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检测卷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七单元跟踪检测卷

第六、七单元跟踪检测卷一、用心思考,正确填写。
(每空1分,共22分)1.小玲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需要12分钟,小玲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利用公式( )×( )=( )来计算。
2.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4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是已知( )和( )求( ),结果是( )。
3.一瓶饮料的价格是8元,买10瓶这样的饮料需要( )元,120元能买这种饮料( )瓶。
4.计算9×240-40÷5时,( )和( )可以同时计算,计算结果是( )。
如果把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差,再求积,最后求商,则式子变为( )。
5.80÷(8+12)×2的计算结果是( ),如果去掉小括号,计算结果是( )。
6.在里填上“>”“<”或“=”。
23+17×8(23+17)×8 256-(56-34)256-56-34 42×7÷642÷6×7 180÷15×3180÷(15×3) 7.小刚2分钟能做18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5分钟能做( )道,做完90道需要( )分钟。
二、仔细推敲,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4分)1.58+37-58+37=0 ( )2.小明平均每分钟折12架纸飞机,可以写作12架/分。
( ) 3.在混合运算中,必须按照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顺序计算。
( ) 4.花同样的钱买两种货物,A种货物买的数量多,B种货物买的数量少,说明A种货物的单价便宜些。
( ) 三、反复比较,择优录取。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每空1分,共7分)1.在计算350÷[7×(45-40)]时,第一步求的是( )。
A.积B.商C.差2.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4小时行驶300千米,下列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1)4×75=300(千米)表示求( )。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培优测试卷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填空。
(每空1 分,共20 分)1. 中国铁道部将所有引进国外技术、联合设计生产的CRH动车组车辆均命名为“和谐号”。
一列“和谐号”动车4 小时行驶1000 千米,这列动车的速度是()。
2. 欢欢从家去学校,平均每分钟走50 米,15 分钟走到学校,他家到学校有()米,这是已知()和(),求(),用到的数量关系是()。
3. 甲、乙两车分别同时从A、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如图。
看图可知,两车行驶了()小时相遇,甲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乙车行驶的路程是()千米,两地相距()千米。
4. 聊城与济宁相距180 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聊城开往济宁,快车每小时行驶60 千米,慢车每小时行驶48 千米。
当快车到达济宁时,慢车离济宁还有()千米。
5“. 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铁列车。
一列“复兴号”高铁列车6 分钟行驶了约35 千米。
照这样计算填写下表。
6. 丽丽15 分钟打了480 个字,桃桃12 分钟打了456 个字,每分钟()比()多打()个字。
7. 小李和小刘在400 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李每秒跑5 米,小刘每秒跑3 米,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反向而跑,那么两人从出发到第二次相遇需()秒。
8. 济南市第40 届趵突泉金秋菊展在趵突泉景区拉开帷幕。
方方和优优周末一起去看金秋菊展,方方家离优优家1260 米,他们两人同时从家出发,相向而行。
方方每分钟行45 米,优优每分钟比方方多行15 米。
()分钟后他们在途中相遇。
二、判断。
(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2 分,共8 分)1. 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它的爬行速度是8 米。
由于蜗牛行动缓慢,人们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动作迟缓像蜗牛爬一样。
()2. 丫丫上学、放学所走的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也就相同。
()3. 甲、乙两车分别从A、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点一定在A 地和B 地的中点处。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知识点

六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一、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二、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总路程=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三、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及时间=相差路程四、火车过桥问题桥长+车长=路程速度×过桥时间=路程五、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1. 公式法。
根据常用的行程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2. 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
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
3. 分段法。
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解决相遇问题的方法:(1)相遇问题要分析题意,试着画线段图,真正弄清楚是不是两个物体、两个地方、同时、相对(同向)而行、最后相遇(相距),再确定计算方法。
(2)相向而行要先求速度和,再求路程和;同向而行:要先求速度差,再求路程差。
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
图示法包括线段图和折线图。
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用方程解决问题,可以根据数量关系式,把未知量4. 方程法。
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六、典例讲解甲、乙两辆汽车从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6千米,甲车开出2小时后,乙车才开出,又过了4小时两车相遇,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思路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先求出甲车2小时行的路程,再求出又过4小时甲、乙两车行的路程和,最后根据总路程=甲先行的路程+甲、乙一块行的路程解答。
青岛版(五四制)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卷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19分)1.火车站北面的停车场里停着a辆25路汽车,18路汽车比25路多b辆,18路汽车有()辆。
