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练习

孔雀东南飞练习
孔雀东南飞练习

《孔雀东南飞》文言知识整理练习

(一)文言整理:

一、请写出下面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

2、吾今且报府()

3、箱帘六七十 ( )

4、蒲苇纫如丝 ( )

5、府吏见丁宁()

6、摧藏马悲哀()

7、奄奄黄昏后()

二、写出下面的偏义复词的意义:

1、便可白公姥()

2、昼夜勤作息()

3、我有亲父兄()

4、我有亲父母()

5、逼迫兼弟兄()

三、写出下面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1、共事二三年()

2、汝岂得自由 ( )

3、可怜体无比 ( )

4、本自无教训()

5、便利此月内()

6、叶叶相交通()

7、窈窕世无双()

8、生人作死别()

9、处分适兄意()

10、不久当归还()

11、主簿通语言 ( )

12、既欲结大义 ( )

四、写出下列一词多义的意义:

1、相

(1)儿已薄禄相()

(2)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3)偏指一方相当于

及时相遣归()

久久莫相忘()

嬉戏莫相忘()

会不相从许()

还必相迎娶()

誓不相隔卿()

誓天不相负()

不得便相许()

好自相扶将()

登即相许和()

蹑履相逢迎()

怅然遥相望()

2、见

(1)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

(2)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

(3)渐见愁煎迫()

3、谢

(1)阿母谢媒人()

(2)谢家事夫婿()

(3)多谢后世人()

4、适

(1)始适还家门()

(2)处分适兄意()

(3)适得府君书()

5、举

(1)举动自专由()

(2)举言谓新妇/举言谓阿妹()

(3)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

(4)莫令事不举()

(5)举身赴清池()

6、区区

(1)何乃太区区()

(2)感君区区怀()

(3)谦辞

7、自

(1)自誓不嫁/亦自缢庭树/自挂东南枝/不图子自归/不迎而自归()

(2)举动自专由/汝岂得自由/进止敢自专/那得自任专()(3)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

(4)自君别我后()

(5)我自不驱卿()

(6)本自无教训()

(7)自可断来信()

(8)葳蕤自生光()

(9)物物各自异()

(10)好自相扶将()

8、遣

(1)为仲卿母所遣()

(2)十七遣汝嫁()

(3)县令遣媒来()

9、若

(1)今若遣此妇()

(2)君既若见录()

10、为

(1)为仲卿母所遣()

(2)阿母为汝求()

(3)慎勿为妇死()

(4)为诗云尔()

(5)十七为君妇()

(6)君既为府吏()

(7)非为织作迟()

(8)君家妇难为()

(9)黄泉共为友()

(10)始尔未为久()

(11)时时为安慰()

(12)遣丞为媒人()

(13)自名为鸳鸯()

11、因

(1)于今无会因()

(2)因求假暂归()

12、得

(1)夜夜不得息/汝岂得自由/不得便相许/那得自任专()

(2)幸复得此妇/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贺卿得高迁()

(3)适得府君书()

(4)阿母得闻之()

13、何

(1)何意致不厚/何意出此言()

(2)何乃太区区/何言复来还/何不作衣裳()

(3)隐隐何甸甸()

(4)作计何不量()

(5)其往欲何云()

(6)君还何所望/贵贱情何薄/汝今何罪过()

14、且

(1)吾今且报府()

(2)且暂还家去()

(3)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

15、便

(1)便可速遣去/便可白公姥/不得便相许/泪落便如泻/便作旦夕间()(2)便言多令才()

(3)便可作婚姻/便复在旦夕()

(4)便利此月内()

五、请写出下面的词类活用

1、()

(1)孔雀东南飞()

(2)相见常日稀()

(3)昼夜勤作息()

(4)耳著明月铛()

(5)手巾掩口啼()

(6)金车玉作轮()

(7)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

(8)卿当日胜贵()

(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2、()

(1)以此下.心意()

(2)仕.宦于台阁()

3、()

(1)千万不复全()

(2)窈窕艳城郭()

4、()

(1)足以荣汝身()

5、()

(1)戒之慎勿忘()

6、()

时人伤之()

五、写出下面特殊句式

1、()

汝是大家子

2、()

(1)仍更被驱谴/今日被驱谴/同是被逼迫

(2)渐见愁煎迫

(3)为仲卿母所遣

3、()

(1)念母劳(于)家里/俱会(于)大道口/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合葬(于)

华山傍(省介词“于”)

(2)府吏马(走)在前,新妇车(行)在后/汝今(有)何罪过(省动词)

(3)(府吏)下马入车中(省主语)

4、()

(1)仕宦于台阁

(二)文化常识与内容理解:

1 本诗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这是我国最早的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与合称“乐府双璧”。

2 本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主要的艺术手法,全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运用了的手法。

3 请赏析全诗结尾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4 请分析诗中兰芝两次流泪的内心活动,把握兰芝之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兰芝辞别焦母之后“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与出嫁前的黄昏。“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

参考答案:

一、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同“娶”

2.吾今且报府同“赴”

3.箱帘六七十同“奁”

4.蒲苇纫如丝同“韧”,柔软而又坚固

5.府吏见丁宁同“叮咛”,嘱咐

6.摧藏马悲哀同“脏”,脏腑

7.奄奄黄昏后同“晻晻”

二、偏义复词

1.便可白公姥婆婆

2.昼夜勤作息工作

3.我有亲父兄兄长

4.我有亲父母母亲

5.逼迫兼弟兄兄长

三、古今异义

1.共事二三年一起生活

2.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

3.可怜体无比可爱

4.本自无教训教养

5.便利此月内吉利

6.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

7.窈窕世无双形容男子文静的样子

8.生人作死别活着的人

9.处分适兄意处理

10.不久当归还回来

11.主簿通语言说的话

12.既欲结大义婚姻

四、一词多义

1.相

(1)儿已薄禄相(相貌)

(2)相见常日稀/六合正相应/黄泉下相见/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仰头相向鸣(互相)

