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老人与海》、《雷雨》
高考名著答案参考

(十六)
1作者安排“梦摘虎耳草”这一情节的用意是什么?
提示:一方面可以配合二老“走马路”这一事件,正是因为这个“梦”,翠翠错过了听歌的时
机;另一方面翠翠“不知道把这东西交给谁”又暗示了爱情故事将会无果而终。
2三 顾 茅 庐
刘备知道诸葛亮便是伏龙,亲自到卧龙岗拜访孔明,仍未至,便听到了孔明所作的歌,很是
(十八)
1.华老栓去刑场途中的景物描写,既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又反衬华老栓充
满希望的心理。华老栓刑场归来的景物描写则是在兴奋中表现他的愚昧麻木,越兴奋越显示出
他的愚昧麻木。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氛,这种舞台气氛同剧情密切配合,又烘托了人物的烦燥、
郁闷、不安的思想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从而也感染了群众,使观众产生一种压抑感
是在荒淫纵欲的时候,在赌博、咒骂或是其他邪恶的行为的中间,我就要叫他颠踬在我脚下,
让他幽深黑暗不见天日的灵魂永堕地狱”。于是,好好的一次刺杀的机会就这样失去了,这其
中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哈姆雷特有着很强的宗教观念,而另一部分也在于他性格中的迟疑和懦弱
。又如,克劳狄斯在观看完《贡扎古之死》后惊愕无比,他跪下忏悔的一幕被哈姆雷特看见,
结婚。不久,梅出嫁,不到一年便守了寡回到了娘家。后来,梅来高公馆避难,与觉新重逢,
两人都不能忘情。在矛盾痛苦中,梅抑郁成疾,吐血而死。
(十三)
1第一,林黛玉虽然是老太太的外孙女,但是以前的思想,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不
是贾家的人了,作为“外”孙女的林黛玉当然要小心翼翼一点。再说她本身性格也是要求完美
她又因为父亲被误杀,得不到爱人的温柔而矛盾崩溃。
这个形象是美的、纯洁的。
雷雨简答题

《雷雨》简答题1.“(忽然)好!痛痛快快的!你现在要多少钱吧?”“(从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这是哪部作品中谁说的话?反映了他什么心理?答:《雷雨》中的周朴园。
他说这话的目的是想收买鲁侍萍的心,他认为鲁侍萍也会像他一样看重钱财,想用钱将鲁家的人打发走,封住他们的嘴,免除祸患;当然他也许想要用钱来弥补自己的罪过,表达自己的忏悔之意,求得内心的安宁。
2.多年之后,鲁侍萍再次来到周家,当时她的内心是十分复杂的。
请根据原著内容,说说她内心具体的矛盾。
答:对周朴园的爱恨交加;对周萍想认又不能认的为难;得知四凤与周萍的关系后欲说又止的痛苦;看到儿子鲁大海与周萍的兄弟相残,看到儿子鲁大海与其生父周朴园斗争的无奈。
3.有人说“蘩漪给人的初次印象是个坏女人,但她却能坏得让人感叹让人惋惜”,请分别举例说明。
答:她的“坏”表现在对丈夫的不贞,与继子的乱伦等方面;她的“让人感叹让人惋惜”之处在于敢于表现她对腐朽苦闷现实的强烈不满,和要冲出封建牢笼的痛苦挣扎和愤怒呐喊。
4.“午饭后,天气更阴沉,更郁热,低沉潮湿的空气……”这段舞台说明的作用是什么?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渲染舞台气氛,烘托悲剧色彩,暗示了一场雷雨即将来临。
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物的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压抑感。
5.《雷雨》中,鲁侍萍有两句欲言又止的话,第一句是“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第二句是“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分析一下她当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答:这两句话饱含了鲁侍萍复杂的感情,她想看一看大儿子周萍,但周萍打自己亲弟弟鲁大海的举动又使她愤慨,感到了阶级对立的尖锐,所以叫了一声“你是萍”,又马上以谐音字掩饰“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当周萍问她是谁时,她想说“我是你的妈”,但看到自己眼前的儿子已经成了资本家的强盗和帮凶,又马上转口:“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充分显示出她当时痛苦、愤恨、失望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江苏高考名著简答题及答案

2008--20XX年江苏高考附加题名著简答题2008:《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
【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
“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女娲炼石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如答:薛宝钗的“钗”中有金,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两人结为婚姻为金玉良缘。
林黛玉的名字中有木,贾宝玉的名字中有玉,前生有约,两人应结为婚姻为木石前盟。
(2)夏瑜、九斤老太、闰土、单四嫂子、陈士成这些人物分别出于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哪篇作品?(5分)【参考答案】夏瑜——《药》;九斤老太—-《风波》;闰土——《故乡》;单四嫂子—-《明天》;陈士成——《白光》。
2009: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估计就算给了这种提示在考卷上,学渣们能否拿到分也说不定呀!(2)《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4分)【参考答案】吝啬鬼,投机商,暴发户。
2010:考的三国演义的简答题《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参考答案】一方面,曹操礼贤下士,不计前嫌,虚心求教;(3分)另一方面,曹操步步设防,虚虚实实,奸诈诡谲。
