt △ACB 中,∠C=90°,AC=3米,BC=4米, ∴2222AB AC BC 345=++=(米),∴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高度=AC+AB=3+5=8(米),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正确画出图形,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第II 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 卷的文字说明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圆心O 的位置设MO=x 根据AO2=DO2得到方程求出x 得到圆O 的半径从而求出面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多个小正方形排成轴对称图形∴圆心O 落在对称轴MN 上设MO=x ∵AO=DO ∴ 解析:1309π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圆心O 的位置,设MO=x ,根据AO 2=DO 2,得到方程,求出x ,得到圆O 的半径,从而求出面积.【详解】解:由题意可得:多个小正方形排成轴对称图形,∴圆心O 落在对称轴MN 上,设MO=x ,∵AO=DO ,∴AO 2=DO 2,即()2222163x x +=-+,解得:x=11 3,∴圆O的半径为21x+=130,∴圆O的面积为21303π⎛⎫⎪⎪⎝⎭=1309π,故答案为:1309π.【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圆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半径相等得到方程.14.7【分析】根据已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到△BCG≌△GJF从而得到正方形BEFG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FHIJ的面积【详解】解:∵∠BGC+∠FGJ=90°∠GFJ+∠FGJ=90解析:7【分析】根据已知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可得到△BCG≌△GJF,从而得到正方形BEFG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FHIJ的面积.【详解】解:∵∠BGC+∠FGJ=90°,∠GFJ+∠FGJ =90°∴∠BGC =∠GFJ∵∠BCG=∠GJF,BG=GF∴△BCG≌△GJF∴CG=FJ,BC=GJ,∴BG2=BC2+CG2=BC2+FJ2∴正方形DEFG的面积=正方形ABCD的面积+正方形FHIJ的面积=4+3=7.【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勾股定理几何意义的理解能力,根据三角形全等找出相等的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13【分析】如图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关于的对称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将圆柱沿A所在的高剪开展平如图所示则作A 关于的对称点连接则此时线段即为蚂蚁走的最短路径过B作于点则在中由【分析】如图,将容器侧面展开,建立A 关于MM '的对称点A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A B '的长度即为所求.【详解】将圆柱沿A 所在的高剪开,展平如图所示,则10cm MM NN '='=,作A 关于MM '的对称点A ',连接A B ',则此时线段A B '即为蚂蚁走的最短路径,过B 作BD A A ⊥'于点D ,则5,''123312cm BD NE cm A D MN A M BE ===+-=+-=,在Rt A BD '中, 由勾股定理得2213cm A B A D BD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性质,最短路径问题,勾股定理的应用等,正确利用侧面展开图、熟练运用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16.5【分析】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则根据题意列得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 斜边长为c 则∵三边长的平方和是∴∴解得c=5(负值舍去)故答案为:5【点睛】此题考查勾股定理正确掌握解析:5【分析】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则222+=a b c ,根据题意列得2250c =即可求出答案.【详解】设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则222+=a b c ,∵三边长的平方和是50,∴22250a b c ++=,∴2250c =,解得c=5(负值舍去),故答案为:5.此题考查勾股定理,正确掌握勾股定理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17.13【分析】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只需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展开图如图所示:由题意在中AD=12cmBD=5cm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故答案为1解析:13【分析】要求长方体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只需将长方体展开,然后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及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详解】解:展开图如图所示:由题意,在Rt ADB中,AD=12cm,BD=5cm,∴蚂蚁爬行的最短路径长为:2222=+=+=,AB AD BD cm12513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最短路径问题,熟练掌握求最短路径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8.10【分析】将长方体展开可分三种情况求出其值最小者即为最短路程【详解】如图①:AD=;如图②:AD=;如图③:AD=;∴AD的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查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解析:10【分析】将长方体展开,可分三种情况,求出其值最小者,即为最短路程.【详解】如图①:AD=22311130+=;如图②:AD=22+==;8610010如图③:AD=22+=;95106∴AD的最小值为10.故答案为:10.【点睛】本题依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考查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解答时利用勾股定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9.【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B再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的长【详解】解:连接ABAD如图所示:∵AD=AB=∴DE=∴CD=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求出ABDE是解题的关键解析:37-【分析】由勾股定理求出AB,再由勾股定理求出DE,即可得出CD的长.【详解】解:连接AB,AD,如图所示:∵AD=AB=222222+=,∴DE=()22-=,2217-.∴CD=37-.故答案为:37【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求出AB、DE是解题的关键.20.25π【分析】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开展成平面连接AB则AB的长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求出AC和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解析:25π【分析】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开,展成平面,连接AB,则AB的长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点爬到B点的最短路程,求出AC和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斜边AB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沿过A点和过B点的母线剪开,展成平面,连接AB,则AB 的长是蚂蚁在圆柱表面从A 点爬到B 点的最短路程,AC =12×2π×24=24π,∠C =90°,BC =7π, 由勾股定理得:AB =()()2222274AC BC ππ+=+=25π.