(3)偏指一方

及时相遣归(我)

久久莫相忘(我)

嬉戏莫相忘(我)

会不相从许(你)

还必相迎娶(你)

誓不相隔卿(不译)

誓天不相负(你)

不得便相许(你)

好自相扶将(她)

登即相许和(这门亲事)

蹑履相逢迎(他)

怅然遥相望(他)

2.见

相见常日稀/黄泉下相见(见面)

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偏指一方,我)

渐见愁煎迫(被)

3.谢

阿母谢媒人(谢绝)

谢家事夫婿(辞别)

多谢后世人(劝告)

4.适

始适还家门(出嫁)

处分适兄意(依照、适合)

适得府君书(刚才)

5.举

举动自专由(动作名,行为)

举言谓新妇/举言谓阿妹(动词,启、张)

举手长劳劳/举手拍马鞍(动词,抬)

莫令事不举(动词,成)

举身赴清池(动词,投(身))

6.区区

何乃太区区(小,指见识浅)

感君区区怀(忠诚相爱)

谦辞

7.自

自誓不嫁/亦自缢庭树/自挂东南枝/不图子自归/不迎而自归(自己)

举动自专由/汝岂得自由/进止敢自专/那得自任专(在词组里充当主语,自己)自名秦罗敷/自名为鸳鸯(代词,其)

自君别我后(介词,自从)

我自不驱卿(语气副词,原本)

本自无教训(时间副词,原本)

自可断来信(时间副词,即、马上)

葳蕤自生光(连词,而)

物物各自异(有)

好自相扶将(不译)

8.遣

为仲卿母所遣(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十七遣汝嫁(送)

县令遣媒来(派)

9.若

今若遣此妇(如果)

君既若见录(既若:这样)

10.为

为仲卿母所遣(介词,被)

阿母为汝求(介词,替)

慎勿为妇死(介词,为了)

为诗云尔(动词,写)

十七为君妇(动词,做)

君既为府吏(动词,担任)

非为织作迟(动词,是)

君家妇难为(动词,做)

黄泉共为友(动词,结为)

始尔未为久(动词,算)

时时为安慰(动词,作为)

遣丞为媒人(动词,做)

自名为鸳鸯(动词,叫作)

11.因

于今无会因(名词,因缘、机会)

因求假暂归(于是)

12.得

夜夜不得息/汝岂得自由/不得便相许/那得自任专(能够)

幸复得此妇/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贺卿得高迁(得到、娶到)适得府君书(得到、收到)

阿母得闻之(不译)

13.何

何意致不厚/何意出此言(岂、哪里)

何乃太区区/何言复来还/何不作衣裳(为什么、怎么)

隐隐何甸甸(副词,何等、多么)

作计何不量(多么)

其往欲何云(怎么样)

君还何所望/贵贱情何薄/汝今何罪过(什么)

14.且

吾今且报府(暂且)

且暂还家去(暂时)

磐石方且厚/四体康且直(而且)

15.便

便可速遣去/便可白公姥/不得便相许/泪落便如泻/便作旦夕间(就)

便言多令才(能说会道)

便可作婚姻/便复在旦夕(随即、立刻)

便利此月内(与“利”连用,吉利)

五、词类活用

1、名作状

孔雀东南飞(向东南)

相见常日稀(一天天地)

昼夜勤作息(从白天到夜晚)

耳著明月铛(耳朵上)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

金车玉作轮(用玉石)

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在早上、在晚上)

卿当日胜贵(一天天地)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在东西两边,在左右两边)

2、名作动

以此下.心意(放下)

仕.宦于台阁(做官)

3、形作动

千万不复全(保全)

窈窕艳城郭(称艳)

4、使动用法

足以荣汝身(使……荣耀)

5、意动用法

戒之慎勿忘(以……为戒)

6、为动用法

时人伤之(为……悲伤)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汝是大家子

2、被动句

仍更被驱谴/今日被驱谴/同是被逼迫

渐见愁煎迫

为仲卿母所遣

3.省略句

念母劳(于)家里/俱会(于)大道口/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合葬(于)华山傍(省介词“于”)

府吏马(走)在前,新妇车(行)在后/汝今(有)何罪过(省动词)

(府吏)下马入车中(省主语)

4.介词结构后置句

仕宦于台阁

(二)文化常识与内容理解:

1.本诗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

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2.本诗继承并发展了《诗经》主要的艺术手法,全诗的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就运用了比兴的手法。

3.请赏析全诗结尾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结尾写焦刘二人合葬,坟前枝叶相通,鸳鸯合鸣,运用浪漫主义笔法象征了仲卿夫妇对自由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忠贞。结尾这一艺术化的表现手法寄托了人们追求自由恋爱,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也表达出诗人对现实生活中对美好爱情惨遭摧残的不满与愤懑。

4.请分析诗中兰芝两次流泪的内心活动,把握兰芝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兰芝辞别焦母之后“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与出嫁前的黄昏。“阿女默无声,手巾掩口啼,泪落便如泻”。她和小姑的分别,委屈难诉,离别悲伤,泪水纷纷落,这是多么有情有义的一位女子。刘兰芝告别婆婆的话语,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体现了她的教养和风度。她饱含委屈与哀怨,但忍住不流泪,可见她的坚强和对婆婆无声的反抗。

太守家明日即来迎娶,这是在家中最后的时光,自己决意辞别这痛苦的人世。更关键在于两年多前的今天(共事两三年,始尔未为久),自己是多么欢快地缝制着嫁衣。今昔对比,泣泪愁绝。除了悲伤,她同时在以眼泪表达着对婆婆,兄长的哀恨幽怨。这里表现出刘兰芝对于自己爱情的忠贞,不贪慕荣华富贵,也足见其性格中的刚烈性情。

