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除臭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生物除臭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恶臭的产品,其主要特点是能够利用生物酶或活性菌群等生物技术来分解恶臭物质,达到去除恶臭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除臭产品市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本文将对生物除臭剂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生物除臭剂市场的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生物除臭剂市场在过去五年中年均增长率超过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生物除臭剂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市场规模有望继续扩大。
3. 市场竞争格局当前,生物除臭剂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商和品牌。
这些企业通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争夺市场份额。
根据市场分析,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生物除臭剂品牌有A公司、B公司和C公司等。
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市场营销等措施来提升自身竞争力。
4. 市场需求生物除臭剂市场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家庭、酒店、商场、办公楼和公共场所等。
在家庭中,生物除臭剂被广泛应用于厨房、卫生间等易产生异味的区域。
而在酒店、商场、办公楼和公共场所等场景中,生物除臭剂能够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更加舒适的环境。
随着社会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提升,生物除臭剂的市场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5.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除臭剂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目前,一种新型的生物除臭剂技术——纳米生物除臭剂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纳米生物除臭剂通过利用纳米技术,将微生物固定在纳米粒子上,提高了生物除臭剂的分子活性和稳定性。
这种新技术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改善生物除臭剂的效果,提升市场竞争力。
6. 市场发展前景生物除臭剂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生物除臭剂市场将会继续受到关注,并有望取得更大的突破。
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需要通过不断创新和改进来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生物除臭发展现状

生物除臭发展现状生物除臭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技术,主要应用于环境空气除臭、污水处理除臭、工业废气处理等领域。
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生物除臭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目前,生物除臭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并且在一些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首先是环境空气除臭方面,生物活性炭除臭技术日益成熟,其通过将微生物固定在活性炭表面,利用微生物降解气味产生的VOCs,从而达到除臭的效果。
此外,生物膜除臭技术也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地的气味治理中。
生物膜除臭技术利用微生物降解VOCs的能力,将微生物固定在介质上形成生物膜,再利用通气装置将气味通过生物膜进行降解,从而实现气味的除去。
此外,生物除臭技术在工业废气处理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高的工业废气,常规的物理、化学方法往往效果不佳,而生物除臭技术可以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种类和环境条件,实现废气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比如,利用生物滤床技术处理工业废气中的有机物,将含有有机物的废气通过装有微生物的滤料床,微生物降解有机物,从而实现废气的除臭。
此外,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生物除臭技术也得到了一些突破。
比如,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调制出特定菌种,针对性地降解特定化合物,提高了降解效率。
还有利用生物酶技术,通过提取、纯化和改造微生物产生的酶,实现废气中有机物的高效降解。
总的来说,生物除臭技术近年来取得了一些进展,应用领域逐渐扩大。
但与传统物理、化学除臭方法相比,生物除臭技术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降解效率有待提升等。
因此,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降解机理的探索和优化、降解效率的提高等方面,以进一步推动生物除臭技术的发展。