故答案为:25π.【点睛】考核知识点:勾股定理.把问题转化为求线段长度是关键.三、解答题21.(1)2.5;(2)2或2.5或1.5【分析】(1)根据格点C 在线段AB 右侧,且满足AC=BC ,画出周长最小的格点△ABC ,即可求出△ABC 的面积;(2)根据格点D 在线段AB 左侧,且满足AD ⊥BD ,分别画出格点△ABD ,即可得三角形的面积.【详解】解:(1)如图,△ABC 即为所求;△ABC 的面积为:1552⨯⨯=2.5, 故答案为:2.5;(2)如图点D 1,D 2,D 3 即为所求;△ABD 的面积分别为:12222, 1552, 1132⨯⨯=1.5, 故答案为:2或2.5或1.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格点图形的性质,把握格点图形的定义,正确画出格点三角形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2.证明见解析.【分析】根据ACD ABC ABD BCD ABCD S SS S S =+=+四边形即可得证.【详解】如图,过点D 作DF BC ⊥,交BC 延长线于点F ,连接BD ,则DF CE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C DE b ==,DF CE AC AE b a ∴==-=-,ACD ABC ABD BCD ABCD S S S S S =+=+四边形,11112222AC DE AC BC AD AB BC DF ∴⋅+⋅=⋅+⋅, 即221111()2222b bac a b a +=+⋅-, 整理得:222+=a b 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证明,掌握“面积法”是解题关键.23.(1)见解析;(2)AC 的长为12.5.【分析】(1)计算△BCD 各边的平方,看是否满足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依此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2)用方程思想,表达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1)证明:2222129225CD BD +=+=,2225BC =,222CD BD BC ∴+=,90CDB ∴∠=︒,CD AB ∴⊥;(2)设AB AC x ==,则9AD x =-,在Rt ACD 中,90ADC ∠=︒,222AD CD AC ∴+=,222(9)12x x ∴-+=,解得12.5x =,AC ∴的长为12.5.【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定理,逆定理并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4.见解析【分析】根据总面积=以c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2个直角边长为,a b 的三角形的面积=以b 为上底、(a+b)为下底、高为b 的梯形的面积+以a 为上底、(a+b)为下底、高为a 的梯形的面积,据此列式求解.【详解】 证明:总面积()()21112222S c ab a b b b a a b a =+⨯=++⋅+++⋅ 222c a 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 25.(1)7米;(2)不是【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求出边长即可;(2)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则20a =米,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 的值,判断是否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米.【详解】(1)如图,由题意得此时a =24米,c =25米,由勾股定理得222+=a b c , ∴2225247b =-=(米);(2)不是,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此时20a =米,25c =米,由勾股定理,22252015b =-=(米),1578-=(米),即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 26.(1)见解析;(2)图见解析,13【分析】(1)直接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对应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轴对称求最短路线求法得出P 点位置.【详解】(1)分别找到各点的对称点,顺次连接可得△A ′B ′C ′.(2)连接B 'C ,则B 'C 与l 的交点即是点P 的位置,求出PB +PC 的值即可.【解答】解:(1)如图所示:(2)如图所示:连接B′C ,与直线l 交于点P ,此时PB+PC 最短,PB+PC=PB'+PC=B'C222313则这个最短长度的平方值是13.【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作图及最短路线问题,以及勾股定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轴对称的性质,难度一般.。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全章测试:勾股定理(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数学全章测试:勾股定理(含答案)

第1章勾股定理全章测试一、填空题1.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则这个三角形中最短边上的高为______.2.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它的面积为______.3.如图所示的图形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涂黑的四个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是10cm2,则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cm.3题图4.如图,B,C是河岸边两点,A是对岸岸边一点,测得∠ABC=45°,∠ACB =45°,BC=60米,则点A到岸边BC的距离是______米.4题图5.已知:如图,△ABC中,∠C=90°,点O为△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OE⊥AC,OF⊥AB,点D,E,F分别是垂足,且BC=8cm,CA =6cm,则点O到三边AB,AC和BC的距离分别等于______cm.5题图6.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6,BC=8,将直角边AB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C上,折痕为AD,则BD=______.6题图7.△ABC中,AB=AC=13,若AB边上的高CD=5,则BC=______.8.如图,AB=5,AC=3,BC边上的中线AD=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8题图二、选择题9.下列三角形中,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A)三角形的三边满足关系a+b=c(B)三角形的三边比为1∶2∶3(C)三角形的一边等于另一边的一半(D)三角形的三边为9,40,41 10.某市在旧城改造中,计划在市内一块如图所示的三角形空地上种植草皮以美化环境,已知这种草皮每平方米售价a元,则购买这种草皮至少需要( ).10题图(A)450a元(B)225a元(C)150a元(D)300a元11.如图,四边形ABCD中,AB=BC,∠ABC=∠CDA=90°,BE⊥AD于点E,且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8,则BE=( ).(A)2 (B)3 (C)22(D)3212.如图,Rt △ABC 中,∠C =90°,CD ⊥AB 于点D ,AB =13,CD =6,则AC+BC 等于( ).