6《孔雀东南飞》课后作业

《孔雀东南飞》 一、选择题 1、下列字词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伶俜(pīng)供养(g?ng)箱奁(ōu)窈窕(tiǎo) B、鲑珍(guì)磐石(pán)钟磬(qìng)罄竹难书(qìn) C、蹑履(niè)踯躅(zhú)踟躇(chí)箜篌(kōng h?u) D、婀娜(ē)主簿(fù)摧藏(cáng)络绎不绝(lu?) 2、下列选项中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窈窕槌床嬉戏彷徨 B、马鞍娇逸外欲暑葳蕤 C、驻足赍钱责无旁待如丧考阰 D、题跋汗牛充栋蓬荜生辉灸手可热 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怜体无比可爱幸可广问讯幸运地 B、会不相从许一定渠会永无缘他;见面 C、始适还家门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 D、可以卒千年终、尽逆以煎我怀逆料、想到将来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为仲卿母所遣县令遣媒来 B、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 C、大人故嫌迟故作不良计 D、谢家来贵门多谢后世人 5、下列加点部分词语不属于同一语言现象的是() A、便可白公姥 B、昼夜勤作息 C、我有亲父母,逼迫有弟兄 D、否泰如天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其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凡庸”之意,后者应理解为“真情挚意”。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这句中的“便利”是一个古今义不同的词语,“六合”与《过秦论》中的“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合”意义不同。 7、下面几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刚开始焦仲卿对刘兰芝有所误会。 B、“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刘兰芝临别时故意精心修饰,作为对封建家长制的无言的挑战。 C、“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这一句暴露了焦仲卿的软弱性。 D、“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表明刘兰芝忠于爱情义无反顾。 8、下列几句中最能概括焦仲卿忠于爱情敢于反抗的一项是() ①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②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③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④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 ⑤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⑥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

谈《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形象

谈《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的性格形象 同刘兰芝一样,焦仲卿是《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作品对于焦仲卿这个人物,是做了肯定性塑造的。但多年以来,语文教材提供的教参资料,对他的性格一直多做负面评价。最新人教版高中《语文》(2004版)配备的教学参考书,提供的两份参考资料,仍然说他是一个“不敢直接抗争,只能消极反抗,忍辱负重”(《课文鉴赏说明》)和“是一个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唐弢《〈孔雀东南飞〉的现实主义》)的人。这样的评价,笔者认为既无视了焦仲卿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没有真实地面对作品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对师生鉴赏这个人物形象造成了误导。 中国封建社会,经西汉初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整合,到了焦仲卿生活的东汉末年,封建礼教、家长专制不仅在社会制度和法律层面得到严格的维护,且儒家的“尊亲孝悌”“长幼尊卑”等思想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在《孔雀东南飞》这首长诗中,我们看到,不仅是在焦仲卿这样的没落仕宦家庭里,作为家长的焦母,在子女面前有绝对的权威,不容冒犯;就是在刘兰芝这样的、处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家庭里,有着家长身份的兰芝兄长,对刘兰芝也有不容抗拒的支配权。刘兰芝回到娘家后,面对哥哥的威逼,只得答应再嫁知府公子。难道我们会据此认为刘兰芝也是一个懦弱的、没有反抗精神的人吗? 只要改变僵化、偏激的思维方式,顾及到那个时代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我们就会在作品中发现,焦仲卿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和兰芝的幸福生活,面对封建宗法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迫害,一直在勇敢地、一步一步地反抗着。只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的封建士子,也因为他还是一个寡母家长哺育大的儿子,他的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的反抗形式与刘兰芝不同罢了。 在故事的开始,他从郡府还家小住。当兰芝向他述说婆媳二人矛盾的缘由及自己遭婆母逼迫的悲苦,并要他为俩人的婚姻爱情做出选择时,我们看到,仲卿并没有像一般懦弱的男子那样,在婆媳矛盾冲突中,采取沉默不作为、或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和事佬方式,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保护兰芝、为维护俩人的婚姻爱情前去劝谏母亲、阻止母亲对兰芝的伤害。他对母亲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

高中语文 2.6《孔雀东南飞》赏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2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 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 通过有个性的人物对话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全诗“共一千七百八十五字,古今第一首长诗也。淋淋漓漓,反反复复,杂述十数人口中语,而各肖其声音面目,岂非化工之笔”(《古诗源》卷四,沈德潜按语)。在贯穿全篇的对话中,可以看到,刘兰芝对仲卿、对焦母、对小姑、对自己的哥哥和母亲讲话时的态度与语气各不相同,正是在这种不同中可以感受到她那勤劳、善良、备受压迫而又富于反抗精神的外柔内

