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材料知识(1)【实用参考】

合集下载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

常见玻璃材料特性大全1. 硅酸钠玻璃(石英玻璃)- 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 特性:+ 高熔点:约为1710℃+ 耐高温: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抗腐蚀性强+ 透明度高:光线透过性好+ 机械强度高:较硬,不易破裂+ 电绝缘性:不导电+ 高压缩强度:使用于高压环境下+ 红外透明:可用于红外光学器件2. 硼硅酸盐玻璃(波尔兰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 特性:+ 较低的熔点:约为820℃+ 热膨胀系数低:抗热震性好+ 耐酸碱性较强+ 光线透过性好:可制作光学器件+ 电绝缘性+ 耐高温:款型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3. 硼硅酸盐玻璃(钠钙玻璃)- 主要成分:硼砂(B2O3)、二氧化硅(SiO2)、碳酸钠(Na2CO3)- 特性:+ 透明度高:对光线有较好的透过性+ 机械强度较高+ 电绝缘性好+ 耐热震性较差+ 耐酸碱性较差:不能与酸或碱接触4. 硼硅酸盐玻璃(硼硅酸盐光纤)- 主要成分:硼砂(B2O3)、硅酸盐(SiO2)- 特性:+ 透明度高:用于传输光信号+ 低损耗:光线传输损耗小+ 大传输带宽+ 抗电磁干扰性:光纤传输不受电磁干扰影响+ 耐高温性好: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5. 碱化铝硅酸盐玻璃(玻璃陶瓷)- 主要成分:氧化铝(Al2O3)、硅酸盐(SiO2)- 特性:+ 低熔点:约为750℃+ 高硬度+ 良好的绝热性能+ 耐热性强: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 耐酸碱性好+ 良好的抗磨性能以上是常见玻璃材料的特性概述,每种玻璃材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使用时,请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玻璃材料。

玻璃知识点总结

玻璃知识点总结

玻璃知识点总结一、玻璃的概念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其内部原子或分子未能排列成规则的结构。

它主要由氧、硅、钠、钙、铝等元素组成,其中硅和氧是其主要组成成分。

玻璃通常具有透明或半透明的特性,不同的成分和制造工艺会造成不同的颜色和性能。

二、玻璃的性质1. 透明性:玻璃是一种透明的材料,能够传递光线,并且不会改变光线的方向。

2. 耐腐蚀:玻璃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大部分酸、碱的侵蚀。

3. 耐高温:玻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不易发生变形或融化。

4. 绝缘性:玻璃是一种良好的绝缘体,能够阻止电流的传导。

5. 坚硬性:玻璃是一种硬质材料,但也比较脆弱,在受到冲击或压力较大时容易破裂。

6. 声学性能:玻璃是一种良好的声学材料,具有一定的隔音性能。

7. 光学性能:玻璃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能够成为透镜、棱镜等光学器件的理想材料。

三、玻璃的制造工艺玻璃的制造工艺通常包括原料准备、混合熔化、成型和加工、淬火和检验等步骤。

基本的原料包括石英砂、碳酸钠、石灰石、铝矾土等,其中石英砂是玻璃的主要原料。

1. 原料准备:首先将各种原料进行精细的研磨和混合,确保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2. 混合熔化:将混合好的原料加热至足够高的温度,并在加热炉中进行反应,使其熔化成玻璃熔体。

3. 成型和加工:将玻璃熔体倒入模具中,经过成型和加工,使之成为所需形状的玻璃制品。

4. 淬火:对成型的玻璃制品进行快速冷却,使其表面和内部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以增强其强度和耐热性。

5. 检验:对生产出的玻璃制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四、玻璃的分类根据玻璃的成分和用途,可以将玻璃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

常见的玻璃类型包括:1. 硅酸盐玻璃:由氧化硅、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组成,是最常见的玻璃类型,用途广泛。

2. 钠钙玻璃:其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氧化钠和氧化钙,常用于制作容器、照明设备等。

3. 硼硅酸盐玻璃:含有较高比例的硼氧化物,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

玻璃知识培训资料

玻璃知识培训资料

玻璃知识培训资料玻璃知识培训资料(一)近年来,玻璃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玻璃的独特性能使其在建筑、家居装饰、汽车制造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玻璃,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关于玻璃的基础知识。

