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空气的密度约为1.3千克/米3,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最接近于A.300千克B.30千克C.3.0千克D.0.3千克【答案】A【解析】先估测出教室的长、宽、高,然后算出教室的容积,最后根据公式m=ρV算出教室内空气的质量.教室的长约为8m,宽约为5m,高约为4m,则教室的容积:V=长×宽×高=10m×5m×4m=200m3,教室里空气的质量:m=ρV=1.3kg/m3×200m3=260kg.从选项中可以看出,选项A是正确的.故选A.【考点】此题考查都是密度和质量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的应用,能正确估测教室的长、宽、高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本题需要用密度公式去解决,不要凭空去猜测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否则很容易出错.2.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千克的水。

求:①该瓶子的容积。

②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

(食用油的密度ρ油=0.9×103千克/米3)【答案】①0.002米3② 1.8千克【解析】①该瓶子的容积是V= m/ρ=2千克/(1×103千克/米3)= 0.002米3②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食用油的质量是m =ρV=0.9×103千克/米3×0.002米3= 1.8千克【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密度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用该瓶子装水和食用油所装的体积是相同的。

3.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A.被“嫦娥二号”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B.密封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了一半D.矿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冻成冰【答案】A【解析】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位置、形状、状态、温度改变而改变,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体积变小了,因此密度变大了;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了一半,质量减半,体积减半,密度不变;矿泉水喝掉一半放入冰箱冻成冰,质量减半,水结冰,前后的密度也变化了,因此选A。

(完整版)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含经典难题(含答案)

(完整版)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含经典难题(含答案)

质量与密度测试题(含答案)1 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2 对公式ρ=m/v,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 对于不同物质,m越大,v越大。

B 对于同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 对于不同物质,ρ越小,m越小。

D 对于同种物质,m 与v成正比。

3 一支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A 因为质量减小,所以密度也减小B 因为体积减小,所以密度变大C 其质量改变,密度不变。

D 因为质量、体积均改变,故密度肯定改变。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 铁块无论放在地球上,还是放在地球上,密度不变。

C 由ρ=m/v可知,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D 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固体的密度5 正方体铜块的底面积为S,高为H,将这块铜块改铸成高为2H的长方体,则它的密度()A 变小B 不变C 变大D 不能确定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量大的物体其密度也大B 质量大,体积大的物体其密度大C 体积小的物体,其密度反而小D 单位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

7.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盐水,水和煤油,则杯中液面最高的是()A 煤油B 水C 盐水D 一样高8 一金属块的密度为ρ,质量为M,把它分割成三等份,那么,每一小块的密度和质量分别是()A ρ/3,MB ρ/3,M/3C ρ,MD ρ,M/39.通常说的“木头比铁轻”是指木头的比铁小。

10. 一块金属,质量是15.8kg,体积是2×10-3m3,它的密度是kg/m3,若将金属切去2/3,则剩下部分的密度是。

11.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一块体积是100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是g,体积是cm3;135克水结成冰,质量是g,体积是cm312. 一个容积为2.5升的塑料瓶,用它装水最多能够装千克;用它装酒精,最多能装千克。

13.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这种液体密度是。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质量和密度》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的质量最接近于3kg的是()A.地球的质量B.一枚硬币的质量C.一个苹果的质量D.一个新生儿的质量2.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从物理角度理解,这里的“重”其实质是指()A.质量大B.重力大C.密度大D.体积大3.关于密度知识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航天飞机用密度较大的新材料制造,可减轻质量B.拍摄电影中房屋倒塌砸伤人的镜头时,常选用密度很大的泡沫塑料做道具C.气象工作者利用密度很大的氢或氦气,制造探空气球,采集气象资料D.利用密度可以进行相关物理量的间接测量4.同学对身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以下的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B.课桌高度约为120mmC.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50gD.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5.某支蜡烛点燃一段时间后,还剩下半支,则下列正确的是()A.其质量减半,但密度未改变B.其密度减半,因为质量减半C.质量和密度均减半了D.密度改变了,因为质量和体积都改变了6.下列与中学生相关的估值中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B.中学生人体密度约为1kg/m3C.中学生的体积约为0.5m3D.中学生手掌受到的大气压力约是1000N7.用盐水选种,要求盐水的密度为1.1×103 kg/m3。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现配制了0.5 dm3的盐水,称得其质量为0.6kg,为使配制的盐水符合选种要求,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再加盐0.2 g B.再加水50 gC.再加水500 mL D.既不加盐,也不加水8.用天平测出质量100g的水,步骤有:a、使天平的衡梁平衡;b、往右盘加入,100g的砝码;c、把空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加砝码以及移动游码,使天平横梁平衡;d、要空玻璃杯中慢慢注入水使横梁平衡,这时玻璃杯中的水这是所需称量的100g的水;在上述实验步骤中,正确的实验顺序是()A.a→b→c→d B.a→c→d→b C.a→c→b→d D.a→d→c→b9.小明将一瓶矿泉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水()A.质量和密度均不变B.质量和密度均变为原来的一半C.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不变D.质量不变,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10.把一石块浸没在盛满煤油的杯子中,从杯中溢出了10cm3的煤油。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中考物理总复习《质量和密度》专项测试题(附参考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甲、乙两种金属密度之比为4∶1,可以将它们按照不同比例均匀混合成不同型号的合金。

