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中县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3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H 3PO 2与足量的NaOH 反应生成NaH 2PO 2,则NaH 2PO 2属于酸式盐
B .已知电离平衡常数(25℃)HClO K a =2.95×
l0–8;H 2CO 3K a 1=4.3×l0–7、K a2=5.6×l0–11,将少量的CO 2通入NaClO 溶液中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ClO -+CO 2+H 2O=2HClO+2-
3CO C .在测定中和热时,用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D .探究温度对硫代硫酸钠与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时,若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并计时,再用水浴加热至设定温度,则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 答案:D 【详解】
A .由H 3PO 2与足量的NaOH 反应生成NaH 2PO 2可知,H 3PO 2为一元酸,则NaH 2PO 2属于正盐,故A 错误;
B .由电离常数可知,次氯酸的电离程度比碳酸弱,但比碳酸氢根强,则二氧化碳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 -+CO 2+H 2O=2HClO+-3HCO ,故B 错误;
C .在测定中和热时,若用导热性好的铜质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会造成热量损失,测定结果偏低,故C 错误;
D .该实验要求开始时温度相同,然后改变温度,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应先分别水浴加热硫代硫酸钠溶液、硫酸溶液到一定温度后再混合,若是先将两种溶液混合后再用水浴加热,随着热量的散失,测得的反应速率偏低,故D 正确; 故选D 。
2.在25℃时,将pH=13的强碱与pH=2的强酸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强碱与强酸的体积比为 A .9:1 B .1:11
C .1:9
D .11:1
答案:C 【详解】
25℃时,Kw= c (H +) c (OH -)=10-14,pH=13的强碱,即溶液中c (H +)=10-13mol/L ,c (OH -)=-3-14
110
10=0.1mol/L ,pH=2的强酸溶液中c (H +)=0.01mol/L , H ++OH -=H 2O ,酸碱混合pH=11,则OH -过量,且pH=11的溶液c (OH -)=(1011-14)mol/L=0.001mol/L ,则
0.1mol/L×V(碱)-0.01mol/L×V(酸)=0.001mol/L×[V(碱)+V(酸)],解得:V(碱):V(酸)=1:9,C 满足题意。
答案为C 。
3.加入水能抑制水的电离的物质是 A .碘化钾
B .氯化钠
C .硝酸钠
D .硫酸
答案:D 【详解】
碘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钠均为强酸强碱盐,在溶液中不水解,不影响水电离的氢离子和OH -离子浓度,所以它们不影响水的电离;硫酸在水中能够电离出氢离子,使水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故D 正确;故选D 。
4.有4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 mol·
L -
1的2种溶液混合而成:①CH 3COONa 与Na 2CO 3;②CH 3COONa 与NaCl ;③CH 3COONa 与NaOH ;④CH 3COONa 与HCl 。
其中c
(CH 3COO -
)排序正确的是( )
A .③>①>②>④
B .③>②>①>④
C .④>②>①>③
D .④>②>③>①
答案:A 【详解】
①CH 3COONa 与Na 2CO 3,碳酸根离子水解后的溶液显示碱性,抑制了醋酸根离子的水解,但抑制程度小于③,醋酸根离子浓度大于②,小于③;②CH 3COONa 与NaCl ,醋酸
根离子发生水解,c(CH 3COO -
)小于0.05 mol·
L -1;③CH 3COONa 与NaOH ,氢氧化钠为强碱,氢氧化钠电离的氢氧根离子大大抑制了醋酸根离子的水解,醋酸根离子浓度最大;④CH 3COONa 与HCl ,二者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醋酸的电离程度较小,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最小;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各混合液中c(CH 3COO -)浓度大小顺序为:③>①>②>④; 答案选A 。
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等浓度的NaClO 、NaHCO 3混合溶液中: c (HClO )+c (ClO -)= c (HCO 3-
)+c (H 2CO 3) B .同温下,浓度均为0.1 mol·
L -1的①(NH 4)2CO 3 ②(NH 4)2SO 4 ③(NH 4)2Fe (SO 4)2溶液中,c (NH +4
)的大小顺序为:③>②>① C .向0.2 mol·
L -1NaHC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1NaOH 溶液: c (H +)+ c (Na +)= c (HCO -3)+c (CO 2-
3)+ c (OH -)
D .常温下pH=5.5的CH 3COOH 与CH 3COONa 混合溶液中:c (Na +)> c (CH 3COO -) 答案:B 【详解】
