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花百合片治疗灼口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老中医治疗灼口综合症的案例

老中医治疗灼口综合症的案例

老中医治疗灼口综合症的案例
张女士是一位50多岁的独居老人,她最近常常被灼口综合症困
扰着。

她嘴里感到灼热、疼痛,并且口腔黏膜出现溃疡。

这让她吃饭、说话都变得异常困难。

张女士曾去过西医诊所,但是经过几次药物治
疗后症状并没有缓解,她决定尝试中医治疗。

张女士咨询了一位老中医师。

在详细了解了张女士的症状后,中
医师认为这是因为营养不良导致气血不足所致。

据中医师指导,张女
士每天饮用养胃生津的茶水,并采用中草药配方进行口腔冲洗。

茶水
中包含了蜂蜜、冬虫夏草和枸杞等补养口腔的成分,而冲洗液则含有
黄芩、当归和板蓝根等有助于止痛和消炎的成分。

张女士坚持按照中医师的建议进行治疗。

经过一个月的中医治疗,她口腔的灼热感明显减轻,溃疡也开始逐渐愈合。

她的食欲恢复了,
能够正常进食。

经过进一步的中医调理,张女士的灼口综合症最终完
全缓解。

张女士对中医治疗的效果感到惊喜和满意。

她表示以后遇到口腔
问题,会优先考虑中医治疗。

同时,她也注意了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增加了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和适量锻炼,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
抗力。

灼口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灼口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

灼口综合征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灼口综合征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且多样,但多和心理因素关系紧密,口腔局部治疗配合心理学治疗很重要。

【关键词】灼口综合征;病因分析心理障碍;心理学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症状,常不伴有临床损害特征,也无明显组织病理学的病损,发病部位多发生于舌部,也可发生于除舌以外的其他口腔黏膜[1]。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来我院口腔科就诊的灼口综合征患者,男30例,女40例,年龄≤40岁2例,年龄41~50岁38例,51~60岁18例,61~70岁10例,>70岁2例。

1.2 病因分析1.2.1 全身系统性疾病对灼口综合征的发病影响最大。

在灼口综合征的诸多发病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全身情况,如内分泌失调、代谢功能紊乱、维生素B 族缺乏、糖尿病长期滥用抗生素而致菌群失调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长期使用抗焦虑药物、利尿剂,其中以更年期综合征、神经官能症、高脂蛋白血症关系最为密切,尤其是更年期妇女长期舌部不适或各种各样的疼痛,这种疼痛并无规律,并常伴有黏膜及全身其他部位的不适。

1.2.2 由于多种原因患者咽部异物感或者在某种情况下,偶然发现舌体分布的轮廓乳头或叶状乳头肥大红肿使患者怀疑肿瘤的存在,从而使舌根部肌肉疲劳不适,从而患者不适感加重形成,伸舌-自检-疼痛加重-伸舌这样一个不良循环中。

1.2.3 局部刺激,如锐利的牙齿残冠及不良修复体等以及口内两种不同金属修复体,尤其在同侧当上下上下颌相对时,由于唾液的加入,产生微电流,可有轻度疼痛。

1.2.4 性别及职业因素,临床观察中,有人发现女性患者占总发患者群比例较高,同时职业因素对我们也较有启示意义,知识分子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病,可能与知识分子多压多虑有关1.3 临床表现[2] 本组病例中以舌体疼痛为症状占38例,主要症状为发生于舌体任何部位的一种持续性钝痛,每天上午减轻,下午加重,与进食无明显关系,常于安静时出现,检查无阳性体征,有时伴麻木,灼热及灼烧感,以口腔感觉功能异常为主要的战34例,发生于口腔舌部及以外任何部位的黏膜,牙槽骨及组织疼痛,感觉异常麻木及灼热感,同时几乎全部患者均伴有全身躯体症状,以睡眠障碍最为常见,睡眠不佳,多梦易醒早醒、入睡困难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悸、多汗、脸红及肢体发凉麻木等症状,其他的尚有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烦躁、腰膝疼痛等。

