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雷穿回阿迪达斯,Under Armour就被挤兑了
Under Armour 做了什么,以至于 Nike 会把它作为对手?

Under Armour 做了什么,以至于 Nike 会把它作为对手?一个从专业体育领域和健身房里起家的品牌,是怎么突然在美国市场上流行起来的?这可能是 Nike 和 Adidas 都想问的问题。
我们说的是 Under Armour——这个以速干紧身衣出名的牌子有点贵,但是看着显身材、有科技含量,甚至有人愿意把它和正装混搭着一起穿。
在连续 18 个月营收增长超过 20% 后,它终于在 2014 年下半年超越了 Adidas,成为了美国市场上第二大运动品牌。
在发布了依然亮眼的 2014 年第四季度财报后,Under Armour 还给狠狠地补了 Adidas 一刀: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时,41 岁的公司创始人兼 CEO 凯文·普朗克(Kevin Plank)表示,不希望与这个“最愚蠢的竞争者”相提并论。
在北美的运动产品市场上,争夺第二要比争夺第一容易太多——2014 年,Under Armour 的总营收超过了 30 亿美元,但这依然只是 Nike 的十分之一而已。
不过,在股票市场上,2005 年才上市的 Under Armour 股票,价格增长率目前几乎是 Nike 的两倍。
Under Armour 似乎也并不忌惮与 Nike 的正面对决。
2014 年夏天,跳出 Nike 赞助合约的 NBA 球星凯文·杜兰特(Kevin Durant)就曾面临 Under Armour 一份颇具诚意的赞助合约——10 年总价 2.85 亿美元。
最后,Nike 不得不匹配了这一报价,才夺回了这位 NBA 未来的领军人物。
在衣服和鞋子之外的运动社交领域,Under Armour 则希望变成另一个 Nike。
过去两年中,它接连买下了三个与健身健康相关的 App;在年初的 CES 2015 上,Under Armour 也宣布要与 HTC 合作,进入这两年更火的可穿戴设备领域。
如果现在回过头去看 Under Armour 这个品牌(只有) 20 年的发展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相当专注于细分领域的公司——前 10 年,他们基本只卖速干的紧身运动装,连运动鞋都不做。
阿迪达斯的衰落与耐克的崛起

一举成名一统天下阿迪达斯的创业者是阿首道夫(他家里的人称他为“阿迪”),鲁道夫是经销人,销售他哥哥的产品。
兄弟俩起初没干出什么名堂,但在1936年取得了重大进展。
杰西-欧文斯在奥运会上就是穿着他们制作的运动鞋,在希特勒和德意志民族以及全世界面前赢得了数枚金牌。
著名运动员穿公司的鞋,对公司是很有利的,这使阿迪达斯公司,以及其他运动鞋制造商,从此开始实行一种新的销售战略。
1949年,兄弟俩闹翻了,从此两人在外面从不搭话。
鲁道夫带着一半工具设备,离开他哥哥,到城市另一边建立了普马制鞋公司,阿道夫在现有企业基础上建立了阿迪达斯公司(“阿迪达斯”源于他的教名的爱称和他的姓氏中的前3个字母)。
鲁道夫的普马公司从来没有赶上阿迪达斯公司,但却居世界第二位。
为开发出更结实、更轻便的鞋,阿道夫不断试验各种新材料和新工艺。
他试验了有棘刺的鲨鱼皮,试图研制出适宜制作拖鞋的皮革。
他还尝试用大袋鼠皮加强鞋帮的耐力。
阿迪达斯的第一批样品鞋在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上亮相。
以后,在1954年,穿着阿迪达斯鞋的德国足球队击败匈牙利队,夺得世界杯。
这种鞋确实是获胜的一个因素,因为阿道夫把一种特殊的钉子拧进鞋里面,使得运动员在那天泥泞的赛场上抓地很牢;而匈牙利队的队队员鞋内由于没有安这种鞋钉则缺少同样的摩擦力。
