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合抗原受体(CAR)治疗的安全性
CAR-T细胞治疗的挑战

CAR-T细胞治疗的挑战化疗、放疗和外科手术是最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但它们的疗效较低,副作用严重。
因此,在过去的十年中,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新的策略,从而实现疾病的完全缓解。
目前,免疫疗法已经成为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有几种类型的免疫疗法用于治疗癌症,其中包括过继细胞疗法(ACT)。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ACT,自体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表达CAR以特异性杀死肿瘤细胞。
CAR-T细胞疗法是治疗对其他一线癌症治疗无反应患者的一个机会,并且已经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优越的抗肿瘤效果。
然而,这类疗法作为一线临床治疗仍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
从药学的角度来看,这项新兴技术仍然被归类为先进疗法,因此,要应用这项技术,必须首先满足医药监管的某些要求。
因此,有必要分析CAR-T细胞技术的要素和挑战,并将基础、临床和实践等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采取应对策略,从而使CAR-T技术能够成为可负担的治疗模式。
CAR-T细胞发展简史回顾CAR-T的发展史,首先要提到1957年Thomas及其同事报告的首次白血病患者骨髓移植以及随后Miller等人发现了T细胞的起源。
然而,直到1986年Steven Rosenberg 报告了一项关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研究,这才让人们将目光锁定在“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可以对抗自身癌症”的理念上。
1992年,Sadelain等人成功地建立了逆转录病毒介导的基因转移到T淋巴细胞的方法,使基因修饰成为在实验或治疗环境中控制免疫的手段。
几乎与此同时,ZeligEshhar及其同事利用抗体结合域和T细胞受体上免疫球蛋白的γ或ζ亚单位,通过嵌合单链设计了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的特异性激活,从而开发出第一代CAR-T细胞。
五年后,Sadelain博士的研究小组证明,将CD28等共刺激信号整合到CAR-T中可增强生存、增殖并保持活性,从而开发出第二代CAR。
随后,携带靶向CD19的CAR-T细胞被开发出来,并启动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I期临床试验。
car-t技术原理

car-t技术原理CAR-T技术原理随着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增加,治疗癌症的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CAR-T 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癌症免疫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它是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使其具有更强的抗癌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CAR-T技术的全称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技术。
它的原理是将一种特殊的受体引入患者自身的T细胞中,使其能够识别并攻击癌细胞。
这种受体被称为嵌合抗原受体(CAR),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外部是能够识别癌细胞的抗原结合区域,内部是能够激活T细胞的信号传导区域。
CAR-T技术的关键步骤包括免疫细胞采集、基因修饰和细胞扩增。
首先,医生会从患者的血液中采集到T细胞,这些T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重要的抗癌细胞。
然后,科学家会将CAR基因导入到采集到的T细胞中。
这一步骤通常通过病毒载体实现,将CAR基因导入细胞核,使其能够被T细胞内部所识别并表达。
最后,修饰过的T 细胞会在实验室中进行扩增,使其数量足够多,能够应对体内的癌细胞。
一旦经过扩增,CAR-T细胞就可以被注射到患者体内进行治疗。
CAR-T细胞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肿瘤部位,识别并攻击癌细胞。
它的工作原理是当CAR的抗原结合区域与癌细胞表面的特定抗原结合时,会激活T细胞内部的信号传导通路,使T细胞释放出细胞毒素,杀死癌细胞。
这种杀伤机制类似于自然的免疫应答,但CAR-T技术能够加强这一过程,使其更加有效。
CAR-T技术的优势在于其针对性和持久性。
由于CAR是专门设计用于识别癌细胞的抗原,因此CAR-T细胞能够更精确地攻击癌细胞,减少对健康细胞的伤害。
此外,CAR-T细胞具有持久性的效果,一旦注射到患者体内,它们可以在体内存活并持续攻击癌细胞,从而延长治疗效果。
然而,CAR-T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CAR-T细胞治疗的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制备CAR-T细胞的复杂性和昂贵的生产过程。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药物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AR-T疗法)是一种精准医学的新技术,其原理是将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疗效引入免疫细胞治疗。
该技术能够激活免疫细胞,从而增强免疫系统的作用,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在某些严重的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中,CAR-T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疗效,其中许多患者在治疗后取得很大改善,这也使CAR-T疗法成为肿瘤治疗的创新之一。
二、CAR-T技术的应用CAR-T技术的应用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而为了能够使其在临床上取得理想的疗效,必须遵循一系列有关的规范。
下面便介绍CAR-T技术的应用技术规范:在开展CAR-T技术的临床应用之前,需要对CAR-T技术的安全性进行认真评估,以防止临床使用中出现意外事故。
(二)T细胞选择必须准确筛选合适的T细胞,以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材料选择在开展CAR-T技术的临床应用时,必须采用质量可靠的材料,以确保其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四)个体化治疗对不同病人进行个体化治疗,以保证不同患者获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五)过程控制在开展CAR-T临床试验时,必须建立严格的过程控制制度,以确保CAR-T技术的有效合理使用。