(A)5 (B)135 (C)1313(D)59三、解答题13.已知:如图,△ABC 中,∠CAB =120°,AB =4,AC =2,AD ⊥BC ,D 是垂足,求AD 的长.14.如图,已知一块四边形草地ABCD ,其中∠A =45°,∠B =∠D =90°,AB =20m ,CD =10m ,求这块草地的面积.15.△ABC 中,AB =AC =4,点P 在BC 边上运动,猜想AP 2+PB ·PC 的值是否随点P 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并证明你的猜想.16.已知:△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求BC.17.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和3cm,高为6cm.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多长?如果从点A开始经过四个侧面缠绕n圈到达点B,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多长?18.如图所示,有两种形状不同的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两块,其中一种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都为3,另一种纸片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1和3.图1、图2、图3是三张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方格纸,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图1 图2 图3(1)请用三种方法(拼出的两个图形只要不全等就认为是不同的拼法)将图中所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平行四边形(非矩形),每种方法要把图中所给的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且不留空隙,并把你所拼得的图形按实际大小画在图1、图2、图3的方格纸上(要求:所画图形各顶点必须与方格纸中的小正方形顶点重合;画图时,要保留四块直角三角形纸片的拼接痕迹);(2)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否是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各是多少;(3)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否是定值?若是定值,请直接写出这个定值;若不是定值,请直接写出三种方法所拼得的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各是多少.19.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绿地,量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8m.现在要将绿地扩充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充后等腰三角形绿地的周长.参考答案1.8. 2..3 3..10 4.30. 5.2.6.3.提示:设点B 落在AC 上的E 点处,设BD =x ,则DE =BD =x ,AE =AB =6,CE =4,CD =8-x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 7.26或.2658.6.提示: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结BE ,可得△ABE 为Rt △. 9.D . 10.C 11.C . 12.B13..2172提示:作CE ⊥AB 于E 可得,5,3==BE CE 由勾股定理得,72=BC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AD 长. 14.150m 2.提示:延长BC ,AD 交于E . 15.提示:过A 作AH ⊥BC 于HAP 2+PB ·PC =AH 2+PH 2+(BH -PH )(CH +PH ) =AH 2+PH 2+BH 2-PH 2 =AH 2+BH 2=AB 2=16. 16.14或4.17.10; .16922n +18.(1)略; (2)定值, 12;(3)不是定值,.10226,1028,268+++ 19.在Rt △ABC 中,∠ACB =90°,AC =8,BC =6由勾股定理得:AB =10,扩充部分为Rt △ACD ,扩充成等腰△ABD ,应分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1,当AB =AD =10时,可求CD =CB =6得△ABD 的周长为32m .图1②如图2,当AB =BD =10时,可求CD =4图2由勾股定理得:54=AD ,得△ABD 的周长为.m )5420(+. ③如图3,当AB 为底时,设AD =BD =x ,则CD =x -6,图3由勾股定理得:325=x ,得△ABD 的周长为.m 380。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各组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9,12,15 (B )12,16,20 (C )16,30,32 (D )9,40,412. 如图1,直角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24,且AB :BC=5:3,则AC= ( ).(A )6 (B )8 (C )10 (D )123. 已知:如图2,以Rt △ABC 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AB =3,则图中△ABE 的面积为( ). (A )9 (B )3 (C )49 (D )29 4. 如图3,在△ABC 中,AD ⊥BC 与D ,AB=17,BD=15,DC=6,则AC 的长为( ).(A )11 (B )10 (C )9 (D )85. 若三角形三边长为a 、b 、c ,且满足等式ab c b a 2)(22=-+,则此三角形是(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6.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分别为5、12,则这个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 ( ).(A )6 (B )8.5 (C )1320 (D )1360 7. 高为3,底边长为8的等腰三角形腰长为 ( ).(A )3 (B )4 (C )5 (D )68. 一只蚂蚁沿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爬行一周需2秒,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扩大1倍,那么这只蚂蚁再沿边长爬行一周需 ( ).(A )6秒 (B )5秒 (C )4秒 (D )3秒9. 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1所示),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25,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是a 、b ,那么2)(b a + 的值为 ( ). (A )49 (B )25 (C )13 (D )110. 如图5所示,在长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AB 、BC 上的点,且BE=12,BF=16,则由点E 到F 的最短距离为 ( ).(A )20 (B )24 (C )28 (D )3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 写出两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要求都是勾股数)12. 如图6(1)、(2)中,(1)正方形A 的面积为.(2)斜边x=.13. 如图7,已知在Rt ABC △中,Rt ACB ∠=∠,4AB =,分别以AC ,BC 为直径作半圆,面积分别记为1S ,2S ,则1S +2S 的值等于.14. 四根小木棒的长分别为5cm ,8cm ,12cm ,13cm ,任选三根组成三角形,其中有个直角三角形.15. 如图8,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 ,现直角边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的长为.三、简答题(50分)16.(8分)如图9,AB=4,BC=3,CD=13,AD=12,∠B=90°,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17.