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壳山核桃其它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是我国广泛种植的一种水果树木,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薄壳山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扰,影响产量和品质。
绿色防控技术对于保护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病虫害及其绿色防控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主要病虫害1. 松墨线虫病松墨线虫病是薄壳山核桃的一种重要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黄化,枝条生长迟缓,严重时会使整株树木枯死。
这种病害还会对薄壳山核桃的果实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2. 核桃夜蛾核桃夜蛾是薄壳山核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它以幼虫为害,主要危害果实。
感染的果实外表没有变化,但果核内果仁被幼虫蛀食,导致果仁变小,影响品质和收获。
3. 核桃锈病核桃锈病是由锈病菌引起的一种普遍病害,其主要症状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小点,严重时整片叶片均呈现黄褐色,从而影响光合作用和果实产量。
以上几种病虫害都会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采取科学的绿色防控技术来进行有效防治。
二、绿色防控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天然生物因素进行病虫害防治的技术。
对于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病虫害,可以选择适宜的天敌和寄生虫进行引进,并进行定期释放,以减少病虫害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还可以利用微生物制剂,如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进行生物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持续覆膜持续覆膜是一种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主要通过覆盖地膜的方式来控制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
覆盖地膜可以有效隔绝土壤和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减少土壤传播病害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和湿度,有利于薄壳山核桃的生长。
不过,在覆膜过程中需要注意适当通风和排水,以避免出现过度湿润的环境,导致病害的滋生。
3. 栽培技术合理的栽培技术也是绿色防控薄壳山核桃病虫害的重要手段。
通过采取合理的间作措施,选择与薄壳山核桃病虫害相斥的植物进行配作,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和滋生。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特产,其果仁饱满,味道浓郁,深受人们喜爱。
薄壳山核桃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科学家和农民们经过长期的实验和实践,总结出了一套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地保护了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产量。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
一、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1. 核桃大蠹核桃大蠹是薄壳山核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幼虫在薄壳山核桃中钻洞成虫,严重影响核桃的品质。
2. 褐腐病褐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薄壳山核桃的果实腐烂变质。
3. 核桃细菌性斑点病这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其主要表现为薄壳山核桃叶片和果实上出现黑色斑点,严重影响了核桃的外观和品质。
二、绿色防控技术1.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或病原细菌等天然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方法。
在薄壳山核桃的生长中,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昆虫来控制核桃大蠹等害虫的数量,从而有效地降低害虫对核桃的危害。
还可以利用一些能够抑制病原菌生长的益生菌,比如一些乳酸菌、枯草芽孢杆菌等,来防治褐腐病和核桃细菌性斑点病。
这些益生菌能够在植物体内产生一些抗菌物质,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保护薄壳山核桃免受病害的侵害。
