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是指对一个公共广场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
足人们在此休闲、娱乐、交流、活动的需求。

以下是一个
广场设计的说明:
1. 空间规划:根据广场的大小和功能需求,设计不同区域
的划分,包括休闲区、活动区、绿化区等。

确保每个区域
都有足够的空间供人们使用。

2. 道路和通道:设计合理的道路和通道,使人们可以方便
地进入广场,并且可以流畅地在广场内移动。

考虑到人流
量大的情况,需要留出足够的通道宽度。

3. 绿化和景观:在广场内设置适量的绿化,种植花草树木,增加自然气息和美观度。

同时可以设计一些景观元素,如
喷泉、雕塑等,以增加广场的艺术性和吸引力。

4. 器具和设施:根据需求,设置相应的器具和设施,如长椅、户外桌椅、遮阳棚等,以提供方便的休息和活动场所。

还可以设置公共厕所、喷洒设施等,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5. 照明和音响:考虑到广场的使用时间和安全性,设计合
理的照明系统,确保广场在夜间也能提供充足的光线。


果需要举办音乐演出等活动,可以设置音响设备。

6. 安全设施:考虑到人们的安全,设置一些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监控摄像头、报警装置等。

同时,合理设置防护栏杆、安全警示标识等,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7. 可持续设计:在广场设计中,应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考虑,采用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可以设置太阳能灯具、雨水
收集系统等,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担。

综上所述,广场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包括空间规划、绿化景观、设施设备、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等,以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的公共空间。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一、背景介绍校园广场是学校内重要的公共空间,不仅是学生休息、交流的场所,也是举办各类活动的重要场地。

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们计划对校园广场进行重新设计。

二、设计目标1. 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设计一个宜人舒适的休息区域,为学生提供放松的场所,增加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2. 促进学生交流和互动:打造一个开放的广场,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交技巧。

3. 举办多样化的活动:设计一个灵活多变的广场空间,能够容纳各类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比赛、展览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4. 融入自然环境: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绿化、采光等,使广场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三、设计要求1. 广场布局合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活动类型,合理规划广场的布局,确保各个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畅通,便于学生的活动和交流。

2. 设计绿化景观:在广场中设置适量的花草树木,增加绿色元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观,为学生提供一个宜人的休憩场所。

3. 提供舒适的座椅和休息设施:在广场中设置多样化的座椅和休息设施,包括长椅、躺椅、遮阳伞等,以满足学生不同的休息需求。

4. 设置活动场地:设计一个开阔的活动场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灵活调整,满足不同类型的活动需求,如舞台、篮球场、足球场等。

5. 考虑安全因素: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安全,设置合适的围栏、防护设施等,确保学生在广场活动时的安全性。

6. 提供充足的照明设施:在广场周边和主要活动区域设置充足的照明设施,以保证学生在夜间的活动安全和便利。

四、设计方案1. 广场布局:将广场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包括休息区、活动区、绿化区等。

休息区设置舒适的座椅和休息设施,活动区设计灵活多变的场地,绿化区域布置花草树木,形成自然景观。

2. 绿化景观:在广场中设置各类花草树木,考虑植物的四季变化,以保持广场的美观性和生态性。

3. 座椅和休息设施:根据广场的面积和人流量,设置适量的座椅和休息设施,保证学生的休息质量和数量。

广场设计说明(10篇)(可编辑).doc

广场设计说明(10篇)(可编辑).doc

广场设计说明(10篇)(可编辑)广场设计说明第1篇:设计说明:本设计充分利河流景观,将水景都引入园区,创造秀丽美景。

方案点评:该方案图面表现风格较统一,古建筑周边环境处理采中轴对称的手法具有必须的特色,但北部缺乏主要景点,可供活动的场地较少,异形水景的形态欠组织,古树处理手法雷同,道路系统生硬,流线不顺畅,显得较凌乱,滨水岸线缺乏变化。

