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
新能源电动汽车性能参数计算方法

⚫ 电动汽车总电压选择与车辆类型及行驶性能有关。
⚫ 电压等级越高,获取同等功率电流越小,
电压等级越低,获取同等功率电流越大。
⚫ 电流过大,线路损耗越大,电能利用率下降。
⚫ 电压等级高,绝缘要求增加,车辆防护、线路绝缘等级及绝缘 性能要求就更加苛刻,成本增加。
⚫ 目前国内电动汽车电压常用值较为繁杂
总质量越大,电压选择就相应较高
⚫ 单位 km/(kW·h)
⚫ 比能耗
⚫ 单位里程单位质量能耗
⚫ 单位 kW·h/t/km 电动汽车能耗经济性评价指标 ⚫ 单位里程容耗 ⚫ 单位里程消耗电池组电量 ⚫ 单位 A·h/km ⚫ 单位容量行驶里程 ⚫ 消耗单位容量行驶里程 ⚫ 单位 km/(A·h) ⚫ 比容耗 ⚫ 单位里程单位质量容耗 ⚫ 单位 A·h/t/km
⚫ 最高车速
驱动力是否合适
ut = 轮r = 2n轮 r
60
(m/s)
Ft
=
Tt qiμT r
= 2n轮 r 3600 (km/h)
60
1000
i = 0.3768 nr ut
=
0.3768n轮r
=
0.3768
n电机r ig i0
=
0.3768
n电机r i
(2)爬坡状态下的传动比需求
⚫ 车速控制在 10~20km/h
汽车的空气阻力系数与迎风面积
车型 典型轿车
客车 货车
迎风面积A(㎡) 1.7~2.1 4~7 3~7
空气阻力系数CD 0.3~0.4 0.5~0.8 0.6~1.0
3. 坡度阻力
Fi = G sin a = mg sin a
⚫ 道路的坡度 坡高与坡的底长的比值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

内容提要关联国标与驱动系统相关性NA无关于电池从设计生产到回收的相关责任实验方法:实验项目:(10m法和3m法)车辆宽带/窄带电磁辐射发射限值GB/T33012.2-20163.ESA对电磁辐射的抗扰实验:12.13 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殊要求无条件,测量方法、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害气体/物质排放、产生热量、过电流断GB 18384.3-2020 GB/T16935.1电源接通和断开、车辆和外部电源的物理连接、行驶和反向行驶、驻车、电磁兼容GB 18384.1-2020 GB/T19596电池单体/包或系统安全要求、实验条件、实验准备GB/T2423.4/17/43/56 GB/T4208-2017GB/T28046.4-2011已被GB 18384-2020代替已被GB 18384-2020代替已被GB 18384-2020代替电网供电(Kw)2.30分钟最高车速/加速性能实验/爬坡车定义2.关于供电车被结构、IP等级插头插座:GB2099.·1/GB1002车辆接口:GB/T20234.2-2015详见《新能源产品形式实验认证项目》术语和定义:GB/T2900.25,GB/T2900.33,GB/T19596GB/T 18488.1中相关参数的实验验证方法GB/T2900.33,GB/T19596,GB/T 18488.1电动汽车常用词词典术语和定义:GB/T2900.41,GB/T24548,GB/T30038,系统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与国家标准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的基本性能参数定义GB/T11918.1-2014 2.试验用导线:GB/T-交流充电接口额定值车辆接口的电气参数、布置方式及尺寸术语和定义:GB/T 20234.1-2015直流充电接口额定值车辆接口的电气参数、布置方式及尺寸术语和定义:GB/T 20234.1-2015DC/DC变换器产品外观要求、输入输出特性、保护功能、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NA充电机与BMS之间通信协议、通信网络;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充电总体GB/T19596,SAEJ1939,ISO11891-1相关基本概念的定义1.术语和定义GB/T195962.动力性能GB/T18385通用测试条件、通用测试循环、容量和能量、功率和内阻、无负载容量损失、存储定义和术语:GB/T19596通用测试条件、通用测试循环、功率和内阻、无负载容量损失、存储中能量损失、能量效率定义和术语:GB/T19596已被GB30381-2020代替工况循环寿命、纯电动乘用车用能量型蓄电池工况循环寿命、插电式和增程式电动方法术语和定义:GB/T2900.41,GB/T19596已被GB30381-2020代替关于新能源电池单体和模组的出厂检测和型式检测相关试验术语和定义:GB/T2900.41,GB/T19596关于系统的架构、车载平台、企业平台和公共平台基本要求一般要求、功能要求、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2960.1-2016一般要求、通信连接、信息传输、统计信息上报、连接断开、信息补发、数据包结构和定义、数据单元格式和定义GB/T 32960.1-2016 GB/T 19596动力蓄电池编码规则术语定义:GB/T 19596关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限值的计算方法术语和定义:GB/T 18386-2017,GB/T 19596电动汽车信号装置中标志及颜色1.