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排子油田某井区块新近系沙湾组储层研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位于新疆北部,是中国大陆北部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
近年来,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也吸引了众多的地质学家前往此地进
行研究。
在车排子工区,新近系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主要包括标志性的青、白、红三套地层:下青统、上白垩统和下红砂石统。
这些地层以砂岩、泥岩、灰岩为主,也含有少量的
煤层和膏盐层。
其中,下青统砂岩储层条件相对较好,成为当地油气勘探的重点。
该区域新近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序单元:下侵入期、高侵入期和
晚侵入期。
下侵入期主要是下青统,是一个整体较低的层序单元;高侵入期则包括下白垩
统和中白垩统,形成了一个高伸展的层序单元;晚侵入期是上白垩统和下红砂石统,具有
较高的堆积序列,形成了一个上升的层序单元。
在下侵入期,主要是以下青统为主,受到古隆起作用影响,形成了以构造隆起为主的
沉积环境,厚度比较厚,沉积性质以砂岩为主。
在高侵入期,以下白垩统和中白垩统为主,主要是由于该期地质演化速度较快,引起了地面隆起和伸展作用,形成了高位隆起和低位
坳陷环境,厚度比较薄,以泥岩灰岩为主。
在晚侵入期,以上白垩统和下红砂石统为主,
主要是由于该期地质演化速度减缓,地层逐渐抬升,形成了高位沉积环境,厚度比较薄,
以砂岩为主。
综合而言,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地层层序分明,层序单元划分明确,可以提供有力的地
质依据,为该区域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同时,该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较为复杂,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预测和开发该地区的油气资源。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油藏描述研究

分析 技 术 、 层 反 演 技 术 等技 术 , 结 了该 区新 近 系 沙湾 组 岩 性 油 气藏 预 测 过 程 中定 量 描 述 的技 术 系列 , 储 总 为该 区 同 类 型 油 气藏 的 精 确勘 探 开发 提 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 排 子 地 区 ; 藏 ; 述 ; 频 处 理 ; 幅 属 性 ; 层 反 演 ; 量 描 述 车 油 描 提 振 储 定
果进行 对 比可以看 到 , 实 际地 震剖 面 上 的高 部位 在 含油砂 体也具 有强 能 量 的特 征 , 在往 低 部 位延 伸 的 过程 中 , 同样存 在 能量 的急 剧变 化 点 , 变化 点 之下 , 能量则 由强变 弱 , 反映 了由高部位 到低部 位 , 这 砂体
由 含 油 到 含 水 的 特 征 , 特 征 在 沿 层 属 性 上 体 现 的 该
l 提 频 处理 提 高储 层 分 辨能 力
定 量 描 述 准 确 性 的 提 高 来 源 于 地 震 资 料 对 油 藏 更 加 精 细 的 反 映 。 由 于 本 区 油 藏 一 般 较 薄 , 以 需 所 要 开 展 目标 处 理 , 高 地 震 资 料 分 辨 率 , 高 地 震 资 提 提 料 对 油 藏 的纵 横 向分 辨 能 力 。该 区 含 油 砂 体 厚 度 一 般 在 5I 以 下 。通 过 对 该 资 料 的 频 谱 分 析 , 究 区 I T 研 目 的层 段 的频 宽 为 8 2 , 频 6 左 右 , ~1 5 Hz 主 0 Hz 砂 岩 层 速 度 24 0 m/ 0 s左 右 , 照 1 4波 长 的 垂 向 极 按 /
更 加 明显 l 。 6 ]
限分辨 率计算 , 区地 震 资料 能够 分 辨 的砂 岩 最 小 该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层序地层格架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是中国著名的油气田地区之一,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位于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在车排子工区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产油地区之一。
而在这片地区中,新近系地层格架的研究对于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新近系是指第三纪的第四系地层,主要包括渐新世、中新世和晚新世三个系列,是中国西北地区海相沉积的主要地层之一。
