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计算书
V型滤池计算书

V 型滤池计算书V 型滤池全称为 AQUAZUR V 型滤池,是由法国得利满水处理有限公司首创的专利技术。
六十年代末期在巴黎奥利水厂首先采用,七十年代逐渐在欧洲广泛使用,受到各国好评,逐步在国际上得到推广。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也认识到国外革新后的气水反冲洗技术的独特冲洗效果,陆续引进国外先进的气水反冲洗工艺,用于新扩建水厂中。
我国第一座 V 型滤池 1990 年 7 月在南京投产。
近年来,设计常规处理水厂工程时,规模在 10 万 m3/d 以上(包括 10 万m3/d)的水厂,在工艺流程的构筑物选型中,多设计了 V 型滤池,以改善制水工艺,提高水厂自动化程度和生产管理水平。
V 型滤池是恒水位过滤,池内的超声波水位自动控制可调节出水清水阀,阀门可根据池内水位的高、低,自动调节开启程度,以保证池内的水位恒定。
V 型滤池所选用的滤料的铺装厚度较大(约 1.40m),粒径也较粗(0.95—1.35mm)的石英砂均质滤料。
当反冲洗滤层时,滤料呈微膨胀状态,不易跑砂。
V 型滤池的另一特点是单池面积较大,过滤周期长,水质好,节省反冲洗水量。
单池面积普遍设计为 70—90m2,甚至可达100m2以上。
由于滤料层较厚,载污量大,滤后水的出水浊度普遍小于 0.5NTU。
V 型滤池的冲洗设有两种反冲洗信号, 即自动反冲洗信号和人工强制反冲洗信号。
自动反冲洗信号有三个指标,出水浊度上限值、滤层水头损失上限值及设定的过滤周期,只要有一个指标符合条件 ,就立即开始反冲洗。
人工强制反冲洗是根据生产运行中需要检修等原因而设置的。
从其它水厂V 型滤池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看, 真正起作用的只有周期反冲洗和人工强制反冲洗。
因此,本厂采用周期和人工强制这两个指标作为反冲洗控制信号。
厂区共有 4 格滤池, 过滤周期设定为 48h , 按照12h冲洗一格进行排队, 若某格滤池因人工强制干预而提前完成反冲洗,则要求自动重新排队,并显示出下一次开始冲洗的时间。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酒店

给排水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任务及设计资料山西运城拟建一幢9层普通酒店,总建筑面积近6117.85n2,客房有一室一套及二室一套两种类型。
每套设卫生间,内有淋浴器、洗脸盆、座便器各一件,共计128套,260个床位。
另外,1~8 层各设洗消间,内有两件洗涤盆,共8套。
该设计任务为建筑工程中的给水、排水及热水供应单项设计项目。
所提供的资料为:1. 该建筑物共9层,另有地下室一层层高3.9m, —层层高为3.6m, 2~8层及地下室层高均为3.3m, 9层顶部设高度为4.05m,。
地下室设250m3消防水池和成品生活水箱,九层楼顶设消防水箱。
室内外高差为0.45m,冰冻深度为0.8m。
2. 该城市给水排水管道现状为:在该建筑南侧城市道路人行道下,有城市给水干管可作为建筑物的水源,其管径为DN300,常年可提供的工作水压为210Kpa, 节点管顶埋深为地面以下1.0m。
城市排水管道在该建筑北侧,其管径为DN400,管顶距地面下2.0m,坡度i=0.005, 可接管检查井位置见图中的有关部分。
二、设计过程说明1. 给水工程根据设计资料,已知室外给水管网常年可提供的工作水压为210Kpa,故室内给水拟采用上下分区供水方式。
即1~3层及地下室由室外给水管网直接供水,采用下行上给方式,4~12 层为设水泵、水箱联合供水方式,管网上行下给,因为城市给水部门不允许从市政管网直接抽水,故在建筑地下室内设贮水池。
屋顶水箱设水位继电器自动启闭水泵。
2. 排水工程为减小化粪池容积和便于以后增建中水工程,室内排水系统拟使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质分流排放,即在每个竖井内分别设置两根排水立管,分别排放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
3. 热水供应工程室内热水采用集中式热水供应系统,竖向分区与冷水系统相同:下区的水加热器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冷水,上区的水加热器由高位水箱供给冷水。
上下两区采用半容积式水加热器,集中设置在底层,水加热器出水温度为70C,由室内热水配水管网输送到各用水点。
盾构机计算书

