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乙肝的几个中医药方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乙肝、肝病秘方集乙型肝炎——乙肝汤(陈伯咸方)(组成)醋柴胡10g,全当归10g,杭白芍15g,云茯苓10g,生白术10g,鸡内金10g,大砂仁6g,血丹参15g,炒川楝子10g,醋延胡索10g,炒枳壳10g,绵茵陈20g,广陈皮10g,炒谷芽10g,炒麦芽10g。
(功效主治)养血疏肝,健脾和中。
适用于迁延性、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症见胁痛酸胀,食欲不振,面色无华,乏力便溏,情志抑郁,肝功反复异常。
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弦等症。
(方解)乙型肝炎其病毒深入营血,潜隐定位于肝,往往木郁土虚,代谢滞缓,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正不胜邪,故肝功能反复异常,多呈慢性化发展。
方中柴胡辛苦微寒,独能疏木化土,调和肝脾;当归、白芍乃动静相配,甘酸化阴,补血和营,养肝补虚,“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集砂仁、白术、云茯苓、鸡内金、陈皮、谷芽等多种益气健脾和中之药,庶得脾土健运,化食谷为精微以养肝;乙肝者气滞血瘀乃是必然,使用丹参、延胡索、川楝子、枳壳宣通气血而贯穿始终;茵陈苦平疏利,清肝利胆,促进代谢。
诸药协同,养血疏肝,健脾和中,理气活血兼清湿热,俾肝得脾养,脾得肝助,藏泄并举,运化升降自如,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自我调节、自我康复之目的。
(加减)肝郁化热者加牡丹皮;神倦乏力甚者加黄芪;不寐者加酸枣仁、焦远志。
(按语)乙肝病毒并非人体之所有,一旦感染,也应视为异常。
当劳倦过度,体质虚弱时便会发病。
用本方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可收转阴之效,不妨一试。
(方源)《陈伯咸临床经验荟萃》微信搜索行之医话公众号即可关注更多精彩内容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垂盆草方(丁济民方)(组成)干垂盆草60g(鲜者250g),当归10g,红枣5枚。
(用法)水煎2次,每次煎40分钟,分2次服,每日1剂。
本方可连续服数月之久;谷丙转氨酶降至正常范围以内,一般仍需再服数周为宜。
(功效主治)清热消肿,和肝健脾。
主治急性传染性肝炎、慢性迁延型肝炎谷丙转氨酶持续不降者。
中医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药方

中医治疗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药方【药物组成】党参15克、白术10克、云苓15克、女贞子12克、白芍12克、柴胡10克、连翘12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贯众12克、丹参18克、大青叶10克。
【功效】:健脾益肾,解毒化瘀。
【主治】:乙型肝炎或乙肝病毒携带者。
【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3次。
【方解】:乙型肝炎,特别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临床症状较少,甚或无明显不适,给辨证带来一定的困难。
究其病机,多缘正气不足,邪毒内侵所致。
邪毒久而不解,瘀阻经络,阻碍气机,又每致气滞血瘀。
因此,其病机可概括为脾气不足,肝胆湿热,毒瘀互结。
治宜扶正达邪。
方中党参、白术、云苓健脾益气,脾健则运化正常,气血生化有源,正气强盛,自能抗邪外出。
女贞子、白芍、柴胡滋阴柔肝,疏达气机,肝气通达,疏泄正常,则邪自去。
连翘、白花蛇舌草、贯众清热解毒,合茯苓、白术则清热利湿,使湿热得化,邪毒得除。
配柴胡则引药入肝,直达病所。
丹参养血活血,合柴胡则通肝络,合白芍则养肝血、柔肝体。
全方标本齐治,补泄兼施,寒温并调,疏散相合,故可治疗肝之病变。
【加减】:若大便干燥者,加虎杖12~15克;胁痛,舌有瘀斑者,加三七3克冲服,郁金10克。
急躁易怒,口苦者,加重柴胡用量,并加栀子10克。
若口苦、苔腻等,湿热较重者,加入茵陈、黄芩。
转自:中医可爱的理想的博客乙肝神效方(祖传秘方)处方:泽漆40克,黄芪2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大黄12克,苦参15克,柴胡12克,猪苓10克,赤芍15克,贯众10克,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两次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
疗效:服药一疗程95%肝功五项转为正常,病态症状消失,疗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64%,疗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77%,并产生抗体,自服药之日起,足3个月复查,保你收到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
注:方中主药泽漆,为国家统一标准正规命名,为大戟科二年生草本,绝不可用泽泻,泽兰,牛漆,干漆等任何药物代替,药用其茎叶,味苦,微笑寒,有小毒,临床常用于各种急慢性感染,疮疖肿毒,如传染性肝炎,各种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炎,胃炎,癣疮发痒等症。
中医治病中医方剂-乙肝