阿道夫在跑鞋方面的许多革新,如四钉跑鞋、尼龙底钉鞋和既可插入也可拔出的鞋钉。
他还发明了一种鞋钉的排外组合有30种变化的鞋,这种鞋可使运动员适应室内、室外跑道以及天然地面或人工地面的多种需要。
1972年之前,阿迪达斯公司和普马公司占有了运动鞋的全部市场。
市场风云耐克崛起菲尔-奈特是一位平庸的参加1英里赛跑的运动员,他的最好成绩是4 分13秒,差一点没有进入世界级运动员(成绩为4分钟)的行列。
但他50年代末在俄勒冈大学受过著名比尔-鲍尔曼的训练。
鲍尔曼在50年代,随着他年复一年地获得破世界的长路冠军,使俄勒冈州尢金市名扬于世。
他不断地试穿各种运动鞋,他的观点是,跑鞋重量轻一盎司,会对赢得比赛产生极不相同的结果。
阿迪达斯品牌竞争者

阿迪达斯品牌竞争者阿迪达斯(Adidas)作为全球知名的运动品牌,向来以来都面临着激烈的竞争。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品牌与阿迪达斯竞争市场份额和消费者的青睐。
以下是一些阿迪达斯的主要竞争者:1. 尼克(Nike):尼克是阿迪达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作为全球最大的运动品牌之一,尼克以其创新的产品、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广告宣传而闻名。
尼克在全球各地拥有广泛的市场份额,并与许多顶级运动员和运动队合作。
2. 彪马(Puma):彪马是阿迪达斯的另一个主要竞争对手。
彪马也是一家德国运动品牌,以其时尚和高品质的产品而闻名。
彪马与许多知名运动员和运动队合作,通过赞助活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3. 安踏(ANTA):安踏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之一,也是阿迪达斯在中国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安踏以其多元化的产品线和广泛的销售网络在中国市场取得了成功。
安踏还与一些中国运动员和运动队合作,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
4. 新百伦(New Balance):新百伦是一家美国运动品牌,以其舒适和耐用的运动鞋而闻名。
新百伦在全球范围内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与一些知名运动员和运动队合作,以提升品牌形象。
5. 亚瑟士(ASICS):亚瑟士是一家日本运动品牌,专注于跑步鞋和运动服装。
亚瑟士以其高品质和专业性在跑步领域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并与一些世界级长跑运动员合作,提升了品牌的认可度。
除了以上提到的竞争对手,还有一些其他品牌如锐步(Reebok)、匡威(Converse)等也与阿迪达斯在特定的市场领域进行竞争。
对于阿迪达斯来说,面对这些竞争对手,他们需要保持品牌的创新性和时尚性,不断推出新产品以吸引消费者。
此外,与运动员和运动队的合作也是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的重要策略。
阿迪达斯还需要关注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灵便调整产品线和营销策略,以保持竞争力。
总结起来,阿迪达斯的竞争者包括尼克、彪马、安踏、新百伦、亚瑟士等品牌。
阿迪达斯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品牌合作和关注市场趋势来应对竞争,以保持其在全球运动品牌市场的率先地位。
那么有钱的网球界要穿上Under Armour了