设计说明:景观主要形式采弧形,营造强烈的围合空间,公共活动与私密空间有必须的联系,使空间更整体,整个设计将直线与弧线结合,使空间丰富,形式优美方案点评:该方案整体风格统一,色调清新自然,水系形态较优美,道路顺畅。

不足之处是亮点不突出,硬质空间偏少,对游人使研究不周,保留建筑周边环境处理过于简单,没充分利景观元素进行造景,空间缺乏层次性和丰富性。

广场设计说明第2篇:休闲娱乐广场设计1休闲娱乐广场作广场是外部交往的共享空间,加强了人们的交流与联系,它能够聚集很多市民的大块空地。

1.1广场具有共享空间的作城市中的广场不仅仅是空间的载体,并且具有“共享”的特征。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图3)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代表作,有人把它称为“欧洲最秀丽的客厅”。

近代著名建筑师萨里宁(ElielSarinen)在《城市》(Thecity)一书中说“……也许没有任何地方比圣马可广场的造型表现得更好了,它把许多分散的的建筑物组成一个最壮丽的艺术总效果……产生了一种建筑艺术的持久交响乐”,它不但在建筑上集百家所长,并且还是群众集会,举行节日庆祝的场所,除此之外带给游览和散步,完全与城市交通无关,意大利人喜欢在广场上与亲朋约会,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这座秀丽的客厅,是共享空间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高峰时期,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往,构成群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足。

其群体的空间处理和新老建筑相协调的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是仍有借鉴好处。

1.3休闲娱乐广场的定位。

高度发达的物质礼貌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元化,迫切需要休息、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场所。

花溪公园广场设计说明

花溪公园广场设计说明

花溪公园广场设计说明一、引言花溪公园广场作为公园的核心区域,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

本文将对花溪公园广场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包括广场的布局、景观设计、功能设施等方面。

二、广场布局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活动,花溪公园广场的布局应该合理而多样化。

首先,广场应具备较大的开放性,方便人们进行各种户外活动。

同时,可以设置不同规模的绿地和广场空间,使得人们能够有不同的选择。

此外,广场布局也可以考虑设置休息区、游乐区、运动区等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景观设计花溪公园广场的景观设计应该突出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可以通过植物种植、景观雕塑、水景等元素的巧妙搭配,打造出独特而美丽的景观效果。

同时,景观设计也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合理利用雨水,减少灌溉用水的消耗。

四、功能设施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和便利,花溪公园广场应配备各种功能设施。

首先,可以设置休息座椅,供人们休息和观赏景色。

其次,可以设置公共卫生间,方便游客的生活需求。

此外,也可以考虑设置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溜冰场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五、照明设计为了延长广场的使用时间,花溪公园广场的照明设计应该充分考虑。

可以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照明灯具,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使得广场在夜晚也能提供良好的照明效果。

同时,可以加入景观照明,突出广场的特色和美感,营造出浪漫而温馨的夜景。

六、交通组织为了方便人们的出行和交通组织,花溪公园广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交通流线。

可以设置行人专用通道和自行车道,方便人们步行和骑行。

同时,也可以设置临时停车场或停车位,方便游客的停车需求。

七、安全设计为了保障广场使用者的安全,花溪公园广场的设计应该注重安全因素的考虑。

可以设置防护栏杆、警示标识等设施,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同时,也要合理设置疏散通道,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们能够迅速撤离。

八、管理与维护花溪公园广场的管理与维护是保证广场良好运营的重要环节。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

校园广场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校园广场作为学校重要的公共空间,是学生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升校园广场的功能性和美观性,我们决定进行校园广场的设计改造。

二、设计目标1. 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区域:将广场划分为休闲区、运动区、文化艺术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2. 提升广场的美观性:通过景观设计、绿化植被和艺术装饰等手段,打造一个宜人、漂亮的校园广场。

3. 强化广场的互动性:设置互动设施,如音乐喷泉、互动游戏等,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 提高广场的可持续性:在设计中考虑环保因素,选择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要求1. 广场布局合理:根据广场功能需求和场地条件,合理规划广场的布局,确保各功能区域之间的流线顺畅。