A .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恒得c(HClO)+c(ClO -)= c(HCO 3-
)+c(H 2CO 3)+c(CO 23-
),故A 错误;
B .(NH 4)2SO 4、(NH 4)2CO 3、(NH 4)2Fe(SO 4)2三种溶液,(NH 4)2CO 3溶液中CO 23-
离子促进NH 4+水解,(NH 4)2Fe(SO 4)2溶液中Fe 2+抑制NH 4+离子水解;则同浓度的(NH 4)2SO 4、(NH 4)2CO 3、(NH 4)2Fe(SO 4)2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小为:(NH 4)2Fe(SO 4)2>(NH 4)2SO 4>(NH 4)2CO 3,③>②>①,故B 正确;
C .向0.2 mol/LNaHCO 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 NaOH 溶液得到等浓度的碳酸钠和碳
酸氢钠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有:c(H +)+ c(Na +
)= c(HCO -3)+2c(CO 2-
3)+ c(OH -),故C
错误;
D .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H +)=c(CH 3COO -)+c(OH -),而c(H +)>c(OH -),所以c(Na +)<c(CH 3COO -),故D 错误。
答案选B 。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醋酸钠的水解反应:CH 3COO -+H 3O += CH 3COOH +H 2O
B .NH 4Cl 溶于D 2O 中:NH +
4+D 2O NH 3·D 2O +H +
C .Al 2S 3的水解反应:2Al 3++3S 2-+6H 2O
2Al(OH)3+3H 2S
D .甲酸的电离反应:HCOOH H ++HCOO -
答案:D 【详解】
A .醋酸钠水解使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CH 3COO -+H 2O CH 3COOH +OH -,故
A 错误;
B .NH 4Cl 溶于D 2O 中,铵根离子结合水电离出的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为:NH +
4+D 2O
NH 3·HDO +D +,故B 错误;
C .铝离子和硫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离子方程式为:2Al 3
+
+3S 2-
+6H 2O=2Al(OH)3↓+3H 2S ↑,故C 错误;
D .甲酸是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 H ++HCOO -,故D 正确;
答案选D 。
7.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
-324NH H O NH +OH ,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右
移的+-324NH H O
NH +OH 有
①加4NH Cl 固体②加NaOH 溶液③通HCl ④加3CH COOH 溶液⑤加水⑥加压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④
答案:C 【详解】
①加4NH Cl 固体,铵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不符合; ②加NaOH 溶液,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左移,不符合; ③通HCl ,消耗氢氧根离子,平衡右移,符合;
④加3CH COOH 溶液,消耗氢氧根离子,平衡右移,符合; ⑤加水,稀释促进电离,平衡右移,符合; ⑥加压,对平衡没有影响,不符合; 则C 正确;答案选C 。
8.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碱
B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中一定含Na +
C .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一定含有Cl -
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2-
3CO 答案:B 【详解】
A .滴加少量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显碱性,可能是水解显碱性的盐(如Na 2CO 3),A 错误;
B .Na 的焰色为黄色,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说明有Na +,B 正确;
C .2-3CO 、2-
4SO 等离子也可以与Ag +反应生成沉淀,不一定是Cl -,C 错误; D .向某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溶液中可能有
-3HCO 、2-3SO 、-3HSO ,不一定是2-3CO ,D 错误;
故选B 。
9.用标准的NaOH 溶液通过滴定操作测定某硝酸的浓度时,若测定结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 .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 中混有少量KOH 杂质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
C .盛装待测硝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存在气泡 答案:A 【详解】
A .等质量的NaOH 和KOH ,后者消耗的硝酸少,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NaOH 中混有少量KOH 杂质时,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故A 选;