2. 合理施肥适当施肥是预防植物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过多的氮肥会导致薄壳山核桃过于茂盛,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而过多的磷肥则会引起薄壳山核桃植株的营养不良,易患病害。
在薄壳山核桃的生长中,应根据土壤的情况和树体的需求,合理施用肥料,保持适宜的营养水平,提高植物的抗性。
4. 采用病虫害抗性品种遴选病虫害抗性品种是预防薄壳山核桃病虫害的重要措施。
在培育和选育薄壳山核桃品种时,应根据当地的环境条件和病虫害的情况,选择具有一定抗病性和抗虫性的品种进行种植。
5. 环境调节良好的种植环境能够提高薄壳山核桃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特殊的核桃品种,其果皮非常薄,壳非常脆,所以被称为“薄壳山核桃”。
这种核桃种植起来病虫害比较严重,不加防治措施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因此研究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对于提高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病害来说,这里主要讨论的有白粉病、细菌性核心腐烂病和灰霉病。
白粉病是薄壳山核桃上比较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表现为植株叶片和果实表面的白粉状菌丝。
防控白粉病可以采用药物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在防治上,可以使用环菌素、噻吗津等化学药剂进行喷洒,也可以使用芽孢杆菌、丝链孢属等有益菌进行土壤调制,调整土壤的pH值,增加土壤盐分浓度,增强薄壳山核桃的抗病能力。
细菌性核心腐烂病是薄壳山核桃上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主要表现为核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严重的话,会导致核桃枯死。
防治细菌性核心腐烂病可以选择感病品种,定期进行病害监测,及时移除感染的部位,并用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处理。
灰霉病是薄壳山核桃上较为复杂的病害之一,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感染核桃的花、果实和茎叶,导致核桃烂腐。
防治灰霉病可以采用药剂喷洒的方法,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喷洒,比如种菌灵、大护士等。
对于薄壳山核桃的主要虫害来说,这里主要讨论的有桃小食心虫、蚧壳虫和核桃细腰蠓。
桃小食心虫是薄壳山核桃上比较常见的虫害,主要在核桃的果肉内产卵,并在果肉内进行取食,导致果实腐烂。
防治桃小食心虫可以选择早熟品种,及时清除果实残体,剪除受害部位,并进行药剂喷洒,如果胶酶。
蚧壳虫是另一种比较常见的虫害,在薄壳山核桃的果壳上形成蚧片,影响果壳的通风和光照,导致果实缺氧、腐烂。
防治蚧壳虫可以选择使用土壤熏蒸等物理防治方法,也可以使用烟酸和硫磺等化学物质进行喷洒。
核桃细腰蠓是薄壳山核桃上最常见的虫害之一,主要在核桃的胚乳内产卵,并取食胚乳,导致果实缩小和质量下降。
防治核桃细腰蠓可以采用性信息素诱虫方法,使用蠓虫布进行捕捉和监测,及时清除感染果实,并进行药剂喷洒。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Juglans sigillata Dode)是一种生长在亚洲高山地区的珍贵木本植物,由于其果实的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薄壳山核桃的生长环境较为苛刻,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质量,绿色的防控技术被广泛应用。
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主要包括:核腐病、蚧壳虫和粉虱等。
核腐病是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病害,其通过黄褐色病斑在核桃果皮上形成菌网,导致果实变质。
蚧壳虫则会在核桃枝干上产生蚧壳状结构,导致枝叶脱落和凋谢。
粉虱则会在核桃树枝上寄生,导致叶片黄化和起稀。
为了防止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进行预防和治理。
绿色防控技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农药合理使用。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菌和抗病种植来控制病虫害的一种方法。
在薄壳山核桃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引入一些有效的天敌,如寄生蜜蜂、寄生蜂和益虫等,来控制蚧壳虫和粉虱等害虫的数量。
还可以通过选择耐病的品种进行种植,以减少核腐病的发生。
物理防治主要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过程中,可以利用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条件来限制害虫的生长和繁殖。
可以通过调节光照条件来避免粉虱在核桃树枝上繁殖。
还可以定期对核桃树进行修剪和清理,以消除寄生菌和虫卵。
农药合理使用是指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农药。
在薄壳山核桃的种植过程中,可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程度和严重程度来决定是否使用农药,并选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喷洒。
