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

合集下载

高层商务楼中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摘要:现代高层商务楼中,如何安排好各台电梯的运行方式?本文在对各项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进行一系列的理论分析,在进行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提出了电梯优化调度尤其是上班高峰期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

并利用遗传算法得到了一个最优解,建立了最优调度方案,并依此对实例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最优调度遗传算法成本函数加权计算中图分类号:o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2)09(b)-0206-011 系统的复杂性(1)不确定性。

(2)非线性。

(3)扰动性。

(4)信号的不完备性。

2 要达到的系统目标(1)平均候梯时间要求最短(2)系统能耗要求最低(3)平均乘梯时间要短(4)客流的输运能力要高(5)轿厢内拥挤度要低(6)预测轿厢到达时间要准确(7)系统损耗要小。

由此建立以下假设:(1)各楼层人流服从均匀分布;(2)上下班时间,高峰时期人流大致有近似于高斯分布的函数图像;(3)工作中各层人流对等;(4)等梯人心理烦躁程度与侯梯时间平方成正比,超过60s后会急剧上升,因此等待时间60s以下的人不记,等待时间60s以上记入长时间候梯率;(5)轿厢总是能够按指令正常工作,并且不会发出错误的操作指令而增加模型的复杂度;(6)进入轿厢的人是理想的,乘客数不大于电梯轿厢的最大负载(15人);(7)电梯的层间运行速度和启动加速度不因载客量产生明显变化;(8)电梯停靠一次的时间为开关门时间加停靠时间,在上班高峰期为两次开关门时间加停靠时间。

(9)上班高峰期时,电梯都停靠第1层,且每次到达第1层时都能满载;(10)电梯的加速方式设为梯形加速;(11)电梯能耗的组成为启动能耗和平稳运行能耗,只与载重有关。

3 上班高峰期情形的状态分析考虑到上班时间为上午9点,以7:30开始记,到达的人流密度可由某种分布函数近似(不是始终密集的)。

可以考虑以aij记第i 个电梯的第j次停靠的位置,由此,电梯的初始位置可以由ai0表示,运行后第一次停靠位置可表示为ai1。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优化问题一)问题背景:·实际问题探讨现有一商务楼,层高 25 层,每层的员工数在220-260 之间,员工上班时间均为上午 9 时至下午 17:30 分。

大楼内有客用电梯 6 台,另有一台消防电梯。

电梯运行速度大约为1.7m / s ,大楼的层高为3.2m(装修以后的,装修前为4.1m ),试建立一个合适的电梯运行方案(包括闲时和忙碌时),使尽可能降低能耗但又不至于使用户有较大的不舒服。

若大楼另有两层底下车库,方案该做如何调整?请大家自行查找电梯问题的相关文献资料。

电梯运行管理优化模型一、摘要现代高层商务楼中一般都配套了多台电梯,因此如何安排好各台电梯的运行方式,既能保证大楼内各公司员工的正常工作和出行,又能降低能耗,节约成本,是大楼物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一般高层商务楼中,经常采用的是分层次或单双层的运行方式,或者某部电梯直达某高层以上的方法,试从节约能源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这两个角度,具体评价这些方案的优劣。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电梯群控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从乘客满意度和能耗两个角度考虑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了表征乘客满意度的指标—乘客等待时间与乘客乘梯时间;表征能耗的指标—电梯停靠次数和电梯运行总路程。

利用这四个指标来综合评价电梯群控方案的优劣。

并采用模糊评价和层次分析的思想,建立了全面合理的电梯调度方案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模糊评价层次分析满意度评价体系二、问题分析由于商务楼中电梯的运行是一个复杂的,重复的上下行运动过程。

我们为了简化其过程,选取其中上行过程。

其上行如下图所示:其中消防电梯有其运行规则,此模型中不考虑在内。

三、问题假设1.假设每个员工均在上班时间之前到达各自楼层,均在下班时间后开始离开各自的楼层,没有迟到和早退的现象;2.假设电梯运行中不会发生故障;3.假设电梯下行过程中没有人乘坐,即电梯上行结束后直接回到大厅。