2018年秋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课时作业:6孔雀东南飞含答案

课时作业6 [基础演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摧藏.(zàng)彷.(páng)徨 徘徊.(huái) 伶.(líng)俜.(pīn) B.窈窕.(tiǎo) 遗.(yí)施 拊.(fǔ)掌葳.(wēi)蕤.(ruí) C.否.(pǐ)泰哽咽.(yè) 玳.(dài)瑁踯.(zhí)躅.(zhú) D.公姥.(lǎo) 便.(biàn)言 奄奄 ..(yǎn) 箜.(kōng)篌.(hóu) 【解析】A.“俜”读pīng;B.“遗”读wèi;D.“姥”读mǔ,“便”读pián。 【答案】 C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自缢不堪结发偏邪 B.怀愤罗敷驱遣腰襦 C.香囊箱帘严装纨素 D.精妙嬉戏磐石娇逸 【解析】A.邪—斜;B.愤—忿;C.装—妆。 【答案】 D 3.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却,退下来 B.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令,美好 C.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适,出嫁 D.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幸,幸亏 【解析】幸,希望。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实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否,厄运 B.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渠,他 C.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赍,携带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 【解析】赍,赠送。 【答案】 C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B.本自无教训 ..,兼愧贵家子 C.视历复开书,便利 ..此月内 D.自名秦罗敷,可怜 ..体无比 【解析】B.教训:古义,教养;今义,训斥或从错误中得到认识。 C.便利: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D.可怜: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 【答案】 A 二、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了兴的手法;为全诗写下感情的基调,统摄全诗、引起故事的作用。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采用了赋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的心灵手巧,多才多艺。 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B.温柔 C.外柔内刚D.坚强持重 【答案】 C (二)阅读下节诗句,完成9~12题。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9.这几句诗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 C.铺陈排比D.赋、比、兴 【解析】D项中“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这段文字中没有运用这种手法。 【答案】 D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诗前有序文:“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没水而死。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是一曲基于事实而形于吟咏的悲歌。其中,主人公刘兰芝、焦仲卿之死,表面上看来,是由于凶悍的焦母和势利的刘兄逼迫的结果。事实上,焦母、刘兄同样是封建礼教的受害者。因为焦母、刘兄的本意,并不想害死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妹妹。这从刘、焦死后,“两家求合葬”这样后悔不及的举动可以看出。——尽管这是他们对刘兰芝、焦仲卿生死不渝爱情的晚到的认可与祝福。他们主观上的出发点虽有利己的打算,但也有把维护自己亲人的终身幸福与自己的利益统一起来的愿望。焦母刘兄是要在自己与焦仲卿、刘兰芝的利益之间找到一块平衡的绿地而共处。然而,他们没有成功。这里,问题的深刻性在于:刘兰芝、焦仲卿毕竟是直接通过他们的手被害死了。焦母、刘兄同时又成了封礼教的帮凶。这种不以个别人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力量,正是当时封建制度罪恶本质的必然反映。刘焦之死在当时有必然性。因为他们面临的抉择只有两种可能:或者向焦母刘兄屈服,违背自己的爱情誓约;或者以一死来维护两人的爱情誓约。刘、焦不可能随心所欲地造反第三个可能。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条件并不是他们自己选定的,而是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刘、焦之死,固然有外来的压力,但也有其内在的原因。这原因就是他们自身的思想也不能摆脱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封建意识形态。《礼记·本命》中载:“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迫害刘兰芝用的是第一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也遭到家长制的威压。那么刘兰芝、焦仲卿是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这些封建教条呢?没有。刘、焦两人所反复辩解的是他们并没有违反这些封建规范。他们的认识不能不受时代的局限。刘兰芝、焦母刘兄则以为坚守这些封建教条才能真正维护自己和亲人的幸福。显然,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焦母、刘兄是强者,而刘兰芝、焦仲卿注定是被吞食的弱者。他们并不是处于打倒孔字店的五四时期,而是处于中国地主阶级还有着远大前途,封建制度正处上升时期的东汉末年。刘兰芝、焦仲卿的抗争只是一种自身合理的人性要求同违背这些要求的封建礼教之间的一种不自觉而且没有出路的冲突。因此,他们的死,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与这个要求实际上不能实现的产物。他们的死,是对封建礼教罪恶本质的控诉。思想上的局限,并不能转移或否定实践意义上的客观作用。刘兰芝、焦仲卿不愧是封建礼教的早期叛逆者,因为他们没有逆来顺受地屈从。死与屈从,都是封建礼教对他俩的毁灭。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毁灭。如果他们屈从了,那么虽然他俩的肉体还活着,但他们的灵魂、他们的爱情理想却不复存在了。而死,却表现了他俩为坚持爱情理想而作的抗争,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赢得后世人民对他俩的同情与尊敬,成为后代粉碎封建枷锁的精神鼓舞。所以,刘、焦之死,已冲破个别人、个别家庭的狭小范围而具有了重大的典型意义,揭出了极其普遍的社会问题。《孔雀东南飞》的重大思想价值在于:它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早期,就形象地用刘兰芝、焦仲卿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热情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夫妇忠于爱情、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直接寄托了人民群众对爱情婚姻自由的热烈向往。《孔雀东南飞》结构完整、紧凑、细密。其情节的组织,采取双线交替推进的方式。其中,一条线索由刘兰芝、焦夫焦母刘兄之间展开。这是一场迫害与反迫害的斗争。仲卿求母一段,是第一次冲突,刻画了焦母的专横和仲卿的软弱。兰芝辞婆一段,是第二次冲突,反映了焦母的无情和兰芝的斗争。兰芝拒婚,是第三次冲突,在兰芝与其兄之间展开,突出了兰芝宝贵不能淫的坚贞品格及其兄的卑鄙。仲卿别母一段,写出了阿母的顽固与仲卿的守约。这四次冲突,一次比一次激烈,直至双双殉情。特别是主角兰芝,她的坚决抗争,影响与决定了仲卿的态度与斗争。

孔雀东南飞中19个相字的用法归纳

《孔雀东南飞》中19个"相"字的用法归纳《孔雀东南飞》中相”字出现的频率极高,量化统计可知,它共出现了十七次。理解好如此之多的“相”字,不仅有助于同学们较全面地掌握它的多个含义,也有利于对文句的准确把握。鉴此,笔者对其做了分类梳理,下面结合例句加以具体解释。 一、读xiāng,其词性有如下两类: 第一类,作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译为“互相、相互”,如: ①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②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④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从意思上看,①②的“相见”显然涉及夫妻双方,因而当是互相见面。③中“相覆盖”的是“枝枝”,“相交通”的是“叶叶”,④中“相向鸣”的是“双飞鸟”,它们都涉及多方或双方的行为,因而“相覆盖”译为相互覆盖,“相交通”译为互相交接,“相向鸣”就是面对面哀鸣。 第二类,做人称代词,表示动作所涉及的一方,不可解作“互相”。按照人称的不同可分为三种: 一是作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如: ⑤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⑥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⑦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上述三句的⑤⑥句是刘兰芝对焦仲卿说的话,第⑦句是刘兰芝对小姑之言。这里的“相”都不是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三个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刘兰芝)希望对方对待自己(即“相”)的某种态度和行为,“相”均指代说话人。“相遣归”就是把我休回娘家,“莫相忘”就是不要忘记我。 二是作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如: ⑧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⑨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⑩誓不相隔卿 ⑾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⑿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 此处的⑧句是焦母回绝儿子求情时说的话,“会不相从许”就是(我)一定不会答应你。⑨⑩⑾句是焦仲卿对刘兰芝所讲的,“相迎取”就是迎接你,“誓不相隔卿”就是发誓不断绝(与)你(的恩情),“不相负”就是不辜负你。⑿句是焦母对媒人所言,“不得便相许”就是(我)不能就答应你。这些句子都表示说话者对待对方(即“相”)的某种态度,“相”都指代听话人。 三是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她)”。如:⒀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⒁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⒂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 ⒃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 上述四句中的“相”分别出现在对话句和叙述句中。⒀是兰芝叮咛小姑要好好侍奉婆母,所谓“相扶将”就是服侍她。⒁是兰芝对兄长的答语,让他赶快答应媒人的婚聘,“相许和”就是答应他(媒人)。⒂⒃是兰芝听到仲卿的马嘶后的反应,