2. 设施完备:根据功能区域的不同,提供相应的设施和设备,如休闲区设置舒适的座椅、防晒设施等;运动区设置运动器材、健身区等。

3. 绿化环境优美:在广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和花坛,增加绿色元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漂亮的景观。

4. 艺术装饰独特:在广场中设置艺术装饰物,如雕塑、壁画等,增加艺术氛围,提升广场的美观性。

5. 安全考虑:在设计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问题,设置合适的护栏、防滑设施等,确保广场使用的安全性。

6. 照明设计合理:在广场周边设置合适的照明设施,保证广场在夜间使用时的安全和舒适性。

四、设计方案1. 广场布局设计:将广场划分为休闲区、运动区和文化艺术区三个主要功能区域,每一个区域内部再进行细分,满足不同需求。

2. 设施设备设置:休闲区设置舒适的座椅、遮阳伞等,运动区设置运动器材、篮球场等,文化艺术区设置雕塑、壁画等艺术装饰物。

3. 绿化环境设计:在广场周边设置绿化带和花坛,选择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植被,增加绿色元素,提供清新的空气和漂亮的景观。

4. 艺术装饰设计:在广场中设置雕塑、壁画等艺术装饰物,结合校园文化特色,展示学校的艺术氛围。

5. 安全设施设计:设置合适的护栏、防滑设施等,确保学生在广场使用时的安全。

广场设计说明(范本5)

广场设计说明(范本5)

广场设计说明(范本5篇)一、项目剖析(一)项目概况及规划背景项目位于xx省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周围主要是工业用地。

xx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伏牛山东麓平原与淮北平原交错地带,地理坐标为东径113°27′——114°16′,北纬33°24′——33°59′,属暖湿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北距省会郑州140公里,西78公里是平顶山市,南66公里是驻马店市,东55公里是周口市。

境内河流为淮河流域沙颍河水系,淮河两大支流沙河、澧河贯穿全境并在市区交汇,滨河城市特色明显。

(二)规划范围室外广场设计说明一、方案设计基本要求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说明书一、基本概况:某小城市集中建设文化局、体育局、教育局、广电局、老干部局等办公建筑。

在建筑群东侧设置文化休闲广场,安排市民活动的长虹第、绿地和设施。

广场内还建设了图书馆和影视厅等,设计面积约36000m2。

二、设计依据:1.文化休闲广场设计要求,具体如下:建筑群中部有玻璃覆盖公共通廊,是建筑群两侧公共空间的步行主通道。

建筑东侧的入口均为步行辅助入口,应和广场交通系统有机衔接。

应有相对集中的广场,便于市民聚会锻炼以及开展节庆活动等。

场地和绿地结合,绿地面积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3。

现状场地基本为平地,可思考地形竖向上的适度变化。

需布置面积约50m2的舞台一处,并有观演空间。

在丰收路和跃进路上可设置机动车出入口,幸福路上不得设置。

需布置地面机动车停车位8个,自行车停车位100个。

需布置3m见方的服务亭两个2.规划设计图纸一份。

3.规划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构成必须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四季不同花色的花灌木进行搭配。

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以及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使广场到达四季常绿,三季有花。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说明
广场设计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

广场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密度、交通流量等,以确保广场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广场设计说明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1. 设计目的:明确广场设计的目的和定位。

例如,是为了提供娱乐场所,还是为了提供市民休息和交流的场所。

2. 周边环境:考虑广场周边的环境,包括建筑物、道路、公共设施等。

这些环境会影响到广场的使用和设计。

3. 设计原则:确定广场设计的原则,例如可持续性、人性化、美观性等。

这些原则应该考虑到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4. 空间规划:根据广场的设计目的和原则,对空间进行规划。