2.公交车上原来有x人,在平安街下去m人,又上来了n人,现在车上有()人。
3.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其中两个角都是60°,那么第三个角的度数是(),它既是()三角形,也是一个()三角形。
4.某学校购买了32套电脑和电脑桌,电脑每台2560元,电脑桌每张440元,一共要付()元。
5.分针从3:00到3:15,转动的角度是()。
6.填上合适的数。
3.8千克=()千克()克10米3厘米=()米7千米90米=()千米0.5平方米=()平方分米7.将8.607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得到的新数是(),这个新数中的“0”在()位上。
8.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分别是72°和65°,第三个内角是(),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10×a+6×a化简后是()。
10.把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3.6,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判断题。
(对的画“ ”,错的画“✕”)(5分)1.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
()2.用一副三角板可以画出75°的角。
()3.125×72+75=(125+75)×72()4.大于0.51而小于0.53的小数只有0.52。
()5.a2>2a()三、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1.一个电子车间计划今年生产电子元件4万个,实际每月生产x个,照这样计算,今年可超产()个。
A.40000-xB.40000+12xC.12x-400002.下面各数中把“0”去掉,大小不变的是()。
A.8550B.8.05C.8.50003.69.304精确到百分位是()。
A.69.31B.69.30C.70.004.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30厘米,40厘米,第三条边的长度可能是()。
解决问题-行程问题(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课题快捷的物流运输——解决问题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来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课标要求课标摘录:1.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标解读:1.行为结果:理解行程问题中路程、速度、时间的含义并掌握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2.行为程度:能在具体问题中,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数量关系解决行程及相遇的实际问题。
3.行为条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生活经验建立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画线段图分析并掌握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材分析纵向分析:第一阶段:一下《厘米、米的认识》和二下《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的学习,完成了小学阶段长度单位认知体系,为路程的理解和实际应用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其自主练习中的“自行车每小时行走15千米”等题目,为行程问题作了引导与渗透。
第二阶段:一年级下册《认识钟表》、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认识》、三年级下册《24时计时法》的学习,完成了小学阶段时间单位的认知体系,是行程问题中的“经过时间”的重要支撑,也为速度单位的理解奠定基础。
其自主练习中出现“三个小运动员跑完100米所用的时间,谁跑得快?”等类型题目,也为行程问题中三者关系作渗透。
第三阶段:二年级上册,学生已经学习了乘、除法的初步认识,理解乘、除法意义及其互逆关系;三年级直至本节课之前,完成两、三位数的乘、除法学习,为实际行程问题问题的解决奠定计算基础。
其中三年级上册自主练习中出现“辰辰每分钟滑110米,比赛进行了三分钟,辰辰一共花了多少米”等行程问题,为本节课中路程、速度、时间三者关系的理解奠定基础。
第四阶段:本节课的相遇求路程问题的两种方法,为四年级下册《运算律》中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奠定实践基础。
《解决问题》单元的设立在青岛版教材中共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了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第二次出现是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这要涉及了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解决的实际问题;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前两个单元主要是运算方法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主要是运用所学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精品【青岛版适用】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附答案)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一、我会填。
(每空1分,共20分)1.小玲从家到学校每分钟走70米,需要12分钟,小玲家到学校的距离是()米,利用公式()×()=()来计算。
2.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420千米,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这是已知()和()求(),结果是()。
3.小强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他的速度是();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40米,声音的速度是(),碰悬浮列车每小时最快可行驶500千米,它的速度是()。
4.小刚2分钟能做18道口算题,照这样的速度,5分钟能做()道,做完90道需要()分钟。
5.小明看见闪电后,过了5秒才听到雷声。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闪电的地方离小明有()米。
6.李老师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10米,他开车的速度是骑自行车的4倍,他开车的速度是()。
7.客车、货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这两辆车每小时共行200千米,2小时后相遇。
A、B两地相距()千米。
8.填表。
二、我会辨。
(每题1分,共5分)1.汽车的速度是80千米。
() 2.丽丽从家到学校,走的速度越快,用的时间就越少。
() 3.小明平均每分钟折12架纸飞机,可以写作12架/分。
() 4.一份稿件,甲用15分钟打完,乙用20分钟打完,甲比乙打字慢。
() 5.同时从A城到B城,客车速度是70千米/时,货车速度是60千米/时。
客车比货车先到。
() 三、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空1分,共5分) 1.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4小时行驶300千米,下列算式各表示什么意义?(1)4×75=300(千米)表示求()。
(2)300÷75=4(小时)表示求()。
(3)300÷4=75(千米/时)表示求()。
A.速度B.路程C.时间2.甲、乙两地之间的铁路长200千米,乘坐火车从甲地到乙地需要2小时,火车的速度是()。
A.100千米B.100千米/时C.1003.长跑比赛,小明8分钟跑2400米,小东6分钟跑1200米,小亮5分钟跑1100米。
