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拓展阅读-27漏含答案
27《漏》(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27漏教学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4.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1.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2.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能说出自己觉得的最有意思的内容。
教学难点借助提示,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本课要求认识七个生字,可以利用形声字规律、熟字比较等方法在语境中识记。
“贼、纵”是平舌音;“脊”读jǐ,不读jí;“老婆婆”中第二个“婆”读轻声。
“哩”,在本课读li,方言词,用于列举,跟普通话的“啦”相同;之前学过lī,出现在拟声词“唧哩哩”中。
字形方面,“月”作为偏旁有两个意思,一个表示与“肉”有关,俗称“肉月旁”,带有肉月旁的字很多,“脊”和“胶”都是肉月旁;另一个表示与“月亮”有关,如,“明、期”,这类字就很少了。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有十三个,其中“喂、贼、狼”三个字容易写错,要提醒学生注意。
“喂”第十一笔是撇,第十二笔是捺;“贼”的右边是“戎”,不是“戒”;“狼”的右边是“良”,不是“艮”。
阅读理解先自主读文,了解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件什么事。
再画一画老虎和贼的逃跑路线,交流自己觉得故事中的哪些内容最有意思。
最后体会老虎和贼的心理活动,感受他们做坏事时的心虚、害怕。
复述课文先在反复读文的基础上,熟悉故事内容。
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三题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教会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在小组内练习复述故事。
最后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婆、脊”等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哩、旋”,会写“漏、喂”等13个字,会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023春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7课《漏》教学课件

多音字
li
管他哩 哩 lī
哩哩啦啦
xuàn
旋风
旋 xuán 旋转
爬墙游戏
秋千
野 偏 结束
荡 向田风胶
上
奔筝 架粘
枝柳
抱厉
天在 探 狼 莫 来
春
贼 驴嫩
开始 漏 喂 胖
芽
故事中有哪些人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喂养 老老 公婆 公婆
贼 想偷
驴 想吃
老虎
互动课堂
自读课文,说说课文大致内容。
一天晚上,贼和老虎在( 偷驴 )的时候, 听到(“漏”),以为“漏”( 很厉害 ), 吓得( 撒腿就跑 )。被雨一淋,老虎和贼清 醒了,想要(回去),在( 树下 ),又以为 (遇见“漏”),老虎和贼吓得( 昏过去 ), 原来,老婆婆口中的“漏”是( 屋顶漏雨 )。
( A)
2. 终于甩掉“漏”了! 3. 坏事,“漏”捉我来了! 4. 唉,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 D) ( B) ( C)
六、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 体会句子的特点,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漏”真厉害,像___胶_____一样,粘住我了。 (2)“漏”真厉害, __旋__风_____一样,停都不停。 (3)从葡萄架的空隙里漏下来的阳光洒落在水面 上,像__许__多__大__大__小__小__的__圆__镜_________ 。
“坏事, ‘漏’等着 吃我哩!”
“坏事, ‘漏’捉我
来了!”
“‘漏’真厉害, 旋风一样,停都不 停,一定是驮到家 再吃我。到树跟前, 得想法蹿上去,好 逃命。”
“‘漏’真厉害, 像胶一样,粘住 我了。到树跟前, 得把它蹭下来,
好逃命。”
小讨论:和原句对比读,哪句话给你 印象更为深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类文阅读训练-27漏(含答案)

类文阅读-27漏一枚金币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这一次它选择。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2.牧童牧童太天真学者学者太清高富翁(主人)回到富翁的衣袋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一串快乐的音符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同步训练一、单选题1.关于《漏》这个故事的写作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虎驮着贼,贼骑着虎。
②老公公老婆婆再说“漏”。
③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跑了虎和贼。
④虎和贼以为对方就是“漏”,都吓昏了过去。
⑤虎甩掉贼,贼蹿上树。
虎和贼树下相遇,滚下山坡。
A.③②①⑤④B.③①⑤④②C.①②③④⑤D.③①④⑤②二、填空题2.选字词填空。
辨辩辫(1)枣核也不争,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2)夜间走路,只要认出北极星,就能别出东西南北。
(3)妹妹那乌黑的头发,梳成两条长长的子,垂挂在耳旁,上面还结着两个大红色的蝴蝶结。
3.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妻”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字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再查画。
“妻”共有笔,最后一笔是。
4.按下列汉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j脊m莫iān颠òng纵d爹ùn困b罢é核5.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体会句子的特点。
①“漏”真厉害,像一样,贴住我了。
②“漏”真厉害,一样,停都不停。
这两个句子都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贼和老虎的心理。
6.按要求用词语填空。
(1)写出2个描写眼睛动作或状态的词语:(2)仿照例子写2个词语。
例:急急忙忙(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其中一个词语与其它词语不同,它的序号是。
A.百百B.天云C.林染D.缤纷(4)任选上面③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不少于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讲了和去一户人家偷,误以为对方是“漏”,最后吓昏过去,驴却平安无事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部编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图文讲解