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的地层格架研究对于揭示盆地构造演化、油气成藏规律以及勘探开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地层以海相沉积为主,包括砾岩、砂岩、泥岩等类型,这些地层对于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新近系地层的研究,可以揭示地层内部的沉积构造和沉积相,为勘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研究可以发现一些生物化石和古地理环境的信息,从而为勘探提供了帮助。
通过对新近系地层的研究,可以揭示盆地的构造演化历史,探讨区域构造特征,分析盆地形成和演化的过程。
通过研究可以揭示盆地内部的地层结构和变化规律,以及地层的隆升、下凹等构造变形历史,从而对区域的构造演化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新近系地层的研究对于揭示区域地质构造和沉积特征、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加强对新近系地层的研究,深入探讨地层的结构、构造演化和成藏规律,为区域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车排子工区的油气勘探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沉积特征分析

接 ( 如图 1 。车排子 凸起整 ) 体上 为三角形凸起 ,主体走 向
湾 )和前缘 ( 细分为四个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分流 问湾 、远砂坝和 滑塌沉积 ), 湖泊沉积体系主要是滨浅湖亚相沉积 ( 又可以细分为砂 滩、砂 坝和滨浅湖泥 ) ( )。 表1
沉 积体 系 辨 状河 三 角洲 湖泊
凸起 上背斜 型构造不发 育 ,主要 以石炭 系内部断块及 断鼻类构 造为 主。其东邻 昌吉 凹陷、南靠四棵树 凹陷 ,具有双 向供油 的有利条件。 研 究的目的层位为新近系的沙湾组 ,研究区 目的层段地层 由东南向西
北逐渐变薄 。
2 地 层 特征 分 析
沙湾组与下伏古近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自下而上分为三个 岩性段 :下段为灰色砂砾岩 、含砾砂岩、中细砂岩夹灰色泥质岩 ;中 段 为红色泥质岩夹红色泥质粉砂岩 、灰色细砂岩及含砾细砂岩 ;上段 以红色泥质岩夹红色、褐灰色泥质粉砂岩 、细砂岩及砂砾岩为主。该
泥)
关键词
车排子地 区 沙湾组
辫状 河三 角洲相
湖泊相
1 区域地 质概况
车排子 凸起位于准噶尔盆地 西北缘 ,构造 区划上归属准噶尔类前 陆盆地前隆 一 隆后斜坡带 ,是盆地西部隆起的次一级构造单元 ,凸起 面积大且长 期继承性隆升 ,为西部隆起 的主体 。该 凸起西北方 向抬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进行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在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目的,阐明了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在分别对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了油气层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地震资料在评价中的应用、岩心分析以及地质统计分析。
最后在总结了研究成果,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技术应用前景。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在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为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地质特征分析、油气层评价方法研究、地震资料应用、岩心分析、地质统计分析、研究成果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技术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背景介绍车排子地区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一个具有丰富油气资源潜力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该地区油气层的评价需求日益迫切。
由于该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油气层分布不均匀,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准确评估其油气资源量和产能。