四、符号说明乘客i 在上楼时,进入电梯之前的等待时间 i w 乘客i 在上楼时,在电梯内的乘梯时间 i e 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 t 乘客的平均乘梯时间 't 电梯的总停靠次数 q 电梯一天内所经过的总路程 s 乘客关于平均等待时间的满意度 1Y 乘客关于平均乘梯时间的满意度 2Y 乘客关于电梯的总停靠次数的满意度 3Y 乘客关于电梯一天内所经过的总路程的满意度 4Y体系总体的优劣程度 Y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乘客满意度评价指标结合题目的说明以及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于电梯的要求,影响乘梯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1)乘客的平均等待时间t 要短;2)乘客的平均乘梯时间't 要短。

大厦电梯运行方案

大厦电梯运行方案

大厦电梯运行方案1. 引言大厦电梯运行方案是指为了高效、安全地运行大厦中的电梯,所制定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

在大厦中,电梯作为重要的垂直交通工具,必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乘客的安全。

因此,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电梯运行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大厦电梯运行方案:电梯数量规划、电梯区域划分、运行模式选择、安全措施等。

2. 电梯数量规划大厦电梯数量的规划是根据大厦的楼层数、建筑面积、人员流量等因素来确定的。

一般来说,电梯的数量应该能够满足高峰期内乘客的需要,避免出现拥堵和等待时间过长的情况。

在确定电梯数量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指标:•楼层数:楼层的高度和数量是决定电梯数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楼层越多,电梯数量应相应增加。

•建筑面积:建筑面积的大小也会对电梯数量产生影响。

建筑面积较大的大厦,通常需要更多的电梯来保证顺畅运行。

•人员流量:人员流量的大小是决定电梯数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人员流量统计数据,可以合理估计出高峰期内所需的电梯数量。

3. 电梯区域划分大厦中的电梯区域划分是为了合理分配电梯资源,避免混乱和拥堵。

一般来说,大厦中的电梯区域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楼层:主要楼层通常是大厦内人员流量较大的楼层,也是电梯需求量较高的楼层。

在主要楼层,应该设置较多的电梯来满足乘客的需求。

•次要楼层:次要楼层的人员流量和电梯需求量相对较小,因此在次要楼层可以设置较少的电梯。

•特殊区域:大厦中的特殊区域,如商业区、办公区等,因为人员流量较大,也需要设置适量的电梯。

通过合理的电梯区域划分,可以保证不同区域的乘客能够快速、方便地搭乘电梯,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

4. 运行模式选择大厦电梯的运行模式选择是指电梯的调度方式和运行策略的确定。

常见的电梯运行模式有以下几种:•正常模式:正常模式下,电梯按照楼层的请求顺序进行运行。

这是一种常见的电梯调度策略,适用于大多数情况。

•优先模式:优先模式下,电梯根据乘客的需求,优先响应高层楼层的请求。

电梯运行方案

电梯运行方案

设计高层商务楼中电梯的运行管理的优化方案,既能保证大楼内各公司员工的正常工作、出行,又能降低能耗,是大楼物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从节约能源和竭力满足客户需求这两个角度,评价普通商务楼中常采用的电梯分层次或者单双层等运行方式的优劣,得出电梯分段运行方案较优化的结论。

在本文的实际问题探讨中,采用电梯分段运行方案。

采用动态规划模型,应用 LINGO 软件求解模型,得出上班高峰期疏散完一楼等候的员工需时6567.529 s ,并给出具体的分组方案:第1 台电梯负责运送1~6 层的员工,第2 台电梯运送7~11 层的员工,第3 台电梯运送12~15 层的员工,第4 台电梯运送16~19 层的员工,第5 台电梯运送20~22 层员工,第6 台电梯运送23~25 层员工。

然后我们再从乘客等候时间出发,得出员工平均等待时间最大值的优化结果是22.80392 s ,求解出的优化方案和电梯分层运行方案是一致的,说明了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最后我们应用MATLAB 仿真,定量分析,进一步论证本文模型的合理性。

在给出上班高峰期的合理模型和求解结果后,对于闲暇和有车库的情况,我们分别给出单双层模型和分系统模型。

关键词:电梯运行方案动态规划最大最小原则计算机仿真一商务楼高 25 层,每层员工数在 220—260 之间,员工上班时间均为 9:00 —17:30。

大楼内客用电梯 6 台,消防电梯 1 台。

电梯运行速度大约为 1.7m /s ,大楼层高为 3.2m (装修前 4.1m )。

试建立一合适的电梯运行方案(包括忙碌时和闲暇时),使尽可能降低能耗但又不至于使用户有较大不舒畅。

若大楼另有两层地下车库,请调整方案。

n 1 —楼层总数m —第i 层工作人员数ik —单个电梯容量t —电梯在相邻两层间运行所用时间1t —电梯停靠时供乘客出入电梯时间2T —第i 组电梯单个电梯运行周期itotalT —第i 组电梯运送所有乘客的总时间ix —第i 组电梯服务的最高楼层iy —第i 组电梯数目ia—电梯总数为了简化问题,作出以下基本假设:(1)电梯分段运行方案中所有电梯分为若干组,各组服务方案不同,而每一组内电梯服务方案是一致的。