同时,还需要加强与其他除臭技术的结合,整合多种技术手段,形成多方联动、互补的除臭体系,提高除臭效果,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房间用除臭剂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房间用除臭剂市场调研报告前言本报告旨在对房间用除臭剂市场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规模、增长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需求等关键信息。
概述定义房间用除臭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房间内异味的产品,通常以喷雾、固体或电子仪器的形式出现。
其作用是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中和或分解异味分子,从而改善房间的空气质量和舒适度。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房间用除臭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由于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对除臭剂的需求也将增长。
市场增长趋势1.受全球环境意识的影响,消费者对绿色环保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市场上绿色、无毒、无害的房间用除臭剂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者对快速、方便的产品需求也在增加。
因此,市场上易于使用、操作简单的房间用除臭剂将更受欢迎。
3.消费者对产品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他们希望房间用除臭剂能够持久、彻底地消除异味,而不仅仅是掩盖或遮蔽。
竞争格局目前,房间用除臭剂市场上主要存在以下竞争品牌: 1. A公司:该品牌产品以高品质和广泛的产品线而闻名,市场份额居领先地位。
2. B公司:以绿色环保为卖点,产品特点是无香味,受到环保意识较强的消费者欢迎。
3. C公司:专注于电子式房间用除臭器,其技术创新逐渐吸引了一批忠实消费者。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消费者的深入访谈和调查,我们得知以下主要消费者需求: 1. 效果持久:消费者期望房间用除臭剂能够长时间持续发挥作用,延长房间内的香气和除臭效果。
2. 多样选择:消费者欲求多样性,希望市场上提供更多类型、气味和形式的房间用除臭剂,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3. 价格合理:消费者关注产品的性价比,在选择购买时会考虑价格因素。
4. 环保安全:消费者对产品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非常关注,希望购买的房间用除臭剂是绿色环保的。
市场机会与挑战市场机会1.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升级,房间用除臭剂市场前景广阔。
2024年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分析

2024年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分析引言室内除臭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去除室内异味的产品,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室内除臭剂市场逐渐兴起。
本文将对室内除臭剂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
1. 市场概述室内除臭剂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主要分为家用市场和商业市场两大类。
家用市场是指针对家庭用户的室内除臭剂产品,而商业市场则主要面向商业机构、酒店、餐厅等使用。
随着城市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以下是2024年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分析。
2.1 家用市场家用市场是室内除臭剂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家用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数据显示,家用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中年均增长约10%。
2.2 商业市场商业市场是室内除臭剂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商业机构、酒店、餐厅等使用室内除臭剂的需求量也在增加。
商业市场在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中占据一定份额,其规模也在逐年增长。
2.3 地区分析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较大,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人均收入较高,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更高。
而二三线城市和欠发达地区的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仍在逐渐增长。
3. 市场驱动因素分析室内除臭剂市场规模增长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3.1 生活水平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对室内异味的敏感度增加,导致对室内除臭剂产品的需求增加。
3.2 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发展导致城市居民面临更多的污染源,室内空气质量受到更多的威胁。
为了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人们对室内除臭剂的需求逐渐增加。
3.3 健康意识提升人们对于健康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也得到更多的重视。