为了更准确地评价车排子地区的油气层情况,加强对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本研究旨在探讨新的综合评价方法,结合地质特征分析、地震资料应用、岩心分析和地质统计分析等多种手段,对该地区的油气层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全面、多角度的研究,将为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西部地区的能源发展做出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通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深入探讨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的产状、储层特征、成岩作用等关键地质特征,从而为该区域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1. 确定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地质特征,为生产实践提供地质信息支撑;2. 构建适合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体系,提高评价效率和准确性;3. 利用地震资料、岩心分析和地质统计方法,深入分析和识别潜在的油气层储集体,为勘探方向的确定提供依据;4. 结合研究成果,为未来在该地区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车排子地区沙一段1砂组储层参数分析

平均1 6 . 7 2 0 %。
A3 井区内有2 1 1 1 井进行了冷冻保型取 心。这2 E l 井的常规岩
心分 析 资料 较 好 的代 表 了A 3 井 区沙一 段 l 砂 组砂 体 的物 性特 征 。 A 3 — 1 0 9 井 对 多个 样 品进 行 了 孔 隙 度 、渗透 率 、含 油 饱 和 度 分析 、压汞 分 析 ,这 些样 品 较 为真 实 的反 应 了储 层 的物性 。样
细砂 岩。灰质 含砾 细砂岩孔 隙度2 . 9 %一 1 6 . 2 % 之 间,平均9 . 6 %,
渗透 率在 0 . 0 6 ~ 0 . 0 9 X 1 0 1 1 3 ,平 均 0 . 0 8 ×1 0 i x m ;灰 色 一 灰 黑色油斑一 油浸 含砾细砂岩孔 隙度在 1 8 . 4 %~ 4 6 . 8 %之 间 ,平 均 4 0 . ( ) %;渗 透 率 在 2 4 . 5 — 1 5 0 0 0 X 1 0 。 i n ,平 均 7 5 0 0X 1 0 一 x i 。 孔 渗 分 析 表 明 ,A 3 — 1 0 9 井储 层 非 均 质 强 ,灰质 砂 岩 物 性 很 差 , 不 含 灰质 砂 岩物 性好 ,为特 高 孔 特高 渗储 层 。 对A 3 一 P 1 井 岩 样进 行 了铸 体 薄 片 的分 析结 果 表 明 ,岩 心样 品 的面 孔 率 为 4 1 . 2 0 %~ 4 7 . 9 %,平 均 4 4 . 5 5 %,面 孔 率 高 ,表 明 A 3 一
间。
~
综 合 以 上薄 片和 x 衍 射 鉴定 数 据 ,A 3 井 区储 层 的 岩石 类型 为
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

第16卷第2期新疆石油天然气Vol.16No.22020年6月Xinjiang Oil &GasJun.2020文章编号:1673—2677(2020)02—01-07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油气成藏条件研究刘焕(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河南南阳473132)摘要:准噶尔盆地车排子凸起新近系沙湾组油藏主要以岩性油藏为主,原油性质多样,有轻质油、中质油和稠油。
通过对油源、古地貌、输导体系及沉积特征研究,轻质油主要来自侏罗系烃源岩,稠油来自二叠系烃源岩,中质油为混源所致,不同烃源岩供源及古地貌影响着油气运移方向和成藏时间,毯状厚砂及多期不整合面、断裂系统构成的油气长距离输导格架是必要条件,多物源沉积体系是关键因素。
不同凹陷供烃的成藏模式不同:昌吉凹陷二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先形成白垩系油藏,后期在断层调整下进入沙湾组成藏,侏罗系烃源岩通过断裂体系和厚砂体运移至沙二段成藏;四棵树凹陷侏罗系烃源岩的油气输导至西南沙一段成藏。
关键词:车排子凸起;沙湾组;成藏条件;成藏模式中图分类号:TE122.3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20-03-01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攻关项目(P15014)。
作者简介:刘焕(1983-),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地质研究工作。
准噶尔盆地是近代中国最早开展油气勘探的地区,复杂的生排烃背景、多样的构造运动使其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含油气盆地[1-4]。
车排子凸起作为准噶尔盆地西部隆起的次一级构造单元,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至今,众多学者已经对其沉积、构造以及油气成藏等多个研究领域开展了细致详尽的研究工作。