术语和定义GB/T4782/19596,GB4094态参数测量精度、SOC估算、电池故障诊断、绝缘性能、耐电压、电器适应性能、术语和定义:GB/T4365,GB/T19596-2017,车载充电器的外观、充电特性、保护功能、电气安全、电磁兼容2016,GB/T17626.4-2018,GB4824-2013,GB/T18655-关于一致性检测要求/系统及内容,BMS测试,充电机测试术语和定义:GB/T17178.1-1997测试条件/车辆要求/测试项目直流充电装置GB/T20234.3-2015NA NA应满足IP67;火灾预警5 min给出报警信号3.储能装置要求2.电压部件的绝缘电阻/防水性能:GB 18384-2020NA NA 关于排气噪声、噪声质保期、噪声的生产一致性检查和判定准则(72dB不超过1)关于相关实验标准和背景条件试验条件及方法术语定义:GB/T 19596,GB7258电动汽车仪表特有的指示或显示内容术语和定义:GB/T18384.2-2015,GB/T19596,QC/T 213车辆碰撞后,对电池的防触电保护、电解液泄漏、REESS等安全要求18384正面碰撞:GB11551或脉冲电压波动影响的内容。
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及验证技术研究

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及验证技术研究一、引言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仅可以减少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便捷、轻松和低成本的交通方式。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和可靠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
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整车性能测试及验证技术研究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技术1.测试项目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车速、加速度、行驶里程、续航里程、能量消耗等项目。
这些项目都需要在专业的测试设备和测试场地中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测试设备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需要使用到各种专业测试设备,包括车辆动力性测试仪、发动机测试机、驱动电机测试机、制动测试机等。
这些设备通常需要在认证机构或者专业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及认证,以保证其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测试标准为了保证测试结果的科学、全面、可比和可靠,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测试需要遵循一些严格的测试标准和流程,例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等。
合适的测试标准可以帮助保证测试数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也有利于推广和应用测试结果。
三、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验证技术研究1.验证目的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验证是指通过验证新能源汽车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是否满足性能、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以便在产品研发、上市销售和运营等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
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验证需要从设计前期到后期全过程进行,减少工程设计缺陷对验证结果的影响。
2.验证方法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验证的方法主要包括仿真验证、试验验证和使用验证三种。
其中,仿真领域不断提升,为现代汽车设计师提供了准确的预测能力,试验验证可以通过实验室的试验设备对新车型进行测试,而使用验证则需要通过车辆服务和监测来确定车辆的性能。
3.验证标准新能源汽车整车性能验证需要遵循一些行业标准和规范,例如ISO标准、EU标准、CE标准以及中国标准等。
基于电池SOE预测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基于电池SOE预测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林仕立;宋文吉;吕杰;冯自平【摘要】The state of energy (SOE) estimation wa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electric vehicle driving range prediction.Based on the basic definition of SOE,the thermal parameters were introduced to modify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bined