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整理精校版)
议论文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议论文中常用的分析方法一、知识讲解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文体,议论文讲求的是摆事实、讲道理的“证明过程”,作者的观点能否得到读者的信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是否善于分析。
下面,我们就给大家介绍议论文中常用的几种分析方法。
1.归纳分析归纳分析,是指由个别到一般的分析。
它通过分析个别的实例,从而归纳出它们所共有的特性,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有这么个传说:有位师傅,想考一下自己的两个徒弟。
他给了两个徒弟每人一箩花生,让他们剥开花生,看看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
大徒弟不加思索,急忙走到箩筐前,抓起花生,一个一个地剥了起来。
小徒弟则不然,他想了一会儿,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
他先挑选了几个饱满的和不饱满的花生,又挑选了几个单仁的、双仁的和仨仁的花生,再挑选几个大的和小的花生,合在一起也就是十几个花生。
不一会儿,他就把这些花生剥完了。
他发现这几种不同类型的花生都有粉衣包着,于是,他认为这一箩花生的仁都有粉衣包着。
大徒弟忙了一天,才把一箩花生剥完,结果发现这一箩花生的仁都有粉衣包着。
尽管徒弟二人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可是,从两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师傅不难看出到底哪一位徒弟更聪明。
在这个传说中,徒弟二人都用了一种叫做归纳的逻辑方法。
大徒弟之所以不如师弟解决问题快,只不过大徒弟采用的是完全归纳法,而小徒弟采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法。
作文中使用归纳分析法,应采用不完全归纳,一般只需列举三四个实例。
至于用来归纳的事实,叙述时可灵活掌握。
既可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先提出结论,再做举例分析。
2、演绎分析演绎分析,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的分析。
它由一般性原理出发,作出个别性的论断。
在分析中,普遍性原理是依据,而个别性论断是论点。
演绎分析反映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由一般到个别的逻辑关系。
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凡生命力顽强的事物,都可以在逆境中得到种群的进化”(优胜劣汰),得出“人类不能太追求安逸享受,而使人类素质降低”的观点,这里运用的就是演绎分析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方法

议论文论据分析方法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没有进一步挖掘论据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走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
而议论文分析论据恰恰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对论据作恰当的分析,才能将“材料”和“观点”“粘”起来,使论据真正发挥出支撑论点的作用。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一)探因分析法(因果分析法)这种分析法就是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具体说,就是对事例中的行为,沿着“为什么”这条思路,探求其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示例一】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论点]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
范仲淹两岁丧父,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画家梵高家中一贫如洗,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时,就去打工……[举例]这些都是幼时贫困而后成才的非常之人。
[归纳]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
由此看来,贫穷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没有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那么,它就可以激发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从而让我们改变自己。
正所谓“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
[探因分析]越是贫穷越激发人奋发上进,这何尝不也是一笔财富呢?[作结论]【示例二】靠奋斗是可以冲破被“埋没”的压力的。
【论点】不少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就遭遇过被“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但他没有灰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在一个小店铺里工作,但他没有消沉,而是在做好营业工作之后,分秒必争,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终成着名的数学家。
【举例】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反而有所建树呢因为他们是生活的强者,他们不甘忍受被“埋没”的命运。
论述文写作的论据与论证方法

论述文写作的论据与论证方法文写作是一门艺术,需要运用恰当的论据与论证方法来支持观点,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在本文中,将讨论一些常用的论据和论证方法。
一、论据的类型1. 事实论据:通过提供客观的数据、观察结果或统计数字来支持观点。
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吃早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引用论据:引用权威人士、专家或名人的言论和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 逻辑论据:运用逻辑推理和因果关系来论证观点。
例如:“由于空气质量的下降,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环境保护。
”二、论证方法1. 对比论证:通过对比两种相对立的观点或事物的优缺点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汽车具有更低的碳排放和更高的能源利用率。
”2. 类比论证:通过将一个类似情况的论据应用到现有情况中来支持观点。
例如:“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锻炼来提高记忆力,类似地,写作也可以通过不断的练习来提升。
”3. 因果论证:通过论证某种因果关系来支持观点。
例如:“经常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减少患病的风险。
”4. 比喻论证:通过使用比喻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观点。
例如:“友情就像花园中的花朵,需要定期浇水和精心呵护。
”5. 统计论证:通过引用可靠的统计数据来支持观点。
例如:“根据最新的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口支持环保措施。
”三、论据与论证的重要性1. 增强可信度:良好的论据和论证可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使读者更倾向于接受并认同作者的观点。
