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里的春天

合集下载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

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春天到处是人们辛勤的影子,人们用自己的双手播种着他们的坚定的信念和永远不变的希望,播种着真执的情和无私的爱。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赏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江南春朝代:唐朝|作者: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古诗简介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的名诗。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翻译/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山郭:依山的城镇。

3、南朝:东晋灭亡后,先后在南方地区建立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合称。

4、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5、楼台:指寺庙。

赏析/鉴赏这是描写江南风光的一首七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已经描绘了一幅幅绚丽的图画,但那只是宏观的,而杜牧的《江南春》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生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杜牧在这首七绝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千里”说明是写整个江南,但整体又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意象表现出来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

诗人在这里不说“朝朝四百八十寺”,而说“南朝四百八十寺”,显然别有意蕴。

南朝统治者佞佛,劳民伤财,修建了大量寺庙,《南史·郭祖深传》说:“时帝大弘释典,将以易俗,故祖深尤言其事,条以为都下佛寺五百余所,穷极宏丽,僧尼十余万,资产丰沃,所在郡县,不可胜言。

关于春夏秋冬的唐诗

关于春夏秋冬的唐诗

关于春夏秋冬的唐诗关于春夏秋冬的唐诗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诗人是如何来描写春夏秋冬的呢?一、关于春天的'古诗1、《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树阴里白沙堤。

3、《春雪》唐·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4、《初春小雨》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6、《忆江南》唐·白居易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山寺月中听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7、《春游湖》宋·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8、《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二、关于夏天的古诗1、《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仲夏》唐·樊旬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唐·贾龠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明·朱瞻基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唐·耒鹄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宋·陆游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十首最美的唐诗宋词春天

十首最美的唐诗宋词春天

十首最美的唐诗宋词春天好的,我来为您详细介绍一下这十首最美的唐诗宋词春天的内容:1.《春夜喜雨》一~杜甫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夜的一场雨,雨水滋润了万物,让大地焕发生机。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江南春》——杜牧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春天的景色,如词中所说:"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词中充满了清新的气息,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3.《春晓》——孟浩然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清晨景色,如诗中所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清新美好的感受。

4.《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在春天的夜晚做的一个梦,梦中的景色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如词中所说:"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词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的向往。

5.《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钱塘湖春天的景色,如诗中所说:"晴翠接荒城,飞花入野渡。

"诗中充满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6.《长恨歌》——白居易这首诗描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其中也有描写春天的部分,如诗中所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爰情和春天的美好向往。

7.《春望》——杜甫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色,如诗中所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春天的深情厚爱。

8.《清明上河图》——张若虚这首诗描写了清明节时的景色,如诗中所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9.《鹿柴》——王之涣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春天去砍柴的经历,如诗中所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春天的赞美。

10.《登高》——杜甫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登高远望的景色,如诗中所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美好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春天里

行走在唐诗宋词的春天里

《临江仙》
宋·晏几道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 去年春恨却来时。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 琵琶弦上说相思。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好事近》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晴景》
唐·王驾
雨前初现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疑是春色在邻家。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行香子》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渔家傲》
宋·朱服
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青烟里。恋树湿花飞不 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 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语东阳沽酒 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
行走在春天的艳阳里,品味古诗词流淌出来的家国 情怀,欣赏古诗词洋溢出的万紫千红,静默地倾听 花开的灿烂之音,伸手触摸到风雨的缠绵之情,也 许也会有这样的感叹了:“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 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蝶恋花》
宋·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蝶恋花》
宋·李清照
暖雨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 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 犹剪灯花弄。

唐诗三百首关于春天的诗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关于春天的诗有哪些

唐诗三百首关于春天的诗有哪些很多人从小接触唐诗,甚至不是从语文教材开始的,而是从母亲的胎教就开始了《唐诗三百首》的初识,但关于春天的唐诗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唐诗三百首关于春天的诗,欢迎大家阅读!1、《春思》——唐代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译文: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家住京城比邻着汉室宫苑,心随明月飞到边陲的胡天。

