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浅谈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建设科技 II I 20N3 T J C CTHLY AN EEE 第 G N N0CO期 S &年 O 1
赵 春艳
( 北京美盛沃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北京 102 ) 0 0 7
董亚钊 ( 天津泰达环保有限公司 天津 305 ) 047
浅 谈 混 凝 土 结 构 耐 久 性 的影 响 因素
因素 和 外 部环 境 因素 两 方面 。 内部 因素 主 要 为混 凝 土 的 碳 化 、
钢 筋 的 锈 蚀 等 。 外部 环 境 因素 主 要 为 气候 、 湿 、 温 、 离 子 潮 高 氯 腐 蚀 、 学 介 质 ( 、 、 水 碱 类 等 ) 蚀 , 有 冻 融 、 损破 坏 化 酸 盐 海 腐 还 磨
寿 命 。 内 的 普 遍 现 象 是 : 计 时 过 分 注 重 工 程 结 构 造 价 , 求 国 设 追 节 省 钢 筋 、 泥 的用 量 , 得 大量 结 构 构 件 保 护 层尺 寸偏 小 , 水 使 混
之 一。 期 混 凝 土 孔 隙 中碱 度 很 高 , H 值 在 1 5左 右 。 这 样 早 p 2. 在
孔 隙和 部 分 孔 隙 被碳 化 的产 物 堵 塞 , 混凝 土 的 密度 和 强 度 有 使
所 提 高 , 定 程 度 上 阻 碍 了 CO 向 混 凝 土 内 部 的 扩 散 , ~ 方 一 另 面 , 凝 土 p 值 降 低 使 钢 筋脱 钝 。 混 H
桥梁 、 公路 等修 复 费 用 达 15 0亿 美 元 。 统 计 , 国每 年 由于 5 据 我
【 关冀词】 土木建设工程设计 混凝土 耐久性 碳化锈蚀
2 0世 纪 7 0年 代 国 外 的 研 究 人 员 发 现 , 期 修 建 的 一 些 混 早 凝 土 结 构 设 施 , 别 是 在 恶 劣 环 境 条 件 下 使 用 的 混 凝 土 结 构 出 特 现 了严 重 的漏 筋 、 缝 、 坏 等现 象 。美 国标 准 局 1 9 裂 损 9 8年 调 查 显 示 , 国 全 年 各 种 腐 蚀 损 失 约 为 25 0 亿 美 元 , 中 混 凝 土 美 0 其 并 溶 解 于 孔 隙 内 的液 体 , 碱 性 物质 生 成 碳 酸 钙 盐 , H值 下降 与 p 至 8~9, 原 反 应 物 的 i 积 膨 胀 约 1 % , 此 , 凝 土 的 胶 凝 比 S 5 因 混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使用环境中经受外部环境因素(如气候、化学物质、物理荷载等)的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能、使用功能和寿命的能力。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不仅与材料的性能、施工质量和设计合理性密切相关,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因素、材料性能、施工质量和设计因素四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气温、相对湿度、降水、冻融作用和大气污染等气候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高温、低温、干燥或潮湿的气候环境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寿命。

2.化学物质:酸雨、深海水、腐蚀性土壤和化学工业废水等化学物质能够侵蚀混凝土结构的表面,破坏混凝土的结构和性能,导致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下降。

3.物理荷载:来自交通载荷、风荷载、地震力和巨浪力等物理荷载对混凝土结构施加的力量,会引起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应变和变形,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二、材料性能1.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水灰比、骨料配合比和掺合料使用比例等配合比的设计对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抗裂性和耐久性等性能有着直接影响。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中的水泥种类、骨料种类和掺合料的选择等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优质的水泥和骨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产生更高的强度和抗渗性。

3.耐久性掺合料的使用:掺入满足要求的粉煤灰、硅灰、矿渣粉等耐久性掺合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这些掺合料能够填充混凝土的毛细孔隙、提高抗渗性和耐化学侵蚀性。

三、施工质量1.拌合过程:混凝土的拌合过程决定了混凝土的均匀性、流动性和密实性等质量指标。

合理的调配和搅拌可以获得优质的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2.养护措施:混凝土施工后的养护工作是关键的一步,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巨大。

充足的水养护和湿润环境将有助于混凝土的架设和强度发展。

四、设计因素1.结构设计: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环境和耐久性要求合理选择结构类型、尺寸和构造形式等。

