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数学教案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器的认识和使用。

2.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数学运算。

教学难点:1. 计算器各按键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2.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正确、快速地使用计算器。

教学准备:1. 计算器若干台。

2.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二、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实物,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好奇心。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计算器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2. 学习计算器的认识(1) 教师讲解计算器的各个按键的功能及名称,如数字键、加减乘除键、等于键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朗读各个按键的名称和功能。

3. 练习使用计算器(1) 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如23+45、78-27等,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完成计算。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进行示范操作,讲解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 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三、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 完成课后练习,如P37第1题和第2题。

四、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课后评价教师通过课后评价,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计算器使用能力进行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24点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技巧。

2. 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总价和找零等。

七、课程拓展1. 教师可以介绍一些计算器的高级功能,如科学计算器、图形计算器等,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更多用途。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人教版 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学设计
师:刚才我们班的小推销员们把手中的计算器的情况介绍的很清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各个按键的名称,键盘上有哪些键?
2.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例1
师:刚才我们大家一起认识了计算器,那你会用计算器吗?
生:会。

出示:386+179=,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

师:你是怎样使用计算器计算的?
生:先按,屏幕上显示386,再按,屏幕上显示不变,再按,屏幕显示179,按,显示结果565。

学生自由练习,用计算器算一算:825-138=,312÷8=。

教学例2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
9999×2=________
9999×3=________ 学生汇报。

学生自由练
习。

学生畅所欲把课堂教给学。

计算器教案反思

计算器教案反思

计算器教案反思标题:计算器教案反思引言:计算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

然而,如何正确地使用计算器并将其融入教学过程中,是我们作为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本文将对计算器教案进行反思,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1. 确定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方面的基本能力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和限制。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介绍。

2. 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3. 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导入阶段:引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提出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场景,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2. 理论讲解阶段:通过示范和讲解,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并结合具体的数学例题进行演示。

3.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通过练习和解题,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技巧,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总结归纳阶段: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体会,教师进行总结和归纳,强调计算器的作用和限制。

四、教学评估:1. 检查学生对计算器基本操作的掌握情况,例如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运算符号的使用。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合理运用计算器,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正确。

3. 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陈述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与改进: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计算器的使用。

2. 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和应用计算器,拓展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结论:计算器作为一种工具,可以有效地辅助数学学习。

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反思,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初步认识和应用 人教新课标 (1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初步认识和应用 人教新课标 (17)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计算器的初步认识和应用人教新课标 (17)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注意保护视力。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

2. 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 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及使用方法,四则运算在计算器上的实现。

2.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操作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形状、颜色等特征,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好奇心。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清除键等。

(2)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3)强调使用计算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按键力度适中、保护视力等。

3. 学生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每组一台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实践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五、课后作业1. 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操作计算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计算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便捷性。

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应用等环节,让学生对计算器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规范,培养学生的计算器使用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的应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的应用教学设计

计算器的认识及简单的应用教学设计计算器是一种能够进行数学运算的工具,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尤其是在数学教学和工程计算中很常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器的基本认识,并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应用教学。

一、计算器的认识计算器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子设备,可以进行基本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求平方根、百分数等。

它通常由键盘、显示屏和电源组成。

1.键盘:计算器的键盘上有数字键、运算符键和功能键。

数字键用于输入数字,运算符键用于输入运算符,功能键用于执行特定的功能。

2.显示屏:计算器的显示屏用于显示输入的数字、运算符和计算结果。

一般来说,显示屏可以分为一行或者多行,可以显示更多的信息。

3.电源:计算器通常使用电池作为电源,也有一些高级的计算器使用太阳能电池作为电源,可以不需要更换电池。

下面将设计一个简单的计算器应用教学,主要包括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和实际应用。

1.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以下几点:-认识计算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功能。

-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理解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0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计算器的外观和各个部分的功能。

-介绍计算器上的数字键、运算符键和功能键的作用。

-通过一些小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计算器键盘上的按键。

第二步: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20分钟)-通过例子的形式,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加减乘除。

-强调学生要注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的顺序,避免错误的结果。

-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实际的数学运算练习。

第三步:计算器的实际应用(20分钟)-介绍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常见应用场景,如商场购物结账、饭店付款、银行取款等。

-提示学生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百分数计算、平方根计算等实际应用。

-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第四步:巩固练习(20分钟)-准备一些计算器练习题,包括基本的数学运算、百分数计算和平方根计算等。

1.7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7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7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2. 能够熟练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

2. 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计算器,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器的名称。

2. 提问:你们知道计算器有什么作用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计算器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数学运算,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探究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键。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按下计算器上的功能键,了解其作用。

3. 教师示范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并讲解操作步骤。

4.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三、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1. 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展示和讲解。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展示和讲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的认识和应用。

2. 学生分享自己使用计算器的经验和感受。

3. 教师总结:计算器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帮手,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完成练习册上的计算题,尽量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 家长签字确认,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境越来越美了。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小学数学《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案及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案及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案及课后反思 1.使学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使学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1.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师制作的课件。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生:每套桌椅:115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

)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

)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准确。

(板书)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人们用计算器?(展示)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介绍)师:(课件出示计算器)你能看着这个计算器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按键名称,同时介绍它的功能。