织锦回文诉说思念的长恨,楼上花枝取笑我依然独眠。

请问你主帅车骑将军窦宪,何时班师回朝刻石燕然山。

2、《春雨》——唐代李商隐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宵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3、《月夜》——唐代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译文:夜静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隐藏在黑夜里。

北斗星倾斜了,南斗星也倾斜了。

今夜才知春天的来临,那被树叶映绿的窗纱外,唧唧的虫鸣,头一遭儿传到了屋子里来了。

4、《春怨》——唐代刘方平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译文: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5、《滁州西涧》——唐代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描写春天的古诗(集锦15篇)

描写春天的古诗(集锦15篇)

描写春天的古诗描写春天的古诗(集锦15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

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春天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不知细对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2、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3、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唐盂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4、闻道春还未素昧平生,走傍寒梅访音讯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5、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6、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唐李白《落日忆山中》7、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唐李白《送祁昂滴巴中》8、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唐李白《古风》9、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10、时有弃甲至,远随流水香唐刘昚虚《阙题》11、春日迟迟,卉木萋萋。

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迟迟:迟缓。

卉木:鹤唳。

萋萋:草繁茂的模样。

仓庚:莺。

喈喈:鸟鸣声众而和。

蘩:白蒿。

祁祁:众多。

《诗经·小雅·出车》12、时在中春,阳和方起阳和:春天的暖气《史记·秦始皇本纪》13、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汉乐府古辞《长歌行》14、阳春白日风在香晋乐府古辞《晋白绮舞歌诗三首》15、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晋乐府古辞《盂珠》16、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秀:秀丽。

屯:驻,汇集。

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17、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变鸣禽:鸣叫的鸟换了种类。

两句写冬去春来,鸟儿已经替换了。

南朝宋谢灵运《登池上楼》18、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覆春洲:落满了春天的沙洲。

杂英;各种各样的花。

芳甸:郊野。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19、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洛城:洛阳城。

风日:春光风物。

道:说。

唐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20、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海曙:海上三竿。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是高度凝练的语句,集中地反映着社会生活。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诗句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1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水积春塘晚,阴交夏木繁。

舟船如野渡,篱落似江村。

静拂琴床席,香开酒库门。

慵闲无一事,时弄小娇孙。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

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长养薰风拂晓吹,渐开荷芰落蔷薇。

青虫也学庄周梦,化作南园蛱蝶飞。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

唐诗里的春天朗诵稿

唐诗里的春天朗诵稿

唐诗里的春天朗诵稿唐诗里的春天朗诵稿啊,那可是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

咱就说唐诗吧,那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

唐诗里的春天,就像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眼前展开。

你要是想写关于唐诗里春天的朗诵稿,得先好好品品那些唐诗里描写春天的诗句。

像“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这诗一读啊,你眼前是不是就冒出一棵翠绿的柳树,柳枝就像绿色的丝线一样垂下来,风一吹,晃晃悠悠的,那就是春天在柳树身上的模样啊。

这要是写在朗诵稿里,你得把这种画面感给读出来,就好像你真站在那棵柳树下似的。

再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雨在唐诗里也是一绝。

你想啊,这雨就像一个贴心的小使者,知道春天万物需要滋润的时候就来了。

它悄悄地在夜里降临,滋润着大地。

写朗诵稿的时候,这一段你就得把那种轻柔、那种默默奉献的感觉表现出来。

你不能像念课本似的干巴巴的,得想象自己就是那个感受到春雨滋润的小花草,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喜悦。