1. 玻璃的定义和分类玻璃是一种无定形固体,主要由硅酸盐和其他氧化物组成。

根据不同的成分和用途,玻璃可以分为硼硅酸盐玻璃、石英玻璃、钠钙玻璃等多种类型。

2. 玻璃的特点玻璃具有透明、耐高温、耐腐蚀、电绝缘、机械强度高等特点。

它是一种优秀的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能够提供良好的采光效果和视觉效果。

3. 玻璃的制造方法常见的玻璃制造方法有浮法制玻璃、拉延法制玻璃、赛默风格法制玻璃等。

其中,浮法制玻璃是目前最主流的玻璃制造技术。

4. 玻璃的性能与应用玻璃的性能包括透明性、抗风压能力、隔音性能、导热性等。

根据不同的需求,玻璃可以应用于建筑幕墙、车窗、家居装饰、光学仪器等领域。

了解以上基础知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玻璃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玻璃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1. 玻璃表面出现划痕怎么办?如果玻璃表面出现划痕,可以使用砂纸或特殊的玻璃刮刀进行修复。

对于较深的划痕,可以使用砂轮机进行打磨,然后再抛光。

2. 玻璃成型过程中出现气泡的原因是什么?玻璃成型过程中出现气泡的原因可能是材料中存在的气体未完全排除,成型时温度不均匀或速度过快等。

解决方法包括提高排气效果、控制成型温度和速度。

3. 如何清洁玻璃?清洁玻璃时,可以使用清水和中性清洁剂搭配软质布进行擦拭。

避免使用酸性或碱性清洁剂,以免损坏玻璃表面。

4. 单片玻璃容易破裂的原因是什么?单片玻璃容易破裂的原因可能是安装不牢固、温度变化过大、外部冲击等。

在安装和使用玻璃时,应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对玻璃的不利影响。

通过以上的了解与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使用和维护玻璃制品,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应用玻璃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玻璃的基础知识及生产工艺

玻璃的基础知识及生产工艺

玻璃的基础知识及生产工艺一、玻璃的定义及特性玻璃是一种无定形的非晶态固体,主要由硅酸盐和其他氧化物组成。

它具有透明、坚硬、耐热、耐酸碱、绝缘等特性,因此在建筑、家居、包装、光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玻璃的基本成分是硅酸盐,由二氧化硅(SiO2)和其他金属氧化物组成。

不同金属氧化物的添加可以改变玻璃的性质,如钠氧化物可以使玻璃变得容易熔化,铝氧化物可以增加玻璃的硬度和强度。

玻璃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透明性:玻璃具有良好的透光性,透明度高,可以让光线透过。

2.硬度:玻璃的硬度较高,抗磨损性好,不易被刮花。

3.耐热性:玻璃可以承受较高的温度,一般情况下不易熔化。

4.耐酸碱性:玻璃对酸、碱的腐蚀性较小,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

5.绝缘性:玻璃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材料,可以阻止电流的传导。

二、玻璃的生产工艺玻璃的生产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原料准备玻璃的主要原料是二氧化硅(石英砂)、碱金属氧化物和硼酸等。

这些原料首先经过粉碎、混合和研磨等工艺处理,以保证其均匀性和纯度。

2. 熔化原料经过严格的配比后,放入坩埚或玻璃窑中进行熔化。

熔化温度一般在1000℃到1500℃之间,不同类型的玻璃熔化温度也有所不同。

3. 成型在玻璃熔化状态下,可以采用吹塑、浮法、压延等不同的成型方式。

吹塑是将玻璃吹成空心或实心物体,浮法是将玻璃带过浮在熔融的铅锡合金表面以获得平整的玻璃板,压延是将玻璃熔体挤压成平板或其他形状。

4. 退火成型后的玻璃需要进行退火处理,以减小内部应力,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

退火温度一般在500℃到700℃之间,退火时间因玻璃厚度和尺寸而有所不同。

5. 表面处理经过退火后的玻璃表面可能存在微小的瑕疵,需要进行表面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有研磨、抛光等。

6. 检测和包装生产过程中,还需要对玻璃进行质量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要求。

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外观、尺寸、弯曲度、平整度、透光性等指标。

合格的玻璃经过检测后,可以进行包装和存储,待用于各类应用。

玻璃知识点总结化学

玻璃知识点总结化学

玻璃知识点总结化学
玻璃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熔制法、溶胶-凝胶法和气相法等。

其中,熔制法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原料石英砂、氧化物和氧化剂混合加热至融化状态,然后冷却成型成为玻璃。

玻璃的性质与结构密切相关,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

在物理性质方面,玻璃的透明性、硬度、导热性、热膨胀系数等都是研究的重点。

在化学性质方面,玻璃的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导电性等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玻璃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家居、包装、光学器材、仪器仪表等领域。

