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色彩对比)2
色彩构成——色彩对比

彩度对比的强弱取决于对比色 彩间彩度差的大小。如红色与蓝绿 色色相,红色的彩度值为14,将它 们划分为三段,靠近中轴的段称低 彩度色,彩色所在段称高彩度色, 中间部分称中彩度色。相差10个阶 段以上的彩度对比应称为彩度强对 比,差4个阶段以下的称彩度弱对 比.差6~7个阶段的称彩度中对比。 蓝绿色相的彩度值为6.同样划分 为三段,差4个阶段以上的彩度对 比称彩度强对比.差2~3个阶段的 称彩度中对比.差1个阶段的称彩 度弱对比。其他色相的彩度对比关 系可依次类推。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
高调(7~9) 中调(4~6) 低调(1~3)
明度对比
8-9-7
明度对比
高短调
高调的弱对 比效果,色彩效 果极其明亮.形 象分辨力差。其 特点是优雅、轻 柔。高贵、软 弱.设计中常被 用来作为女性色 彩。
明度对比
8-9-6
明度对比
高中调
以高调色为 主的中强度对 比.色彩效果明 亮、欢快明朗而 又安稳。
色彩对比——大纲
一、明度对比 二、色相对比 三、彩度对比 四、冷暖对比 五、面积对比
一、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
明度对比主要指由色彩明暗程度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在明度对比中.可以是同一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也可 以是多种色相的明暗对比。人眼对明度的对比最敏感,明 度对比对视觉影响力也最大、最基本。
将不同明度的两个色并置在一起时.便会产生明的更 明.暗的更暗的色彩现象。如黄色与紫色并置.会很明显 地感觉到黄色比原来更亮,而紫色比原来更暗。同一色 彩.当其周围的环境发生改变时,其产生的明暗关系也会 给人不同的感觉。如把一个灰色置于白底之上此时灰色看 上去比较暗.而移到黑底之上.灰色似乎又变得亮了起来。
色彩对比
色彩构成2

暗灰
低 明 度
暗灰
最低 明度
黑
二、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各 色相由于在色相环上的距离远近不同,形成了强弱 不同的色相对比。
对比强弱在色相环上的体现: 任选一色, 与此相邻为邻接色; 与此相隔 15 度为同类色; 与此相隔 60 度为邻近色; 与此相隔120 度为对比色; 与此相隔180 度为互补色. 类似色为色相弱对比; 邻近色为色相中对比; 对比色为色相强对比; 互补色为色相最强对比;
二、形状与色
A、单纯形与复杂形:下图里每个方块里的两色面积均相等,虽然对比面积没 有变化,但对比效果却改变:形状完整单一外轮廓简单,对比效果强烈;形 状分散外轮廓复杂,对比效果减弱。外形简单可用复杂的色来增强对比效果 使画面丰富,复杂的形忌用复杂的色,否则显得过于杂乱。
B、色形态与色表现:色彩学家伊顿对造型要素的三种基本形(方、三角、圆 形)与色彩的三原色作比较分析后得出结果:红与直线的正方形关联、黄与 斜线的正三角关联、蓝与曲线的圆形关联更具有相似的表现力。 在一幅作品中,形状和色彩的表现特性应是同时发生,相辅相成的。当色彩 和形状在表现中相一致(相对而言)时,它们的效果等同于加法。如果某作 品是由色彩来决定表现力,就应该在色彩上着手去发展它的形状;而一幅强 调形状结构的作品,则应从形状中引申出色彩。
当高、中、低三种基本纯度调性相互配置时, 又可派生出高彩对比、中彩对比、低彩对比三种纯 度对比关系。
1.高彩对比; 指纯度差在8-10 度以内的对比。
2.中彩对比; 指纯度差在4-7 度以内的对比。具有温和、沉 静、稳重、文雅的特点,但由于视觉力度不太高, 容易缺乏生气,在构成时可通过明度的变化,并在 大面积的纯度色调中,适当配以一两个有纯度差的 色,使画面生动。
色彩构成第二章(上)

一、明度对比
指色彩明暗程度的对比,是将两个以上不同明 度的色彩并置所呈现的视觉效果。
最高 明度
白
高 明 度
浅灰
明度对比有同色相之间的对比,也有不同色相 之间的对比.