还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画面多有意境啊。

春天的潮水涨起来了,还带着雨,那个野外的渡口没有人,小船就那么孤零零地横在水面上。

这时候你写朗诵稿,就得把那种空旷、那种静谧给传达出来。

就好比你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小角落,周围只有自然的声音,那种感觉很奇妙的。

写唐诗里春天的朗诵稿,你得把自己融入到那些诗句描绘的场景里。

你要是没那种感觉,读出来的东西就没味儿。

你看那些大诗人,他们写春天的时候,那都是带着感情的。

咱们写朗诵稿也要这样,不能只把诗句堆砌起来就完事儿。

你得像讲故事一样,把这些诗句串联起来。

比如说,你可以从柳树的春天开始讲起,然后说到春雨滋润下万物的变化,再到那个野渡的宁静。

就像你在给朋友讲述你在一个神奇的春天里的旅行一样。

而且啊,朗诵稿的节奏也很重要。

有些诗句读起来要轻快,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这时候你的声音就得轻快起来,就像那些黄莺和燕子一样活泼。

有些诗句呢,要读得缓慢而深沉,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中以春天作为背景来展开的多到不可胜数,例如王维那首被时人反复咏唱的《送元二使安西》,开头便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就分明是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在驿站边送他的友人到边疆去。

专门写春天的诗也相当不少,其中影响最大的至少有三首,这就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孟浩然的《春晓》和杜甫的《春夜喜雨》。

《春江花月夜》原是南朝陈后主的作品,与《玉树后庭花》同类,可以入乐,属于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曲。

后来颇有人沿用此题写新诗,均为五言,大多写相思离别,主要特色在于艳丽,内容和形式都不脱梁陈宫体的格局。

张若虚虽然也沿用旧题,却是七言的长篇,倾向也与宫体诗大异其趣。

其瓶虽旧,其中的酒却简直是全新的。

诗云——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样的长篇显然不能入乐,这样就同先前那种靡靡之音的乐调完全脱钩;全诗可分九段,四句一段,逐层换韵,情文相生,朗读吟诵起来富于新鲜的音乐之美。

更重要的是诗的主题和倾向与先前不同了,这里把春、江、花、月、夜五者全都写得很美,而贯穿其中的是关于人生的哲理性思考。

时序迁流,江月依旧,人生易老,苦恼甚多,唯有美好的感情可以超越时空,具有永恒的价值,给人生以莫大的安慰。

这里洗尽了先前宫体诗中的色情和肉欲,没有任何低级趣味,高尚雅洁,发人深思。

即使单就写景而言,张若虚也是难得的高手。

诗中前十句集中地描写长江入海口春夜月光下的美景,入微而传神,例如“月照花林皆似霰”、“汀上白沙看不见”这样亲切生动的句子,非亲自见过江上极透明的空气、极明亮的月亮者,不能道出。

张若虚是扬州人,他写起本地风光来,自然特别来神。

与《春江花月夜》那样长篇大套、花团锦簇地咏唱人生哲理相反,孟浩然的《春晓》异常简单,只是一点小感触,而其中也并不缺乏哲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短短二十个字,写了一点诗人早晨醒来时的感触。

诗人一夜没有睡好,风声雨声让他担心花朵可能经受不住;后来迷迷糊糊地睡去,连天亮了都不知道。

这时到处都能听到鸟叫的声音,美妙极了。

尽管有风雨,春天仍然是挡不住的。

生活里总会有曲折变化,诗人既有他的担心,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希望。

在这样一首非常明白易懂的小诗里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所以很耐读。

杜甫的《春夜喜雨》远离哲理,只写现实生活中最普通的事情和感情——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锦官城就是成都,当时杜甫流寓于此,关心这里的一切。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时刻,迫切需要雨水,而春天又最容易干旱,“春雨贵如油”,所以当夜间有雨时,诗人高兴极了,一上来就写下了“好雨”二字。

颔联的“潜”、“润”二字形容绵绵的小雨极得要领,“好雨”不仅好在及时,其降临的方式也是好的。

这一联后来成了名句,在它的本意和引申意上被频繁地引用。


春天包括三个月,习惯上又分为早春和晚春两个阶段。

一般来说诗人们更多地喜欢歌唱早春,名篇如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诗人当时在江南当一个小官,他拿自己的家乡(在今河南省)同这里作比较,最深刻的感触是这里的春天来得早。