(8分)如图10,方格纸上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个单位.(1)在方格纸上,以线段AB 为边画正方形并计算所画正方形的面积,解释你的计算方法.(2)你能在图上画出面积依次为5个单位、10个单位、13个单位的正方形吗?18.(8分)如图12,飞机在空中水平飞行,某一时刻刚好飞到一男孩子头顶上方4000米处,过了20秒,飞机距离这个男孩头顶5000米.飞机每小时飞行多少千米?21.(8分)如图14,一架云梯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靠墙的一端距地面24米.(1)这个梯子底端离墙有多少米?(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那么梯子的底部在水平方向也滑动了4米吗?一、选择题1.C2.B3.C4.B5.D6.D7.C8.C9.A 10.A二、填空题11.略 12.(1)36,(2)13 13. 2π 14. 1 15. 3三、简答题16. 在Rt △ABC 中,AC=54322=+. 又因为22213125=+,即222CD AC AD =+.所以∠DAC=90°.所以125214321⨯⨯+⨯⨯=+=∆∆ABC Rt ACD Rt ABCD S S S 四边形=6+30=36. 17.略18. 如图12,在Rt △AB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知,BC=30004000500022=-(米).3000÷20=150米/秒=540千米/小时.所以飞机每小时飞行540千米.20. (1)10;(2)4条21. (1)7米;(2)不是.设滑动后梯子的底端到墙的距离为x米,得方程,2)422=x,解得x=15,所以梯子向后滑动了8米.-24(25-。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勾股定理》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常考题)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勾股定理》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如图是由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1个小正方形镶嵌而成的正方形图案,大正方形面积为48,小正方形面积为6,若用x ,y 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x>y ),则()2x y +的值为( )A .60B .79C .84D .902.如图,为了测算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小明将升旗的绳子拉到旗杆底端,并在与旗杆等长的地方打了一个结,然后将绳子底端拉到离旗杆底端5米的地面某处,发现此时绳子底端距离打结处约1米,则旗杆的高度是( )A .12B .13C .15D .243.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是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 的面积是( )A .10B .8C .6D .15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ABC 的三个顶点A ,B ,C 均在网格的格点上,则△ABC 的三条边中边长是无理数的有( )A .0条B .1条C .2条D .3条5.如图,在Rt ABC △中,90,30,ACB ABC CD ︒∠︒=∠=平分ACB ∠.边AB 的垂直平分线DE 分别交,CD AB 于点,D E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60BAC ∠=︒B .2CD BE =C .DE AC =D .122CD BC AB =+ 6.下列几组数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的是( ) A .2,3,4a b c === B .5,6,8a b c ===C .5,12,13a b c ===D .7,15,12a b c === 7.如图,原来从A 村到B 村,需要沿路A →C →B (90C ∠=︒)绕过两地间的一片湖,在A ,B 间建好桥后,就可直接从A 村到B 村.已知5km AC =, 12km BC =,那么,建好桥后从A 村到B 村比原来减少的路程为( )A .2kmB .4kmC .10 kmD .14 km 8.下列四组数中,是勾股数的是( ) A .5,12,13 B .4,5,6 C .2,3,4 D .1,2,5 9.在Rt ABC 中,90C ∠=︒,且4c =,若3a =,那么b 的值是( )A .1B .5C .7D .510.在《算法统宗》中有一道“荡秋千”的问题:“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 送行二步与人齐,五尺人高曾记. 仕女佳人争蹴,终朝笑语欢嬉.良工高士素好奇,算出索长有几.”此问题可理解为:如图,有一架秋千,当它静止时,踏板离地距离AB 长度为1尺.将它往前水平推送10尺时,即A C '=10尺,则此时秋千的踏板离地距离A D '就和身高5尺的人一样高.若运动过程中秋千的绳索始终拉得很直,则绳索OA 长为( )A .13.5尺B .14尺C .14.5尺D .15尺 11.满足下列条件时,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41AB =,4BC =,5AC = B .::3:4:5AB BC AC =C .::3:4:5A B C ∠∠∠=D .40A ∠=︒,50B ∠=︒ 12.小明学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方法后,进行了练习:首先画数轴,原点为O ,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数2的点A ,然后过点A 作AB ⊥OA ,使AB =1;再以O 为圆心,OB 的长为半径作弧,交数轴正半轴于点P ,那么点P 表示的数是( )A .2.2B .5C .1+2D .6二、填空题13.直角三角形纸片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8.现将ABC 如图那样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折痕为DE .则CE CB的值是__________.14.清代数学家梅文鼎在《勾股举隅》一书中,用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出正方形ABCD 的方法证明了勾股定理(如图),若Rt ABC △的斜边10AB =,=6BC ,则图中线段CE 的长为______.15.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_________. 16.如图,一只蚂蚁从长、宽都是2,高是5的长方体纸盒的A 点沿纸盒面爬到B 点,那么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________.17.现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5dm 和12dm ,若要钉成一个直角三角形框架,那么所需的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可以是________dm .18.一根长16cm 牙刷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牙刷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 ,则h 的取值范围是___.19.已知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2,则其面积等于__________.20.如图,ABC 中,90C ∠=︒,D 是BC 边上一点,17AB cm =,10AD cm =,8AC cm =,则BD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在正方形网格中分别画出下列图形:(1)长为10的线段PQ ,其中P 、Q 都在格点上;(2)面积为13的正方形ABCD ,其中A 、B 、C 、D 都在格点上.22.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作图:(1)在图15(2)在图2中画一个面积为5的直角三角形.23.如图,在△ABC 中,∠ACB =90°,BC =AC =6,D 是AB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CD ,以CD 为直角边向右作等腰直角△CDE ,其中∠DCE =90°,CD =CE ,连接BE .(1)求证:AD =BE ;(2)当△CDE 的周长最小时,求CD 的值;(3)求证:2222AD DB CE +=.24.