)师:(其他键由教师介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教学设计与反思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笔寡�生了解计算器面板上的按键名称和功能,初步学会简单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较大数目的四则能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2�蓖ü�对计算器的使用,体验它的实用性,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3�笔寡�生体会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教具准备
1�泵扛鲅�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苯淌χ谱鞯�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这两年我们学校的变化特别大,校园的环境越来越美了。

上学期学校粉刷了教学楼,这学期又为同学们购置了新桌椅。

问:你能算算每套桌椅多少钱吗?
生:每套桌椅:115元。

75元40元
师:购置一套桌椅就要115元,你能快速地算出2套桌椅多少钱?10套呢?
出示各年级人数统计表(____年11月):
每套桌椅115元,每人一套全校共需多少钱?
师:那么学校这次为全校同学更换桌椅共花多少钱呢?下面就请同学们帮助学校快速、准确地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

(多数学生用笔算,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用自带的计算器算。

)
二、尝试研究
1�被惚ń峁�。

师:(问用计算器计算的同学)你怎么算得这么快?(生:我是用计算器算的。

)噢,还有哪些同学是用计算器算的?你是怎么想到用计算器算的?(生:计算器算得快、准。

)你能给大家演示一下吗?(师随学生演示把题写完整)
师:其他同学用什么方法算的?能给大家说说吗?(展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给我们介绍了笔算和用计算器算这两种方法,请你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学生初步体会计算器的优越性)
小结:同学们已经发现在计算较大数目时用计算器算好,使用计算器的好处是快捷、准确。

(板书)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

2�碧骄啃轮�。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人们用计算器?(展示)对计算器你还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简单介绍)
师:(
课件出示计算器)你能看着这个计算器给大家介绍一下吗?(学生介绍按键名称,同时介绍它的功能。

)
师:(其他键由教师介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按键都是我们常用的基本键,有些键由于我们学的知识有限现在还不能用,可以将来再学习,不同的计算器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键,我们可以在需要时边用边学。

师:刚才××同学用计算器解决了问题,其他同学想不想也用计算器算几道题?
出示:2 836+1 397=40 000-19 036=
637×842=18 576÷48×56=
要求:两人一组,用计算器计算。

算完后说一说:怎样用计算器算一道题?
反馈:你是怎样检查的?637×842=(用结果除以842看是否得637)(总结方法,师板书)
●三、实践应用
师:我们来解决几个生活中的问题。

1�背ぞ甭孤杪枭砀�502厘米,长颈鹿宝宝身高198厘米。

身高相差多少米?
2�泵考芡婢叻苫�5元,四(一)班15人购买这种飞机。

共花多少元?
3�碧丶叟D�29元1箱,买15箱大约带多少钱?
4�庇钪娣纱�在约21小时的飞行中共绕地球14圈,进行600 000千米旅行。

飞船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结果保留整数)
请小组合作任选两道题研究。

思考:当你遇到这种问题时,你打算怎样解决?
(多数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个别学生发现有的题不用计算器也可以计算,在反馈中经过同学间的讨论发现:第一题可以简算,第二题可以口算,第三题可以估算。

)
师:反思一下,关于计算器的使用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根据问题的特点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想谈的吗?
师:有些同学还发现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渠道继续学习。

课后反思
1�币匝�生为主体,从学生实际出发。

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要关注学生的个人知识和直接经验”。

在设计教案之前,我对两个班的学生(74人)进行了调查,其中只有2人未用过计算器,其他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

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本节课中设计了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做补充的环节,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价值与应用上。

2�鼻擅畎才牛�体验计算器的好处。

如何让学生体会用计算器的好处,我设计一个数目较大的计算(统计表求合计)。

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学生有的用笔算,有的用计算器算,在汇报时对两种方法我都呈现其计算过程。

能主动用计算器计算的学生选择计算工具的能力较强,很有成就感;而用竖式累加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能正确计算也显示了其较强的计算能力。

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交流,自然发现了用计算器计算的好处──快捷、准确,为今后合理选择计算方法做了有效的铺垫。

3�鄙�透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课实践应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有口算、笔算、简算、估算、计算器算,根据不同的情况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课堂设计较大胆,出示4个情景后让学生任选两个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内解决。

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学生由于刚学完计算器,所以很多学生都选用计算器算。

在汇报中,当有的学生指出第二题口算更好时,学生们恍然大悟。

于是有的学生说第三题可以估算,第一题还可以用简便算法。

体现了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渗透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狈此加虢萄�相结合。

我在学生用计算器和笔算两种方法后,设计了反思内容:请同学们反思在解决这个问题时用哪种计算方法好?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反思使学生体会到计算器的简便准确,同时引导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反思时机是,让学生解决四个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刚学完计算器这一计算工具,多数学生都用计算器计算,在反馈时有些学生提出较小的数可以口算,大约花多少钱时可以估算,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

以往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此时,我安排反思环节──
四年级数学教案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请你反思一下:通过解决这些问题你对使用计算器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有的说: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还可以用口算、估算、巧算。

还有的学生说:我认为较大的数用计算器算,较小的数可以
口算很快,当生活中不需要准确值时可以估算。

学生通过反思收获很大,相信在将来的计算中学生会合理选择计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