(六)再造疗效监测给患者注射CAR-T疗法后,必须对患者的再造疗效作出及时、有效的监测,以防止意外发生。
(七)安全性评估三、总结CAR-T技术的发展为治疗重症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但其临床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仍需要根据有关的技术规范进行深入的研究。
必须准确筛选T细胞和合格的材料,还要建立严格的过程控制制度,以确保CAR-T技术能够在临床安全、有效地使用。
只有按照这些技术规范进行CAR-T技术的临床应用,才能使患者在获得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后获得充足的护理以及最佳的疗程结果。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法规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法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它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通过改造患者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癌细胞。
由于其独特的治疗机制和显著的疗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近年来备受关注。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技术和潜在的风险,该疗法受到了严格的监管和监管机构的审查。
本文将分步骤回答关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法规问题。
第一步:了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通过改造患者的T细胞,使其携带能够识别癌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从而增强其攻击和破坏癌细胞的能力。
这种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在美国被批准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B细胞相关的恶性血液病,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临床试验。
第二步:了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监管机构。
在美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受到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监管。
FDA对该疗法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和评估,以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FDA还执行监管措施,例如要求临床试验和药物标签的规定,对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使用和销售进行监督。
第三步:了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法规要求。
FDA在监管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法规要求。
首先,任何从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实验室和医疗机构必须遵守临床试验的规定。
这包括建立严格的实验室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安全性。
其次,治疗前必须进行详细的病例评估和风险评估,并获得患者和家属的书面同意。
第四步:了解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监督和批准过程。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的监督和批准过程是一个严格的审查程序。
要获得FDA的批准,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必须通过临床试验,证明其在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包括进行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并提交临床试验结果和病例报告给FDA进行评估。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是一种将抗体衍生的靶向片段与能激活细胞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相连接而产生的重组免疫受体,可赋予T细胞不依赖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而直接识别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的能力。
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表达CAR的T细胞(CAR T cells,CAR-T)能有效地用于治疗难治或复发性的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且由此促进了CAR-T用于治疗其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实体瘤的研究。
本文主要介绍CAR的基本设计,同时回顾CAR-T用于治疗B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及数种实体瘤的研究结果,并讨论CAR-T治疗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如何提高其抗肿瘤效力问题。
ABSTRACT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is a recombinant immunoreceptor combining an antibody-derived targeting fragment with signaling domains capable of activating cells,which endows T cells with the ability of recognizing tumorassociated surface antigens independent of the express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Recent early-phase clinical trials of CAR T cells (CAR-T)for relapsed or refractory B 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have demonstrated promising results. Given this