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
第3节物质的量第2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化学必修1(新课标)】

物质的量第2课时♦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摩尔体积的微观意义的学习,从微观上理解不同状态的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影响因素,进而延伸至宏观物理量对摩尔体积的影响,理解从微观到宏观的辩证思想。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利用初中物理知识,联系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建立研究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基本模型,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推理过程,理解微观粒子模型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利用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理解化学家从微观研究到宏观概念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和计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在实验室中有一瓶氢气,我们应该如何得到该气体的物质的量呢?【设疑】我们在上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两个计算物质的量的公式:n 儿和n 色,N A M 应用上面的公式能不能计算出氢气的物质的量呢?(不能,因为既不可能得到氢气的分子数,也不可能称量出氢气的质量)那么我们能得到氢气的什么物理量呢?(体积)如果已知氢气的体积,能否求解氢气的物质的量?二、讲授新课【板书】气体摩尔体积:一、摩尔体积【投影】气体摩尔体积:一、摩尔体积【设疑】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同学们觉得摩尔体积的概念是什么?(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体积)【讲解】摩尔体积的符号为Vm,单位为L/mol ,根据上述定义,我们也能得到公式n —,Vm代表摩尔体积,即物质的量等于该物质的体积除以其摩尔体积。
但是这个公式的应用依然取决于物质的摩尔体积是否容易得到。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物质的摩尔体积呢?【设疑】摩尔体积就是每1mol物质的体积,例如,铁的摩尔体积就是指每ImolFe的体积,那么ImolFe 的体积为多少呢?(1mol铁的质量为56g,其体积可以用质量除以密度得到:56g+7.874 g • cm-3= 7.112cm3)【讲解】根据上述的计算过程,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计算摩尔体积的公式V m M ,即物质的摩尔体积等于其摩尔质量与密度的比值。
2022-2023学年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广安市第二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AB .BC .CD .D【答案】A【详解】A .溶洞形成时,发生反应CaCO 3+CO 2+H 2O=Ca(HCO 3)2,此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 符合题意;B .天然气燃烧时,发生反应CH 4+2O 2−−−→点燃CO 2+2H 2O ,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C .植物光合作用时,发生反应6CO 2+6H 2O ====光叶绿素C 6H 12O 6+6O 2,此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题意;D .火箭发射时,火箭燃料发生燃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同时放出能量,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2.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的是 A .氯水 B .Na 2OC .浓硫酸D .NaOH溶液,逐渐变为Na 2CO 3∙10H 2O ,最后失去结晶水变为Na 2CO 3,反应过程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 不符合题意;C .浓硫酸在吸收空气中的水,变为稀硫酸,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 不符合题意;D .根据B 选项的分析,NaOH 最终变为Na 2CO 3,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3.下列说法中用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将金属钠放入水中:+-222Na+2H O=2Na +2OH +H ↑ B .将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2+2MgO+2H =Mg +H OC .碳酸氢钾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2-33KHCO K +H +CO =D .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混合:-2+-332HCO +Ca +OH =CaCO +H O ↓ 【答案】C【详解】A .钠和水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22Na+2H O=2Na +2OH +H ↑,A 正确;B .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离子方程式为:+2+2MgO+2H =Mg +H O ,B正确;C .碳酸氢钾溶于水电离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和钾离子,电离方程式为:+-33KHCO K +HCO =,C 错误;D .少量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碳酸氢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按1:1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32HCO +Ca +OH =CaCO +H O ↓,D 正确;故选C 。
化合价习题精选