φ6340mm隧道掘进机型号TM634 PMX设计计算书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地下建机事业本部小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0年4月目录页数1、计算条件 (3)1.1工程条件 (3)1.2地质条件 (3)1.3计算模型 (4)1.4盾构机规格 (5)2、盾构机刀盘所需扭矩计算 (5)2.1 计算条件 (5)2.2 各参数的计算 (6)2.3 所需扭矩计算 (7)3、盾构机掘进时所需推力计算 (8)3.1 计算条件 (8)3.2 各参数的计算 (9)3.3 推力计算 (10)4、盾构机壳体强度计算 (11)4.1 计算条件 (11)4.2 各参数的计算 (11)4.3 土荷载计算 (12)4.4 盾构机壳体水平方向变位量的计算 (13)4.5 载荷的计算 (13)4.6 弯曲扭矩[M]及轴力[N]的计算结果 (14)4.7 盾构机壳体应力σ的计算结果 (15)5、切削刀具寿命的计算 (19)5.1 地质概况 (19)5.2 地质计算模型化 (19)5.3 主切削刀计算 (19)5.3.1 磨损高度与运转距离的关系 (19)5.3.2主切削刀、刮刀的磨损系数 (20)5.3.3刀具磨损计算公式 (21)5.3.4刀具磨损计算结果 (22)6、三排园柱滚子轴承计算 (23)6.1 盾构机规格 (23)6.2 载荷计算 (24)6.2.1土载荷的计算 (24)6.2.2 作用与三排园柱滚柱轴承上的载荷的计算 (24)6.3、三排园柱滚柱轴承寿命计算: (25)6.3.1三排园柱滚柱轴承规格 (25)6.3.2 三排园柱滚柱轴承寿命计算 (25)1、计算条件:1.1、工程条件:(1) 隧道长度 m(2) 隧道最小转弯半径 250m(3) 盾构机开挖直径φ6340m m(4) 管片外径φ6200m m(5)管片内径φ5500m m(6)管片宽度 1200mm(7)管片厚度 350mm(8)分块数 5+1块(9)管片重量 4.5t / 块(10)隧道坡度‰1.2、地质条件:(1)土质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砂、中粗砂(2)隧道覆土厚度 5~30 m(3)地下水位GL- 0.5 m(4)间隙水压 MPa(5)透水系数 cm/sec(6)标准贯入值(N值)(7)内摩擦角 deg(8)粘着力 kN/cm2(9)含水率(W%)(10)地面负荷 6 tf/m2(11)地层反力系数 kN/m21.3、计算模型说明:由于整个计算全部采用在埋深30m ,承受最大水压力,因此计算偏与安全。
220V直流系统计算书

直流系统计算书一.计算依据《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04,以下简称《规程》二.电池个数选择按浮充电运行时,直流母线电压为1.05 Un选择蓄电池个数n=1.05Un/Uf 《规程》(B.1.1)=1.05X220/2.23=104(只)Un--直流系统标称电压Uf—单体蓄电池浮充电电压(V)取104只三.蓄电池容量选择(按阶梯负荷法计算)1.直流负荷统计220V直流系统负荷统计表(按1h事故放电)2.绘制阶梯负荷曲线3. 计算步骤各阶段容量换算系数均为查《规程》表B.8所得。
3.1 按第一阶段进行计算C c1=K k xI1/K c《规程》(B.9)=1.40x469.65/1.24=530.25(Ah)K k----可靠系数,取1.40;I1----第一阶段事故负荷电流(A);K c--第一阶段容量换算系数(1/Ah)3.2 按第二阶段进行计算C c2≥K k[I1/K c1+(I2-I1)/K c2] 《规程》(B.10)=1.4x[469.65÷0.78+(360.1-469.65)÷0.8]=651.25(Ah)I2----第二阶段事故负荷电流(A);K c2--第二阶段容量换算系数(1/Ah)3.3 按第三阶段进行计算C c3=K k[I1/K c1+(I2-I1)/K c2+(I3-I2)/K c3] 《规程》(B.11)=1.4x[469.65÷0.54+(360.1-469.65)÷0.558+(141.92-360.1)÷0.78] =551.15(Ah)I3----第二阶段事故负荷电流(A);K c3--第二阶段容量换算系数(1/Ah)3.5 容量选择:C c2> C c3,C c2 =651.25(Ah)> C c1,取大者,即为蓄电池的计算容量。
选择蓄电池容量为800Ah,104只,2V。
换热站计算书

换热站计算书一、项目概况:XXXXX换热站总供热面积为12万㎡,共4幢楼,其中低区6万㎡,最高建筑高度45.4m,高区6万㎡,最高建筑97.6m,换热站位于地下车库,站房标高为-4.8m。
本居住小区均为节能建筑,住宅采暖热指标取用32W/㎡。
一次侧供/回水温度130/70℃(校核温度95/60℃),设计压力1.6MPa,二次侧供/回水温度45/35℃,低区设计压力1.6MPa,高区设计压力2.5MPa。