室内除臭剂能够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分析报告引言生物除臭剂是一种以天然生物酶为基础的产品,用于消除室内和室外的恶臭。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生物除臭剂市场迅速发展。
本报告将对生物除臭剂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规模和趋势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生物除臭剂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稳定增长。
预计未来几年内,生物除臭剂市场将以每年5%的增长率持续增长。
市场驱动因素1.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人们对于减少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越来越重视,生物除臭剂作为一种环保型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
2.健康生活趋势: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生活方式,对于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生物除臭剂能够有效去除有害气味,提供清新的室内环境。
3.市场推广和宣传力度增加:生物除臭剂品牌通过各种渠道的推广和宣传活动,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吸引了更多的消费者。
市场竞争格局生物除臭剂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知名品牌和一些小型企业。
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品牌和营销手段等方面。
市场分析1.地域分析:生物除臭剂市场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
其中,北美和欧洲地区是生物除臭剂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区,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2.应用领域分析:生物除臭剂主要应用于家庭、酒店、医院、办公室等场所。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这些领域对于生物除臭剂的需求也在增加。
3.市场份额分析:根据市场调研数据,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的占有率较高。
然而,一些小型企业通过不断创新和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在市场中也取得了一定的份额。
市场前景生物除臭剂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几年内,预计生物除臭剂市场的销售额将继续增长,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未来生物除臭剂市场将涌现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结论生物除臭剂市场在环境保护和健康生活趋势的推动下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尽管市场竞争激烈,但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创新的营销策略,企业仍然有机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味剂市场调研报告

除味剂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对除味剂市场进行了调研分析,旨在了解市场规模、市场趋势、竞争态势以及未来发展前景。
该调研报告基于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为投资者和业内从业者提供有关除味剂市场的全面信息和有价值的见解。
2. 市场概述2.1 市场定义除味剂是一种能够去除或掩盖异味的化学物质,主要应用于家庭、餐饮业、医疗保健等领域。
除味剂市场以除味效果、成分安全性、气味持久性等特点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2.2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除味剂市场在过去几年内保持了稳定的增长趋势。
预计在未来几年内,除味剂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并达到xx亿美元的规模。
增长主要受到消费者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注和需求的推动。
2.3 市场分析2.3.1 主要产品类型除味剂市场主要包括空气清新剂、衣物除味剂、鞋垫除味剂等。
目前,空气清新剂是除味剂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2.3.2 市场应用领域除味剂市场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家庭、餐饮业、医疗保健、办公场所等。
家庭领域是除味剂市场的主要消费者群体,占据了市场份额的较大比例。
2.4 主要市场趋势2.4.1 绿色环保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关注增加,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除味剂产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绿色环保的除味剂产品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的重要方向。
2.4.2 创新产品的推出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除味剂市场的企业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如持久除味剂、中性除味剂等。
这些新产品的推出将进一步刺激市场的增长。
3. 竞争分析3.1 主要竞争对手除味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公司A、公司B、公司C等。