2. 提供逻辑支持: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够为文章提供逻辑结构,使观点之间有条理地联系起来,增强文章的逻辑性。
3. 增加说服力:合理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使读者更容易被作者所阐述的观点所说服。
4. 引发思考:有力的论据和论证方法可以激发读者的思考和思维,使读者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在撰写文章时,正确运用论据与论证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论据和论证可以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逻辑性,更易于被读者接受。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议论文分析论据的方法
分析论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逻辑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逻辑规律。
例如,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方法。
2.证据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来源、可靠性、权威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判断论据的可信度。
例如,查找相关的研究报告、专家意见、实验证据等。
3.统计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判断其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可信度。
例如,对样本数量、抽样方法、调查问卷设计等进行分析。
4.伦理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和价值观。
例如,对权益平衡、公平公正、人权等进行伦理分析。
5.语言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的语言表达进行解读和分析,判断其隐含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例如,对修辞手法、词语搭配、语义逻辑等进行分析。
6.背景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论据所处的社会、经济、政治等背景进行分析,判断其影响力和背景因素。
例如,对政策变化、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等进行分析。
以上方法并不是独立的,通常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论据分析,以得出准确、
全面、有说服力的结论。
作文写作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

作文写作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议论文是一种常见的写作形式,要写好一篇议论文,论据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论据分析是指通过有力的证据和合理的推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和论点。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的技巧和方法。
1.明确立场首先,写一篇好的议论文,需要明确自己的立场。
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都需要有清晰的观点。
通过明确立场,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论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2.寻找合适的论据在写议论文时,需要寻找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据可以包括统计数据、事实例证、专家观点、历史事件等。
论据必须真实可信,并且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3.论据分析与引用在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时,需要对论据进行适当的分析。
分析论据时,要考虑论据的可信度、科学性、相对性等因素。
并且,要避免断章取义,要将论据引用完整并准确。
4.比较与对比在进行论据分析时,可以考虑通过比较和对比的方式来加强论证。
通过对不同观点的比较分析,可以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观点的优势和合理性。
5.推理与逻辑好的议论文需要有合理的逻辑推理。
可以通过归纳、假设与推理、因果关系等方式来进行推理。
要确保推理过程合乎逻辑,清晰有序。
6.举例与解释在论据分析中,可以通过举例与解释的方式来加强论证。
通过具体生活和社会中的例子,能够使观点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
同时,要对举例进行适当的解释,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观点。
7.反驳与让步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时,不仅要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有适当的反驳。
对于反对意见,可以进行有力的反驳,以增强自己的论证力。
同时,也要向对方让步,承认他们的观点的合理性。
总结:写好议论文的论据分析,需要明确立场,寻找合适的论据,进行论据分析与引用,比较与对比,推理与逻辑,举例与解释,反驳与让步等。
通过合理的使用这些技巧与方法,可以写出一篇有说服力和逻辑性的议论文。
做好论据分析,将更好地支持和展现自己的观点与论点。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例证法是议论文写作常用的论证方法。
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论据进行分析。
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
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少不得的。
在说理上,或与其他表达方式结合,使理性建立于感性之上;或与修辞方式结合,在形象的语言表达中使所说之理更加明晰。
或用于开头,如猛虎睁眼,先声夺人;或用于收尾,如孔雀收屏,余音绕梁;或用于中间,在枝繁叶茂之中,使理性之果实更加沉实。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一、揭示实质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如:史学家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 年,相声艺术宗师侯宝林为学谐语手抄一部十多万字的《谐浪》,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花了27 年,德国著名医生欧立希连续试验914 次,终于研制成治疗人体内锤虫和抗螺旋体病菌的新药——新胂凡纳明。
这些事例充分证明了古今中外无数有成就的人之所以取得事业的成功,秘诀在于他们有恒心和毅力。
(考场优秀作文《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四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恒心和毅力是成功之本”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二、正反对比法这种方法,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德国人用尽一切方法阻止时间淡褪那血色、稀薄那呼声——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还有那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德国人在60 年里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终于完成了灵魂的自我救赎。