灼口综合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灼口综合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

灼口综合症的治疗有哪些方法灼口综合症,又称为口腔疼痛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口腔疼痛症状的集合,其特征为疼痛、刺激感、烧灼感或其他不适感在舌面、唇部、口腔黏膜等区域出现而无明显的直接原因。

由于灼口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治疗方法并没有统一的规范。

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侧重于缓解疼痛和管理症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灼口综合症治疗方法:1. 口腔卫生保健:维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灼口综合症管理的重要一环。

每日刷牙、使用漱口水、定期洗牙、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等都有助于减轻症状。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旨在缓解疼痛和改善炎症。

常用的药物包括口服镇痛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局部麻醉药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各异,因此根据个体病情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

3. 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广泛应用于灼口综合症的治疗中,包括低能量激光治疗、电针疗法、热疗、冷疗等。

这些疗法通过刺激神经和促进组织修复来改善症状。

4. 行为疗法:心理因素在灼口综合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行为疗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心理疏导等,有助于减轻疼痛和改善心理状况。

5. 营养调理:适当的饮食调理对于改善口腔黏膜和神经的健康非常重要。

增加维生素B群和微量元素的摄入可以改善症状。

6.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在传统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口腔疾病。

某些中草药具有舒缓口腔黏膜、减轻疼痛和改善营养的作用,如甘草、熟地黄、枸杞子等。

7. 特殊治疗:对于一些顽固性的灼口综合症,可能需要采取特殊治疗措施,如局部麻醉注射、神经阻滞、外科手术等。

需要注意的是,灼口综合症的治疗过程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因为每个患者的症状和病因都可能不尽相同。

治疗的关键是找到适合患者病情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此外,灼口综合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做好长期的疾病管理,包括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等。

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治疗和管理,才能有效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西医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4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灼口综合征42例

1 2 诊 断标准 参 照《 1 内科 学》1, 据舌 部烧 灼 样痛 . 1腔 2 … 根 或异常感 , 闲时加重 , 作 、 饭时反 而减轻 或 消失 , 空 工 吃 临床 症状 与体 征明显不协调等特征 , 以作 出诊 断。排除三叉 神 可 经痛 、 舌癌 、 部溃疡 、 淀粉样变等器质性病变 。 舌 舌
者 易于接受。② 避免 了多 次穿刺 带来 的并发 症 和治疗 费用 增 加。③ 中心静脉导管细小柔软有弹性 , 免了对脏 器的损 避
织推 向外侧 , 一般不会损伤 到肺组 织 , 定位要 准确 , 刺时 但 穿

边进 针一边回抽 , 当回抽 出气 体 时退 出穿刺针 , 调整方 向
或改选剑突下穿刺 。
[] 3 刘坤 申, 刘文玲 , 素洁, . 用 S ln e 导 管法心包 杨 等 采 e igr d 穿刺引流术 [] J .中国急救医学 ,9 5 1 ( ) 1 —2 . 1 9 ,5 1 :8 0
( 辑 编 刘 强)

中西 医结 合 治疗 灼 口综 合 征 4 2例
洪 邑善
( 浦县人 民 医院 , 西 合 浦 合 广
参 考 文 献
害, 安全性能高 , 组织相容性好 。④操作 简单 、 快捷 、 方便 、 安 全、 创伤少 、 恢复快 。⑤ 患者置管后可 自由活动 , 高了生活 提
质量 。⑥心 包腔 内注入药物 , 局部药 物浓 度大 , 全身反应小 , 疗效显著 。⑦该 方法特别适用于心 包积液 量大 、 老年人体 质 弱者 。 同时 , 我们体会到 , 留置中心静 脉导管行 心包 引流术 , 仍 需注意 以下几 点 : ①心 电监护 , 做好 急救 准备 。② 引 流速 度
窍活血 汤 : 赤芍 1 ,I 1 , 仁 1 , 花 5g 生 姜 3 2g J 芎 0g 桃 I 5g 红 , 片, 红枣 3 , 0g 麦冬 1 , 5g 天花 粉 1 , 5g 葛根 3 , 0g 石斛 1 。 2g 随证加减 : 气虚加党参 2 , 0g 黄芪 2 ; 虚加 熟地黄 1 , 0g 血 0g