混凝土耐久性

混凝土耐久性

耐久性的概念与主要影响因素1.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指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在正常维护下,必须保持适合于使用,而不需进行维修加固。

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根据结构的重要性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68) 的规定确定。

我国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分为 50 年和 100 年。

混凝土结构广泛用于各类工程结构中,如果因耐久性不足而失效,或为了继续正常使用而进行相当规模的维修、加固或改造,则将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保证混凝土结构能在自然和人为环境的化学和物理作用下,满足耐久性的要求,是一个十分迫切和重要的问题。

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除了进行承载力计算、变形和裂缝验算外,还必须进行耐久性设计。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主要根据结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进行,同时还要考虑对混凝土材料的基本要求。

在我国,采用满足耐久性规定的方法进行耐久性设计,实质上是针对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

2. 影响耐久性能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强度、密实性、水泥用量、水灰比、氯离子及碱含量、外加剂用量、保护层厚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C02含量、侵蚀性介质等。

出现耐久性能下降的问题,往往是内、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此外,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或使用中维修不当等也会影响耐久性能。

埋在混凝土中的钢筋,由于混凝土中的高碱性,会在钢筋表面形成氧化膜,它能有效地保护钢筋。

然而,大气中的 CO 2 或其他酸性气体,将使混凝土中性化而降低其碱度,这就是混凝土的碳化。

当混凝土保护层被碳化至钢筋表面时,将破坏钢筋表面的氧化膜。

此外,当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超过一定限值时,将会加速混凝土的碳化,使钢筋表面的氧化膜更易遭到破坏。

钢筋表面氧化膜的破坏是使钢筋锈蚀的必要条件。

这时,如果含氧水份侵人,钢筋就会锈蚀。

因此,含氧水份侵人是钢筋锈蚀的充分条件。

钢筋锈蚀严重时,体积膨胀,导致沿钢筋长度出现纵向裂缝,并使保护层剥落,从而使钢筋截面削弱,截面承载力降低,最终将使结构构件破坏或失效。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保持稳定的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渗透性、抗化学侵蚀性、抗冻融性、抗炭化性等。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混凝土材料的性质: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砂浆含量、掺合料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渗透性增加;掺入过多的矿物掺合料或外加剂可能会改变混凝土的性质,影响耐久性。

2. 结构设计与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应合理布置,并考虑到荷载、变形、温度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施工工艺应控制好混凝土浇筑、养护的过程,以确保混凝土的致密性和强度。

3. 外界环境条件:外界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酸雨等也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高温环境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而湿度较大的环境可能会加速混凝土的腐蚀和破坏。

4. 使用和维护管理:使用阶段的不合理使用或不良维护管理也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不合理的荷载施加、缺乏有效的防水措施、不及时的维修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损坏或劣化。

1.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和外加剂的选择: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用合适的水灰比、砂浆含量和掺合料,选择适合的外加剂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3. 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加强对混凝土施工过程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的质量,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导致混凝土的损坏。

4. 做好防护和维护工作:在混凝土结构使用阶段,要做好防水、防腐、防冻、防霉等工作。

定期检查混凝土结构的状况,及时进行维修和保养,防止混凝土的进一步破坏。

5. 合理的使用和维护管理:在使用混凝土结构时,要根据结构的特点和要求合理使用,避免超载和过度振动等不合理操作。

做好结构的日常维护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修复,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在材料、结构设计、施工和维护等各个环节都加以合理控制和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浅谈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主要因素及防护措施随着混凝土的广泛应用,混凝土的耐久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了,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的优劣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混凝土结构以其整体性好、耐久性好、可塑性强、维修费用少等优点广泛使用于整个20世纪,发现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则是在60至70年代。

一些发达国家的混凝土桥使用了三四十年后,纷纷进入老化期。

人们始料不及的是混凝土材料在不利的环境、运用条件下,出现了一系列影响结构耐久性的物理、化学现象,如结构混凝土的碳化、保护层剥落、裂缝的发展、钢筋锈蚀、渗透冻融破坏、混凝土集料的化学腐蚀等等。

我国七十年代后期建造的混凝土桥梁亦发现有严重的开裂现象。

因而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问题已成为结构工程师们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概括起来是指混凝土抵抗周围不利因素长期作用的性能。

