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2023年中考复习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总结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一、概况1.位置:跨北美州和大洋洲两个大洲,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三个温度带,绝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2.领土组成:本土48 个州,两个海外州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冰洋沿岸,夏威夷州位于大洋洲,地处太平洋上。
提示:美国是地跨北美洲、大洋洲两大洲的国家。
3.邻国:北面邻国是加拿大,南面邻国是墨西哥。
4.地形:南北三大纵列带:西部落基山脉,中部中央大平原,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
5.地势:东西高中部低6.河湖: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群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泊群。
完全属于美国的是密歇根湖;苏必利尔湖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7.人种以白色人种为主,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8.美国华人华侨众多,在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洛杉矶、纽约等有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
二、农业1.特点:地区专业化和机械化。
2.主要农业带乳畜带:五大湖附近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自然原因)。
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人口分布密集(人文原因)玉米带:中部平原,地处温带,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小麦区:中部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适合小麦生长三、工业1.特点: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2. 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3.主要工业部门:能源、钢铁、机械、化工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4.主要工业区与工业城市:东北部工业区的工业城市纽约、芝加哥;南部工业区的工业城市休斯敦;西部工业区的工业城市洛杉矶、旧金山。
5.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6.信息技术产业是美国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二节巴西一、概况1.位置:位于南美洲东部,东临大西洋,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注意的问题:西半球包括南美洲和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北美地区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分界线则是美国和墨西哥的国界线,该国界线以北地区称为北美地区,包括美国和加拿大;美国界线以南因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
第一节美国1、位置与领土:⑴ 海陆位置: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纬度位置――主体位于北温带。
夏威夷位于热带,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寒带和亚寒带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海外州)三部分组成。
⑶、陆上邻国:南临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2.移民国家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是非洲人的后裔。
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
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话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⑵城市:①首都-华盛顿;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 --- 纽约;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美国第二大城市 -- 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 ----旧金山; ⑤芝加哥--交通中心、美国第三大城市。
⑥底特律--汽车城;⑦休斯敦――航空城;⑧西雅图――波音城⑨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3.农业地区专业化⑴世界农业大国: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农业生产特点)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⑶地形分布特点:南北纵列分布,有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
注意: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上最大的山系。
.⑷降水量分布特征:降水由东部向西部递减。
⑸河流: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第四长河。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其中苏比利尔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
河流和湖泊为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
⑹美国农业带的分布是受到气候(气温和降水)、地形、土壤、人口(市场及劳动力)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4.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⑴工业分布地区: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

《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第一节美国1、美国概况:共有48个州和一个特区,海外州是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南临③—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大汇集。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16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3、农业特点地区专业化的好处: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地形: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漠。
5、农业主要灌溉水源有:最大的淡水湖)。
6、美国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塞,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以上,耕地广漠,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饶,对农业发展不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良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必背知识复习总结(附思维导图)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美国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世界第三大人口国,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
白色人种人口最多,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被称为民族大熔炉。
2各国移民移入美国后经过长期的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渐趋一致形成统一的美利坚民族。
3.除本土外,还包括北美洲西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西部频临太平洋,东部频临大西洋,北部紧挨加拿大,南部紧挨墨西哥。
4.美国的华人、华侨分布比较广泛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都有“唐人街”。
5、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6.美国地形区西部有洛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是世界最大的山系),中部有大平原、中央平原,南部有阿巴拉契亚山脉。
7.美国农业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农业生产机械化和专业化,是世界上的农业强国。
乳畜带这里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
