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
“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这是宝玉和黛玉之间,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胡里胡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锺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生的遇见。
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衡;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
(1)为文中加点的字注音。
(2分)撩.动()心弦.()(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
(2分)______改____________改______(3)将文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分)__________,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__________。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岭南艺术展开设了雕塑展览专场,展出的大量雕塑作品非常精美,尤其是木雕,以其________的雕刻技艺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这些作品有的简练粗放,有的________,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英战吕布”组雕,人物________,令人惊叹。
A.巧夺天工具体而微引人入胜B.美不胜收精雕细刻引人入胜C.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惟妙惟肖D.美不胜收具体而微惟妙惟肖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4.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A.①②③⑥④⑤B.①③⑥④⑤②C.③①④②⑤⑥D.③⑥⑤①④②5.下列文学常识对应错误的一项是()(2分)A.《社戏》——鲁迅——《呐喊》B.《桃花源记》——陶潜——东晋C.《关雎》——《诗经》——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马说》——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6.名著阅读。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2)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 卷面书写(共 10 分)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笔好字闯天下。
亲爱的同学们,此题不需专门作答,只要做到书写规范、 工整,卷面整洁就可得分,相信你一定珍惜这次机会!二、积累运用(共 19 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毛骨束然高视阔步眼花僚乱头昏眼花B.耀武扬威央央不乐大彻大悟秩序井然C.齐心谐力夜不成眠闷闷不乐梦昧以求D.养精蓄锐风餐露宿浑身解数石破天惊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烧灼.(zhuó) 归省.(xǐng) 娴.(xián)熟B.粲.然(càn)步履.(lǔ)窒.息(zhì)C.嗔.视(zhēn) 纠葛.(gé)逞.能(chěng)D.羸.弱(léi)告罄.(qìng) 砭.骨(biān)窥.伺(kuī) 驯.良 (xùn)粗犷. (guǎng) 悲怆.(cuàng)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平邑县武台镇的上千株桃树,妖娆多姿,栩.栩.如.生.. B.焦裕禄以改变兰考县贫困的面貌为己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C.汉语具有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和简洁优雅的意义之美. D.2015 年 4 月 23 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读书日,社会各界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读一本好书”的倡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避免交通道路不拥挤,各地纷纷出台交通管理新措施.B.21 世纪的中国文学可谓群星灿烂,而莫言无疑是其中非常耀眼的一颗.C.通过台湾调查组的深入调查,使菲律宾公务船射杀台湾渔民事件的过程逐渐清晰.D.中学生是否具有创新精神,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的关键.5.补写下列文学常识或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
(韦应物《滁州西涧》) (2) ,落花时节又逢君。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有答案) (1)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8分)1.抄写诗句,用正楷或行楷,要求正确、工整、美观。
(4分)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广漠滞留翻来覆去莫衷一事B.升腾托辞囊萤映雪合辙押韵C.虐待翡翠犹然而生相形见拙D.轩昂犀利引经据典粗制烂造3.用诗文原句填空,其中(1)(2)两题还需填写出处或作者。
(12分)(1),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2)荡胸生曾云,。
(《望岳》)(3)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5)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6)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7)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_______________。
(朱自清《春》)(8)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4.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