这包括广场的布局、景观、照明、座椅等。

5. 安全考虑:广场设计应该考虑到人们的安全。

例如,广场的照明应该足够明亮,以确保人们在夜间使用广场时不会感到不安全。

6. 可持续性考虑:广场设计应该考虑到可持续性。

例如,使用环保材料、节约能源等。

广场设计说明应该详细地说明上述内容,并提供相应的照片和图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广场设计的概念和实现。

同时,广场设计说明应该能够激发读者的创造性思维,以便他们能够为自己的城市贡献更好的广场设计方案。

广场设计说明(10篇)

广场设计说明(10篇)

广场设计说明(10篇)广场设计说明第一篇:一、广场所处地理位置:长安世纪广场位于长安县城西区友谊路北侧,地处长安县经济开发西区,广场南侧为友谊路,东侧为县邮政大楼,西侧为金堆城小区,北侧是规划待建的住宅小区。

该广场规划占面积(含代征道路)约68亩(约45300平方米),广场东西平均长度300米,南北平均宽度150米,地形为四边形。

广场面积39520平方米,其中广场净面积35248平方米,东、西、南三侧8米宽人行道占面4272平方米。

二、方案设计基本要求:在设计招标会上,建设方提出的基本设计要求如下:(一)、主体思想:1、作为政府广场,首先要体现集会功能;其次要有必须的观赏性和休闲性。

2、要充分体现长安博广精深的历史文化特色;3、要有西部大开发恢宏的时代气息。

(二)、总体风格:1、整体上:开放的、大气的时代风格;2、布局上:对称的、和谐的民族风格;3、细节上:深邃的、优雅的文化风格;4、局部上:精粹的、兼容的通俗风格。

根据业主的总体要求,结合现场考察、对长安当代社会人文背景的学习及长安历史文化的学习与挖掘,我们提出了本设计方案,现向业主汇报如下。

第一章、立意与设计思想一、设计理念:广场做为现代都市人们生活的一个活动空间,有其公共性、开放性和实用性等诸多属性,但它区别于公园设计,所以更多的应是以简练、概括为主,同时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广场设计有三大基本因素,形象(景观)、功能(实用)、环境,这三大要素组成了人们休闲、集会、学习交流和了解社会发展与提高的各层面,同时更体现了一个地区的礼貌与提高发展程度,它必须充满现代气息和时代感,广场体现的是一个时代主题。

二、方案立意:长安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古都,具有精粹的历史文化内涵。

今日的长安人民更是迎着西部大开发的号角,步伐一致、斗志昂扬地进行着新世纪的新发展,长安广场的主题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

1、以西部大开发,长安大发展为时代主题。

2、以长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闲娱乐广场设计
1休闲娱乐广场作用
广场是外部交往的共享空间,加强了人们的交流与联系,它能够聚集很多市民的大块空地。

1.1广场具有共享空间的作用
城市中的广场不仅仅是空间的载体,而且具有“共享”的特征。

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圣马可广场(图3)是威尼斯的市中心,也是文艺复兴时期广场的代表作,有人把它称为“欧洲最秀丽的客厅”。

近代著名建筑师萨里宁(ElielSarinen)在《城市》(Thecity)一书中说“……也许没有任何地方比圣马可广场的造型表现得更好了,它把许多分散的的建筑物组成一个最壮丽的艺术总效果……产生了一种建筑艺术的持久交响乐”,它不但在建筑上集百家所长,而且还是群众集会,举行节日庆祝的场所,除此之外带给游览和散步,完全与城市交通无关,意大利人喜欢在广场上与亲朋约会,所以把广场称作露天的客厅,这座秀丽的客厅,是共享空间发展过程中一个主要的高峰时期,在这个共享空间里,人们扩大交往,构成群体意识,克服自身的不足。

其群体的空间处理和新老建筑相协调的设计手法对现代建筑是仍有借鉴好处。

1.3休闲娱乐广场的定位。

高度发达的物质礼貌使人类的生活方式更加趋于多元化,迫切需要休息、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场所。

