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版)介绍
乳腺癌指南解读PPT课件

浸润性乳腺癌I-IIIA(T3N1)
二、全乳切除术 后 (普通组织学类型:导管癌,小叶癌,混合型癌,化生型癌)
1.激素受体阴性,HER-2阳性 T≤0.5cm,pN0 :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2B类)(2011版是不用辅助治疗)。
T≤0.5cm,pN1mi或0.6<T≤1cm: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
T>1cm 或淋巴结阳性(>2mm的淋巴结转移灶):辅助化疗+曲妥珠单抗(1类)。
2.三阴乳腺癌 T≤0.5cm,pN0 :不用化疗。 T≤0.5cm,pN1mi或0.6<T≤1cm :考虑辅助化疗。 T>1cm 或淋巴结阳性(>2mm的淋巴结转移灶) :辅助化疗(1类)。
进 入 随 访
浸润性乳腺癌 I-IIIA(T3N1)
考虑进一步化疗和/或术前放疗
缓解
未缓解
1.化疗有效继续化疗 2.如ER和/或PR阳性则后续内分泌治疗 3.如果HER-2阳性,完成至多1年的曲妥珠单抗治疗
进入 随访
个性化治疗
浸润性乳腺癌
术后治疗( I-IIIA(T3N1) )
浸润性乳腺癌I-IIIA(T3N1)
一、保乳术后(普通组织学类型:导管癌,小叶癌,混合型癌,化生型癌) 1.对高龄低危患者可免放疗。(高龄低危患者:70岁及以上、雌激素受体(ER)阳性、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
浸润性乳腺癌
术前治疗(Ⅱa-IIIA T3N1M0、除了肿瘤大小外均符合保乳术要求)
浸润性乳腺癌
术前治疗(Ⅱa-IIIA T3N1M0 、除了肿瘤大小外均符合保乳术要求)
术前化疗(绝经后的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考虑单用内分泌治疗)
任何时间PD
PR,无法切除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手术、临 床实践指南
一、临床实践指南的形成
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旨在规范和指导医生进行早期乳腺癌 的保乳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该指南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最 新研究进展、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的。
二、临床实践指南的内容
1、适应症和禁忌症
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具体包括肿瘤直径小于2cm,且病理分型 为侵袭性小叶癌、导管内原位癌等。对于病变广泛、多中心或多发肿瘤的患者, 以及有严重内科疾病或一般情况差的患者,则不宜进行保乳手术。
3、长期随访:乳腺癌保乳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复查,以监 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随访计划,以确保患 者的健康状况得到及时监控和治疗。
谢谢观看
2、减少术后疼痛:由于保乳手术创伤较小,术后疼痛和不适感相对较少, 患者恢复较快。
3、提高自信心:保乳手术可以减少患者因乳房切除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自 卑感,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减少复发风险:保乳手术结合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可以降低肿瘤复发 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三、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注意事项
1、适应症选择: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且肿瘤大小适中,没有 淋巴结转移等不良因素。对于晚期乳腺癌或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全乳房切除 术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2、术后治疗:保乳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放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以降低肿 瘤复发的风险。放疗期间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皮肤瘙痒、疲劳等,需要患者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
总之,中国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和应用对于提高乳腺癌 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医学技 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乳腺癌的防治事业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中国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乳腺炎
01
保持乳房清洁,避免乳汁淤积,及时排空乳房,如有感染症状
应及时就医。
乳头皲裂或溃疡
02
正确哺乳姿势,避免过度吸吮或咬伤乳头,可使用乳头保护霜
或遵医嘱进行治疗。
乳汁不足或过多
03
调整哺乳频率和时间,合理饮食,保持充足睡眠和良好心态,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心理干预及支持治疗
焦虑、抑郁情绪
关注孕妇和产妇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服务,必要 时进行药物治疗。
化疗在妊娠期乳腺癌中应用
化疗药物选择
应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和紫杉类药物等。避免使用对胎儿有明确致畸作用的药物,如 烷化剂等。
化疗时机
化疗可以在妊娠期进行,但需注意化疗药物可能对胎儿造成的影响。一般来说,妊娠早期(前3个月)应避免化 疗,以减少胎儿畸形的风险。妊娠中晚期可以进行化疗,但需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中国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 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31
contents
目录
• 指南背景与意义 • 诊断与评估 • 治疗原则与策略 •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选择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 随访与康复管理
01 指南背景与意义
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现状
01
02
03
发病率上升
随着生育年龄推迟和辅助 生殖技术发展,妊娠期与 哺乳期乳腺癌发病率逐年 上升。
哺乳期乳腺癌治疗策略
优先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手术治 疗是首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辅助治疗选择
在手术治疗后,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如化
疗、放疗等。
NCCN+临床实践指南:乳腺癌(2015.V2)中文精华版

