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中学阶段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归纳:一、道德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道德的概念: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对行为价值及其规范的评判和规则的总和。
2.道德的作用:凝聚社会共识、调节社会关系、保障社会秩序、增强文明进步。
1.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尊重他人、诚实守信、责任意识、友善待人、公平正义、勤奋努力等。
三、公民道德的培养1.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忠于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情感与观念。
2.社会主义道德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自强不息的价值观。
3.法治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参与法律实践的意识,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四、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法律的概念:国家依法制定、公告并执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法律的作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权利益、调节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五、宪法与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1.宪法的概念: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法律制度的总纲。
2.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权力的构成和运行等。
六、国际法与国际社会1.国际法的概念:国家之间或国际组织之间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2.国际社会的组织与合作: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国际组织及其作用;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
七、我国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实施1.我国的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等法律的层级与关系。
2.法律的实施:法律的发布与实施、法律的执行与监督、法律的适用与解释等。
八、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道德是自觉性的行为规范。
九、互联网与法律1.互联网的特点和作用:信息快速传播、虚拟社交、经济发展等。
2.互联网法律问题与法律规范:网络言论自由、个人信息保护、网络犯罪等。
人教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

人教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本学期中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为广大初中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掌握基本的道德伦理知识的机会。
作为成长中的学子,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知识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一步。
通过学习思想品德,同学们将在思想修养上得到提升,牢记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重要性。
一、社会公德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循的一种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是我们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学校和社会中,我们应该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尊重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
此外,社会公德还包括对老师、家长以及其他人的尊重,不欺负同学、不打架斗殴,不合群、不结伙等。
二、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是指我们在家庭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
一个和谐的家庭离不开家庭美德的培养和传承。
家庭美德包括尊敬和孝顺父母、和睦相处、乐于助人等。
作为子女,应该懂得尊敬父母、关心父母、帮助父母分担家务。
只有在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中,我们才能健康成长,充满自信。
三、个人品德个人品德是指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这些道德素质包括诚实守信、友善善良、勇于担当等。
诚实守信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要求,意味着我们要说真话,做真事,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友善善良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包括尊重他人、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等。
勇于担当则表示我们要有勇气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乐于助人。
四、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个人正常、稳定、有价值的心理状态。
我们常说“身体健康、心情好”,心理健康是一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我们可以通过和家人、朋友坦诚交流,尽情释放压力,保持良好情绪;通过运动、读书、旅行等活动,培养兴趣爱好,提升个人自我价值。
五、公民知识公民知识是指了解和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知识。
作为公民,我们应当了解国家法律,知道我们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我们要学会尊重和遵守法律,了解公民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
通过了解公共事务,我们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什么是责任? P5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
P6-8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易混易错知识点汇总 - 副本

初中常见的易混易错点九年级1-5课1.2.4.5.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
)6.7.8.9.10.权、监督权、任免权。
全国人大拥有最高的职权,但不是全国人大代表。
另外,最难分辨的是“决定权”:决定权只是特指重大事项,比如:战争、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定重大战略、重大工程(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
千万不能看材料里有“决定”两个字就认为是决定权。
而是要看决定的对象是什么,如果是通过或修改某项法律,就是“立法权”;如果是决定国家领导人人选,就是“任免权”;如果是通过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则属于“监督权”。
11.12.15.不是已经实现、马上实现、就在眼前、指日可待等。
(选择题非常喜欢出这个题,不仔细看就会出错。
)字、风俗习惯。
17.补充内容:一.初中生应该注意的几个根本和基本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4.我国制定一切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的根本利益。