现代的休闲娱乐广场就是这样孕育而生的,它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补充,是内部空间在室外的
外延。

休闲娱乐广场不同于其他性质的广场,应主要面向游憩活动。

在纷繁芜杂的都市中,拥有一个富有魅力的休闲广场,其良好的空间效果和绿化设计是城市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

1.2广场具有加强联系的作用
广场是由建筑围合而成的公共空间,而这个公共空间又将周围的建筑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就是这样的广场将建筑的外部空间“联系”起来,构成具有必须连续性层面。

在人类历史中,原始人类改造自然的潜力低下而选取了群居的生活模式,但群居的住宅却围绕中间的空地进行环形布置,这个空地作为公共的活动空间,是原始人用于集会,庆典、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

在陕西临潼姜寨村落遗址(图1)和苏联基辅特里波里——新石器时代村落的复原图(图2)中能够看到最原始、最古老、最简单广场的雏形。

2休闲娱乐广场的设计
休闲娱乐广场应有明确的功能和主题,在这个基础上,辅以与之相配合的次要功能。

这样才能主次分明,有必须的文化特色,个性是不能与其他类型的广场相混淆。

有组织的进行空间设计,力求做到整体中求变化,赋予广场特定的文化内涵。

2.1广场的功能、主题及尺度。

城市的功能和作用有时能够按其城市所在的位置和规划要求而定,休闲娱乐广场的性质也决定了其广场的功能特征,必然是以游乐性和趣味性为主。

这就要求广场设计体现休闲广场的固有特征,并且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环境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

广场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部分,是体现城市特色、文化底蕴、景观特色的场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和标志。

所以,休闲娱乐广场应具有鲜明的主题和个性,它是以城市文化为背景,使人们在游憩中了解城市、解读我们的城市。

或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人文气氛围活动,也能够透过场地条件、景观艺术来塑造自己鲜明的个性。

广场是大众群体聚集的大型场所,因此要有必须的规模,即超出110米的限度。

广场尺度处理务必因地制宜,解决好尺度的相对性问题,即广场与周边围合物的尺度匹配关系。

美国建筑师卡米洛·希特(CamilioSitte)在《城市与广场》的论述中指出广场的最小尺度应等于它周边主要建筑的高度,而最大的尺度不应超过主要建筑高度的2倍。

当然,如果广场周围的建筑立面处理的比较厚重,而且尺度巨大,也能够配合一个尺度较大的广场。

虽然广场长宽比也属重要控制要素,但很难准确的描述。

经验证明,一般矩形广场的长宽比不大于3比1。

如果我们用L代表广场的长度,用W代表广场的宽度,用H代表周边围合物的高度,则能够得出下面的一些结论:
⑴当D/H《1时,广场周围的建筑显得比较拥挤,相互干扰,影响广场的开阔性和交往的公共性。

⑵当1《D/H《2时,尺度合宜。

⑶当D/H》2时,广场周围的建筑显得过于矮小和分散,起不到聚合与会集的作用,影响到广场的封闭性和凝聚力以及广场的社会向心空间的作用。

⑷L/H《3。

日本著名建筑师芦原义信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的讨论,应用到外部空间的讨论中,以20—25米作为外部空间设计的模数标准来设计外部空间,而我国古代国建筑的群体组合,也是以“百尺为形”(大约30米)作为外部空间的衡量标准。

如果用H代表建筑物的高度,用D表示人与建筑界面的距离。

则有下面的结论:
⑴当D/H=1时,建筑物高度与距离的搭配显得均匀适宜
⑵当D/H》1时,心里感觉有远离或疏远的倾向.
⑶当D/H《1时,心里感觉有贴近或过近的感觉.
⑷当D/H》4时,各幢建筑的之间的影响能够忽略不计.
⑸当D/H=2时,能够看清建筑的整体,内聚向心而不至产生离散感.
⑹当D/H=3时,能够看清实体与建筑的关系,空间离散,围合感差.
2.2广场的组成要素设计
休闲娱乐广场市城市中供人们游玩、休憩以及举行多种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