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课文内容详解•图文对照解读•主题思想阐释•知识拓展与延伸•课堂互动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漏》创作背景民间故事来源《漏》是一篇改编自民间故事的课文,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具有口头性、变异性、传承性、集体性等特征。
课文改编目的课文通过改编,旨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通过学习民间故事,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课文主题《漏》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下雨的夜晚,老虎和贼同时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因为误会和恐惧,最后都落荒而逃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做贼心虚、干坏事没有好下场的道理。
0102 03作者介绍本文作者为XXX,是一位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和教育家。
主要作品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神笔马良》、《小鲤鱼跳龙门》等,这些作品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成就与荣誉他的作品曾获得过多项大奖,包括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
他的作品以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寓意而著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作者生平与成就时代背景与文学地位时代背景《漏》这篇课文所处的时代背景是20世纪8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文学地位《漏》作为一篇优秀的民间故事改编作品,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它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阅读世界,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和人生哲理。
影响与意义通过学习《漏》这篇课文,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此外,《漏》所传递的道理和智慧也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文内容详解故事情节梳理故事背景介绍课文《漏》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贼和一只老虎因为误解“漏”为何物而闹出的笑话。
情节发展概述课文中,贼和老虎都误以为对方口中的“漏”是厉害的怪物,因此心生恐惧,最后竟然因为害怕而双双滚下山去。
结局揭示寓意通过贼和老虎的误会,课文揭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因为误解而产生不必要的恐惧和担忧,从而告诫人们要学会理性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漏》课件

贼栽得晕头转向,一摸是个毛乎乎的东西, 心想:“坏事,‘漏’等着吃我哩!”拼命抱 住虎脖子不敢松手。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 一纵,蹿到树上。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粘满泥 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们俩对看了一眼,同 时惊恐地大喊:“‘漏’哇——”然后都吓 昏了过去。
能把真正的小偷辨认出来。”于是,就打发人,去把这口
钟迎到县府衙(yá)门来祭(jì)祀(sì)它,把囚犯们引到
钟的前面,亲自告诉他们说:“不是小偷的摸这钟就没
有声音,是小偷的一摸它就会发出声音。”
陈述古亲自率领同事们向钟祷告,态度很是严肃, 祭祀完了,用帷(wéi)幕把钟围起来。然后暗暗派 人用墨汁涂钟,过了许久,让囚犯一个个地把手伸 进那帷幕里去摸钟。摸完之后检查他们的手,每个 人手上都有墨水,只有一个囚犯手上没有。审讯他 ,这个人就承认了犯罪事实。原来是因为他怕钟发 出声音,所以不敢去摸。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 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 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 过,就是没听说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老虎趴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 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非‘漏’比我还 厉害?”
27 漏
婆婆 喂养 脊背 胖驴 贼 漏 莫非 厉害 抱住 颠 骨头架 粘胶 旋风 纵横 偏偏 虎狼
喂
贼
自主学习一:
默读课文,你觉得3-18自然段中哪些地方 写得很有意思? 做出标记,在课文旁边写一写你的想法 音量0级,时间三分钟。
统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优秀课件