电梯控制优化方案

电梯控制优化方案

电梯控制优化方案引言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起到了连接各楼层的重要作用。

然而,电梯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拥堵、耗时等问题,影响了人们的日常出行效率和体验。

因此,对电梯控制进行优化成为了提高电梯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所在。

本文将从减少等候时间、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能耗等方面,探讨电梯控制优化的方案。

1. 减少等候时间等待电梯是电梯使用过程中最让人感到不适的环节之一,因此减少等候时间是优化电梯控制的首要目标。

1.1 分层控制通过对电梯乘客目的楼层的分类,可以将乘客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每个群体只能乘坐特定的一部或几部电梯。

这样的设计可以减少等候时间,并提高运行效率。

1.2 电梯呼叫按钮的智能化在传统的电梯控制中,乘客需要按下上行或下行的按钮,以呼叫适合自己方向的电梯。

而在优化方案中,可以引入智能化的电梯呼叫按钮。

通过识别乘客目的楼层,电梯系统可以自动为乘客派遣最合适的电梯,减少乘客在电梯大厅等待的时间。

2. 提高运行效率除了减少等候时间外,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也是优化方案的重要目标。

2.1 优化电梯调度算法电梯调度算法是决定电梯运行效率的关键所在。

传统的调度算法包括最久等待优先算法和最短距离优先算法等。

然而,这些算法无法适应复杂的电梯运行环境。

因此,可以引入更智能的调度算法,如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群控系统。

该系统可以根据乘客流量和乘客目的楼层的动态变化,对电梯进行智能调度,以提高运行效率。

2.2 电梯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通过对电梯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发现电梯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例如,可以监测电梯的运行速度、电梯的运行次数及乘客上下楼的时间等。

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电梯运行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方案。

3. 降低能耗优化电梯控制不仅要提高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还要关注电梯的能耗问题。

在优化方案中,降低能耗同样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3.1 能量回收技术的应用能量回收技术可以将电梯减速时产生的能量回收利用,用于给电梯的其他部件供电。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

高层商务楼中的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电梯是现代高层商务楼中不可或缺的交通设施,它的运行管理方案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交通运输质量和服务品质。

因此,本文将从电梯运行安全、效率、节能等多个方面,提出一些电梯运行管理方案设计的建议,以期能够对高层商务楼的电梯运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一、安全管理在高层商务楼中,电梯的安全非常重要。

为了保障电梯的乘客安全,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电梯的安全维修:对于电梯的维修,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其中包括维修的时间、人员、工具等细节。

同时应该加强对电梯维修人员的培训,使其了解维修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维修的水平,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2.电梯的保养:电梯保养是保障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使电梯的适应性和耐用性达到较好的程度,必须进行定期的保养。

对电梯的保养工作,应该有专门的管理团队负责,并严格遵守保养时间表和规范,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电梯选型:电梯的选型需要根据建筑物的高度、人员流量等因素来决定。

在选型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电梯的安全标准,确保电梯的运行安全。

4.应急措施:在紧急情况下,电梯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保证人员的安全。

例如在发生火灾、断电等情况下,电梯应该自动停止运行,并保证内部通讯系统的正常工作。

在这种情况下,要通过灯光、警告灯、语音提示等方式提醒乘客,让他们理解电梯当前的状况,以防止乘客发生恐慌。

二、效率管理电梯在高层商务楼中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设施,其运行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交通流量和服务质量。

为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1.电梯调度:电梯的调度有多种方式,可以采用时间间隔方式、随机等候方式等。

在调度中,应该尽量减少人员等待时间,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

2.电梯容量:电梯的容量应该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人员流量来确定。

在高峰期,可以延长电梯运行时间,增加运行速度,以应对人员流量的增加。

3.电梯维保:定期维护保养是保证电梯长期高效运行的关键。

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

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面对日益密集的人流和复杂的运输需求,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旨在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体验。