站内建设2个机组1#机组为低区机组,2#机组为高区机组,两个机组均按6万㎡设计。
二、管径1.一次网管径:120×32×3.6/(4.18×35)=94.4m³/h选取DN200 比摩阻=37.4Pa/m 流速0.81m/s2.二次网管径:1#,2#机组:60×32×3.6/(4.18×10)=165.4 m³/h选取DN250 比摩阻=34.17pa/m 流速0.89m/s3.补水管径补水量0.02×330.8=6.62 m³/h选取DN80 比摩阻=24.86pa/m三、设备选型1.1#机组:1)板式换热器:采暖热指标按32w/㎡考虑,热负荷:Q=60000×32=1920KW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F=Q /(η*K*B*△Tm)式中:Q—板式换热器的热负荷(kW)η—板式换热器效率,取η=0.96~0.99K—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W /(㎡·℃),水-水换热K=800;B—板式换热器内壁污垢的修正系数;水-水换热器取0.65~0.8;△Tm—加热介质和被加热介质的对数平均温差(℃)对数平均温差:△Tm=(△T1-△T2)/㏑(△T1/△T2)T1—加热介质进口温度(℃)T2—加热介质出口温度(℃)t1—被加热介质进口温度(℃)t2—被加热介质出口温度(℃)ln—自然对数工况一:一次网供回水温度按设计温度(130/70℃)对数平均温差:△Tm=(△T1-△T2)/㏑(△T1/△T2)式中:顺流时△T1=T1-t2=130-35=95℃△T2=T2-t1=70-45=25℃对数平均温差△Tm=(95-25)/ln(95/25)=52.43℃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F=Q /(η*K*B*△Tm)=1920*1000/(0.96*800*0.65*52.43)=73.35㎡换热面积选取20%富余量得换热器面积为73.35×1.2=88㎡,工况二:一次网供回水温度按校核温度(95/60℃)对数平均温差:△Tm=(△T1-△T2)/㏑(△T1/△T2)式中:顺流时△T1=T1-t2=95-35=60℃△T2=T2-t1=60-45=15℃对数平均温差△Tm=(60-15)/ln(60/15)=32.46℃板式换热器的换热面积:F=Q /(η*K*B*△Tm)=1920*1000/(0.96*800*0.65*32.46)=118.5㎡换热面积选取20%富余量得换热器面积为118.5×1.2=142.2㎡,综合工况一、二的计算结果,选取板式换热器面积为150㎡换热器板片材质:AISI 316L,板片厚度:0.6mm板式换热器二次侧压力损失≯3m板式换热器一次侧压力损失≯5m1) 循环水泵:循环水泵扬程为:H=K (H1+H2+H3)式中:H ——循环水泵扬程(m )K ——安全系数,取1.10~1.20。
结构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两层门诊楼。
(无地下室基础设地梁,计算是按一层考虑。
)2、根据地质报告查知:拟建场地土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圆砾等组成的。
地层分布较均匀,组成简单。
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地质土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钢筋由弱腐蚀性。
基础形式采用独立基础。
地基持力层为圆砾层(地耐力fk=350kPa),烈度为8度(0.2g,一组)。
2类场地。
本工程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安全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环境类别为一类;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e、冻土深度1.40m依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第一组。
地震动参数如下:a、多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16;b、罕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0.90;c、多遇地震下场地特征周期:0.35 秒;4、抗震措施:a、一般规定按 8 度执行;b、抗震构造措施按 8 度执行。