(1)问题:如图①,在Rt ABC ∆中,AB AC =,D 为BC 边上一点(不与点,B C 重合),将线段AD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得到AE ,连接EC ,则线段BC ,DC ,E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式为___________;(2)探索:如图②,在Rt ABC ∆与Rt ADE ∆中,AB AC =,AD AE =,将ADE ∆绕点A 旋转,使点D 落在BC 边上,试探索线段AD ,BD ,CD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证明结论;(3)应用:如图3,在四边形ABCD 中,45ABC ACB ADC ∠=∠=∠=︒.若12BD =,4CD =,求AD 的长.25.三国时代东吴数学家赵爽(字君卿,约公元3世纪)在《勾股圆方图注》一书中用割补的方法构造了“弦图”(如图1,并给出了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知,图2中涂色部分是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长为c 的4个直角三角形,请根据图2利用割补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26.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B =90°,∠C =60°,BC =CD =6,现将梯形折叠,点B 恰与点D 重合,折痕交AB 边于点E ,则CE =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解析: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流出方程,进而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解答即可.【详解】解:∵大正方形的边长是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根据勾股定理可得:2248x y +=,根据小正方形面积可得()26x y -=,∴2xy +6=48,∴2xy =42,则()222290x y x y xy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问题,学会整体恒等变形的思想.2.A解析:A【分析】设旗杆的高度为x m ,则AC x =m ,AB=()1x +m ,BC=5,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设旗杆的高度为x m ,则AC x =m ,AB=()1x +m ,BC=5m ,在Rt ABC 中,222AC BC AB +=()22251x x ∴+=+解得:12x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3.A解析:A【分析】设正方形A 的边长为a ,正方形B 的边长为b ,正方形F 的边长为c ,如图,则由勾股定理可得222+=a b c 及正方形面积公式可得正方形F 的面积为7,同理可求解问题.【详解】解:设正方形A 的边长为a ,正方形B 的边长为b ,正方形F 的边长为c ,如图,由勾股定理可得222+=a b c ,∴由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得正方形F 的面积为2+5=7,同理可得正方形H 的面积为1+2=3,正方形E 的面积为7+3=10;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4.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长度,再判断即可.【详解】解:由勾股定理得:22345AC =+=,是有理数,不是无理数;222313BC =+=,是无理数;221526AB =+=,是无理数,即网格上的△ABC 三边中,边长为无理数的边数有2条,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无理数和勾股定理,能正确根据勾股定理求出三边的长度是解此题的关键. 5.B解析:B【分析】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对各选项的说法分别进行论证,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BD 、AD ,过点D 作DM ⊥BC 于M ,DN ⊥CA 的延长线于N ,A 、在Rt ABC △中,90ACB ∠=︒,30ABC ∠=︒, ∴60BAC ∠=︒.故此选项说法正确;B 、∵DM ⊥BC ,DN ⊥CA∴∠DNC =∠DMC =90°,∵CD 平分∠ACB ,∴∠DCN =∠DCM =45°.∴∠DCN =∠CDN =45°.∴CN=DN .则△CDN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同理可证:△CDM 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2DN CN DN +=.222DM CM DM +,∴DM=DN= CM=CN ,∠MDN =90°.∵DE 垂直平分AB ,∴BD=AD ,AB=2BE .∴Rt △BDM ≌△ADN ,∴∠BDM=∠AND .∴∠BDM+∠ADM =∠AND+∠ADM =∠MDN .∴∠ADB=90°.∴=.即.∵在Rt △AND 中,AD 是斜边,DN 是直角边,∴AD >DN.∴2BE >CD .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 、∵BD=AD ,∠ADB=90°,∴△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12AB . 在Rt ABC △中,90ACB ∠=︒,30ABC ∠=︒, ∴AC=12AB . ∴DE=AC .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 、∵Rt △BDM ≌△ADN ,∴BM=AN .∴CN=AC+AN=AC+BM=CM .∴BC=BM+CM=AC+2BM .∵, ∴.∵AC=12AB , ∴12AB+BC .故此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难度较大,准确作出辅助线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解题的关键.6.C解析:C【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逐一分析各选项,从而可得答案.【详解】解:22222223134,a b c +=+=≠= 故A 不符合题意;22222256618,a b c +=+=≠= 故B 不符合题意;22222251216913,a b c +=+=== 故C 符合题意;22222271219315,a c b +=+=≠= 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掌握“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7.B解析:B【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B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由题意可得:2222AB AC BC km51213则打通隧道后从A村到B村比原来减少的路程为:512134(km).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正确得出AB的长是解题关键.8.A解析:A【分析】欲判断是否为勾股数,必须根据勾股数是正整数,同时还需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是否等于最长边的平方.【详解】解:A. ∵5,12,13是正整数,且52+122=132,∴5,12,13是勾股数;B. ∵42+52≠62,∴4,5,6不是勾股数;C. ∵22+32≠42,∴2,3,4不是勾股数;D. ∵∴1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数,解答此题要用到勾股数组的定义,如果a,b,c为正整数,且满足a2+b2=c2,那么,a、b、c叫做一组勾股数.9.C解析:C【分析】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在Rt△ABC中,∠C=90°,由勾股定理得,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关键是掌握“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10.C解析:C【分析】设绳索有x尺长,此时绳索长,向前推出的10尺,和秋千的上端为端点,垂直地面的线可构成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设绳索有x尺长,则102+(x+1-5)2=x2,解得:x=14.5.