2、乙肝:
柴胡30(党参黄芪?)茵陈50茯苓40泽泻30连翘25枳壳25白术30 –50(根据大便情况)白芍30当归30丹皮30甘草15(栀子根据大便情况)红花20?
1、病理
1、男性,58岁,体重适中,患乙肝五年,肝功时好时坏,几年下来已吃几百服药,最近又不正常:小便发黄,大便微干,食欲不好,无力,舌干,口苦,脉玄数,总胆红素91.8,谷丙转氨酶169,谷草转氨酶83,大三阳:柴胡30茵陈50茯苓40泽泻30连翘25白花草30赤芍30当归30丹皮30白术30枳壳20甘草13,一月正常。
可去掉白花草,加栀子、党参。
大便一般不是干就是稀。
可改为:柴胡30党参30茵陈50栀子20茯苓40泽泻30连翘25赤芍30当归30丹皮30白术50枳壳25甘草13
2、马美兰,女,64,乙肝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DNA(HBV-DNA)1.16e+004,参考《420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高,血糖高。
生化汤+c粥。
肝病中药协定处方

肝病中药协定处方一、急性黄疸传染性肝炎治法:消炎、利胆退黄为主,降酶、降絮为辅基本方:茵陈30—60g,败酱草18g,黄连9g,黄柏9g,姜黄9g,郁金12g,杭菊12g,当归15g,党参15g,淮山15g,陈皮15g,甘草18g,大枣10枚。
加减:1、轻度黄疸,可去姜皮、黄柏加龙胆草、板兰根;2、发烧者去姜皮加黄参9g;3、便密加大黄6—9g;4、腹胀加霍香9g或木香9g。
二、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GPT较高)治法:降霉降絮利胆基本方:茵陈15g,败酱草18g,甘草18g,郁金12g,杭菊9g,银花9g,板兰根15g,龙胆草6g,当归15g,党参15g,淮山15g,陈皮0。
5g,甘草18g,大枣10枚。
加减:1、发热者加柴胡里胡15g、白茅根15g或大青叶15g;2、食欲不振加神曲10g,鸡内金10g,焦山楂15g,炒麦30g、谷芽30g。
三、迁延性、慢性肝炎(病程半年以上,后者病程一年以上)治法:1、活血收肝2、通脉收脾3、活血软坚基本方:软柴胡15g,茯苓30g,鳖甲30g,白芍15g,龙胆草6g,当归15g,郁金9g,元胡9g,败酱草12g,茵陈15g,淮山15g,党参15g,陈皮15g,甘草10 g,黄芪30—60g,大枣10枚。
加减:1、脾脏不肿大时,可去郁金、元胡。
脾大而肝不大时,可去柴胡、茯苓;2、根据主次,调节药量。
如:以收肝为主时,软柴胡用量偏大,以软坚为主时,则软柴胡用量偏小,鳖甲用量要加大。
四、肝硬化治疗1、早期肝硬化治法:1、活血软坚2、通脉收脾基本方:鳖甲30g,白芍15g,当归15g,川弓9g,郁金15g,元胡12g,败酱草12g,茵陈15g,淮山15g,党参15g,陈皮15g,甘草9g,黄芪30—60g,丹参30g,山楂15g,大枣10枚。
加减:霉、絮阳性时,加大茵陈、败酱草用量,另加银花、板兰根、龙胆草。
2、晚期肝硬化(腹水形成)治法:1、活血软坚2、通脉收脾基本方:鳖甲45g,白芍18g,当归30g,郁金18g,大腹皮30 g,车前子15g,木通12,茯苓30g,黄芪30g,木香9g,败酱草15g,茵陈18g,淮山15g,陈皮15g,太子参15g,甘草15g,丹参30g,山楂15g,大枣5枚。
乙肝神效方