success,broadening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CAR-T therapy beyond 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 has been actively investigated. Here we discuss the basic design of CAR and review the clinical results from the studies of CAR-T therapy in B cell leukemia and lymphoma,and several solid tumors. We additionally discuss the major challenges in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strategies for increasing anti-tumor activity and safety.KEy WORDS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hematological malignancies;solid tumors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由细胞外抗原识别结构域(通常是抗体单链可变片段scFv)与细胞内信号传导结构域(T细胞受体的CD3 ζ链)相连接而成,其细胞外部分可使T细胞具有识别特异性抗原的能力。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癌症治疗方法,被认为是革命性的技术。
本文将介绍CAR-T细胞疗法的原理、应用场景、安全性和治疗效果,并讨论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CAR-T细胞疗法的原理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采用人工修改的T细胞来攻击癌细胞的治疗方法。
它的原理是通过将人体的T细胞提取出来,然后在实验室里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其改造成CAR(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再将改造后的CAR-T细胞重新注入患者体内。
CAR-T细胞通常包含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能够识别癌细胞的抗原受体(也称为抗原结合域);第二部分是连接抗原受体与T细胞活化信号的连接器;第三部分是能够激活T细胞杀伤机制的信号传导域。
当CAR-T细胞注入人体后,它们可以识别癌细胞上的抗原,激活T细胞的杀伤机制,并进一步杀死癌细胞。
二、CAR-T细胞疗法的应用场景CAR-T细胞疗法主要应用于治疗一些难以治愈的白血病和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
特别是对于反复复发的、晚期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B-ALL)和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CAR-T细胞疗法表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
CAR-T细胞疗法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个体化、创新性的治疗方法。
传统的化疗和放疗对于某些白血病和淋巴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CAR-T细胞疗法可以针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造,提高治疗效果。
三、CAR-T细胞疗法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CAR-T细胞疗法在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CAR-T细胞具有强大的杀伤能力,可能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神经毒性。
这些不良反应需要及时识别和处理,以减轻其对患者的不良影响。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CAR-T细胞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了惊人的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晚期、难以治愈的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CAR-T细胞疗法可以实现完全缓解的治疗效果。
四、CAR-T细胞疗法的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对CAR-T细胞疗法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该疗法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扩大。
CAR-T疗法

CAR-T疗法CAR-T疗法就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
这是一种治疗肿瘤的新型精准靶向疗法,在临床肿瘤治疗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是一种能够精准、快速、高效,且有可能治愈癌症的新型肿瘤免疫疗法。
T细胞也叫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细胞细胞的一种,产生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然后转移到人体血液、淋巴和周围组织器官,发挥免疫防御功能。
其作用相当于人体内的"战士",能够抵御和消灭"敌人",如感染、肿瘤、外来异物等。
实验技术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给T细胞加入精准识别系统-CAR(肿瘤嵌合抗原受体),将普通的T细胞改造成能够精准识别的"超级战士",即CAR-T细胞,它利用其"精准识别系统"CAR,专门识别体内的肿瘤细胞,并通过免疫作用释放大量的多种效应因子,它们能高效地消灭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具体步骤如下:1、评估患者是否可以接受CAR-T治疗。
现在看来基本上绝大多数人还是可以的。
2、从患者的身上分离出一种免疫细胞-T细胞(我们身体中能够抵御疾病、感染、肿瘤的免疫细胞)。
3、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改造,需要在体外给它加入一个能识别肿瘤,并且同时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体CAR,这时候一个普通的T细胞就变成了一个带有精准识别系统的超级战士。
4、扩增。
通过体外培养获得大量的CAR-T细胞。
一般来讲,一个病人需要几十亿乃至上百亿个CAR-T细胞,通常体型越大的人需要的量就越多。
5、把培养好的CAR-T细胞回输到病人体内。
6、观察期,这段时间需要对病人严密监护,尤其回输的前几天,身体的反应是非常剧烈的,这时候一定要有医护人员帮助与指导。
可用于哪些患者:目前CAR-T治疗主要还是用于血液肿瘤中的某些肿瘤,比如说: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目前主要这三大类疾病是CAR-T 治疗的适应症。