《孔雀东南飞》知识点整理解析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知识点整理 需背诵部分 序曰: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一、通假字 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取”同“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同“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3.蒲苇纫如丝(“纫”同“韧”,坚韧,柔软而又坚固) 4.十七遣汝嫁,谓言无誓违(“誓”同“愆”,过失、过错) 5.府吏见丁宁(“丁宁”同“叮咛”,嘱咐) 6.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要”同“邀”,相约、约定) (附:便要.还家“要”同“邀”,邀请) 7.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同“脏”,脏腑) 8.奄奄黄昏后(“奄奄”同“晻晻”,暗沉沉的) 二、古今异义 1.可怜 ..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 2.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古义:坐具,比板凳稍宽。今 义:卧具。) 3.涕.落百余行(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4.感君区区 ..怀(古义:忠诚相爱,真挚。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5.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古义:信使,这里指媒人。今 义:书信,信件。) 6.处分 ..适兄意,那得任自专(古义:处置、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做出处罚决定。) 7.生人 ..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古义:活着的人。今义:陌生人。) 8.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古义:彼此相通,连接。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适 ①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出嫁) ②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适合、按照) ③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刚才、方才) ④少无适俗韵/削足适履(适合) ⑤从上观之,适与地平(正、恰好) 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到、往) 2.谢 ①谢家来贵门/上堂谢阿母/谢家事夫婿(辞别) ②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辞谢)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劝告) 3.令

6孔雀东南飞并序课时作业

6 孔雀东南飞并序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虞美人雨后同干誉、才卿置酒来禽花下作① 叶梦得落花已作风前舞, 又送黄昏雨。晓来庭院半残红, 惟有游丝千丈罥②晴空。殷勤花下同携手, 更尽杯中酒。美人③不用敛蛾眉, 我 亦多情无奈酒阑时。 【注】①干誉、才卿:叶梦得友人。来禽:林檎别名,南方称花红,北方称沙果。②罥(ju cn):缠绕。③美人:古代文人雅士饮酒常有侍女、歌伎捧觞。 1. 下列对本词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上片写一场风雨过后, 落花无数, 清晨天气转晴, 庭院中半是残花, 只有游丝飘荡, 写景富有层次, 意境凄清迷蒙。 B. 上片写景的重点从时间上来看是在清晨,即“晓来”之际,是实写; 而前两句是回忆昨日风雨落花的景象, 是虚写。 C. “落花”两句用了比拟的修辞,一个“舞”字,写出落花随风飘舞的景象, 一个“送”字, 赋予落花人的情态, 创意新奇。 D. 词的最后两句表面上是在用“我亦多情”劝慰美人不必悲伤,实际上表达了词人与情人分别时内心的伤感与无奈。

E. 全词既有“落花、风雨”的哀景,又有“游丝千丈罥晴空”的高旷 清新, 婉约中有豪放之气, 颇得东坡婉约词之妙。 解析:AD A项,“游丝”指的是天上的云丝,意境不是凄清迷蒙。D项, “词人与情人分别时” 说法有误, 词写与友人花下饮酒, 侍女同乐的情景, 不是与情人分别的情景。 2. 这首词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词分析。 解析: 本词内容丰富, 先写景抒情, 再写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写美人敛蛾眉, 词人加以安慰。 答案:①惜花伤春的情怀。上片风雨摧残落花,残红满院,透出伤春之情。 ②对雨后初晴美景的喜爱。雨后初晴, 天空云丝飘荡, 更显晴空辽阔高旷, 乐景写乐情。 ③与朋友聚饮的喜悦。(与朋友的深情厚谊)雨后初晴, 词人花下置酒, 殷勤劝酒。 ④宴终人散的伤感。最后两句借劝慰美人,委婉地说出了“酒阑”之 后曲终人散的伤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 曲江二首(其一)①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②,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③, 苑边高冢卧麒麟

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

论《孔雀东南飞》的人物形象塑造 贵池杏花村中学伍宏才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篇杰出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所以脍炙人口,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塑造了刘兰芝、焦仲卿等个性极为鲜明的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歌颂青年男女坚贞的爱情,表现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 诗里众多的人物中,主人公刘兰芝的形象塑造得格外成功。作者通过她的能织布,与小姑的友爱,离开焦家时的装束等细节,表现了她的聪明、善良、爱劳动、重感情等优美的品德。特别是自始至终突出了她那当机立断、永不向压迫者向恶势力示弱的倔强性格。在“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无理压迫下,她深知遣归之势不能挽回,她起来斗争了,她主动自请遣归。被遣在封建社会是最不体面最伤心的事情, 但在兰芝“上堂拜阿母, 阿母怒不止”时, 却表现得那么镇定从容, 没掉一滴泪, 没有流露出一点可怜相。当她被遣回家, 阿兄逼迫改嫁, 阿母又不肯作主, 她知道在娘家也呆不下去。她知道今生无法与仲卿活着团圆, 就向仲卿提出一同自杀的约誓, 坚决“举身赴清地”, 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出最后的反抗。作者塑造了一位勤劳、善良、美丽、聪慧、坚贞, 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光辉的妇女形象。 诗篇以充满同情的笔触描绘了另一个正面形象焦仲卿。仲卿的性格不如兰芝坚强,对封建势力的认识也不如兰芝清楚,他是在现实教育下,由软弱到坚强,由认识模糊到认识清楚,逐步发展的。但他同样忠于爱情,具有为争取婚姻自主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好品质。 作为刘、焦对立面的焦母、刘兄,作者虽然笔墨不多,人物形象也是鲜明的,他们都是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代表,是兰芝、仲卿悲剧的直接制造者。焦母极端专横暴戾,刘兄贪财慕势,庸俗丑恶。 《孔雀东南飞》人物形象塑造成功,这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全诗以主要篇幅描写人物对话,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了重大的作用,刘兰芝的对话,极其生动传神。诗是从兰芝向丈夫焦仲卿诉说自己的痛苦开始的。开始四个排比句,会“织素”、“裁衣”、“会弹箜篌”,会“诵诗书”,备述自己知书识礼,才艺俱佳。“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上工早,收工迟,活干得又快又好,是个勤劳手巧的人。但婆婆不喜欢她,故意嫌她慢。兰芝说:“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一语破的,指明问题的实质。她主动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兰芝嫁过来二三年里,受的委屈太多,心里积压的郁愤再也压抑不住了,说明兰芝

