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知识大纲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二、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电机及拖动基础》是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它既是研究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基础理论的学科,又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基础应用课,直接为工农业生产服务。
本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获得电机及拖动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掌握变压器、交流感应电动机、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性能;分析交﹑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启动、制动和调速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同时对电动机的选择、控制电机的原理和应用有一定的了解。
既为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供电技术等多门后续课程奠定专业理论基础,又为学生以后从事电气工程及其它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技术基础。
三、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高等学校自动化专业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它由电机学和电力拖动基础两门课结合而成,以电力拖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电机为重点,从使用的角度介绍直流电机、变压器、交流感应电机等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机械特性、主要工作特性以及在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调速、制动的方法和特性,了解控制电机的原理和电动机的选择。
本课程具有专业性质,讲授的内容是电机与拖动方面非常具体、实际的问题。
因此,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实践性也强。
四、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参考所选教材(1)。
各章节基本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和磁路(2学时)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内容;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及学习方法;了解电机及电力拖动系统的作用;掌握本课程用的基本电磁定律;掌握常用铁磁材料及其特性。
第二章直流电机(6学时)了解直流电机的用途及主要结构;掌握直流发电机和直流电动机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直流电机的额定值;了解直流电机空载磁场分布与空载磁化曲线;掌握直流电机的电枢磁场与电枢反应;了解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特点;理解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这两个机电能量转换要素的物理意义,掌握求解它们的计算方法;掌握直流电机电动势、转矩平衡和功率平衡方程式;了解他励直流电机的工作特性;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固有和人为的机械特性;了解根据电机的铭牌数据。
《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山西大同大学工学院《电机与拖动基础》教学大纲大纲适用: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总学时:80学时,4学分编写:机电工程系执笔:王官升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电力拖动系统的各种运行方式、动静态性能分析以及电机选择和实验方法,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要求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及常用电气仪表(器)的使用。
为进一步学习“电力电子拖动自动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习本课程必须具备“电路原理”或“电工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绪论第一章电机的基本原理第一节电磁感应掌握电磁感应定律及物理意义第二节机电能量转换基本原理了解磁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第三节电机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四节电机的能量损耗与发热理解电机的能量损耗与发热过程第二章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第一节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掌握电力拖动的系统的运动方程,并能熟练运用于电力拖动系统的分析和研究第二节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了解生产机械的负载特性,掌握各种负载特性的特点第三节电力拖动系统的稳态分析——稳定运行的条件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稳态分析方法,并能用于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稳定问题第四节电力拖动系统的动态分析——过渡过程分析第五节多轴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的简化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第一节直流电机工作原理及结构掌握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第二节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磁场掌握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和磁场的磁通分布第三节电枢绕组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掌握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方法第四节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和工作特性了解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和工作特性第四章直流电动机拖动基础第一节直流电动机机械特性分类第二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第三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第四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指标、方法、方式与负载类型第五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第六节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四象限运行第五章变压器第一节变压器的用途、结构及铭牌掌握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与结构第二节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了解变压器的空载运行和负载运行第三节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参数测定掌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和参数测定第四节变压器的运行特性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特性第五节三相变压器掌握三相变压器的结构特点第六节其它用途的变压器第六章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第一节电枢绕组的磁动势了解电枢绕组的磁动势第二节旋转磁场的形成和特点理解旋转磁场的形成和特点第三节交流电机的主磁通和漏磁通理解交流电机的主磁通和漏磁通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异步电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