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力学基本原理学习钢筋《平法》
《钢筋工程平法》课件

钢筋工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验收时应检查钢筋规格、尺寸、数量、位置、锚固长度、搭 接长度、弯钩形式等是否符合要求,同时应检查钢筋焊接、机械连接等质量是否可靠。对于不符合要 求的部位应进行整改,整改后再次进行验收。
PART 06
平法钢筋工程案例分析
实际工程中平法钢筋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
检验方法
包括拉伸试验、弯曲试验 等,用于检测钢筋的力学 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检验标准
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确 保钢筋的质量和安全。
钢筋的连接方式和工艺
焊接
包括电弧焊、闪光对焊等,是 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
机械连接
如套筒挤压连接、锥螺纹连接 等,适用于不同直径和材质的 钢筋连接。
绑扎连接
通过铁丝将两根钢筋绑扎在一 起,适用于较小直径的钢筋和 临时固定。
连接工艺要点
确保连接牢固、稳定,符合设 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到施工的
便捷性和经济性。
PART 03
平法钢筋图纸识读
平法钢筋图纸的基本要素
图纸目录和说明
包含工程概况、图纸目录、钢筋符号说明等 。
基础结构图
包含基础构件的平面布置、标高等信息。
结构设计总说明
包含设计依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安全等 级等。
平法的原理
平法的原理基于平截面假定,即认为 结构构件的横截面在受力后仍保持平 面。通过这一假定,可以简化结构分 析过程,提高设计效率。
平法的应用范围和优势
应用范围
平法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桥梁等。
优势
平法具有简单、直观、易操作等特点,能够显著提高结构设计效率,减少施工难度和成本,同时保证结构的安全 性和稳定性。
钢筋课程讲解“平法”基本原理精品PPT课件

屋面
4 3 2 1 -1 层号
15.870
12.270 8.670 4.470 -0.030 -4.530 标高(m)
3.6 3.6 4.2 4.5 4.5 层高
1、柱的“平法”表示方法
KZ1所需要计算的钢筋工程量有哪些?
楼层名称
基础层
-1层 首层 中间层 顶层
构件分类 无梁基础 有梁基础
中柱 边柱 角柱
1、“平法”基本原理
视全部设计过程与施工过程为一个完整的主系统,主系统由多个子系统 构成:(1)基础结构 (2)柱墙结构(3)梁结构(4)板结构,各子系 统有明确的层次性、关联性、相对完整性 ——层次性:基础→柱、墙→梁→板,均为完整的子系统 ——关联性: 柱、墙以基础为支座——柱、墙与基础关联 ; 梁以柱为支座——梁与柱关联; 板以梁为支座梁——板与梁关联。 ——相对完整性: 基础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而无柱或墙的设计内容; 柱、墙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在支座内的锚固纵筋)而无 梁的设计内容; 梁自成体系,仅有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而无板的 设计内容; 板自成体系,仅有板自身的设计内容(包括锚固在支座内的纵筋) 。
3777
弯折长度a 取值 : 0.5LaE=0.5*34*25=425mm 0.6LaE=0.6*34*25=510mm 0.7LaE=0.7*34*25=595mm 0.8LaE=0.8*34*25=680mm h1(1160mm)大于0.8LaE(680mm),所以,a取6d和150的中的较大值 6d=6*25=150,a=150mm
一级抗震
40
25
钢筋的锚固、搭接值确定(03G101-1P34)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LlE与Ll
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钢筋安装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尺寸偏差检查、力学性能检测等。
钢筋平法在工程中的
05
应用实例
梁板类构件的钢筋平法应用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
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两种方 式,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板的平面表示方法
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包括板块集 中标注和板支座原位标注两种方
包括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两种类型,具体构造要求根据抗震等
级和轴压比确定。
基础类构件的钢筋平法应用
独立基础的平面表示方法
01
采用平面注写方式,包括独立基础集中标注和独立基础原位标
注两种方式。
条形基础的平面表示方法
02
采用截面注写方式或列表注写方式,具体表达内容包括基础底
面标高、基础顶面标高、基础截面尺寸等。
钢筋平法讲解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钢筋平法概述 • 钢筋平法基本原理 • 钢筋平法识图与标注 • 钢筋加工与安装工艺 • 钢筋平法在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 钢筋平法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措施
钢筋平法概述
01
定义与作用
定义
钢筋平法是一种简化的钢筋结构 表示方法,通过平面图纸表达钢 筋在构件中的布置、形状、数量 和规格等信息。
钢筋的剪切性能
钢筋在剪切作用下,断口呈斜截面, 剪切强度与钢筋的直径和材质有关。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机理
化学胶结力
混凝土中的水泥凝胶与钢 筋表面的氧化物发生化学 反应,形成化学键,产生 胶结力。
摩擦力
混凝土收缩时对钢筋产生 径向压力,使钢筋与混凝 土之间产生摩擦力。
机械咬合力
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 凝土之间产生机械咬合作 用。
钢筋平法学习(内部资料)

