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回民街小广场改建设计说明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广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园林景观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下面店铺准备了关于广场景观设计说明范文,欢迎大家参考!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
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
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一)、主体思想: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一定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文明与进步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
西安古典名胜街区景观色彩研究

西安古典名胜街区景观色彩研究西安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其中不乏古典名胜街区,如回民街、南门城墙、大雁塔等。
这些名胜街区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然而,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这些古典名胜区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如何将其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景观相结合,使其更加现代化和吸引人。
在古典名胜区景观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色彩是景观设计中最具有效性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运用不同颜色的搭配、比例和明度等变化,来营造出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因此,在选择古典名胜街区的景观色彩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历史、文化和环境背景,以及现代化城市需要的氛围和观感,形成其独特的魅力。
一、回民街回民街是西安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区,是回族人居住的聚集地,其保存了许多传统的建筑和民俗风情。
在回民街的景观设计中,黄色和红色是最重要的两种颜色,这两种颜色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色彩。
黄色代表着快乐、健康和财富,因此,回民街的建筑大多采用鲜艳的黄色,如巨大的黄色垃圾桶、黄色招牌等。
红色则代表着吉祥、热情和繁荣,因此在回民街中也可以见到很多红色的装饰和灯笼等。
此外,金色和棕色也是回民街中常见的颜色,这两种颜色代表着温暖和舒适,可以为回民街增添一份古典的气息。
二、南门城墙南门城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防御工事之一,其四周环绕着古城墙,因为其古老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
在南门城墙的景观设计中,绿色和灰色是主要的颜色。
城墙和周边公园采用生机勃勃的绿色,象征着自然和生命力,同时也为城市增添了一片绿色氛围。
城墙本身是灰色的,这种颜色代表着稳定、朴素和历史感,能够表现城市的古典特色。
三、大雁塔大雁塔是西安著名的古建筑之一,是唐朝的文化遗产。
在大雁塔的景观设计中,金色和白色是主要的颜色。
白色代表着纯洁和神圣,而大雁塔本身就属于宗教建筑,因此白色为其主色调。
金色代表着高贵和富裕,大雁塔的顶部和装饰中也经常出现金色元素,增添了一份古典与华丽的氛围。
小广场-海绵城市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概述:北太路为城市主干道路,本次升级改造长度约为4.605公里,建设范围包括机动车道(加铺沥青、优化交通标志标线、更换恻平石),慢行系统(人行道铺装、非机动车道铺装、盲道、无障碍等),城市家具(照明灯杆美化、人行导向设施,人行栏杆、垃圾桶、装饰井盖、公交站及候车亭等),植物绿化(中央绿化带、路侧绿化带),建筑立面(建筑侧墙美化等)及小广场等。
现状设施简介:北太路现状道路有1.5m宽侧绿化带及2.5πΓ4m宽中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退缩带基本被建筑或工厂占据,无海绵改造空间。
小广场为荒地,可按海绵城市要求进行设计。
2、设计依据>《北太路升级改造及三个园区标志工程项目建议书》(2017.12)>《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2014年10月)›《广州市建设项目雨水径流控制办法》3、设计原则>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水文状态,尽量减少开发建设区域的不透水表面积;>尽量充分利用入渗能力,延长径流时间,减轻开发魅设行为对原有水文状态的冲击:>与景现原来相结合,在处理雨水的同时,提供良好的景观价值。
>以最小的改动范围、工程投资达到最优的海绵城市改造方案落实。
4、设计要求根据《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2017年6月),白云区新建或改造道路广场类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65%,北太路及景观标志广场位于01-07-01分区,该分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为77%.本工程以较产值作为控制目标进行设计,其余要求如下:(1)新建或改造后的雨水径流量不超过建设前的雨水径流量;(2)新建或改造后的综合径流系数一般按不超过0.5遂行控制:(3)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透水铺装率面积的比例不小于50%:(4)新建或改造后的道路或广场,下沉式绿地率的比例不小于45%本工程海绵城市设计范围包括北太路及三个园区标志广场,其中北太路绿化带宽度有限,难以进行海端化改造,故本次北太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议不做海绵城市设计。
西安顺城巷改造方案