第三节异步电动机转子静止时的电磁关系掌握异步电动机的电磁关系第四节异步电动机转子旋转时的电磁关系理解异步电动机的功率关系,转矩的关系第五节对称运行的等值电路及相量图第六节负载运行的功率和转矩第七节异步电动机负载运行的功率和转矩第八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了解异步电机的工作特性第八章同步电动机的原理第一节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第二节同步电动机电压方程式和相量图第三节同步电动机电压平衡方程式和相量图能掌握同步电动机的电压方程和相量图第四节同步电动机功率方程功角特性理解同步电机的功率方程和功角特性第五节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及U形曲线理解同步电动机的功率因数调节和U形曲线第八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第一节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理解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第二节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掌握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式第三节异步电动机的调速了解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方法第四节异步电动机的制动了解异步电动机主要的三种制动方法第十章电力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第一节电动机的型号和铭牌参数理解电动机的型号和铭牌参数第二节电动机的绝缘等级与工作制分类了解电动机的绝缘材料及工作制分类第三节不同工作制下电动机的功率选择了解电动机不同工作制下的功率选择第四节电动机额定数据的选择理解电动机的额定数据第十一章特种电机第一节单相异步电动机掌握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第二节磁阻式同步电动机了解磁阻式同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与起动问题第三节磁滞式同步电动机了解磁滞同步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四节步进电动机了解步进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第六节直线电动机了解直线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01404118课程中文名称:电机学课程英文名称:Electrical Machinery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开课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开课学期:4总学时:72(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8学时)总学分:4.5二、课程目标目标1:掌握磁路的基本定律、常用铁磁材料的特性及交、直流磁路的特点,能够对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磁路问题进行分析;掌握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参数,以及典型电机的磁场、电路、力矩与功率等基本理论,能够对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的定义与分析。
(对应指标点1-4)目标2:掌握典型电机的基本方程、等效电路图、相量图等工程分析与计算方法;掌握及变压器及发电机的并联方法等工程原理和方法,并能够将其运用到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的运行分析与计算,并获得有效结论。
(对应指标点2-3)目标3:掌握典型电机的参数测试与特性实验技能和实验分析能力,能够运用其解决电机技术相关的复杂工程问题。
(对应指标点4-1)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备应用电机分析与应用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典型电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结构;掌握电机的基本分析理论,包括磁场、电路、功率、转矩和运行性能的分析;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分析、计算和实践技能,为后续深入学习电力系统和电力拖动系统相关知识打下理论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1、通过学习电机学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够对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及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定义与分析。
掌握磁路的基本定律、常用铁磁材料的特性及交、直流磁路的特点;掌握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的基本结构;掌握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的额定值、主要性能指标和主要参数的范围等;掌握变压器中的主磁场和漏磁场、三种旋转电机中气隙磁场的性质和时空关系;掌握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正常稳态运行时的运行原理、以及对磁场、电路、力矩与功率等形成基本认识,并应用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进行变压器和三种旋转电机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正确定义与分析。
机电控制技术复习大纲

星-三角形降压启动的原理图
4.6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特性
4.6.1 反接制动
1.电源反接制动 电源反接时会在转子回路中感 应出很大的电流,为了限制转 子电流,对鼠笼型异步电动机 可在定子电路中串接电阻;对 线绕型异步电动机可在转子电 路中串接电阻,限制电流的同 时增大制动转矩
图4.30 电源反接时反接制动的机械特性
n0 n S n0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1)三相定子绕组中通入对称三相电流产生旋 转磁场。 2)转子导体切割旋转磁场产生感应电动势和 电流。 3)转子载流导体在磁场中受电磁力的作用, 从而形成电磁转矩,进而驱动电动机转子 旋转。
4.3.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也分为固有机械特性 和人为机械特性
3.1.2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1. 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E Ken
2.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T KmI a
3.1.3 直流电机的可逆性
对于一台直流电机,究竟是作为发电机运行还 是作电动机运行,关键在于外加的条件,也就 是输入功率的形式。 如用原动机拖动直流电机的电枢旋转,则从电刷 端可以引出直流电动势作为直流电源,电机将 机械能转换成电能而成为发电机; 如在电刷上加直流电压,将电能输入电枢,则从 电机轴上输出机械能,拖动生产机械,将电能 转换成机械能而成为电动机。
(2)改变电枢电压时的人为特性
Ra U n T n0 n 2 Ke N Ke K m N
(3)改变磁通时的人为特性
UN Ra n T n0 n 2 Ke Ke Km
3.5 直流他励电动机的调速特性
3.5.1 改变电枢电路外串 电阻调速 调速方法的特点是简单, 但缺点是机械特性较软, 速度的稳定性差;空载 或轻载时调速范围不大; 在调速电阻上耗能多。 因此目前应用很少,仅 在起重机、卷扬机等低 速运转时间不长的传动 系统中使用。
电机dv测试大纲

电机dv测试大纲
电机DV测试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电气安全试验:包括绝缘电阻、耐电压、IPXXB/D电位均衡等。
2. 电磁兼容试验:包括瞬间传导发射、电磁传导发射(voltage/current)、电磁辐射发射、瞬态传导抗扰、瞬态耦合抗扰、电磁辐射抗扰度
(BCI/ALSE)、静电放电(ON/OFF)、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浪涌抗扰、低频电磁电子场强等。
3. 电池性能试验:包括容量和能量、能量效率、直流内阻、功率确认、自放电、混合动力特性脉冲、高低温启动特性、循环寿命等。
4. 滥用试验:包括跌落、模拟碰撞、盐水浸泡、挤压、球形挤压、针刺、翻转、热失控、外部火烧、PACK短路、过充/过放电(带或不带保护功能)等。
5. 热管理试验:包括高温冷却性能、低温加热性能、隔热性能、管壁压降(水冷)、气密性(水冷)、噪音(风冷)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准确信息。