I 型合金的混合比例未知,II 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3∶2均匀混合而成,III 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2∶5均匀混合而成。

用I 型合金来制造某航空零件,能在零件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比仅用金属甲时质量减少4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I 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质量之比9∶5均匀混合而成 B .I 型合金是按照甲、乙的体积之比7∶8均匀混合而成 C .II 型合金的密度与金属甲的密度之比为1∶2 D .III 型合金的密度与金属乙的密度之比为2∶1 2.下列估测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8cm B .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7∶ C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3.如图所示,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战国商鞅方升”,全长18.7cm ,容积202.153cm ,重0.69kg ,是中国度量衡史的标志性器物。

其所能容纳水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的质量最接近(31/cm g ρ=水)( )A .一本物理课本B .一个普通鸡蛋C .一张课桌D .一只大天鹅4.下列物理量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4sB .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C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km/sD .初中物理书的长度约为25cm 5.对中学生各项指标的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速度约20m/s B .中学生身高约为160dmC.中学生质量接近50gD.脉搏跳动每分钟约70次6.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所含有的物质棉花较多B.由公式mVρ=可知,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C.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其大小不随温度、形状、状态的变化而变化D.钢瓶内装有密度为36kg/m的氧气,某次电焊中用去了其质量的2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32kg/m7.把一个实心铁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水的质量是5g,若把铁块放入盛满酒精的容器中,则溢出酒精的质量是(ρ=酒精0.8×103kg/m3)()A.5g B.4.5g C.4g D.3.6g8.下列物理量估算正确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50g B.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1.5kgC.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质量约200kg D.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9.若用能装满500g酒精的瓶子去装500g的水(ρρ水酒精>),则会()A.装不满B.装不下C.恰好装不满D.都有可能10.小亮同学根据表中常温常压下几种物质的密度信息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A.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B.同种物质构成的物体,密度一定相同C.最多能够装下1kg纯水的容器,也能装下1kg的酒精D.体积相同的实心铜块和实心铁块,铜块质量更大二、填空题11.“天宫课堂”第一课开讲,如图甲所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担任“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带领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太空中神奇的物理现象。

(完整版)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完整版)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食用油 B .酱油 C .白酒
D .水
12.工人师傅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这两块钢板(

A.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 C .体积相等 D .重力相等
1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
2.某同学在做“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时,采用如下步骤: (1) 取一空玻璃杯,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 数如下图甲所示; (2) 如下图乙所示,将玻璃杯盛上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量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天平平 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下图丙所示; (3) 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这时量筒中盐水的示数如下图丁所示;

