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的病句有哪些
小学病句常见类型及155例题(含答案)

小学病句常用类型及155例题练习(含答案)一、以下是小学语文常用的12种病句及文章修改符号: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改错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
二、小学病句修改的类型与例子。
【基本方法】:病因要“准”;改动要“小”;原意要“保”;检查要“细”。
【修改步骤】:1、读懂句子的意思;2、找准病处,对症下药;3、改后读读是否通顺,是否改变原意。
【常见九种病句类型】:(一)、成份残缺2种类型。
类型一:1、句子缺少了主要成份。
例1:正在仔细地批改学生的作业。
(缺少主语)例2:我们从小讲卫生的好习惯。
(缺少谓语,一般为动词)例3:校园里到处洋溢着欢乐。
(缺少宾语)类型二、句子中多了一些词语造成成份残缺。
例: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用词不当2种类型。
类型一:用错了近义词。
例:红军长征时期的生活非常艰巨。
类型二:用错了关联词。
例:虽然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三)搭配不当3种类型。
类型一:句中主要成份不搭配。
例: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
(提高)类型二:修饰限制的词语与中心词不搭配。
例:农民伯伯在山坡上种了许多欣欣向荣的果树。
类型三:一个词语和两个词语搭配,其中一个搭配,另一个不搭配。
小学生病句修改大全

小学生病句修改大全病句,指的是句子中存在语法、词义和表达不清晰等问题的错误。
对小学生而言,病句的纠正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常见的病句进行整理和修改,帮助小学生提高写作和表达能力。
一、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句子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人称、数不一致。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和“他们喜欢吃苹果”是正确的,而“我喜欢吃苹果”和“他喜欢吃苹果”就是主谓不一致。
修正方式:1.当主语为第一人称单数(例如:我、我们)时,谓语动词要用第一人称单数形式。
2.当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例如:他、她、它)时,谓语动词要用第三人称单数形式。
3.当主语为复数(例如:他们、我们)时,谓语动词要用复数形式。
二、单复数错误单复数错误是指句子中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使用不正确。
例如:“我有两个猫”和“我有两只猫”是正确的,而“我有两个猫”就是单复数错误。
修正方式:1.当表示一个物体或人时,名词要用单数形式。
2.当表示多个物体或人时,名词要用复数形式。
3.注意特殊名词的复数形式,如:mouse - mice,child - children等。
三、时态错误时态错误是指句子中动词的时态使用不正确。
例如:“昨天我去了动物园”和“明天我去动物园”是正确的,而“昨天我去动物园”就是时态错误。
修正方式:1.当表示过去的事情时,动词要用过去式。
2.当表示现在的事情时,动词要用现在时。
3.当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时,动词要用将来时。
四、动词形式不正确动词形式不正确是指句子中动词形式(如不定式、进行时、完成时等)的使用错误。
例如:“我喜欢吃饭”和“我喜欢吃了饭”是正确的,而“我喜欢吃饭”就是动词形式不正确。
修正方式:1.当动词表述行为或状态时,要用不定式形式。
2.当动词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时,要用进行时形式。
3.当动词表示已经完成的动作时,要用完成时形式。
五、介词使用错误介词使用错误是指句子中介词的选用不当。
例如:“我站在桌子上”和“我坐在桌子上”是正确的,而“我站在桌子上”就是介词使用错误。
小学生病句修改大全

小学生病句修改大全在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中,病句修改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掌握病句修改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还能增强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小学生常见的病句类型以及修改方法。
一、成分残缺成分残缺是指句子中缺少了必要的成分,导致句子意思不完整。
比如:“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这个句子就缺少主语,应该删去“通过”或者“使”,让“这次活动”或者“我们”成为主语。
再比如:“他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里,从小就养成了爱劳动。
”这个句子缺少宾语,应在“爱劳动”后面加上“的习惯”。
二、搭配不当搭配不当主要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等。
例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品质”不能“浮现”,应该把“品质”改为“形象”。
又如:“我们要发扬和继承老一辈的革命传统。
”“发扬”和“继承”的顺序不当,应该先“继承”再“发扬”。
三、语序不当语序不当是指句子中词语的顺序不合理,导致句子不通顺或者意思表达不准确。
比如:“我们必须认真克服并善于发现学习上的毛病。
”应该先“发现”毛病,然后“克服”毛病,所以要把“克服”和“发现”的位置调换。
再比如:“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应该是“生产的棉花”,而不是“棉花的生产”,所以要把“棉花的生产”改为“生产的棉花”。
四、重复啰嗦重复啰嗦是指句子中某些词语或成分重复出现,显得多余。
比如:“他大约有十岁左右。
”“大约”和“左右”意思重复,删去其中一个即可。
又如:“这篇作文的层次和语言都很通顺。
”“层次”不能用“通顺”来形容,应该把“层次和”删去。
五、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相互冲突。
比如:“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
”“断定”表示肯定,“可能”表示不确定,两者相互矛盾,应该删去“可能”。
再比如:“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展览馆。
”“排着整齐的队伍”和“挤”相互矛盾,应该把“挤”改为“走”。
小学阶段常见病句种类