(3分)(2)《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结合人物形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参考答案】在恶劣环境和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人会失败,肉体会被消灭,但抗争到底、决不屈服的精神和意志是无法摧毁的;(2分)作为一个硬汉形象,体现了永不屈服、保持尊严的人格力量。
(2分)2011:《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参考答案】(1)袭人(花袭人);蒋玉菡,宝玉(贾宝玉)。
高考语文复习--《老人与海》整理题目

高考语文复习--《老人与海》知识点归纳1.海明威,现代美国作家,《老人与海》是他晚年的作品,自认为写得最好的作品,1953年获美国普利策奖。
1954年获若贝尔奖。
2.《老人与海》反映的主题: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
3.《老人与海》的背景:20世纪中叶的古巴。
4.老人曾与一个黑人赛掰手腕,老人最终获胜。
5.老人最后获得了尊严与安宁。
6.老人是在第八十五天捕到鱼的7.小孩给老人沙丁鱼作为鱼饵。
8.老人驶入墨西哥湾。
9.《老人与海》的主人公钓到18英尺的鱼。
10.《老人与海〉的主人公叫桑涅亚哥或圣地亚哥。
11.小孩叫曼若琳或马若琳。
12.老人最喜欢的是:打棒球的迪·马吉傲。
13.小孩子最喜欢的运动是:棒球。
14.老人是硬汉型。
15.在哪个海打的鱼:(墨西哥湾)16.打的是:(马林鱼)17.海明威属于什么类型的人物:(不屈不挠,直率简练)18.老人在海上想的是小孩曼诺林19.《老人与海》塑造的是一个(硬汉)形象20.〈老人与海〉(1952年)发表21.人生不是被打败的,你可以将他消掉,但就是不能打败他(海明威)22.在非洲海滩上看见的是:(狮子)23.老人回来后梦里梦见什么(狮子)24.老人在海上呆了几天才筋疲力尽?三天25.《老人与海》采用纵式结构,小说的全部时间非常紧凑,前后只有四天:出海的前一天,以一个老人从海上归来为引子,让周围的人物一个个出场,交代了他们与老人之间的关系:一个热爱他跟他一起学习的孩子曼诺林;一对非常自私的父母;一群尊敬他,但永远不能理解他的打鱼人;一个关心他的酒店老板。
26、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
在小说中,这种特点体现在: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载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
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江苏高中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

2009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页码索引1.《边城》 (1)2.《哈姆雷特》 (3)3.《红楼梦》 (4)4.《家》 (8)5.《老人与海》 (10)6.《雷雨》 (11)7.《呐喊》 (12)8.《女神》 (15)9.《欧也妮葛朗台》 (16)10.《三国演义》 (17)一、《边城》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
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5分)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
(5分)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老人与海》阅读题和答案

《老人与海》阅读题和答案《老人与海》是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写的一篇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句话道出了此书的主题。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阅读题和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老人与海》中有不少独白,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5分)答:人物的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不但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2、《老人和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人?举出—·处情节加以说明。
(5分)答:桑地亚哥是位坚毅刚强的老人。
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想到的却多是力的象征——狮子、抵手比赛,勇敢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鱼。
他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的环境都凭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
3、请分析《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的形象。
答: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毫不气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4、请简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
(5分)答:《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5、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历来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采有所争议,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
答:用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念来说明现代的生活;表现了“硬汉”精神,是对英雄的赞歌。
6、《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
试举例说明。