化合价习题精选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下列含硫物质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的是()A.S B.H2S C.H2SO3D.H2SO42.下列有关化合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NaCl和HCl里,氯元素均为–1价B.在H2中,氢元素显+1价C.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里,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D.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里,一定显负价3.下列四种物质①KClO3②Cl2③HCl④HClO,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由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4.下列各组物质中,硫元素具有相同化合价的是()A.Na2SO4和SO3B.SO2和SO3C.SO2和H2SO3D.S和H2S5.某金属氧化物的组成为MO,如果在其氯化物中金属的化合价与该氧化物中的化合价相等,则该金属氯化物的组成为()A.MCl B.MCl2 C.M2Cl D.M2Cl6.下列化学式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K2MnO4)B.氧化镁(MgO2)C.氯化钾(KClO3)D.氯化亚铁(FeCl2)7.某化合物化学式为HnMO2n已知在该化合物中M的化合价为+6,则n值为()A.1 B.2 C.3 D.68.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一组是()A.N2O3、NH3、NO、N2B.NH3 N2 NO N2O3C.NH3、NO、N2、N2O3D.NO N2 N2O3 NH39.某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nXO2n-1,该含氧酸受热分解生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XO B.XO2 C.X2O D.XO310.X、Y、Z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4,-2,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为()A.XYZ B.X4YZ3 C.X2YZ3 D.X3YZ2二、填空题11.在NaNO3中N的化合价是___价;在NH4Cl中N的化合价是___价。
12.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nRO2,它的式量为M,则R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R 元素的原子量是____。
【红对勾】2021学年高中化学 1-2-1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后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1)

"【红对勾】2021-2021学年高中化学 1-2-1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课后作业新人教版必修1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双选)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物质的量确实是物质的质量B.阿伏加德罗常数确实是6.02×1023C.6.02×1023/mol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D.科学上规定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 mol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大体物理量之一B.0.5 mol H2O中含有的原子数量为1.5 N AC.64 g氧相当于2 mol氧D.1 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个原子3.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 mol 氦气中有2N A个氦原子B.利用摩尔时必需指明粒子的名称C.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 A个D.1 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为N A个4.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质量相等的O2和O3中所含原子数相等B.物质的量相等的O2和O3中含氧分子数相等C.质量相等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D.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中含碳原子数相等5.(双选)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N A个氢分子与N A个氧分子的质量比为1∶1B.1 mol氢气的质量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相等C.16 g氧气中含有的氧分子数为N AD.44 g CO2与28 g CO所含有的分子数均为N A6.相同质量的以下气体所含原子数最多的是( )A.C2H6B.N2C.CO D.O27.20 g某元素中含有0.5 N A个原子,那么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2 B.4C.40 D.308.物质的量相等的CO和CO2相较较,以下有关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量之比为1∶1②它们所含的氧原子数量之比为1∶2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量之比为2∶3④它们所含的碳原子数量之比为1∶1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量之比为7∶11A.①和④ B.②和③C.④和⑤ D.①②③④⑤9.(双选)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B.2 mol NO和2 mol NO2含原子数相同C.等质量的O2和O3中所含氧原子个数相同D.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中所含碳原子数相等10.(双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28 g N2和28 g CO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B. 2 g H2和2g O2所含的原子数都是N AC. 28 g CO和44 g CO2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2N AD.98 g H2SO4和98 g H3PO4所含的氧原子数都是4N A11.(双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 7.1 g氯气和7.1 g液态氯所含的分子数都是0.1 N AB. 36.5 g氯化氢和36.5 g盐酸所含的分子数都是N AC. 1 mol Mg转化为MgCl2必然有N A个Cl2分子参加了反映D. 1 mol Fe转化为Fe3+失去的电子数为3N A12.多少摩尔CaCl2溶解在1 mol H2O中,才能使Cl-与H2O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0()A.0.1 mol B.10 molC.0.5 mol D.0.05 mol课后作业1.AB。
重庆市南开中学 2022-2023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重庆市南开中学 2022-2023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1.日新月异,变化之学,即为化学。