5.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或者说:大力发展经济)6.我国取得一切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8.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9.我国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0.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11.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12.我国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3.我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14.我国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15.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7我国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用在我们河南省就叫:科教兴豫、人才强省战略)二、初中生应该记住的几个核心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3.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4.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6.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三、初中生应该记住的几个“中心”1.当前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2.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依宪治国3.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四、初中生应该知道的两个基石1.我们党和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2.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1. 四大原则- 四个基本原则是中国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2.- ,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4.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一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朱德等。
5.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领导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包括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和政策。
6. 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策、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7. 人权与民主- 人权是指人类在生活与发展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决策来实现权力的运行和控制。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9.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10.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是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政治问题和事件,包括国内外大事、国际关系和重要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初中政治知识点的汇总,涵盖了重要概念、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时政热点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全面整理

第一课珍惜无价自尊1.自尊的含义,表现,作用。
含义:自尊即自我敬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的卑视,羞辱。
它是一种安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表现:我们越来越留意容貌上的修饰,举止的文静以及行为的后果,为的是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的敬重,赢得别人的确定。
作用:这种被敬重的感觉更能使我们体验到欢乐及感动。
2.个人尊严及国家尊严的关系。
我们个人的自尊及祖国的和民族的尊严紧紧联络在一起。
假如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尊严,我们个人也很难有真正的自尊。
我们不但要维护个人的尊严,还要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3.理解知耻及自尊的关系。
做人不能没有自尊。
真正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是知道羞愧的人。
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4.〔1〕虚荣的表现及产生缘由。
缘由:虚荣心是一种追求外表上荣耀,荣耀的心理。
表现:虚荣心重的人,常常将名利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在动力,总是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2〕虚荣心的危害①不仅影响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甚至会走向盗窃、贪污等违法犯罪;②不利于我们的身心安康,甚至会产生嫉妒心理③影响家庭和和谐社会稳定;④影响人际关系和谐;⑤得不到别人的敬重和观赏。
〔3〕怎样抑制虚荣心理?①全面相识自己,正确对待虚荣心及自尊,保持适度自尊心;②客观评价别人的争论,大胆暴露自己的优缺点;③全身心投入学习,把全部精力放到学习中来;④不过分追求名利。
5.为什么要敬重别人?要赢得别人的敬重,首先要敬重别人。
敬重别人,是我们的须要,也是我们的欢乐。
为了自尊,我们也须要把别人的眼睛作为镜子,来〔敬重别人使我们〕更好地相识自己,然后把我们感受到的别人赐予的美妙,再转达给别人。
这样,人人彼此敬重,互相接纳,共同在感受自尊的欢乐中成长。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须要别人好心的提示,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增加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6.如何正确对待争论及指责?争论只能代表个别人的意见,未必正确;指责是对我们行为的评价,针对的是详细行为,而不是人本身。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笔记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笔记归纳
第一单元政治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
- 政治是指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和组织活动,是人们共同生活的一种规律和方式。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保障人们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 国旗是国家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独立、统一和团结。
第二单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 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基本制度,要求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中国是中国的领导核心,负责领导党和国家工作。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
第三单元孝道与传统文化
-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指尊敬父母、关心家庭,是社
会和谐的基石。
-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思想道德等。
第四单元构建和谐社会
-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包括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等。
- 社会公德是养成良好行为惯的原则,包括遵守法律、关心他人、热爱劳动等。
- 个人品质的培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要注重独立思考、
勤奋研究等。
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法律意识
- 法律是国家制定和实施的行为规范,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 公民的法律意识是指认识和遵守法律的观念和行动,体现在尊重法律、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