这些公司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销售渠道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3.2 市场份额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公司A在除味剂市场中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其次是公司B和公司C。
这些公司通过不断创新和广告宣传来保持其市场地位,并扩大市场份额。
3.3 竞争策略分析主要竞争对手在竞争策略上采取了不同的方式,如品牌宣传、产品创新、价格策略等。
2024年家用除臭剂市场发展现状

家用除臭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家用除臭剂是一种用于去除家庭环境中异味和恶臭的产品。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和居住环境的重视,家用除臭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蓬勃发展。
本文将分析家用除臭剂市场的现状,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参与者、消费者偏好和趋势等方面。
市场规模家用除臭剂市场的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全球家用除臭剂市场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以每年平均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市场增长更加迅速。
主要参与者家用除臭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参与者包括国际品牌和本地品牌。
国际品牌公司拥有广泛的市场渗透力和先进的研发能力,同时也面临着本地品牌的竞争压力。
本地品牌通常具有更深入的了解本地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优势。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家用除臭剂的偏好与个人需求密切相关。
根据市场调查,消费者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效果:消费者希望家用除臭剂能够有效去除异味,并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2.成分安全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家用除臭剂的成分是否安全环保,因此对天然成分和无害化学物质的需求增加。
3.持久性:持久的除臭效果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
市场趋势在家用除臭剂市场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趋势:1.健康与环保: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天然和有机家用除臭剂的需求持续增加。
这种趋势不仅在发达国家明显,也在新兴市场中有所体现。
2.创新产品: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具有创新特点的家用除臭剂产品,例如贴身携带型、自动喷射型、多功能型等。
这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便利性和多样性的需求。
3.线上销售:随着电子商务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线上购买家用除臭剂产品。
线上渠道的崛起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总结家用除臭剂市场正在迅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效果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随着健康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和有机产品的市场份额将继续增加。
创新产品和线上销售渠道也将成为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
为了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家用除臭剂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生物除臭剂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生物除臭剂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异味的产品,由于对健康和环境友好的特性,近年来在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对生物除臭剂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品质要求的提高,消费者对于除臭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加。
尤其是在家居、汽车、宠物、运动装备等领域,消费者对异味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此外,监管部门对于环境保护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也推动了生物除臭剂市场的发展。
技术创新生物除臭剂主要依靠生物技术处理异味源,具有无毒、无刺激、无残留的优点。
近年来,生物除臭剂领域的技术创新不断推动市场发展。
新型菌种的开发、发酵技术的进步以及高效生物除臭剂的研发都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市场规模生物除臭剂市场规模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生物除臭剂市场规模为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X亿美元。
亚太地区是该市场的主要增长驱动力,其市场份额占比超过XX%。