在建筑领域,玻璃被广泛应用于窗户、门、幕墙等建筑构件中,提升了建筑的整体美观性和透光性。

在家居领域,玻璃则被用作家具、餐具等制品的原料,满足了人们对于美观和实用的需求。

在包装领域,玻璃被用于制造瓶子、容器等包装用品,保障了产品的保存和卫生。

在光学器材领域,玻璃被应用于制造透镜、窗户等光学产品,在天文学、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仪器仪表领域,玻璃则被应用于各种仪器仪表的制造,如试管、分析仪器、温度计等。

总的来说,玻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材料,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此,对于玻璃的制备、性质、结构以及应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拓展玻璃的应用领域,提高其性能和品质。

玻璃的基本介绍

玻璃的基本介绍

玻璃的基本介绍
1.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一种非晶态固体材料,由无定形的熔融硅酸盐、氧化金属、碳酸盐等原料经过冷却而形成。

2. 玻璃的特性:玻璃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同时也具有不易导电、不易导热、不易燃等特点。

3. 玻璃的分类:
(1)按成分分类:石英玻璃、硼玻璃、铅玻璃、硅酸钙玻璃等。

(2)按用途分类:建筑玻璃、家具玻璃、电子玻璃、汽车玻璃等。

(3)按制作方法分类:浮法玻璃、现代玻璃、应力玻璃等。

4. 玻璃的制作:
(1)玻璃材料的准备:将氧化物、碳酸盐等原料混合,加入适当的助剂,放入玻璃熔炉中加热至熔化状态。

(2)玻璃吹制或浇铸:将熔融的玻璃直接吹制成形或在模具中浇铸成形。

(3)玻璃淬火:将制作好的玻璃加热至特定温度,然后急速冷却,以增加其强度和韧性。

5. 玻璃的应用:
(1)建筑玻璃:玻璃幕墙、窗户、隔断等。

(2)家具玻璃:玻璃桌面、玻璃门、玻璃柜等。

(3)电子玻璃:液晶显示器、太阳能板等。

(4)汽车玻璃:挡风玻璃、侧窗玻璃、后窗玻璃等。

综上所述,玻璃是一种重要的非晶态固体材料,具有透明、硬度高、化学稳定等特点,并可根据成分、用途和制作方法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类。

玻璃的制作包括材料准备、吹制或浇铸以及淬火等步骤,而其应用于建筑、家具、电子设备和汽车等方面,具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玻璃原料主要成分

玻璃原料主要成分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相信朋友们对玻璃都不会陌生,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到的领域非常的广泛,比较常见的是我们的玻璃门窗,但是我们的朋友并不知道制作玻璃的原材料需要用到什么?下面小编就大家来一起了解一下吧!玻璃原料比较复杂,但按其作用可分为主要原料与辅助原料。

主要原料构成玻璃的主体并确定了玻璃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辅助原料赋予玻璃特殊性质和给制作工艺带来方便。

一、主要原料:1、硅砂或硼砂:硅砂或硼砂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硅或氧化硼,它们在燃烧中能单独熔融成玻璃主体,决定了玻璃的主要性质,相应地称为硅酸盐玻璃或硼酸盐玻璃。

2、苏打或芒硝:苏打和芒硝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钠,它们在煅烧中能与硅砂等酸性氧化物形成易熔的复盐,起了助熔作用,使玻璃易于成型。

但如含量过多,将使玻璃热膨胀率增大,抗拉度下降。

3、石灰石、白云石、长石等:石灰石引入玻璃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增强玻璃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但含量过多使玻璃折晶和降低耐热性。

白云石作为引入氧化镁的原料,能提高玻璃的透明度、减少热膨胀及提高耐水性。

长石作为引入氧化铝的原料,它可以控制熔化温度,同时也可提高耐久性。

此外,长石还可提供氧化钾成分,提高玻璃的热膨胀性能。

4、碎玻璃:一般来说,制造玻璃时不是全部用新原料,而是掺入15%——30%的碎玻璃。

二、玻璃的辅助原料1、脱色剂:原料中的杂质如铁的氧化物会给玻璃带来色泽,常用纯碱、碳酸钠、氧化钴、氧化镍等作脱色剂,它们在玻璃中呈现与原来颜色的补色,使玻璃变成无色。

此外,还有与着色杂质能形成浅色化合物的减色剂,如碳酸钠能与氧化铁氧化成二氧化二铁,使玻璃由绿色变黄色。

2、着色剂:某些金属氧化物能直接溶于玻璃溶液中使玻璃着色。

如氧化铁使玻璃呈现黄色或绿色,氧化锰能呈现紫色,氧化钴能呈现蓝色,氧化镍能呈现棕色,氧化铜和氧化铬能呈现绿色3、澄清剂:澄清剂能降低玻璃熔液的粘度,使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泡,易于逸出而澄清。