还要注意农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期,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防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绿色防控技术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治理病虫害,保证薄壳山核桃的产量和品质。
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总结,可以为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防控提供更为科学和可行的方法。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障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产量,农民采取了一系列的绿色防控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以下是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介绍:1. 病害防控:(1)穴盖蛾防控:通过人工观察并对感染穴盖蛾的树木进行标记,然后使用有机杀虫剂进行喷洒,以杀死穴盖蛾的幼虫。
(2)假单胞菌防控:利用假单胞菌这种对于一些病原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微生物,通过喷洒假单胞菌制剂,可以有效地防治薄壳山核桃的炭疽病和霜霉病。
(3)根腐病防控: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薄壳山核桃的抗病能力。
2. 害虫防控:(1)蛾类防控:利用天敌昆虫或人工放飞的对蛾类有天敌作用的昆虫,来控制薄壳山核桃上的蛾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蚜虫防控:通过喷洒黄粉虱天敌的增殖剂,可以控制黄粉虱的繁殖,减少对薄壳山核桃的危害。
(3)引诱捕杀:利用性信息素或食性信息素来引诱害虫,使用粘虫板或粘虫球进行捕杀,以减少对薄壳山核桃的危害。
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有以下优点: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不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残留物。
使用绿色防控技术可以提高薄壳山核桃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绿色防控技术利用有机肥料和微生物来改善土壤环境,提高薄壳山核桃的自然免疫和抗病能力。
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增加天敌昆虫的数量来控制害虫,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采用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它对保护环境、提高薄壳山核桃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这些技术,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以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72XIANGCUN KEJI 2021年8月(中)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彭飞(潜山市塔畈乡林业工作站,安徽潜山246300)[摘要]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大乔木,其果实即著名干果——碧根果。
薄壳山核桃是优良的油料树种和材果兼用树种,也可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薄壳山核桃在栽培中常受黑斑病、褐斑病、金龟子和星天牛等病虫害侵害,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本文分析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种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病虫害;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6.6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3-72-3为了促进林业发展,近年来安徽省潜山市不断加大对当地特色林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大力推进林业制度建设,同时对香榧、油茶、山核桃和毛竹等特色生产基地建设进行补贴,不断加大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包括路网修建、水利设施完善等,同时加大科技服务、技术创新、新产品推广等方面的补助力度,在新型林业经营及林产品营销、品牌建设等方面都有奖励措施。
通过这些举措,极大地促进了潜山市林业发展。
特别是山核桃的栽植和产品加工,现已成为潜山市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提高林农经济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
薄壳山核桃又称美国山核桃、薄皮山核桃,是著名的干果树种和木本油料树种,其木材材质坚实、富有弹性,可作为家具、建筑等材料。