[精品资源]议论文写作——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整理精校版)
![[精品资源]议论文写作——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整理精校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6e3e66a98271fe910ef976.png)
议论文写作——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作文辅导1016 2051:方法一:因果分析法含义:“事出有因”。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
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例1:(论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论据)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毛泽东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直接陈述原因)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五法

议论文事例论据分析五法1.探因析例法探因析例法,就是探究某事例的深层次原因,以求发现事物的核心、本质,揭示其因果逻辑关系,使内容深刻。
例如:有时,人们会生发这样的慨叹: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心情可以理解,但认识不能说没有偏差。
很多人认为,只有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
用狭隘与拔高的标准来衡量,称得上英雄的屈指可数。
实际上,“最美女教师”“最美司机”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百姓。
设想一下,如果张丽莉没有遭遇车祸,如果吴斌没有遭遇夺命的铁片,这两人是不是可称为“英雄”?很难回答。
我们的社会还没有进步到,可以把一个不在“编制”内的教师、一个平凡的司机和英雄联系在一起,哪怕她是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是一个行车十年无事故的优秀员工。
罗曼·罗兰说:“英雄是以心灵使自己更伟大的人。
”借用来评价张丽莉、吴斌很是贴切。
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的“张丽莉”和“吴斌”,只是因为他们离我们太近,就如初春细雨中的小草,被方方面面给忽视了。
英雄就在身边,可我们却一直在呼唤英雄,寻找英雄!多有意思的悖论!(高考作文《草色遥看近却无》)在此,作者先摆出观点,在列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的事例后,运用探因析例法一层一层地揭示出“为什么英雄只在远方?我的生活中何日英雄突现”的深层原因——只有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才是英雄,只有媒体铺天盖地宣传的人才是英雄,从而揭示出是人们思想认识上的这一偏差所造成的原因。
本段文章体现了“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的逻辑思维程序。
2.对比析例法对比析例法,即把正反两面的事例对照起来分析,找出异同,通过对比,能极其鲜明地证明观点和强化观点。
例如:那么,当慈善也遭遇“滑铁卢”,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作为一个施善者,有这份良心固然是好的,但也要注意方式。
中国富豪陈光标高调行善,在获得无数荣誉的同时,也一直饱受诟病,原因在于他的急躁与高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写作——掌握几种常见的分析论据的方法
作文辅导
0418 0710
法一:因果分析法
含义:“事出有因”。
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
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
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例1:(论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论据)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毛泽东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且严格执行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分析)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直接陈述原因)
例2:(论点)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论据)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分析)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自问自答)
方法二:假设分析法
含义:对陈述事物或现象的论据,从事物或现象的反面假设分析,并推出假设条件下的结论,从而来证明论点的正确与荒谬。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那么…… 如果……,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例3:(论点)有志者事竟成。
(论据)王羲之九岁就开始练字,立志要做书法家,无论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他在绍兴兰亭的一个水池边练字,池水都被他洗笔砚染黑了,他那俊秀飘逸的字体,千百年来被人们奉为瑰宝。
(分析)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
那么,王羲之其人也不为我们后人所知。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呀!(正例反设)
例4:(论点)自信,但不能盲目。
(论据)三国时的马谡乃蜀军一员大将。
镇守街亭,他把二十万大军驻扎在高山上,久经沙场的老将王平力劝他撤离此山,理由让在场的将士信服,但唯有马谡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结果被司马氏围山断水,放火烧山,蜀军不战而乱,几乎全军覆没。
马谡也依军法被处斩,身首异处。
(分析)假如当初马谡不狂妄自大,不盲目自信,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选择有力地势防守,那么司马氏又怎么能在这次战争中轻易取胜呢?他自己又怎么可能身首异处呢?可见,人不能盲目自信。
(反例正设)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以上,我们从确立论点、安排结构、段落行文等方面对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思路进行了剖析。
其实,议论文写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有获取论据材料、运用论证方法的能力,又要有控制行文的工夫;既需要宏观的构建能力,更需要微观的精雕细琢工夫。
这就要求我们把握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运动轨迹,一点一点讲述写法,一篇一篇训练写法,扎扎实实练基本功,循序渐进讲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提高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能力,从而打开学生逻辑思路的闸门,激活学生写作的灵感。
这样,学生就会写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证有力,且富有创新个性的议论文来,从而为高三议论文升格训练,乃至高考议论文写作获取高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