(2分)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4)

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30分)1.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3分)假如我是个诗人,我就要写出一首长诗,来⑴她们的变幻多姿的旋舞。
假如我是个画家,我就要用各种的彩色, ⑵出她们的清扬的眉宇和绚丽的服装。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⑶出她们轻捷的舞步和和细响的铃声。
假如我是个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拟出她们的充满了活力的苗条灵动的身形。
A.点染B. 描绘C. 传达2.读下面两句话,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1)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zào()热了,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wàng()下断言,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biàn( )诉的动物。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关汉卿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他汲取大量民间生动的语言,熔铸精美的古典诗词,创造出一种生动流畅、本色当行....的语言风格。
B.每个名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C.5班小明弄不懂,为什么平日他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D.每到夜幕降临,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4.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分)①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其他别人,也感动着中国。
②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太多的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情结。
③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无力去做一些感天动地,④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家庭、集体、和社会利益为出发点做些有意义的事,那我们会成为一个感动中国的人。
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就越来越好了。
(l)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_______(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
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带答案) (10)

2017-2018 学年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题一、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七年级下册的课文带给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悟和体验。
读《黄河颂》让我们感受到力挽 kuáng lán 的黄河赋予我们的坚强;读《土地的誓言》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在广大的原野上 chìtòng 的爱国 情怀;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们感受到在 rénjì hǎn zhì 的百草园里捕鸟的乐趣;读《闻 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 qiè ér bù shě 的钻研精神。
2.多读多背经典诗文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请工整、规范地默写古诗文名句。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论语•雍也》) (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 。
(赵师秀《约客》) (4)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 。
(《木兰诗》) (5)韦应物《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诗句是: , 。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整治不文明现象是长期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治理经验需要逐渐积累. B.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非.浅.,能够让你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C.在能工巧匠刀下,那件由普通石头雕刻而成的作品产生了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 D.众多莘.莘.学.子.为了让假期生活更有意义,早早制定了自己的假期计划. 4.下列各名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开好卷、会开卷,就能真正受益. B.有没有正确的环保观,是低碳生活能能否实现的关键.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世界. D.为了避免县城环境不再脏乱,县电视台每晚都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 5.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检测七年级语文试卷2018.6班级姓名成绩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汉字注拼音。