西安顺城巷改造方案西安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众多独特的古迹和文化景点。
其中,位于市中心的顺城巷是一条有着500多年历史的老街,以其独特的风貌和浓厚的历史氛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流增加,顺城巷的状况也开始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
首先,我们需要注意保护和修复顺城巷的历史建筑。
该街区的建筑风格多样,有明清风格的木结构建筑,也有近代的砖混结构建筑。
这些建筑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建筑技艺,应当得到妥善保护和修复。
在改造中,我们可以采取保护现状的原则,尽量保留原有建筑的外观和形式,同时进行必要的维修和加固,以确保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其次,改善交通和人流组织是顺城巷改造的重要任务。
目前,顺城巷的交通拥堵和人流混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入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调度,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打造步行街,限制车辆通行,增加人行道的宽度,提供更好的步行环境。
此外,设置导引标志、导览牌等辅助设施,方便游客游览和参观。
此外,提升顺城巷的文化内涵也是改造方案的关键。
顺城巷承载了历史文化的沉淀,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来进一步丰富顺城巷的内涵。
比如,可以每年举办传统文化节庆活动,邀请艺术家、表演团队和手工艺人来到顺城巷,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还可以建设文化展示馆和博物馆,陈列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和艺术品,向游客展示西安的丰富文化底蕴。
在改造过程中,需要和周边居民和商家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是顺城巷的重要一部分,改造方案应该充分考虑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可以与他们共同商讨如何改善居住和经营环境,采取合理的措施减少施工对他们的影响。
同时,可以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提升他们的文化传承和经营管理水平,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造后的顺城巷。
总之,西安顺城巷的改造必须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改善交通组织、提升文化内涵,并与周边居民和商家进行密切合作。
广场升级方案策划书3篇

广场升级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广场升级方案策划书》一、项目背景二、项目目标1. 提升广场的整体品质和形象,使其成为城市的亮点。
2. 增加广场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3. 提高广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营造安全、舒适、有序的环境。
4. 增强广场的活力和吸引力,促进商业和文化活动的发展。
三、项目内容1. 广场设施升级改造广场铺装,采用环保、美观的材料,提升广场的整体质感。
增设公共设施,如休息座椅、垃圾桶、饮水器等,方便市民使用。
升级照明系统,采用节能、环保的灯具,提高广场的夜间安全性和舒适度。
建设景观小品,如雕塑、喷泉、花坛等,增加广场的艺术氛围和观赏性。
2. 功能区域划分明确广场的功能分区,如休闲区、运动区、商业区、文化区等,提高广场的使用效率。
规划设置儿童游乐区、老年活动中心等特定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引入商业业态,如餐厅、咖啡馆、书店等,丰富广场的商业氛围。
3. 活动策划与管理制定广场活动计划,定期举办主题活动、文化展览、音乐会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加强与周边商家、社区的合作,共同举办促销活动、社区活动等,提升广场的活力和知名度。
建立广场管理机制,规范广场的使用秩序,保障市民的安全和权益。
4. 数字化与智能化建设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现广场的全方位监控和管理。
建设无线网络覆盖,提供免费的 Wi-Fi 服务,方便市民上网。
开发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广场导航、活动信息、在线支付等功能,提升广场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四、项目实施1. 项目调研与规划深入了解广场现状和市民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
根据调研结果,制定广场升级的详细规划和设计方案。
2. 项目设计与施工邀请专业的设计团队进行广场升级的设计工作。
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3. 项目运营与管理成立项目运营团队,负责广场的日常运营和管理。
建立监督机制,对广场的运营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
4. 项目推广与宣传制定广场升级的推广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
广场典型设计案例

广场典型设计案例
广场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公共空间,是人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一个好的广场设计能够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质量。
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广场设计案例。
案例一:颐和园九龙壁广场
这是一个表现中华文明建筑风格的广场,中国传统的红墙金瓦、雕梁画栋建筑风格与西方的现代科技元素结合。
广场的地势起伏适应了仿古与现代的设计风格,使人们在参观九龙壁时可以一览无余,营造出独特的空间魅力。
案例二:西湖广场
西湖广场以“水陆”为主题,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
水雕与地面景观相结合,让游客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水天一色之中。
广场绿化布局合理,层次感强,绿地与建筑物相融合,使公共空间感更加宽敞开阔。
案例三:天安门广场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之一,广场的设计更注重了宏大、气势、开阔以及功能分区。
祖国红色的主调配合五星红旗格局,两侧的古建筑与阅兵台呼应,象征着祖国富强、人民安康、民族团结。
广场内部设有众多设施,如电子大屏幕、喷水池等,是举行大型庆典、游行活动的首选地点。
案例四:上海外滩广场
外滩广场是一个融合了文化、商业、休闲等多种元素的城市中心公共空间。
设计师运用了神秘和富有情感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外滩浓缩于一个幻想的空间里。
广场内设有建筑物、雕塑、音乐喷泉等众多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以上几个设计案例,不仅仅是空间设计,更是一种文化、艺术、理念的传达和表达。
提高城市广场的设计水平,使广场成为展示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是每个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
西安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地段更新及建筑改造设计研究