薄壳山核桃在安徽省多地均有栽培,栽培历史悠久,林农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
在山核桃栽培过程中,要认真管理每个环节,才能确保稳产高产,尤其是病虫害这一环节,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一旦病虫害大面积发生,会导致山核桃大面积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
因此,做好薄壳山核桃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促进产业发展、保障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主要病害及防治薄壳山核桃的病害种类较多,但分布与发生具有区域性。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薄壳山核桃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薄壳山核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木,然而,在种植过程中,薄壳山核桃也会面临各种病虫害的威胁,给产量和品质带来不小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保护薄壳山核桃,提高产量和品质,必须采用绿色防控技术。
本文将阐述薄壳山核桃的主要病虫害及绿色防控技术。
1. 灰斑病灰斑病是薄壳山核桃的常见病害之一,通常在初夏到秋季发生,其病征为再生叶上出现大小不一、暗褐色的斑点,斑点边缘为黑色,叶片萎缩、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采用无公害的农药,如菌灵、百菌清等,每隔7-10天喷洒一次,通风干燥的环境条件更是必要的。
如果病情比较严重,那么可以同时喷布酒精或石灰浆水,温度不宜太高。
2. 核桃菌核病核桃菌核病也是薄壳山核桃的一种重要病害,病征主要为菌核变大、变软,最终导致薄壳山核桃无法萎缩死亡。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选择有抗生作用的植物、菌类等微生物来进行控制。
选用“黄曲霉”、“拮抗微生物”、“同种病毒”等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
1. 核桃蛾核桃蛾成虫体长2-3cm,背部呈灰褐色,前翅具有多种花形纹路,后翅呈淡色。
它的卵片形,覆盖于核桃叶背面上,孵化后的幼虫会吃掉叶片和花朵中的花堆,导致花芽萎缩,影响花芽生长和果实形成。
特别是在产核高峰期,核桃蛾的危害更为严重。
防治方法:采用生物制剂进行防治,如“拮抗菌”、“昆虫天敌”、“绿色杀虫剂”等,可以选择性杀灭核桃蛾所在的区域,并在再生期进行干净清理,达到有效防治作用。
核桃潜叶蛾成虫长约1.5-2厘米,颜色呈黄褐色。
它的幼虫在薄壳山核桃叶片中挖通道,导致叶片变黄、死亡,直接影响薄壳山核桃的生长和产量。
防治方法:采用有机杀虫剂,如烟酰胺,每6天喷施1-2次杀虫剂,同时,在开始消毒之前,将干净的食盐浸泡在家庭酒里,用家庭纱布包住擦拭几次,每隔2-3天提取用量。
综上所述,薄壳山核桃的病虫害对其生长和产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
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如生物制剂、有机杀虫剂、选择性杀虫剂等,既可以达到控制病虫害的效果,还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薄壳山核桃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摘要本文介绍了薄壳山核桃主要蛀干性害虫和食叶性害虫的危害症状,总结了各类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期为促进薄壳山核桃健康生长、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关键词薄壳山核桃;蛀干性害虫;食叶性害虫;危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S435.659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739(2019)02-0077-02薄壳山核桃主要虫害的发生与防治高文(安徽省全椒县神山国有林场,安徽全椒239551)全椒县位于皖东,江淮分水岭南侧,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2°15′,东经117°49′~118°25′。
境内多丘陵,国土面积1568km 2,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5.4℃,年降水量840~980mm ,年无霜期>221d 。
区域内土壤酸碱度适中,质地为普通黄棕壤,中性偏酸,比较适合薄壳山核桃生长。
薄壳山核桃又称美国薄壳山核桃,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高大乔木,根系发达,树形通直,木材坚韧,生命周期长,为亚热带树种。
其果实又称碧根果,是世界性的著名干果及高档木本油料。
薄壳山核桃实生树10~12年进入结果期,嫁接树3~5年可开花结果,6~8年进入盛果期,寿命可达80~100年。
薄壳山核桃不仅经济价值高,而且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也十分明显。
2013年以来,全椒县陆续引种了薄壳山核桃,面积达3086.67hm 2,品种有波尼、马罕等。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薄壳山核桃将逐渐成为全椒县的主要经济林木之一。