源自英文版v.2.2015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由21个居世界领导地位的美国知名癌症中心所组成的一个非营利联盟组织,旨在全心致力于对癌症患者医疗管理品质及效率的提升。
●NCCN 提供给医疗保健系统决策者极具价值之重要资讯,《NCCN肿瘤学临床实践指南》为全球肿瘤临床应用最广的指南。
病例数乳腺癌是美国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2350304043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新诊断病例死亡病例黄色:Tis (原位癌)绿色:T1(肿瘤最大直径≤ 20mm)蓝色:T2(肿瘤最大直径>20mm ,但≤ 50mm )紫色:T3(肿瘤最大直径>50mm)红色:T4(肿瘤无论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黑色:已远处转移T1:肿瘤最大直径≤20mm Tlmi :肿瘤最大直径≤1mmTla :肿瘤最大直径>1 mm ,但≤5 mm Tlb :肿瘤最大直径>5mm ,但≤10mm Tlc :肿瘤最大直径>10mm ,但≤20mm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T2:肿瘤最大直径>20mm ,但≤50mm N1:同侧I 、II 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灶2.0 mm T3:肿瘤最大直径>50mmN2a :同侧I 、II 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和/或皮肤(溃疡或皮肤结节)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表现为固定或相互融合;或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临床上发现有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转移病灶>2.0 mm pN2b :临床上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任何T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临床上发现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IA 期:T1、N0、M0IB 期:T0、N1mi 、M0T1、N1mi 、M0IIA 期:T0、N1、M0T1、N1 、M0T2、N0、M0IIB 期:T2、N1、M0T3、N0、M0IIIA 期:T0、N2、M0T1、N2、M0T2、N2、M0T3、N1、M0T3、N2、M0IIIB 期:T4、N0、M0T4、N1、M0T4、N2、M0IIIC 期:任何T 、N3、M0IV 期:任何T 、任何N 、M1TNM 分期2类2A类2B 类3类诊断检查浸润性乳腺癌临床分期为I 、IIA 、IIB 或T3,N1,M0 期患者的局部治疗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5cm ,且切缘距肿瘤≥1 mm腋窝淋巴结阴性、肿瘤≤5cm ,切缘距肿瘤<1 mm腋窝淋巴结阴性但肿瘤>5 cm 或切缘阳性1~3个阳性腋窝淋巴结≥4个阳性腋窝淋巴结考虑化疗后行胸壁放疗考虑化疗后行胸壁±锁骨上/ 下淋巴引流区放疗。
《中国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PPT课件

加强与国际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 推动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诊疗水平的提 高。
THANKS
感谢观看
早期诊断
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的早期 诊断较为困难,需加强对孕妇 和哺乳期妇女的乳腺检查及宣
传教育。
治疗选择
在治疗过程中,需权衡母婴安 全与治疗效果,选择合适的手 术时机、化疗药物及放疗方案 。
心理支持
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面 临较大的心理压力,需提供专 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多学科协作
加强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患者 提供全面的诊疗服务和个性化
指南制定过程中,汇集了乳腺外科、产科 、儿科、放射科、病理科等多个学科的专 家意见,体现了跨学科合作的精神。
个体化治疗
循证医学基础
指南强调了对妊娠期与哺乳期乳腺癌患者 进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考虑了患者的 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
指南的制定基于最新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 学证据,确保了其科学性和实用性。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与对策
03
激素治疗
激素治疗在妊娠期乳腺癌患者中应用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仍需使
用。在使用前应充分评估风险与收益,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心理支持与辅导
提供专业心理咨询
针对妊娠期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 点,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
面情绪。
家属参与心理支持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心理支持 工作,增强患者的家庭归属感和安 全感,共同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治疗方案
妊娠期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手术是首选治 疗方法,化疗和放疗可以在手术后进行以降低复发风险。内分泌治疗通常在分娩 后进行。对于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应在终止妊娠后尽快开始治疗。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浸润性乳腺癌
临床分期为Ⅰ、ⅡA、ⅡB、或ⅢA(仅T3, N1,M0 )期的局部治疗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浸润性乳腺癌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前言
2007年NCCN与中国专家再度合作,除 更新《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 国版)》和《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 实践指南(中国版)》之外,还首次修 订了NCCN非霍奇金淋巴瘤、胃癌、结 肠癌指南的中国版。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前言
NCCN指南中国版的发布是中国肿瘤 界的一大盛事。为此,NCCN的亚太 代表EMD公司隆重推出了NCCN网站, 以方便中国肿瘤医生免费获得NCCN 中国版指南,并直接聆听中国专家的 解读。使更多的肿瘤患者获得最佳的 诊治和服务。
BINV-1:将I、IIA、IIB或IIIA(仅T3,N1,MO)期患 者的检查项目重新进行了组织,分为所有患者都需要 进行的检查项目和备选检查项目。
BINV-3:1--3个腋窝淋巴结阳性的I、IIA、IIB或 IIIA(仅T3,NI,MO)期患者的局部治疗方面,全乳切 除术后的建议从“考虑放疗”变为“强烈考虑放疗”。
N3a 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N3b 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 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临床上发现”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淋巴结
闪烁扫描除外)、临床体检或肉眼可见的病理异 常
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 乳腺癌TNM分期
远处转移(M) M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is(DCIS) 导管原位癌
Tis(LCIS) 小叶原位癌
Tis(Paget's) 乳头Paget's病 不伴有肿块
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

