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13.2复数

合集下载

(完整版)复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复数知识点归纳

复数【知识梳理】一、复数的根本概念1、虚数单位的性质i 叫做虚数单位,并规定:①i 可与实数进行四那么运算;②12-=i ;这样方程12-=x 就有解了,解为i x =或i x -=2、复数的概念〔1〕定义:形如bi a +(a ,b ∈R )的数叫做复数,其中i 叫做虚数单位,a 叫做,b 叫做。

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C 叫做复数集。

复数通常用字母z 表示,即bi a z +=(a ,b ∈R )对于复数的定义要注意以下几点:①bi a z +=(a ,b ∈R )被称为复数的代数形式,其中bi 表示b 与虚数单位i 相乘②复数的实部和虚部都是实数,否那么不是代数形式〔2〕分类:例题:当实数m 为何值时,复数i m m m m )3()65(-++-是实数?虚数?纯虚数?二、复数相等也就是说,两个复数相等,充要条件是他们的实部和虚局部别相等注意:只有两个复数全是实数,才可以比拟大小,否那么无法比拟大小例题:0)4()3(=-+-+i x y x 求y x ,的值三、共轭复数bi a +与di c +共轭),,,(,R d c b a d b c a ∈-==⇔bi a z +=的共轭复数记作bi a z -=_,且22_b a z z +=⋅ 四、复数的几何意义1、复平面的概念建立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

显然,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除了原点外,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