CAR-T治疗的安全性

CAR-T治疗的安全性
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治疗方式,
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治疗领域。
然而,CAR-T治疗在提供疗效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
1. 急性毒性反应
CAR-T治疗可能引发急性毒性反应,包括发热、寒战、低血压、呼吸急促等症状。
这些反应往往发生在CAR-T细胞输注后的数小
时内,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器官功能。
2. 慢性毒性反应
除了急性反应外,CAR-T治疗还可能导致慢性毒性反应。
长期使用CAR-T细胞可能对正常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引发各种慢性
毒性反应,如免疫不耐受、细胞凋亡等。
3. 细胞增殖与转移
CAR-T细胞治疗过程中,CAR-T细胞的不受控制增殖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上的波动,甚至引发白血病等恶性疾病。
此外,CAR-T 细胞的转移也是安全性问题之一,转移到其他部位可能导致非预期的副作用。
4. 免疫系统副作用
CAR-T治疗采用自身免疫细胞改造而成的CAR-T细胞,对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免疫系统副作用可能包括免疫过度激活、自身免疫反应、感染等,需要特别注意。
综上所述,CAR-T治疗虽然具有突破性的疗效,但安全性问题不可忽视。
在进行CAR-T治疗时,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安全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监测和减轻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和安全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嵌合抗原受体(CAR)治疗的安全性摘要:输注基因定向改造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来识别并杀灭肿瘤,已经在许多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
由于会产生非肿瘤靶向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所以需要有预防或减轻严重不良反应的对策。
目前正积极研究通过药物治疗、自杀基因或其他新的办法,使其只针对恶性肿瘤有细胞毒性。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调查总结了嵌合抗原受体改造的T细胞的毒性,并重点发布这充满前景的细胞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策略。
关键词:嵌合抗原受体,自杀基因,安全开关,过继免疫治疗,细胞治疗1. 引言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CT)是免疫治疗中一种有效方法,通过天然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协同产生抗肿瘤作用。
通过识别肿瘤相关抗原(TAAs)或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I)给移植后白血病复发的患者可介导抗肿瘤作用。
然而,由于大多数TAA自身蛋白表达异常,以致T细胞表达低亲和力T细胞受体(TCR),排斥反应可能比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更强。
虽然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很好,而急性白血病异体淋巴细胞输注疗效有限,其2年生存率不到20%。
此外,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造成病人死亡或生活质量下降占显着比例,有报道显示接受匹配供体的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GVHD发生率高于50%。
虽然有报道称产生植物抗肿瘤效应(GVT)而没有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情况,本文编译作者爱康得Paul认为两种机制的重叠,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介导了移植物抗肿瘤效应(GVT)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可同时作用于造血和非造血组织。
临床试验中将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ags)特异性T细胞扩增并过继输注到移植后疾病复发的患者身上,部分患者可获得暂时性完全缓解(CR),然而此方案因果规律复杂,并且T细胞在体外扩增长达12周。
长期的培养可导致T 细胞衰竭,这可能是其在患者体内持续性有限的一个潜在原因。
另一个方法是利用转基因TCR或嵌合抗原受体(CAR)基因修饰的T细胞。
然而TCR转导的T细胞受HLA限制,TCR和内源性TCR错配可导致亲和力降低或表达不期望的特异性。
而CAR可作为免疫治疗的通用平台,因为它不受HLA 限制。
在T细胞单链杀伤装置上负载特异性抗体,这种错配的风险很低。
另外,HLA识别抗原的独立机制,可以防止CAR-T细胞在抗原的处理加工中出现免疫逃避机制。
通常CAR-T只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间非多态地识别表面分子,以提高对其安全的正当关切。
事实上,输注CAR-T细胞使难治性白血病得到完全缓解的同时,也会伴有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在靶向肿瘤相关抗原(TAAs)的实体瘤时甚至可出现致命的非肿瘤靶向毒性。
这些问题促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提供了一些临床建议,包括实施小剂量递增方案,共表达自杀基因来阻断不可控毒性的或控制远期毒性。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基因修饰的自体或异体T细胞,用于癌症免疫治疗的安全性的当前理念和应对措施。
2. CAR-T细胞的设计鉴于第一代CARs(图1A)有限的扩增和持久性,研究者在病毒特异性T 细胞表面导入CAR,为了可以让抗原递呈细胞交叉递呈的抗原产生共刺激。
11位患有进展期神经母细胞瘤的儿童给予disialoganglioside GD2第一代CAR修饰的EB病毒特异性CTL细胞。
基因修饰的细胞在几乎一半的病例体内持续了数周的转运与介导的客观反应,11患者中3/4获得完全缓解。
图1:CAR的结构和降低毒性的双靶向临床前策略。
(A)CAR的胞外结构包括先导序列,单链可变区(scFv)(H (重) 和L (轻) 链),通过接头(如SG,GS)连接。
间隔区(如人免疫球蛋白D分子铰链区)具有柔韧性并连接跨膜区(TM)。
跨膜区包括例如人免疫球蛋白G的恒定区,胞内结构域包括CD3ζ内切域(第一代的CARs),加上CD28域(第二代),或再加一个额外的共刺激域(第三代CARs)。