灼口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灼口综合征 病情说明指导书

灼口综合征病情说明指导书一、灼口综合征概述灼口综合征(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又称舌痛症(glossdynia)、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是一组以舌部为主要发病部位,以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患者通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也无特征性的组织病理变化。

该病发病因素复杂,学术界尚未统一观点,可能源于中枢神经和(或)外周神经损害, 也可能与局部刺激因素、系统性疾病因素、精神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英文名称:burning mouth syndrome,BMS。

其它名称:舌痛症、舌灼痛、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口腔疾病。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否。

发病部位:口腔。

常见症状:舌部烧灼样疼痛、味觉改变、口干。

主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

检查项目:口腔专科检查、血液检查、过敏测试、唾液流率检测、心理测试。

重要提醒:灼口综合征的症状和临床体征不一致,出现口腔黏膜烧灼样疼痛,即使口内黏膜没有明显损伤也请尽快就医。

临床分类:1、根据病因分类(1)原发性灼口综合征:没有明显的局部和系统因素,发病机制可能是特发性的,可能与神经系统的病变有关。

(2)继发性灼口综合征:与局部因素(如牙结石、残根、残冠、过敏等)、全身因素(如全身系统性疾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或心理压力等有关。

2、有专家根据疼痛的特点将本病分为三型Ⅰ型:患者睡眠不受影响,烧灼感会在一天中逐渐加重,大概35%的患者属于该型,它往往可以找到系统疾病因素,比如营养缺乏或维生素缺乏。

Ⅱ型:患者有持续的疼痛,影响睡眠并且持续一天,55%的患者归为此型,很有可能存在精神障碍。

Ⅲ型:患者伴有间歇性疼痛,疼痛可发生在口底或咽喉处,大概10%的患者归为此型,多认为是一种过敏反应。

二、灼口综合征的发病特点三、灼口综合征的病因病因总述:灼口综合征发病因素复杂,目前尚未统一观点。

双花百合片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2)

双花百合片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2)

双花百合片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双花百合片治疗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

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相关治疗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治疗后根据WHO分级系统中的疗效标准进行数据统计,最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组间疗效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①观察组患者Ⅰ、Ⅱ级口腔溃疡平均出现时间为(18.2±0.8)天,明显迟于对照组出现时间(10.3±1.5)(P<0.05);②两组患者用药后,III级和IV级口腔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而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降低程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平均愈合天数为(8.2±2.0)天,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10.8±3.5)天](t检验结果为5.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第0天时,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愈合程度和口干现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第3天时和第8天时,观察组患者临床表现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④所有患者治疗十天后进行疗效统计,观察组患者显效者30例,有效者8例,失败者2例,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不良反应统计结果方面,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提示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结论:在常规漱口液治疗基础上加用双花百合片,可以有效减轻溃疡疼痛感,促进溃疡面愈合,改善口干症状,具有疗效好、安全性高的优点。

同时能够明显推迟Ⅰ、Ⅱ级口腔溃疡出现时间并有效遏止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III级和IV级口腔溃疡的发生发生率,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危险性,改善吞咽困难,让患者的放疗顺利进行。