首先,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到乘客的需求和流量。

了解不同时间段的人流峰值和非峰值情况对电梯系统设计至关重要。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合理安排电梯的数量和布局,以满足不同需求。

此外,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和安全,应该避免将过多电梯集中在同一个区域,从而减小拥堵和等待时间。

其次,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需要考虑到不同楼层之间的交通连接。

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楼层之间的通道布局和电梯乘坐时间。

为了减少电梯乘坐时间,建议将电梯安装在建筑的核心位置,并提高电梯的运输速度。

此外,在楼层选择面板中设置智能预测系统,可以根据乘客的目的地预测需求,并在合适的时候调度电梯,提高运输效率。

除了乘客需求和楼层连接外,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还需要考虑到能源效率。

电梯是一个耗能较高的设备,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能源消耗更为突出。

通过使用节能技术,如智能照明和变频驱动器,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此外,合理设计电梯系统的负载能力和速度,可以在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另外,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不仅局限于硬件设施,还需要考虑软件支持。

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电梯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通过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态和乘客流量,可以预测潜在故障,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此外,智能化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提供更精确的乘客需求预测和电梯调度,以进一步优化运输效率。

最后,高层建筑电梯系统的优化设计还需要充分考虑紧急情况和安全性。

设计应该符合相关的安全规范,并配备紧急救援设备和疏散通道。

在紧急情况下,乘客应该能够快速、安全地离开高层建筑。

因此,电梯系统的设计应该考虑到疏散的速度和安全性,以确保乘客的生命安全。

办公大楼电梯运行与维护详细计划

办公大楼电梯运行与维护详细计划

办公大楼电梯运行与维护详细计划随着现代化办公大楼的高度不断增加,电梯成为了人员上下楼的重要交通工具。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高效运行,满足办公人员的出行需求,特制定以下办公大楼电梯运行与维护详细计划。

一、电梯运行管理1、运行时间安排根据办公大楼的工作时间和人员流动情况,合理安排电梯的运行时间。

一般来说,工作日的早上 7:00 至晚上 8:00 为正常运行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所有电梯应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在非工作时间,如周末和节假日,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部分电梯的运行数量和时间。

2、运行模式设置(1)高峰模式:在工作日的上下班高峰期,如早上 8:00 9:00 和下午 5:00 6:00,电梯应自动切换为高峰模式。

在高峰模式下,电梯系统将优化分配,优先响应主要楼层的召唤,提高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2)节能模式:在非高峰时段,电梯可以切换到节能模式,减少不必要的停靠和运行,降低能耗。

3、人员配备安排专门的电梯操作人员,负责监控电梯运行状态,处理突发情况,并协助乘客正确使用电梯。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电梯的操作和应急处理流程。

4、安全监控安装电梯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情况,包括电梯的位置、速度、载重等参数。

监控系统应具备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超速、超载、门故障等,能够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维修人员。

二、电梯维护管理1、日常维护(1)每日巡检:维护人员每天对电梯进行一次巡检,检查电梯的外观、按钮、照明、通风等设施是否正常,清理电梯轿厢内的杂物。

(2)每周保养:每周对电梯进行一次全面保养,包括检查电梯的机械部件、电气系统、安全装置等,进行清洁、润滑、调整等工作。

(3)每月维护:每月对电梯进行一次深度维护,除了常规的检查和保养工作外,还应对电梯的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进行性能测试和参数调整,确保电梯的运行性能稳定。

2、定期检验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定期邀请专业的电梯检验机构对电梯进行全面检验。

检验周期一般为一年,检验内容包括电梯的技术资料、设备状况、安全性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方案优化设计摘要本文研究的是上班高峰时段的高层办公楼电梯运行及安装方案的优化问题。

我们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描述,对高层楼宇人员流动高峰时段的几种电梯运行方案作了比较,找到电梯停靠楼层的最佳安排。

在问题一中,我们设计四种方案,以各方案中电梯的运载能力来作为评价方案优劣的衡量标准。

方案一:电梯不分组,高楼不分层,即各部电梯都是运行于底层到顶层之间;方案二:由于奇偶层人数相当,将电梯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服务于奇数层,一组服务于偶数层;方案三:将电梯分为三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根据每层楼人数的占总人数的比例,电梯数目分别为1,4和1;方案四:将电梯分成六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11层)、中层(第12到第16层)、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