前人对车排子凸起上的各个油区(春光油田、春风油田等)沙湾组沉积体系及油源条件、输导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研究结果表明车排子凸起上沙湾组沉积体系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体系和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体系[5-6]和冲积-河流沉积体系[7],油气来源主要为昌吉凹陷和四棵树凹陷,油藏类型丰富,主要以岩性油藏为主,同时油质好、埋深浅,具备较高的勘探开发效益[8-9]。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车排子地区新近系油气层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为了更好地评价车排子地区的油气层,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价方法。
该方法主要
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地质条件、储层特征、油气成分、油气产量和经济效益。
具体步骤如下:
对车排子地区的地质条件进行评价。
包括研究区的构造特征、地质背景、沉积环境等。
地质条件对油气层的形成和积累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对车排子地区的储层特征进行评价。
包括储层岩性、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
这
些参数直接影响着油气的储集和运移能力,是评价油气层优劣的重要指标。
然后,对车排子地区的油气成分进行评价。
通过对地质样品的化验分析,确定油气层
的成分和组成。
不同地区的油气成分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客观评价。
接下来,对车排子地区的油气产量进行评价。
通过对已开采油气田的生产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车排子地区的油气产量水平。
油气产量是评价油气层优劣的重要依据之一。
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因素进行评价。
包括油气资源的开采成本、地区的经济条件和市场
需求等。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对车排子地区的油气层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对车排子地区的油气层进行全面评价。
评价结果可以为该地区的
油气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为石油公司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综合评价方法的使用还可以扩展到其他地区的油气层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希望本研究能对车排子地区油气资源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4 3 - 2 7 - 3 0
一 l 1 7 - 8 0 - 7 2
7 4 5 3 4 2
3 . O 5 3 . 5 5 1 . 9 8
1 . 区域地 质 简 况 车排 子 凸起属 准噶尔 盆地西 部隆 起 的二级构 造单元 , 东 面紧邻 红 车断裂 带, 南面为南缘冲断带的 四棵树 凹陷, 北西伸入扎伊 尔山山前 。 车 排子 凸起 是一个海 西晚期形 成且长期继 承性 发育的古 凸起 , 构造简单 , 为东南 倾单斜 , 现今的构 造格局为喜 马拉 雅运 动后的面貌 , 平面上 呈三 角形 。 该 凸起具 有不均 衡隆升 特点 , 在西北 部扎伊尔 山前隆 起最高 , 向 东 部、 南部隆 起幅度 逐渐降低 , 其 东南角至 奎屯一 安集海 一带 逐渐隐伏 消失 。 根据 该区钻井 资料 , 车排子 凸起 地 层发 育不全 , 自 上而 下钻 揭的 3 a ) 及 白垩 系红 砾 山组 ( K2 h ) , 其 中新 近系沙 湾组与古近 系、 古近系与 自垩系均为不 整合接触 , 而古近 系地 层从东 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减 薄直至 尖 灭, ’ 在本 研究 区块新 近系沙湾组 直接覆 盖在 白垩系地层之 上。 新近 系 沙湾组 平面分布范 围广。 受新近 纪北 天山快 速隆起 的影 响, 车排 子 凸起
m m m km
进行详细了 分析研究, 同时, 结合周边邻区 资料对比分析, 确定本研究区沙
湾组沙一段储层 为特高孔 、 特高渗的好 储集层。 该成 果的研 究思路和思维
方 向 对 于 同类砂 砾 储 层 分 析具体 重 要 的 实际 借 鉴意 义。
C H5 0 0 8 井区 N】 S l 岩性一 构造 车5 1 0 井 区 车5 1 2 井区 Nt 岩性一 构造 Nl S 1 岩性一 构 造