以下过程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绢布刺绣B.碾碎胆矾C.烧结陶瓷D.高压锅爆炸2.他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做出了卓越贞献,这位杰出的科学家是A.屠呦呦B.张青莲C.侯德榜D.拉瓦锡3.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与构成水的微粒种类相同的是A.铁B.金刚石C.液氮D.硫酸铜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连接装置C.倾倒液体D.验满氧气5.下列关于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气支持燃烧,常作为宇宙航行器中的燃料B.高原反应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低于 21%C.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有:SO 2、NO 2、CO、O 3、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等D.由于稀有气体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常用作霓虹灯中的填充气体6.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原因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是A.红磷燃烧实验时,发现最终进水量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 1/5,可能是弹黄夹一直未关闭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可能是因为试管口没有放一团棉花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白光现象持续时间很短,可能是伸入缓慢造成的D.铁丝燃烧实验时,没有看到“火星四射”可能是忘在瓶底加细沙(或水)7.已知 CO、CO2中所含氧元素的质量相同,则它们具有相同的A.质量B.分子个数C.碳原子质量D.氧原子个数8.在-157 ℃超低温环境下,水也能形成蜂蜜般粘稠状液态,即“高密度液态水”;但在一定环境下水又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下列天于“高密度液态水”和“热冰”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表明水的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B.两者混合体为新型混合物C.“热冰”状态时,分了暂时停止运动D.两者的化学性质和普通水相同9.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爱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 2 S:“2”表示一个该分子中含有 1 个氢分子B.Fe 2+:表示一个铁离子带 2 个单位正电荷C.O 3:“3”表示一个臭氧分子中含有 3 个氧原子D.2He:表示 2 个氦元素10.所有微粒都有相应的反物质粒子。
化学式及相关计算

化学式及相关计算基础知识:1.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2.化学式(分子式)表示的含义:(1)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2)表示构成一个分子的各种原子的原子个数.(3)表示一种物质及组成该物质的各种元素.考查题型:①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②计算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③计算分子中各元素的质量比④计算分子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和分子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⑤给出物质质量,计算含某元素的质量常用的计算关系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①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含有各原子的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②元素的质量分数=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
A的质量分数③A、B元素的质量比=元素的质量分数比④A元素的质量=化合物质量×A的质量分数⑤在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杂质不含该元素时)⑥两种物质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个数之比.⑦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等于它们的质量比除以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例1:原计划用90kg尿素[CO(NH2)2],现因缺货改用硝酸铵(NH4NO3).计算需要用多少千克的硝酸铵才能与90kg尿素的含氮量相等?解法1: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x=120kg答:需用120kg的NH4NO3.解法2:设需要硝酸铵质量为x.据关系式NH4NO3~CO(NH2)28060x90kg80:60=x:90kgx=120kg答:需用NH4NO3 120kg.例2:某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试确定该氧化物的化学式.解法1:设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xOy,则56x:16y=7:2x:y=1:1∴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解法2:Fe、O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氧化物化学式为FeO答:该氧化物化学式为FeO.例3:在FeSO4和Fe2(SO4)3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求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据关系式S~403264a%x32:64=a%:x x=2a%∴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a%-2a%=1-3a%答:铁元素质量分数为1-3a%.例4:某硝酸铵样品中混有另一种氮肥,经测定该样品中含氮38%,则该样品中可能混有的氮肥是()A. NH4HCO3B.(NH4)2SO4C. NH4ClD. CO(NH2)2解析:先求出纯净的硝酸铵的含氮量为35%,已知样品中含氮量为38%,所以样品中一定混有含氮量比38%更高的氮肥.计算已知各种氮肥的含氮量分别为:NH4HCO3为17.7%(NH4)2SO4为21.2%NH4Cl为26.2%CO(NH2)2为46.7% 所以答案为D.1.下列符号中,既具有宏观意义,又具有微观意义的是()A.2N B.2Cl2 C.CO2 D.3NO1.有一种氮的氧化物,氮与氧的质量比为7:4,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222O32O52.硫酸亚铁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某贫血患者每天需补充1.40g铁元素,服用的药物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至少为()3.下列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FeO B.Fe2O3C.Fe3O4D.Fe2(SO4)34.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由它们组成的一种化合物中,X、Y两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XY2B.X2Y3 C.X3Y4 D.X2Y5.