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 测试卷(一)【新版】

第六单元测试卷(一)一、填空题。
1.一列货车和一列客车同时在早晨6时出发,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行60千米,早晨9时两车相遇。
两车行驶的时间是( )小时,求货车行驶的路程,列式为( );求客车行驶的路程,列式为( );求两地的距离,列式为( )。
2.小萍和小明分别从家向栈桥走。
看图可知两人相遇的时间是( )分钟,小萍走的路程是( )米,小明走的路程是( )米。
小萍家到小明家的距离是( )米。
二、计算题。
1.直接写得数。
400×30= 50×200= 130×30=11×800= 20×150= 19×4=36×2= 200×90= 32×30=2.列竖式计算。
145×34= 110×46= 302×28=510÷15= 468÷18= 304÷19=3.计算下面各题。
102×53+35×24 125×4+168÷2三、根据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填表。
四、写出算式表示的含义。
甲、乙二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行走,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经过2小时后二人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2表示:3×2表示:5×2+3×2表示:5+3表示:(5+3)×2表示:五、解决问题。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驶了240千米,照这样行驶,行完全程需要7小时,甲地到乙地相距多少千米?2.小星每分钟走60米,小明每分钟走64米。
(1)小星和小明同时从家出发,经过5分钟在广场相遇。
小星和小明家相距多少米?(2)两人同时从广场向少年宫走去,经过5分钟,小明到了少年宫,这时小星离少年宫还有多少米?3.小红和小明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沿一条公路相向而行。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 单元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单元整体备课学校:xxx小学姓名:xxx第一阶段确定单元学习目标一、课标分析(一)课标摘录本单元属于第二学段(3-4年级)数与代数领域中的数量关系主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有以下叙述:1.学段目标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愿意了解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愿意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成就,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数学美。
在学习活动中能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和反思。
2.课程内容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分别是:结合教材和课标分析我们看出,本单元要落实的核心素养是: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数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知道什么是速度、时间、路程,并理清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在较复杂的真实情境中,通过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从多角度思考,展示几种不同解决方法,辨析优化算法,对自己和他人的问题解决过程给出合理解释,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模型意识:在解决“相遇问题”诸多类型的问题中,通过分析数量关系并合理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初步感悟数学模型的普适性,知道数学模型可以解决这一类问题,形成模型意识。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相遇问题”,有意识的利用所学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和解决问题,从而发展应用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运用归纳和类比发现数学关系,从而发展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一、纵向分析——本单元在整个小学阶段中的地位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和对速度、时间、路程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1、速度×时间=()
2、一架飞机每分钟飞行15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一小时这架飞机将飞行()千米。
3、小明从家去学校,平均每分钟行50米,15分钟走到学校,则家到学校有()米。
4、百米赛跑中,小雨用20秒跑完全程,小雨平均每秒跑()米。
5、聪聪家和明明家之间有一条笔直的公路。
聪聪和明明同时从自己家出发
向对方家走去,聪聪每分钟走50米,明明每分钟走60米,经过4分钟相遇。
聪聪和明明家相距()米。
6、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共117棵,其中梨树是108棵,梨树比苹果树多()棵,梨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倍。
7、把2×6=12和98—12=86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8、一台磨面机4小时磨小麦200千克,照这样计算,一台磨面机磨小麦350千克需要几小时?200÷4是先求出()。
9、青蛙6天吃456只害虫,照这样计算,青蛙10天吃多少只害虫?解答这题要先求出(),算式()。
再求出() ;算式()。
10、小明的集邮册中,每页贴3行邮票,每行帖5张,3页一共贴多少张邮票?
列式()
二、在O里填上“>”、“<”或“=”。
1.720÷6÷2○50 2.36×11○10× 37
3.180÷3÷6○10 4.54×28○28× 55
5.32×4×8○960 6.0×76○76—75
三、选择。
1.利民小学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6个组,每个组种5棵树,一共种多少棵树?下面算式正确的是( )。
A.5× 6÷2 B.6× 2× 5
2.一个商店运时20筐橘子,平均每筐重40千克,如果每千克橘子售价2元,这些橘子共值多少钱?正确列式是( )。
A.20×40÷2 B.2× 40÷20 C. 40×20×2
五、解决问题。
1.停车场有54辆汽车,里边有大汽车45辆,其余的是小汽车,大汽车的辆数是小汽车的几倍?
2.佳佳5分钟走3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到学校走了15分钟,佳佳家到学校的路程有多少米?
3.小亮3分钟完成60道口算,照这样的速度, 16分钟能完成多少道口算题?
4. 工人们修一条路,每天修12米,10天修完。
如果每天修10米,几天修完?
5.小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6天可以读完。
如果每天读9页,几天可以读完?
6. 商店运来一批苹果,每筐装15千克,需要12个筐。
如果每筐装9千克,需要几个筐?
7.张老师改4本作业用12分钟,照这样计算,三年级五班49本作业要改多少时间?
8.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
如果每小时栽150棵树苗,6小时可以完成任务。
如果想5小时就完成任务,每小时应栽多少棵树苗?
9.招待所新来一批客人,每间房住 2 人,需要15间房。
如果每间房住3人,需要几间房?
10.解放军运输车运送一批煤,如果每辆卡车装4吨,需要16辆车一次运完。
如果每辆卡车装8吨,需要几辆车一次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