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地图和等高线地形图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特征、通视等。
基础全面梳理一地面高度的表示1.海拔(绝对高度):01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海拔为02 1_500米,乙点海拔为03500米。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如图中甲点相对于乙点041_000米。
二等高线地形图101相等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02相等。
(2)“同图等距”——03等高距一致。
(3)“密陡疏缓”——04陡;反之越05缓。
(4)“凸低为脊”——06低值凸出为山脊。
(5)“凸高为谷”——07高值凸出为山谷。
(6)“重叠为崖”——08陡崖。
3.地形部位序号地形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A 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09内高10外低(一般在图中有黑三角图例)B 山谷等高线向11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C 山脊等高线向12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D 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13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E 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4.地形类型类型主要特征平原海拔一般在14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地势平坦高原海拔多在500米以上,顶部等高线15稀疏,地势起伏小;边缘等高线16密集,地势陡峭续表类型主要特征17山地海拔一般在18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等高线19密集,地势起伏大。
山脉处等高线多呈带状延伸丘陵海拔一般在20200~500米之间,相对高度21较小,地势起伏和缓盆地22周高中低,内部地势起伏较小,边缘地势陡峭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判断自然地理特征:地形、23水文、24气候、植被等。
(2)为人类生产活动提供依据:工程选址、道路25选线、生产布局等。
三等深线与等潜水位线1.等深线:在地图上把01深度相同的点连成的平滑曲线。
一般数值越大,表示深度越大。
2.等潜水位线:将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
潜水位与地面的相对高度就是潜水02埋藏深度。
1.小王到黄土高原旅游时,发现该地梯田田埂的延伸方向非常有规律。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优质ppt版本】

答案 A 由图示信息知,该区域河流最终注入海洋,为外流河。
2.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②处地形部位的是 ( A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答案 A 结合该流域景观图知,②处地形部位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 中,陡崖处等高线重合,据此判断A正确。
命题视角二 等高线与其他等值线相结合的综合判断
判断流域面积
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6)判读气候特征及差异
判断 气候特征
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 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 发弱)等因素进行分析
判断 气候差异
求出高度差,再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 气温差异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考点二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相关计算
1.计算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从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出任意两点的海拔,就可以计算这两点的相对高 度:H相=H高-H低。 2.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 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 m)可 以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T差=(0.6℃·H相)/100 m。
降水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阳坡光照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 光照差异
高于阴坡
命题视角一 结合景观图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断
读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
1.下列叙述与图中事实相符的是 ( A )
A.河流为外流河
B.湖泊为内流湖
C.①处地形起伏大 D.河口处无沙洲形成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依据——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特征
判读内容
数值范围与极值 区域地势起伏大小,海拔最大值、最小值
延伸方向 疏密程度 弯曲状况 局部闭合
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专题02 等高线地形图【课程标准】1.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地形部位,学会在等高线图中进行交通线路、宿营地、大坝等人类活动的合理选择 2.结合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起伏和通视问题【学科素养】1.区域认知:结合等高线图和地图,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及特征。
2.人地协调观:结合等高线图和地图,学会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
3.地理实践力: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线路、坝址选定,利用地形剖面图进行通视分析【重点难点】1. 学习重点: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认识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及特征,学会因地制宜进行人类活动的选址。
2.学习难点:利用等高线地形图进行线路、坝址选定,利用地形剖面图进行通视分析【使用说明与方法指导】1.依据导学案,认真研读课本,构建知识体系,整体上把握本课内容。
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组预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统一反馈老师。
【问题驱动·合作共赢】探究一:匈牙利地形特征菠第19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于2022年6月18日至2022年7月3日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描述匈牙利的地形特征。
【高频考点·互动研】考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1.地形类型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1)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上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等高线和等高距等高线: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闭合曲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距离。
(3)等高线的判读①山体部位的判读②地势坡度的判读(4)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判读A:若A、B两地都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就是两地的海拔差。
B:若A点在等高线上,B点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B点海拔区间值-A点的海拔C:两地都不在等高线上,两地的相对高度H:(n—1)d<H<(n+1)d其中n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为等高距。
(5)陡崖相对高度的判读陡崖相对高度(n-1)d≤⊿H<(n+1)d崖顶海拔范围H大≤H顶<H大+d崖底海拔范围H小-d<H底≤H小(6)河流流向的判读●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2.2《地形图的判读》课件(共37张PPT)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1)判断坡度的陡缓
C A
B
D
b
ac d
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缓。
ab线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 cd线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
4.等高线地形图的辨识
小组合作 (2)识别地形部位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找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和陡崖等常见 的地形部位,并分析特征。
学生登山应选择
图中①、② 哪条
线路较合适?