而且,这里是美国的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畜牧业非常发达。
玉米带这里是温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春夏气温较高,适合玉米生长。
棉花带这里原为棉花带,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等原因,植棉业己经衰落。
现己成为以畜牧业为主的多种作物区小麦带这里地势低平,土质好,冬季冷而长,适宜耐寒能力强的小麦生长,密西西比河为灌溉提供发良好的条件畜牧和灌溉带这里地形多高原、高山,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少,适宜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亚热带作物带这里地处墨西哥湾沿岸,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多雨,适宜亚热带作物的生长。
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九章 复习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知识点1 民族大熔炉1、领土组成和地理位置(二)地理位置:①半球位置:美国位于西半球、北半球;西半球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两个大洲,它们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美国地处北美洲,属于北美洲的国家。
(美国跨北美洲和大洋州)②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30°N—49 °N之间,属中纬度北温带地区。
其中北极圈穿过阿拉斯加州,北回归线穿过夏威夷州,美国是一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③海陆位置: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墨西哥湾(三)范围:④美国南邻墨西哥,本土北面以49 °N线和五大湖与加拿大为邻,美国西北部的阿拉斯加洲白令海峡与俄罗斯相望2、人口状况(1)美国人口约3.12亿,是西半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世界居于第三位。
在美国众多人口中,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民居。
(土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2)人种:白种人:占84﹪,来自欧洲黑种人:来自非洲,占13﹪黄种人:来自亚洲,华人集中在旧金山、纽约、洛杉矶。
美国的居民是以欧洲移民为主的白色人种,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3)民族构成:各国移民移居美国后,经过长时间融合,在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逐渐趋于一致,形成了美利坚民族(4)华人与华侨:美国的华人和华侨约有400万人,在旧金山、纽约和洛杉矶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唐人街”知识点2 农业地区专业化(1)美国的地形特点及主要地形区(在课本77页图9.6中找出路基山脉、大平原、五大湖、密西西比河、阿巴拉契亚山脉并记住他们的位置)地形特点:呈南北纵列分布。
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美国是世界上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主要地形区:美国本土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世界最大的山系),中部是广大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地)。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整理 新人教版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1.位置:西半球和北半球。
北邻加拿大,南邻墨西哥。
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濒墨西哥湾。
2.领土组成: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和中国,居世界第四。
本土有50个州(本土48个州,2个海外州(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和太平洋中的夏威夷州)3.人口和首都: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以白种人为主,其次是黑种人,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4、属于移民国家。
首都华盛顿,位于美国本土的东侧,大西洋沿岸。
4.地形:平原占全国总面积一半以上,耕地广大,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 a.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 b.中部------广阔的平原组成,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c.东部------低矮的阿巴拉契亚山脉5.河流和湖泊:.a.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长河(尼罗河、亚马孙河、长江) b.五大湖--------自西向东为苏比利尔湖(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密歇根湖(美国全境)、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最终通过圣劳伦斯河流入到大西洋,五大湖中除密歇根湖其余均为美国与加拿大的分界线。
6.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7.农业地区专业化:a.高度发达,机械化程度高;农业生产专门化。
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
b.主要农业区:乳畜带(国土的东北地区)、玉米带(国土的中部)、棉花带(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小麦区(国土中部,在玉米带的南北两侧)、畜牧和灌溉农业区(国土的西部地区)、亚热带作物带(墨西哥湾沿岸)、混合农业区、小麦和林牧业区、水果和灌溉农业区。
8.工业:a.特点:工业体系完整,部门齐全。
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能源、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军事工业和尖端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b.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最著名的是位于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它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020年中考地理考点图文解读(七下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素材新人教版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考点070 民族大熔炉P741.人口与民族⑴人口:三亿多,世界第___人口大国。
是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快的国家。
(增长快的原因是_______)⑵民族和种族:美国是______国家,______种人占80%,黑种人占13%,土著居民为_______人(黄种人)。
⑶华人华侨:华人和华侨在I._______、E._____和H._______等城市,有聚集的“唐人街”。
2.位置:⑴半球位置: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⑵纬度位置:本土大部分在北温带,只有小部分位于北寒带(__________州)和热带(_______州),是世界唯一地跨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带的国家;⑶海陆位置:东临A.______洋,西临B.______洋,南邻墨西哥,东南临C.________湾,北邻D._______。
阿拉斯加州北临洋,夏威夷州临洋。
3.范围:美国由三部分国土组成,本土、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共930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面积第_______大国。
4.自然环境:⑴地势:东西高,中央低,南北纵列分布。
⑵地形区:以_______为主,西部是①山脉,中部是②平原,东部是③山脉。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面积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
⑶河湖:④河(世界第四长河),⑤湖(世界最大淡水湖),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五大湖中,全部位于美国的是_________湖。
⑷气候:以气候为主,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减少。
考点071 农业地区专业化P761.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温暖湿润(大部分在北温带,光热条件好,受大西洋、太平洋、墨西哥湾影响,气候温暖湿润);②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世界耕地面积最大的国家);③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密西西比河和北美五大湖,航运、灌溉便利)。