随着薄壳山核桃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部分薄壳山核桃树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病虫危害,致使其生长不良,影响了速生、丰产、优质效果,严重制约了薄壳山核桃产业的发展。
2018年8月,全椒县林业主管部门组织开展了薄壳山核桃病虫害虫情调查工作,发现影响全椒县薄壳山核桃树生长的虫害种类以食叶性害虫和蛀干性害虫为主,分析了其发生规律,并制定了防治措施,旨在有效地控制薄壳山核桃虫害危害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利用成虫趋光性,在4月中下旬成虫活动时,使用杀虫灯诱杀;
c)在产卵期及幼虫群集期,人工摘除虫叶,消杀虫卵和幼虫;
d)在4~6月幼虫期,喷洒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等。
美国白蛾
又称秋幕毛虫、网幕毛虫,幼虫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枝叶。严重时只留叶脉,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c)9月初对要出圃的苗木喷洒(或涂刷)波尔多液、石硫合剂或多菌灵。
褐斑病
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呈灰褐色,近圆形,严重时病斑连接,引起早期落叶。
病菌6月起借风雨从叶片侵入,7~9月进入发病盛期。
雨水多、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该病流行。
a)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或深埋;
b)发芽前全园喷洒石硫合剂;萌芽后展叶前喷波尔多液;5~6月,全株喷一次多菌灵。
黄刺蛾
俗称洋辣子。幼虫危害叶片,叶片上出现孔洞、缺刻,严重时仅留叶柄及主脉。
1年2代。6月下旬~7月上旬为第1代幼虫危害期,8月中旬~9月中旬为第2代幼虫危害盛期。
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a)减少虫源。冬季人工铲除越冬茧;剪除幼龄幼虫聚集的叶片;
b)灯光诱杀。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
c)化学防治。6月下旬、8月中旬幼虫危害期,向叶面喷洒灭幼脲3号、氯氰菊酯防治幼虫。
防治方法可参照星天牛防治。
桑天牛
成虫啃食枝条表皮、叶片和嫩芽。幼虫在枝干内蛀食,被害枝干上有一排排粪孔,地面可见粪屑,严重者致枝干或整株枯死。
2~3年发生1代,6月中旬起成虫出现,7月上旬雨后最多。卵主要产在直径2厘米以上的枝条上。
防治方法可参照星天牛防治。
咖啡木蠹蛾
幼虫以蛀食方式危害苗木、幼树、成年树1~3年生枝条,造成被害枝、叶片黄化,枝条枯死或折断。受害幼树和苗木可蛀到主干甚至根部,引起风折甚至全株枯死。
附 录
薄壳山核桃其它病虫害危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
病害名称
危害症状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枝干溃疡病
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病斑圆形或椭圆形,手压病斑有褐色液体流出。后期病斑下陷,呈灰褐色,中央有裂缝。
病害主要发生在新定植的幼树。树势衰弱时,该病易发生。
a)选择抗病、无病苗栽植;
b)降低栽植密度,合理修剪枝条,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云斑天牛
成虫啃食嫩枝和叶片,造成枝条衰弱或风折。幼虫蛀食树干,树干上及树下可见粪屑排出,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整株干枯死亡。
2年1代,成虫4月中旬羽化,5月为盛期,白天栖息在树干和大枝上。有趋光性,受惊时坠地。产卵于2米以下的树干内。初孵幼虫蛀食韧皮部,使受害处变黑、树皮胀裂、流出树液,并向外排木屑和虫粪。
警根瘤蚜
幼蚜危害后叶片异常生长,形成瘿状中空囊,即虫瘿,影响叶片正常生长及光合作用,导致树势衰弱,严重的可使叶枝枯死。
4月上旬起幼蚜开始爬上树危害。一年中春天产生虫瘿数量最多,虫瘿最大,造成的危害也最重。一般2~3年生的薄壳山核桃上发生最为严重。
a)3月下旬用高效氯氟氰菊酯、废柴油、废机油、面粉1:40:60:100调制成油膏,在树干上涂成3~5厘米宽的环带,阻杀向上爬行的幼蚜;
1年3代。因第一代虫龄较为整齐,是美国白蛾最佳防治期。成虫有趋光性。
a)加强植物检疫;
b)利用成虫的趋光性,使用杀虫灯诱杀;
c)利用1~3龄幼虫群集的特性,5月起,人工剪除网幕后集中烧毁;
d)5月下旬~6月上旬,采用烟雾机喷洒灭幼脲、氯虫苯甲酰胺、苦参碱等药剂防治第一代3~4龄幼虫;
e)在成虫发生期,挂设性诱捕器进行诱杀。
1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条内越冬。5月下旬~6月中旬成虫羽化,有趋光性。
a)7~9月间经常逐株巡查,发现枝条枯死及时剪除烧毁;
b)利用成虫趋光性,设置黑光灯诱杀;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月上、中旬幼虫孵化期,使用氰戊菊酯、啶虫脒等喷洒叶片,连用1~2次,间隔7~10天。
b)4月上、中旬用高效氯氰菊酯、灭幼脲等喷布全株;
c)冬季用石硫合剂清园。
核桃扁叶甲
成虫、幼虫均危害叶片,将叶片吃成网状。老熟幼虫尾端粘附在叶背。
1年1代,4月中上旬越冬成虫开始取食嫩叶。幼虫孵化后群集叶背取食叶肉,虫龄增大后分散危害,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尾端粘附在叶背,脱皮化蛹。5~6月是成虫和幼虫同时危害的盛期;连续2~3年危害严重会引起全株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