结构耐久性问题主要表现为:混凝土损伤;钢筋的锈蚀、脆化、疲劳、应力腐蚀;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粘结锚固作用的消弱等三个方面。

从短期效果而言,这些问题影响结构的外观和使用功能;从长远看,则为降低结构安全度,成为发生事故的隐患,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下面从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主要因素和提高耐久性的技术措施两个方面来探讨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有这么几点:(1)抗冻失效。

原因:混凝土的抗冻性等级过低。

寒冷地区,有较长的冰冻期,渗入到混凝土中的水结冰又融化,如此反复,使混凝土的裂缝不断扩大,导致结构慢性破坏作用。

冻融的结果,加剧了碱-骨料反应、盐腐蚀的破坏作用。

碱-骨料反应、盐腐蚀、冻融作用是混凝土结构的三大主要破坏因素,都因水进入混凝土内部引起。

混凝土结构是多孔的,在塑性期或硬化初期会因水分蒸发造成早期开裂。

在以后的使用过程中,早期产生的裂缝会随着反复荷载的冲击逐渐扩展。

如果没有完善的防水系统,带有腐蚀性物质的水就会从孔隙渗入到混凝土中和从裂缝中流入到混凝土中。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强度,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荷载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也成为了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本文将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研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及相关的解决方法。

一、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1. 环境因素混凝土在不同的环境中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和破坏,比如气候条件、化学腐蚀、生物侵蚀等。

在潮湿的环境中,混凝土易受到水分侵蚀,导致混凝土内部空隙被侵蚀并加速腐蚀。

在酸雨的腐蚀下,混凝土内的水泥基质会被溶解,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生物的侵蚀也是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生长在混凝土表面的植物根系、细菌和真菌会对混凝土产生破坏作用,进一步减少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2. 结构设计及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合理与否,以及施工工艺的优劣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比如在结构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混凝土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受到的荷载及变形,以及预留的防护层等,以降低混凝土的受力状态。

施工工艺的好坏也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比如浇筑时的震动、密实度和成坯的养护等。

3. 材料选用混凝土的耐久性还与使用的材料有直接关系,如水泥的品质、骨料的优劣、添加剂和外加剂的选用等。

其中水泥的品质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为其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透性,而骨料的优劣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添加剂和外加剂的选用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久性。

二、混凝土耐久性的研究方法及解决方案1. 实验研究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实验研究是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模拟不同环境条件对混凝土的侵蚀和破坏,研究混凝土的耐久性变化规律,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比如可以通过浸泡试验、腐蚀试验、冻融试验等,来评价混凝土的耐久性,并根据实验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数值模拟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混凝土的耐久性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模拟不同环境条件下混凝土的受力和破坏过程,预测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使用寿命,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和有效控制措施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指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抵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害,保持其结构安全、使用寿命长的能力。

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环境因素: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对其耐久性有着重要影响,如气候条件、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土壤环境中的水质等。

气候条件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干湿循环,加剧混凝土的膨胀和收缩现象,加速混凝土龟裂和剥落;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如酸雨、氯化物等会侵蚀混凝土表面,造成混凝土的腐蚀;土壤环境中的水质会引起钢筋锈蚀、碱骨料反应等问题。

2. 施工工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质量和工艺控制直接关系着其耐久性。

在配合比设计、原材料选择和搅拌过程中是否合理,浇筑和养护过程中是否按照要求进行,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抗渗性和强度等性能指标。

3. 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其性能和耐久性。

配合比中水灰比的控制、骨料的搭配和含量、掺合料的类型和掺量等都是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4. 材料选择:混凝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的质量,例如水泥的品种、含量和活性、骨料的粒度分布和性质等。

选择高质量的原材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1. 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混凝土的配合比,控制水灰比,使用低碱度水泥和减少反应性骨料的使用等,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做好施工质量控制,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渗性能。

加强养护措施,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水化反应的充分进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3. 对于暴露在恶劣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可以采取防护措施,如表面涂覆防水层、防腐蚀涂层等,以保护混凝土结构不受环境侵蚀。

4. 定期进行养护和维修,对于已经出现的混凝土耐久性问题,及时采取修补措施,修复损坏的混凝土结构,延长其使用寿命。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受多种因素影响,通过合理设计、控制施工质量和加强防护措施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确保其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延长。

