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大事记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可编辑版】

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学用典型材料联军村及联管社区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于20**年8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该站点拥有完善的设施、规范的管理、鲜明的特色,在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农民群众、发展农村经济中发挥明显的作用。
一、基本情况联军村委会及联管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具有村民、居民混居的特点,在办公用房建设上采取一个阵地、两块牌子的独特模式。
其中联军村位于XX市东郊,全村总面积6.2平方公里,下辖6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920户,总人口3,350人,有耕地7,206亩。
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全部交叉任职。
党总支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9名,入党积极分子37名,后备干部5名,党员小康示范户48户。
201X年,联军村集体经济收入达47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8500元。
联管社区成立于2003年,位于城郊办事处东侧,占地总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四个社区居委会,有居民1678户,总人口5539人。
现有党员30名。
二、主要做法一)站点建设“求高”,实现远教管理的规范化1、坚持资金到位,配优设备。
该站点拥有108平方米的固定播放场所。
配有液晶电视、投影仪等播放设备,各项技术指标符合上级要求。
2、坚持制度到位,规范管理。
一是建立远教点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监督。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
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
三是建立节目预告制度。
每月通过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等多种途径进行节目预告。
3、坚持人员到位,职责明晰。
村党总支成立了远程教育领导小组,由村党总支书记任组长。
同时,为适应远程教育设施操作的技术性要求,由该村的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设施管理员和操作员。
(二)学习方法“求活”,力求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农村需求,方式上贴近农村实际,使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村党总支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
2019年8月份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2019年8月份全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播放情况通报
根据《关于印发〈芜湖县党员电教远教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组电字〔2018〕1号),现将2019年8月份全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播放情况通报如下:先锋在线播出平台管理系统监测显示,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总数91个,实际开机站点91个,开机率100%。
请所有镇务必保证在每月10日前全部开机,有技术原因无法开机的及时汇报,无故不开机的将在年底综合考核中予以扣分。
附件:2019年8月份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播放情况一览表
中共芜湖县委组织部
2019年9月23日
附件
2019年8月份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播放情况一览表。
工 程 进 展 - 北京农村远程教育网(智农天地)

工程进展一、远程信息服务站点建设情况1.吉林省启动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12月10日,“北京——吉林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暨吉林省农民远程教育站点开通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隆重召开。
吉林省科技厅副厅长李广臣、总工程师王立臣、星火处处长张印才、计划处处长罗镇锋、吉林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志刚和省委、省政府信息处等领导以及省内有关地、县科技局领导参加了会议。
吉林是我国北方的经济大省,经济作物、农作物等都比较丰富。
由于自然与历史原因,吉林省农村中的信息传递还显得比较落后。
经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信息所北京农村远程信息服务工程中心合作,吉林省引进北京市先进的农村远程教育模式,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建了两个农民远程教育示范站点。
12月10日,农民远程教育站点开通,每个站点都坐满了前来学习的农民。
一位正在观看的农民在接受新华社的记者采访时说:“这种方式直观,我们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对我们学习新的科技成果很有好处。
而且想学什么,就点播什么,方便又实用。
”(新华网、《解放军报》网络版 12月11日)吉林农民远程教育站点的开通,改变了吉林以往的农业信息传递与农业技术传播的落后方式,解决了地形等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吉林农民打开了一个联系北京先进农业技术的窗口,也为吉林本地农业科技知识与农业信息的传播开通了一条高速的信息之路。
2.加强冬季农民培训冬季是一年中农民的空闲时间最多的时期,也是对农民进行培训的最佳时机。
因此,入冬后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我市农民的冬季培训工作。
首先,我们制定了农民冬季培训计划,包括课件制作与农业专家讲座都进行了相应调整,并加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新的演播室建成开通后,应郊区农民的要求,我们即进行了果树冬季修剪、果园标准化生产等直播讲座。
另外,我们向各区县二级农村远程信息服务中心下发了“关于做好2002年冬季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分中心充分利用冬季农闲的大好时机,根据本地区的信息需求状况,参照中心的信息服务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远程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018年8月份全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2018年8月份全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
播放情况通报
根据《关于印发〈芜湖县党员电教远教工作考核奖励办法〉的通知》(组电字〔2018〕1号),现将2018年8月份全县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播放情况通报如下:先锋在线播出平台管理系统监测显示,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总数93个,实际开机站点93个,开机率100%。
湾沚镇、六郎镇、陶辛镇、红杨镇、花桥镇全部完成播放时长要求。
附件:8月份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播放情况一览表
中共芜湖县委组织部
2018年9月5日
附件:
8月份全县各镇远教站点播放情况一览表。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情况登记表及工作总结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情况登记表填报单位(公章)2012 年月日大连市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管理中心印制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调查问卷填报单位(公章):小学2012年月日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总结Xxxxxx小学我校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地址在xxx小学多媒体教室,依托小学卫星接收转播,站点联系电话8537xxxx。
设置兼职管理员,那忠彬,男,大专学历,兼任教研员。
活动室面积89㎡,桌椅数量90套。
硬件设备有TCL34寸电视1台,联想电脑1台,投影仪1套,机顶盒MAC地址 00—60—3C—02—54—33,卫星接收信号不稳定。
站点所属党组织党员数量30,在远程教育过程中,能进行严格管理,落实工作制度,“五防”到位。
远程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如下:在组织原则上,坚持党员干部与教师并重,远程教育不仅服务于党员干部,还要担负起向广大教师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对教师进行正确引导的责任。
在教学中,不局限于党课内容,积极引入教育理论、政策法规和科学技术知识等内容。
做到与当前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经常性的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实际工作对象需要结合;了解教学对象的需求,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分类施教。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集中收看与平时教育教学相结合,针对教师所需所求,准备不同的内容。
远程教育设备不光是开展培训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还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
我们不光是培训,还要分布一些先进教育信息,及时向教师发布,引导应用。
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不仅限于集中,还要根据党员特点需要灵活进行培训,如青年党员,学校领导班子等。
教师也可以根据个人教育教学的需要向管理员提出所需资源,管理员搜索下载。
也可以以学年组、学科组为单位小型集中观看。
目前使用率能在70%左右,时间难以统一,学校里教育教学工作十分紧张,教师很难安下心来观看学习,再是现在学习途径较多,尤其网络学习个性化很强,教师自我选择、调整空间很大,一般愿意选择网络学习。
成果转化情况。
昌州街道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用发挥情...s(精)