[关键词]双花百合片,头颈部肿瘤,放疗,口腔溃疡头颈部是肿瘤的多发部位,有文献报道[1]头颈部肿瘤(包括耳鼻喉科肿瘤、颈部肿瘤和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率占全身肿瘤的30%左右,由于该部位器官较多而且比较复杂,手术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完全切除,通常采用放疗治疗[2-3],而口腔溃疡是放疗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但能够影响患者的进食,还能降低患者抵抗力,影响放疗效果,具有较大的危害性[4],因此,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总结我院收治的相关病例资料,旨在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的方法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严格按照1.2中研究对象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病例筛选,得到2011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溃疡患者相关治疗资料,其中包括男性48例和女性32例,年龄范围为40岁-68岁,平均年龄为(54.3±13.2)岁,有38例患者属于耳鼻喉科肿瘤、有22例为颈部肿瘤,另有20例为口腔颌面部肿瘤。

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临床研究

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临床研究

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的疗效临床研究目的分析双花百合片在肿瘤化疗方面预防口腔黏膜炎疗效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4年1~8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双花百合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观察分析双花百合组和常规治疗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口腔溃疡严重程度、疼痛缓解时间、V AS评分和不良反应。

结果双花百合组的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双花百合组的Ⅲ、Ⅳ级口腔溃疡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双花百合组的疼痛缓解时间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V 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双花百合片能够减轻化疗所致口腔黏膜炎患者溃疡疼痛,减轻溃疡严重程度,减少镇痛药应用,促进溃疡愈合、安全性高。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huanghua baihe pill in the prevent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 Methods 80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4 to August were selected for this study,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The groups were shuanghua baihe group(40)and routine therapy group(40)respectively,then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 and the severe level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V AS and adverse reaction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 in shuanghua baihe group was lower than routine therapy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severe level Ⅲand Ⅳin shuanghua baihe group was lower than routine therapy group(P <0.05);The pain alleviated time in shuanghuabaihe group was lower than routine therapy group(P<0.05),V AS was lower than routine therapy group(P<0.05);there were no severe adverse reaction in two groups. Conclusion Shuanhua baihe pills can alleviate the pain of chemotherapy related oral mucositis,decrese the application of analgetic,allevate the severity of ulcer,improve the heal of ulcer,in the meantime,the safety is ideal.[Key words] Neoplasm;Chemotherapy;Oral mucositis;Shuanghua Baihe pill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和化疗已经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均可引起患者出现口腔黏膜炎[1]。

灼口综合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分析

灼口综合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分析

灼口综合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案分析付乾口腔医学院08级,一班,20086310108摘要:灼口综合症病因复杂,治疗方法多样,本篇为分析灼口综合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正文:灼口综合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它是以舌部有烧灼感、刺痛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又称舌痛症,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

该病多发生于舌根部,其次为舌缘、舌背和舌尖,其他部位如颊唇腭、咽等亦可发病。

发病时,舌痛症状呈现晨轻晚重的时间节律性改变,并在过多说话、食干燥性食物、空闲休息时加重,但在工作、吃饭、熟睡、饮食等注意力分散时,痛感一般不会加剧,反而减轻甚至消失。

正因为其症状表现为烧灼痛、刺痛,与一般的疼痛不同,所以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有症状之后,带着“恐癌心理”来就诊,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及压力。