混凝土建筑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建筑结构耐久性

混凝土建筑结构耐久性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建筑结构材料,其主要优点是强度高、稳定性好、施工方便等等。

然而,混凝土建筑结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耐久性问题。

本文将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提高方法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1.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概念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主要是指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规定的使用性能、安全性能和功能性能的能力,即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不失效、不出现严重损伤的能力。

其中使用年限一般按照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进行规定,通常为50年以上。

2.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1)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气候、地域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受到影响。

(2)设计因素设计因素主要包括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的选择和用量、结构质量和施工工艺等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强度和稳定性,进而影响其耐久性。

(3)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混凝土结构的材料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稳定性,这两方面质量低下会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强度降低、裂缝增加、酸碱侵蚀等等。

(4)维护保养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保养也会影响其耐久性,长期的维护保养会使混凝土结构保持良好的性能、强度和稳定性。

3. 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的方法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安全和稳定性,有以下一些方法可以采用:(1)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确保选择的混凝土配合比合理,使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能得到提高。

(2)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结构的设计应与其使用环境相适应,如在强震区域内的混凝土建筑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等等。

(3)精心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施工,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4)定期维护保养,按照规定时间对混凝土结构进行检查、维修、加固和防水等等,确保混凝土结构长期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性能。

结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良好的耐久性能不仅可以延长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能和功能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影响因素
摘要:针对混凝土耐久性的现状,介绍了钢筋锈蚀对其的影响与经济损失,并从物理、化学两方面分析了混凝土对钢筋的保护和不足之处,提出在工程实践中应吸取国内外以往经验教训,重视前期防护。

关键词:钢筋锈蚀混凝土耐久性腐蚀电池
1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混凝土应是耐久性良好的建筑材料,忽视了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问题,在设计上只注重建设阶段低造价,而忽视了结构的长期损失,使得结构的维修加固费用远远高于建设成本,混凝土质量对钢筋锈蚀有影响而钢筋的锈蚀对混凝土构件耐久性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钢筋锈蚀的破坏特征归纳为:裂缝沿主筋方向开展延伸,“握裹力”下降与丧失,钢筋断面损失,钢筋应力腐蚀断裂。

在设计施工阶段,不论是事先采取防护措施还是以后“坏了再修”,都要做出经济预算和比较,承建者要对工程的“全寿命”负责到底,这样可避免“短期行为”给后人带来的麻烦与巨大经济损失。

推行“全寿命经济分析法”和倡导工程前期(设计、施工阶段)采取防钢筋腐蚀的措施,已经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其重大意义和长远经济效益是不可低估的。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混凝土结构大量的过早破坏,以及混凝土耐久性和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混凝土的渗透性以及其早期开裂性能与耐久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渗透性越低(抗渗性越高),则其孔隙率越低,强度越高,其耐久性越好,为了同混凝土的强度相互协调,统一采用减小混凝土的水灰比、使用矿物掺合料、延长养护时间等措施来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

其次在混凝土浇注前期由于水分蒸发,可能造成混凝土产生大量微细裂缝,在水以及荷载作用下很短时间内混凝土结构发生破坏,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本文着重从这两方面研究着手,通过介绍国内外相关的试验方法以及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2 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一般混凝土工程的使用年限为50~100年,不少工程在使用10~20年后,有的甚至在使用更短时间内即需要维修。

这种混凝土路面根本不能满足耐久性要求,其根本愿意在于混凝土的内外部结构。

2.1 水灰比
为了满足混凝土施工工作性要求,通常用水量很大,水灰比较高,因而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很高,约占水泥石总体积的25%~40%,特别是其中的毛细孔占相当大的比例。

由于这些毛细孔的存在,外界水分、各种侵蚀介质、氧气、二氧化碳以及其他有害物质很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引起混凝土耐久性不足。

2.2 温湿度
在南方地区,高温浇筑下的混凝土很容易引起内部水分的蒸发,一旦当混凝土的泌水速度小于混凝土的蒸发速度,且混凝土面层的极限拉应力小于实际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会出现细小裂缝。

虽然这种裂缝宽度、深度不大,但是在长期的外界条件以及荷载作用下在结构内部延伸,当这种作用发生一定程度后,混凝土在较小荷载作用下发生破坏,使得混凝土路面在短期内失去使用功能,耐久性降低。