计算各方案中一部电梯的往返一次的时间,从而得出它们的电梯的运载能力。

比较它们的电梯运载能力(在早上8:20到9:00之间运载乘客数),我们得到方案四最优。

在问题二中,控制电梯的各类型数目来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电梯的安装成本。

结合问题一中的方案四,给出具体的安装方案,计算其中电梯的运载能力,得出结果:6个慢速电梯,4个中速电梯,1个快速电梯。

即: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8到第1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12到第1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安装2个慢速型电梯、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安装2个中速型电梯及高层(第27到第30层)安装1个快速型电梯。

关键词:上行高峰期运载能力分层运行一、问题的重述一栋30层的办公楼,在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要把职员送往楼层,各层楼的人数(不包括第一层楼)见表1(1) 数据m;(3)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是304.8m/min=5.08m/s,电梯由速度0线性增加到全速,其加速度为1.22m/s2;(4)电梯的容量为19人.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分别为0.8s和0.5s,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为3s,其它损失时间(如果考虑的话)为上面3部分时间总和的10%;(5)底楼最大允许等候时间最好不超过1分钟;第一问:; q* p% e/ b' ^. I9 Z; W设计一个合理有效的电梯调度运行方案。

假如现有6部电梯,请你设计一下电梯调运方案,使得在这段时间内电梯能尽可能地把各层楼的人流快速送到,减少候梯时间。

第二问:选择不同规格的电梯如果大厦管理者想重新安装改造电梯,除满足以上运行要求外,还考虑电梯安装的安装成本,比如用较少的电梯比更多的电梯花费少,一个速度慢的电梯比一个速度快的电梯花费少,能选用电梯分别有快速,中速,慢速三种,请给管理者写一个方案,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来实现(如需用数据分析说明,可设选用电梯的最大速度分别是243.8 m/min=4.0633m/s,304.8 m/min=5.08m/s,365.8m /min=6.0967m/s)。

二、问题的分析我们讨论的是乘客在等待条件下,上班高峰期的电梯调度上行方案的优化问题,即探讨高峰交通模式的相关问题。

这就要求电梯的客流运载能力(相同时间内输送乘客的总人数)高:电梯运载能力很重要,运载能力不足将会造成乘客拥挤、平均候梯时间延长等。

所以,我们选取电梯的运载能力作为评判电梯运行方案优劣的的指标。

对于问题一,我们设计四种方案:方案一:电梯不分组,高楼不分层,即各部电梯都是运行于底层到顶层之间;方案二:将电梯分为两组,分别服务于楼层的奇数层和偶数层;方案三:将电梯分为三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根据每层楼人数的占总人数的比例,电梯数目分别为1,4和1;方案四:将电梯分成六组,分别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中层(第8到第11层)、中层(第12到第16层)、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和高层(第27到第30层)。

然后分别计算各方案中一部电梯的往返一次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它们的电梯的运载能力。

根据运载能力(在早上8:20到9:00之间运载乘客数)的高低,来选取一个最优的调度方案。

对于问题二,可以控制电梯的各类型数目来提高电梯的运载能力,同时尽可能的减少电梯的安装成本。

由安装电梯应满足的条件:服务于较高楼层的电梯速度不比服务于较低楼层的电梯速度慢【3】,并结合问题一中的方案四,给出具体的安装方案,分别计算其电梯的运载能力,即可得出结果。

三、模型的假设1、电梯每次上行均在第1层满载,下行不载人;2、电梯在其服务的每个楼层都停(尽管楼层停靠数不一定是全部,但对于高层商务楼,而非超高层商务楼来说,根据1[1()]knE nn-=⨯-得出的结果取整后几乎无差别【2】);3、所有的电梯分为若干组,每一组内的若干台电梯服务方案是一致的;4、只考虑把乘客从一楼送到各自确定的楼层;四、符号的约定()t r :表示当电梯从启动到运行到r 层楼停止时的运行时间i T :把电梯编号为1,2,3,4,5,6号,第(0,1,2,3,4,5,6)i i号电梯往返一次的时间(某电梯在门厅开门时刻起,到相邻下一次返回门厅重新开好门时刻)1h : 第一层的高度r h :第r 层离地面的高度f:相邻楼层之间的高度v : 电梯的最大运行速度a :加速度k C :把不同规格的电梯进行分类:慢速型是第1类,中速型为第2类,快速型为第3类,一个第 (1,2,3)k k类电梯往返一次的时间0t :每个乘客上、下电梯的平均时间1t : 开关电梯门的平均时间t :电梯经过相邻两停靠站的运行运行时间(第一层第二层除外)i L :第(0,1,2,3,4,5,6)i i 号电梯第一次停站的楼层数 i H :第(0,1,2,3,4,5,6)i i号电梯最后一次停站的楼层数五、模型建立与求解5.1电梯运行方案设计5.1.1电梯运行时间和运送距离的关系:由电梯的运行特点可以知,电梯运动过程分为以下两种:(1)电梯从静止匀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行,最后匀减速至静止;(2)电梯由静止匀加速到一定的速度,然后匀减速到静止;由位移公式:122sat ⑴可知:电梯从启动到达最大速度运行的高度h=10.5764m; 故所示的路线的分界点为h=10.58m 。