柱箍筋的计算
2号箍筋长度=[(b-2bhc-D)/(b边纵筋根数-1) ×间距j数+D]
×2+(h-2bhc)×2+2×1.9d+2max(10d,75) +8d
柱箍筋的计算
3号箍筋长度=[(h-2bhc-D)/(h边纵筋根数-1) ×间距j数+D]
板分布筋
板分布筋计算
• 负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
方式一:分布筋和负筋搭接150mm 长度=轴线长度-负筋标注长度*2+参差长度*2
板分布筋计算
• 端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
施工中这1根 不会布置
根数=负筋板内净长/间距(取整)+1
板分布筋计算
• 中间支座负筋的分布筋的根数计算
根数=布筋范围1/间距(取整)+布筋范围2/间距(取整)+1
柱、剪力墙基础配筋
• 03G101-1没有基
础部位钢筋的配 筋说明P40
• 只讲了地上部分
构件的配筋构造 及制图规则
平法原则计算柱钢筋量难点
基础插筋弯折长度判断 柱根判断分析 箍筋根数、长度精确计算 顶层柱类型判断、分析内外侧钢筋 柱 列式复杂、计算过程难 。。。。。。
三、梁钢筋的计算
柱
-
屋面 15.870
4
12.270
3.6
3
8.670
3.6
2
4.470
4.2
1
-0.030
4.5
-1
-4.530
4.5
层号 标高(m) 层高
柱 编 号 表2.2.2
钢筋平法教学

钢筋平法教学
钢筋平法是建筑中必备的技能之一,它是将钢筋在平面上按照设计要
求进行铺设的过程。
下面是钢筋平法教学步骤:
1.准备工具:测量尺、钳子、扳手、打包机、撬棒、张力机等。
2.绘制钢筋平法图:根据设计图纸,采用钢笔或者其他绘图工具绘制
出钢筋平法图。
3.制作平分网格:在绘制好的钢筋平法图上,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划分,制作平分网格。
4.切断钢筋:使用钳子和扳手将要使用的钢筋按照平分网格进行切断。
5.编织钢筋:按照行列顺序进行编织,先将横向钢筋和竖向钢筋交叉
编织,然后再将对角线钢筋和直角钢筋编织。
6.进行拉升:使用打包机和张力机对编织好的钢筋进行拉升,保持钢
筋之间的张力均衡。
7.完成钢筋平法:当钢筋被拉升到位后,使用撬棒进行微调,使其平
正无误,完成钢筋平法。
以上就是钢筋平法教学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钢筋平法的过程需要
保证每一道工序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建筑物的结构牢固,安全可靠。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

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第一篇: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钢筋翻样中《平法》要领总结该帖被浏览了1426次 | 回复了61次钢筋翻样之《平法》要领(之一)有些钢筋工同行新手应用《平法》时常发懵,晕头转向,不得要领。
本人从另一视角提取分类内容加以浅释,以帮助大家深入理解使用《平法》。
因水平所限,必然有不当之处,希望同道加以补充或指正。
钢筋的锚固长度为此构件中的纵筋伸入彼构件内的长度,以彼构件的完整边线起算。
如:梁伸入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础中;墙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锚固长度”应成为钢筋工的第一概念。
锚固长度是图集中的固定值。
在《平法》各本图集中均有列表。
锚固长度在101-1.3.4图集中总分两种:非抗震与抗震,内容是不同的。
选择锚固长度的前提条件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抗震等级,然后参照钢筋种类决定。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50mm。
非框架梁下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12d;非框架梁包括:简支梁;连系梁;楼梯梁;过梁;雨蓬阳台梁;但不包括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圈梁悬挑梁和基础梁另有规定。
当边柱内侧柱筋顶部和中柱柱筋顶部的直锚长度小于锚固长度时,可向内或向外侧弯12d直角钩。
当柱墙插筋的竖直锚固长度小于规定值时,需按照101-3图集32页右下角的表或45页右上角的表加弯直角钩。
框架梁上下纵筋及抗扭腰筋和非框架梁上部纵筋的锚固长度为0.4laE加15d直角钩。
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的绑扎搭接长度是以锚固长度为先决条件,再根据纵向钢筋搭接接头的面积百分率给出3个修正系数来计算。
在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0mm。
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是两个概念,不可混为一谈,各类构件各有具体要求。
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前提条件是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保护层厚度在图纸的结构说明页中均有详细规定。
一般情况下,无垫层基础是70mm;有垫层基础是35mm,柱是30mm,梁是25mm,板是20mm,薄板是15mm,图纸中均有具体规定。
钢筋平法总结