答:小说开头交代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5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
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细解

江苏高考语文名著阅读细解《老人与海》由东海高中提供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两项是( )A.《老人与海》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
B.马林鱼的骨架表面看是只等潮水带走的垃圾,但在文中完成了升华人的精神世界的任务,从最终结果看,它幻化出了人之所以作为人的理由——人的脊梁。
C.《老人与海》在沧桑硬汉的桑地亚哥想象的身上,寄寓着作者“一个真正的人,从失败中走来,还得继续面对未来”的理念。
D.在浩淼的大海上,老人桑地亚哥想象不断梦见狮子,暗示了他潜意识中对大海鲨鱼的畏惧,这样描写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E.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海明威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的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
答1.AE 还有男孩明诺林等E这暗含了作者对人生奋起的基本要求,揭示老人永远不会老的意志。
简答题2.桑地亚哥与鲨鱼搏斗时,产生过“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他知道一切都完了”等心理,这样描写是否……削弱了对他形象的塑造?答:在与鲨鱼搏斗时,老人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的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的投入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3.“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这句话表现了桑地亚哥坚毅刚强的性格。
举作品中的一个细节具体说明。
答:示例:午夜时鲨鱼成群袭来。
老人又要搏斗了。
他不顾死活乱棍打去,棍子被鲨鱼咬走。
他用舵把又打又砍,可是鲨鱼一条一条蹿上来,他又迎面辟去,一次又一次,舵把断了,他就用断下的把手朝鲨鱼戳去。
鲨鱼一松嘴,一翻身,游走了。
4.《老人与海》中“老人”“海”“鲨鱼”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老人是人类的化身,是正义的使者。
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

2009年江苏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汇编1.《边城》2.《哈姆雷特》3.《红楼梦》4.《家》5.《老人与海》6.《雷雨》7.《呐喊》8.《女神》9.《欧也妮葛朗台》10.《三国演义》一、《边城》1.有人说,沈从文小说《边城》中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就是“可爱”,即使不属一个阶层的人物也是这样。
试举例说明这一特点。
(5分)答:《边城》中不但翠翠、爷爷可爱,就是船总顺顺也是一心为他人着想,当地驻军似乎也能“与民同乐”,如端午节的表现就是如此。
2.《边城》在故事的发展中穿插了对歌、提亲、赛龙舟等苗族风俗的描写,有什么作用?(5分)答:展示了作品中美好的人性所处的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既是“边城”乡土性的诗意揭示,又是扑朔迷离的诗意烘托。
3.沈从文认为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衍生物,所以他的小说多从交代环境人手,试分析《边城》的开头部分在这方面的特点。
(5分)答:《边城》由描写“茶峒”开始,白河(酉水)、河街、吊脚楼、妓女,写了长长的几节,为翠翠出场作背景。
4.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边城》中傩送的性格特征。
答:勤劳勇敢、热情大方、忠于爱情。
5.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性格特征。
答:美丽纯洁、天真无邪、乖巧活泼。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船总顺顺的性格特征。
答:豁达洒脱、公正廉洁、慷慨好义。
7.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来概括《边城》中的老船夫的性格特征。
答:忠于职守、慷慨豪爽、忠厚善良。
8.《边城》写天保溺死,傩送远行,老船夫与世长辞之后,翠翠是怎么选择自己的人生的?答:翠翠怀着对祖父的伤悼和对情人的系念的双重感情继续守着渡口,摆渡过往行人。
夏去冬来,坍了的白塔重建了,而傩送仍未有归期。
9.《边城》叙述了怎样一个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追求?答:《边城》以湘西小山城茶峒及附近乡村为背景,描写一个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外孙女翠翠的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儿子天保、傩送之间曲折的爱情故事。
作品细腻刻画了纯真的男女之爱、和美的亲属之情、质朴的邻里之睦,生动地展现了边城人民健康、优美、纯朴的民风和人情,讴歌一种淳厚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人生,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人生的执著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老人与海》、《雷雨》高考名著阅读简答题五、《老人与海》1.《老人与海》中有不少独白,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分) 答:人物的内心独白,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不但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2.《老人和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位怎样的人?举出——处情节加以说明。