市场竞争生物除臭剂市场竞争激烈,存在着多个制造商和品牌。
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产品创新、渠道扩展以及品牌推广。
一些企业注重研发创新,推出独特的产品,以在市场中脱颖而出。
而其他企业则通过与零售商合作,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市场前景未来几年,生物除臭剂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主要原因包括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追求、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
同时,特定领域的市场需求也将持续推动市场发展,如宠物除臭剂、运动装备除臭剂等。
然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价格竞争激烈、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的成本较高等。
结论生物除臭剂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并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消费者对于除臭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技术创新的推动也为市场带来了更多机会。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注重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以保持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除臭剂的最新研究进展摘要恶臭气体污染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大问题,除臭剂的开发和使用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除臭剂可分为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微生物型除臭剂,植物型除臭剂和复合型除臭剂5类.介绍了各类除臭剂最新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发展的趋势.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恶臭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大,所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污染不断加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臭气污染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除臭剂的开发和使用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其主要有两大类,即硫(S)基化合物类和氮(N) 基化合物类.S类化合物硫化氢,甲硫醇和乙硫醇等,最常见的是H2S,某些含硫化合物也能溢发恶臭,如硫化铵,二烷基二硫代磷酸盐,氨基甲酸盐和异硫氰酸盐等.N类化合物有氨与胺类化合物,氨类化合物强烈刺激人的视觉器官,令人窒息,中毒.1 恶臭污染来源与危害恶臭物质种类繁多,不同类型物质分子结构中有不同的发臭基团,因而有不同气味和阈值.产生恶臭的物质有上万种,恶臭气体按其组成可分成5类:①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等;②含氮化合物,如氨气,胺类,吲哚等;③卤素及衍生物,如氯气,卤代烃等;④烃类及芳香烃;⑤含氧有机物,如醇,酚,醛,酮等。
在恶臭物质中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的有硫醇类,氨,硫化氢,二甲基硫,三甲胺,甲醛,苯乙烯,铬酸和酚类等.恶臭污染主要危害人体以下几个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精神状态,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3,4].最常见的硫化氢气体(H2S) 恶臭,有剧毒,人的感知量为0.000 37 mg/m3 ,含0.1% H2S的气体,可使人体中毒,浓度更高的硫化氢在短时间内可使人致死.2 恶臭污染的测定方法及排放标准2.1 恶臭污染的测定方法恶臭污染的测定方法有科学仪器法和感官测定法.仪器分析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化学反应测试其中某些气体(如H2S,NH3等)的含量,在简单恶臭气体中能较为准确的测定恶臭的强度与测定结果之间的关系,复杂的恶臭气体中,利用科学仪器法与感官测定法相结合.感官测定法包括恶臭强度法和臭气指数法(或称为臭气浓度法).恶臭强度法是根据嗅检人员的嗅觉来判定气味强弱程度的方法;而臭气指数法是将待测臭气样品的气味稀释至检知阈的稀释倍数,将恶臭强度予以定量化的方法.二者均能客观地反映恶臭污染的实际状况,弥补仪器分析的不足.恶臭强度与臭气组分浓度之间的关系,能用Weber-Fechner公式[4]表示: Y=k·lgS (1)式中: Y为恶臭强度(平均值);S为恶臭的组分浓度;k为常数.2.2 恶臭排放标准日常生活中的恶臭组分比较复杂,恶臭的臭气浓度排放标准主要是以人的嗅觉为基准制定的排放标准.恶臭强度的分级因国家,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例如,美国采用8级分级制,如表2所示.调查结果表明,臭气的强度被认为是衡量其危害程度的尺度,我国多采用日本恶臭对策委员会对恶臭强度的分级方法.日本于1972年5月开始实施《恶臭防治法》,将臭气的强度分为6个等级,如表3所示[4].当恶臭物质的恶臭强度超过3级时,即可认为大气已受到臭气污染,必须采取防治措施.另外,臭气强度是与其浓度的高低分不开的,《恶臭防治法》将科学仪器法和感官测定法结合起来确定了臭气强度的限制标准值.大量采用归纳法计算得出的数据表明,恶臭的浓度和强度的关系符合韦伯定律,能用Weber- Fechner公式表示:Y=k·lg (22.4X·Mr) +α (2)式中:Y为臭气强度(平均值);X为恶臭的质量浓度,mg/m3;k,α为常数;Mr为恶臭污染物的相对分子质量.3 除臭剂的类型目前国内外研究出来的除臭剂已达20余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物理除臭剂,化学除臭剂,微生物型除臭剂,植物型除臭剂和复合型除臭剂等.3.1 物理除臭剂物理除臭剂是通过物理方法进行除臭,利用除臭剂或者臭气的物理性质,不改变臭气组分的结构,只改变臭气的局部浓度,或者说是相对浓度.