B .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B 不选;
C .盛装待测硝酸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消耗标准液的体积不变,对测定结果无影响,故C 不选;
D .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内存在气泡,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测定结果偏低,故D 不选; 答案选A 。
10.下列事实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金属焊接时可用4NH Cl 溶液作除锈剂 B .配制4FeSO 溶液时,加入一定量Fe 粉 C .长期施用铵态氮肥会使土壤酸化
D .配制2CuCl 溶液,用稀盐酸溶解2CuCl 固体 答案:B
【详解】
A .4NH Cl 水解生成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迹反应并去除,与盐类水解有关,A 不符合题意;
B .配制4FeSO 溶液时,为防止Fe 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需加入一定量Fe 粉作还原剂,与水解无关,B 符合题意;
C .长期施用铵态氮肥,4NH
会发生水解,从而使土壤酸化,与盐类水解有关,C 不符合题意;
D .配制2CuCl 溶液,加入稀盐酸溶解2CuCl 固体,以抑制CuCl 2的水解,与水解有关,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11.水的电离常数如图两条曲线所示,曲线中的点都符合c (H +)×c (OH −)=K W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a 、b 均代表纯水的电离情况
B .图中温度T 1>T 2
C .图中K W 间的关系:B >C >D=E
D .若处在B 点时,将pH=2的盐酸溶液与pH=12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 答案:A 【详解】
A .只有c (H +)=c (OH −)的点是纯水的电离,所以只有A 、
B 点才是纯水的电离,故A 说法错误;
B .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水电离,则水中c (H +)、c (OH −)及离子积常数增大,根据图知,T 1曲线上离子积常数大于T 2,所以T 1>T 2,故B 说法正确;
C .水的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离子积常数越大,同一曲线是相同温度,根据图知,温度高低点顺序是B >C >A=D=E ,所以离子积常数大小顺序是B >C >A=D=E ,故C 说法正确;
D .B 点时,K W =1×10−12,pH=2的盐酸中c (H +)=0.01mol/L ,pH=12的NaOH 溶液中c (OH −)=1mol/L ,等体积混合时碱剩余,溶液呈碱性,故D 说法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错误的是A 项,故答案为A 。
12.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五点K w 间的关系:b>c>a=d=e
B .若从a 点到d 点,可采用在水中加入少量酸的方法
C .若从a 点到c 点,可采用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NH 4Cl 固体的方法
D .若处在b 点时,将pH=2的硫酸与pH=10的KOH 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答案:C 【详解】
A .水的电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温度越高,电离程度越大,电离产生的离子浓度越大,K w 越大,同一温度下的K w 相同。
a 、d 、e 都处于25℃时,K w 相等,温度b 点>c 点,c (H +)和c (OH -)越大,K w 越大,故图中五点K w 间的关系:b>c>a=d=e ,A 正确;
B .从a 点到d 点,溶液中c (H +)增大,而c (OH -)减小,由于温度不变,所以采取的措施是向水中加入少量酸,B 正确;
C .若从a 点到c 点,c (H +)和c (OH -)都变大,K w 也增大,只能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C 错误;
D .若处在b 点时,pH=2的硫酸,c (H +)=10-2 mol/L ,pH=10的KOH 中c (OH -)=10-2
mol/L ,二者等体积混合时,恰好发生中和反应,溶液显中性,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
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CH 3COOH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证明CH 3COOH 是弱电解质
B .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m 倍和n 倍,稀释后两溶液的pH 仍然相同,则m <n
C .常温下,CH 3COOH 的K a =1.7×10-5,NH 3•H 2O 的K b =1.7×10-5,CH 3COOH 溶液中的c(H +)与NH 3•H 2O 的溶液中的c(OH -)相等
D .常温下,在0.10mol·L -1的NH 3·H 2O 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432c(NH )c(NH H O)
+
⋅的值增大且能使溶液的pH 减小 答案:D 【详解】