西安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地段更新及建筑改造设计研究西安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是西安市的重要商业地段之一,但目前该地段的建筑面貌已经有些陈旧,需要更新和改造以适应日益发展的商业需要。
本文将对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地段的更新和建筑改造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对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地段进行调研,了解其商业环境和周边的城市规划。
西大街位于西安市中心地段,周围有许多高档酒店、商业办公楼和旅游景点。
购物中心所处的位置独特,具有很高的商业潜力和吸引力。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购物中心的建筑面貌进行改造和更新。
首先,建筑外墙可以考虑选用现代化材料,如玻璃幕墙和石材贴面,使整个建筑更加时尚和美观。
同时,可以考虑在外墙上增加一些巨型LED屏幕或广告牌,以提高购物中心的宣传效果。
在建筑的内部,我们可以将原有的商业空间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
首先,要根据购物中心的定位和目标受众群体,对商铺进行分类划分,例如将一楼的商铺定位为高端奢侈品品牌,二楼的商铺定位为时尚潮流品牌,三楼的商铺定位为休闲娱乐和餐饮等。
同时,要注重商铺的布局和设计,使其更具吸引力和舒适度。
此外,购物中心的公共空间也需要进行改造和升级。
可以增加一些休息区、儿童游乐区和休闲广场等设施,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便利和舒适性。
同时,可以在购物中心的底层设置一个大型的步行街区,吸引更多的人流和游客前来购物和逛街。
最后,需要在购物中心周边进行交通和停车设施的改善。
购物中心所处的位置交通便利,但目前的停车设施不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
因此,可以考虑在购物中心周边建设一个大型的停车场或多层停车楼,以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对西安西大街百盛购物中心地段的更新和建筑改造设计研究,我们可以从建筑外墙、商铺规划、公共空间和停车设施等方面进行改善和升级,以提高购物中心的商业吸引力和用户体验,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和提升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优秀范文5篇)

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广场空间设计说明人民广场空间设计说明1.项目概况临沂是一座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建造了大量城市广场,规模、性质各异,但设计质量良莠不齐而且大多缺乏特色。
在进行广场设计时,要考虑到广场所在地区的文化脉络,结合广场空间环境以及生态环境的设计,即可创造出具备当地特点的城市广场。
2.设计原则与依据2.1设计原则临沂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历来名人辈出,不仅有王羲之、颜真卿这样的大书法家,还有大评论家刘勰、大军事家诸葛亮、大思想家荀子等。
时至今日,临沂仍然书画昌盛,有着良好的民间文化氛围。
1972年银雀山竹简墓的发掘,使得《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得以重见天日,澄清了历史疑团,使“武圣”孙子之名,享誉世界。
临沂还是革命老区,这里曾进行过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也是淮海战役的主战场之一。
这些浑厚的历史积淀突显出临沂文化鲜明的“文”、“武”两翼特点。
2.2设计依据(1)本方案力图体现凤凰城之神韵,平面呈飞鸟形,隐喻“龟地凤凰城”,广场的四个主要出入口分别以临沂旧城四门之名而名之。
北曰宗岱、南曰望淮、西曰瞻蒙、东曰震海。
这是形式上的提炼与加工,是场所塑造的第一步。
(2)塑造场所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提炼文化的精髓,使场所具备独一无二的气质与氛围。
3、设计理念及构想3.1设计理念“一心”是指位于本广场的核心广场,以水体、瀑布为主;“两带”是指位于广场南北轴线上的步行休闲硬质广场带和位于广场北侧,由生态林带、五色花带以及人行步道形成的步行景观带,形似鸟儿张开的双翼。
“八点”是指广场的8个主要景观节点,包括:星光广场、文韬广场、武略广场、书法广场、银杏婆娑、源远流长、小脚丫儿童天地以及老人康寿乐园。
3.2 设计构想“文武相辅,面向未来”是本方案的基本出发点,围绕这一基本点并结合飞鸟形的平面,创造出“一心两带八点”的广场空间结构,使得整个广场空间化整为零,但又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丰富了广场的空间层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民街小广场改建
1、项目区位
从西安市中心钟楼向西100多米、穿过鼓楼门洞,就进入了西安回民历史街区。
区内有大小形态各异、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约2万名回民"依寺而居",维持着原有的宗教传统和生活习惯。
西安著名的北院门"小吃一条街"、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化觉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国三大城隍庙之一的西安城隍庙都在区内,以汉族和回族为主的多个民族于此居住生活,呈现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围,具有独特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2、历史背景
西安市回民区的出现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聚集于长安的波斯、大食商人修建清真寺并且环寺而居。
至明代,新建与扩建的清真寺数量大大增加,至明末。
今回民区的道路系统及分坊而居的清真寺布局初步形成。
回民自古有善于经商的传统习俗,其居住区内沿街巷多以商业活动为主,沿街巷两侧深入进去的院落多为经营这些买卖的人居住。
其街巷名称也多由其商业活动得来。
住区内不仅有保存较好的传统街巷、传统民居,还有保存完整的生活形态与传统商业内容。
是城市旅游资源与传统居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3、规划范围
回民街后段小广场改建
4、规划规模
规划用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文物保护用地60平方米.
5、规划定位
回民街是西安市重要历史街区之一,是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历史文化街区。
6、规划理念
历史街区保护大体上来讲应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历史街区整体性的保护和历史街区中一保留为主要方式及目的的保护。
通过调查的结果的总结和分析,整个街区的各种保护及改建如下:
(1)、标识系统更加醒目,吸引人。
(2)、加大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3)、增加公共绿地的面积。
7、功能分区
将整个小广场分区为休闲区、文化区、娱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