某元素的+3价的氧化物中,该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6,则这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A.26 B.52 C.78 D.1046.某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为27,其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42,则该金属元素硝酸盐(化合价不变)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89 B.151 C.213 D.2407.下列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A.NH4Cl B.NH4NO3C.(NH4)2SO4D.CO(NH2)28.相同质量的CO和CO2中,碳元素的质量比为()A.1:1 B.7:11 C.11:7 D.14:119.由X、Y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X和Y的质量比是3:1,又知X与Y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12:1,则能够表示此化合物化学式的是()A.XY4B.XY3C.XY D.X2Y10.化合物X2Y3中含Y为50%,化合物YZ中含Y为25%,则化合物X2Y2Z3中含Y的质量分数为()A.14.29% B.28.57% C.42.86% D.57.14%11.含某种杂质的氧化铁粉末,测知其含氧32.5%,这种杂质可能是()A.CuO B.Cu C.Fe D.SiO212.某化合物完全燃烧,需要4.8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只含碳、氢两种元素D.无法确定填空题:1.(1)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的碘酸钾(KIO3),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2021高考化学(浙江选考)新素养备考大一轮讲义:专题1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气体摩尔体积 Word版含答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试内容与要求] 1.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b)。
2.物质的量、微粒数、质量、气体体积之间的简单计算(c)。
3.固、液、气态物质的一些特性(a)。
4.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b)。
5.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b)。
考点一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1)基本概念间的关系(2)物质的量的规范表示方法:如:1 mol Fe、1 mo1O2、1 mol Na+(或钠离子)。
2.摩尔质量(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M,单位:g·mol-1。
(2)数值:当粒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3)关系:物质的量(n)、质量(m)与摩尔质量(M)之间的关系为n=mM。
辨析易错易混(1)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分子(×)(2)硫酸的摩尔质量为98 g(×)(3)2 mol H2O是1 mol H2O摩尔质量的2倍(×)(4)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5)1 mol O2的质量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6)22 g C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1.在0.5 mol Na2SO4中含有的离子的个数和氧原子的质量分别是() A.1.5 N A 2 mol B.1.5N A32 gC.3.01×1023 4 mol D.N A64 g答案 B2.含6.02×1023个中子的73Li的质量是________g。
答案7 4解析根据n=NN A计算中子的物质的量,73Li的中子数为7-3=4,进而计算Li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
3.若12.4 g Na2X中含有0.4 mol钠离子,Na2X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X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泰安新泰市第一中学(实验部)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1.化学科学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过程中,下列科学家与其成就不相对应的是()A.英国科学家波义尔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B.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原子论C.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提出分子学说D.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氯气、液氯、氯水是同一种物质,均可以储存在钢瓶中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金属钠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③将Na和Na2O2分别放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均会有白色沉淀生成并有无色气体放出④Na2O2和Na2O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产物都是Na2CO3⑤新制氯水可以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⑥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是因为其中的CaCl2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CaCO3⑦含有氯元素的物质都呈黄绿色,均有毒⑧钠、氢气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A.②④⑦B.①③⑧C.③④⑤D.①②⑧3.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B.钠着火用沙土盖灭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等火灾4.下列叙述错误..的个数是①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②2 mol H2O的摩尔质量是1 mol H2O的摩尔质量的2倍③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HCl的摩尔质量是36.5⑥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体的摩尔体积相等⑦1 mol氦气的原子数为2N AA.3 B.4 C.5 D.65.设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B.10 g 46%的乙醇( )水溶液中所含H原子数为C.常温下,4.6 g 和组成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原子数为D.0.1 mol ⋅ L 溶液中数为6.