当sh 时,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图为图1,当10.58s m 时,为图2。

那么时间t 和路程s 之间的关系为:⑵又由题意知:1(2)r h h r f =+- ⑶所以,电梯运行距离和所需时间之间的关系,也即()t r 的表达式为:(10.58)(1)()vss a vsat s 图(s<10.58)(图2)4.12460.7697,(3)2)()r r r t r +*≥≤=⑷由上式可以看出,当电梯在3楼及其以上楼层运行时,电梯从启动到停止的运行时间()t r 与所运行的楼层数r 存在着一种线性关系,并且含有常数项4.1246。

该常数项说明,在电梯上行过程中每次停靠,由于电梯加速和减速而额外花费的时间大约是4.1246秒,也就是说,如果上行过程中电梯能够少停靠一次的话,那么,即使不考虑其他可以节省的时间,单在电梯运行时间上就至少可以节省4.1246秒。

这也说明,当乘客到达很多时候,采用电梯分区可以加大电梯的运送能力,因为电梯分区可以减少电梯上行过程中的停靠次数,从而节省运行时间。

5.1.2电梯运行方案的比较由题意知:00.80.51.3ts13t s根据公式⑷,编写MATLAB 函数文件(详见附录程序一)。

方案一:电梯不分组的运行模式此时, 3.91/1.22 1.790t s则: (1,2,3,4,5,6)01(30)(2) 1.1*(19*29*28)i iT t t t t t计算的结果为:208.752iT s所以上班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六部电梯的运载能力为: 1311个人。

方案二:将电梯分为两组:编号为奇数的电梯服务于楼层的奇数层,编号为偶数的电梯服务于楼层的第一层和偶数层此时,2*3.91/1.22 2.532t s13501(29)(3) 1.1*(19*15*13*)T T T t t t t t 2461(30)(2) 1.1*(19*16*14*)T T T t t t t t计算得:135246145.757149.712T T T s T T T s所以上班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六部电梯的运载能力为: 1852个人。

方案三:将电梯分为三组,按楼层人数可以把高层办公楼分为低中高三层,且分配1号电梯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2,3,4,5号电梯服务于中层(第8到第26层),6号电梯服务于高层(第27到第30层)。

此时 3.91/1.22 1.790t s则 101(7)(2) 1.1*(19*7*5)T t t t t t23451(26)(8) 1.1*(19*19*18)T T T T t t t t t61(30)(27) 1.1*(19*5*3)T t t t t t计算得:12345673.162159.730101.698T s T T T T s T s所以上班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六部电梯的运载能力为: 2213个人。

方案四:易知电梯的运行周期与电梯的服务层数有关【1】,所以对方案三进行改进,把人数最多的中层细分为四层, 即把电梯分成六组,且1号电梯服务于高层办公楼的低层(第2至第7层)、2号电梯中层(第8到第11层)、三号电梯中层(第12到第16层)、4号电梯中层(第17层到第21层)、5号电梯中层(第22层到第26层)和6号电梯高层(第27到第30层)。

10120130********1(7)(2) 1.1(1975)1181.1(1943)(12)(16) 1.1(1954)(21)(17) 1.1(1954)(26)(22) 1.1(1954)(30)(27) 1.1(1953)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 t计算可得:12345673.16269.15081.34689.04396.740103.667T s T s T s T s T s T s所以上班高峰期(早上8点20分到9点00分),这六部电梯的运载能力为: 3265个人。

由于3265,方案四中电梯的运载能力最高,所以在上班高峰期,电梯调运方案优先考虑该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