5、基本风压为:0.60 KN/m2(按50 年重现期);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 类。
基本雪压为:0.8 KN/m21二、设计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年版) (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年版) (GB5001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001)《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 (JGJ 137-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T 50083-9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三.结构体系:1.本工程为框架结构,其抗震等级二级。
混凝土构件后锚固锚栓计算书-胶粘型锚栓

混凝土构件后锚固锚栓计算书加固方式:特殊倒锥形胶粘型锚栓一、设计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 50367(以下简称《加固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年版)(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 145-)(以下简称《后锚固规范》)二、工程概况:1. 基本参数:2. 锚栓选择:3. 锚栓布置:X向列数m:4锚栓X向距离Sx:150mmY向行数n:4锚栓Y向距离Sy:150mmX向左边距Cx1:300mmX向右边距Cx2:300mmY向上边距Cy1:300mmY向下边距Cy2:300mm三、锚栓内力计算:3.1 群锚受拉内力计算:按《后锚固规范》公式5.2.2-1计算锚栓最小拉力:? 0(N/n-My1/∑yi2)=1.1×(0/16-20×1000×225/450000)=-11kN<0kN,部分受拉按《后锚固规范》公式5.2.2-3计算锚栓最大拉力:N hsdh =?0(NL +M )y 1'/∑y i '2=1.1×(0×225+20×1000)×450/1260000=7.9kN锚栓部分受拉,按《后锚固规范》公式5.2.3-2计算受拉区各锚栓: N s1=7.9×(4-1)/(4-1)×4=7.9kNN s2=7.9×(4-2)/(4-1)×4=5.27kN按《后锚固规范》5.2.3条:受拉锚栓总拉力N gsd =?0∑N si =57.9kN3.2 群锚受剪内力计算:钢材钢材、剪撬破坏时,最大锚栓剪力V hsd =1.1×10/(4×4) =0.7kN混凝土边缘破坏时,最大锚栓剪力V hsd =1.1×10/4 =2.8kN混凝土边缘破坏时,群锚总剪力设计值V gsd =1.1×10=11kN四、受拉承载力验算:4.1 锚栓钢材破坏抗拉承载力验算:由《后锚固规范》6.1.2条:N Rd,s =f yk A s /?Rs,N=640×245/1.3/1000=120.6kN>单锚最大拉力N hsd =7.9kN,满足!4.2 混凝土锥体破坏抗拉承载力验算:由已知条件可知,与剪力垂直方向的锚栓边距c 1=300mm ,与剪力平行方向的锚栓边距c 2=300mm ,所有边距最小值c =300mm 。
LLC计算书

-
1ö÷÷ø
+
j
×
ω ωo
×ççèæ
ω2 ωo2
-
1÷÷øö×(m0
-
1)×Q0_fact
计算并校正Cr,Lr,Q
----------------------------------------------------
m1 := 6 Lp1 := m1×Lr_fact = 690.826×μH fp1 :=
n_fact := 17 Vin_o := 2×n_fact×(Vo + Vf ) = 414.8 V
2、电压增益
Gmin := 2×n_fact×(Vo + Vf ) = 0.988 Vin_max
对应谐振时的输入电压 所以前级PFC调整额定输出电压为
414.8V
Gmax := 2×n_fact×(Vo + Vf ) = 1.121 Vin_min
S_Lr_wire := Sp_wire = 0.332×mm2
Aw2_fact := N_Lr_fact×S_Lr_wire = 16.6×mm2
V_Lr_pk := Vin_max + Iocp×2×π×fo×Lr_fact = 413.798 V 2
V_Lr_rms := V_Lr_pk = 292.6 V 2
Lp3 := m3×Lr3 = 939.526×μH
fp3 :=
1
= 40.825×KHz ωp3 := 2×π×fp3
2×π× Lp3×Cr3
G3(ω) :=
ω2 ×(m3 - 1)