2、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bi a z +=与复平面内的点),(b a Z 及平面向量),(b a OZ =→),(R b a ∈是一一对应关系〔复数的实质是有序实数对,有序实数对既可以表示一个点,也可以表示一个平面向量〕相等的向量表示同一个复数例题:〔1〕当实数m 为何值时,复平面内表示复数i m m m m z )145()158(22--++-=的点①位于第三象限;②位于直线x y =上〔2〕复平面内)6,2(=→AB ,→→AB CD //,求→CD 对应的复数3、复数的模:向量→OZ 的模叫做复数bi a z +=的模,记作z 或bi a +,表示点),(b a 到原点的距离,即=z 22b a bi a +=+,z z =假设bi a z +=1,di c z +=2,那么21z z -表示),(b a 到),(d c 的距离,即2221)()(d b c a z z -+-=- 例题:i z +=2,求i z +-1的值五、复数的运算〔1〕运算法那么:设z 1=a +b i ,z 2=c +d i ,a ,b ,c ,d ∈R①i d b c a di c bi a z z )()(21+++=+++=±②i ad bc bd ac di c bi a z z )()()()(21++-=+⋅+=⋅ ③2221)()()()())(()()(dc i ad bc bd ac di c di c di c bi a di c bi a z z +-++=-⋅+-+=++= 〔2〕OZ 1ZZ 2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即=+,=-.六、常用结论〔1〕i ,12-=i ,i i -=3,14=i求n i ,只需将n 除以4看余数是几就是i 的几次例题:=675i(2)i i 2)1(2=+,i i 2)1(2-=-(3)1)2321(3=±-i ,1)2321(3-=±i 【思考辨析】判断下面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方程x 2+x +1=0没有解.( )(2)复数z =a +b i(a ,b ∈R )中,虚部为b i.( )(3)复数中有相等复数的概念,因此复数可以比拟大小.( )(4)原点是实轴与虚轴的交点.( )(5)复数的模实质上就是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也就是复数对应的向量的模.() 【考点自测】1.(2021·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那么复数(1-i)(1+2i)等于()A.3+3iB.-1+3iC.3+iD.-1+i2.(2021·课标全国Ⅰ)复数z满足(z-1)i=1+i,那么z等于()A.-2-iB.-2+iC.2-iD.2+i3.在复平面内,复数6+5i,-2+3i对应的点分别为A,B.假设C为线段AB的中点,那么点C对应的复数是()A.4+8iB.8+2iC.2+4iD.4+ia,b∈R a+i=2-b i,那么(a+b i)2等于()A.3-4iB.3+4iC.4-3iD.4+3i5.(1+2i)=4+3i,那么z=________.【题型分析】题型一复数的概念例1z=a-(a∈R)是纯虚数,那么a的值为()(2)a∈R,复数z1=2+a i,z2=1-2i,假设为纯虚数,那么复数的虚部为()A.1B.iC.(3)假设z1=(m2+m+1)+(m2+m-4)i(m∈R),z2=3-2i,那么“m=1〞是“z1=z2〞的()引申探究1.对本例(1)中的复数z,假设|z|=,求a的值.2.在本例(2)中,假设为实数,那么a=________.思维升华解决复数概念问题的方法及考前须知(1)复数的分类及对应点的位置都可以转化为复数的实部与虚部应该满足的条件问题,只需把复数化为代数形式,列出实部和虚部满足的方程(不等式)组即可.(2)解题时一定要先看复数是否为a+b i(a,b∈R)的形式,以确定实部和虚部.(1)假设复数z=(x2-1)+(x-1)i为纯虚数,那么实数x的值为()A.-1B.0C.1D.-1或1(2)(2021·浙江)i是虚数单位,a,b∈R,那么“a=b=1〞是“(a+b i)2=2i〞的()题型二复数的运算命题点1复数的乘法运算例2(1)(2021·湖北)i为虚数单位,i607的共轭复数为()A.iB.-iC.1D.-1(2)(2021·北京)复数i(2-i)等于()A.1+2iB.1-2iC.-1+2iD.-1-2i命题点2复数的除法运算例3(1)(2021·湖南)=1+i(i为虚数单位),那么复数z等于()A.1+iB.1-iC.-1+iD.-1-i(2)()6+=________.命题点3复数的运算与复数概念的综合问题例4(1)(2021·天津)i是虚数单位,假设复数(1-2i)(a+i)是纯虚数,那么实数a的值为________.(2)(2021·江苏)复数z=(5+2i)2(i为虚数单位),那么z的实部为________.命题点4复数的综合运算例5(1)(2021·安徽)设i是虚数单位,表示复数zz=1+i,那么+i·等于()(2)假设复数z满足(3-4i)z=|4+3i|,那么z的虚部为()A.-4B.-C.4D.思维升华复数代数形式运算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复数的乘法.复数的乘法类似于多项式的四那么运算,可将含有虚数单位i的看作一类同类项,不含i的看作另一类同类项,分别合并即可.(2)复数的除法.除法的关键是分子分母同乘以分母的共轭复数,解题中要注意把i的幂写成最简形式.(3)复数的运算与复数概念的综合题,先利用复数的运算法那么化简,一般化为a+b i(a,b∈R)的形式,再结合相关定义解答.(4)复数的运算与复数几何意义的综合题.先利用复数的运算法那么化简,一般化为a+b i(a,b∈R)的形式,再结合复数的几何意义解答.(5)复数的综合运算.分别运用复数的乘法、除法法那么进行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1)(2021·山东)假设复数z满足=i,其中i为虚数单位,那么z等于()A.1-iB.1+iC.-1-iD.-1+i(2)2021=________.(3)+2021=________.题型三复数的几何意义例6(1)(2021·重庆)实部为-2,虚部为1的复数所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2)△ABC的三个顶点对应的复数分别为z1,z2,z3,假设复数z满足|z-z1|=|z-z2|=|z-z3|,那么z 对应的点为△ABC的()思维升华因为复平面内的点、向量及向量对应的复数是一一对应的,要求某个向量对应的复数时,只要找出所求向量的始点和终点,或者用向量相等直接给出结论即可.(1)如图,在复平面内,点A表示复数z,那么图中表示z的共轭复数的点是()A.AB.BC.CD.D(2)z是复数,z+2i、均为实数(i为虚数单位),且复数(z+a i)2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思想与方法】解决复数问题的实数化思想典例x,y为共轭复数,且(x+y)2-3xy i=4-6i,求x,y.思维点拨(1)x,y为共轭复数,可用复数的根本形式表示出来;(2)利用复数相等,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问题.温馨提醒(1)复数问题要把握一点,即复数问题实数化,这是解决复数问题最根本的思想方法. (2)此题求解的关键是先把x、y用复数的根本形式表示出来,再用待定系数法求解.这是常用的数学方法.(3)此题易错原因为想不到利用待定系数法,或不能将复数问题转化为实数方程求解.【方法与技巧】1.复数的代数形式的运算主要有加、减、乘、除及求低次方根.除法实际上是分母实数化的过程.z=a+b i(a,b∈R z=a+b i(a,b∈R),既要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它,把复数看成一个整体,又要从实部、虚部的角度分解成两局部去认识.3.在复数的几何意义中,加法和减法对应向量的三角形法那么,其方向是应注意的问题,平移往往和加法、减法相结合.【失误与防范】1.判定复数是实数,仅注重虚部等于0是不够的,还需考虑它的实部是否有意义.2.两个虚数不能比拟大小.a+b i(a,b∈R)中的实数b,即虚部是一个实数.【稳固练习】1.(2021·福建)假设(1+i)+(2-3i)=a+b i(a,b∈R,i是虚数单位),那么a,b的值分别等于()A.3,-2B.3,2C.3,-3D.-1,4z=+i,那么|z|等于()A.B.C.3.(2021·课标全国Ⅱ)假设a为实数,且(2+a i)(a-2i)=-4i,那么a等于()4.假设i为虚数单位,图中复平面内点Z表示复数z,那么表示复数的点是()A.EB.FC.GD.H5.(2021·江西)是z的共轭复数,假设z+=2,(z-)i=2(i为虚数单位),那么z等于()A.1+iB.-1-iC.-1+iD.1-i6.(2021·江苏)设复数z满足z2=3+4i(i是虚数单位),那么z的模为________.=a+b i(a,b为实数,i为虚数单位),那么a+b=________.8.复数(3+i)m-(2+i)对应的点在第三象限内,那么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9.计算:(1);(2);(3)+;(4).z1=+(10-a2)i,z2=+(2a-5)i,假设1+z2是实数,求实数a的值.【能力提升】z1,z2满足z1=m+(4-m2)i,z2=2cosθ+(λ+3sinθ)i(m,λ,θ∈R),并且z1=z2,那么λ的取值范围是()A.[-1,1]B.C.D.f(n)=n+n(n∈N*),那么集合{f(n)}中元素的个数为()z=x+y i,且|z-2|=,那么的最大值为________.a∈R,假设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在直线x+y=0上,那么a的值为____________.15.假设1+i是关于x的实系数方程x2+bx+c=0的一个复数根,那么b=________,c=________. 【稳固练习参考答案】1A.2.B.3.B..5.D.6..7.3.8.m<.9.解(1)==-1-3i.(2)====+i.(3)+=+=+=-1.(4)====--i.10.解1+z2=+(a2-10)i++(2a-5)i=+[(a2-10)+(2a-5)]i=+(a2+2a-15)i.∵1+z2是实数,∴a2+2a-15=0,解得a=-5或a=3.又(a+5)(a-1)≠0,∴a≠-5且a≠1,故a=3.11.解析由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可得化简得4-4cos2θ=λ+3sinθ,由此可得λ=-4cos2θ-3sinθ+4=-4(1-sin2θ)-3sinθ+4=4sin2θ-3sinθ=42-,因为sinθ∈[-1,1],所以4sin2θ-3sinθ∈.答案C12.解析f(n)=n+n=i n+(-i)n,f(1)=0,f(2)=-2,f(3)=0,f(4)=2,f(5)=0,…∴集合中共有3个元素.答案 C13.解析∵|z-2|==,∴(x-2)2+y2max==.14.解析∵z=+=+i,∴依题意得+=0,∴a=0.15.解析∵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x2+bx+c=0的一个虚根为1+i,∴其共轭复数1-i也是方程的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b=-2,c=3.。