①线路等高线 稀疏,坡度较 缓比较合适
登山 要求距离短可选择陡坡,要求省力可选择缓坡 攀岩 等高线重叠的陡崖处
5.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学以致用 结合实例,分析等高线地形图在生活中的应用。
A、B两河流适
C
宜学生体验漂
A
D
流的是哪一条?
B河流等高线
稀疏,坡度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地图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情境导入
雕刻在大地上的等高线
众所周知,云南省全境都适合旅游,元阳县被认为是最难抵达的 小县城之一,然而,元阳却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地方,它就是元阳梯 田。元阳梯田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自然遗产,吸引了众多游 客和摄影师前来观赏和拍摄。
元阳梯田
1.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计海拔与相对高度。(区域认知) 2.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部位,并能判断坡度的陡缓。(区域认知)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综合思维 和地理实践力)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
量出土豆的高度, 把这一高度平均分 成三份,并在土豆 ,周 一根废弃的筷子沾 上墨水,从“土豆 山”的最高处,垂 直向下插到底
高中地理必修二3等高线地图

450
390
280
210
350
500
430
280
160
570
450
300
方法:找出相邻两 个点(大于400与小 于400)之间的400 米高程点的大致位 置,找出所有点, 然后用平滑曲线连 接,最后进行验证
(3)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 ②同图等距: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一读等高线的数值 ⑤判读地形部位(微观地貌类型)
读图,判断下列地形的地形特征与等高线特征
山峰: ①中间高,四周低 ②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递减
盆地(洼地):
①中间低,四周高 ②等高线闭合,
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递增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一读等高线的数值 读图,判断下列地形的地形特征与等高线特征 ⑤判读地形部位(微观地貌类型)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山顶
1)一读等高线的数值 2)二读等高线的延伸
500
凹 400
凸
3)三读等高线的疏密
坡 300
坡
①坡度大小
200
a.同一幅图中:密陡疏缓
结合
b.tgα=
相对高度 等高距 水平距离 结合
②坡面凹凸
比例尺
A100 A 100
a.凹坡:
b.凸坡:
。回答(1)~(3)题。
(1)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 C.1000米
B.900米 D.1100米
R
(2)M、N、P、Q四地中,海拔可
第二章 地图知识 第二节 等高(深)线和地形剖面图总结

比例尺、等高距相同:
等高距、等高线疏密相同: 比例尺大→坡陡;比例尺小→坡缓 比例尺、等高线疏密相同: 等高距大→坡陡;等高距小→坡缓
B
(5)坡面凸凹:上疏下密——凸坡;上密下疏—— 凹坡
高
低
高
低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海拔相等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等高距有何特点?
