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PPT课件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6)

评审 意见
荐使用图表)。 2.明确应急组织成员日常及应急状态下的工
作职责。
1.清晰表述本单位应急指挥体系。 2.应急指挥部门职责明确。 3.各应急救援小组设置合理,应急工作明确。
1.明确技术性预防和管理措施。
2.明确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 1.明确预警信息发布的方式、内容和流程。
2.预警级别与采取的预警措施科学合理。
评审 项目
一、 封面 二、 批准页
形式评审表
评审内容及要求
应急预案版本号、名称、生产经营单位 名称、发布日期 1. 对应急预案实施提出具体要求。 2. 发布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或单位盖章。
评审 意见
三、 目录
1. 页码标注准确(预案简单时目录可省 略)。
2. 层次清晰,编号和标题编排合理。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一)形式评审。
安全监管部门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和有关行业规范,对有关单位 上报的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 附件项目以及编制程序等内容进行审查,重点审查 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编制程序。
应急预案形式评审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评审方法——形式评审
制定 与修 订
1.明确本预案应报备的有关部门(上级主管部门 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有关抄送单位。
2.符合国家关于预案备案的相关要求。 1.明确负责制定与解释应急预案的部门。
2.明确应急预案修订的具体条件和时限。
评审 意见
注:“*”代表应急预案的关键要素。
例:《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编制的应急预案进行论证。
二、主要内容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课件

分析该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之处,如信息沟通不畅、资源储备不足、应 急流程不够完善等。
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将案例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目的
意义
评审的流程与标准
流程 1. 准备阶段:确定评审对象、制定评审计划、收集相关资料。
2. 实施阶段:组织专家评审组、召开评审会议、分析评估预案。
评审的流程与标准
• 总结阶段:汇总评审意见、编写评审报告、反馈 整改意见。
评审的流程与标准
01 02 03 04
02
应急预案内容评审
CHAPTER
07
典型案例分析与应用
CHAPTER
分析一起具体的应急预案案例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应急预案案例, 例如某企业重大危险源的应急预 案。
分析该应急预案的背景、目的、 适用范围、组织机构、应急流程、
资源储备、应急保障措施等。
针对该应急预案在实施过程中可 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深入探
讨。
分析案例中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06
应急预案评估与改进
CHAPTER
评估应急预案的效果和不足
评估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合理性
评估应急预案的时效性
针对问题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对于预案的不足之处,需要进一 步细化和完善,增加必要的内容 和措施,提高预案的完整性和适
应性。
对于预案中不合理的部分,需要 重新审视和调整,确保预案的合
评审应急预案的完整性
总结词
详细描述
1. 事故预防与准备
2. 应急响应与处置
3. 恢复与重建
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课件