复数精品讲义

复数精品讲义

复数的引入<教师备案>(一)复数的诞生1545年,意大利数学家卡丹(或“卡丹诺”1501-1576)发表重要数学著作《伟大的艺术》,在书中提出了三次方根的求根公式.同时,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有没有两个数的和是10,乘积是40?在实数范围内,我们可以这么思考:这两个数必须都是正数,但两个正数的和一定时,积有最大值,和为10时,积的最大值为25,故这样两个数一定不存在.从另一个角度,由韦达定理知这样的两个数是一元二次方程210400x x -+=的两个根,这个方程的判别式小于零,故没有实数解.卡丹给出答案:515+-与515--,但并不清楚这有什么意义. 于是引发了一个重要问题,1-是什么? (二)复数与虚数.笛卡尔并不承认,并起名为“imaginary number”,于是大家称1-为“虚数i”.莱布尼兹说:“上帝在分析的奇观中找到了超凡的显示,这就是那个理想世界的端兆,介于存在与不存在之间”.欧拉说:“它们既不是什么都不是,也不比什么都不是多些什么,更不比什么都不是少些什么,它们是纯属虚幻”. (三)复数的意义引入1-后,所有的二次方程都有根,由此可以得到所有的n 次方程都有根,且必有n 个根.(重根重复计算)一、复数的概念1.虚数单位i :2i 1i 1=-=-,; 2.复数:所有形如i()a b a b +∈R ,的数就称为复数(complex number ),复数通常用小写字母z 表示,即z 的实部,z 的虚部.<教师备案>注意虚部是一个实数.如34i +3,虚部为4;的虚部为4-. 3.复数的分类:i z a b =+(a b ∈R ,) z 为实数(real number );z 为虚数(imaginary number );0a =,0b ≠时,z 称为纯虚数.<4i +是一个虚数,但不是一个纯虚数;i -是一个纯虚数.可以举例:若(1)(1)i z m m =++-,问z 是实数、虚数、纯虚数时,m 分别为多少? z 是实数1m ⇔=;z 是虚数1m ⇔≠;z 是纯虚数1m ⇔=-.4.复数集:全体复数所构成的集合,也称复数系,常用C 表示,即{}|i z z a b a b ==+∈∈C R R ,,. <教师备案>常见数集的关系为:*N NZQRC .数系都用黑粗体的字母表示,区别于普通的集合C R ,等.手写时有时习惯多加一道竖线加上区别.5.复数相等与比较大小:6.1 数系扩充知识点睛⑴相等的复数:i i a b c d +=+⇔a c =且b d =;⑵比较大小:虚数不能比较大小,只有实数可以比较大小.<教师备案> 注意:如果题目中出现12z z >,则一定有12z z ∈R ,;如果出现0z >,则一定有z ∈R .复数能比较大小的说法是错误的,复数不能比较大小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两个复数能比较大小当且仅当它们都是实数.例:21(3)i z n m =+-,2(2)(3)i z m n m =-+-,若12z z >,求m n ,的取值范围.只有实数比较大小,故3m =,2232n m n n >-=-,解得1n >或3n <-.讲完这些知识点可以先讲例1.6.对所有的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0)a ≠,若240b ac ∆=-<,则此方程没有实根,但有两个虚根,且两根24i 22b ac b x a a-=-±互为共轭复数,故实系数方程的虚根成对出现.(讲完这个知识点再讲例2)考点1:复数的概念【例1】 复数的概念⑴ x ∈R ,当x 取何值时,22(2)(32)i x x x x +-+-+是实数?虚数?纯虚数?⑵ 已知两个复数1()(4)i z x y xy =+-+()x y ∈R ,和2520i z =-+,当实数x y ,取何值时,1z 和2z 相等?【解析】 ⑴ 2320x x -+=时为实数1x ⇒=或者2x =;2320x x -+≠时为虚数1x ⇒≠且2x ≠;220x x +-=且2320x x -+≠时为纯虚数2x ⇒=-.⑵ 两个复数相等意味着实部和虚部都对应相等,所以: 5x y +=-,(4)20xy -+=解这个方程可得83x y =-⎧⎨=⎩或38x y =⎧⎨=-⎩.<教师备案>例2⑴是解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第⑵小题涉及到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易知实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与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都有韦达定理成立,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的相关结论对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不正确.见易错门诊.解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目前可以用的方法是设出解的形式,代入方程,利用复数相等得到两个等式,解得结果.这里先看一些最简单的情形,如例2⑵有实根存在的情形与易错门诊已知一根的情形.【例2】 解一元二次方程⑴ 在复数集内解方程:①2450x x ++=;②210x x ++=;③42230x x --=. ⑵ 若方程22i 1i x mx x m ++=--有实根,求出实数m 的值,并求出此实根.【解析】 ⑴ ①2(2)1x +=-,故2i x +=±,2i x =-±;②因为1430∆=-=-<,所以原方程没有实根,只有两复根:1211313i 2x -±∆-±-===-±,.③22(3)(1)0x x -+=,故23x =或21x =-,故此方程的根有3x =±与i x =±;经典精讲⑵方程有实根,x ∈R ,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有 22212112x mx x x x x m⎧+=-⇒-=-⇒=±⎨=-⎩;而22m x m =-⇒=, 即2m =-时,有实根1;2m =时,有实根1-.尖子班学案1【拓2】已知2i 0x kx +-=有一个根是i ,求另一个根及k 的值. 【解析】 因i 是其根,代入原方程为2i i i 0k +-=,由此得1i k =-,设0x 是另一根,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0i i x =-,从而得01x =-.目标班学案1【拓3】解方程410x +=.【解析】 将方程变形得:4222120x x x ++-=,即222(1)(2)0x x +-=,因式分解得22(21)(21)0x x x x ++-+=,2210x x ++=无实根,两个虚根为22i2x -±=; 2210x x -+=无实根,两个虚根为22i2x ±=;故原方程的解有四个,为2(1i)2(1i)2(1i)2(1i)2222+--+--,,,.<教师备案>我们习惯用处理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来处理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复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些结论是不成立的,比如判别式非负时有实根存在(见题2);并且我们在解方程时,会默认未知数为实数,从而导致一些比较明显的错误(见引入),这些都是在解决复数问题中经常遇到的.引入:解方程23i 0x x +=,求x . 【解析】 (3i)00x x x +=⇒=或3i x =-.关于x 的方程2(2i)i 10x a x a +--+=有实根,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析】 误解:∵方程有实根,∴22(2i)4(1i)450a a a ∆=---=-≥.解得5a ≥或5a -≤. 分析:判别式只能用来判定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根的情况,而该方程中2i a -与1i a -并非实数.正解:设0x 是其实根,代入原方程变形为200021()i 0x ax a x ++-+=,由复数相等的定义,得20002100x ax x a ⎧++=⎪⎨+=⎪⎩,解得1a =±.二、复数的几何意义知识点睛<教师备案> 如何引出复平面与复数的几何意义,下面提供一个参考:实数的几何意义: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如1表示数轴上一个点,1-表示数轴上另一个点,它们关于0对称,也可以理解成1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180︒,得到1-,如图.