常用的澄清剂有白砒、硫酸钠、硝酸钠、铵盐、二氧化锰等。

玻璃行业必备知识点总结

玻璃行业必备知识点总结

玻璃行业必备知识点总结一、玻璃的基本知识1. 玻璃的定义:玻璃是由石英砂(化学名称为二氧化硅)和碳酸钠(Na2CO3)等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经过熔化和混合后凝固而成的无色、透明固体。

2. 玻璃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艺,玻璃可以分为平板玻璃、中空玻璃、钢化玻璃、夹胶玻璃、灯饰玻璃等多种类型。

3. 玻璃的特性:玻璃具有透明、硬度高、抗化学腐蚀、绝缘性能好、易加工成型等特性,适用于建筑、家具、装饰等领域。

4. 玻璃的制作工艺:玻璃制作的基本工艺包括原料准备、熔化成型、冷却固化等步骤,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玻璃产品。

二、玻璃行业的发展趋势1. 环保和节能: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节能政策的推动,玻璃行业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环保和节能,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来减少能耗和污染。

2. 自动化和智能化:玻璃生产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化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多功能化和定制化:随着人们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增加,玻璃制品的多功能化和定制化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4. 国际化发展:中国玻璃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逐渐增强,企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拓海外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玻璃行业的相关技术知识1. 玻璃成型技术:玻璃成型技术是玻璃制品生产的关键环节,包括浮法成型、吹制成型、模压成型等多种技术,不同的成型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玻璃产品。