乙肝神效方(一)
泽漆40克,黄芪20克,青皮10克,陈皮10克,大黄10克,苦参15克,柴胡12克猪苓10克,赤芍15克,贯众10克,甘草10克。
每日一济,水煎服两次,早晚分服,30日为一疗程。
疗效:用药一疗程,95%肝功能转为正常,病态症状消失,二疗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64%,三疗程,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77%,并产生抗体,三个月后复查,保你收到意想
到的神奇效果。
(注:泽漆不能用任何药物取代)
乙肝神效方(二)
青黛170克,血竭150克,沉香90克,犀角90克,共粉研过筛,制丸或制片,1000
日服两次,每次10片,忌烟酒,辣椒,
孕妇及月经期慎服。
2至3月,可使转阴率95%。
治乙型肝炎【特效即愈】

治乙型肝炎【特效即愈】
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临床表现为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等症状。
肝大,质地为中等硬度,有轻压痛。
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异常或持续异常。
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而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
1、
黄花倒水莲一两,鹰不泊一两,三碗水煲一碗水服,每日服一次,连服七日,症状消失,连服一个月大三阳可转阴。
2、
黄芪、白花蛇舌草、七叶一枝花各30克,西洋参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30--60天,可转阴。
3、薏苡仁、泽泻、芡实、郁金、青皮、土茯苓、半枝莲各20克,茵陈30克,苦杏仁、山豆根各10克,桔梗、木香、白豆蔻仁各6克,黄连2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服50天可转阴。
治疗115例,转阴100例,占87%。
4、柚子皮,每次3--4片煮水喝,每日一次,服2--4个月,乙肝病毒转阴。
5、甘露醇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三次,服30--50天,乙肝病毒转阴。
6、灵芝20克,虎杖10克,甘草5克,每日一剂,水煎服、二次,坚持服3--6个月,乙肝病毒转阴。
7、绿豆150克,每日一剂,煮稀粥或煎水,分2--3次吃,坚持两年,乙肝大三阳全部转阴。
8、鸡骨草,夏枯草各10克,水煎服,当茶饮,治疗243例,有效率94.3%。
(来自治疗乙肝病毒的中药配方)。
『乙肝』中药方--乙肝中医治疗12方

『乙肝』中药方--乙肝中医治疗12方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以黄疸、胁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为主证。
乙肝是西医的一个病种,在中医没有乙肝这一名称,常见的是肝气郁结、黄疸等称谓。
同时在治疗上也不同于西医抗病毒,中医着眼于人体的整个内环境。
下面介绍几个中医小验方,以供选用。
1.茵陈30克,栀子6克,生大黄3克。
热重加柴胡、黄芩各6克;恶心呕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胀加厚朴、枳壳各35克;食欲不振力噍司山9克尿黄加木通6充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2.茵陈30克,茜草18克,板蓝根15克,白茅根60克。
便秘加大黄;腹痛加郁金、延胡索;呕吐加枳实;腹胀加枳壳、厚朴。
儿童剂量酌减。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3.鲜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时,连服15日。
4.赤小豆30克,田基黄30克。
将田基黄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再加人赤小豆煮烂。
代茶饮服,每日3次。
5.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6.青黛4克,白矾2克,朱砂4克,共研细末,分7包,每包加一个鸡蛋清,每日服一包,开水冲服。
7.茵陈180克为末,制蜜丸,每丸3克,每次1丸,每日3次。
8.茶叶15克,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2周。
9.茵陈8克,大枣10克,白矾0.3克,粳米30克,食糖适量。
将茵陈和白矾一起人锅,加水煎煮25分钟,滤去药渣,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大枣一同煮粥,加食糖调味。
每日l剂,分早、晚两次食用,连服7日。
10.大青叶20克,田基黄20克,茵陈20克,鸡蛋2个。
将鸡蛋洗净外壳,与大青叶、田基黄、茵陈一起入锅,加400毫升水,共煮30分钟,滤出药渣。
吃蛋喝汤,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用,连服7日。
11.西瓜汁100毫升,蜂蜜10毫升,顿服,每日2—3次。
12.鲜蒲公英、鲜车前草各60克,洗净捣烂,用纱布绞汁,另用温水先冲服明矾末1.2克,经1小时后再服此药汁。
中医辨证施治乙肝患者的中药草方推荐