常见的有吸附除臭剂,遮掩除臭剂等.3.1.1 吸附型除臭剂吸附型除臭剂是采用具有优异吸附能力的物质利用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将恶臭分子吸附于多孔性物质(吸附剂)中的除臭方法,除臭剂比表面大,孔容大,通常能吸附减少空气中恶臭浓度以达到除臭的目的.常见的吸附物质有活性炭,活性炭纤维,各类沸石,某些金属氧化物和大孔高分子材料等[3].吸附除臭剂主要是将这些具有强吸附能力的物质放置在臭气浓度较高的地方吸附空气中的H2S,硫醇等臭气组分以达到除臭的目的.这些吸附剂的吸附能力和选择性一般都不相同.例如,活性炭对非极性分子,直径较大的恶臭物质如饱和化合物(如苯,甲苯,硫醇等)的吸附力很强.与之不同,合成沸石有极性,对直径较小的恶臭物质和不饱和化合物如氨,硫化氢等的吸附力较大[1].活性炭[5]以其巨大的比表面积具有吸附臭气的功能,放置在具有臭气场所,能够除异味,改善生活环境.作为浴室,废水缸,电冰箱等中的除臭剂,在活性炭与钛-硅氧化物,钛-锆氧化物混合干燥后,经由氢醌浸渍后就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活性炭中木屑碳由于比表面大,对人体无害,较适合应用于给水处理.沸石是一类架状含水铝硅酸盐矿物,其理想结构为三维的SiO44-构成结构格式,其中部分硅离子被铝离子所取代[6].沸石的结构呈三维铝四面晶体格架结构.具有很多排列整齐的晶穴和通道,总表面很大,对氨[7],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单分子及水分有很强的吸附性.天然沸石,经处理吸附处理含磷废水,其对废水中磷的吸附容量可达10.2~22.0 mg/g,磷的去除率达98%~99.8%,残留磷浓度可降至0.1 mg/L:用这种改性沸石处理含铬废水,Cr6+由50.0 mg/L降至0.5 mg/L以下,Cr6+的去除率达99%,吸附容量为4.9 mg/L[8].据报道,在日本很多地方应用斜发沸石悬挂于天花板上以除去氨,从而改善空气状况[1].与沸石具有类似结构的硅酸盐也可以做为除臭剂,膨润土,海泡石和凹凸棒石都属于这一类.另外其他矿物如蛭石,硅藻土等,由于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都具有净化剂的作用[8].金属氧化物,特别是经气流粉碎机粉碎的超氧化锌可吸附各种含硫气体与液体,目前,日本钻工业公司研制出以超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粉末为主要成分的除臭剂,外观为白色,在空气中不易分解和氧化,使用寿命长,可耐高温[1].活性氧化铝是一种多孔,高分散度的材料,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其微孔表面具有强吸附性及吸湿性.对DTP的去除主要是依靠其大比表面积产生的强烈吸附作用.3.1.2 掩蔽除臭剂掩蔽除臭剂,是用天然芳香油,香料[7]等物质掩蔽恶臭.主要是对很多难以去除的臭味或者除臭比较麻烦的环境,按比例混合几种有气味的气体,以减轻恶臭;该法难以直接获得脱臭效果,成本高.对H2S可用松叶油,香叶油,橙皮油等;对甲基硫醇可用薄荷油,甜橙油等;对含氮的可用薄荷油,肉桂油等.鞋除臭可用罗汉柏油,香茅醇和乙醇.掩蔽除臭剂与臭气的产物通常是不稳定的,并且其味可能较原有臭味还难闻,目前已很少应用.3.2 化学除臭剂化学除臭剂是利用氧化,还原分解,中和反应,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离子交换反应等将产生的恶臭物质变成无臭物质从而消除臭气.3.2.1 氧化除臭剂NaClO,Cl2 等氧化剂,将臭气中的有机硫和有机胺类等物质氧化成臭味较轻或溶解度较高的化合物,然后用酸,碱吸收净化.TiO2类催化剂在光照下,可产生高化学活性的,可杀菌除臭的O与—OH.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能有效地分解致臭有机物[3].具有明显的除臭作用,对具有顽强抵抗力的微生物如病毒,芽孢等都有强大的杀伤力.还具有很强的渗入细胞壁的能力,从而破坏细菌有机体链状结构导致细菌的死亡.氧原子在要处理水中产生的瞬间,对其中的细菌,微生物进行分解,除臭速度快,效果好.神户钢铁公司研制出多种卫生间除臭剂,如将氧化铜,磷酸钛,二氧化硅,或将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锰,氧化铜,氧化钒负载在基材上.这些具有催化作用的氧化物也可使氨分解除臭[3].3.2.2 盐类化合物例如二价铁离子和抗坏血酸在一起抑制氧化,与氨,硫醇等恶臭物质反应使之变成无臭物质;三价铁氰衍生物,金属络合物的配位体与硫醇或硫发生置换反应,将恶臭物质转化成无臭物质.3.2.3 酸,碱制剂ZnO可以与H2S反应去除空气中的H2S气体,H2S和ZnO的反应属于非催化气固两相反应.在与氧化铁,氧化钛结合形成更具有效果的除臭剂[9].黄酮与丹宁酸等木材精油成分通过包合作用,中和作用,加成反应去除恶臭物质等等.有机酸如柠檬酸,酒石酸等,其中的活性基团—COOH可吸收氨及有机胺等臭气.有的有机酸如咖啡酸,氯原酸还含有烯键,羰基等活性基团,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消除臭气.另外,酸制剂还能有效的降低垃圾等排放的臭气,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碱制剂可以和H2S等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达到了除臭的目的.3.3 微生物型除臭剂微生物处理臭气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微生物把溶解水中的恶臭物质吸收于微生物自身体内,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其降解的一种过程.不含氮的有机物如苯酚,羧酸,甲醛等被分解为CO2和H2O;含氮的有机物如胺类经氨化作用放出NH3,NH3可被亚硝化细菌氧化为NO2-,再进一步被硝化细菌氧化为NO3-.含硫的恶臭物质经微生物分解释放出H2S后, 被硫氧化细菌氧化成为S,SO32-,SO42-.微生物除臭剂可以有效的控制恶臭,降低空气中有害菌的含量,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10].