2. 玻璃加工技术:玻璃加工技术包括切割、打孔、打磨、弯曲、钢化等多种操作,通过这些加工技术可以将玻璃制品加工成各种形状和规格的成品。

3. 玻璃表面处理技术:玻璃表面处理技术包括清洗、喷涂、印刷、镀膜等多种工艺,通过表面处理可以提高玻璃制品的耐磨性、防尘性、抗紫外线能力等性能。

4. 玻璃质量检测技术:玻璃制品的质量检测技术包括外观检测、尺寸检测、力学性能检测、光学性能检测等多个方面,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和客户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样品厚度10mm±0.1mm, λ80是玻璃透射
比达到80%时所对应的波长, λ5是玻璃透射比
达到5%时对应的波长,并以10nm为单位表示。
例如:玻璃透射比达到80%所对应的波长为
368nm,玻璃透射比达到5%所对应的波长为
313nm,着色度λ80/λ5为37/31
玻璃材料知识(1)
化学性能——抗潮湿大气作用稳定性 RC(S)(表面法)
波长nm 365.01 404.66 435.84 479.99 486.13 546.07 578.56 643.85 656.27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性能——色散
中部色散用nF- nC或nF′- nC′表示,色散系数 (即阿贝数)vd定义如下:
vd=(nd-1)/(nF-nC) 还列出ve为: ve=(ne-1)/(nF′-nC′)
玻璃材料知识(1)
化学性能——耐碱作用稳定性AR 耐磷酸盐作用稳定性PR
耐碱性表示光学玻璃在接触温热的碱性液体(如研磨粉)时的敏感性;
耐磷酸盐性则描述了光学玻璃在接触含磷酸盐的清洗溶液(如洗涤剂) 时的反应情况。
耐碱性级别AR是基于在一定的碱性溶液环境下(氢氧化钠, c=0.01mol/l,PH=12)腐蚀掉0.1μm表层厚度所需的时间来划分的,测 试温度50℃。
根据对酸溶液作用的稳定性,分为三级: 1—在0.1N、50℃的醋酸溶液作用下,玻璃抛光
表面的破坏深度达135nm的时间超过5H; 2—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破坏深度达135nm的时
间在1~5H; 3—在相同试验条件下,破坏深度达135nm的时
间不到1H;
玻璃材料知识(1)
化学性能——耐水作用稳定性 DW(粉末法)
光学冷加工工艺
——光学玻璃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材料分类
光学材料包括光学玻璃、普通夹板玻璃、 特殊玻璃、光学晶体、光学塑料和偏振材 料。
其中最常用的是光学玻璃、光学晶体、光 学塑料。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玻璃
光学玻璃是由硅、硼、磷、铅、钾、钠、钡、砷、 铝等多种氧化物在高温下形成的复杂的盐熔体;经 过冷却得到各向同性的无定形物体。而大多数的光 学玻璃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份的硅酸盐玻璃。
玻璃材料知识(1)
代号 QF F BaF ZBaF ZF LaF ZLaF TiF TF
无色光学玻璃的命名
每种光学玻璃牌号按其所属玻璃类别名称的代号再 加序号组成。此外,还用六位数字作代码来表征每 个牌号,其中前三个数字表示该牌号玻璃折射率小 数点后头三位数,后三位数字表示该牌号玻璃阿贝 数。例如K9,nd=1.51680,vd=64.20,可表示为 K9—517642。
根据对潮湿大气作用的稳定性,分为三级: 1级—在温度50℃,相对湿度80%的条件下,玻
璃抛光表面形成水解斑点的时间超过20H; 2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形成水解斑点的时间
在5~20H之间; 3级—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形成水解斑点的时间
不到5H;
玻璃材料知识(1)
化学性能——抗酸作用稳定性 RA(S)(表面法)
玻璃材料知识(1)
化学性能——耐酸作用稳定性 DA(粉末法)
与DW的测定方法相同,在烧瓶内装入0.01mol/l 的硝酸水溶液进行处理,根据其质量减(%)分 类成下表所示的等级。
等级
1
2
3
4
5
6
质量减(%) ≤0.19 0.20~0.34 0.35~0.64 0.65~1.19 1.20~2.19 ≥2.20
玻璃材料知识(1)
无色光学玻璃的分类
玻璃类别名称 氟冕玻璃 轻冕玻璃 冕玻璃 磷冕玻璃 钡冕玻璃 重冕玻璃 镧冕玻璃 特冕玻璃 冕火石玻璃
代号 FK QK K PK BaK ZK LaK TK KF
玻璃类别名称 轻火石玻璃 火石玻璃 钡火石玻璃 重钡火石玻璃 重火石玻璃 镧火石玻璃 重镧火石玻璃 钛火石玻璃 特种火石玻璃
在白金筐中装入相当于比重的质量的粉末玻璃 (粒度425~600μm),将之浸渍在装有80ml纯 水(PH=6.5 ~7.5)的石英玻璃制圆底烧瓶内, 在沸腾的烧杯中处理60分钟,根据其质量减(%) 分类成下表所示的等级:
等级
1234来自56质量减(%) ≤0.04 0.05~0.09 0.10~0.24 0.25~0.59 0.60~1.09 ≥1.10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性能——应力光学系数B
玻璃中的机械应力会导致光产生双折射,应力 光学系数表示有效应力与应力双折射产生的光 程差之间的关系:
δ=B·d · F
式中: δ——光程差,nm;
B——应力光学系数,/Pa;
d——光在玻璃中通过的路程,cm;
F——施压应力,Pa。
玻璃材料知识(1)
对无铅、砷、镉及其它放射性元素的玻璃牌号,用 “H-”作为前缀来表示。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性能——折射率
光学下班折射率按下列谱线,给出5位小数的 折射率:
汞紫外线 汞紫线 汞蓝线 镉蓝线 氢蓝线 汞绿线 氦黄线 镉红线 氢红线
光谱线
I
h
g F′ F
e
d C′ C
元素 Hg Hg Hg cd H Hg He cd H
光学玻璃的熔炼过程为:炉料→硅酸盐的形成 (800~900℃)→玻璃的形成(1000 ~1250℃) → 澄清→均匀化→冷却→成型→退火(400 ~600℃ ) →型料
光学玻璃包括无色光学玻璃、有色光学玻璃和特种 光学玻璃 。
玻璃材料知识(1)
无色光学玻璃的分类和化学成分
无色光学玻璃按色散系数大小分为冕牌和火石两大 类,各以K和F表示。火石玻璃的νd<50,冕牌玻璃 的νd>50。
光学性能——内透射比τ
内透射比为试样表面不存在光反射损失时 的透射比。按GB/T 7962.12所规定的方法 测量。数据表中给出了各种牌号玻璃5mm、 10mm厚的不同波长内透射比值。
玻璃材料知识(1)
光学性能——着色度(λ80/λ5)
光学玻璃透射光谱特性用着色度( λ80/λ5)表示, 按以下方法确定:
每类玻璃中根据比重大小分为重冕(ZK)、轻冕(QK)、 重火石(ZF)、轻火石(QF)。
根据含有氟、磷、钡、镧、钛等的化合物而分为氟 冕(FK)、磷冕(PK)、钡冕(BaK)、镧冕(LaK)、特冕 (TK)、钡火石(BaF)、镧火石(LaF)、重钡火石(ZLaF)、 钛火石(TiF)、和特种火石(T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