A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m
3.关于密度公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 .由公式可知 与 m 成正比, m 越大 越大
B .由公式可知 与 m 成反比, m 越大 越小
C .由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 m 一定时, 与 V 成反比,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
250ml ,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 O.3kg ,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4.用量筒量取 1kg 的油,应量取
mL
。 ( 油 =0.8 ×103 kg / m 3)
5.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1.如图为一种温度自动报警器的原理图,在水银温度计的顶端封入一段金属丝,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至74℃时,L1亮灯报警B. 温度升高至74℃时,L2亮灯报警C. 温度升高至78℃时,L1亮灯报警D. 温度升高至78℃时,L2亮灯报警【答案】 D【解析】【解答】解:由题干中图可知:金属丝下端所指的示数为:70℃+2×4℃=78℃;当温度升高到78℃,水银温度计顶端封入的一段金属丝就和水银相接,接通电路,电磁铁有了磁性,把衔铁吸引下来,L2亮,报警.故选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题干中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为2℃,直接根据液柱(或所指示)的位置即可读出该点处的温度值,读数时要从绝对值小的示数向绝对值大的示数读起;②电磁继电器由两部分构成:①低压控制电路,②工作电路;其实质是一个自动控制开关.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D. 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6cm【答案】D【解析】【解答】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错误;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故B错误;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C错误;D、初中物理教科书的长度约25﹣28cm,故D正确.故选:D.【分析】做这种题目,要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要有一定的估测能力,根据生活常识去判断题目的对错.3.小闵取过一支示数为39.5℃的体温计,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他体温正常,则测量出来的温度为()A.37.0℃B.39.5℃C.42℃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5℃,直接用来测量自己的体温,若自己的体温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自己的体温不高于39.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5℃,人的正常体温是37.0℃,所以测量的结果是39.5℃,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体温计中水银柱不会自己回流,使用时必须甩几下.4.即将告别母校的你,认为校园生活中的物理量最符合实际的是()A. 运动会比赛中100m冠军的成绩约为8sB. 通过教室电脑的电流大约为1AC. 教室门高约为300cmD. 上课时教室内的温度一般在45℃左右【答案】 B【解析】【解答】A.百米赛跑的最短时间不少于10s,A不符合题意;B.电脑的电功率200W,电流接近1A,B符合题意;C.教室的门高约2m=200cm,C不符合题意;D.夏季的最高温度不到40℃,所以一般情况下更不到45℃,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生活中常见的时间、温度、长度等常见数据解答。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物理)中考物理质量和密度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一、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1.在下图所示的甲图中,石料在钢绳拉力的作用下从水面上方以恒定的速度下降,直至全部没入水中.图乙是钢绳拉力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若不计水的摩擦力,则可算出该石料的密度为()A.2.8×103kg/m3B.2.3×103kg/m3C.0.6×103kg/m3D.3.2×103kg/m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图知道,石料的重力G=1400N,石料完全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G-F拉=1400N-900N=500N,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所以石料的密度故答案为A.【考点定位】浮力密度2.题目文件丢失!3.题目文件丢失!4.题目文件丢失!5.题目文件丢失!6.题目文件丢失!7.题目文件丢失!8.题目文件丢失!9.题目文件丢失!10.题目文件丢失!11.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物质的质量大于乙物质的质量B.甲物质的密度大于乙物质的密度C.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由图示图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质的体积关系,无法判断质量关系,故A错误;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甲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C正确;D.乙物质的密度为0.5×103kg/m3,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12.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600g,杯的底面积为100cm2,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300cm3的长方体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的厚度忽略不计,杯内水没有溢出,g=10N/kg).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物体A 的密度是2g/cm 3B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4.5N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增大了200Pa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750Pa 【答案】C 【解析】A. 物体A 的密度是:33600g=2g/cm 300cmA A A m V ρ==,故A 正确; B. 物体A 的重为:0.6kg 10N/kg=6N A A G m g ==⨯;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336311.010kg/m 10N/kg 30010m 1.5N 2F gV ρ-==⨯⨯⨯⨯⨯=浮水排,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6N-1.5N=4.5N ,故B 正确;C.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受到的浮力为1.5N ,由于力的作用相互,会产生向下的1.5N 的压力,所以水对烧杯底部增大的压强为:421.5N 150Pa 10010mF p S -∆===⨯浮,故C 错误; D. 当物体A 的一半浸入水中后,此时烧杯对台秤的压强为:420.6kg 10N/kg+1.5N 750Pa 10010m A m g F F p S S -+⨯====⨯浮,故D 正确; 故C 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关键是理解,当物体的一半浸入水中时,产生的浮力与物体对水的向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二者相等,据此进行判断.13.体积和质量相等的铝球、铁球和铜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ρ铝<ρ铁<ρ铜)( )A .若铝球是实心的,则铁球和铜球是空心的B .若铁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铜球是空心的C .若铜球是实心的,则铝球和铁球是空心的D .三个球一定要全是空心的才行 【答案】A 【解析】由于三种材料的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所以三个球的实心部分的体积不同,密度越大,实心部分体积越小,而球的体积是相同的,所以实心部分越小,空心部分越大,则可知密度较大的铁球和铜球一定是空心的,故BC 错;铝球可能是空心的,也可能是实心的,故A 正确,D 错误;应选A .14.题目文件丢失!15.为确定某种未知液体的“身份”,李老师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唐的实验小组,他们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了多次测量,根据测量结果作出了“m -V”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并通过计算查表对照,知道该液体可能是 ( )A .硫酸B .水C .煤油D .盐水 【答案】C【解析】由图象知,烧杯的质量为25g ,当烧杯和液体的质量为45g 时,液体的体积为25cm3,液体的质量为:m =m 2−m 1=45g−25g =20g ,液体的密度为:ρ32025m g V cm===0.8g/cm 3=0.8×103kg/m 3,由表可知,该物质是煤油。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答案及解析1.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当液体的体积为60mL时,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是__________g,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kg/m3。