故绳索长14.5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能力,关键是能构造出直角三角形,用勾股定理来解.11.C解析:C【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详解】A、22245=+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A选项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32+4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B选项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各角分别为45°,60°,75°,故C选项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得各角分别为90°,40°,50°,故D选项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已知三角形三边的长,只要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加以判断即可.12.B解析:B【分析】根据题意可知AOB为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OB的长度,从而得出OP 长度,即可选择.【详解】∵AB OA⊥∴AOB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OB中,OB根据题意可知2=1OA AB =,, ∴OB又∵OB OP =,∴P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数轴和勾股定理,利用勾股定理求出OB 的长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3.【分析】先设CE=x 再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E=BE=8-x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出的值【详解】解:设CE=x 则AE=8-x ∵△BDE 是△ADE 翻折而成∴AE=BE=8-x 在Rt △B 解析:724【分析】先设CE =x ,再根据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AE =BE =8-x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 的值,进而可得出CE CB的值. 【详解】 解:设CE =x ,则AE =8-x ,∵△BDE 是△ADE 翻折而成,∴AE =BE =8-x ,在Rt △BCE 中,BE 2=BC 2+CE 2,即(8-x )2=62+x 2,解得x =74, ∴CE CB =746=724, 故答案为:724.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熟知“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的知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4.【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 =BC =6EF =AC =8求出FC 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在Rt △ABC 中AC =∵Rt △ACB ≌Rt △EFA ∴AF =BC =6EF =A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F=BC=6,EF=AC=8,求出FC,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得到答案.【详解】解:在Rt△ABC中,AC=22221068AB BC-=-=,∵Rt△ACB≌Rt△EFA,∴AF=BC=6,EF=AC=8,∴FC=AC﹣AF=2,∴CE=222282217EF FC+=+=,故答案为:217.【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或【分析】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再利用等面积法即可得出斜边上的高【详解】解: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斜边上解析:125或374【分析】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利用勾股定理求得第三边,再利用等面积法即可得出斜边上的高.【详解】解:分为两种情况:①3和4都是直角边,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22435=+=∴斜边上的高为3412 55⨯=;②斜边是4有一条直角边是3,由勾股定理得:第三边长22437=-,∴斜边上的高为373744⨯=; 故答案为:125或37.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注意分类讨论和等面积法(在本题中主要用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一半也等于斜边与斜边高的乘积的一半)的运用.16.【解析】如图(1)所示:AB=;如图(2)所示:AB=∵>∴最短路径为答:它所行的最短路线的长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长方体展开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解析:41【解析】如图(1)所示:222(25)=53++如图(2)所示:2245=41+,∵5341∴414141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将长方体展开,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解答.17.13或【分析】分情况讨论当的木棒为直角边时以及当的木棒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当的木棒为直角边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当的木棒为斜边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故答案为:13或【点睛】本题考 解析:13119【分析】分情况讨论当12dm 的木棒为直角边时以及当12dm 的木棒为斜边时,利用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当12dm的木棒为直角边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22+=;51213dm当12dm的木棒为斜边时,第三根木棒的长度为22125119dm-=;故答案为:13或119.【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8.3≤h≤4【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当牙刷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16-12=4cm当牙刷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如图所示:此时AB==13cm故h=1解析:3≤h≤4【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当牙刷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16-12=4cm.当牙刷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如图所示:此时,2222AC BC+=+=13cm,125故h=16-13=3cm.故h的取值范围是3≤h≤4.故答案是:3≤h≤4.【点睛】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有一定难度.19.【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为BC的中点即BD=C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已知AB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即可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即可解题【详解】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即D为BC的中3【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D为BC的中点,即BD=CD,在直角三角形ABD中,已知AB、BD,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AD的长,即可求三角形ABC的面积,即可解题.