2.农业特点:美国的农业生产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形成了一些农业带(区)。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九章 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 美国1.范围:共有50个州,其中本土48个州和阿拉斯加州夏威夷州。
2.地理位置:(1)纬度位置: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2)半球位置: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3)海陆位置: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北与加拿大相邻,南与墨西哥和③墨西哥湾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3.移民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
人种主要为白种人;原住居民为印第安人;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4.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高大的高原和山地(落基山脉)、中部广阔的中央平原、东部低矮的山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5.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美国年降水量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6.河流、湖泊: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7.主要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亚热带作物带8.美国的工业(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②③ ①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有一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2)三大工业区9.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半球的国家》知识点归纳
第一节美国
1、美国概况:共有48个州和一个特区,海外州是北极圈附近的阿拉斯加州和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只有阿拉斯加大部分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在热带。
美国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本土西临①—太平洋,东临②—大西洋,南临③—墨西哥湾,北与加拿大相邻,西南与墨西哥相邻;阿拉斯加临北冰洋和太
平洋;夏威夷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
2、移民国家:外来移民大汇集。
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人口构成主要有欧洲白人后裔(占84%)、亚洲移民后裔(黄种人)、黑人(13%,祖先是被当作奴隶贩卖来的)
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黄色人种),数量已不多;华人和华侨在美国将近160万,华人和华侨最多的城市是旧金山、洛杉玑和纽约。
3、农业特点地区专业化的好处: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4、地形:地(阿巴拉契亚山)。
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一半以上,耕地广大。
5、农业主要灌溉水源有:最大的淡水湖)。
6、美国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①地理位置:美国幅员辽阔,本土大部分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夏
威夷州位于热带,热量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美国本土三面临海,受海洋影响,气候温暖湿润,对农业生产十分有利。
②地形:美国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2以上,耕地广大,约占世界耕地面积的10%,土壤肥沃,对农业发展有利。
③气候:美国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又有多样性的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美国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落基山以东地区降水量在500mm以上,水分条件较好。
④美国河湖众多: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长河,它纵贯美国中部,水量大,流域面积广,五大湖是世界最大的淡水湖群。
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为农业灌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美国在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成为世界上的农业大国,许多农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
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玉米和大豆的产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第一位。
③②
8、美国的工业
(1)、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工业现代化的程度高,工业部门齐全,产值世界前列,新产品种类丰富,产量大,许多工业产品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是美国成为第一经济强国的关键因素,美国始终注重发展知识经济,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
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是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
9、资源消耗大国:美国发达的经济,是建立在大量消耗全球资源和破坏地球环境的基础之上的,因而美国也是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应对世界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主要责任。
第二节巴西
1。
人口和面积均居
世界第五位,巴西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玛雅文明)。
居民多由白种人、混血种人、黑种人构成。
巴西少种族偏见,在巴西,白种人占一半多,黑白混血种约占40%,黑种人占6%,印第安人不到1%,有少数日本人和华人,因此,拉丁美洲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东临大西洋。
2、巴西的世界之最:最大的平原—A—亚马孙平原;最大的高原—界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拥有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其中60%在巴西境内(记住P90图9.18: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亚马孙河、大西洋、巴拉那河、圣保罗、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
●热带雨林的作用:
①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②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③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④调节全球气候
⑤提供木材
⑥提供良好的生境,维护生物多样性.雨林受破坏的原因:农民不断垦荒寻求土地、修路、砍伐优良木材、发展采矿业、开辟大型农牧场。
带来的后果:引起了深刻的环境问题:森林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珍贵的野生动物遭劫,全球气候变暖等。
3、发展中的工农业大国:伊塔比拉露天铁矿是巴西最大的铁矿山。
石油、煤炭能源缺乏。
在现代工业方面,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已经跃居世界重要生产国家的行列。
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
巴西是热带经济作物的重要出口国,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作物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一带。
图中D处(巴西与巴拉圭交界处)有目前世界已建成的水电站中规模第二大的伊泰普水电站。
4、巴西的人口主要分布城市人口占到总人口的面临非常严重的城市化问题(城市化问题的表现: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
城市公用设施等资源紧缺、社会贫困人口增多、城市社会福利事业压力大、社会治安混乱)(不用死记硬背,会简单列举几个即可)。
圣保罗——巴西最大的城市和工业中心,也是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巴西利亚—巴西的新首都(首都从沿海的里约热内卢迁至中部高原巴西利亚)。
●巴西政府在1990,表明了改变以往以环境为代价的开发方式,展的新开发方式的决心。
1992年6月,联合国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界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