灼口综合症的发病原因:1 口腔局部因素1.1 义齿因素在40%的男性BMS患者和50%的女性BMS患者中存在义齿问题,因而义齿因素在BMS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Svensson等发现,配戴义齿的BMS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多的慢性疾病、社会心理紧张因素以及颈部、肩部、舌骨上肌肉的触痛和咀嚼痛Ⅲ.从而说明全身健康因素、社会心理紧张因素与义齿功能不良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在口腔前部烧灼痛的发生中起一定作用.此外,义齿的存在有利于念珠菌的感染,并可引起部分患者发生变态反应,这些都与BMS的发生有关.1.2口腔不良习惯在13%的BMS患者中存在紧咬牙和夜磨牙的现象,说明二者可能与BMS的发生有关.其机制可能与舌肌和舌筋膜的紧张有关.1.3口腔感染BMS患者常具有较高的念珠菌携带率.在Gorsky等的研究中,有28%的患者念珠菌的培养为阳性.针对此部分患者给予抗真菌治疗后,35%的患者疗效显著p 脚.大肠菌类在口腔中并不常见,但BMS患者的大肠菌携带率显著高于正常,其中以肠杆菌属和克雷伯杆菌属检出率最高.1.4唾液异常口干是BMS常见的伴随症状,然而,研究表面BMS与唾液腺功能异常的相关性不高.Bergdahl等认为,刺激性唾液流速与BMS呈明显负相关,静态唾液流速则与BMS的相关性不强14p.Tammiala—SMonen等发现BMS女性患者刺激性唾液总蛋白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代表粘蛋白浓度的唾液酸比例高于对照组陋1.但唾液的粘着作用及凝集作用无变化,因而认为BMS的发生与唾液对粘膜的保护和润滑作用的下降无关.2神经系统因素2.1 中枢神经系统改变早期实验表明,黑质纹状体多巴胺能系统参与了慢性疼痛的中枢调控,Jaaskclainen等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PET)扫描10例BMS患者和14例正常人的大脑纹状核|1讲8,对壳核和尾状核的多巴胺能功能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壳核突触前6—18Fnuorod叩a摄入减少,而尾状核中多巴胺摄取无明显变化,这证实了BMS患者多巴胺能抑制功能下降,这一结果为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能系统参与疼痛提供了直接证据.因为所选患者没有运动障碍和精神疾患,同时也证实了从黑质到纹状体纯伤害感受投射神经元的存在,这与以前的实验结果相符¨1.另一项PET研究还发现BMS患者多巴胺能D./D:受体比率下降,这也提示壳核中内源性多巴胺水平的下降.灼口综合症患者纹状体突触前左旋多巴胺摄取的减少与帕金森病患者类似,只是没有帕金森氏病患者那么显著.疼痛是帕金森患者最常见的主诉,这是基底神经节涉及f临床痛觉最可信的证据.非典型颜面痛患者三叉神经池脑脊液中高香草酸(一种多巴胺能系统终产物的标志)较低,非典型性面痛患者的瞬间反射(blink reflect,BR)中有多巴胺抑制缺陷,这些都表明纹状体低多巴胺活性与慢性疼痛状态有关.另外,中枢机制特别是神经元的适应性被认为在所有慢性疼痛中扮有重要角色.舌痛症的中枢神经机制研究目前报道还很少,但随着脑功能成像手段的不断发展,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和PET、脑磁图等新的功能的应用,揭示了大脑皮层在疼痛调控机制中的巨大作用.初级运动皮质、扣带前回痛觉相关活性可以被影响疼痛感觉或传人的催眠暗示或注意力调节所改变,这证明大脑皮层的伤害感受网络可以直接受认知因素的影响.认识疼痛系统认知调控对于理论和临床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2外周神经系统改变瞬间反射可由三叉神经感觉传人纤维传导,通过基底神经节介导到脑干的.面部运动核,它是一种多巴胺能抑制下的脑干反射.在一些BMS患者中,瞬间反射兴奋性增加,这种反应与一些椎体外束疾病帕金森氏病、面部运动障碍的反应类似.BR 可分为R1,R2,R3,共3组分,其中R1,R2由传递触觉的机械传人纤维A B介导,R,可能由有髓纤维A 6介导,被认为与人类主观的疼痛感受有关.