(2分)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矜.【】持的我,原来也是个càn【】头。
现在只有三个疲bèi【】、léi【】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
2. 下面关于名著《海底两万里》内容概述有3处错误,请用横线划出来,并在下面的横线上改正。
(3分)潜艇经由地球上最危险的海峡——托雷斯海峡前往印度洋,中途触礁搁浅。
经艇长同意,我和随从孔塞伊坐小艇上格波罗阿尔岛去,一起上小岛采摘野果、狩猎,捉到一只被豆蔻汁给迷醉的极乐鸟。
土著的巴布亚人发现了我们,他们追赶到沙滩,后来还划来独木舟围住鹦鹉螺号,企图向我们发起进攻。
尼摩艇长发射炮弹把土著人吓退走了。
鹦鹉螺号被涨起来的海潮托起,离开了珊瑚石床,时间比艇长所预料的时间还提前了一天。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继承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B.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关注和培养的重要工作。
C.劝阻青少年戒烟,对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D.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4.仔细阅读下面材料,并根据材料内容对出下联。
(3分)我国第二艘航空母舰下水仪式4月26日上午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
9时许,仪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
随着一瓶香槟酒摔碎舰艏,两舷喷射绚丽彩带,周边船舶一起鸣响汽笛,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航空母舰在拖曳牵引下缓缓移出船坞,停靠码头。
出坞下水是航空母舰建设的重大节点之一,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航空母舰是现代海战的绝对主力。
上联:天舟一号飞向蓝天实现太空梦想下联:5.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并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但与此同时,各类谣言也借助网络平台加以传播。
2017年下学期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7年下学期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
(共22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嵯.峨(cuó)纤.细(xiān)蛰.伏(zhé)锐不可当.(dāng)B.炫.耀(xuàn)凹穴.(xué)笨拙.(zhuó)佳木葱茏.(lóng)C.气氛.(fèn)嫉.妒(jí)栖.息(qī)憨.态可掬(hān)D.旌.旗(jīng)轶.事(yì)哺.乳(bǔ)叱咤.风云(chà)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瞻仰国徽梭镖中西合壁B.恬静献媚濒危异曲同工C.璀璨销毁跋涉曲指可数D.摄像抑郁竣工一抹余辉3.结合语境修改画线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一到深秋,小院内全靠这一棵柿子树独撑天下。
那时树叶即将落尽,满树的柿子都已火红。
那一树柿子张灯结彩,①使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
这树柿子品种极好,色丽如焰,皮薄如纸,②甜瓤如蜜。
A.①小院被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②甜瓤赛蜜B.①小院被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②甜瓤赛蜜C.①把小院衬托得冷冷清清、十分寂静②瓤甜如蜜D.①把小院点缀得红红火火、热热闹闹②瓤甜如蜜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才学智慧展现少年风采2013年至2014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中国谜语大会》在中央电视台先后开播。
这两档集文化、益智、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电视节目,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学习母语的热情。
节目中,少年学子们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与智慧,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为母校争光添彩。
这两档节目或以听写的方式普及汉字知识,引导观众领略汉字之美;或以竞猜的方式展示灯谜的魅力,带领人们感受民俗文化。
它们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北京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

北京101中学初中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8分)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的表格中。
(共 12 分。
每小题 2分)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牌坊(fāng)脑髓(suí)天堑(qiàn)不能自已(yǐ)B. 哺育(bǔ)堵塞(sè)顷刻(qīng)人才济济(jǐjǐ)C. 嫉妒(jí)粗糙(cāo)脊梁(jǐ)相依相偎(wēi)D. 卓著(zhuó)矗立(chù)惩罚(chéng)自怨自艾(ài)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声乐训练是门科学,需要合理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好效果。
B. 6月14日,荷兰队5:1大比分完胜,以锐不可当之势轻取上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
C. 妈妈想起了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买书——”。