这相当于两次逆时针旋转90︒:1i i 1⨯⨯=-,故虚数i 就是1绕原点逆时针旋转90︒,故i 在如图所求的位置,它不在数轴上,在与数轴垂直的直线上.由此得到启发,可以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这就是复平面.用平面来理解复数是高斯在1831年提出的,这对复数被承认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建立复平面后,复数从一个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并与平面向量建立起了联系. 这里的引入我们会在复数乘法的几何意义中进一步阐述,这个内容我们会放在同步讲解复数时,那时我们会进一步介绍复数的三角形式及乘除法的几何意义.1.复平面:建立了直角坐标系来表示复数的平面叫做复平面.在复平面内,x 轴叫做实轴,y 轴叫做虚轴.x 轴的单位是1,y 轴的单位是i .实轴与虚轴的交点叫做原点,原点(0,0)对应复数0.复数i z a b =+ ←−−→有序实数对()a b , ←−−→点()Z a b ,←−−→向量OZ . 2.复数的模:设i()OZ a b a b =+∈R ,,则向量OZ 的长度叫做复数i a b +的模(或绝对值),记作|i |a b +,22|i |a b a b +=+.【挑战五分钟】求下列复数的模①34i -=_____;②1i +=______;③13i 2--=_______;④26i +=_____. 答案:①5;②2;③1;④22.经典精讲考点2:复数的几何意义【例3】复数的几何意义⑴ 设(3)(21)i z m m =++-,若z 对应的点在第四象限,求m 的范围.⑵ 设i z a b =+∈C ,在复平面内,满足条件0a >,0b >,24z <<的复数z 对应的点的集合是什么图形?⑶ 在复平面内,点A ,点B 所对应的复数分别为2i -+,15i +,那么AB 的中点C 对应的复数为____________.【解析】 ⑴由题意知30210m m +>⎧⎨-<⎩,解得132m -<<.⑵ 0a >,0b >表示第一象限的点,24z <<表示以原点O 半径为2和4的两圆所夹的圆环,综合起来是如右图所示的阴影部分(不包括边界). ⑶ 13i 2-+;点A 的平面直角坐标是(21)-,,点B 的平面直角坐标是(15),,中点C 的坐标是132⎛⎫- ⎪⎝⎭,,所以C 所对应的复数为13i 2-+. 【点评】 学习复数加减法的几何意义之后,111()(2i 15i)3i 222C A B z z z =+=-+++=-+.提高班学案1【拓1】设22(253)(22)i z t t t t =+-+-+,t ∈R ,则下列命题中一定正确的是( )A .z 的对应点Z 在第一象限B .z 的对应点Z 在第四象限C .z 不是纯虚数D .z 是虚数【解析】 D ;2222(1)10t t t -+=-+≠.数系扩充的历史<教师备案> 考虑到复数的引入时间较长,所以数系的扩充可以讲完上面这些例题再讲.数系的扩充中有很多生动的例子与故事,下面的文字中会陈述其中的一部分供老师上课时参考.(一)正整数人类最早认识的是正整数.中国的《周易》中就有结绳记事的说法,而结绳计事不仅在中国,也在希腊、波斯等各地出现,从结绳计数(事)慢慢发展出各种不同的计数方法,其中最重要和最美妙的记数法是十进制位置制计数法.(除了十进制外还有很多其它进制,如计算机中的二进制,角度中的60进制(巴比伦人曾经就用60进制位置定位数系);除了位置制计数法也还其它计数方法,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有10进制非位置计数,罗马数字中的含加减运算的计数方法,也许这在法语中还在延续,在法语中79就是60109++,80就是420⨯,99用得上三则运算了,是420109⨯++,心算不好的千万别学法语!) (二)0的诞生0一开始是用空位表示的,后来用点⋅,再后来用句点,最后才成为0,是从印度诞生的,通过阿拉伯在13世纪引入欧洲(这是斐波那契的功劳,由于数字是从阿拉伯引入欧洲的,故被称为阿拉伯数字,虽然是由印度人发明的).0的书写方法正好对应中文的“零”.(汉字中很早就有零,在《孙子算经》中有除百零伍便得之.但汉字中的零原义是加法,并不是真正的零). (三)负数42y O x负数来源自减法运算,解出负数根.欧洲在16-17世纪普遍不承认负数的存在,包括帕斯卡、莱布尼兹、卡丹(认为仅仅是记号)、韦达、笛卡尔(负根叫做假根).最开始的负数被认为没有意义,仅可以作为一个符号出现,但不能在结果中出现.负数比分数出现的更晚. (四)分数欧洲15世纪形成分数的真正算法,中国在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就有了分数运算的法则.《九章算术》章一:方田,分数加法“田以乘子,并以为实,田相乘为法,实如法而一”,“其田同有,直相从之”.其中田指分母,子指分子. 分数系对加、乘、除封闭,有了负数与分数,有理数系就形成了. (五)无理数无理数的发现与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第一次数学危机有关.毕达哥拉斯学派主张“万物皆数”,这个数最开始是最完美的整数,后来扩展成整数及整数之间的比,即分数.但毕达哥拉斯学派推出了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定理,即中国的勾股定理,于是无理数的出现不可阻挡.比如边长为1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无法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 我们会在证明题三大方法中用反证法证明这个结论. 无理数的被承认也经过了很长的时间,毕达哥拉斯学派弟子希伯斯也因为发现或是传播无理数藏身大海,这也是“无理数”这个名字的由来.达芬奇(15世纪,意大利)称为“没有道理的数”、开普勒(17世纪,德国)说“不可名状的数”.在中国称无理数为算而不求其本质.有了无理数实数系就形成了. (六)复数系——完备的数系的形成复数系对加、减、乘、除是封闭的,对加法与乘法都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加法与乘法之间满足分配律,满足这些性质的称为数系.到复数系,数系就完备了.想再将数系进行扩充,就会牺牲一些数系中的好的性质.三、复数的运算<教师备案>复数的运算是很自然的,但它是人为定义出来的,要求是与实数运算一定是相融的,不必深究这里的运算规律,直接按照常理运算即可.讲完运算可以接着做后面的练习.1.复数的加法定义:设1i z a b =+()a b ∈R ,,2i z c d =+()c d ∈R ,,定义12()()i z z a c b d +=+++.复数的加法运算满足交换律、结合律.几何意义:复数加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2定义:12(i)(i)()()i z z a b c d a c b d -=+-+=-+-.几何意义:复数减法的几何意义就是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3定义:(i)(i)()()i z z a b c d ac bd bc ad ⋅=+⋅+=-++ 4.共轭复数: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而虚部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复数z i z a b =+时,i z a b =-.z z =.共轭的几何意义:在复平面内,表示两个共轭复数的点关于实轴对称,并且共轭复数的模相等.一个复数与其共轭复数的乘积等于这个复数模的平方.即2z z z ⋅=.<教师备案>“轭”字本意:拉犁的两头牛牛背上的架子称为轭,轭使两头牛同步行走.共轭即为按一定的规律相配的一对.通俗点说就是孪生.知识点睛有共轭双曲线的概念,22221x y a b -=与22221y x b a-=称为共轭双曲线,它们共渐近线.引出共轭复数后,就可以对复数进行实数化,即利用2z z z ⋅=.复数的除法就是上下同乘分母的共轭复数.<教师备案>讲完共轭复数,可以先讲下面的例子加深对共轭复数的理解.例:在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有______.①对任意复数z ,有z z -为纯虚数.②对任意复数z ,有z z +∈R .③z 是虚数的一个充要条件是z z +∈R ;④z ∈R 的一个充要条件是z z =.