黄莺在和煦的春光里放声歌唱;水草也越来越滋润了……早春虽美,还是不能解决诗人对故乡的苦苦思念,江南的美景倒是让“宦游人”更加感慨哀伤了。

韩愈的《早春》则专写早春之美而不涉及其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在小雨里,去冬枯萎的草重新生出了新芽,还只是刚刚冒出一点,从远处看,野草已经苏醒了,有了清新的颜色,但它还是那样的轻微,那样的若有若无,在近处甚至不容易看得出来。

小雨中的早春太美好了,诗人甚至认为它比春天正式到来之后柳絮飞舞的时节更为可爱。

萌芽以及萌芽的前夜,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未来,它虽然还非常微弱,非常不起眼,但它实在是最有前途,最有力量的东西,因此也是最美好的东西。

同这一首《早春》相映成趣的是,韩愈又有一诗专写晚春(《游城南十六首》之三):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暮春时节百花齐放,万紫千红;柳絮乱飘,榆钱飞舞。

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把那些花草形容成很懂事的样子,他们知道春天快要结束了,抓紧时间来表现自己,看谁更芬芳更美丽;而杨花榆荚则比较“弱智”,不知道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些,只晓得到处乱飞。

花草树木有无灵性及其水平的高下,本是一个可以听凭诗人随便发表意见的话题。

韩愈对柳絮一直没有好感,他在《早春》诗里已经说过,有着小雨和草地的早春,比“烟柳满皇都”的晚春不知高明到哪里去了;到这里又把柳絮以及榆钱批评了一通。

韩愈对早春的欣赏实在是到了很固执很天真的地步。

杨巨源的《城东早春》同样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敏感和热爱: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诗人最爱早春,因为这时候柳树才开始发芽,春天也处于起始的阶段。

等到繁花似锦的时候,谁都感觉到春天,此时早已“出门俱是看花人”。

而“绿柳才黄半未匀”的美景,只有感觉敏锐的诗人才特别珍重。


到晚春后期,天气渐渐热起来,春天就要过去了。

热爱春天的诗人们很想挽留住她,这样的诗人很多,而写得最好玩的也许是贾岛的《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特别留恋春天的诗人与朋友相约在三月三十日这一天晚上不睡觉,因为明天就不是春天了!苦吟诗人苦苦地寻求生活中的诗意,并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将它表现出来。

如果既在晚春,又为思乡所苦,那么写起诗来就要比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更为凄苦了,这一方面可以举崔涂的《春夕旅怀》为标本——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崔涂原是一位穷途潦倒的诗人,在外漂泊多时,自称“孤独异乡人”。

其诗多叹老嗟卑,《春夕旅怀》写得尤为低沉。

金圣叹曾对此诗评点道:“‘水流’是水无情,‘花谢’是花无情。

何谓无情?明见客不得归,而尽送春不少住,是以曰无情也。

何人胸中无春怨,如此却是怨得大无赖矣。

三是‘家’,却不是家,却是‘梦’,却又不是梦,却是床上客。

四是‘月’,却不是月,却是‘鹃’,却又不是鹃,却是一夜泪……”评点甚为贴切。


唐人写春天的诗大抵以写景抒情为多,也有讽刺诗,那是因为在春天也有不少让诗人看不顺眼的事情,如储光羲的《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其三:
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

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

当时洛阳官贵人很多,一到春天,他们的子弟成群结队地外出游春,在大路上奔驰。

“双双呜玉珂”颇近于今之所谓“飙车”——这些贵族子弟太骄傲放纵了。

作者冷眼旁观,大约很不以他们为然。

所以这几首诗好像只是客观的描写,其实隐含着一点讽刺的意思。

鲁迅先生说,讽刺的生命是真实,“它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是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

储光羲这首诗正有这样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