那么有钱的网球界要穿上Under Armour了苏格兰,哦不,英国网球名将穆雷最近结束了他与 Adidas 品牌长达五年的赞助合约。
2015 年起,他的球衣、球鞋以及护腕之类的小玩意,都将由 Under Armour 提供赞助。
嗯,就是那个做橄榄球服饰和护具起家、最近正在试图进入棒球、篮球等多个领域的美国运动品牌。
英国《卫报》披露,这是一份四年、总计 1500 万英镑的长合约。
穆雷除了要穿着Under Armour 的衣服鞋子在球场上跑来跑去以外,还要参与到品牌的一系列市场活动中。
不过,目前尚不清楚 Under Armour 会不会像其他运动品牌一样,为穆雷发布一些专属产品。
穆雷的 2014 赛季过得并不算太好,ATP 年终排名仅为第 6 位,与位居第一的德约科维奇有着近 2 倍的积分差距。
相比起来,他的 2012、2013 年都过得顺风顺水,拿下了两个大满贯冠军和一个奥运会冠军。
尤其是 2013 年在温布尔登球场的那场胜利,让他成为了 77 年来首个英国籍温网单打冠军。
而过去三年中, Under Armour 的市场规模已经翻了一倍,成功超越 Adidas 成为成为全美第二大运动品牌,仅次于 Nike。
市场调研公司 FactSet 预计,今年 Under Armour 的总营收将首次达到 30 亿美元,不过这只是 Nike 的十分之一。
同时,Nike 近一半的收入来自北美以外的市场销售,而 Under Armour 的这一数据仅为5.9%。
相比于在北美特别流行的棒球和橄榄球,网球可以算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商业化程度都很高的体育运动,全球的大量网球赛事都会提供高昂的奖金,以吸引职业运动员参赛。
不管是赞助赛事还是运动员,对于运动、中标、汽车、奢侈品和数码产品品牌来说,有很强的诱惑力。
根据 IEG 的数据,今年全球网球赞助支出预计将达 7.93 亿美元。
但在球衣赞助这件事上,网球界并不只是几个运动品牌说了算。
UA2015年广告

总结
• 2015财年,安德玛收入总计39.633亿美元,比2014财年的 30.844亿美元上涨28.5%。营业利润增15.4%至4.084亿美元, 净利润增11.8%至2.08亿美元。 • 如今,在高性能紧身运动服市场,安德玛以75%的市场占 有率,远远抛离耐克和阿迪达斯;在包含运动鞋的专业体育 用品市场,安德玛占比31%,仅次于占比36%的耐克;同时, 销售额和利润上升幅度很快,股价表现甚至超过耐克。 瑜伽中裤穿起来很舒服,不仅吸汗,而且塑形效果很好。 虽然当前耐克霸主地位仍无法撼动,但这样一位势头强劲 的新生后辈实在不可轻视,豺狼已然亮出了它的利齿。
多元化的广告投入
• APP :近两年,安德玛在各类健身、营养类App上投资了7.1亿美元,先是在2013年重金收 购了一款运动健身应用Map My Fitness。去年又连续收购了健康及营养追踪应用MyFitnessPal 和社交性运动追踪软件Endomondo。并因此建立起了一个拥有1.6亿用户的数字运动健康社 区,规模堪称全球第一。 • 影视广告:通过对各大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速度与激情》、《变形金刚》等的植 入进行品牌的宣传 • 职业体育的赞助:安德玛共赞助了约25名运动员,大多数都是像斯皮斯这样曾经名不见经 传的潜力股。其中,包括美国芭蕾舞明星米斯特•柯普兰、阿尔卑斯滑雪运动员林赛•沃恩 等,他们以前并没有太大的名气。由此可见,签约一些后起之秀是安德玛的策略,等这些 运动运打出名堂以后,安德玛便可以从中获益。安德玛采取了迂回的战术,在赞助体育赛 事和运动员身上,优选一些潜力股,待到他们身价大涨之际,便能翻倍获得回报。这样做 的好处是避免在赞助方面增加高昂的成本负担。穆雷与安德玛签1500万镑赞助协议4年,安 德玛赞助北美足球联赛,南安普顿,圣保罗等。
曾经红极一时的锐步,如何沦落到现在要被拯救的地步?