钢筋平法总结1. 引言钢筋平法是钢筋混凝土构造中一项重要的施工工艺。
它主要应用于板、墙、柱等构件的钢筋布置。
通过钢筋平法的施工,可以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和牢固连接,提高构件的抗弯、抗剪及抗震性能。
本文将总结钢筋平法的基本原理、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能够了解和掌握该施工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正确应用。
2. 钢筋平法的基本原理钢筋平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调整和控制钢筋的几何位置和数量,使其在构件内合理、均匀地分布。
具体原理如下:•几何位置调整:通过调整钢筋横、纵向的位置,使其满足设计要求的覆盖层和间距要求。
钢筋平法要求钢筋在构件内的平行线之间保持垂直,以保证构件的受力性能。
•数量控制:钢筋平法还要求控制钢筋的数量,确保布置的钢筋满足设计要求的受力和承载能力。
3. 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钢筋平法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钢筋加工和预制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将钢筋进行加工和预制。
加工时要保证钢筋的尺寸和形状准确无误,并按照构件的要求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布置工作的进行。
3.2 模板安装和调整在施工现场,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安装好相应的模板。
模板的安装应保证其位置准确、牢固可靠,并且满足施工的平整度和尺寸要求。
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模板的调整,以保证钢筋的平正布置。
3.3 钢筋布置在模板安装好后,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图纸,按照钢筋的布置计划进行钢筋的布置。
在布置过程中,要注意将钢筋与模板紧密接触,确保钢筋的平直和水平度。
3.4 固定和连接完成钢筋布置后,需要进行固定和连接。
固定可以使用钢筋扎带、铁丝等辅助材料,将钢筋牢固地固定在模板上。
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绑扎等方式,确保钢筋的连续性和牢固性。
3.5 检查和修正完成全部的钢筋布置后,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钢筋的位置、数量、尺寸等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存在错位、交叉等问题。
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正和调整,确保钢筋平法的质量和效果。
4. 钢筋平法的注意事项在进行钢筋平法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图纸的解析:在施工之前,要认真研读施工图纸,理解设计要求和构件尺寸,确保施工过程中的钢筋布置正确无误。
《钢筋平法讲解》课件