with some influence factors,such as vehicle quality,driving resistance,battery performance and driving conditions,the power supply and demand model was researched and the driving range prediction method based on SOE was established.It could be verified through the standard cycle test that the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was 4.09%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were closer to the actual values.%提出采用电池能量状态(SOE)估算以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预测的精度.在基本SOE定义的基础上,引入热能参数对数学模型进行修正,结合车辆质量、行驶阻力、电池组性能及行驶工况等影响因素,研究电动汽车供需功率模型,建立基于SOE的续驶里程预测方法.标准循环测试工况验证表明:该方法的精度比传统方法提高了4.09%,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期刊名称】《电池》【年(卷),期】2017(047)003【总页数】3页(P137-139)【关键词】能量状态(SOE);电动汽车;续驶里程预测;供需功率模型【作者】林仕立;宋文吉;吕杰;冯自平【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6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912.9续驶里程的准确预测是电动汽车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的评价探讨

电动汽车动力性及经济性的评价探讨在动力性方面,我国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主要是依据是国标《GB/T 18385 2005 电动汽车动力性试验方法》,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最高车速,30分钟最高车速,加速能力,爬坡车速,坡道起步能力等。
在经济性方面,经济性评价指标主要依据国标《GB/T 18386 2005 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测试工况分为60km/h和NEDC循环工况,评价指标主要有能量消耗率和續驶里程。
针对经济性评价而言,不同的国家,在选择循环工况和方案时有着不同的规定和标准,对于行驶工况的开发而言,最初是针对传统的燃油汽车的排放以及油耗的检测,当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还没有形成针对性的行驶工况的评价体系,在进行评价和实车测试时,还是遵循传统汽车的行驶工况来进行,例如参考欧洲经济委员会的ECE-15的标准,以及为了满足市郊路面的行驶状况而修改的EUDC市郊工况;另外还有日本所推出的10?15工况和其最新修订的JC08工况;美国相继也制定了一些工况标准,如:UDDS、SAE等。
对于我国的国标而言,除了所指出的NEDC工况外,一些研究单位和科研院所还针对不同地区的路况建立了一些典型的工况数据,如北京地区的工况、长春地区的工况以及西安地区的工况等,基于这些工况来对整车的路面性能进行评价[1-3]。
此外,针对评价纯电动汽车最高车速、爬坡能力、加速时间、能量消耗率以及续驶里程等动力性与经济性评价指标,不同的车型有着不同的性能指标,而对于相同的车型,由于有着不同的电动机参数和传动系统参数的匹配,导致其能耗和动力性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在选择车型和实施定量计算时,如果对于一个车型而言,其方案选择和性能指标相对于另一个车型较高时,性能优势较为明显,倘若各指标之间优劣交错,这就需要重新对比评价。
对此,在各国国家标准中还少有提及车辆的综合评价标准[4-6]。
1 电动汽车动力性评价指标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动力性需求方面,和传统汽车基本类似,在GB18385-2005中所列出的评定车辆动力性的参数主要是加速时间、最高车速和最大爬坡能力。
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

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汽车成为了未来出行的主流选择之一。
然而,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制定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成为了一种可能的解决方案。
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顾名思义,是指电动汽车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消耗的能量的限制。
这个限制通常是以每公里消耗的能量单位来衡量,比如千瓦时/公里。
制定这个限值的目的是为了控制电动汽车能源的消耗速度,以延长其续航里程。
为了制定合理的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考虑电动汽车的使用环境和路况。