小学阶段常见病句种类一、滥用关联词语。
句子中出现关联词误用,滥用,残缺或不搭配等现象,表意不准确。
如:“不但太阳离地球太远了,而且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二、概念不清。
主要指大概念和小概念分不清。
如:“全体师生和少先队员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三、词语重复。
句子中所用的词语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影响句子意思的表达。
如:“这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
”四、成分残缺。
即句子中缺少构成句子的基本成分,意思表达不完整,不明确。
如:“在这次辩论会上,大家很好。
”五、词序颠倒。
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有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如:“一年有四个春夏秋冬季节。
”六、前后矛盾。
句子中出现了自相矛盾的现象,意思不明确。
如:“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七、指代不明。
代词运用不当。
使句意不清楚。
如:“王新和张西并肩走着,突然,他拍了他一下,一溜烟地跑了。
”八、用词不当。
由于对同义词理解不清,就容易在同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用得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如:“我们一定要紧密勾结,互相帮助。
”九、词语搭配不当。
指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是搭配起来不合理,违反了语言习惯。
如:“我军击落敌军飞机多架和坦克多辆。
”。
十、比喻不恰当。
如:“雨点像一个个铁球落下来,砸得房顶劈劈啪啪地响。
”。
十一、不合事理。
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如:“汽车在崎岖的山路上飞快地行驶。
”。
十二、分类不当。
分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如:“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素菜。
”。
小学修改病句及答案

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2)意思重复(3)用词不当(4)词序颠倒一、成分残缺1、把这幅画用绳子挂在钉子上。
2、上课的时候,发言很积极。
3、同学们要校园环境的整洁。
4、得了第一名。
二、意思重复1、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2、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
3、漫山遍野到处开满了花。
三、用词不当1、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2、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3、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过去增加了。
四、词序颠倒1、那里有名贵的各种花草。
2、红星化工厂大量生产出了优质产品。
3、51个三(1)班的同学都到电脑教室去上课了。
病句练习(一)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病句练习(二)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小学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

在小学阶段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就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就是“就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就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就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与“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就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就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就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
它的具体步骤与方法就是:⒈读。
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就是什么意思。
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别,就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 还就是分类不当。
⒉划。
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
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
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简明。
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
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
移前挪后,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
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
瞧瞧就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就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
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练习:修改下列病句。
1、地球上的光明与温暖都就是送来的。
2、联欢会上,大家做击鼓传花与小合唱的游戏。
3、即使这部电影拍得好,但也不能获奖。
小学生语文修改病句(带答案)

常见的病句类型一、语序不当(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如:(7)清晨,参加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地驰骋着。
(8)感情的洪流在翻滚,浑身的热血在呼啸。
(9)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2、动宾搭配不当。
如:(10)这些文章到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11)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12)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于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3、主宾搭配不当。
如:(13)这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14)政治稳定、团结的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先决条件。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15)他在培育良种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
(16)自己有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都造出来。
(17)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如:(18)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19)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
6、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如:(20)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不是只学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21)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
(22)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师资水平,尤其是中年教师的水平。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1、成分残缺<1>缺主语。
如:(23)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24)关于电视片《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已很多了。
<2>缺谓语。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100题练习题(附答案)

2023小学备考资料——欢迎下载14小学生修改病句习题1.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2.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3.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4.看了这部电视剧,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8.听了这段报告,使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
9.冬天,寒风呼啸着拂面而来,吹得人瑟瑟发抖。
10.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11.《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12.坚持写日记,写作能力就会迅速提高和扩大。
13.这种不爱惜劳动成果,任意浪费,是可耻的。
14.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15.报晓的公鸡是起床的信号。
16.我们要认真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17.多读好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18.《小学生语文学习》和《中国少年报》是我最喜欢读的报纸。
19.少先队员要热爱祖国和公共财物。
20.任何一切困难都不能吓倒有坚强意志的少先队员。
21.听了报告,受到了教育。
22.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地毯。
23.我忍不住不禁笑了出来。
24.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在早锻炼。
2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传统。
26.因为老舍爱养花,而且养了许多花。
27.小兴安岭的夏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28.我昨天看了电影“闪闪的红星” 29.他喊他出去玩。
30.妈妈买了水果、桃、苹果,还有巧克力。
31.我们要改掉挑食、偏食的坏习气。
32.下雨了,我们撑着五颜六色的红伞回家。
33.我们把教室打扫得整整齐齐。
34.下课了,校园里顿时一下子沸腾了。
35.在“文明小天使”活动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36.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37.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38.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加入了少先队员。
39.老人和年青的青年都爱看体育节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5:小学生常见的病句有哪些?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没有主语,去掉“使”。
)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
如: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去掉“通过”,让“学习”作主语;去掉“使”,让“水平”作主语。
)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
(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
(把“眼睛”改为“目光”。
)
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
如:我的家乡是宁波人。
缩句变成“家乡是人”(主谓搭配不当)
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
(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
3.词序颠倒,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
(“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
又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
(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
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
再如:历史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应将“两千多年前”和“新出土”调换顺序。
)
4.重复啰嗦。
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
(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
)
又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
(“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
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
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
(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
又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
6.概念含混。
(分类不当)
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
(《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
如: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应该是其中“之一”。
)
如:篮子里有青菜、萝卜、葡萄、西红柿等蔬菜。
(葡萄不属于蔬菜)
7.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
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
(“将”和“了”的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
再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
又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
(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
又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
(介词“对于”是多余的,应删去。
)
8.有歧义。
如: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
(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
(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
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
)
9.不符合事实:即描述内容与事实不符。
如:盲姑娘看见有人进来,连忙站起来让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