高强度钢筋具有更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减少钢材的使用 量,降低结构自重,提高结构安全性。
耐腐蚀钢筋
通过表面处理或合金元素添加等方法,使钢筋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 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热轧带肋钢筋
热轧带肋钢筋具有更高的粘结锚固性能,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 能力和抗震性能。
钢筋施工工艺的改进与创新
钢筋加工
01
按照图纸要求,对钢筋进行切割、弯曲、调直等加工,确保钢
筋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安装
02
根据施工图纸,正确安装钢筋的位置、间距和数量,确保满足
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求。
钢筋焊接与连接
03
采用合适的焊接或机械连接方式,确保钢筋之间的可靠连接,
提高结构的整体性。
钢筋施工的质量检测与验收
BIM技术的应用
通过建立建筑信息模型(BIM),实现钢筋平法的数字化管理和协同设
计,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02
智能化设计软件的开发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开发能够自动优化钢筋平法的智能化设
计软件。
03
数字化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
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对钢筋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
确保施工质量。
平法钢筋图的识读方法
了解图纸目录和说明
在开始识读平法钢筋图之前,应先了解图纸的目录和说明,了解 图纸的内容和用途。
分析图纸内容
根据图纸目录和说明,分析图纸中的各个部分,包括基础、柱、梁 、板等,了解各部分的钢筋配置和构造。
结合规范和图集
在识读平法钢筋图时,应结合相关的规范和图集,了解钢筋的规格 、间距、锚固长度等参数。
04 钢筋平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方便施工角度考虑的,即由外到内是:第一层,剪力墙水平钢筋;第二层,剪力墙的竖向钢筋和暗梁的箍筋(同层);第三层,暗梁的水平钢筋。
力学上有专门的计算公式,需要根据钢筋的直径、表面粗糙程度、受力大小等,计算出锚固的长度。简单说,该计算公式的原理就是找到一个临界点:钢筋刚好拔出的那一瞬间,刚好断裂。这样你可以明白为什么级别越高的钢筋它的锚固长度越大了吧?
搭接也是这个概念。但有的人疑惑,为什么直径不一样的钢筋搭接,要用直径小的钢筋计算出的搭接长度呢?打个小小的比喻:一根粗绳子可以承受100牛的拉力,而一根细绳子只能十牛,两根绑扎在一起,用力两边一拉,哪根先断呢?毫无疑问,细的会先断裂。并且当施加的力到十牛时,这个结合就已经被破坏。所以采用100牛的拉力的话,有90牛是浪费的。钢筋搭接就是如此,搭接长度只要满足两钢筋被拉开的瞬间,细的钢筋刚好断裂就足以!
请看下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力学示意图。
可以想象,假如梁的下部钢筋在跨中处搭接,结果会是怎么样?结果一定是在跨中搭接,受到梁内部最大的拉力,of course 容易断裂了!ﻫ可以引出《平法》中那些经验做法:ﻫ①梁上部要有支座负筋,并且通常伸入支座三分之一跨长ﻫ②梁的上部钢筋要在跨中搭接;下部钢筋要在支座两边三分之一跨长处搭接。
③支座的两端往往需要箍筋加密(抗震加密)
2.锚固、搭接的力学原理ﻫ在理想情况下,钢筋当然是能不需要搭接最好,就像混凝土能最好一次性浇筑一样,一个整体总会比两个结合的内力要强。但因为混 凝土有水化热等等原因,并不能一次性把整栋大楼浇筑好;钢筋因为生产、运输等原因,并不能长到刚刚好的长度。所以规范的市场里,钢筋一般是9米,或12米的规格。这是从市场层面解释为什么要有搭接。ﻫ 我们想想为什么需要锚固?把一个小木块架在墙上,或者用铁钉钉在墙上,结果是不同的吧?用铁钉当然比单纯架在墙上更能稳固木块,问题是:铁钉要多长才能做到固定木块,又不浪费呢?
3.万能的内折角定律
所谓的内折角,我不文字解释,直接上图更形象 。
(如左图,钢筋在转角处弯折,这样的危险就如右图所示,当钢筋两端都有拉力时,角处是“尖锐又脆弱”的,很容易就被破坏了。)
因此,无论在任何构件任何情况下,都绝对不允许内折角出现。解决的办法就是钢筋一定要伸到底。
可以看到《平法》无时不刻在运用这个定律,如果你有一天看到没有伸到底就弯折的的钢筋,那么你一定要自信的站出来,对设计人员说这图纸出错了。比如:
为什么是这样呢?请观察下图,在基础底面受到均匀土应力的情况下:
其受力结果如下图:
很明显,在上有柱子顶住中心,下有均匀的土应力情况下,独立基础是长边的弯曲更多!因此长边的受力更多。所以将长边的钢筋放在下面,短边钢筋置于上面。此时短边钢筋受力不多,基本等于分布钢筋的作用,起到固定长边钢筋,形成钢筋网的作用。
1.梁的上下部钢筋搭接位置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梁最基本的一种破坏时的情形。
一根梁,两端都有支座(等于在柱子上),我们在中间施加压力,想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如果你知道答案是梁最终会断裂,那么,想想裂缝最先出现在什么地方呢?
很明显,梁的下部会最先出现裂缝。力学实验证明,下部钢筋会断,上部钢筋会在中部被挤压成“灯笼”。
4.受力钢筋布置位置靠外定律
这个定律是相对于分布钢筋等构造钢筋说的。打个比方说,一道剪力墙,是水平钢筋在外面,还是垂直钢筋呢?又比如板,长边和短边的钢筋哪个是在下面呢?是随便哪个靠外都可以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这个规律就是:哪种钢筋受力更大,它就更靠外。比如说是独立基础的钢筋:长向钢筋在下,短向在上。
从力学基本原理学习钢筋《平法》
———————————————————————————————— 作者:
———————————————————————————————— 日期:
《力学》是学习《平法》的基础知识,只有掌握了力学,才能理解平法为什么要那么做。比方说梁的钢筋,为什么上部钢筋只能在梁跨中搭接?而下部钢筋就只能在支座旁边三分之一跨的长度范围内搭接?如果不知道原理,不多问一个“为什么”,就不能真正说“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