外周神经传人后,AB纤维的中枢末端产生旁支深入到脊髓背角的面上层,在此与二级疼痛神经元产生接触.因为三叉神经脊髓神经束核的核下尾侧与脊髓背角十分类似,可以推测三叉神经可能有些微小的神经改变,导致三叉神经2.3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灼口综合症患者多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可导致心悸、多汗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舌部血管运动神经障碍,伴随麻木、针刺感等症状.通过检测心率变化对舌痛症妇女和健康志愿者的植物神经系统功能进行评价,结果发现神经紧张是灼口综合症患者不能确定主诉的原因,这是由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下降引起的,而不是由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造成的.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常被认为是BMS最常见、最主要的病因.BMS心理因素的研究集中在情绪改变、社会生活应激事件和个性特征中.BMS患者常具有抑郁、焦虑等表现.在Jerlang的研究中,大部分BMS患者存在情感不能表达,因此BMS患者可能由于在心理水平处理负性事件的能力受损,而使抑郁及焦虑的痛苦感觉通过身体表达.正如Bergdahl等的研究标明,具有主观性口干(患者自觉口干,但无唾液分泌的减少)的个体抑郁表现的频率显著升高,提示心理过程与唾液腺的生理过程之间存在关系.抑郁和口干在BMS中均较常见,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BMS发病中的作用值得重视,证明机体可能通过身体感觉的躯体化表现来适应这种情绪应激.治疗方法:一、一般用药治疗:局部用药:采用维生素 B12 0.5 mg + 维生素B4 110mg + 2%利多卡因2~3m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生理 学等 多个 方面对该病 进行 了研 究 ,但 仍未 明确 该病 的病
因。临床治疗 表明 ,辨 证 中医可通过辨证论 治提高治 疗 的针对
性 ,确保 治疗效果 。本研究采用 一清胶囊 和双花 百合 片对灼 口
综合征 患者进行 治疗 ,取得 了良好 的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
1资 料 与 方 法
l I l
54 l中国处方药第14卷第12期
· 疗效评价 ·
双花百合 片治疗灼 口综合征 的疗效观察
胡小娅 ,卜寿 山 ,桂 冠 ,孙凯莹 ,张凌 (南京 医科 大学第一附属 医院 口腔科 ,江 苏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 对双花百合 片治疗灼 口综合 征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 l}缶床观察 。方法 将 96例 灼 口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 。治疗 组 用双花百合 片,对照组用一清胶囊 ,疗程 均为 4周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 2周后 的l临床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05),而 4周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效具有统计学意义 (P< O.05):两组治疗 前后 均未发现明显不 良反应 。结论 双花百合 片对治疗灼 口综合征疗效 明确 而持久 ,无 毒副作 用。
【关键词 】灼 口综合 征;双花百合 片;临床疗效
灼 口综合征 是一种 临床 较为常见 的 口腔疾 病 ,患者会 出现 表 1:两组患者 2周后的疗效 比较
口腔不适 、舌感觉异常 以及 口腔黏膜感觉异 常等症 状 ,严重影 响 患者 的健康 与生活质量 。近几年 ,临床从神经 递质 、免疫学 以及