孔雀东南飞 翻译、解析

孔雀东南飞/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两汉:佚名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

高中语文 第6课 孔雀东南飞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6课孔雀东南飞课后强化 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公姥.(mǔ)槌.床(zhuī)哽咽.(yè)伶俜.(pīng) B.葳蕤.(ruī) 珰.(dāng) 拊.掌(fǔ) 玳.瑁(dài) C.主簿.(bù) 赍.钱(jī) 否.泰(pǐ) 婀.娜(ē) D.磐.石(pán) 摧藏.(cáng) 鲑.珍(guì) 晻.晻(yǎn) 【答案】C(A槌:chuí,B蕤:ruí,D藏:zàng,鲑:xié。) 2.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驱使葳蕤遗弃琉璃 B.槌床纨素钱帛嘻戏 C.蒲苇拊掌婀娜窈窕 D.娇逸红罗踯躅彷徨 【答案】B(嘻—嬉) 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可怜 ..体无比(可爱) 幸.可广问讯(幸运地) B.故.作不良计(故意) 渠.会永无缘(他) C.始适.还家门(出嫁) 适.得府君书(刚才) D.其日牛马嘶.(马叫) 逆.以煎我怀(预料、想到将来) 【答案】A(幸:希望) 4.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昼夜 ..莫相忘 ..勤作息嬉戏 B.共事 ..体无比 ..二三年可怜 C.处分 ..适兄意不久当还归 .. D.叶叶相交通 ..不复全 ..千万 【答案】A(B共事:古:一起生活;今:一块工作。可怜:古:可爱,今:值得怜悯。 C.处分:古:处理;今:对罪犯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作出处罚决定。还归:古:回来,追回;今:把借来的东西送还本主。D交通:古:互相穿插重叠;今: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千万:古:无论如何,表示坚决;今:务必〈表示肯切叮咛〉。) 5.选出“见”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 )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庐江小吏,与刘兰芝一同殉情而死。下面是给大家的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仲卿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和兰芝的幸福生活,面对封建宗法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迫害,一直在勇敢地、一步一步地反抗着。只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的封建士子,也因为他还是一个寡母家长哺育大的儿子,他的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的反抗形式与刘兰芝不同罢了。 在故事的开始,他从郡府还家小住。当兰芝向他述说婆媳二人矛盾的缘由及自己遭婆母逼迫的悲苦,并要他为俩人的婚姻爱情做出选择时,我们看到,仲卿并没有像一般懦弱的男子那样,在婆媳矛盾冲突中,采取沉默不作为、或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和事佬方式,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保护兰芝、为维护俩人的婚姻爱情前去劝谏母亲、阻止母亲对兰芝的伤害。他对母亲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段话,他用心理智,方式得体。他先说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而只是一个贫寒的士子,能够娶到刘兰芝这样美丽贤惠、勤劳持家的妻子已是侥幸了;然后又讲他和兰芝情投意合,感情深厚,要一生相伴相随;最后竟反守为攻,指责母亲为什么在兰芝品行无偏斜的情况下,刻薄地对待她?这是多么明确的态度,多么

鲜明的情感倾向,又是对专制家长多么有理有节有力的反抗方式?接下去,当焦母粗暴严厉地拒绝他的要求,并用为他再娶美女的条件进行怀柔时,焦仲卿非但没有在焦母的威吓利诱下退缩,反而更进一步抗争到:“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焦仲卿以终身不娶反抗母亲的家长专制,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社会是不“尊亲事孝”的行为,是让自己背上了有违人伦道德的罪名的,也是他在血亲关系中,以个体形式反抗焦母这个专制家长最强有力的手段。这难道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有勇气的反抗吗?我们不能要求生活在东汉末年、读的是“四书”“五经”的焦仲卿,为了维护他和刘兰芝的婚姻爱情,能够采取去诉诸法律的方式,抑或带着兰芝脱离母亲去独立生活。焦仲卿在反抗封建家长破坏他的婚姻爱情时,以个体的、和平理性的方式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直言劝谏、据理力争,直至以终身不娶反击。 当专制、冷漠的焦母失去理智,一意孤行时,焦仲卿转而希望通过暂时的妥协淡化婆媳二人的矛盾:他劝慰兰芝暂且回娘家住一段儿时间,目的是通过分离消除焦母对兰芝的敌视,在没有矛盾冲突的时间延续中使焦母回心转意。焦仲卿的妥协,不是软弱和怯懦,而是为守护俩人婚姻爱情所采取的、既主动又理智现实的行动。 但仲卿、兰芝二人的爱情,不只受到焦母这个专制家长的摧残,继而还受到了同样是专制家长的刘兰芝哥哥的破坏。焦仲卿决没有料到的是,兰芝回到娘家后,专制粗暴的兰芝哥哥不给他们守护爱情的时间,兰芝被逼再嫁。这是他和兰芝都无力控制的事变。他因自己种种努力最终都失败了而绝望,决意一死。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是焦