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路况对电动汽车的能耗有着明显的影响。
例如,城市交通拥堵会导致电动汽车在慢速行驶中能耗增加,而高速公路上的行驶则会降低能耗。
因此,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需要考虑到不同路况下的能耗变化。
其次,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还需要考虑到电动汽车的车型和尺寸。
不同的车型和尺寸对能耗有着不同的影响。
一般来说,小型电动汽车通常具有更高的能效,能够更好地控制能耗。
因此,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时需要根据不同车型和尺寸进行区分。
此外,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还需要考虑到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
电动汽车的动力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是决定能耗的关键因素。
通过调整这些系统的参数和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能耗。
因此,在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时,需要考虑到动力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的特性和性能。
最后,制定能量消耗率限值还需要考虑到电动汽车的舒适性和使用体验。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也不能以此牺牲舒适性和使用体验。
制定过于严格的能量消耗率限值可能会导致电动汽车在加速和行驶过程中动力不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需要在保证续航里程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电动汽车的动力和舒适性。
综上所述,电动汽车能量第一阶段消耗率限值的制定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使用环境、路况、车型和尺寸、动力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以及舒适性和使用体验等。
EV-TEST电动汽车测评管理规则(2017版)

第一章 总则
1.宗旨
1.1 目的 EV-TEST 旨在面向消费者关注焦点,建立独立、公正、2 常规车组评价体系
4
EV-TEST 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NEDC 工况下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使用该续驶里程 试验结果作为评分依据。
2) 高温续驶里程 EV-TEST 规定了在高温环境、冷风空调开启、NEDC 工况下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 计算该续驶里程试验结果相对于常温续驶里程的下降率作为评分依据。 3) 低温续驶里程 EV-TEST 规定了在低温环境、暖风空调开启、NEDC 工况下的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试验方法, 计算该续驶里程试验结果相对于常温续驶里程的下降率作为评分依据。 4) 高速续驶里程: EV-TEST 规定了电动汽车在持续高速行驶工况下的续驶里程试验方法,根据该续驶里程试验 结果相对于常温续驶里程的下降率作为评分依据。 4.2.2 电耗(能量消耗率) EV-TEST 规定了在常温环境中、NEDC 工况下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的试验方法,使用该试验结 果作为评分依据。 4.2.3 充电 1) 兼容性 EV-TEST 规定了电动汽车与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机相互匹配时充电兼容性的试验方法。使 用与典型交流充电桩和典型直流充电机匹配的通过率作为评分依据。 2) 百公里充电时间 指电动汽车行驶 100km 所需要的充电时间。EV-TEST 规定了电动汽车百公里充电时间的试验 和计算方法,使用交流百公里充电时间及直流百公里充电时间作为评分依据。 3) 充电抗扰 EV-TEST 根据欧盟法规 ECE R10.04《Uniform provisions concerning the approval of vehicles with regard to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中充电抗扰测试方法进行浪涌 (Surge)与电快速脉冲群(EFT)抗扰度测试,对电网电能存在严重干扰情况下车辆充电适应性 与可靠性进行评估。 4.2.4 安全 1) 涉水电安全 EV-TEST 规定了电动汽车涉水的试验方法,根据是否通过试验作为该项评分依据。 2) 人体电磁防护 EV-TEST 规定了电动汽车人体电磁防护的试验方法,测量车辆在充电状态、匀速行驶、急加 减速等工况下车辆电磁场辐射的最大发射强度,依据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的 1998 版公众参考限值要求计算最小裕量,以该裕量值作为评分依据。 3) 电磁抗扰