ωo2
æç ω2 çè ωp32
-
1ö÷÷ø
+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TROL VALVES SPECIFICATION SHEET 调节阀规格计算书
CV Inquiry: CV Job: CV Job Ref: CV Serial #: Item: Quantity: CV报价号 CV合同号 CV相关合同号 系列号 项号 数量
Description: 说明 SERVICE CONDITIONS: 工作条件 P1 P2 Temp. CV CV Travel(%) 阀前压力阀后压力 温度 流量系数 (%) 行程
COMMENTS 说明
Model:型号 Body Option: 阀体选项 Bonnet Option: 阀盖选项 Trim Option: 阀芯选项 Hardware Pack Option: 硬件包选项 Actuator Option: 执行机构选项 Stem Option: 阀杆选项 Gasket Option: 垫圈选项 Accessory Kit Option: 附件选项 I.D. Plate: I.D.盘 Limit Switch:限位开关选项
Rev. 版本
Initials 签名
Description 说明
Date 日期
版本号: 8.1.1
全行程压力(阀内无压力时)
COPES-VULCAN,SPX Valves & Controls McKean, PA USA Phone: 814-476-5800
Customer Name: Customer Inquiry: Customer PO: Ultimate User: Tag: Application: FLUID: 介质 条件1 条件2 条件3 条件4 条件5 SHUT OFF 关断 DESIGN 设计 COND 1 COND 2 COND 3 COND 4 COND 5 Size: ANSI Class: Body Inlet: Body Outlet: Material: Inlet Pipe: Outlet Pipe: Size: Style: Flow Direction: Stem Diameter: Characteristic: FLOW 流量 用户 用户询价号 用户订单号 最终用户 位号 应用
Valve Outlet Vel. 流速
Remarks 备注
尺寸 ANSI等级 阀体入口尺寸及标准 阀体出口尺寸及标准 材质 上游管道尺寸 下游管道尺寸 尺寸 类型 流向 阀杆直径 流量特性
Allowable Leakage 泄漏等级 BODY AND BONNET 阀体及阀盖 Style: Bonnet Type: Packing Material: Packing Hardware: Option: Service: TRIM 阀芯 Seat Type: Trim Material: Max.Cv Available: Min.Controllable Cv of Trim: ACTUATOR 执行机构
类型 阀盖连接方式 填料材料 填料硬件 选项 工作方式
阀座类型 阀芯材料 最大CV值 最小可控CV值
Style:类型 Size: 尺寸 Action:作用方式 Frame Material: 支架材料 Air Pressure Available: 可供气源压力 Air Pressure Required:要求气源压力 Actuator Mounting Style: 安装方式 Positioner:定位器 Positioner Action: 定位器作用方式 Positioner Bypass: 定位器旁路 Positioner Gauges: 定位器压力表 Positioner Input Range: 定位器输入范围 Positioner Cam: 定位器凸轮 Handwheel:手轮 Limit Switches:限位开关
Actuator Spring: 弹簧编号 Spring Rate: 弹簧等级 Max.Stem Thrust Required to close: 关阀时最大阀杆推力 Max.Stem Thrust Required to Open: 开阀时最大阀杆推力 Spring Precompression(Diaphragm Air Pressure):弹簧预压力(薄膜气压) Pressure Full Travel(With No Internal Valve Pres.): 全行程压力(阀内无压力时) ACCESSORIES 附件 Airlock: Filter/Regulator: Solenoid Valve: Booster Relay: Piping: Additional Acc'y: 气锁 过滤减压器 电磁阀 继动器 配管 其它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