答案:②④;①错误,z z -可以为0;③错误,z 为实数时,也有z z +∈R .5.复数的除法22i (i)(i)(i)(i)i a b a b c d a b c d c d c d ++-+÷+==++, 22211i i i (i)(i)||a b a b z z a b a b a b a b z --====++-+,1z称为复数z (0z ≠)的倒数. <教师备案> 复数的乘法与除法也有几何意义,我们会在春季同步时进行介绍,春季还会介绍复数的三角形式与棣莫佛定理,i n 与k ω的性质及与此相关的较复杂的复数的计算.复数乘法可以看成旋转加上模长的伸缩,这时复数首先要用模长与角度表示出来,如1i +表示模长为2,角度为45︒(称为幅角)的向量,一个复数乘以1i +即表示这个复数逆时针旋转45︒,模长再伸长到原来的2倍,如 (34i)(1i)17i ++=-+,如下图.这样(1i)(1i)2i ++=就非常好理解了. 这些内容我们会在春季同步时稍微展开,可以在假期有同学发问时适当引导,但不建议假期时展开.【挑战十分钟】计算下列各小题:⑴(32i)2(1i)(5i 1)--+++;⑵2(1i)-;⑶(2i)(3i)+-;⑷(34i)(43i)+-;⑸1i i +;⑹1i 1i -+;⑺43i 43i43i 43i -+++-;⑻2(1i)3(1i)2i ++-+;⑼213i ⎛⎫- ⎪ ⎪⎝⎭. 【解析】 ⑴2i +;⑵2i -;⑶7i +;⑷247i +;⑸1i -;⑹i -;⑺1425;⑻2i 33i 3i (3i)(2i)55i 1i 2i 2i 55+-----====-++; ⑼213i 223i 13i 3i ⎛⎫-----===-+ ⎪ ⎪⎝⎭.经典精讲考点3:复数的运算【铺垫】⑴已知2(i)2i a -=,其中i 是虚数单位,那么实数a = .⑵已知复数z 满足1i 1zz-=+,则1z +等于______.【解析】 ⑴1-;注意a 是实数,复数为纯虚数,则实部为0,22(i)12i 2i a a a -=--=,则21a =且221a a =-⇒=-;⑵2;1i1i(1)i i i 1iz z z z --=+=+⇒==-+,故11i 2z +=-=.【例4】 复数的运算⑴ 设复数11i z =+,22i z x =+()x ∈R ,若12z z 为实数,则x 等于 .⑵ 若复数3i()12ia a +∈+R 为纯虚数,则实数a =_____.⑶如果复数2i12ib z -=+的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则3zz z z ++=_______.【解析】⑴ 2-; 复数为实数,虚部为0,而()()()()121i 2i 22i z z x x x =++=-++,所以20x +=,2x =-.⑵6-;3i (3i)(12i)(6)(32)i12i 55a a a a ++-++-==+为纯虚数,故606a a +=⇒=-; ⑶4;2i 12i b -+(2i)(12i)(12i)(12i)b --=+-224i 55b b -+=-,又实部与虚部互为相反数,即22455b b -+=, 解得23b =-,故2(1i)3z =-,2(1i)3z =+,222233(1i)(1i)(1i)(1i)3333zz z z ++=⋅⋅-++-++84433=+=.提高班学案2【拓1】若复数1i z =+,求实数a b ,使22(2)az bz a z +=+.(其中z 为z 的共轭复数) 【解析】 由1i z =+,可知1i z =-,代入22(2)az bz a z +=+得:(1i)2(1i)a b ++-[]22(1i)a =++,即2(2)i a b a b ++-()22a =+44(2)i a -++则()222424(2)a b a a b a ⎧+=+-⎪⎨-=+⎪⎩,解得42a b =-⎧⎨=⎩或21a b =-⎧⎨=-⎩.尖子班学案2【拓2】已知221i 1z x x =++22()i z x a =+,对于任意x ∈R ,均有12z z >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2z z >,∴42221()x x x a ++>+,∴22(12)(1)0a x a -+->对x ∈R 恒成立.当120a -=,即12a =时,不等式恒成立;当120a -≠时,21201124(12)(1)0a a a a ->⎧⇒-<<⎨---<⎩. 综上,112a ⎛⎤∈- ⎥⎝⎦,.证明:分成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直接证明的主要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间接证明主要是反证法. ⑴ 直接证明:①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出发,经过逐步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是从原因推导到结果的思维方法;②分析法: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实.是一种从结果追溯到产生结果的原因的思维方法.<教师备案>在书写过程中用得比较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需要同时从条件与结论入手,同时使用综合法与分析法得到结果.讲完直接证明可以先讲例题5及其拓展.⑵ 间接证明:常用的有反证法.反证法:先否定结论(假设原命题不成立),在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矛盾,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肯定结论的真实性.事实、原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矛盾等.<教师备案>反证法是由p q ⇒转向证明:q r t ⌝⇒⇒⇒,t 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q ⌝为假,推出为真的方法.它的本质是:结论不成立是不行的!基础的二元论——非真即假. 考虑使用反证法的情况有: ①条件太少;②一些典型的问题,包括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必然性命题,至少至多类命题,涉及无限结论的命题等.<教师备案>反证法首先需要正确的进行反设.例: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时,反设正确的是( )A .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B .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C .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D .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A .<教师备案>反证法的小例子:①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扔铁球,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即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据传说是在1589年,实际上是假的) 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的证明. (判定定理:a b a b a ααα⊄⊂⇒∥,,∥. 简单证明:如果a 与α不平行,则a A α=;a b ,确定平面β,则b α⊂,b β⊂,A A αβ⊂⊂,,于是A b ∈,从而a b A =,这与条件中a b ∥矛盾.性质定理的证明即假设线线不平行,则线线相交,从而线面相交,与已知矛盾,具体略去) ③证明质数有无限多个.(古希腊经典证明,欧几里得《几何原本》的命题20,原文“预先给定几个质数,那么有比它们更多的质数.”)简单证明:如果结论不成立,即质数只有有限多个,记为12n p p p ,,,,则121n N p p p =⋅⋅+不是质数,故它一定有质因子,即存在某个i p ,i N p M =⋅,即12i i 12i 1i 11()1n n p p p p M p M p p p p p -+⋅⋅+=⇒-⋅=,这不可能.6.2 证明题三大方法知识点睛故假设错误,即质数有无穷多个. ④证明2是无理数.简单证明:如果结论不成立,即2是有理数,则∃m n ∈Z ,,m n ,互素,使得2mn=, 故2m n =,两边平方得222m n =.