A .用CH 3COOH 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说明容易中离子浓度很低,但不能说明醋酸部分电离,所以不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故A 说法错误;
B . pH 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取等体积的两种酸溶液加水稀释后,由于醋酸是弱酸,稀释促进其电离,要使稀释后两溶液的pH 仍然相同,醋酸加水稀释的体积倍数要大于盐酸,故m>n ,则B 说法错误;
C .常温下,CH 3COOH 的K a =1.7×10-5,CH 3COOH 溶液中的c(H +
NH 3•H 2O 的溶液中的c(OH -
c(H +)和c(OH -)两种离子的浓度大小,故C 说法错误;
D .常温下,在0.10mol·L -1的NH 3·H 2O 溶液中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铵根离子增加,使NH 3·H 2O 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使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根据等式
432c(NH )c(NH H O)+⋅=a -k c(OH ),当c(OH -)值变小,整个值是变大的,所以432c(NH )c(NH H O)
+
⋅的值增大且能使溶液的pH 减小,故D 说法正确; 本题答案D 。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常温下,pH <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 .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 -1的氨水和NaOH 溶液中,NaOH 溶液的导电能力更强
C .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醋酸和盐酸,所需NaOH 的物质的量相同
D .向NaOH 溶液中滴加醋酸至c (CH 3COO -)=c (Na +),则溶液呈中性 答案:A 【详解】
A .常温下,pH <7的溶液一定显酸性,但不一定是酸溶液,A 错误;
B .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越大,溶液的导电性就越强。
NaOH 是一元强碱,完全电离产生离子,而氨水中的一水合氨是弱碱,主部分电离,因此常温下,等浓度的氨水和NaOH 溶液中,NaOH 溶液中离子浓度较大,导电能力更强,B 正确;
C .醋酸和盐酸都是一元酸,当二者体积相同、浓度相同时含有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因此发生中和反应消耗的NaOH 的物质的量也相同,C 正确;
D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CH 3COO -)+c (OH -)=c (H +)+c (Na +),当c (CH 3COO -)=c (Na +)时,c (OH -)=c (H +),因此溶液呈中性,D 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A 。
15.将体积均为10 mL 、pH 均为3的盐酸和醋酸,加入水稀释至a mL 和b mL ,测得稀释后溶液的pH 均为5,则稀释后溶液的体积 A .a=b=100 mL B .a=b=1000 mL C .a=1000 mL <b
D .a=100 mL <b
答案:C
解析:醋酸是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部分电离,加水稀释促进醋酸电离,氯化氢是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详解】
盐酸是强酸,将10 mL 、pH 为3的盐酸加水稀释至pH=5,说明溶液稀释100倍,即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a=1000mL ;而醋酸是弱酸,加水稀释过程中还能促进醋酸的电离,将10
mL 、pH 为3的醋酸加水稀释至pH=5,说明溶液稀释大于100倍,即稀释后溶液的体积为b >1000mL ,则a=1000mL <b ,故答案为C 。
16.要使0.1mol/L 氨水溶液中-32c(OH )
c(NH H O)
⋅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盐酸溶液
B .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
C .加少量NH 3
D .加水
答案:D 【详解】
A .-32c(OH )c(NH H O)⋅=-43244c(OH )c(NH )c(NH H O)c(NH )c(NH )
Ka +++
⋅=⋅⋅ ,加少量盐酸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324NH H O
NH +OH +⋅平衡右移,铵离子浓度增大,Ka 不变,则
-32c(OH )
c(NH H O)
⋅减小,A 不符合;
B . 结合选项A 可知,加入少量NH 4Cl 晶体,铵离子浓度增大,则-32c(OH )
c(NH H O)
⋅减小,B
不符合;
C . 结合选项A 可知,加少量NH 3,-324NH H O
NH +OH +⋅平衡右移,铵离子浓度增
大,则-32c(OH )
c(NH H O)
⋅减小,C 不符合;
D .结合选项A 可知,加水3,-324NH H O
NH +OH +⋅平衡右移,但体积增加得更快,
铵离子浓度减小,则-32c(OH )
c(NH H O)
⋅增大,D 符合;
答案选D 。
17.下图表示室温下,等体积两种一元酸HA(曲线I)和HB(曲线Ⅱ)在稀释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浓度:HA=H
B B .酸性:HA>HB
C .水的电离程度:a<d
D .溶液的导电性:b<c
答案:C
解析:pH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的pH的变化大,酸性较弱的酸的pH 的变化小,据此得出酸性:HB>HA。