在甲、乙两个体积不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质量相同的CO、CO2气体时,两容器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分子数比CO 2分子数少B.甲容器的体积比乙容器的体积小C.CO的摩尔体积比CO 2的摩尔体积小D.甲中CO的密度比乙中CO 2的密度小7.将28 g CO气体在1 mol的氧气中燃烧后,所得的气体通过足量Na2O2固体中反应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O与氧气反应,只消耗了0.5 mol氧气B.充分反应后Na 2 O 2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C.通过以上两步反应后余下氧气物质的量为1 molD.若2 8g H 2替代28 g CO发生上述反应,则Na 2 O 2固体质量增加2 g8.一定条件下,将50mL的CO2和N2的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相同状况下的气体30mL,则原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A.80% B.44% C.33.3% D.20%9.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N2气体,另一个盛有C2H4和CO的混合气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相同的CO和CO2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
悬赏分:5 - 解决时间:2009-10-27 21:04
还有,2)相同分子数的SO2和SO3中SO2和SO3的质量比为___,
3)由SO2和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2%,则混合物中SO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
不要把别处的答案转移到这里来,我看了好几道题但觉得不太明白,请手动打字。
求详细过程,谢谢了。
提问者:_涟在惜月- 一级
最佳答案
第一问是不是少点条件,混合气?还是CO或CO2的
如果是质量相同的混合气就好说了
CO中C% =12/28=3/7 O 4/7
CO2中C%=12/44=3/11 O 8/11
相等质量的CO CO2混合气
C质量3m/7+3m/11
O质量4m/7+8m/11
质量比C:O=(3m/7+3m/11)/(4m/7+8m/11)=27:50
碳原子氧原子个数比=27/12:50/16=18:25
2 分子数相同,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量比
质量比SO2:SO3=1*64:1:80=4:5
3
可以设方程
SO2 O 32/64=50%
SO3 O 48/80=60%
设有SO2 x g
SO3 y g
则
(50%*x+60%*y)/(x+y)=52%
x=4y
则SO2 的质量分数为x/(x+y)=1/5=20%
化学变化过程中,必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相等。
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有:
(1)最小公倍数法: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先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然后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致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例如:教材介绍的配平方法,就是最小公倍数法。
在P+O2――P2O5反应中先配氧:最小公倍数为10,得化学计量数为5与2,P+5O2――2P2O5;再配平磷原子,4P+5O2==2P2O5。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的方法。
例如:配平Fe2O3+CO――Fe+CO2。
在反应中,每一个CO结合一个氧原子生成CO2分子,而Fe2O3则一次性提供三个氧原子,因而必须由三个CO分子来接受这三个氧原子,生成三个CO2分子即Fe2O3+3CO――Fe+3CO2,最后配平方程式Fe2O3+3CO==
2Fe+3CO2,这种配平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Fe2O3化学式中的氧原子个数来决定CO的化学计量数的,故称为观察法。
(3)奇数变偶数法:
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配平起点,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的方法称为奇数变偶数法。
例如:甲烷(CH4)燃烧方程式的配平,就可以采用奇数变偶数法:CH4+O2――H2O+CO2,反应前O2中氧原子为偶数,而反应后H2O中氧原子个数为奇数,先将H2O前配以2将氧原子个数由奇数变为偶数:CH4+O2――2H2O+CO2,再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CH4+2O2==2H2O+CO2。
(4)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例如:甲醇(CH3OH)燃烧化学方程式配平可采用此法:CH3OH+O2――H2O+CO2,显然决定生成H2O与CO2的多少的关键是甲醇的组成,因而定其计量数为1,这样可得其燃烧后生成H2O与CO2的分子个数:CH3OH+O2――2H2O+CO2。
然后配平氧原子:CH3OH+3/2O2===2H2O+CO2,将各计量数同乘以2化分为整数:2CH3OH+3O2==4H2O+2CO2。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用何种方法配平化学方程式,只能改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而决不能改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
因为改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即意味着改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组成,就可能出现根本不存在的物质或改变了原有化学变化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出现根本不存在的化学变化。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
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
O2内
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
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
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 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四)归一法
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若出现计量数为分数,再将各计量数同乘以同一整数,化分数为整数,这种先定关键化学式计量数为1的配平方法,称为归一法。
做法:选择化学方程式中组成最复杂的化学式,设它的系数为1,再依次推断。
第一步:设NH3的系数为1 1NH3+O2——NO+H2O
第二步:反应中的N原子和H原子分别转移到NO和H2O中,由
第三步:由右端氧原子总数推O2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