微生物脱臭常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恶臭气体的溶解过程,即由气相转移到液相;②水溶液中恶臭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③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恶臭成分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使污染物得以去除[11, 12].3.3.1 万洁芬据报道,陕西富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抗菌除臭剂—万洁芬,万洁芬是一种微生物源抗菌除臭菌系,是一种新型安全微生物菌群,万洁芬是由好氧性微生物和厌氧性微生物经复合培养而成的,其中的组成成分是光合细菌,醋酸杆菌类,放线菌类,乳酸菌类,酵母菌类及假单胞菌类6大菌群组成,具有净化环境,除臭的功效.万洁芬处理废水机制:微生物菌群是多种细菌共存的一种生物体,能迅速生长繁殖,快速分解有机物,同时依靠相互间共生增殖及协同作用,代谢出抗氧化物质,形成稳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抑制含硫,氮等恶臭物质产生的臭味,激活水中具有净化水功能的原生动物,微生物及水生植物,通过这些生物的综合效应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国家环境检测中心检测万洁芬对氨气在120 min 降解率为92.6%.对垃圾除臭也较为明显,对鸡舍内NH3和H2S的除臭率可达到73.2%和81.6%.3.3.2 蚯蚓粪由于蚯蚓的倡导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多种有机物,消化酶类和菌类,并将其吸附的物质进行分解.臭气的消除即臭气被分解降低了臭气各种组分浓度.另外,蚯蚓粪中含有的机碳素和矿物营养素,跟活性碳等结构相似,都呈现多孔质的结构,它能对各种臭气成分进行吸附除臭,效力极强.这种除臭剂效果好,价格低,适合牲畜,家禽的圈舍,粪场等地使用[1].3.3.3 酶制品除臭剂酶制剂在生产中应用较多的是复合酶和植酸酶,将这些酶加入饲料中,可使氮的利用率提高17%~25%,磷的利用率提高20%~30%,从而使粪便中氮,磷的排泄量大大减少,减少了臭气的产生.加入某些酶还可以加快与臭气的反应速度,减短臭气净化周期,使臭气量降低至阈值以下.3.3.4 其他大野胜史利用从土壤中分离到的对油脂废水有较强分解能力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该菌对油脂臭气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现已制成除臭剂产品.栗田工业与东京工业大学开发用泥炭作载体的亚硝化单细胞菌属等微生物除臭剂,将此除臭剂填充于反应塔中, 可去除硫化氢和氨气等恶臭成分,如处理低浓度臭气,可长时间保持无臭状态.日本微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将污水厂活性污泥在30~40 ℃下干燥后粉碎,制成除臭剂,填充进15 cm直径,60 cm高的柱管中,当含硫化氢,硫醇的恶臭气以5 cm/s的速度通过时,去除率可达90%~99.9%.胡尚勤利用酵母和霉菌作成微生物菌剂,在温度25 ℃时,与牛粪便混合通气培养3 d,可除去粪便中85%~99%的臭味[13].海藻酸钠包埋硝化污泥用于处理含氮臭气,海藻酸钠包埋的固定化微生物对甲硫醇的去除率高达90%[14].3.4 植物型除臭剂3.4.1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丝兰皂角苷是丝兰属植物中提取的活性物质,有两个活性成分,能有效的降低氨,硫化氢等气体浓度,减少动物粪便中氨,硫化氢等气体向空气中排放;丝兰皂角苷还能起到提高动物消化率的作用,控制粪便发出的恶臭,起到净化环境的效果;丝兰皂角苷在进入代谢后可以产生寡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减少有害气体产生和排放[15].在有关猫和狗的研究中发现,丝兰提取物可使猫的排泄物臭味减少48%,使狗的减少56%.BURME在猪饲料中添加丝兰提取物,结果粪便中氨的浓度6周内明显下降.3.4.2 茶叶提取物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精油,氨基酸,单宁,类黄酮,皂角,有机酸等众多成分组成[16].茶叶提取物中酚类可与巯基,亚氨基反应减少臭气浓度,少量的咖啡碱,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等物质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吸附,中和,聚合,缩合臭气物质.茶叶提取物主要除臭机制可能为[17, 18]:茶多酚是茶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其中较强活性的——OH,可与臭气分子中的-NH2反应,起到消除臭气的作用;类黄酮中的,有机酸可与巯基(—SH),亚氨基(—NH—)产生化学反应.糖类对臭气产生吸收,吸附,包接等物理的,化学的复合作用.根据上述分析,茶叶除臭有效成分在粗老茶叶或低档绿茶中含量较高.这样可降低制作茶叶除臭剂的成本,亦可充分利用多种茶叶资源.3.4.3 植物的发酵与老化物除臭剂植物的正常落叶及枯草中含有大量多糖类物质,它在水,土中发酵及老化后生成的物质具有分解并除去臭味的功能,其除臭的机制可能是:落叶或枯草类经发酵分解后,生成肢体物质,它的表面可通过离子交换而吸收臭味分子中的三甲胺,氨气,挥发性硫醇,甲硫醇等,此外,发酵后还可以生成磷酸,硫酸,乳酸,甲酸,低分子有机酸,腐植酸,它们都可以通过中和作用吸收碱性臭味分子,而腐植酸里含有Fe2+离子,还可以吸收硫化物[1].用茶叶碎末,柚子皮,桔子皮,槐树叶等近20种植物,用超临界CO2萃取,再经乳化处理,得到植物除臭剂,对硫化氢,三甲胺,甲硫醇的去除率分别为92%,90%,89%,对生活垃圾臭气的处理也能达到较满意的嗅觉效果[19].3.4.4 中草药各种臭气因来源不同其成分也各不相同,有的则是各气体混合而成,但大多是由N,O,S等含有不对称电子对的原子组成,主要含有—SH,—NH2等活性基团如氨,硫化氢,有机胺,硫醇等.这些分子极易发生氧化还原,中和,加成,配合等化学反应.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与臭气分子反应生成挥发性低的无臭物质.杀菌消毒成分可抑制细菌生长,降低其分解有机物的活性,减少臭气的产生与排放.这类有效成分包括[20]:各种有机酸可以降低腐臭物质中的pH,阻止臭气(如NH3,H2S)的产生,降低这类气体往空气中的排放速度中草药中的有机酸还含有多种活性基团,可通过加成,聚合反应消除臭气,如金银花中含的氯原酸的提取物具有除臭,杀菌效果.