【详解】
A.在稀释前两种酸的pH相同,而两种酸的酸性:HB>HA,故在稀释前两种酸溶液的浓度c(HA)>c(HB),故A错误;
B.pH相同的酸,稀释相同倍数时,酸性强的酸的pH的变化大,酸性较弱的酸的pH的变化小,故HB的酸性强于HA的酸性,故B错误;
C.a点pH小于d点,说明酸的电离对水的电离的抑制a点大于d点,所以水的电离程度a<d,故C正确;
D.在这两种酸溶液中,c(H+)≈c(A-),c(H+)≈c(B-),而b点的c(H+)大于c点的c(H+),故b点的c(A-)大于c点的c(B-),即b点的离子浓度大于c点的离子浓度,故b点的导电能力大于c点,故D错误;
故选C。
18.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 HA溶液和HB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点①溶液中:c(A-)>c(Na+)>c(HA)>c(OH-)
B.点③溶液中:c(Na+)=c(B-)>c(H+)
C.点④溶液中:c(Na+)>c(B-)>c(OH-)>c(H+)
D.点①和点②溶液中:c(B-)-c(A-)=c(HA)-c(HB)
答案:A
【详解】
A.点①溶液呈碱性,c(OH-)>c(H+),依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可得,
c(Na+)>c(A-),A不正确;
B.点③溶液呈中性,pH=7,则c(H+)=c(OH-),依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B-),且水的电离程度很小,所以c(Na+)=c(B-)>c(H+),B正确;
C.点④溶液呈碱性,c(OH-)>c(H+),依据电荷守恒c(Na+)+c(H+)=c(B-)+c(OH-),则c(Na+)>c(B-),所以c(Na+)>c(B-)>c(OH-)>c(H+),C正确;
D.点①和点②溶液的体积相同,投入的NaOH的物质的量相同,依据物料守恒可得
c(Na+)=c(B-)+c(HB)=c(HA)+c(A-),所以c(B-)-c(A-)=c(HA)-c(HB),D正确;
故选A。
19.25℃时有关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酸HF Al(OH)3H2CO3
A .Al(OH)3为二元弱酸
B .a mol ·L -1NaOH 溶液与b mol ·L -1HF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 +)>c(F —),则a 一定大于b
C .同温下,NaHCO 3溶液中HCO 3-
的电离常数大于K 2(碳酸的二级电离)
D .NaHCO 3和Na 2CO 3混合溶液中,一定存在:c(Na +)+c(H +)=c(OH —)+c(HCO 3-)+2c(CO 23-
) 答案:D 【详解】
A .Al(OH)3是两性物质,既有弱酸性,又有弱碱性,弱碱时是三元弱碱,弱酸时在水溶液中电离出1个H +,电离方程式为Al(OH)3⇌H ++H 2O+-
2AlO ,是一元弱酸,故A 错误; B .amol •L -1NaOH 溶液与bmol •L -1HF 溶液等体积混合,若a=b ,则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F ,但NaF 中F -会水解,使得c(Na +)>c(F -),若a >b ,所得溶液中也是c(Na +)>c(F -),所以a 不一定大于b ,也有可能等于b ,故B 错误;
C .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电离常数就不变,所以同温下,NaHCO 3溶液中HCO 3-
的电离常数仍是K 2,故C 错误;
D .NaHCO 3和Na 2CO 3混合溶液中,阳离子有Na +、H +,阴离子有OH -、HCO 3-
、CO 23-
,根据电荷守恒,一定有c(Na +)+c(H +)═c(OH -)+c(HCO 3-
)+2c(CO 23-
),故D 正确; 故选:D 。
20.在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常温下0.1 mol/L 醋酸溶液的pH 小于7 B .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C .10 mL 1 mol/L 的醋酸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与盐酸溶液,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答案:D 【详解】
A .常温下0.1 mol/L 醋酸溶液的pH 小于7,只能证明醋酸属于酸,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A 不符合题意;
B .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与醋酸是否属于酸及酸性的相对强弱无关,B 不符合题意;
C .10 mL 1 mol/L 的醋酸恰好与10 mL 1 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只能证明醋酸是一元酸,与酸性强弱无关,C 不符合题意;
D .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醋酸溶液与盐酸溶液,醋酸溶液的导电性弱,说明醋酸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比HCl 的小,由于HCl 是强酸,则可证明醋酸是弱酸,D 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D 。
21.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 的溶液中:CH 3COO -、K +、2-3CO 、Cl -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K +、Mg 2+、-3NO 、-3HCO
C .c(H +)/c(OH -)=107的溶液:Fe 2+、Al 3+、-3NO 、C1-