(分)答:桑地亚哥是位坚毅刚强的老人。
他能忍受厄运的重压,虽然已经衰老,想到的却多是力的象征——狮子、抵手比赛,勇敢面对硕大的马林鱼和成群的鲨鱼。
他是一个无论在怎么艰苦的环境都凭毅力和智慧进行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
3.请分析《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的形象。
答:桑地亚哥是一个典型的“硬汉”形象。
他面对浩瀚的海洋、凶猛的大马林鱼、凶恶的鲨鱼、恶劣的气候和多舛的命运都毫不气馁,表现出顽强的毅力和必胜的信心。
他虽然失败,但仍然是英雄,他是一个精神上的强者。
4.请简述《老人与海》的主要故事情节。
(分)答:《老人与海》写古巴老渔夫桑地亚哥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捕到鱼的情况下,终于独自钓上了一条大马林鱼,但这鱼实在大,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尽,被他杀死了绑在小船的一边,在归程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回港时只剩鱼头鱼尾和一条脊骨。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历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但对这篇小说的主题历采有所争议,请你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
答:以殉情的基督教精神教育世人;用古典悲剧中的命运观念说明现代的生活;表现了“硬汉”精神,是对英雄的赞歌。
6.《老人与海》非常讲究照应的完美。
试举例说明。
答:小说开头交代老人独自一人住在海边一座简陋的茅棚里,第8天的黎明他从这里扛着工具由孩子送他出海;两天后的黎明,他独自驾着小船又回到了海边。
扛着工具又进了小茅屋,孩子第一个看他。
整个故事在时间、地点、人物及道具方面形成了照应关系,有头有尾,产生一种完满的美感。
这样的照应头绪清晰,有助于对作品进行全面集中的把握,整体感很强。
7.简析《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硬汉”形象。
答:《老人与海》中主人公桑地亚哥是海明威塑造出的一条“硬汉”。
他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勇敢、坚韧,他的”那双眼啊,跟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
他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一无所获,但他既不唉声叹气,也不怨天尤人。
在与马林鱼、鲨鱼搏斗中,他忍着饥饿、伤痛,竭尽全力,充分体现了他永不气馁的精神。
8.请简述《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形象。
答:桑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子”的形象,他勇敢坚毅,有自信心,有不服输的精神。
从表面上看,老人失败了,因为他失掉了大马林鱼;但从精神上看,他胜利了。
9.简述桑地亚哥勇斗鲨鱼的一个场面。
答:①第一条鲨鱼飞速逼近船艄,袭击大马林鱼。
老人使出全身力气,用鱼叉猛扎鲨鱼的脑袋,鲨鱼翻了几个身,自己缠上了老人准备好的绳子,老人知道鲨鱼快不行了,它越挣扎绳子绷得越紧直到断裂。
鲨鱼在水面上静静躺丁片刻,老人盯着它,然后它慢慢沉人海底。
②两条鲨鱼一道到跟前,他看见离得近的一条张开大嘴插进死鱼的肚皮时,他把短棍高高举起,朝鲨鱼的宽大的头顶狠狠地劈去。
短棍落下的当儿,他觉得好像碰到了一块坚韧的橡皮。
鲨鱼从死鱼身上滑下的时候,他又朝它鼻尖上狠狠地揍了一棍。
③那条鲨鱼正在帆船下用嘴拉扯死鱼。
老人放松帆脚索,船横过时鲨鱼从船底暴露出,他一看见鲨鱼就一桨戳进去。
但只刺到肉,老人手受伤了,鲨鱼迅速浮上,露出脑袋,老人对准脑袋正中扎了两次,又戳进左眼,鲨鱼还是吊着,老人又扎了一刀在脊髓和脑子中间,鲨鱼的肋骨断了,老人把桨片插进鲨鱼两颚间,鲨鱼松了嘴溜开了。
10.请简要说明《老人与海》蕴含的深层内涵。
答: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通过展现老人的精神与命运,赞美和讴歌了不服输的硬汉子精神。
作者让我们体会人与自然的观念,并启示我们:自然法则是人类力量不可抗拒的,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人类不能征服自然。
人类尽管最终会失败,但他毫不退缩,敢于斗争,可以充分享受胜利者的欢乐,体现出人的尊严。
11.《老人与海》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老人梦见狮子,对此你如何理解?答:①狮子为百兽之王,孤独贫困的老人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在狮子身上汲取力量,不断进取。
②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12.《老人与海》中,在与鲨鱼搏斗后,老人为什么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你是怎么看待的?答: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
而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
但是,在我们的眼中,他是一位胜利者,不仅仅因为他杀死了许多鲨鱼,更主要的是从他的搏斗经历中,让我们看到他那高傲、坚强的精神,看到了一个真正的“硬汉”形象。
13.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
在《老人与海》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答: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载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简短。
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14.《老人与海》:结尾“马诺林送厂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一句表明厂马诺林什么样的想法?答:孩子在老人勇斗大鱼及群鲨而威武不屈的精神感召下,决心以老人为榜样,并回到老人的身旁。