日本电动汽车评价与测试

对于一次充电后的持续行驶距离 持续 性 能 的试 验 。
试验规范
对于E V动 力性 能评 价 相 关 的试 电 动 汽 车
况模 式 ( )下 的测 试 方法 作 为 技 图1
在J V 试验方法中,无论额定 I S E
试 验 还 是 最 高 输 出 试 验 ,试 验 时 的 转速 决 定 方 法 、 输 出 测 试 时 的旋 转 保 持 时 间 以及 输 出 抑 制 条 件 等 定 义 都 不 明 确 。业 界 普 遍 认 为 ,进 行 公 正评 价必 须尽快 进 行研 究 、完善 。 关于 电动 汽车 用J 0 工 况 一 C8 次 充 电的 行 驶 距 离 及 交 流 电力 消耗 的 中轻量 车试验 行驶 工 况 ,由1 l 0・ 5 工况 ( ) 改为 更 接 近 现实 行 驶条 图2 E V用试 验 工 况 也改 为 使用 J 0 工 况 C8
/
^ J I I l 『 I I
费率 ( 电耗 ) ( m/ Wh)也将研 k k
究 、 出台 。
^
1 00 0
1
试 验方法
E V不需 要像 内燃 机车 (C V) IE 那 样 做 排 放 试 验 和 燃 料 消费 率 ( 燃
2 1 — 人 民公 交 1 0 26 03
交 流 电耗 电率 可 以 用 一 次 充 电
置 。按 J V 规 定需 在 2 ℃进 行 静 置 法 ,现 在 还 没 有 作 为 汽 车 认 证 试 验 E S 5 际 完 成 的试 验 循环 数 乘 以一 个 循 环 方 便 起 见 , 现在 的 试 验 都 是 依 据 日 本 自动 车 工 业 会 编 制 的J V 的试 验 E 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三新能源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是电动汽车厂家极为关注的性能特征参数,也是用户最终使用过程中非常关注的性能指标。
本文就根据相关标准的规定对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及续航里程测试过程及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参照标准标准
● ISO 1176 道路车辆 质量 术语
● ISO 87151 电动道路车辆 道路操纵性能
● ISO 10521 机动车辆道路负载——在标准大气条件下和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的定义
● IEC 60687 交流电静态瓦时计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特征参数定义
电动车辆整车整备质量——包括电动汽车电池,不包括乘员或装载质量,但是包括燃料、冷切液、玻璃洗涤液、润滑油、随车工具和备用车轮、车载充电器、手提式充电器或车辆制造厂作为标准设备提供的手提式充电器的电动车辆的质量;
电动车辆的试验质量——电动车辆整车整备质量加上附加质量的总和;
参考能量消耗率——车辆经过规定的试验循环后对电池重新充电,从电网点中得到的电能除以试验所行驶的里程所得的值;
续驶里程——电动汽车从蓄电池完全充电状态开始到试验结束时所走过的里程。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过程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及能量消耗率测试试验主要包括以下4个步骤:
(1)电动汽车电池的初次充电;
(2)按照标准要求或技术规程要求的试验程序,测量参考续驶里程和从总电网上计算的能量消耗率;
(3)牵引电池的充电和从总电网上计算的能量消耗率;
(4)参考的能量消耗率的计算。
在每一个步骤之间,如果需要移动车辆,应该将电动汽车推到下一个试验地点(不允许再次给车辆充电)。
01 02 03 04电池的初次充电
除非车辆制造厂或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厂有其它的规定,电池的初次充电可以按照下面规定进行。
“电池的初次充电”指接收车辆时的电池的第一次充电。
当所规定的几个试验或测量连续进行时,给电池进行的第一次充电可以被认为是按照制造厂的规定给电池充电至全充满状态。
充电程序可以按照ISO 8715规定的常规充电方法进行。
设定试验程序的实施和距离测量
在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结束时记录时间t,在此之后4h内开始按照规定的试验程序进行试验。
如果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
应该按照ISO 10521设定车辆设定车辆道路负荷和在底盘测功机上模拟。
实施试验程序直达到试验程序规定的结束标准位置(车速不能达到30分钟最高车速的65%时;或车辆制造厂安装在车上的仪器提醒驾驶员将车辆停止时),然后对车辆制动,直到停止。
为了满足人员的需要,试验循环期间的间断不允许超过3次,总的时间累积不超过15min。
在试验循环结束后,试验车辆驶过的距离D用km表示。
测量值应该圆整到整数。
同时应该给出用小时和分钟表示所有时间。
应该在报告中给出试验循环期间所达到的最高车速、平均速度和行驶时间(h和min)。
电池充电和测量能量
在适当的试验循环完成后2h之内,将车辆用物理连接方式与电网相连接。
按照常规充电程序给电动汽车的牵引电池充满电。
在电网与车辆充电器之间连接能量测量装置,在充电期间测量来自电网的用Wh表示的能量E。
电动汽车应该在充电24h之后与电网的物理连接断开。
参考能量消耗率的计算
应该使用下列计算参考的能量消耗率C:C=E/D。
(圆整到整数,用Wh/km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