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节选)

主题的重建──《孔雀东南飞》赏析(节选)现在,大概不会有人怀疑《孔雀东南飞》是一首描写焦仲卿夫妻的忠贞爱情故事的叙事长诗了,但我认为,这个问题仍然是值得细致分析的。 长诗一开始,便是焦仲卿妻对丈夫的一段苦诉文字,我们现在需要注意的不是她实际说了什么,而是她说这些时的感情的情绪。“十二能织素,……及时相遣归。”我们从焦仲卿妻的这段话中听到的是什么呢,听到的是爱情吗?不是!我们听到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怨诉,在这怨诉里压抑着的是内心深处的愤懑。这种怨诉,这种愤懑是一个对自我的价值有明确意识的女子在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的必然心理反应。我们还能够感到,这种怨诉、这种愤懑,绝不仅仅是对其婆母的,同时也是对其丈夫的,至少,她感到丈夫并没有对她有应有的感情,并没有因这感情而维护她应得的公正的待遇。只有在这种心情下,只有在这种委曲的感受中,她才不得不向她的丈夫表白自己的价值。与此同时,在她不得不表白自己的价值时,她表白的不是自己对丈夫的爱,对丈夫的爱情,因为在社会上和在她自己的观念中,爱情并不是婚姻的必要基础,她不能仅仅以爱情为自己的不公正待遇申辩。在这种申诉中,我们分明感到,刘兰芝与其丈夫之间,是没有强烈的爱情关系的,他们之间有的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般的夫妻生活。读者只要再读一读焦仲卿妻的这一段苦诉的文字,便会

感到,不但她没有从丈夫身上感到对自己的爱,她自己的这段话也是冷冷的,没有流露出对丈夫的爱的感情。这绝不说明她的无情无义,而是因为一个在夫家遭受虐待和歧视而又具有自尊心的女子,是不可能产生对丈夫的真正感情上的爱的,她充其量只能遵守传统妇德,尽到一个妻子对丈夫应尽的义务。她对自己的表白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进行的。 现在我们再看一看焦仲卿。“阿母谓府吏:’何乃大区区!……再拜还入户。’”这这里,我们知道,焦仲卿为维持与刘兰芝的婚姻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他企图用终身不娶遏止母亲,但他的努力也仅止于此!当母亲槌床大怒,指责其公然在母、妻之间偏袒妻子的时候,他便无计可施了。在这里,关键的问题不在于他到底站在哪一边,而在于他自己到底认为谁是谁非。当他明知其妻无辜而其母无理的情况下,他却没有表现出稍微坚决的态度维护妻子的利益。我们可以认为这是封建礼法的束缚,但即使这种束缚也说明焦仲卿对其妻的爱情没有强烈到地平线之上。爱情与一般的同情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使其可以失去理智而狂热地为实现自己的追求而努力,在封建礼教统治下的中国古代社会上,恰恰正是这种激情的形式可以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特别是在爱情的愿望实际受阻的情况下。对焦仲卿,她的妻子是不会产生我们现在所说的爱情的,这不仅仅因为她对母亲的态度,而在于他的软骨病,在于他的对任何强者的那种唯

高一语文第1章1.3《孔雀东南飞》暑假作业(含解析)

第1章1.3 《孔雀东南飞》 一、《孔雀东南飞》解读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悲剧。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因诗的首句为“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故又有此名。全诗350余句,1700余字。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 作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故事繁简剪裁得当,人物刻画栩栩如生,不仅塑造了焦刘夫妇心心相印、坚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顽固和刘兄的蛮横刻画得入木三分。篇尾构思了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孔雀的神话,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1.说一说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性格特征。 2.《孔雀东南飞》有何社会价值意义? (一)课内阅读。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始适还家门(女子出嫁)适得府君书(刚才) B.故作不良计(故意)大人故嫌迟(特地) C.幸可广问讯(幸亏)幸复得此妇(希望) D.徒留无所施(用处)留待作遗施(施舍) 2.加点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吾今且报府四体康且直B.君尔妾亦然诺诺复尔尔 C.君既若见录腰若流纨素D.于今无会因因求假暂归 3.“相”可以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相当于第一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代词或第三人称代词。对下面各句中这种用法的“相”归类,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①及时相遣归②会不相从许 ③还必相迎取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⑥誓不相隔卿 ⑦誓天不相负⑧蹑履相逢迎 ⑨怅然遥相望⑩不得便相许 A.①⑤/②③⑥⑦⑩/④⑧⑨

焦仲卿:一个被误读的人物

《孔雀东南飞》被称为“古今第一长诗”与《木兰诗》一起被称为“乐府双璧”,历来传诵不衰,也是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对于其中的人物形象,人们对刘兰芝的评价一致比较高,但对焦伸卿这个人物却颇多微词,“他是笼子里长大的金丝鸟,养成了拘谨懦弱的个性,一个比较善良的白面书生。??他其实只有一点幻想的期待,并无什么实际办法。??作者活活画出了这个怯弱的书生的性格和面貌。” (《唐驶文集》第九卷)。游国恩的《中国文学史》也认为焦伸卿“性格比较软弱”。中国社科 院文学研究所编写的《中国文学史》评价焦仲卿说“较少刚气”,在母妻冲突中“一筹莫展”,殉情前“仍不免一番徘 徊瞻顾”,表明他“懦弱”和“思想中始终存在矛盾”到 了今天,又有人把焦伸卿誉为“情圣”,为情而生,为情而 死。我认为这些对焦伸卿的评价都把人物简单化,片面化。 焦仲卿被误读了太长时间。以下就将我对焦仲卿的理解阐述如F,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一焦仲卿是一个痴情的人 痴情在那个时代对?个男子来说是?个贬义词。在那个 时代,女人是作为男性的附庸而存在的,男子休妻另娶就如 换衣服一样。焦母哭劝儿子时说: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风气。自古以来,“痴情女子 负心汉”己成定例,似乎天经地义男子的痴情只能换来别 人的鄙视,认为是儿女情长,胸无大志。焦仲卿是把刘兰芝