多酚类化合物是中草药抗菌活性的重要成分,是含有多个羟基的酚类化合物.同茶叶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一样,多酚中的活性基团大环化合物——OH,可与臭气分子中的—NH2反应,除去臭气中的NH3.大分子化合物还可能通过络合与包荚的形式固化臭气.中草药中的芳香物质可以起到稀释臭味的作用,其中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不饱和化合物可与臭气发生反应,去除臭气.薄荷除臭的应用更是广泛.3.5 复合型除臭剂复合型除臭剂是通过多种方法,多种除臭剂的混合使用达到有效去除臭气的目的,例如,可以将吸附除臭和化学除臭相结合,这样就能加快臭气的反应速度.将微生物除臭剂与植物型除臭剂混用可以为微生物体统给多的营养,使除臭效果能持续较长时间.KOMAKINE将天然沸石和硫酸亚铁混合用作除臭剂获得专利.它主要是利用硫酸亚铁可抑制畜粪的发酵和分解,而沸石使该化合物的吸湿性稳定,同时吸收氨气,从而达到除臭效果.高锰酸钾和多孔炭的复合药剂,其中高锰酸钾能将致臭有机物氧化为惰性物质,多孔炭类物质具有的微孔结构能吸附有机物及氧化中间产物[21].我国还有见到一种ST复合除臭剂,利用吸附与化学反应接合的方法除臭[22].国外报导了一种吸附—反应型除臭剂[23].它是由一种载体吸附具有除臭性能的物质而组成.这种具有除臭的物质为:茶料植物提取液,维生素C,硫酸亚铁.该吸附—反应型除臭剂的优点是吸附的臭味物质立即与载体上的除臭物质进行化学反应从而使臭味除去.吸附—反应型除臭剂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臭气反应时的浓度,起到类似催化剂的效果.4 结语环境的臭气污染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大,有关除臭技术的研究已成为人类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但目前有关除臭技术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单一措施研究方面,综合除臭技术的研究报道目前很少,而任何一种单一的措施或者达不到理想的除臭效果,或者步骤复杂所耗费用较大;除臭剂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某种单一除臭剂及其除臭效果的研究,对除臭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复合型除臭剂的研究较少.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除了寻找新型高效除臭剂的同时,还要加强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①在加强除臭剂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新型高效的复合型除臭剂;②找到我国臭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以及主要地区,争取实现到多种措施综合治理的局面.参考文献[1] 汪善锋,陈安国,汪海峰. 除臭剂在动物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饲料工业,2003,24(7):48-52.[2] 孙彤,徐彪. 除臭方法及展望[J]. 辽宁工学院学报,2003, 23(6):44-46.[3] 张文钲,张羽天. 除臭技术与除臭剂[J]. 化工新型材料,1998,26 (10):25-27.[4] 李立清,杨健康,陈昭宜. 恶臭污染及其治理技术[J]. 化工环保,1995,15(3):141-144.[5] 纪树满. 恶臭污染的防治[J].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2):27-28.[6] 孙家寿. 天然沸石符合吸附剂的研制与性能[J]. 矿产保护与利用,1996,2,1:23-25.[7] 葛学贵. 沸石在环境治理工程中的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11(6):21-24.[8] 孙家寿. 沸石研究的新进展[J]. 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1998,19 (1):23.[9] 黄惠燕. 新型除臭剂与活性炭联合投加去除水体异臭味[J]. 中国给水排水,2007,23(2):83-85.[10] 罗永华. 微生物除臭剂消除垃圾压缩中恶臭的效果评估[J]. 微生物学杂志,2004,24(5):103-105.[11] 李芬.氧化锌脱硫技术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2006,26(2):115-118.[12] 马梅荣. 利用微生物除臭技术研究与应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7,26(4):50-52.[13] 龚盛昭. 止汗除臭剂研究进展[J]. 香料香精化妆品,2004,10(5):30-35.[14] 李彬. 稀土吸附剂处理含铬微污染水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6,32(4):43-45.[15] 李淑芹. 微生物脱臭技术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1):100-104.[16] 郭桂悦,满艳茹,郁向民. 生物法治理恶臭研究进展[J]. 江苏化工,2005,33(4):23-26.[17] 刘春龙. 丝兰皂甙在改善畜舍环境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5,21(3):211-213.[18] 袁为岭,黄传荣. 植物提取液处理恶臭气体的研究进展[J]. 化工环保,2005,25(6):441-444.[19] 王修德. 中草药的除臭功能及其应用[J]. 中外技术情报,1996,9:32-33.[20] 王薇. 天然绿茶提取物除臭剂的开发与利用[J]. 农牧产品开发,1996(10):17-18.[21] 唐裕芳,龚正礼. 茶叶提取物除臭机理初探[J]. 茶叶通讯,2000(3):35-36.[22] 范植坚,薄英兰. ST复合除臭剂的研制[J]. 西安工业学院学报,1994,14(4):287-292.[23] 李晓丽,田福祯,何佩琳. 吸附—反应型除臭剂的研制[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1999(2):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