莫
它们的心理活动 都是一样的,读起来 很有趣;它们都很害 怕“漏”。
和 读再段了读心什同 读读理么桌 这这描?互 段段写话相话中。模,,仿从你这发老两现虎,
老公公和老婆婆从炕头上坐了起来。滴答, 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 偏就又漏雨了!
老婆婆所说的“漏”,
从这段话中,你知
指屋顶漏雨。
思维导图
起因
老公公、老婆婆 养驴
老虎想吃驴 贼想偷驴
漏
经过 老婆婆说怕漏
虎驮贼 往前跑
贼骑虎 蹿上树
结果 驴安安稳稳
屋顶漏雨了
再相遇 滚下山坡 吓昏了
拓展延伸
故事中的哪些内容你觉得最有意思? 选择喜欢的部分,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
拓展延伸
借助下面的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 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 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老虎和贼浑身沾满了泥水, 看不清对方的模样,误以为对 方就是“漏”,见识过“漏” 的厉害,吓怕了。
大家读着读着就笑了,实在 有趣!老虎和贼为什么“对看了 一眼”就都吓昏了?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
在课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 的意思相近,你找到了吗?
翻山越岭 走南闯北
在文中都用来表示老虎和贼见识很多,生活经 验丰富。
默读课文,思考:《漏》里面 有哪些人物?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老公公和老婆婆养的一头小胖驴被 (贼和老虎) 惦 记 上 了 , 老 虎 想 吃 , 贼 想 偷,正准备下手时,却被老婆婆说的 (“漏”) 吓 得 慌 张 逃 跑 , 老 虎 和 贼 互 相 以 为 (对方是“漏”) , 摆 脱 对 方 后 , 又 双 双 返 回 , 结 果 ( 被对方吓昏了)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含答案)期末现代文阅读拓展训练(一)-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阅读短文。
皮影戏几年前,电视连续剧《小兵张嘎》风靡一时,剧中人物胖墩的父亲是一位靠耍手艺度日的民间艺人,他耍的就是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
()以牛皮和驴皮作为原料的皮影最好,具有坚固性和透明性。
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
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
皮影戏人物一般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11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颈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
()表演者除了要一个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和唱腔。
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
由此可见,组成皮影剧团,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不论在剧场里还是在普通室内以至庭院、户外,架起影窗、幕布和灯箱就能开戏。
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表演四五十出戏。
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搬运便捷。
这也是皮影戏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的原因之一。
小的时候曾经多次在家乡看过这种令人叫绝的民间艺术,如今,再想看到皮影戏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1.照样子写词语。
例:各式各样(ABAC式)_ _ _2.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A.演皮影戏的设备非常轻便。
B.皮影人物及道具以皮革为材料制成。
C.皮影戏对表演者技艺有着很高的要求。
3.为什么说以牛皮和驴皮作为原料的皮影最好?______ _______。
4.短文画“——”句子中的“这”指()A.设备轻便B.历史悠久C.形式多样。
5.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 _______。
阅读短文。
颐和园的廊与画在北京的颐和园里,最美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7漏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为什么?请用“”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又看见,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
金币接着看见了,这一次它选
择。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1.画: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牧童太天真学者学者太清高富翁(主人)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一串快乐的音符
有一串快乐的音符。
它们是从哪里来的,连自己也搞不(清晰清楚)。
也许是一位音乐家用小提琴奏出了它们;也许是一个初学钢琴的女孩子在键盘上弹出了它们;也许是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短笛吹出了它们;也许是走在田埂上的小男孩儿用(轻快轻松)的口哨吹出了它们……
小音符们不愿意停留下来,它们到处飞旋,多么高兴。
在城市的一幢小楼上,有一扇小窗开着,对着星星闪烁的夜空。
小音符们感到很好奇,就钻了进去。
哦,里面有个孤独的白头发的老奶奶。
她的老伴去世了,她在思念老爷爷。
突然,她听到了从窗外飞进来的小音符们的歌。
啊,多么熟悉的歌,这是老爷爷在年轻时就爱哼唱的歌。
在老爷爷和老奶奶初次相识时,老爷爷就为老奶奶哼过这支快乐的歌。
后来这歌(伴侣陪伴)老爷爷和老奶奶生活了很长的岁月……
如今歌声又飞进来了,就像当年老爷爷在轻柔的月光下,轻轻地哼唱着。
老奶奶眼睛里含着晶莹的泪花,终于笑了。
不知为什么,小音符们再也不想跑了。
它们手拉手地钻进了老奶奶的心里,它们愿意留在那里。
1.用“\”画去短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2.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完成下面各题。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另外再续写一句:也许是。
3.不愿停留的小音符们,最终留在了孤独的老奶奶身边的原因是()。
A.老奶奶喜欢听它们的歌
B.老奶奶懂得欣赏它们
C.它们能给老奶奶带来安慰和快乐
4.读了小音符的故事,你有哪些话想对这些小音符说呢?
1.画去:清晰轻松伴侣
2.例:林间的小鸟唱出了它们
3.C
4.我想对小音符们说:“你们真是好样的!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我要向你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