无彩色系:最高明度--白 最低明度--黑 灰色居中 彩色系:黄色最明,紫色最暗. 稍 亮 中 明 度 稍 暗
浅灰
中灰
中灰
中灰
明度对比在色彩构成中的作用: (1)强化色彩的明暗层次变化; (2)加强色的体感和空间关系.
第二章、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色彩之美在于和谐,而和谐来自对比和调和. 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异关系,是一种对比关系,
色彩与色彩之间的相似关系,则成为一种调和关系。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
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并置时,因其性质等的不同而 呈现出的色彩差别现象。 目的:加强色彩的视觉效应和色彩的冲击力,从而 获得视觉的传达和感染力. 色彩的差异是色彩对比的前提,差异大小决定了对 比的强弱程度,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色相、明度、纯度 以及冷暖、面积的对比。
3.低彩对比;
指纯度差在0-3 度以内的对比。对比虽然容易 调和,但缺乏变化,具有色感弱、朴素、统一、含 蓄的特点,容易出现灰、脏、模糊的感觉,构成时 注意借助色相和明度的变化。
3.艳灰对比; 指纯度差相隔8 度以上的对比。是低纯度色和 高纯度色的配合。其色彩饱和、鲜艳夺目、色彩效 果肯定具有强烈、华丽、鲜明、个性化的特点。
3.对比色相对比; 指在色环上 0-120 度之间的色彩差别 对比所呈现的色彩构成效果。如红与黄绿, 红与蓝绿,橙与紫,蓝与黄。
4.互补色相对比; 指在色环上间隔为 180 度的色彩搭配而成 的色彩构成效果。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 这类对比产生强烈刺激作用,对人的视觉最具 吸引力。
色彩构成

色彩构成1、间色任意两个原色相混合所得的新色称"间色"。
红+黄=橙,蓝+黄=绿,红+蓝=紫,等量相加产生的橙、绿、紫为标准三个原色混合的比例不同,间色也随之产生变化。
2、复色任意两间色相混合所得之色,称之为"复色"。
橙+绿=黄灰,橙+紫=红灰,绿+紫=蓝灰,等量相加得出标准复色;两个间色混合比例不同可产生许多纯度不同的复色。
3、同种色颜色产生不同明度变化,称同种色。
如将翠绿色加白或加黑出现的许多深浅不同的绿色,这深浅不同的绿色为同种色。
4、同类色两种以上的颜色,其主要的色素倾向比较接近,如红色类的朱红、大红、玫瑰红,都主要包含红色色素,称同类色。
其他如黄色类中的柠檬黄、中铬黄、土黄,蓝色类的普蓝、钴蓝、湖蓝、群青等,都属同类色关系。
5、类似色在色环上任意90°角度以内的颜色,各色之间含有共同色素,故称"类似色"。
6、邻近色在色环上任一颜色同其毗邻之色称为"邻近色"。
邻近色也是类似色关系,仅是所指范围缩小了一点。
从同类色、类似色、邻近色的含义来看,都是含有共同色素。
采用此类色彩配合给人以统一而调和的感觉。
7、对比色在色环上任一直径两端相对之色(含其邻近色)称对比色。
8、补色色环中任何两色混所得的新色与另一原色互为补色,也称余色。
如绿与红、黄与紫、蓝与橙,皆属补色关系,绿的补色是红色,红的补色是绿色。
一、色彩的三要素色彩具有三种基本要素:明度、色相、纯度。
1、明度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以光源色来说可以称为光度。
对物体色来说。
可称亮度,深浅度等。
在无彩色类中,最高明度是白色,最低明度是黑色。
在白、黑色之间存在一个系列的灰色,一般可分为九级。
靠近白色的部分称为明灰色;靠近黑色的部分称暗灰色。
在有彩色类中,最明亮是黄色,最暗的是紫色,这是因为各个色相在可见光谱上,振幅不同,对于眼睛的知觉的程度也不同而形成的。
黄色,紫色在有彩色的色环中,成为划分明暗的中轴线。
《色彩构成》课程单元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说课