在设计时应注意建筑围合空间的领域感,是空间形态丰富中求统一,因此,设计时选取合理的空间形态。

设置台阶、座椅等供人休息,设置雕塑、喷泉、花坛、水池以及有必须文化好处的雕塑小品供人欣赏。

平面形式以灵活多样,有别于其他市政广场、纪念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类型的广场。

2.2.1广场的空间形态
广场的空间形态主要表现为平面型和立体型两种形式。

平面型的广场比较常见。

这类广场在剖面上没有太多的变化,接近水平地面,并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联系。

其特点:交通组织方便快捷,造价低廉,技术含量低。

缺乏层次感和特色景观环境。

立体型广场是广场在垂直维度上的高差与城市道路网格之间所构成的立体空间。

可分为上升式广场和下沉式广场。

上升式广场(如图5巴西圣保罗市安汉根班广场)将车行道放在较低层面上,将非机动车和人行道放在地下,实行人车分流。

下沉广场多具有步行交通功能,而且解决了交通分流问题,而在高差处结合水体,使空间产生美妙的动感。

立体型广场的特点围喧闹的城市带给了一个安静、围合并集具归属感的安全空间,点线面结合使空间层次更为丰富。

2.2.2广场的色彩与灯光处理
色彩是表现休闲娱乐广场气氛和空间性格的重要手段。

其色调富有生机,铺地小品的色彩与主体建筑要取得和谐统一的效果。

避免色彩杂乱无章,加强广场的艺术性和品位。

小品、雕塑的色彩宜鲜亮,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如查尔斯·摩尔设计的美国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图9),其铺地采用黑白相间的地面色彩设计,再加上园中不规则的喷泉,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心旷神怡的感觉,到达了既和谐统一,又富于变化的目的。

休闲娱乐广场往往在夜间的使用频率较高,需要创造良好的夜间形象,因此,灯光设计尤为重要。

中心区域照明能够亮一些,休闲区的照度一般即可。

广场照明的灯具可分为三种:第一种,高杆灯,用
于主要的活动空间;第二种,庭院灯,用于休闲区域;第三种,草地灯,用于园林绿地照明,创造特殊意境,常常布置在草地当中,创造繁星点点、绚丽迷人的景观效果。

2.2.3广场的地面处理
合理地选取铺装材料和铺图案。

加强广场的图底关系,给人以尺度感。

透过铺装图案将地面的行人、绿化、小品等联系起来,使广场更加有机。

同时利用铺装材料限定空间,增加空间的可识别性,强化和衬托广场的主题。

如矶崎新设计的筑波中心广场,引用了地面图案,但建筑与铺地持续相同的肌理。

2.2.4广场绿化、水体与小品的处理。

广场绿化能够使空间具有尺度感和方位感。

树木本身还具有指引方向、遮阳、净化空气等多重功效。

绿化也能够作为重要的景观设计要素,合理配置,对其进行适当的修减,既能够体现树木的阴柔之美,又能够体现其秩序性。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条件,如气候、土壤等选取适宜的植物花卉品种并与其观赏周期相配合,这样能够在不同的季节欣赏到不同的景致,谱写出城市广场中绚丽多彩的交响乐。

水体是广场空间中人们重点观赏的对象,它可分为静态的水体和动态的水体。

静态水体的水面产生倒影,使空间显得宁致深远。

而动态的水体,如喷泉、瀑布、跌水、导水墙等可在视觉上持续空间的连续性,同时也能够分割空间,丰富广场的空间层次,活跃广场的气氛。

广场小品,如现代化的通信设施、雕塑、座椅、饮水器、垃圾筒、时钟、街灯、指示牌、花坛、廊架、应与总体的空间环境相协调;在
选题,造型方面纳入广场的总体规划作为衡量标准;小品应以趣味性见常,宜精不宜多,讲求得体点题,并不是新奇与怪异。

3结语
(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