同一幅等高线地 形图上,等高距相同。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 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4、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并以 海平面作为0米。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也相同。 2)等高距全图一致:等高距即指两条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高度差。 3)等高线是封闭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 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4)两条等高线决不能相交,因为一般情况下,同 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在垂直壁立的峭壁 悬崖,等高线可以重叠。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 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 地方表示均匀坡。
一、高度的计算方法
甲
1500米 1000米 500米
地面某点到另一 点的垂直距离为 相对高度 地面某点到海平 面的垂直距离为 绝对高度,即海 拔
乙
海平面
海拔和相对高度都是指垂直距离,但是起点不同; 在地图上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 请思考:绝对高度(海拔)是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呢?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读下图,若等高线所示高度为100m、200m、300m、
地球与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地图三要素和等高线地形图

区域地理——地球和地图导学案第二课时地图三因素和等高线地形图【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辨别方向、测算距离、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以及五种主要地形。
3.掌握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和绘制方法。
课前预习案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①。
(3)表示形式:②、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③。
(3)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定④,经线定⑤。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用来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二、地形图1.等高线地形图(如下图所示)(1)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地形剖面图:直观地显示某条剖面线上⑧和⑨状况。
【问题思考】1.将一幅地图的比例尺缩小一半,则图幅面积应为原来的多少倍?2.在右图中,甲、乙两点的海拔分别为多少米?二者的相对高度为多少米?3.如何确定右图中闭合等高线中心A、B的海拔高度?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运用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如果在山坡上整修梯田,选在甲处好还是乙处好?为什么?(2)若该区域计划建一水库,坝址应选在A、B、C中的________处,为什么?(3)①处陡崖顶部海拔约为________米,陡崖相对高度为________米。
【反思归纳】1.判断坡度陡缓: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坡度越;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②不同图中,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等高距越,坡度越;③不同图中,等高距相同,比例尺不同,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
2.开辟梯田的条件:开辟梯田应考虑、等条件。
3.水库坝址选择的条件:修水库的地形条件是河流的上游山区并具有“”的地形区。
“肚子大”利于储水,“出口小”利于建坝。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二讲等高线地形图课件

(图1)中Q地 等的高离海距拔为越A可1.0大9能0米0为,,米说瀑( 布明的) 落等差高为7B线2米.。1越0稀0米疏,坡度越缓;交点间的距离越小,说明等高线越密
((22))桥 比梁例附尺集近和,C河等坡岸高.2度与线0山疏0较峰密米的程陡高度。相同因,等D此高距.M3不0同10处,则米相坡同度的水陡平范,M围2等处高距坡越度大,坡缓度,越P大1;>等P高2距,故越小选,坡度A越项小。。 第(2)题,
(2018·湖北武汉模拟)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读图,完
成第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第.甲3题、,读乙图间,根修据建图一中条数山值区判公断路,等, 高距是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 关闭 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 A角.山方峰案,1海B拔.方为案7020~800米,海拔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高差为 C60.方0~案8030米D.,方所以案该4 地最大相对高度最接近800米。第4题,根据山区修路
-1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1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 为72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 关闭
第(A1.)9题0米,先根据题B目.2提30供米的信息确定图中每条等高线的数值,注意河流一 C.340米 D.420米
般发(2)育桥在梁河附谷近中河。岸山与峰山海拔峰5的80高米,等高距为100米,推断山峰到Q地各等 高线差数最值接依近次( 为50)0米、400米、300米、300米、400米,所以Q点海拔 大于A.420600米米。第(2B)题.31,根0米据河流穿过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知桥梁位于瀑 布的C.下36游0米,二者位D于.两41条0米300米等高线之间,海拔为200~300米,又因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一第一章地球与地图第2讲地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最新考纲 1.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2.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纲解读 1.理解并掌握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的分析与判读,能绘制地形剖面图。
3.掌握等值线图的基本特征及判读方法。
考点一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1)含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因此也叫缩尺。
(2)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
2.方向(1)一般地图: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示北方。
(3)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定南北方向,纬线定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比例尺的缩放与计算1.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放大:用原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
例如将1/20 000的比例尺放大1倍,即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10000,比例尺变大。
(2)比例尺缩小:用原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分数倍)。
例如将1/120 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120 000=1/160000,比例尺缩小。
(3)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的2倍,则放大后图幅面积是原图的4倍。
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
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的1/3,则缩小后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2.比例尺中有关距离的计算(1)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实际距离=两点间的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
(2)根据距离求比例尺:比例尺=两点间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注意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读图,完成1~2题。