D. 这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画面全用冷色调,很好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3.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戒台寺位于北京西郊,寺中佳木葱茏,松柏以“古”“奇”而闻名于世。
寺门前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②树形高大B.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②高大树形C.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②树形高大D.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②高大树形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
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
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流下了眼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初中七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一部分积累·运用(28分)一、语文基础。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请将该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答题纸的表格中。
(共 12 分。
每小题 2分)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牌坊(fāng)脑髓(suí)天堑(qiàn)不能自已(yǐ)B. 哺育(bǔ)堵塞(sè)顷刻(qīng)人才济济(jǐjǐ)C. 嫉妒(jí)粗糙(cāo)脊梁(jǐ)相依相偎(wēi)D. 卓著(zhuó)矗立(chù)惩罚(chéng)自怨自艾(ài)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声乐训练是门科学,需要合理安排,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才能有好效果。
B. 6月14日,荷兰队5:1大比分完胜,以锐不可当之势轻取上届世界杯冠军西班牙队。
C. 妈妈想起了临别时安安呕心沥血的哭喊,凄惨的哀求:“妈妈——安安也要——买书——”。
D. 这部电影的画面处理别具匠心,画面全用冷色调,很好地突出了战争的残酷。
3. 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恰当的一项是()戒台寺位于北京西郊,寺中佳木葱茏,松柏以“古”“奇”而闻名于世。
寺门前吸引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A.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②树形高大B.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②高大树形C.①树干粗壮有力,直径达1.15米,枝繁叶茂②树形高大D.①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树形似虬龙盘曲②高大树形4.根据下面文字的内容和表达需要,在横线处补全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乡愁打动观众心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舌尖2》)开播后,在网络和电视上创造了收视奇迹,并跃居微博话题榜首位。
许多观众说,喜欢《舌尖2》就是因为它不仅拍摄了美食,更讲述了做美食的人和事。
其中浓浓的乡情更让不少背井离乡打拼的人流下了眼泪。
也有网友说,看到人们为准备食材付出的艰辛,让我在体味美食的同时,学会感恩。
A.温情催人双泪垂B.体味美食学感恩C.佳片掀起收视潮D.新作追求国际化5. 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②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③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④树总是轻轻摇动着。
树叶的灵动,显出小屋的安静;树干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树色的鲜亮,显出小屋的沉着。
而小屋的别致出色,乃是由于满山皆树,为小屋布置了一个美妙的绿的背景。
A.①句把“山”比喻成“眉”,把“小屋”比喻成“痣”,写出了山的形和色,又点染出小屋的玲珑小巧,让人联想到妙龄女子的美好面容。
B.②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屋的出现为山景增添了生机和情调。
C.③句“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树对小屋的衬托作用。
第二部分理解·感悟(42分)三、文言文阅读,回答第10-12 题。
(共 12分)【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生而眇(miǎo,瞎)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chuǎi,摸)籥(yuè,像笛子的管乐器),以为日也。
(节选自苏轼《日喻说》)10.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1)蔽林间窥之()(2)益习其声()(3)驴不胜怒,蹄之()(4)扪烛而得其形()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2)他日闻钟,以为日也12. 结合老虎和眇者对陌生事物的认识过程和结果,请你说说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分)答: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一)阅读《粥里春秋》,回答第13—15题。
(共 15分)①刚刚懂事,读过几年私塾的父亲就一字一顿地教我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还多次让我跟着他高声朗诵《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②念是念了,也歌唱似得朗诵了,其实只是挂在嘴上而已。
年龄稍大以后,特别是亲眼目睹了村民们为了粮食所付出的艰辛劳动,才逐渐掂出这些格言和诗句的分量。
③三月播种。
一家人随着东方的第一缕霞光早早起身,把冒出娇嫩芽尖的稻种,小心翼翼地均匀地撒在秧床上。