如有冲突,考虑两种属性搭配,给单调暗淡的色彩加大对比。
学习步骤3 案例导入:多媒体课件演示中国传统年画与日本现代平面设计,这两种风格的作品色
9
教学方法手段: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对色彩有丰富直观的感受, 虽然司空见惯,但是相关概念抽象,因此本节课采用启发法、 欣赏法 、观察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学习。
10
五、教学活动设计
课前,教师将学习资源及需要查询的资料任务上传 到课程平台,并通过微信群,课堂派发布课前预习 通知。 学生接到预习通知后,可以下载相关内容先进行自 主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还能充分利用 网络资源,在资源整合过程中拓展学习内 单元教学活动设计结合教学设计,我将本节课分为 准备、导课、新授、总结、拓展五个环节
25
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基于混合教学理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 模式,不同为任务载体进行教学设计,借助各种信 息化教学设备,以学生为主体完成了知识、理论、 实践一体化的教学。
1、利用多媒体设备 通过设计一定的情境,让学生 感知、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2、利用教学网络平台,课前发布预习资料,学生 的学习时间大大拓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 后布置作业并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 行反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阶段:观察与探究(活动地点:系实 208训室、时间45分钟)
步骤1
案例活动:观察色相卡,查找色彩微差,观察后 回答色彩对比产生的的微妙差别。教师将色相卡 按照明度对比排列给学生看,颜色由深到浅的排 列非常明显。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色彩的对比和 变化。
(色彩构成)色彩的对比和调和

1 色相对比 1.4 色相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同类色的组合特点是色调高度统一,但是色调单调,所有的变化都依赖明度上的变化。
1 色相对比 1.2 色相对比分类 (2)邻近色对比
• 邻近色对比也称为30°对比,指在色相环上选择两个距离为30°的色彩进行对比。同类色种对比在 视觉上色差很小,常被看作是同一色相,是色相中最弱的对比。
2 明度对比
2.2 明度基调与对比 (1)明度基调(色阶)
• 将黑、白两色调和,调和出8个不同明度的灰色,共形成10个色阶的明度 轴。
• 0为黑色,10为白色;明度色阶中的1〜3属于低明度基调;4〜6属于中明 度基调;7〜9属于高明度基调。
• 高调色显得愉快、活泼、柔软、辉煌和轻感。低调色是朴素、丰富、迟钝、 重、雄大、有寂寞感的感觉。
1 色相对比 1.4 色相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绿、蓝
绿、黄
绿、黄
绿、蓝
类似色特点是色调和谐、统一。因为色彩的对比强度适中,比较符合人们常态心理中的对比强度需求。
1 色相对比
1.2 色相对比分类 (4)中差色对比
• 中差色也称为90°的对比,指在色相环上选择90°的两个色彩 进行色彩对比。由于两个色彩的距离己经接近三原色的临界, 所以在色彩属性上具有大部分对比色的状态。
• 黄色与紫色形成补色系列;红色与绿色形成补色系列;蓝色与橙色形成补色系列。
1 色相对比 1.4 色相对比在设计中的应用
红、绿
紫、黄
橙、蓝
橙、蓝