起, 古水 流方 向由西 南向东北 方向延伸 , 主要发育水下分流 河道与河 道 逐渐 减薄 。 垂直 水下分 流河 道方 向因河 道的 侧向移 动 , 在该 区东 部 形 成 两支 水下分 流河道 砂体 , 本 次 申报储 量的研 究 区、 C H5 0 0 8 井 区沙 湾 组沙 一段油藏 发育在 左侧河 道砂体 中, 车5 l 2 井 区的车5 1 2 井、 CH5 0 0 6 井 ̄ g C H5 0 0 3 井则位于右侧 河道砂 体上 , 河 道间为 泥岩沉 积。沙湾组 油 层在沙 一段均发育, 但 油层厚薄 受控于优 质储层发育程 度。 沙一 段纵 向 上 发育多套岩性 和 钙质物 性夹 层 , 其 中在沙 一 段下 部钙 质砂 岩夹 层较 薄, 呈 透镜 状不 稳 定分布 , 储层 物性 好 , 油 层厚度 大 , 含 油 饱满 , 而 上 部 的钙 质砂岩 夹层发育稳 定、 连续 , 储层物性 条件 较下部 差 , 含 油性 明 显变 差 , 油层 厚度薄 , 一般 小于2 m。 研 究区块 沙湾 组沙 一段 出油砂 体 厚度2 . 9 m一1 3 . 8 m, 平均8 . 6 m。 在该 区构 造高 部位 的研 究 、 车5 1 3 井、 C H5 0 0 2 井一 带出油砂 体厚度大 , 向东南 部构造 低部位 存在边 底水 , 至 车5 1 4 井 一带 储层发 育但 电阻率 降低 , 油 层不发育。 沙 湾组 沙一 段储层 岩 性 以黑 褐色 、 深 灰 色含灰 质细 中粒岩 屑长石 砂 岩、 深 灰 色含灰 质砂 砾 岩为主 , 岩石成份主要以石 英、 长石为主, 岩石中石英含量平 均4 5 %, 长石 含量平 均 3 9 %, 岩屑含 量平均 1 6 %。 岩石颗 粒分 选 中等 ~较好 , 磨 圆度为 次棱 角状 , 接触 方式 以点接触 为主 , 胶结类 型为孔 隙式胶 结, 胶 结程 度 为疏 松 ~致密 , 胶结 物成份 以方解 石为主, 杂基为泥 质。 根 据该 区X 衍射 与扫描 电镜 分析 , 沙 湾组 沙一段 粘土矿物 以伊蒙 混层 为主, 其 含 量4 8 %-5 9 %, 平均为5 4 . 3 %, 其 次为伊 利石 , 含 量2 1 % ̄2 8 %, 平均为
地 层为新近 系塔西 河组 ( Ni t ) 、 沙湾组 ( N l s ) , 古近 系安集海 河组 ( E 2 - 间湾微 相 。 顺着 水下 分流 河道方 向砂 体连续 稳 定 , 远 离物 源砂 体 厚度
向南掀 斜, 呈现 北高南低 的古地貌 特征 , 使沙湾组 呈现 南厚北薄 的地 层 分布特 征 。 车 排子 油 田含 油层系丰 富, 已探明新 近系沙 湾组沙二 段、 白 垩 系清 水河组、 侏 罗系齐 古组 、 西 山窑组 、 八 道湾组 、 二叠系佳木河组 、 石炭 系等 层系油藏 。 2 . 构 造 特 征 本 区被 车 5 0 3 井西精细三维覆盖。 车5 0 3 井西 精 细 三维 是 2 0 1 1 年 部 署采 集 的高 精度 三 维 地 震 资料 , 满 覆 盖面 积 1 2 9 . 6 5 2 k m , 面 元 1 0 mx 2 0 m, 资料 品质好。 利用该 三维 地震资 料及钻井、 测 井资料 , 在地 震 层位精确标 定的基础上 , 对沙湾组沙三段 ( N 。 s , ) 顶界 、 沙 二段 ( N , s ) 顶 界、 沙一 段 ( N S 。 ) 顶界、 白垩 系红 砾 山组 ( K h ) 顶界 进行追 踪解释 。 该 区白垩系 至新 近 系构造具 有 良好 的继 承性 , 均 为西北 向东南 倾的 单 斜。 根 据 三维 地震 资料 解释 结果 , 新近 系沙 湾组沙 一段 顶面 构 造形 态 总体上 是 东南 倾 的单斜 , 地 层倾 角1 - 2 。 之 间, 地 层较 平 缓 。 区内断 裂 发 育, 断 距2 m~1 5 m, 从新 近系沙湾 组沙 一段相干属性 图上清楚 的反 映 出各断 裂的平 面走 向, 主要 为近东 西 向的正断 层 ( 表1 ) 。 2 0 1 2 年, 结 合 已完 钻评价 井资 料, 对研 究区块 沙湾 组砂 体进 行 刻画 , 该 砂 体 在地 震 2 4 . 6 %, 绿 泥石含 量9 %~ 1 7 %, 平均为 1 2 %, 高 岭石含 量4 %~1 4 %, 平均 上具 有 中强振 幅 的地震 响应 特征 , 并利 用最 大波 峰振 幅属性 在平面 上 为 9 % 。 总体上 , 沙湾组沙一段储 层表现 为高成 分成熟度和较 低结构成熟 清楚刻 画该 岩 性体的边界 , 圈定 沙湾组沙 一段岩性 ~ 构造 圈闭, 总面 积 度的特征 , 成 岩作用具 有弱压实作用的特 征 , 局部 的胶结 作用较强 。 根 8 . 5 8 k m ( 表2 ) 。 据 该区铸体 薄片分 析资料 , 储集空 间以原生粒 间孔为主 , 其含 量分布在 6 0 %- 8 5 % 之 间, 平均 6 6 . 3 %; 其 次为剩 余粒 间孔 , 其含 量在 1 5 %- 4 0 % 之 表 1断 裂要素表 间, 平均 为3 3 . 7 %。
3 . 储层 特 征
研 究区块 新近 系沙湾 组沉 积厚度 7 0 m~8 0 m。 根 据 岩性 、 电性 特征 , 沙 湾组自 下 而上 划分为 沙一段 ( N S , ) 、 沙二段 ( N S 2 ) 和沙三 段 ( N S , ) 。 N s 平均沉 积厚度2 5 . 6 m, 以泥岩为主 , 为区域 盖 层; N】 s 2 平 均沉积 厚度 2 3 m, 上部 以砂 砾岩 、 中粗 砂岩为主 , 下部 以泥岩为主 ; N, S , 是该 区产 油 层, 沉积 厚度2 0 m-3 3 m, 平均2 3 m。 根据沉 积相研 究表 明, 研究 区块 新 近 系沙湾 组沙 一段 为辫 状河 三角洲 前缘亚 相沉 积 , 物源 来 自车排子 凸
环
车排子油田某井区块新近系沙湾组储层研究
段志新 新疆克拉玛依 三盛有 限责任公司
【 摘要 】 本 文利用车排子油田某井区块的三维地震资料、 钻井、 录井、 取 心岩性 分析、 铸 体 薄片及x 衍射与扫描 电 镜 资料表2 主要圈闭要素表 圈闭名称 层位 圈闭类型 高 点 海 拔 闭 合 线 闭 合 高 度 闭 合 面 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