【详解】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即D 为BC 的中点,∴BD=DC=1,在Rt △ABD 中,AB=2,BD=1,∴AD==3,∴△ABC 的面积为BC•AD=333.20.9cm 【分析】由可知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分别计算求得BC 和CD 从而完成BD 求解【详解】∵∴同理∴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察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边长 解析:9cm【分析】 由90C ∠=︒可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分别计算求得BC 和CD ,从而完成BD 求解.【详解】∵90C ∠=︒ ∴222217815BC AB AC -=-=同理 22221086CD AD AC =-=-=∴1569BD BC CD =-=-=故答案为:9cm .【点睛】本题考察了勾股定理的知识点;求解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并运用勾股定理求解直角三角形边长.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由勾股定理可知当直角边为1和310,由此可得线段PQ ;(2)由勾股定理可知当直角边为2和313可得到面积为13的正方形ABCD .【详解】(1)(2)如图所示:【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本题需仔细分析题意,结合图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解决问题.22.(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根据22521=+,可以得到作图方法;(2)根据22221212452⨯+⨯+=可以得到一种作图方法. 【详解】(1)如图1;(2)如图2.【点睛】本题考查给定边长或面积的作图问题,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面积的计算公式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23.(1)见解析;(2)323)见解析【分析】(1)先判断出∠ACD=∠BCE ,得出△ADC ≌△CBE (SAS ),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2CD ,进而得出△CDE 的周长为(2)CD ,进而判断出当CD ⊥AB 时,CD 最短,即可得出结论;(3)先判断出∠A=∠ABC=45°,进而判断出∠DBE=90°,再用勾股定理得出BE 2+DB 2=DE 2,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1)∵∠ACB =∠DCE =90°,∴∠1+∠3=90°,∠2+∠3=90°,∴∠1=∠2.∵BC =AC ,CD =CE ,∴△CAD ≌△CBE ,∴AD =BE .(2)∵∠DCE =90°,CD =CE .∴由勾股定理可得CE 2DC .∴△CDE 周长等于CD +CE +DE =22CD CD =(22)CD +.∴当CD 最小时△CDE 周长最小.由垂线段最短得,当CD ⊥AB 时,△CDE 的周长最小.∵BC =AC =6,∠ACB =90°,∴AB =2.此时AD =CD =11623222BD AB ==⨯ ∴当CD 32=时,△CDE 的周长最小.(3)由(1)易知AD =BE ,∠A =∠CBA =∠CBE =45°,∴∠DBE =∠CBE +∠CBA =90°.在Rt △DBE 中:222BE BD DE +=.222AD BD DE ∴+=在Rt △CDE 中:222CD CE DE +=.222CE CE DE ∴+=∴2222AD BD CE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判断出CD ⊥AB 时,CD 最短是解本题的关键.24.(1)BC =DC +EC ;(2) BD 2+CD 2=2AD 2,见解析;(3)8【分析】(1)证明△BAD≌△C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答;(2)连接C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D=CE,∠ACE=∠B,得到∠DCE=90°,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3)作AE⊥AD,使AE=AD,连接CE,DE,证明△BAD≌△CAE,得到BD=CE=12,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即可.【详解】解:(1)BC=DC+EC,理由如下:∵∠BAC=∠DAE=90°,∴∠BAC-∠DAC=∠DAE-∠DAC,即∠BAD=∠CAE,在△BAD和△CAE中,AB ACBAD CAE AD AE=⎧⎪∠=∠⎨⎪=⎩,∴△BAD≌△CAE,∴BD=CE,∴BC=BD+CD=EC+CD,故答案为:BC=DC+EC;(2)探索 BD2+CD2=2AD2,理由如下:连接CE,∵∠BAC=∠DAE=90°,∴∠BAC﹣∠DAC=∠DAE﹣∠DAC,即,在△BAD和△CAE中,AB ACBAD CAE AD AE=⎧⎪∠=∠⎨⎪=⎩∴△BAD≌△CAE,∴BD=CE,∠ACE=∠B,∴∠DCE=90°,∴CE2+CD2=ED2,在Rt△ADE中,AD2+AE2=ED2,又AD=AE,∴BD2+CD2=2AD2;(3)应用作AE⊥AD,使AE=AD,连接CE,DE,∵∠BAC+∠CAD=∠DAE+∠CAD,即∠BAD=∠CAE,在△BAD与△CAE中,AB ACBAD CAE AD AE=⎧⎪∠=∠⎨⎪=⎩∴△BAD≌△CAE(SAS),∴BD=CE=12,∵∠ADC=45°,∠EDA=45°,∴∠EDC=90°,∴22222124128DE CE CD=-=-=∵∠DAE=90°,∠EDA=45°,∴BD2+CD2=EC2=2AD2=128∴AD=8【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以及旋转变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25.见解析【分析】根据总面积=以c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2个直角边长为,a b的三角形的面积=以b为上底、(a+b)为下底、高为b的梯形的面积+以a为上底、(a+b)为下底、高为a的梯形的面积,据此列式求解.【详解】证明:总面积()()21112222S c ab a b b b a a b a =+⨯=++⋅+++⋅ 222c a b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证明,用两种方法表示同一图形的面积是解题关键.26.43【分析】连接DE ,BD ,由题意可证△BCD 是等边三角形,可得BD =BC =6,∠DBC =60°,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AD =3,AB =33,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求BE =23,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连接DE ,BD ,∵∠BCD =60°,BC =CD =6,∴△BCD 是等边三角形,∴BD =BC =6,∠DBC =60°,∵∠B =90°,AD ∥BC , ∴∠DAB =90°,∠ABD =30°,∠ADB =∠DBC =60°,∴AD =12BD =3,AB 3=3 ∵折痕交AB 边于点E ,∴BE =DE ,∵∠DBE =∠BDE =30°,∴∠ADE =30°,∴DE =2AE ,∴BE =2AE ,∵AE +BE =AB =3∴BE =3∴EC 22BC BE +=3612+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和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的性质和勾股定理.。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卷(附答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勾股定理测试卷(附答案)

13.在
中, ∠ , ∠ , ∠ 的对边分别是 、 、 ,若 2 + 2 = 25, 2 − 2 = 7 ,又 = 5 ,则
最大边上的高为________.