- 研究法律知识是培养良好的法律意识的基础,应积极了解法律,知法懂法。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政治上册的笔记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道德与法治是九年级上学期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帮助学生了解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下面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道德与法律1.道德的基本概念:道德是人们根据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对行为的好坏、善恶和正当与否进行评判的一种精神品质。
2.判断道德行为的标准:基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价值观的变化和人们的需要,道德行为有其时代性,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判断。
3.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公布、实施和维护的,通过强制力规范社会成员行为的一种制度。
4.遵守法律的意义:遵守法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的合法权益。
5.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二者相互关联、相互依存。
6.不守法律的后果: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会造成社会纷争和矛盾,严重的会破坏社会秩序。
7.自觉守法、自愿作为:守法应该是人们的自觉行为,要自愿遵守法律,理解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第二单元:国家与公民1.国家的基本概念:国家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政治实体,具有社会政治组织、领土和主权等特征。
3.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有言论信仰、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平等权利等权利;公民有遵守宪法和法律、爱护公共财产、有爱国情怀等义务。
4.公民的权利保障:国家通过宪法和相关法律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并设立相关机构负责保障和监察。
5.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和被选举参与国家事务,并通过舆论监督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6.尊重公民权利的重要性:尊重公民权利可以使国家和社会更加公正、公平,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与法治思想1.中国法制的历史渊源:中国的法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礼法制度和君父制。
2.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观:中华文明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价值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3.道家的法治思想: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倡导有序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1人教版初中思想品德复习提纲七(上)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第1、2课)1、如何创建优秀的班集体?(1)要有共同的目标;(2)每个同学各显其能,发挥特长;(3)要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P7-P82、你愿意为理想中的班集体付出哪些努力?我会为这个班级添砖加瓦,参加各种比赛活动,为班级增添荣誉;和同学团结协作共同进步。
3、如何作自己学习的管理者?⑴学会自主学习⑵提高学习效率⑶科学安排时间。
P12-134、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须遵循哪些原则?(1)弹性原则(2)自然原则(3)增强原则。
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第3、4、5课)1、 生命为什么需要相互关爱?其他生命与我们人类共有一个家园,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各种生命息息相关需要相互关爱尊重,如果随意践踏地球上的生命,就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生存的生态环境,最终受伤害得还是人类自己。
P26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我们应怎么做?(1)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人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3)人的生命的独特性更多地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P27-P283、我们应该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①永不不放弃生的希望;②肯定生命的价值,尊重自己的生命;③延伸生命的价值,使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P29-P314、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延伸)?⑴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为人类谋求更大的幸福;⑵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勇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磨砺意志,创造美好人生;⑶充分利用有限的今天,把握青春,珍惜时间,认真学习,用心多做有利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5、什么是青春期?是指青少年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急剧变化的时期,是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是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
6、青春期的身体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身体外形的变化;(2)身体内部器官的完善;(3)性机能的成熟。
P357、青春的喜悦:(1)身体快速成长;(2)感觉特别敏锐发达;(3)兴趣特别广泛;(4)思维特别活跃;(5)性意识开始萌芽。
8、青春的烦恼:(1)不大愿意和爸妈谈心;(2)不喜欢爸妈的管教;(3)希望引起同学的注意;(4)希望独立而不能自立;(5)否定童年有眷恋童年。
(总之,心理上成人感和幼稚性并存)9、怎样看待青春期的心理矛盾?青春期心理充满着矛盾。
这些矛盾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
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但正是它们构成了我们向前发展的动力。
当然,如果处理不好这些矛盾,它们也会成为阻碍我们发展的阻力,因此,通过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是很重要的。
例如: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听听音乐或者打打球 P3710.如何排解青春期成长的烦恼?(1)可以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自己也要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
(2)如听音乐或者打打球,转移自己的不良情绪;在感到孤独的时候,与同学聊聊天,或给朋友写信等等。
P3811、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①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②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P46-4812.我们应怎样对待自己的优缺点?每一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存在优点和缺点,全面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通过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P4813、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1)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2)通过他人认识自己,(3)通过集体了解自己。