作为一个真正的,与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仕途的渺茫,使焦仲卿更珍视与刘兰芝的爱情。虽然焦母在刘兰芝被遣后,以“窈窕艳城郭”“可怜体无比”的东家女来诱惑焦仲卿,但焦仲卿显然是不屑一顾“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焦仲卿的心中,没有人能取代刘兰芝的位置。仅从这一点看焦仲卿在那个专制时代已有明显的叛逆性。 二、焦仲卿的两难选择 指责焦仲卿“软弱”、“较少刚气”的人,明显忽略了 焦仲卿的对立面是焦母,是把他拉扯大的母亲。在刘兰芝与焦母之间,在爱情与亲情之间,焦仲卿无法做出选择。因为这两个女人都是他生命中无法割舍的,而命运却偏偏让他只能选择一个。爱情与亲情对每个人来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 不少人指责焦仲卿在刘兰芝与焦母的冲突中没有站在刘兰芝的一边,其实我们设身处地替焦仲卿想一下,难道焦仲卿可以留下刘兰芝,赶走他母亲吗?焦仲卿也曾为刘兰芝激烈地辩解:“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其实就是站在刘兰芝的立场上责问母亲,并且坚定地说:“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也止因为焦仲卿的话触发了焦母的权威,焦母才会“槌床便大怒”,指责焦仲卿“小子无所艮,何敢助妇语”。因此,在这时候,让刘兰芝暂回娘家也许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方法。在焦仲卿的心中刘兰芝的回娘家只是暂时的,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赏析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语言艺术的成就尤为突出,无论是叙事语言还是人物对话都是如此。 《孔雀东南飞》最大的艺术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来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以刘兰芝为例,诗歌开篇便以刘兰芝的口吻向读者展示了其良好的个人素养,“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以及“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一个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便展现于眼前。然后,刘兰芝在焦家既要忍受“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辛苦,还要耐得住“君既为府吏……机见常日稀”的寂寞,更要背着丈夫忍受“大人故嫌迟”的数落。兰芝的“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中的“堪”与“徒”,流露出多少委屈和不平。仲卿对着她哭不成声,一筹莫展,她便说“勿复重纷纭”,他劝她暂回娘家,再图后会,她便说“何言复来还”,她看清问题后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表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格的尊严。“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对于自身仪态与着装,丝毫不马虎。仲卿和她告别,她这样叮咛“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是在具体条件下必然会产生的她的唯一的希望。她对仲卿体贴谅解,一方面忠于爱情,“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一方面设身处地,“同时被逼迫,君尔妾亦然。”“被遣”回家,其兄逼婚,刘兰芝的回答也相当明确,“理如兄所言,谢家时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

兄意,那得自枉生!”虽话与愿违,可言语中的“实”、“适”、“那得”等词流露的语气,乍听通情达理,但其中夹杂着万般的悲哀与无奈,可兰芝却不曾哀求半分。当刘、焦两人约定共赴黄泉之后,焦仲卿还有几分忧郁,“长叹空房中”时,刘却毫不犹豫,毅然“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揽”、“举”、“赴”与焦的“徘徊庭树下”对比,该是何等的坚决! 美丽、善良、能干、倔强、坚强、冷静、理智的性格则使兰芝的形象柔美而不软弱,独立而不专横,能干而不恃才,执着于爱情而不失自尊,外柔内刚,冷静理智。以上几个方面所形成的人格魅力,使兰芝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人物长廊中不可替代的光辉的女性形象。 第二是利用环境或景物描写衬托、渲染。诗的开篇用比兴的手法,定下了全诗悲凉的感情基调。“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比喻情意绵绵的夫妻间的依依惜别,表现了主人公的痛苦与悲伤,无奈与依恋,令人黯然神伤。“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隐”、“甸”写车声“,加上“何”字,是两人生离死别是心中“隐隐”的悲伤的外现,这种悲伤之情又是何等沉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通过描述眼前之景来表达心中悲愤,刘兰芝“举身赴清池”前的景物描写“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夜幕降临,环境死一般寂静,令人悚然。“奄奄”、“寂寂”浓浓地渲染了悲剧气氛。 第三个艺术特点是运用抒情性的穿插。在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里面,作者的话是很少的。但是,在关键性的地

孔雀东南飞_作业2

孔雀东南飞作业2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哽咽葳蕤遗施主薄 B.伶聘公姥扶将窈窕 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 D.婀娜掷躅嗟叹煎迫 2.下列加黑的词语的意义,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勤作息嬉戏莫相忘 B.共事二三年可怜体无比 C.处分适兄意不久当还归 D.叶叶相交通千万不复全 3.下列加黑的“相”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及时相遣归 B.会不相从许 C.嬉戏莫相忘 D.仰头相向鸣 4.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谢”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和()A.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B.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 C.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 D.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5.阅读下面一首汉乐府,选出理解赏析不当的一项() 长歌行 乐府歌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A.一、二句表现了植物茂盛的园圃里充满生机。但末尾“晞”字,暗寓着旺盛之中时光将一去不返的微妙意思。 B.三、四句写温煦的春天传播着光和热,以德惠恩泽施予万物,从而使大自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C.五、六句写出了大自然的另一面,由盛而衰,由生长而消亡。但其中也暗含第二年春天一到,它们又会蓬勃地生长。 D.七、八两句用百川东流入海不再西归为喻,既将道理加深,也加强了说服力,从表现上是一种“蓄势”,从而水到渠成地用最后两句点出主题。 阅读《孔雀东南飞》的前两段,回答6~8题。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6.开头两句采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对表达全诗内容有何作用? 7.第二段前边画线的诗句,主要采用了哪种艺术手法?突出了女主人公的什么性格特点? 8.第二段最后画线的诗句,所表现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是() A.勤劳 B.温柔 C.外柔内刚 D.坚强持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