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有一定发生率在男性中。
随着医学研究和技术的进步,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为了帮助医生和临床医学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国际乳腺癌协会制定了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指南中的主要内容。
诊断部分:1.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降低乳腺癌致死率的关键。
妇女在40岁及以上应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检查)。
2. 高危女性,如有家族史或其他相关风险因素,应从30岁开始开始进行定期乳腺X线摄影。
3. 对于发现可疑乳腺肿块或其他异常体征的患者,应进一步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等检查。
4. 对乳腺穿刺活检的判断应根据回声、超声扫描和影像,结合实验室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提高准确率。
治疗部分:1. 乳腺癌的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的疾病分期、年龄、健康状况和自愿程度进行个体化制定。
2. 早期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和内分泌治疗。
对于较小病灶的患者,局部切除手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3. 对于乳腺癌的中晚期患者,化疗常常是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之一。
化疗方案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病情和个体差异。
4. 靶向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如靶向治疗药物Herceptin可以针对某些HER2阳性的患者。
随访和康复:1. 乳腺癌治疗结束后,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
随访周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通常为半年至1年一次。
2. 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乳腺X线摄影、乳房超声等相关检查,以及与患者的交流和心理支持。
3. 康复护理是乳腺癌治疗的重要环节,包括营养支持、功能锻炼和心理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治疗。
结语:乳腺癌临床诊治指南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更好地掌握乳腺癌的防治措施。
然而,临床实践中,仍需结合具体患者的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我们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乳腺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将会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

浸润性乳腺癌
全身辅助治疗
组织学类型
导管癌 小叶癌 混合型癌 化生性癌
小管癌
粘液癌
激素受体状态
ER阳性
和/或 PR阳性
ER阴性
和 PR阴性
ER阳性
和/或
PR阳性
ER阴性 和 PR阴性
HER-2状态
HER-2阳性 HER-2阴性
HER-2阳性
HER-2阴性
全身辅助治疗 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乳腺癌的全身辅助治疗
现有异常体征,则行腹部±盆腔超声或CT或MRI检查 胸部影像学检查(如出现肺部症状) 可选择FDG PET/CT(T3,N1,M0) 如果有指征,考虑进行生育咨询
第七页,共33页。
浸润性乳腺癌
PET或PET/CT扫描并不适用于临床I、II或可 切除的III期乳腺癌的分期。在常规分期检查结 果难以判断或者存在疑问,特别是在局部晚 期或转移性患者中,FDG PET/CT可以很 有效地协助诊断。 ❖ FDG PET/CT联合常规的分期检查方法还 能够检测出局部晚期乳腺癌病例中未被怀疑 的区域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
第六页,共33页。
浸润性乳腺癌
临床分期为I、IIA、IIB或IIIA(仅T3,N1,M0)期的检查
临床分期
I期 T1,N0,M0
或
IIA期 T0,N1,M0 T1,N1,M0
T2,N0,M0 或
IIB期
T2,N1,M0
T3,N0,M0 或 IIIA期
仅T3,N1,M0
检查
基本检查项目包括:
病史和体检 全血细胞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 肝功能检查和碱性磷酸酶检测 双侧乳房X线摄片,必要时行乳腺及相应引流区域超声检查 病理检查 明确肿瘤ER、PR和HER-2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