中医辨证施治乙肝患者的中药草方推荐乙肝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乙肝的辨证施治有着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医辨证施治乙肝患者的中药草方推荐。
一、阳盛阴虚型阳盛阴虚型是乙肝患者的常见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肝阳上亢,肝火偏旺,肝阴不足等症状。
针对这一证型,可以使用以下中药草方进行治疗。
1. 丹参饮组成:丹参、黄芩、柴胡、黄连、生地黄、山药、茯苓、白术、阿胶、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2. 五味子饮组成:五味子、黄芩、柴胡、生地黄、山药、茯苓、白术、甘草。
功效:滋阴养肝,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二、肝郁脾虚型肝郁脾虚型是乙肝患者的另一种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肝气郁结,脾气不足,导致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
以下是适用于这一证型的中药草方。
1. 柴胡疏肝饮组成:柴胡、白芍、白术、茯苓、半夏、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2. 枳壳苦参饮组成:枳壳、苦参、柴胡、白芍、白术、茯苓、甘草。
功效:疏肝解郁,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三、肝肾阴虚型肝肾阴虚型是乙肝患者中的一种较为复杂的证型,主要表现为肝肾阴虚,肝肾功能减退,导致身体虚弱等症状。
以下是适用于这一证型的中药草方。
1. 六味地黄丸组成:山药、山茱萸、熟地黄、枸杞子、牡丹皮、麦冬。
功效:滋阴养肝肾,补益精血。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2. 肝肾双补饮组成: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麦冬、丹参、黄芩、甘草。
功效:滋阴养肝肾,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将以上中药材研磨成粉末,每次取10克,用开水冲服。
以上所述的中药草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还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肝清热,养血柔肝。
主治:
乙型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清肝凉胆汤(xx主任医师)
组成:
当归,川芎,白芍,柴胡,丹皮,山栀,胆草,枳壳,
xx。
功效:
行气调肝。
主治:
传染性肝炎,右胁胀满,烦躁,口苦,四肢倦怠,大
便干,xx黄。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清肝饮(xxxx主任医师)
组成:
银花10克,蒲公英10克,野菊花15克,紫花地丁15克,夏枯草10克,青蒿梗10克,桑枝12克,白茅根15克。
功效:
清热凉血,透达伏湿。
主治:
慢性或迁延性肝炎。
用法:
水煎服。
疏肝汤(程门雪名中医)
组成:
制厚朴3克,妙枳壳4克,龙胆草9克,制香附9克,黑山栀9克,炒川芎4.5克,大腹皮9克,五灵脂9克,木贼草9克,陈香橼皮9克。
功效:
疏肝和络,活血祛淤,清热祛湿。
主治:
胁痛。二胁掣痛,脘长映背,溲黄,苔腻,脉细。
用法:
水煎服。
茵陈xx(xx教授)
组成:
茵陈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30克,霍香10克,泽兰15克,六一散15克,车前子、草各15克,大枣7枚。
功效:
清热利湿,活轿解毒。
主治:
急性病毒性无黄疸型肝炎。
用法:
水煎服。
。
以下十是从本人下载的几个药房,请版主给评论一下。
xx解毒汤(xx教授)
组成:
柴胡,黄芩,半夏各10克,茵陈18克,土茯苓,风尾草,草河车各15克。
功效:
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利尿渗湿。
主治:
胁痛,厌油腻。
用法:
每日1剂,水煎分服。
鸡平合剂(xx民教授)
组成:
鸡骨xx,平地木炭xx,xxxx,酢浆草。
迁肝方(xx教授)
组成:
生山楂30克,生白扁豆12克,生麦芽9克,刺蒺藜12克,龙胆草6克,青蒿9克,甘草豹子克,玉竹9克,木瓜9克。
功效:
疏肝和胃,清热化痰。
主治:
迁延性肝炎。
用法:
上药用水800毫升,慢火煎取300毫升,滤出。渣再入水600毫升,慢火煎取200毫升,两煎合在一起。每日1剂,早晚饭前分服。
清胆解毒方(xx教授)
组成:
水牛角15克,广郁金9克,黄连而3克(冲服),黄芩15克,栀子9克,丹参15克,蒲公英30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根,蚤休9克。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乙型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
清肝解毒方(xx教授)
组成:
柴胡9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半夏9克,黄芩15克,生牡蛎30克(先下),板蓝根15克,土茯苓30克,白茅根30克,蚤休9克,蒲公英30克。
功效:
清热解毒、xx郁化湿、活血消肿。
主治:
急性肝炎。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温服。
慢肝六味饮(xx教授)
组成:
党参15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甘草5克,川草解10克,黄皮树叶15克(无黄皮叶亦可用)。
功效:
健脾益气。
主治:
慢性肝炎。
用法:
先将上药国水,浸泡30分钟,再在火上煎煮30分钟,将2次煎煮药液混合。每日1剂,分2次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