刺激 因素;排除 白色念珠菌感染或 口腔 、全身其它疾病 引起 的疼 阴降火 ,凉血敛疮 ;使药细辛,辛温香窜 ,通窍散寒止痛;既可佐制
痛 。纳人本研究的患者均为 中医辨证分型为心脾积热证 [2 患者 ; 诸药寒冷之弊 ,又可引诸药透达孔窍肌肤,实为该方一妙用 。
年龄 35~ 75岁 ;病程超 过 3个 月 ;1个月 内未使用相 关治疗药
1.1一 般 资 料 共 选取 96例 灼 口综 合征患 者进 行观 察,均 为 2015年 10 疫功能 ,可有效改善 口干 、灼痛、口臭等症状 。心开窍于舌,脾开
月 ~ 2016年 3月 期 间 口腔科 门诊 患者 。所 有患者 均依 据 《口 窍于唇 ,心脾 积热 ,导致炎火上行 ;双花百合片以黄连为君药 ,清 腔 黏膜病学 》[1】中的灼 口综 合征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以舌部 或其 热燥湿 ,泻火解毒 ,尤 善倾 泻心、胃实火:臣药包括 :苦地丁、板蓝
程 等无 显著差异 (P> 0.05)。
层单胺类神 经递 质的含量,降低下丘脑 CRFmRNA的表达 ,降中 ACTH、COR的含量 ,减轻抑郁状态 。
治疗组 患者给予 双花百合 片 (扬子 江药业集 团有 限公 司生
西 医研究认 为 ,sP是一 种肽类 神经介 质 ,它选择性 分布 于
虽然双 花百合片与一清胶囊在治疗 2周后 的临床疗效未 见
2结果
显 著性 差异 (P> 0.05),但是在治疗 4周后可见显 著性 差异 ,(P
治疗 2周后 的两组 患者 的临床疗效 比较 ,差 异均无统 计学 < 0.05),显示双花百合 片优于一清胶囊 。说 明双花百合 片不仅
女 72例 ,年 龄 38~ 72岁,平 均 56-3岁,按 就 诊先 后顺 序 随机 为该病是一 类以抑郁为主 的心理 障碍症状群 [3】。经现代药理学
分为两组 ,治疗组 和对 照组各 48例 。两组 患者的性别、年龄 、病 研 究,双 花百合片 中所含 的百合 皂苷可 以增 加抑郁 大 鼠大脑皮
有学 者对灼 口综合征研 究发现 ,在发病 后患者都会 出现各
物及其它治疗 方法 ;所有病例均无 其他 口腔 黏膜疾病及严 重全 种心 因性躯 体症状 ,如 中重度抑郁 ,该症状较为 常见 ,占 96%左
身系统性疾病 ;能坚持完成治疗 ,并按时复诊者 。其 中男 24例 , 右 ,其次 睡眠 障碍 ,约 占 90.8%,中重度焦 虑 ,约 占 75%,因此认
它 口腔 黏膜 烧灼样疼 痛为主要症 状 ,可伴有 口干 、感 觉异常 ,味 根 、紫草 ,清热解 毒凉血 ,共助君药 黄连 清热解毒疗疮之功 ;佐药 :
觉 障碍等其 它 口腔不适症状 ;临床 检查无 明显 阳性体征及 局部 金银花 、竹 叶、添加名贵蛇胆 ,重在清热解毒;生地 、百合 ,重在滋
口腔黏膜 疼 痛感 减轻 ,疼痛 次数 减 少,为有 效 ;未 达 以上标 准 和血清中 NO、PGE2、MDA含量及 NOS活性 明显 降低 ,SOD活 均 为无效 。总 有效 率 =(痊愈 例数 +有效 例数 )/每 组 总例 数 性 明显增强 ,从而增强止痛效果 】。
× 100% 。
产)口服 ,每次 4片 ,每 日3次 ,疗 程 4周 。对照组患 者给予一 中枢神 经系统当中 ,具有特异性传导通路 ,另外它还在外周神 经
清胶囊 (成都康弘制药 有限公司生产 ,主要成分大 黄黄芩黄连) 系统 和组织 当中有所分 布,当感 觉神经受 到外源性刺 激或 内源
口服,每次 2粒 ,每 日3次 ,疗程 为 4周 。
性刺激 时,sP便会 向牙周组织 内血 管释放 ,引起局 部血管舒张 ,
纳入本研究 的患者在用药期 间暂停 其他一切 局部和全身用 增加毛细血管 的通透性 ,使得血浆渗 出,最终造成神经性炎症 反
药 。观察患者疗效及不 良反应 。
应 l 4l。动物实验显示双花百合 片可显著减少舌侧缘切取浅表组
1.3疗 效 评 价
织 sP浓度 的释放 ,并 能显著降低更年期妇 女雄激素水平 】。其
治疗 后 ,患者 味觉改 变 以及 口干等症 状基 本 消失 ,口腔黏 所 含的百合多 糖能提高 小 鼠腹腔 巨噬细胞吞 噬率与吞 噬指数 ,
膜无疼 痛感 ,为痊 愈 ;患者味觉改 变以及 口干等症 状显著改 善 , 增强免 疫力 。而细辛乙酸 乙酯提取物能使 乙酸致痛小 鼠脑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