互补色的搭配对比效果最为强烈,色彩的调和性需要依赖色彩的面积、纯度与明度等变化来调整对 比力度,达到色彩的和谐效果。
1 色相对比 1.3 色相对比练习
根据色相对比的学习,从同类色、邻近色、类似色、中差色、对比色、互补色中任意选择4种进行练习。
色彩构成2——基础知识

5、彩色系与无彩色系 尽管大自然中的色彩千变万化,
丰富多彩, 但归纳起来只有两大类 : 彩色系和无彩色系 。 (1)彩色系
彩色系是指包括在可见光中的 所有色彩, 它以 红、橙、黄、绿、 青、蓝、紫为基本色。基本色之间 不同量的混合,基本色与无彩色之间 的不同量的混合等, 所产生的众多 的色彩都属于彩色系 。
3、光源色、物体色、固有色 (1)光源色
人们看到的物体的色彩,总是在 某种光源下产生的, 经常会受到 光源色色彩倾向的影响。同一物 体在不同的光源下将呈现不同的 色彩 : 在白光照射下白纸呈白 色, 在蓝光照射下白纸呈蓝色, 在红光照射下白纸呈红色,等等。 通常情况下,电灯光偏黄, 日光 灯偏青;阳光偏浅黄, 月光偏青 绿;等等。
用中心轴的直线做一个等边三角形,外侧的顶端为全色,将每条边线分为8等 份,并作平行的连接线,这样就构成了28个菱形色区。每一色区含黑色、含白色的 量由两个字母表示,并由此可计算出色彩纯度的量。其表示法是:色相号/含白量 /含黑量。计算方法:纯色量+含白量+含黑量=100%(总色量)。例如:其色彩是 16ga,查色相环得:16是鲜蓝色的编号,g代表含白量22%、a代表含黑量11%, 10O(总色量)一22(含白量)一11(含黑量)=67%(纯色量)。
无彩色虽然没有彩色那样鲜艳靓丽, 却有着彩色无法替代和无法比拟 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的色彩, 纯正的颜色毕竟只占少数, 而更多的彩色都 在不同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包含了黑、 白、 灰色的成分。生活和设计的色 彩,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姿。
6、色立体 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应用色彩,色彩学家根据色彩的
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把色彩按照一定的秩序 进行整理、分类,形成有规律的排列,并借助三维空间 的形式,组成一个可旋转的坐标体模型,体现色彩的色 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色立体。
色彩对比

(1)强化色彩的明暗层次变化;
(2)加强色的体感、空间关系。
第二节:纯度对比
由色彩纯度的差异而形成的色彩鲜浊对比成为纯度对比。色彩的纯度不同给人的色彩感情也是不同的, 高纯度的色彩给人以视觉冲击力,色彩鲜明强烈,低纯度的色彩感觉柔和内敛、谦虚沉稳。正是这种强 烈的色彩对比,往往为设计者激发了无限的遐想与创造,如果巧妙灵活的运用色彩纯度的对比,创造出 的设计作品也能更加丰富有趣。
1.2明度基调
1.2.1强调面积关系的明度调式
孟塞尔把明度定为黑白在内的11级,黑白之间为9级不同程度的灰, 靠近白色的部分称为明灰,接近黑色的部分称暗灰。将明度阶梯一 分为三,处在7级以上的明度级(V7、V8、V9、白)为高明度阶次, 处在明度中部的(V4、V5、V6)为中明度阶次,处在明度3级以下 的(V1、V2、V3)为低明度阶次。
色彩明度基调不同,所代表的视觉效果和感情色彩也不同。 高长调:属于亮色调的强对比,给人积极、刺激、明快活泼的感觉。 高中调:属于亮色调的中对比,色彩效果清晰明了但却安稳柔和。 高短调:属于亮色调的弱对比,给人优雅柔和并且谦和的感觉。 中长调:属于中灰色调的强对比,色彩强硬、坚韧,具有男性魅力。 中中调:属于中灰色调的中对比,对比色差较小,所以给人一种虽软弱无力、但也谦虚富有的感觉。 中短调:属于中灰色调的弱对比,色彩效果深奥含蓄。 低长调:属于暗色调的强对比,色彩效果强烈富有冲击力,给人一种危险不安定的感觉。 低中调:属于暗色调的中对比,色彩效果稳定而深沉,沉默而保守。 