1.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甲大于乙 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 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2.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向正北后向正东B.火车站与学校相距约375千米,与农业实验区相距约580千米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l倍,则图幅面积增大2倍(2015·辽宁模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图幅依次减小3/4)。
读图回答3~4题。
3.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2∶N 3∶N B.1∶2N1∶3N C.2∶N 4∶N D.1∶2N1∶4N4.若①图中甲、乙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77 cm,则①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2 000 000 B.1∶20 000 000 C.1∶200 000 D.1∶20 000设有甲、乙两岛,其位置与轮廓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两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岛所在地图的比例尺比甲岛大 B.乙岛位于太平洋C.乙岛面积比甲岛大 D.甲岛位于东半球6.图中A、B、C、D四地( )A.B地位于C地的正北方,A地位于D地的正南方B.飞机从B地到A地的最近的方向是一直向东C.B、C地之间的距离约为A、D地之间距离的2.5倍D.C地位于D地的西北方考点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甲地的海拔为1_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000米。
2.等高线(1)等高线的概念:是地面海拔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特征含义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同图等距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同一幅地图等高距一致闭合,不相交等高线是闭合的曲线(由于图幅限制,在图上不一定全部闭合)。
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合(陡崖处除外)密陡疏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凸低为脊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凸高为谷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3)地形基本部位部位A B C D E地貌山顶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等高线地形图的数值判读(1)判读海拔和相对高度根据等高线的特征即标高为海拔、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等判断某地区的最大海拔、最小海拔、相对高度、陡崖相对高度。
①最大海拔:H高≤H大<H高+d。
②最小海拔:H低-d<H小≤H低。
③相对高度:H高-H低≤H相<H高-H低+2d。
注:地形区最高处注记高程为H高,最低处注记高程为H低,等高距为d。
④陡崖相对高度:取值范围公式是(n-1)×d≤H<(n+1)×d。
注:H为相对高度,d为等高距,n为重合或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
(2)闭合等值线的判读等值线的闭合原则:当有闭合曲线位于两等值线之间时,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高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高于这个高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若闭合曲线数值与其中的低值相等,则曲线内的数值低于这个低值且不超过一个等差距;即“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则。
如下图中200<A<300、100<B<200。
2.判断坡度的大小(1)同一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分布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图上坡度的大小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3)坡的类型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等高距相等。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
等高线上疏下密为凸坡,如下图中的甲、乙;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坡,如下图中的丙、丁。
3.判断河流流向等高线图中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1)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变化判断出地势的大致走向,再根据“水往低处流”即可判断。
(2)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进行判断,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
(3)根据河流的支流流向进行判断,河流干流和支流的流向总是趋于一致的,知道某支流的流向,干流的流向也可判断。
4.判读地貌类型(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4)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5)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6)海岸线:0米等高线表示海平面,一般表示海岸线。
1.(2015·上海地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D.峡谷2.(2014·山东文综)下图(a)为某班一次地理野外实习的观测点分布图,①~④为观测点编号。
图(b)为该班某小组在其中一个观测点所做的记录卡片。
完成下题。
根据上图(b)中记录的信息判断,卡片中“观测点编号”应为上图(a)中的( )A.①B.②C.③D.④下图为“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其中X、Y为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L为河流,ab线为经线。
据此回答3~4题。
3.若X数值为500米,则沿图中经线的地形剖面图(下图)是()4.图中P点地表水的流向是( )A.北方B.南方 C.东方D.西方(2011·新课标全国文综)读下图,完成5~6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A.①B.② C.③D.④微专题三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等高线地形图与“点”的区位点的类型区位要求水库坝址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港口港口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水域深阔的避风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气象站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向阳坡、背山面水(河、湖、海)、气候宜人、空气清新的地方,且有交通线通过,交通便利宿营地宿营地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突降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航空港航空港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还要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并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2.等高线地形图与“线”的区位(1)铁路、公路线铁路、公路线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建在坡度和缓的地区;翻山时应选择缓坡,并通过鞍部;陡坡处线路要呈“之”字形弯曲,以降低坡度,保证运输安全。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路线的长度,少过河建隧道,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区、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
(2)引水、输油线路引水线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从地势高处引水到地势低处,使水自流。
输油管道,路线也应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等高线地形图与“面”的区位(1)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湖、海、水库等水域发展水产养殖业。
(2)工业区选址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投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3)聚落分布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势低平、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山区聚落规模小、数量少;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
题组一等高线的判读与交通布局下图是“某区域大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中甲乙两村之间拟建一条公路,四个选线方案最好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题组二等高线的判读与居民点布局(2013·天津文综)某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