曾经红极一时的锐步,如何沦落到现在要被拯救的地步?据说是要带领 adidas 脱离苦海的新任 CEO Kasper Rorsted 终于在十月上任了,但很多人都没料到,他首先提出的宏伟计划针对的不是阿迪,而是锐步(Reebok ),那个他们 11 年前收购的运动品牌。
上周,这位从德国日化巨头汉高跳槽过来、以擅长提振品牌市场份额著称的 CEO 在adidas 集团的三季度财报会议上宣布了他“全面整改锐步”的计划:预计一次性投入 3340 万美元。
把锐步位于马萨诸塞州 Canton的总部迁至波士顿、关Kasper Rorsted, 图片来自:路透社闭亏损门店、Outlets (工厂店)减少一半、重建一支全新、专属的全球品牌团队。
之前,锐步的品牌团队和 adidas 的人搅浑在一起,架构不甚清晰。
顺便一提,9 月 30 日发布的 adidas 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 14% 至54.1 亿欧元,但营业利润率下跌 20 个基点至 10.4%,公司表示,这是因为锐步重组花的 1000 万欧元记在了第三季度的账上,剩下的 2000 万欧元会记在第四季度——但他们强调,这并不妨碍集团把全年的利润维持在预期水平。
不过,媒体和分析师对增长放缓的隐忧高于增长本身,以至于集团股价在财报发布后下降了 7%。
看起来,阿迪达斯依靠潮流在过去一年大赚了一笔,而为了维持公司复苏以来的势头,Kasper Rorsted 看上了锐步。
从 2005 年被阿迪达斯收购之后,锐步的表现就一直萎靡,前六年里有四年的营收都在下降,过去三年在北美地区没有任何增长。
第三季度销售额尽管同比增长 3.6% 达到 4.93 亿欧元,但它在美国这个最重要的运动品牌市场,市场份额已经从十年前的8% 下降到了现在的 2%。
它曾经可是在美国排名第二的运动品牌。
不过再想想的话,锐步稀薄的存在感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尽管这几年运动时尚风潮流行,捧红了 New Balance ,Under Armour 更是作为后起之秀让耐克和阿迪达斯都感受到威胁,但好像都和锐步没有什么关系。
品牌成功案例3个

品牌成功案例3个品牌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他的载体是用以和其他竞争者的产品或劳务相区分的名称、象征、记号、术语或者设计及其组合,增值的源泉来自于消费者心智中形成的关于其载体的印象。
对于一个公司或者企业来说,打造良好的品牌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店铺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品牌成功案例,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品牌成功案例1:乌江榨菜007年,乌江榨菜、祐康食品、雨润成功完成品牌升级。
一跃成为全国名牌,成就其行业领先地位,用事实证明,小品类也能做大品牌。
2007年,红罐王老吉销售额由2002年的l.8亿提升到超过40亿,仅用不到5年时间。
红罐王老吉成为企业高速发展的典范,其品牌建设策略也被津津乐道,成为一个能带来效益的研究课题。
是什么成就了它们今日的辉煌?敢为人先的气魄,是它们与生俱来的优良血统;对媒介的正确把握和使用,是它们赢得胜利的关键。
乌江:小产品要做大品牌榨菜是我们餐桌上最为常见但也最易被忽视的佐餐食品,消费者在选择榨菜时往往比较随意、不太重视品牌,而整个行业在品牌的塑造方面也相对比较弱。
但是,乌江涪陵榨菜集团不甘已有的成绩,在产品质量和品牌塑造上精益求精,在业内率先投放中国最高端媒体,开启了榨菜行业的新纪元。
乌江涪陵榨菜成立于1988年,公司成立之后,乌江榨菜产品陆续覆盖全国各地。
进入2000年,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多变。
为了在新的市场竞争形势下,进一步巩固领导地位,扩大市场份额,乌江一方面开始走管理标准化道路,在企业内外部、产业链上下游实行标准化管理;同时,乌江集团率先在业内提出要靠打造品牌,提高产品价值和竞争力,巧妙运用文化营销、明星营销与抢占高端媒体资源三大营销策略,加强品牌建设。
特别是在抢占高端媒体资源方面,2005年乌江开始投放央视,2007年更是大手笔投放中国最顶尖广告时段——央视招标段,为乌江的品牌传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NBA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球员纠纷