从而2是m 的因子,从而4是2m 的因子,故2是2n 的因子,故m n ,有公因子2,它与m n ,互素矛盾.上面这些例子可以选讲,讲完这些例子后,可以接着讲后面的例6及拓展.考点4:分析法与综合法【例5】分析法与综合法 已知a b c ∈R ,,,0a b c ++=, ⑴求证:0ab bc ac ++≤.⑵若0abc >,求证:1110a b c++<.⑶若a b c >>,求证:0a >,且2ca>-;⑷若a b c >>,求证:23b ac-<.【解析】 ⑴由0a b c ++=得a b c =--;∴()()()ab bc ac a b c bc b c b c bc ++=++=--++22223024c b bc c b c ⎛⎫=---=-+- ⎪⎝⎭≤.⑵111bc ac ab a b c abc++++=, 由⑴知0ab bc ac ++≤,当且仅当002cc b =+=,,即0a b c ===时取等号,∵0abc >,故等号取不到,即0ab bc ac ++<,又∵0abc >,∴1110bc ac aba b c abc++++=<.⑶ ∵a b c >>,所以30a a b c >++=,即0a >; 又∵b a c =--,a b >,所以a a c >--,所以2a c >-,又0a >,所以2c a >-,所以2ca>-.⑷法一:分析法因为a b c >>,且0a b c ++=,所以0a >,0c <,要证明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23b ac a -<, 即证223b ac a -<,从而只需证明22()3a c ac a +-<, 即()(2)0a c a c -+>,因为0a c ->,20a c a c a a b +=++=->, 所以()(2)0a c a c -+>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 法二:综合法因为a b c >>,且0a b c ++=,所以0a >,0c <,22221324b ac a ac c c a -++⎛⎫==++ ⎪⎝⎭, 而1012c b c b a a a a ++=⇒=-->-,又0ca<, 经典精讲11故(20)c a ∈-,,故213324c a ⎛⎫++< ⎪⎝⎭提高班学案3【拓1】已知:00a b >>,【解析】 法一:综合法∵00a b >>,,=+法二:分析法∵00a b >>,,移项整理得即证明(0a b -≥,即证明20≥, 这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得证.目标班学案2【拓3】求证:223)a b ab a b +++≥. 【解析】 法一:∵2222a b ab ab +≥≥,23a +≥≥,23b +≥≥,将此三式相加得222(3)2a b ab ++++≥∴223)a b ab a b +++≥. 法二:要证223)a b ab a b ++++≥,即证222[3)]0a b ab a b ++-+≥,左边可以写成:222()((0a b a b -++≥,此不等式显然成立,且在a b == 法三:把原式视作关于变量a的不等式,即证:(()2230a b a b -++≥;①那么该不等式恒成立等价于其判别式(()22430b b ∆=+-+≤恒成立;整理∆得(223930b b ∆=-+-=-≤恒成立,所以不等式①即原不等式成立.考点5:反证法【铺垫】已知a b c d ∈R ,,,,且1a b c d +=+=,1ac bd +>,求证: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解析】 假设a b c d ,,,都是非负数,∵1a b c d +=+=,∴()()1a b c d ++=.又∵()()1a b c d ac bd ad bc ac bd ++=++++>≥,即11>,矛盾; ∴a b c d ,,,中至少有一个是负数.12第6讲·提高-尖子-目标·教师版【例6】 反证法已知非零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0d ≠,求证:111a b c,,不可能是等差数列.【解析】 假设111a b c ,,是等差数列,则211b a c=+,又2b a c =+,两式联立消去b 得411a c a c =++,化简得:2()0a c -=,故a c =,这与0d ≠矛盾,故111a b c,,不可能是等差数列.【点评】 本题结论还可以推广:a b c ,,与111a b c,,均不可能构成等比数列.尖子班学案3【拓2】证明:238,,不可能是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解析】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存在一个等差数列{}n a ,公差为d ,使得238,,是其中三项,不妨记12(1)k a a k d ==+-,13(1)m a a m d ==+-,18(1)n a a n d ==+-. 于是32()m k a a m k d -=-=-,83()n m a a n m d -=-=-, 将这两个式子相除得83(223)(32)1632m k n m --==-+=+--, 由*m n k ∈N ,,知m kn m-∈-Q ,故16+∈Q ,这不可能,故假设错误,238,,不可能是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目标班学案3 【拓3】实数a b c ,,满足000a b c ab bc ac abc ++>++>>,,,求证:a b c ,,均大于零. 【解析】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a b c ,,中存在不大于零的数,不妨设0a ≤,由0abc >知,0a <,且0bc <,不妨设00b c <>,, 由0a b c ++>知0c a b >-->,0a b +<.于是22()()()ab bc ac ab a b c ab a b a b a ab b ++=++<++--=---223024b a b ⎛⎫=-+-< ⎪⎝⎭,这与已知中0ab bc ac ++>矛盾,故假设不正确,即a b c ,,均大于零.【演练1】已知(32)(5)i 1910i a b a b ++-=+()a b ∈R ,,则a = ,b = . 【解析】 35,;32193510a b a a b +=⎧⇒=⎨-=⎩,5b =.【演练2】若3i z =-,则2z 的共轭复数是 .【解析】223i +; 22(3i)223i z =-=-,2223i z =+.实战演练13【演练3】实数m 分别取什么数值时?复数22(56)(215)i z m m m m =+++--⑴ 与复数212i -相等;⑵ 与复数1216i +互为共轭;⑶ 对应的点在x 轴上方.【解析】 ⑴ 根据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得2256221512m m m m ⎧++=⎪⎨--=-⎪⎩解得1m =-.⑵ 根据共轭复数的定义得22561221516m m m m ⎧++=⎪⎨--=-⎪⎩解得1m =.⑶ 根据复数z 对应点在x 轴上方可得22150m m -->,解之得3m <-或5m >. ∴(3)(5)m ∈-∞-+∞,,.【演练4】若复数3i1ia ++(a ∈R ,i 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 A .2- B .4 C .3- D .6【解析】 C由3i (3i)(1i)3(3)i 33i 1i (1i)(1i)222a a a a a a ++-++-+-===+++-. 因为复数3i 1i a ++是纯虚数,所以302a +=且302a-≠.解得3a =-.【演练5】若1x <,1y <,证明:11x yxy-<-. 【解析】 用分析法证明:要证明11x yxy-<-,即证明1x y xy -<-,即证明2222212x y xy xy x y +-<-+, 不等式移项得即证明2222221(1)(1)0x y x y x y +--=-->. 由11x y <<,知,2211x y <<,,故此不等式成立,原命题得证.【演练6】已知非零实数a b c ,,成等差数列,且公差0d ≠,求证:a b c ,,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解析】 假设结论不成立,即a b c ,,构成等比数列,则2b ac =.又2b a c =+,故222a c b ac +⎛⎫== ⎪⎝⎭,整理得:2()0a c -=,故a c b ==,这与已知中的公差0d ≠矛盾,故假设不成立,所以a b c ,,不可能是等比数列.。