D .含有大量Fe 3+的溶液: Na+、 Cl -、-3NO 、+4NH
答案:D
【详解】
A .由水电离出来的氢离子浓度为10-13mol/L 的溶液,可能为强酸,也可能为强碱,2-3CO 和3CH COO -在强酸环境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 错误;
B .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呈强酸性,-3HCO 不能在强酸环境中大量共存,故B 错误;
C .根据W c(OH )(H )K c -+
=,c(H +)/c(OH -)=107的溶液,呈强酸性,酸性环境下,-3NO 具有强氧化性,能将2+Fe 氧化,故C 错误;
D .在含有大量3+Fe 的溶液中,各离子间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D 正确; 故选D 。
22.将足量BaCO 3固体分别加入:①30 mL 水;②10 mL 0.2 mol·
L -1Na 2CO 3溶液;③50 mL 0.01 mol·L -1 BaCl 2溶液;④100 mL 0.01 mol·L -1盐酸中溶解至溶液饱和。
请确定各溶液中c (Ba 2+)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①②
D .②①④③ 答案:B
【详解】
①将足量BaCO 3固体加入30mL 水中,充分溶解,存在溶解平衡:BaCO 3(s)Ba 2+(aq)+CO 2-3(aq),溶液中存在一定浓度的Ba 2+,但浓度很小;
②将足量BaCO 3固体加入0.2 mol·L -1Na 2CO 3溶液中,由于溶液中c (CO 2-
3)较大,促使BaCO 3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则Na 2CO 3溶液中c (Ba 2+)比水中小;
③将足量BaCO 3固体加入BaCl 2溶液中,由于0.01mol·L -1 BaCl 2溶液中c (Ba 2+)=0.01mol·L -1,BaCO 3的溶解平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c (Ba 2+)≈0.01mol·L -1; ④将足量BaCO 3固体加入0.01 mol·L -1盐酸中,CO 2-
3与H +反应生成CO 2,促使BaCO 3的
溶解平衡正向移动,最终溶液中c (Ba 2+)≈0.005 mol·L -1;
综上分析,四种溶液中c (Ba 2+)的大小顺序为③>④>①>②,B 满足题意; 答案选B 。
23.在醋酸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A .醋酸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B .10 mL 1 mol/L 醋酸恰好跟10 mL 1 mol/L NaOH 溶液完全反应
C .1 mol/L 醋酸溶液中c (H +)约为1×
10-2 mol/L D .醋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
答案:C
【详解】
A .电解质的强弱与水溶性无关,故A 不选;
B .10 mL 1 mol/L 醋酸恰好跟10 mL 1 mol/L NaOH 溶液中含有醋酸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相等,因此二者能够恰好中和,不能说明醋酸的电离程度,故B 不选;
C .1mol/L 的醋酸溶液的c (H +)约为1×10-2 mol/L ,醋酸的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说明醋酸只能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 选;
D .醋酸的导电性比强酸溶液的导电性弱,可能是醋酸的浓度小,而强酸的浓度大,不能说明醋酸的电离的程度大小,故D 不选;
故选C 。
24.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33CH COOH H CH COO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a K 增大
B .0.10mol/L 的3CH COOH 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
()+3H CH COOH c c 增大
C .3CH COOH 溶液中加少量的3CH COONa 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 .25C ︒时,向某0.10mol/L 的3CH COOH 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该溶液的pH 、电离常数a K 和电离程度都减小
答案:D
【详解】
A .醋酸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醋酸的电离常数a K 增大,A 正确;
B .0.10mol/L 的3CH COOH 溶液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醋酸电离产生的n (H +)增大,n (CH 3COOH)减小,溶液中()
()+3H CH COOH c c =()()+3H CH COOH n n 增大,B 正确;
C .3CH COOH 溶液中加入少量的3CH COONa 固体,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 (CH 3COO -)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正确;
D .25C ︒时,向某0.10mol/L 的3CH COOH 溶液加入少量冰醋酸,c (CH 3COOH)增大,电离程度减小,但溶液中c (H +)增大,该溶液的pH 减小,由于温度不变,所以电离常数a K 不变,D 不正确;
故选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