低短调:属于暗色调的弱对比,给人一种充满神秘感的视觉效果,忧伤而孤寂。 最长调:最明色和最暗色各占一半的配色。其效果强烈、锐利、简洁,适合远距离的设计。但处理不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 1.色相对比(类似色、对比色) 目的:加强不同色相对比效果的感性认识。 要求:a.构图不变,变换色彩。 b.尽量用高彩度色,彩度保持一致。 尺寸:(10*10cm)*2 2.冷暖对比 目的:区分冷暖色调的色彩氛围。 要求:a.构图不变,只变换色彩,目的是突出不同的调子带来的不同效果。 b.注意画面的面积比例关系,以使每种调子的色彩效果都相对正确的体现出来。 尺寸:(10*10cm)*2 3. 明度对比(高短调、低长调) 目的:从具体的练习中学会控制和把握明度对比的调式,进一步认识色彩的视觉规律。 要求:a.构图不变,只变换色彩,目的是突出不同的调子带来的不同效果。 b.注意画面的面积比例关系,以使每种调子的色彩效果都相对正确的体现出来。 c.每个画面画3—5套色。 尺寸:(10*10cm)*2 4.彩度对比(鲜强、灰弱) 目的:进一步体会色彩彩度的无限丰富性。 要求:a.此练习时在一个色相的等明度情况下进行的,靠彩度的强弱表现层次。 b.尽量选择彩度比较高的中明度或高明度色来做。 尺寸:(10*10cm)*2
• a、明度基调: • 色彩的明暗基调是指由色彩结构的明暗及 其明度对比关系形成的画面特征。整体的 色彩是暗的,还是亮的;是明度对比强烈 的,还是对比柔和的,这种明暗关系的特 征,将为作品色彩效果的基础。
以明度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以明度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 高明度的作品叫高调 • 中明度的作品叫中调 • 低明度的作品叫低调
色彩对比
第三章、色彩对比
紫红
红
朱红 橙 橙黄 黄
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 系相比较,能比较出明显的差别,并 产生比较作用,被称为色彩对比。
紫 蓝紫 蓝
1、色相对比 蓝绿 因色相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 同一色15 °--单纯、稳静/呆板、单调 类似色 30°--统一、和谐 邻近色90°--有对比、跳跃、活泼 对比色120°--生动、兴奋 互补色180°--强烈、醒目/ 不含蓄、刺激
纯度对比主要有三种基本组合方式:一种是纯 纯度对比主要有三种基本组合方式:一种是纯 色与纯色之间的对比,这与色相对比相似,对 色与纯色之间的对比,这与色相对比相似,对 比最强;一种是高纯度的色彩与低纯度的色彩对 比最强;一种是高纯度的色彩与低纯度的色彩对 比,不管是否属同一色相,此种对比在色感上 都不会很理想;第三种是在低纯度之间的对比, 都不会很理想;第三种是在低纯度之间的对比, 这是一种弱对比,但色彩的感觉并不一定差。
缺点
疲劳、冷淡、 呆板、贫穷、 黑暗、阴险、 疲劳、冷淡、 呆板、贫穷、 黑暗、阴险、 柔弱、 柔弱、病态 无聊 哀伤
4、纯度对比 一种颜色与另一种更鲜艳的颜色相比时,会感觉不太鲜 明,但与不鲜艳的颜色相比时,则显得鲜明,这种色彩的 对比便称为纯度对比。
以彩度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以彩度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 彩度调子是指色彩的鲜、浊构成的配色关系。
邻近色对比
• 在90°夹角之内的颜色对比 • 邻近色之间色彩逐渐变化,秩序 性强,故色彩组合十分协调,容 易形成统一的色调,并且不乏色 彩变化。
对比色对比
• 在120°夹角之内的颜色对比 • 色彩对比更加活泼、响亮。
互补色对比
• 在180 °夹角之内的颜色对比 • 色彩对比最强烈、活泼,但处理不 当容易造成过于刺激的视觉感受。
• 马蒂斯《舞蹈》
高纯度之间的色彩对比
• 高纯度与低纯度之间的对比