P49-P5014、 什么是内在美?什么是外在美?二者的关系如何?因为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一个人的美并不光是其外表,衣着,更重要的是他的内在素质,学识,心灵,道德等等。
既要注重外表的美,也要注重内在的美。
外貌的美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褪色,但内在的美是永不褪色的。
P47情境材料中的问题215.如何开发潜能的?⑴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⑵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⑶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激发潜能,要培养有利于激发潜能的习惯,从小事做起。
P52-P53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的生活(第6、7课)1.情绪的分类:喜、怒、哀、惧。
2.情绪是可以调适的,不良的情绪是可以排解的。
3.情绪对人产生的作用?(1)积极作用:情绪可以充实人的体力和精力.提高个人的活动的效率和能力,促使我们健康成长;(2)消极作用:情绪也会使人感到难受,抑制人的活动能力,降低人的自控能力和活动效率,做出一些令自己后悔甚至的事情。
P634.调节情绪的方法?(P66-P67相关链接)(1)注意转移法:当人情绪激动时,为了使它不至于爆发难以控制,可以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把注意力从引起不良情绪反应的刺激情境转移到其他的事物或活动上去。
(改变注意力焦点法,改变环境法)(2)合理发泄法:遇到不良情绪时,通过简单的“宣泄”痛痛快快地表达出去,或者将不良的情绪通过其他方式和途径宣泄出去。
(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宣泄,进行剧烈的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声叫喊)(3)理智控制法:在陷入不良情绪时,主动调动理智这道“闸门”的力量,控制不良的情绪,尽量使自己愉悦起来。
(自我暗示法,自我激励法,心理换违法,升华法)5.高雅情趣和庸俗的情趣的作用有何不同?(1)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符合现代文明的要求,也符合科学精神和科学生活要求。
P73(2)生活情趣庸俗的人,往往看不到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面,也看不到生活的美好远景,只看到眼前的事物,追求暂时的快乐。
庸俗的情趣,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甚至有害于身心健康。
P746.怎样追寻高雅的生活情趣?(1)乐观、幽默的生活态度,是陶冶高压生活情趣的重要条件。
(2)要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
(3)丰富的文化生活,是陶冶情趣、追求高雅生活情趣的重要途径(4)在追寻高雅生活的过程中,我们的精神世界,总能在无形中受到陶冶,提升为情操---一种价值追求的情感。
P76-P797.盲目“从众”有什么危害?盲目从众,跟着“群体”参加无意义甚至对身心健康有害的活动,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不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P77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第8、9课)1、我们身边的诱惑有:领奖台的诱惑,金钱的诱惑,游戏机的诱惑,黄、赌、毒的诱惑,邪教的诱惑。
2、我们应如何拒绝不良诱惑?P89 拒绝不良的诱惑,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用科学的态度、坚强的意志、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方法去克服。
方法如下:(1)避开诱因法;(2)婉言谢绝朋友,提高自制力;(3)专时专用,改正不良的习惯。
3、赌博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那些危害?(1)赌博严重影响学习、妨碍休息,损害健康。
(2)赌博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3)赌博还诱发违法犯罪。
4、怎样防范侵害,保护自己?(1)提高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2)用智慧保护自己。
(3)用法律保自己。
P93—P975、青少年在遭到不法侵害时、实施有效自我保护的时,应当注意些什么?(1)力量的对比;(2)周围环境的利用;(3)机智求助他人;(4)主观心理调节;(5)人身安全第一;(6)避免无谓地激怒对方;(7)暂时妥协、时候报案。
P95相关链接6、青少年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应怎样做?(1)遇到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有效的自救方法。
(2)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时,有能力制服时,当然要勇敢地同其搏斗;(3)没有能力将其制服的,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
(4)万不得已,也要将损失降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利益。
P967、沉迷网络对中学生产生什么影响?(!)影响身心健康;(2)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4)容易受到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导致违法犯罪8、中学生应如何文明上网?(1)应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文化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要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要正确选择网上信息,自觉抵制不健康信息的影响。
23七(下)第一单元做自尊自信的人(第1、2课)1、自尊的含义: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P52、生活中有损人格的不良习惯:说谎、逃避责任、假公济私、阳奉阴违等。
P123、尊重他人的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
4、怎样尊重他人?⑴首先要善于欣赏、接纳他人⑵其次不做有损他人人格的事情。
P155、自信的含义:是对自身力量的确信,深信自己能做成某件事,实现所追求的目标。
6、自卑与自负都是自信的误区。
⑴自卑的人,轻视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能力,可以做得很好,也不敢尝试;⑵自负的人,自以为了不起,过高的估计自己,看不起别人,自以为是。
(生活中注意区分这两种人)P227、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自信者良好的心理品质:⑴乐观,⑵好奇,⑶专注。
P258、如何培养自信?(1)要看到进步与长处。
有了自信才能有成绩,有成绩就会更自信。
发现自己的长处,是自信的基础(2)增强信心与实力。
实力,才是支撑信心最重要的支柱。
(3)做自信的中国人。
我们只有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我们的自信才有坚如磐石的根基。
P27—P30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3、4课)1、自立的含义: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走向自立我们需要培养哪些能力?⑴推销自己的能力,⑵与人沟通、善解人意的能力,⑶远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⑷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能力等等。
P38情境材料3、依赖思想的危害:⑴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
⑵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是。
P404、如何“告别依赖,走向自立”?⑴从思想上认识到依赖的危害,主动告别依赖⑵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⑶立足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多实践多锻炼。
P39--435、自强的含义:自强,就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
P476、自强精神的表现:在困难面前:⑴不低头,不丧气;⑵自尊自爱,不卑不亢;⑶勇于开拓,积极进取;⑷志存高远,执著追求;等等。
P487、自强是通向成功的阶梯。
所有自强者共同的特点:对人生理想执著追求。
8、少年怎样才能自强?⑴树立正确的理想;⑵战胜自身的弱点(自强的关键);⑶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就能在自强的人生征途中,劈波斩浪,抵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