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02
通过评审对应急预案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企业或组织的应急
响应能力。
保障人员财产安全
03
评审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障人员财产安
全。
评审原则和依据
01
02
03
科学性原则
评审工作应遵循科学的方 法和程序,确保评审结果 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实用性原则
评审应注重应急预案的实 用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其 能够在突发事件中发挥有 效作用。
来源和保障措施进行评估。
应急处置与救援
处置流程
处置措施
评估预案中应急处置流程是否科学、 合理,是否符合突发事件处置的实际 需要。
评估预案中针对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所 采取的处置措施是否得当,是否符合 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救援方案
审查预案中是否有针对不同类型突发 事件的救援方案,并评估其可行性和 有效性。
1 2 3
总结词
评估应急预案是否覆盖了所有可能的事故场景和 风险。
详细描述
检查预案是否包含了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等 各个阶段,以及是否考虑了人员安全、财产保护 、环境影响等方面。
总结词
评估应急预案是否具有足够的细节和明确性。
应急预案评审要点 预案完整性
详细描述
预案应详细列出每一步的行动计划,包括资源调配、人员分工、通 讯联络等方面的具体安排,以确保执行过程中不会出现混乱。
。
跟踪评估阶段
对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进行跟 踪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
整和改进。
02
应急预案内容评审
预案编制基础
法律法规依据
评估预案是否符合相关法 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要求 ,确保预案的合法性和合 规性。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课件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9
四、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23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 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其严重程度进行 确定。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24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25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 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可持续改进。
11·4 制定与解释 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
11·5 应急预案实施 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2
六、专项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专项应急预案的构成——大纲:
6·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6·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6·3 组织机构及职责 6·4 预防与预警 6·5 信息报告程序 6·6 应急处置 6·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4·2 预警行动 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 布程序。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
27
5 信息报告程序
主要包括: 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 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提高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编制、评审和备案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工作。
第三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确保应急预案的及时性、有效性。
第四条本指南由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应急预案编制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全面性:应急预案应涵盖生产经营单位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
(二)针对性:应急预案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响应措施。
(三)实用性:应急预案应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确保应急人员能够迅速有效地实施。
(四)可操作性: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应急措施在实际应急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执行。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和目的;(二)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三)事故风险分析;(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五)应急响应程序;(六)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七)应急演练和培训;(八)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九)应急预案的修订、更新和备案。
第三章应急预案评审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评审过程应客观公正,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全面性:评审内容应全面,覆盖应急预案的各个方面。
(三)专业性:评审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八条应急预案评审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预案编制依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二)应急预案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是否明确;(三)事故风险分析是否全面、准确;(四)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是否合理、明确;(五)应急响应程序是否科学、有效;(六)应急物资和装备保障是否充足、可靠;(七)应急演练和培训是否规范、有效;(八)应急信息报告和发布是否及时、准确。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一、前言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关键措施。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都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
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以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制定、评审和完善应急预案必不可少。
为严格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安全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深入推进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建设和应用,并加强评审工作,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工作。
本指南的实施目的在于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工作,使应急预案真正能够反映实际需要,更好地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突发事件,保护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事故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三、评审原则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要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并能有效减少事故损失,提高生产效率。
2.评审应遵循“公正、公平、客观、科学”的原则,注重实际效果,旨在为发现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应急预案的不断完善。
3.评审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特点分类进行,根据单位生产证照类别、生产规模、设备装备、生产工艺、危险性程度、场所特点、环境因素等方面的要求进行评审,并按照预案的完善程度和实用性等因素进行评分。
四、评审内容1.应急预案编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2.应急预案的组织体系是否合理,内容是否完整?3.预警信息的获取渠道是否多元化、准确及时?4.应急预案的应急流程、应急处置措施、危险区域设定、事故分类和级别等是否清晰明确?5.应急预案中的货物、材料储存地点和储存方式、信息、通讯设备和应急装备储备等是否符合实际需要?6.应急预案中的预防措施、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应急机构的设置、人员急救措施、应急演练等是否真实、可行、有效?7.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是否及时、合理?8.应急预案是否反映了生产经营单位特点和实际需要?五、评审等级1.优秀:应急预案内容完整,结构合理,程序清晰,应急处置措施有效,应急机构设置合理,与实际生产相符,修订及时,演练情况反映了实际运行水平。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一、引言在现代社会,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工作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而为了确保这些预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审工作至关重要。
本指南的目的是为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评审提供指导。
二、评审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包括但不限于工矿企业、建筑施工单位、交通运输企业、化工企业等。
评审的对象为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主要评审内容包括预案的编制程序、组织架构、应急措施、演练和修订等。
三、评审要求1. 预案编制程序预案编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包括但不限于设立编制组织、明确编制程序、确定编制时间表等。
评审人员需要核实预案编制的完整性和合规性。
2. 组织架构生产经营单位应设立应急管理机构或委托专业机构负责应急工作。
评审人员需评估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职责的明确性,并核实其是否与其他部门能够有效协同配合。
3. 应急措施预案中应明确生产经营单位在发生事故时需要采取的应急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报警和求援、伤员救护和疏散、灭火和抢险等。
评审人员需要评估这些措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4. 演练和修订生产经营单位应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并根据演练情况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评审人员需核实单位是否按照计划开展演练,并评估演练的实效性和对预案的修订是否得当。
四、评审流程1. 预评审评审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提交的预案进行初步评审,主要评估预案的格式规范性、组织架构合理性等。
如发现问题,需及时与单位联系,并提出修改建议。
2. 现场评审评审人员在单位现场进行实地评审,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与相关人员交流,评估预案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如有必要,评审人员可对单位进行现场演练观察。
3. 编写评审报告评审人员根据现场评审情况,编写评审报告,记录评审过程、评审意见和建议。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29页PPT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评审、 备案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