NBA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球员纠纷在NBA的历史上,有许多球员纠纷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这些纠纷涉及球员之间的争执、合同纠纷以及个人行为等方面,给NBA联盟带来了巨大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NBA历史上最具争议的球员纠纷案例,并探讨其中的原因,以及对于球员、球队以及整个联盟的影响。
1. 詹姆斯·哈登的交易要求让我们首先讨论NBA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交易要求之一,詹姆斯·哈登的情况。
在2012年至2021年期间,詹姆斯·哈登效力于休斯顿火箭队。
然而,2019-2020赛季结束后,他突然要求被交易到其他球队。
这一要求引发了轩然大波,并引起了球迷、媒体以及其他球队的广泛争议。
哈登的交易要求引发争议的原因之一是他对球队的不满。
他对火箭队在球队构建方面的努力表示不满,认为球队无法提供他去争夺总冠军所需的支持。
此外,他与火箭队的主教练和管理层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这也是他要求被交易的原因之一。
这一纠纷对于哈登本人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他的形象受到了质疑,被认为是一个不忠诚的球员。
此外,他的要求也导致了球队与其他球队进行交易时丧失了一定的议价能力,因为其他球队知道他希望离开火箭队。
2. 卡梅罗·安东尼与丹佛掘金队的离别卡梅罗·安东尼的离别与丹佛掘金队也是NBA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一起球员纠纷案例。
在2011-2012赛季,安东尼表达了希望离开掘金队的意愿,希望能加入纽约尼克斯队。
他的离别要求引发了球迷们的愤怒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安东尼的离别请求起因于他对未来的渴望。
他渴望在更大的市场上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并希望与其他明星球员合作,共同争夺总冠军。
然而,他的要求引起了球迷的不满,许多人认为他是背叛了球队和城市。
这次纠纷对于卡梅罗·安东尼来说是一场胜利。
最终,他被交易到了纽约尼克斯队,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然而,这个交易也对掘金队造成了很大损失,因为他们丧失了一位超级巨星球员,并且在接下来的几个赛季中一直陷入困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穆雷穿回阿迪达斯,Under Armour就被挤兑了
前两天,阿迪达斯在 twitter 上发布以下文字:
这叫板的对象是 Under Armour,这个在美国市场夺走阿迪达斯位置的运动品牌。
今年年初,和阿迪达斯结束十年合同后的 Andy Murray ——两届大满贯兼网球奥运金牌得主——与 Under Armour 签订了为其四年的赞助合约。
但本该从头到脚一身Under Armour的 Andy Murray,却在美国网球公开赛的硬地赛上穿回了原来的旧鞋
Adidas Barricade 8,这让阿迪达斯找到了切入点来毒舌一下。
从图上看去确实很抢眼,这并不是什么失误。
在此前的草地赛和红土赛上,
Andy Murray 穿的确实是 Under Armour ,那也是加班加点赶制出来的。
而硬地赛对鞋子有更高的要求,而常规研发时间需要 18 个月,就算加班加点也赶不上这场比赛。
“球鞋这种东西上还是不能将就,因为如果在比赛时候滑一下,或者把脚扭了,那代价就太大了。
相比起衣服来说,球鞋和球拍还是重要太多了。
”
而 Under Armour 是一个以服装起家的运动品牌,在鞋类产品的研发上起步较晚。
不过除了社交网络上网友们的幸灾乐祸外,还有一些外媒表示,这是因为 Under
Armour 对阿迪达斯造成了威胁。
据 Adidas 二季度财报,净利润仅增长 1.4%,且决定出售旗下经营不善的高尔夫球业务。
与之相对比的,Under Armour 第二季度收入大涨28.5%,市值突破 200 亿美元。
喜欢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报 ,每天看点不一样的。
好奇心日报 , 每个时代都有最好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