复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ppt课件

复数的基本概念及运算ppt课件

8.点M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 AM =
3 4
AB +
1 4
AC
,
则△ABM与△ABC的面积之比为_____.
类似题:《作业手册》P251 选做2
(10分)已知△ABC中, AB = a , AC = b ,对于平面ABC上 任意一点O,动点P满足 OP = OA +λa +λ b ,则动点P的轨. 迹是什么?其轨迹是否过定点,并说明理由.
(1)i4n=1; i4n+1=i; i4n+2=-1 i4n+3=-i
(2)in+in+1+in+2+in+3=0;
(3) (1±i)2=±2i ;
(4) 1 i i, 1 i i; 1i 1 i
(5) 设 ω - 1 3 i 则 22
ω3 1,ω2 ω,ω2 ω 1 0.
EX1:《创新》P213 例3
今晚自修①《作业手册》P315
4. 复数 z = a+bi 的模、共轭复数的概念:
| z | a2 b2
z a bi
5. 复数相等:
a=c
a+bi=c+di (a,b,c,d∈R)
b=d
注意 : 两个虚数不能比较大小!
二、复数的代数形式及运算法则
设 z1 a bi, z2 c di (a,b,c,d R) 加减法:(a bi) (c di) (a c) (b d)i
(2)(3 4i) (1 2i) 2 2i (3)a = 0是复数z = a + bi为纯虚数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z = z是复数z R的充要条件 (5)若z z 0,则复数z为纯虚数 (6)任意两个复数不能比较大小 以上说法正确的有 __________

复数的定义

复数的定义

第十四章 复数一 、复数的概念1. 虚数单位:i 规定:(1)21i =-;(2)虚数单位i ,可以与实数进行四则运算,在进行四则运算时,原有的加法,乘法运算律仍然成立。

2. 复数:形如a bi +,,a R b R ∈∈的数叫做复数,a 叫实部,b 叫虚部。

3. 复数集:所有复数构成的集合,复数集{},,C x x a bi a R b R ==+∈∈.4. 分类:0b =时为实数;0b ≠时为虚数,0,0a b =≠时为纯虚数,且RC . 5. 两个复数相等:a bi c di a c +=+⇔=且(,,,)b d a b c d R =∈例1 下面五个命题①34i +比24i +大; ②复数32i -的实部为3,虚部为2i -; ③1Z ,2Z 为复数,120Z Z ->,那么12Z Z >;④两个复数互为共轭复数,则其和为实数; ⑤两个复数相等:a bi c di a c +=+⇔=且(,,,)b d a b c d R =∈. 例2 已知:(1)(1),Z m m i m R =++-∈求Z 为(1)实数;(2)虚数;(3)纯虚数时,求m 的值。

例3 已知2226()x y i y x i +-=+-,求实数,x y 的值。

二 、复数的几何意义:,,,Z a bi a R b R =+∈∈与点(,)a b 一一对应。

1.复平面:x 轴叫实轴;y 轴叫虚轴。

x 轴上点为实数,y 轴上除原点外的点为纯虚数。

2.Z a bi =+;连接点(,)a b 与原点,得到向量OZ ,点(,)Z a b ,向量OZ ,Z a bi =+之间一一对应。

3.模:2Z a bi OZ a =+==注:Z 的几何意义:令(,)Z x yi x y R =+∈,则Z =Z 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Z 的几何意义;12Z Z -的几何意义是复平面内表示复数1Z ,2Z 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三、复数的四则运算:12,,,,,Z a bi Z c di a b c d R =+=+∈1.加减法:12()()Z Z a c b d i +=+++;12()()Z Z a c b d i -=-+-即实部与实部,虚部与虚部分别相加减2.乘法:12()()()()Z Z a bi c di ac bd ad bc i •=++=-++即:按多项式乘法展开,把2i 化为1-后,合并同类项。

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几何意义ppt课件

复数的概念及复数的几何意义ppt课件
.
知识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x2 10没有实数根.
思考?
x2 1
我们能否将实数集进行扩充,使得在新的数 集中,该问题能得到圆满解决呢?
i 引入一个新数:
满足 (i)2 1
.
现在我们就引入这样一个数 i ,并且规定: (1)i2 1 (2)实数可以与 i 进行四则运算,在进行四则运算
0,
2, 2
- 2+ 1 3i,
2i, 3i, i
.
2.复数的分类:
实数 b 0
复数z a bi (a,b R)
虚数
纯虚数 a 0,b 0 b0
非纯虚数 a 0,b 0
复数集 虚数集
实数集
纯虚数集
讨论?
复数集C和实数集R之间有什么关系?
R C
.
3.规定: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 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
∴(1)m=1时,z是实数; (2)m≠1时,z是虚数;
(3)当 m 1 0 时,即m=-1时,z是纯虚数; m 1 0
.
练习:当m为何实数时,复数
Zm 2m 2(m 21 )i
是(1)实数(2)虚数(3)纯虚数
m1 m1 m2
.
例2.已知(2x-1)+i=y-(3-y)i,其中x, y∈R,求x, y.
若 a,b,c,dR,
a c
ab icdi b d
注: 1 )a b i 0 a 0 且 b 0
1.2) 一般来说,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
2. 而不能比较大小。
.
1.说明下列数中,那些是实数,哪些是虚数, 哪些是纯虚数,并指出复数的实部与虚部.
2 7, 0.618,