昌州街道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作用发挥情况报告昌州街道于2007年开展远教工作以来,在农村深入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调查、摸底、规划和硬件安装调试工作。
严格按照“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科学规范,严格程序,统筹协调,加强管理”的原则,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街道采取听取汇报、发放问卷、重点抽查、走访座谈的形式,对街道11个终端接收站点的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昌州街道共辖4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人口约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约4.9万人。
基层党组织23个,党员1474名,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9个,农民党员1085人。
自2010年,在县远教办统一安排下,我街道办事处已开通远程终端的行政村(社区)10个,机关1个,占全街道具备接入条件行政村的100%。
从调研的总体情况上看,绝大多数站点都能实现基本功能,信号传输质量较好,设备运行环境达标,规章制度设置完善,管理人员操作规范,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工作目标、任务均得到了贯彻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在保证建设资金全部到位的基础上,街道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办公室,各村(社区)也相应的成立了领导机构,负责对远程教育工作的督促指导、协调服务、检查验收和规范管理。
实行了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终端接收站点建设、科学管理、教学应用等工作,及时了解掌握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措施,确保远程教育工作的扎实推进、顺利实施。
2、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前提和保证。
工作中,街道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首要任务,坚持规划布点到位、建设经费到位、检查验收到位,全力推动远程教育工程的进展。
在调查摸底、建立台帐的基础上,对昌州街道资源进行调配优化,联系荣昌电信技术骨干,研究网络运行中的最佳方案,及时进行模块的测试、调整、施工,有效地缩短传输距离,保证网络安全高效运行,使10个行政村(社区)都具备了播放远教的条件。
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相关内容

前端播出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主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主要面向乡镇、建制村终端站点,辅前端播出平台播出的节目主要面向县级以上党校。
主前端播出平台与辅前端播出平台分别按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计划,播出相应的教学内容。
主前端播出平台依托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已有技术设备基础上进行改造,开通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通过亚太6号卫星播出。
卫星数字专用频道于2004年1月1日开通,主要播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IP数据广播节目,节目形式有流媒体、课件和信息三类。
主前端播出平台的主要功能有:(1)支持基于DVB方式的数据信息播出。
(2)符合电视播出标准,使用开路方式播出。
(3)播出信号覆盖到乡镇、村。
(4)管理播出节目资源。
(5)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数据传输。
(6)保证数据传输流的安全。
辅前端播出平台基于中央党校现有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技术设备,通过鑫诺1号卫星播出。
辅前端播出平台的主要功能有:(l)播出信号覆盖到县级以上党校。
(2)管理播出节目资源。
(3)基于党校专网实现与中心资源库的数据交换。
(4)与主前端播出平台共同使用中心资源库。
(5)保证数据传输流的安全。
有需要、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本地实际,借鉴前端播出平台的功能设计,建设省级前端播出平台。
终端站点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终端站点是接收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的重要基础设施。
根据当地终端站点的建设条件,选择不同的配臵,建在农村中小学或乡镇党校、乡镇宣传文化站和村党员活动室。
终端站点应一站多用,努力使站点成为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综合素质的培训点,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切入点,农村信息化的示范点,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的致富点,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学习职业技能的传授点和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娱乐点。
终端站点的主要功能有:(1)接收、播放、存储和回放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 CEBsat)传输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
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汇报材料——12.27

社区的好帮手群众的好舞台——奎西社区党委现代远程教育示范站点汇报材料泉山区奎山街道奎西社区党委2010年12月27日奎西社区成立于2000年12月,面积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9人。
社区党委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39名。
自2008年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奎西社区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在上级组织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按照“服务中心、服务党员、服务群众”的办站宗旨,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远程教育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管理机制,摸索出了一条“依托社区党建推动远程教育,依托远程教育助推党员教育”的新路子。
一、领导重视,制度健全,高标准规范化建站1、健全组织机构。
社区党委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设工作,将之纳入社区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列入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听取专题汇报,研究部署现代远程教育工作。
社区党委专门成立了由付玉松书记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了由党委成员、退休老师、大学生村官参加的辅导员队伍,通过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培训计划,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站点实行AB岗制,明确2名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且有一定电脑操作能力的社区大学生担任远程教育管理员,全面负责站点的接收、播放、设备维护、课件征集与发送等工作。
2、强化硬件建设。
社区党委通过对党员活动室、文化图书室等场地资源进行整合、挖潜,落实了远程教育站点场所,并先后投入近10万元,为站点购置了电脑、电视、投影仪等设备,有力地保证了站点设备及时到位。
站点现有70余平方米的教室,有醒目的标牌,配备了电脑、数码相机、音响、投影仪、电视机和DVD播放机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订购了《党员干部之友》、《支部生活》、《社区》等报刊杂志20余种,购买藏书3000余册。
3、规范管理制度。
社区党委不断建立健全站点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先后制定了管理员AB岗位职责、教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学员考勤、安全管理等制度,健全了“三薄一册”(收看记录簿、座谈讨论记录簿、设备器材登记簿和党员花名册),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讨论情况、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全面掌握远程教育站点利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