【答案】80 1×103【解析】由图象可看出,当V=60ml时,纵坐标对应的总质量为80g,该液体的密度可通过求前后两次变化的液体的密度,即【考点】密度的计算点评:抓住容器的质量前后不变化,利用增加的量求密度。

2.一辆载重汽车的车厢容积为3.5m×2m×0.6m,额定载重量为4t。

问:(1)如果车厢装满泥沙(泥沙的体积等于车厢容积),汽车载重量为多少千克?已知泥沙的密度为2.4×103 kg/m3.为了行车安全,汽车不能超载,如果不超载,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答案】(1)1.008×104 kg(2)1.66m3【解析】(1)车的载重:m=ρv=2.4×103 kg/m3 ×(3.5m×2m×0.6m)=1.008×104 kg(2) 此车最多能装多少立方米的泥沙:=" 4" t =" 4000" kgm1先求出车厢的容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m=ρv算出泥沙的质量;因为额定载重量是4t=4000kg,所以用额定载重量除以泥沙的密度即得出泥沙的体积:(1)车厢的容积:V=3.5m×2m×0.6m=4.2m3,此车所装满泥沙时的质量(汽车载重量)m=ρv=2.4×103kg/m3×4.2m3=10.08×103kg=10.08t;(2)此车额定载重量为4t=4000kg,由密度公式ρ=m/V变换得3.为了测量一元硬币的密度,小刚用天平测量10枚硬币的质量,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右图甲所示;右图乙是10枚硬币放入量筒前后的液面情况.由测量可得10拨硬币质量为 g,10枚硬币的体积为 ml,所测硬币材料的密度为 kg/m3.【答案】64 ,8,8×103【解析】(1)根据天平的读数方法,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硬币的质量=50g+10g+4g=64g;故答案为:64.(2)根据量筒读数方法,视线与液体凹面底部平行,读出未放入硬币时的体积V1=30ml,放入硬币时的体积V2=38ml,硬币的体积=V2-V1=38ml-30ml=8ml;故答案为:8.(3)根据密度公式ρ="m" /v ,ρ="m" /v ="64g" /8cm3=8g∕cm3=8×103kg∕m3.硬币故答案为:8×103.4.杯中的蜡从液态变成固体时,中间会凹陷下去,蜡的质量,蜡的密度(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不变;变大.【解析】因为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蜡的质量不变;由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ρ=知,蜡由液态变成固态时,密度变大.故答案为:不变;变大.本题考查质量的特点和密度公式的应用情况,先分析质量的变化是判断密度变化的前提5.某研究性学习课题小组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中可以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确的是:A.水在0℃到4℃间体积逐渐减小B.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C.水在4℃时的体积最大D.水的密度一直保持不变【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在4℃时体积最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将这次实验有关数据填入下表空格;
(5) 算出盐水的密度填入下表空格。
玻璃杯的 玻璃杯和盐水
盐水的
质量 ( g)
的质量 (g)
质量 (g)
盐水的 体积 (cm3)
盐水的密度 (g/cm 3)
(6) 请对上述实验步骤进行评价:实验步骤中有什么缺陷?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
?如何改正 ?


四、分析计算题
右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 调节,直至天平平
衡。
(2) 用调好的天平测石子的质量,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
此石子的质量为 ________ 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石子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则石子的体积是 ________ cm3,此石子的密度是 ________ kg / m3。
改进方法是:
先测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盐水后再测杯和剩余盐水的总
质量。
四、分析与计算
1、( 1) 200
(2) 1.2 2、 (1) 1 ×10-4 m3
(2)2.5 × 103kg/m 3
3
或“不变” ) 。
2.托盘天平测铜块的质量:应先将天平放在水平
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________ 刻度处,调节
1
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铜块放入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
和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时天平再次平
衡,铜块质量为 ________ g 。
3.伊利牌盒装牛奶的体积是 kg/m 3。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
0”刻度线上
C.称量时右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
D.指针在正中刻度线左右做幅度相等的摆动时,可认为天平横梁已平衡
10.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钢铁材料,目前冶炼钢铁的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
现将 100 吨铁矿石从巴西运往中国,铁矿石的质将(