1.《老人与海》最后写道,“现在我是给打败了,反倒轻松多了”,“我以前从没想到被打败了会这么轻松。
可是,究竟是什么把我给打败了呢?”老人真的失败了吗?简要分析一下老人的心理活动的意义。
答:这段话描写的是老头儿打跑了吃光了他的大鱼的鲨鱼后返回时的情景。
老头儿的心里觉得很轻松,他不要再和鱼斗了也不要保护自己的收获了。
他自以为失败后没有悲伤,反而很清醒,很轻松。
他陈述自己,解释自己,承认自己的命运,接受死亡,完成自己的使命。
他虽败犹胜,他的精神永远超越时空,成为一种压倒命运的力量,是典型的“硬汉子”特征。
六、《雷雨》1.曹禺说:“周朴园坏到了连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
”这句话该怎么理解?是说他没有一点是非观念,以坏为好吗?(分)答:周朴园并非没有一点是非观念,而是说他严格运用地主资产阶级的观念衡量自己,比如说,妻子必须绝对服从丈夫,叫你吃药就吃药;为了门当户对,可以对曾经心爱的人绝情;工人必须好好工作,不得动辄罢工;子女必须绝对服从父亲;金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等等,只要这样做了,大家都是好人,自己自然是个典范,无可挑剔。
而实际上,这样的人就成了暴君、魔鬼。
2.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繁漪的性格特征。
(分)答:追求自由,行为反常,心理变态。
3.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萍的性格特征。
答:生活放荡,玩世不恭,卑怯懦弱。
4.联系全剧,试对周朴园这一人物形象作出评价。
答:周朴园是个由封建地主转化而成的资本家,基本性格特点为:真诚的伪善,伪善的真诚。
他的行为自相矛盾。
性格复杂、多面,在对待家人及工人时表现得虚伪、残忍、冷酷、自私、贪婪。
.请结合对剧本主题的理解,谈谈以“雷雨”为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
可以这样说,“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6.请用三个四字短语概括周朴园的性格特征。
答:唯利是图,专制蛮横,极端虚伪。
7简要概括《雷雨》中鲁侍萍的人物形象。
答:鲁侍萍,是一个典型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
她善良正直,备受欺辱和压迫,但又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刚毅顽强。
8.《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请简要说明。
答:在《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体现在他对鲁侍萍的怀念上应该说这种怀念是真实的。
要点:①两次婚姻都不如意,难免怀念起过去与侍萍度过的快乐时光;②急于了解当年的情况,想为侍萍修墓。
同时这种怀念又是虚伪的。
要点:①当他得知侍萍没有死而且就在眼前时,他想把她永远打发走;②维护家庭地位,保护“好父亲”的嘴脸。
9.谈谈《雷雨》标题的作用。
答:整个故事的背景、情节都和雷雨有关,故事的高潮、悲剧的发生都集中在雷电交加的狂风暴雨之夜,“雷雨”是整个作品的自然环境;作者以雷雨象征作品的社会环境,告诉人们,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沉闷抑郁的空气里,一场改变现实的雷雨即将临;作者通过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反映了正在酝酿社会大变动的20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
10.举例分析《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
答:周朴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周朴园作为脱胎于封建阶级的中国第——代资产阶级,天生带有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两重性,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而又虚伪。
但另一方面,在周朴园的内心中,又时常发生着本能与良知的剧烈冲撞。
11.当知道眼前的鲁妈就是当年的“侍萍”时,周朴园的表现有哪些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答:由前面的“惊愕”“惶恐”转为“忽然严厉地”盘问”谁指使你的”,以至最后凶相毕露,辞退四凤和鲁贵,开除鲁大海,并声称“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需要到周家”。
他对侍萍的凌辱、摧残,他对侍萍的忽冷忽热,软硬兼施,都充分暴露了他的残忍、自私和冷酷、虚伪,说明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是一个人格卑下、没有任何仁义和道德可言的反动资本家。
12.试简述雷雨的含义。
答:雷雨既指自然界的雷雨,又指人物内心酝酿的“雷雨”,还指中国即将到的一种社会变革。
13.《雷雨》第—‘幕开始时,四凤要去给太太繁漪送药,他父亲鲁贵却再三阻挡,想要敲诈钱财用赌博,因为他掌握了两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你知道是哪两个吗?答:一是大少爷周萍和四凤有暧昧关系,二是周萍又与他的后母繁漪有暖昧关系。
14.《雷雨》中的主要人物都作尽各种各样的挣扎,希望用尽心力拯救自己,你能举出三个这样的例子吗?答:周萍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由一个新的灵感洗涤自己;繁漪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侍萍也抓住四凤,希望她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日又被唤起的梦;周朴园又抓住侍萍,希望借助她的明智,既结束旧梦,又维护周公馆的既成秩序;周冲也抓住四凤的手,想仰仗她的帮助,走入理想的境界。
1.《雷雨》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举出一两个细节加以说明。
答:主要人物周朴园是一个既有地主阶级某些特点,又有资产阶级某些特点的封建性很强的资本家。
他残忍冷酷、自私贪婪、虚伪险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