14.如图,H 是△ABC 内一点,BH⊥CH,AH=6,CH=3,BH=4,D、E、F、G 分别是 AB、AC、CH、BH 的 中点,则四边形 DEFG 的周长是________.
理由如下:连接 OD. ∵OA=OD ∴∠ODA=∠A 又∵∠BDE=∠A ∴∠ODA=∠BDE ∵AB 是⊙O 直径 ∴∠ADB=90° 即∠ODA+∠ODB=90° ∴∠BDE+∠ODB=90° ∴∠ODE=90° ∴OD⊥DE ∴DE 与⊙O 相切; (2)∵R=5, ∴AB=10, 在 Rt△ABC 中
BC 中,∠ABC=90°,以 AB 为直径的⊙O 与 AC 边交于点 D,过点 D 的直线交 BC 边于点 E, ∠BDE=∠A. (1)判断直线 DE 与⊙O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O 的半径 R=5,tanA=34 , 求线段 CD 的长.
15.已知 △

延长线于 G,连接
= , ⊥ ,点 F 在 上,作 ⊥ , ∠ = 2∠ , = = 2 ,则
,直线 交 于 E,交 的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 7 题;共 55 分)
16.如图,在△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高,tanC=
1 2
,AC=3
5 ,AB=4,求△ABC 的周长.
19.如图,一个梯子 AB 长 2.5 米,顶端 A 靠在墙 AC 上,这时梯子下端 B 与墙角 C 距离为 1.5 米,梯子滑动 后停在 DE 的位置上,测得 BD 长为 0.2 米,求梯子顶端 A 下落了多少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年级(上)数学《勾股定理》测试题(北师版) 一、选择题:
1.下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44的选项为( )
2.如图,正方形BCEF 的面积是9,AD=13,BD=12,则AC 的长为( )
A.3
B.4
C.5
D.16 3.若△ABC 的三边a 、b 、c 满足(a-b)(a 2+b 2-c 2)=0,则△
ABC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或等腰直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4.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 ) A.
B.1,2,5
C.15,8,17
D.9,12,13 5.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4倍 B.3倍 C.2倍 D.以上都不对
6.一只蚂蚁沿直角三角形爬行一周需4秒,若将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均扩大2倍,那么这只蚂蚁再沿边长爬行一周需( )
A.8秒
B.12秒
C.16秒
D.20秒
7.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分别是9,12,15,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
A. B. C. D.
9、如图,一个无盖的圆柱纸盒: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 爬到点B 处吃食,要爬
行的最短路程( 取3)是( )
A.20cm;
B.10cm;
C.14cm;
D.无法确定 10题图10.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6cm ,BC =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则CD 等于 ( )
(A )2cm (B )3 cm (C )4 cm (D )5 cm
二、填空题:1.如图,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
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则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和为___________cm2。

2.一个圆桶儿,底面直径为16cm,高为18cm,有一只小虫从底部点A处爬到上底B处,则
小虫所爬的最短路径长是(π取3)_____________.
3.一长方体如图,在A处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B点的食物,它沿长方体的侧面爬行
的最短距离是___________.
4.如图,公路上A,B两站,(视为直线上的两点)相距25km,C、D是两个村庄.已知DA⊥AB
于点A,CB⊥AB于点B,DA=15km,CB=10km,现要在A、B之间建一个土特产收购站E,使得
C、D两村庄到E站的距离相等,则E站应建在距A站____km处.
5.如果梯子的底端离建筑物9米,那么15米长的梯子可以到达建筑物的高度是____.
6.小明向东走了2千米,又向南走了1.5千米,此时他离出发地______千米.
7.如图,校园内有两棵树相柜12m,一棵树高13m,另一棵树高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
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____m.
8.如图是一种“羊头”图案,其作法是,从正方形①开始,以它的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等腰
直角三角形,然后以其直角边为边作正方形②……,依次类推,若正方形①的面积为64,则
正方形⑦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1.有一块边长为24米的正方形绿地,如图所示.在绿地旁边B处有健身器材,由于居住在A
处的居民践踏了绿地,小明想在A处树立一个标牌“少走□米,踏之何忍?”请你计算后帮小明在标牌
的□中填入适当的数字,并写出解答过程
.
2.如图,一艘轮船以16海里/时的速度离开港口点O,向东南方向航行,另一艘轮船在同时同地以12海里/时的速度向西南方向航行,它们离开港口一个半小时以后相距多远?
3、如图所示,图(1)是用硬纸板做成的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a和b.斜边长为c.图 (2)是以c为直角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请你开动脑筋,将它们拼成一个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
(1)画出拼成的这个图形的示意图,写出它是什么图形.
(2)用这个图形证明勾股定理.
(3)假设图(1)中的直角三角形有若干个,你能运用图(1)中所给的直角三角形拼出
另一种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吗?请画出拼后的示意图.(无需证明)
4.有一个高1.5米,半径是1米的圆柱形油桶,在靠近边的地方有一个小孔,从孔中插入一铁棒,已知铁棒在油桶外的部分是0.5米.问:这根铁棒应有多长?
5.如图,在一棵树CD的10m高处B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 m处的池塘的A处,另一只爬到树顶D后直接跃到A处,距离以直线计算,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请问这棵树有多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