④四月插秧。
辽阔的原野上,一方又一方的水田镜子般平整,倒映着蓝天白云,使人恍然觉得,那些身手矫健的插秧女是把碧绿的秧苗栽插在青天之上。
⑤五月,六月,七月。
⑥追肥,拔草,治虫。
⑦高温悄悄来了,村民们像照料子女一样侍候庄稼,不怕苦,不怕累,只要庄稼长得好,就喜笑颜开,心满意足。
天热闷人,他们说:“好!不冷不热,五谷不结呀!”双腿被蚊虫叮得奇痒难忍,被蚂蟥吸得鲜血淋漓,他们只是笑笑。
终于,稻谷一天比一天饱满了,远远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稻田逐渐变得金光闪烁,气象万千。
⑧村民们不辞劳苦种植粮食的过程,使自幼在农村长大的我印象深刻,而村民们对粮食无比珍惜的情景,更是让我终身难忘!邻居房大伯,每当新谷登场,他最爱的是先煮一锅新米粥细细品尝。
他喝粥时的陶醉神态,使人觉得,他喝的不是粥,而是人间难得一见的美食。
更难忘的是,一碗粥喝罢,他要仔仔细细地把碗舔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粥液,那碗便如水洗过一般。
⑨第一次见房大伯舔碗,我很以为怪,回家告诉父亲,父亲神情庄重地说:“你记住,这就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⑩此生见粥多矣!最难忘的是那个全民饥饿的年代,村民们被指示拆灶砸锅,全部到大食堂吃饭。
那时家家断炊烟,户户无鸡鸣,食堂每天只供应两顿粥。
分粥时,两名服务人员一人用大铁铲在一个大缸内不停地搅拌,让沉在缸底的少得可怜的米粒浮上来,另一人负责往满脸饥饿的村民碗里舀粥。
说是粥,其实是稀汤,碗里的米粒屈指可数……但是,在饥饿面前,人与人之间却显现出相濡以沫的真情。
那时,我们大学生里多数男生到月底总要饿一两顿,甚至一两天。
这时,早就留心的女同学会伸出援助之手:“呶,我这儿有吃不完的饭票,给你们……”面对桌上小小的一卷饭票,男生们推来让去:“我不饿!我不饿!”饭票往往被硬塞到最瘦弱的男生手里。
其实,她们哪里是“吃不完”?他们哪里会“不饿”?这盘中粒粒,又岂止是普通的生活小事?11我庆幸我的儿孙们赶上衣食无忧一天比一天幸福的时代。
单就米粥来说,什么八宝粥、银耳绿豆粥、莲子荷叶粥等等,花样翻新,名目繁多。
我仍然固执地要求我的儿孙们什么时候都不可忘记古训!儿孙们接受了我的意见,并付诸日常生活中。
那一天,我见到正上小学三年级的孙儿,在饭桌上严肃地批评刚上小学的孙女:“提醒你多少次了,你总是改不了到处丢饭粒的毛病!不是刚背过唐诗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12我听后欣慰地笑了,笑着,笑着,却又不知怎的忽然间热泪盈眶……(选自《文人品粥》,有删改)13.对父亲的教导和《悯农》的内涵,作者有一个理解的过程,请把这个过程补充完整。
(3分)刚刚懂事,→年龄稍大,→上大学时,14.请简要赏析选文第⑧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请从词语的运用和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5分)15.选文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选文⑩—⑫段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7分)(二)阅读说明文《辣椒》,完成第16-17题。
(共8分)①辣椒,又叫番椒、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
辣椒属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
②辣椒的功能多样。
辣椒能刺激口腔黏膜,引起胃的蠕动,促进唾液分泌,增强食欲,促进消化。
辣椒也具有杀菌作用。
当人摄入辛辣食物后体内温度急剧上升,这样就可以抑制食物中的有害病菌的繁殖或者杀死有害细菌。
辣椒还能暖胃驱寒。
《食物本草》中说,辣椒能温暖脾胃。
如果遇寒出现呕吐、腹泻、肚子疼等症状,可以适当吃些辣椒。
同时,辣椒也具有燃烧脂肪的功能。
辣椒含有一种成分——辣椒碱,它可以通过扩张血管,刺激体内生热系统,有效地燃烧体内的脂肪,加快新陈代谢,使体内的热量消耗速度加快。
据测算:进食一餐辣味之后,可以消耗大于25%的卡路里热量。
③辣椒为什么会辣呢?最近,科学家解开了这个秘密。
这种让吃不惯辣椒的人眼泪直流的灼痛感觉,可能是辣椒保护自己的种子不被哺乳动物吃掉的一种策略。
辣椒中含有一种被称为辣椒素的物质,能够刺激皮肤和舌头上感觉痛和热的区域,使大脑产生灼热疼痛的辛辣感觉。
科学家研究发现,辣椒果实被小型哺乳动物吃掉,种子经消化排出之后,几乎不能再发芽。
而鸟类的消化系统基本不对辣椒种子造成伤害。
科学家认为,辣椒之所以辣是出自保护自己的作用。
辣椒不想让动物(哺乳动物)把它们的果实吃掉,所以才在辣椒果实里产生了辣椒素,这样吃不了辣的动物就会放弃。
而鸟类却丝毫吃不出半点辣味,辣椒素能给它们清爽的感觉,还有止痛的功效。
所以鸟类吃起辣椒来像在嚼口香糖,而果实中的辣椒籽则会完整地经过鸟类的肠道排泄出来,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播种。
④辣椒作为一种美食,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
印度人称辣椒为“红色牛排”,墨西哥人将辣椒视为国食。
在我国,辣椒在许多地区都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甚至没有它就无法下饭。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当辣椒的辣味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机体的神经系统会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加、肠胃蠕动增快而加倍“工作”;同时兴奋性的刺激会使大脑释放出内腓肽,再吃下去,大脑又会以为有痛苦袭来,于是释放出更多的内腓肽。
内腓肽会促进大脑内另一种物质——多巴胺的分泌。
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它相当于每个人体内的“奖励系统”的物质基础,是一种类似肾上腺素的物质,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
于是享乐主义的大脑让我们吃辣吃上瘾了,以至于闻到浓郁的辣味就有进食的冲动。
16.本文②-④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再说明,最后说明。
(3分)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借助文章相关内容,分析下面材料中所写的现象各印证了辣椒所具有的什么功能,并作简要解释。
(5分)材料一:吃完辣椒后,让人汗水直流,身体里像包裹着一团燃烧的烈火,欲罢不能,越吃越爱吃。
近些年来,有人尝试食用辣椒或辣椒制品来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