A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外旋出一些
B .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里旋进一些
C.把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一些
D.把天平右端的底部垫高一些
m
3.关于密度公式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V
A .由公式可知 与 m 成正比, m 越大 越大
B .由公式可知 与 m 成反比, m 越大 越小
C .由公式可知当物质的质量 m 一定时, 与 V 成反比,当物质的体积一定时,
3
C .50cm
3
D. 50mm
6.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
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A. 泥土砖块 B. 金属块 C. 泡沫塑料块 D. 水泥砖块
7.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
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二、理解与应用
1、位置 形状 状态 1 × 103 变大
2、零 31 3、 1.2 × 103 不变
4、 1250 5、 0.45 0.9 ×103 0.05
三、实验与探究
1 、 (1) 零刻线 左
( 2)38.4 15 2.56
×103
2 、 34 86 52 50 1.04
玻璃杯中的盐水往量筒倒时倒不尽,使测得的盐水的体积减少,因而测得的盐水的密度偏大.
15.质量相等半径相同的空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各一个(
铜> 铁> 铝),则
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球是(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质量不随物体的


而改变.体积为 l
m3 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为 _______㎏。水凝固成冰后体积 ______( 选填“变大” 、“变小”
2.某同学在做“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时,采用如下步骤: (1) 取一空玻璃杯,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它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 数如下图甲所示; (2) 如下图乙所示,将玻璃杯盛上一定量的盐水,用天平称量玻璃杯和盐水的质量,天平平 衡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下图丙所示; (3) 将玻璃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这时量筒中盐水的示数如下图丁所示;
250ml ,若测得该盒牛奶的质量是 O.3kg ,则该牛奶的密度为 ( 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
4.用量筒量取 1kg 的油,应量取
mL
。 ( 油 =0.8 ×103 kg / m 3)
5.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
金奖。 有一种精品五粮液, 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 为 kg ,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
(
)
A . 3∶ 4 B. 4∶ 3 C. 2∶ 1 D . 1∶ 2 8.如图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
作出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

A. ρ甲>ρ乙>ρ丙 C. ρ丙>ρ乙>ρ甲
B. ρ甲 >ρ丙>ρ乙 D. ρ乙>ρ甲>ρ丙
9.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 ..的是(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1.在食用油、酱油、白酒和水这几种常见液体中,密度最大的是(

A .食用油 B .酱油 C .白酒
D .水
12.工人师傅把一块钢板切割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则这两块钢板(

A.质量相等 B .密度相等 C .体积相等 D .重力相等
13.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了下列实验步骤,其中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
冲洗一次耗水量在 6L 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
5L 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
具每次耗水量为 9L。
问:
(1) 1000kg 的水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多少次?
(2)该家庭每月可节约用水多少 t ?(设平均每天使用 10 次,每月以 30 天计)
500mL,( ρ酒=0.9 ×103 kg/m 3),则它所装酒的质量 kg/m 3;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
装满酒时多 kg 。
三、探究实验题
1.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梯级电站开发中的最末一个电站,在大坝修建中要用到大量
碎石子。小华随意选取其中一块石子,准备在实验室测定它的密度。
(1) 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 标尺左端 ______ 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的
2.《乌鸦喝水》的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现在有一只容积为
3×10-4m 3 的瓶内盛有 0.2kg 的
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质量为
0.01kg 的小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 25 块相同的小石
子后水面升到瓶口,乌鸦喝倒了水。
求:
( 1)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 2)石块的密度
2
一、选择题
1、B 2 、C 3 、D 4 、C 5 、B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B 12 、B 13 、B 14 、 B 15 、 A
初三物理质量和密度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感受身边的物理——质量为 1.5 kg 的物体最可能的是 ( )
A.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 .一张桌子 D .一头牛
2.用调节好的托盘天平称量一只烧杯的质量时,当天平的右盘加上最小的砝码后,发现指针
稍微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偏斜,为了使天平平衡,应该(
多余的步骤是(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
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
V1
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体积
V2
14.质量为 0.3kg 的容器,装满水时总质量为 0.8kg ,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 0.7kg ,则
此液体的密度是


A . 1.4 ×103kg/m 3 B. 0.8 ×103kg/m 3 C . 0.8kg/m 3 D . 8kg/cm 3
与 m 成正

D .由公式可知物质的质量 m 与物质的体积 V 的比值是定值
4.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 ,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指(

A .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B.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C .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D.木头的体积比铁大
5.人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那么一个中学生的体积接近于(

3
A. 50m
3
B. 50d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