其次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由于混凝土的干燥条件下失水收缩以及荷载作用,也使得混凝土难免出现微裂缝,使得各种介质通过裂缝进入混凝土内部,加速混凝土性能的裂化,降低结构的耐久性。

2.3 掺合料
许多研究表明,掺合料(火山灰、粉煤灰、矿渣)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渗透性,这是由于浆体结构得到改善,水花产物填充孔隙,毛细孔隙率降低,孔径细化,孔的连通性被阻断,从而渗透性降低。

资料表明:普通混凝土和粉煤灰混凝土的28天和90天强度以及抗渗性做比较发现,在等强度下,大掺量(30%-50%)粉煤灰混凝土28天的渗透系数高于普通混凝土的渗透系数,而90天的渗透系数要低于普通混凝土的渗透系数。

这主要是由于粉煤灰的活性较低,反应较慢,在早期较少参与反应,因此浆体中存在较大孔隙,且孔的连通性较好,渗透性较高。

而后期,粉煤灰的火山灰效应逐渐发挥出来,大大改善浆体的结构,从而使得混凝土的抗渗性得到提高。

2.4 孔结构
绝大部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都影响混凝土的渗透性(2)。

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是没有必要的联系,因为混凝土的渗透性与连通的孔隙有关,而抗压强度主要受总的孔隙率的控制。

Nyame等人和Metha等人的研究表明:混凝土的渗透性和孔径分布存在良好的关系。

根据Nyame的研究,“最大连续孔径”是代表性的孔尺寸,水只能通过它在混凝土中渗透。

同时提出“临界孔径”是渗透性和孔径分布关系中的重要参数。

杨志强等人比较了养护温度分别为27℃和60℃下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和渗透性,结果表明:60℃养护的样品具有较小的孔隙率,但是渗透性较高,其主要区别是由60℃养护样品中750-2300A的孔引起的,认为孔径大于750A的孔对混凝土的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

2.5 引气
一般认为在混凝土加入适量的引气剂可以在混凝土内部生成大量微小的气泡,可以起到切断毛细孔连续性的作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

Dhir研究了引气混凝土的透气性能,结论是:在低水灰比下引气混凝土的透气性要显著低于基准混凝土。

相关人士对比研究了不同强度等级普通混凝土、引气混凝土、粉煤灰引气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结果表明:当含气量为5%时,在等强度下,引气混凝土的抗渗系数和抗透气系数为普通混凝土的1/5~1/3,而粉煤灰引气混凝土的
抗渗性能的提高更为明显。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具体措施
3.1严格选择原材料
选择含泥量小的骨料构成连续级配,水泥用量应该可以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为了减小混凝土的孔隙率,在不掺加引气剂混凝土中可以适当提高砂率;而对于掺加引气剂的混凝土为了让含气量不至于过分减少,混凝土的砂率可以适当较小2~3个百分点。

3.2掺加粉煤灰
粉煤灰可以代替部分水泥,在当今资源紧缺的时可以适当降低工程造价,其次由于粉煤灰早期的填充作用可以减小用水量,改善混凝土的泌水性,减小水化热以及混凝土的水胶比,降低了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硬化后的强度以及抗渗性。

但是由于粉煤灰的。

3.3掺用高效减水剂
减水剂是表面活性剂,它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或水泥颗粒的界面张力,使水泥颗粒易于湿润,相应减少用水量。

其中高效减水剂减水率可达20%~30%,使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大大提高,拌合水大幅度减少,从而得到高性能高强度密实性的混凝土,也使得混凝土的孔隙率大大减小,抗渗性提高,从长远来看提高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

3.4 加入引气剂
为了进一步改变混凝土的孔结构,可以加入引气剂,它能够使混凝土产生细小、均匀的微气泡并在硬化后仍能保留气泡。

引气剂是一种憎水性表面活性剂,仔混凝土中起着起泡、分散、湿润等表面活性作用,加入引气剂可以使得无数的微小气泡分散存在于混凝土中,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泌水性及离析,大大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由于引气剂引入的气泡,可以隔断混凝土结构内部的连通孔隙,提高抗渗性,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前提下,引气剂在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赵铁军,等。

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与渗透性的关系[J].工业建筑,1997,(5):14~17。

2.杨志强,李爱霞,等。

水灰比和养护温度对硬化水泥浆体渗透性的影响[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1(2):94~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