网页设计
• 怀斯(美国)
低纯度的色彩对比
• 莫兰迪《静物》
高纯度基调 (鲜调) 鲜调) 鲜强对比 鲜中对比 鲜弱对比
中纯度基调 (中调) 中调) 中强对比 中中对比 中弱对比
低纯度基调 (灰调) 灰调) 灰强对比 灰中对比 灰弱对比 平淡、消极、无力、 平淡、消极、无力、 陈旧、自然、简朴、 陈旧、自然、简朴、 耐用、超俗、安静、 耐用、超俗、安静、 无争、随和 无争、
棕色调
• 黄பைடு நூலகம்调
莫奈 《日出》
• 紫色调
摩里索(法印象)
3、明度对比 因明度之间的差别形成的对比。(柠檬黄明度高,蓝紫 色的明度低,橙色和绿色属中明度,红色与蓝色属中低明 度)。
两种不同明度的色彩并列时,会使明 色更亮,而暗色更暗。将同明度的灰 色置于白底和黑底上,会感觉黑底上 的灰色较亮;而白底上的灰色明度较 暗。
2、冷暖对比 由于色彩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称为冷暖 对比。(红、橙、黄使人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使人 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另外,色彩的冷暖对比还 受明度与纯度的影响,白光反射高而感觉冷,黑色吸收率 高而感觉暖。
以色相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以色相变化为基础的的调性。 • 色相调子是建立在色性之上所要考虑的总的色味 倾向和色相对比度。
高中调
中中调
低中调 强烈有力、清晰、锐利、 强烈有力、清晰、锐利、明
高长调
中长调
低长调
白、刺眼、光感强、体感强 刺眼、光感强、
淡雅、清新、 中庸、平凡、 沉重、浑厚、 淡雅、清新、 中庸、平凡、 沉重、浑厚、 轻快、柔软、 朴素、稳静、 强硬、刚毅、 轻快、柔软、 朴素、稳静、 强硬、刚毅、 明朗、娇媚、 老成、庄重、 明朗、娇媚、 老成、庄重、 纯洁 刻苦 神秘
长、中、短调的定义
低明度差的配色(短调) 1.低明度差的配色(短调) 中明度差的配色(中调) 2.中明度差的配色(中调) 高明度差的配色(长调) 3.高明度差的配色(长调)
• • • •
高长调:在视觉上有很强的刺激性,效果简单明快。 高短调:视觉上显得优雅,柔和,有种圣洁感。 中中调:沉稳、含蓄。 低中调:朴实、沉闷、神秘。
高明度基调 (高调) 高调) 弱对比 (短调) 短调) 中对比 (中调) 中调) 弱对比 (长调) 长调) 特点
中明度基调 (中调) 中调)
低明度基调 (低调) 低调)
特 点 统一、单纯、光感弱、 统一、单纯、光感弱、不明
高短调
中短调
低短调
朗、模糊、含糊、平面感强、 模糊、含糊、平面感强、 形象不易看清楚 适中、协调、 适中、协调、易平淡
补色对比 如果两种颜色调和以后 产生中性的灰黑色,我们就将这 两种颜色成为互补色。当它们靠 近时,能促成最大的鲜明对比, 而将它们调和时,就会像水与火 那样相互消灭,变成一种黑灰色。
紫红 紫 蓝紫 蓝 蓝绿
红
朱红 橙 橙黄 黄
绿
黄绿
一种特定的色彩只有一种补色,在色轮 中,补色通过直径遥遥相对。 例:黄--紫 橙--蓝 红--绿
强对比 中对比 弱对比
艳丽、耀眼、积极、 中庸、文雅、可靠、适 艳丽、耀眼、积极、 中庸、文雅、可靠、 强烈而冲动、膨胀、 强烈而冲动、膨胀、 度 特点 外向、快乐、热闹、 外向、快乐、热闹、 生气、聪明、活泼 生气、聪明、
残暴、恐怖、疯狂、 残暴、恐怖、疯狂、 运用不当 低俗、刺激 低俗、
引起脏、土气、悲观、 引起脏、土气、悲观、 伤神
绿
黄绿
同一色对比
• 在15°夹角之内的颜色对比。 • 属于同一种色系的不同颜色对比,如红色中的朱红、 深红、桔红、粉红等等。颜色极易和谐,但也容易显 得缺乏变化。
网页的设计
类似色对比
• 在30°夹角之内的颜色对比 • 色彩极易协调,但由于缺乏对比,容易产 生单调感。在配色时要注意各色彩之间明 度、纯度、和色性的对比,在调和统一中 求得明快的对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