艺术生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讲义第13讲-复数

艺术生高三文科数学复习讲义第13讲-复数

第13讲 复数【基础知识】 1.复数的定义:形如),(R b a bi a ∈+的数叫复数,a 叫复数的实部,b 叫复数的虚部。

全体复数所成的集合叫做复数集,用字母C 表示.2. 复数与实数、虚数、纯虚数及0的关系:对于复数(,)a bi a b R +∈,当且仅当b =0时,复数a +bi (a 、b ∈R)是实数a ;当b ≠0时,复数z =a +bi 叫做虚数;当a =0且b ≠0时,z =bi 叫做纯虚数;当且仅当a =b =0时,z 就是实数0.3.i 的周期性:i 4n+1=i, i 4n+2=-1, i 4n+3=-i, i 4n =14.复数相等:如果两个复数的实部和虚部分别相等,那么我们就说这两个复数相等即:如果a ,b ,c ,d ∈R ,那么a +bi =c +di ⇔a =c ,b =d一般地,两个复数只能说相等或不相等,而不能比较大小.如果两个复数都是实数,就可以比较大小只有当两个复数不全是实数时才不能比较大小5.共轭复数:当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做互为共轭复数a bi +与a bi -互为共轭复数6.复数的四则运算:①i d b c a di c bi a )()()()+++=+++(②i ad bc bd ac di c bi a )()-())(++=++( ③2222a biac bdbc ad i c di c d c d ++-=++++【基础训练】1、(2013·浙江高考文科)已知i 是虚数单位,则(2+i)(3+i)= ( )A.5-5iB.7-5iC.5+5iD.7+5i2、(2010·湖南高考文科) 复数21i-等于( ) (A)1+i (B)1-i (C)-1+i (D)-1-i3、(2013·辽宁高考文科)复数11z i =-的模为( ) 4、(2013·湖南高考文科)复数z=i·(1+i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典例分析】1、(2013·新课标Ⅰ高考文科)=-+2)1(21i i ( ) A. i 211-- B. i 211+- C. i 211+ D. i 211- 2、(2013·山东高考文科)复数)()2(2为虚数单位i ii z -=,则=||z ( ) A.25 B. 41 C.5 D.53、(2013·江西高考文科)复数)2(i i Z --=(i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所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4、(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文科)复数z =-3+i 2+i的共轭复数是( ) (A )2+i (B )2-i (C )-1+i (D )-1-i【提高训练】1、(2011·湖南高考文科)若a 、b R ∈,i 为虚数单位,且(a+i)i=b+i ,则( )(A )a=1,b=1 (B )a=-1,b=1 (C )a=1,b=-1 (D )a=-1,b=-12、(2013·北京高考文科)在复平面内,复数)2(i i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2012·湖南高考文科)复数z=i (i+1)(i 为虚数单位)的共轭复数是( )(A )-1-i (B)-1+i (C)1-i (D)1+i4、(2012·山东高考文科)若复数z 满足i i z 711)2(+=-(i 为虚数单位),则z 为( )(A )i 53+ (B )i 53- (C )i 53+- (D )i 53--5、(2011·福建卷文科)i 是虚数单位,1+i 3等于( )(A)i (B)-i (C)1+i (D)1-i6、(2013·重庆高考文科·T11)已知复数12z i =+(i 是虚数单位),则z = .。

《复数基础知识》课件

《复数基础知识》课件

02
计算方法:利用三角函数的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公式 和减法公式可以计算出复数的乘积和 商。
03
应用:复数的乘除运算是复数运算的 基本法则之一,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 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03
复数的应用
在电路分析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的各种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简化计算过程。
详细描述
在电路分析中,许多参数如电压、电流、阻抗等都是时间的函数,具有频率和相 位。利用复数表示这些参数,可以将实数和虚数部分合并,方便进行计算和比较 。通过复数运算,可以快速得到电路的响应,简化计算过程。
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
总结词
利用复数进行信号的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
详细描述
在信号处理中,频谱分析和滤波器设计是常见的任务。复数可以用于表示信号的频谱,使得频谱分析变得简单直 观。同时,利用复数进行滤波器设计,可以方便地实现低通、高通、带通等不同类型的滤波器。通过复数运算, 可以快速得到滤波器的响应,提高信号处理的效率。
利用复数的模和辐角,可以将任意复 数转换为三角形式。
复数的模与辐角
定义
复数的模定义为 $sqrt{a^2 + b^2}$, 辐角定义为 $arctan(frac{b}{a})$, 当$a > 0$时,辐角在 第一象限;当$a < 0$ 时,辐角在第三象限。
计算方法
利用勾股定理和反正切 函数可以计算出任意复 数的模和辐角。
控制工程
在控制工程中,系统的传递函数和 稳定性分析通常需要用到复数,以 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05
复数与实数的关系
复数与实数的转化关系
实数轴上每一个点都 可以对应一个复数, 反之亦然。

复数PPT优秀课件

复数PPT优秀课件
求 x与y.
解:更具复数相等的定义,得方程组
2x 1 y 1 (3 y)
所以 x 5, y 4
2
4.复数的几何意义是怎样的?
复数z=a+bi↔复平面内的点Z(a,b)↔平面向量OZ x轴叫实轴,y轴叫做虚轴,实轴上的点都表示实数; 除了原点,虚轴上的点都表示纯虚数。象限中的点 都表示非纯虚数。
1 1

z z

i
,则
z

1
的值为
.
例14 复数z满足z·z +z+ z =3,则z对应点的轨迹
是____________.
解析:设z=x+yi(x、y∈R),则x2+y2+2x=3表示圆.
答案:以点(-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
例15 若 z 2 ,则 z i 的最大值为 .
例16 若 zb(ibR),若使 z2iz23i 的最
1 i 1i
{x|x=f(n)}中元素的个数是
A.1
B.2
C.3
D.无穷多个
解析:∵f(n)=in+(-i)n, ∴f(0)=2,f(1)=i-i=0,f(2)=-1-1=-2,f(3)=-i+i=0. ∴{x|x=f(n)}={-2,0,2}. 答案:C
典型例题:二、复数几何意义的运用
例13若复数z满足
∴ 原式zz= 21=zz 11= 1,故(A)正确.
例9.如果复数 2 b i(其中i为虚数单位,b为实数)
1 2i
的实部和虚部互为相反数,那么b等于
A. 2
B. 2
3
C.- 2
3
D.2
解∴析2-:122 b=2bibi =+4(2,bb=i5)-(1-322i.)=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