Electric Machinery 电机学英汉双语刘慧娟教学大纲.doc

《电机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号:90L126Q2.课程体系/类别:专业类/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3.学时/学分:80/54.先修课程:微积分、几何与代数、大学物理、电路、工程电磁场5.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授课对象为3年级本科生,教学内容为学生未来在电气驱动领域的研究或应用打下理论基础。
学习该课程后,应达到下列要求:1.了解各类电机的基本结构;2.理解各类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各类电机正常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相量图和等效电路等;4.掌握各类电机的分析方法,以及电机的稳态运行性能;5.掌握电机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具有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独立完成电机相关实验的动手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一)课程教学内容按知识点、要求及学时分类(二)课程重点、难点第一章绪论(讲课4学时)重点:磁路基本概念和基本电磁定律。
第二章变压器(讲课14学时,实验2学时)重点: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基本方程式、等效电路、三相变压器连接组别的概念。
难点:变压器绕组归算和连接组别的判定。
第二章直流电机(讲课14学时,实验4学时)重点: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电枢反应、感应电动势、电磁转矩与直流电机的基本方程式。
难点: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电枢反应。
第四章交流电机的公共理论(讲课12学时)重点:交流绕组的功能和构成原则、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和磁动势的分析与计算。
难点:交流绕组的功能和构成原则、交流绕组感应电动势和磁动势的分析与计算。
第五章感应电机(讲课14学时,实验2学时)重点: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运行状态;感应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和相量图;感应电动机的转矩-转差率特性。
难点:感应电动机运行时内部的电磁关系;频率归算和绕组归算。
第六章同步电机(讲课14学时)重点:电枢反应、电压方程式、等效电路、相量图;同步电机的功率方程和转矩方程;同步发电机的功角特性。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

《电机与拖动》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机与拖动英文名称:Motors and Electric Drives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程课程编号:O131009所属院部:机电工程学院周学时:4学时总学时:75学时(理论学时60;实验学时15)学分:4学分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2011级学生预备知识:高等数学、物理学、电工学、电子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制图等。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其作用是承前启后,为后续课程打基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实验教学的目的和要求:使学生掌握变压器与各种电机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运行性能,独立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各种运行状态,掌握有关计算方法,合理地选择和使用电动机,为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做好基本培养和锻炼。
要求重点掌握变压器、异步电机、电动机的选择和电力拖动系统的动力学部分,同步电机、直流电机和控制电机部分作为一般掌握内容。
课程教材:唐介主编.电机与拖动(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参考书目:[1]彭鸿才主编.电机原理及拖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2]周顺荣编著.电机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3]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实验指导书.杭州:浙江天煌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考核形式:闭卷考试编写时间:2012年1月制定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注:根据需要,课时可作适当调整。
绪论(2学时)学习要求: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特点,掌握学好这门课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方法第1章磁路(4学时)学习要求:掌握常用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定律,为学好本课程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铁磁材料与磁路。
第2章变压器(8学时)学习要求:1.了解变压器的主要结构、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额定值的意义。
2.掌握变压器负载运行时的等值电路、相量图、基本方程式以及运行性能。
3.熟悉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流伺服电动机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
定子:定子铁心、励磁绕组、机壳、端盖、电刷
转子:电枢绕组、换向器、电枢铁心、转轴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基本特性
直流伺服电动机的应用见ppt
两相交流感应伺服电动机两相交流感应伺服电机工作原理:图见手机
两相交流感应伺服电机基本结构:
交流伺服电动机的结构主要分为定子和转子两大部分。
定子铁心上装有两个绕组,一个作励磁用,称为励磁绕组j1~j2;另一个称为控制绕组k1~k2;两个绕组的轴线互相垂直,在空间上相隔90°。
见ppt
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转子结构形式有三种:笼型转子、非磁性空心杯转子和铁磁性空心杯转子(减少转动惯量)。
两相交流感应伺服电机控制方式:见ppt简写
添加对自转的详解,见桌面
下面要一笔带过!!
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和调节特性都是非线性的两相感应伺服电动机的应用见ppt
三相感应伺服电动机
三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基本结构
见ppt三相交流
三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工作原理(简写)
(1)当三相异步电机接入三相交流电源时,三相定子绕组流过三相对称电流产生的三相磁动势(定子旋转磁动势)并产生旋转磁场。
(2)该旋转磁场与转子导体有相对切割运动,根据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并产生感应电流。
(3)根据电磁力定律,载流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受到电磁力作用,形成电磁转矩,驱动转子旋转,当电动机轴上带机械负载时,便向外输出机械能。
电机的转速(转子转速)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从而叫为异步电机。
它和感应电机基本上是相同的。
s=(ns-n)/ns。
s为转差率,ns为磁场转速,n为转子转速。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见ppt
三相感应伺服电动机及其矢量控制、见ppt
2.6.1三相感动电动机的变频运行
2.6.2矢量控制的基本思想
2.6.5感应电动机矢量控制伺服驱动系统
案例分析
无刷直流电动机/见ppt
永磁同步电机/见ppt
定义:对于转子直流励磁的同步电动机,若采用永磁体取代其转子直流绕组则相应的同步电动机就成为永磁同步电
动机。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组成部分:定子、永久磁钢转子、位置传感器、电子换向开关等。
分类。
控制。
应用。
见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