(B)用双靶向来减少毒性反应:(i)反式信号传导CAR将共刺激域和杀伤域分别靶向2种不同的肿瘤抗原,当只有1个抗原结合时限制CAR的激活,(ii)抑制性CAR是用抑制性信号域取代ζ链,抑制了共表达活化CAR 的激活信号,(iii)串联型CAR是由单结构靶向2个不同抗原的2个抗原结合片段组成的,当它们同时结合可产生协同效应。
CAR-1和CAR-2作为示例,分别识别抗原-1和抗原-2.为进一步提高CAR-T的扩增能力和持续性,研究人员在ζ链中加入了一种或多种共刺激信号域,这便分别出现了第二代和第三代CARs,主要提高CAR 修饰的T细胞扩增能力和避免T细胞诱导激活的细胞凋亡(图1A)。
确实,临床前模型证明这一尝试是成功的,后来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在CD19恶性淋巴瘤患者中使用的二代CD19 CAR-T细胞,其扩增能力和持久性高于第一代CD19 CAR-T细胞。
来自许多机构的临床试验报道了靶向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惊人疗效。
总的来说,已报道的CD19 CAR-T细胞控制并缓解了患者的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大多数试验包括化疗清髓都是努力为了给T细胞扩增创造一个有利的内环境。
Davila等人报道在输注CD28共刺激域的CAR-T细胞,50%成人白血病患者获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在最后一次随访时仍在持续缓解。
Maude报告了30名儿童和成人患者接受了4-1BB 共刺激域的CD19 CAR-T细胞治疗,其中27例患者(90%)获得完全缓解(CR),包含2名blinatumomab难治性和15名接受过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
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应答扩增可通过血液,骨髓和脑脊液检测到。
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为67%,总生存率为78%。
研究者证实在此项试验中,患者即使不进行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CAR治疗可能会让患者持续缓解长达2年以上。
Lee等人,以学龄儿童和年轻人为主的复发性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通过CD28共刺激域的自体CD19 CAR-T治疗,70%B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和60%MRD阴性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12名治疗后MRD阴性患者中有10名接受了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中位随访中保持无疾病状态10个月。
已有报道CD19 CAR治疗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成功案例,而更大规模的CD19-CAR研究需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上进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D20 CAR-T细胞治疗初步获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
本文编译作者爱康得Paul认为CAR-T治疗实体瘤的最佳疗效可能需要一些额外的修饰。
尽管晚期实体瘤患者接受抗间皮素mRNA电转导的T细胞治疗(RNA-CAR-T-meso cells)出现肿瘤消退的证据,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使用GD2靶向的CAR-T细胞治疗可见疾病的完全缓解。
通过他优秀的综述可知,CAR的靶向抗原种类在迅速增加。
提高体外扩增的基因修饰的T细胞疗效的维持,自我更新,侵润以及归巢能力正在积极的研究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研究中,T细胞激活用CD3/CD28小体而不是可溶的CD3-抗体,这可能有助于提高体内的疗效。
在临床试验中需要评估,幼稚细胞还是中央记忆细胞诱导的效应T细胞,能有更强的扩增能力、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
意大利研究小组报道,在低浓度(IL)-7和IL-15中,用CD3和CD28抗体偶联小体激活的幼稚T细胞能促进T记忆干细胞(TSCM)的持续和扩增,分别连续植入小鼠中,提示有自我跟新的能力。
3.自体CAR T-Cells输注的副作用在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产生非肿瘤靶向作用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以及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临床前模型中有明显的骨髓抑制。
严重不良事件(SAEs)可能与一些因素相关,包括输注细胞的剂量,受治者体内的残留病灶以及靶抗原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量。
由于肿瘤相关性抗原也会在正常组织中表达,为了尽量降低基因重组T细胞的毒性风险,首先应选取肿瘤细胞特异性表达的抗原。
然而这样的抗原通常不易获得,当靶向目标抗原时,进行体外和(或)体内试验来尝试预测毒性的风险。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充满挑战,TAA重定向的T细胞与表达目的抗原的靶向肿瘤细胞,包括来源于正常组织的细胞,可能不会重现体内模型的三维立体复杂结构。
体内动物模型包括注射人基因转导的T细胞,表达人抗原的人源化抗原转基因小鼠模型,或在小鼠T细胞上导入CAR分子靶向鼠源相关抗原的小鼠模型。
尽管已在动物模型中对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和B细胞再生障碍进行了研究,但存在的一些局限性可能限制这些现象在人类中重现,人和动物的生物等效性和生物分布之间的关联存在不同,以及有不同抗原的表达,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和(或)细胞因子环境。
非灵长类动物模型也被用来评价基因修饰的T细胞对正常组织的毒性,其优点是它与人蛋白序列同源性程度较好。
正如之前所述,为尽力提高细胞在体内扩增和抗肿瘤活性,第二、三代CAR 被开发出来。
然而可以预料的是由于T细胞被高度活化和(或)协同刺激,输注第二、三代CAR-T细胞会导致毒性风险的增加。
事实上,输注第二代CAR-T 细胞会造成较高的严重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sCRS)发生率。
在治疗实体瘤中,由于肺上皮细胞表达低水平的HER-2,以及包含CD28和4-1BB共刺激分子的高效CAR,靶向HER-2抗原的第三代CAR-T细胞可引发致命的肺毒性。
CD19 CAR-T细胞研究中,B细胞再生障碍和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常被报道。
一些患者会发生令人担忧的但可逆的神经系统症状,如谵妄和癫痫发作,后者更像是全身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而不是CAR-T细胞直接导致的脑毒性。
CAR-T细胞应用于髓性白血病已在小鼠模型中测试,进一步的临床开发被严重的骨髓抑制所阻碍,因此必须找出克服这种严重不良反应的方法,例如备用正常的造血干细胞和成熟的造血祖细胞。
另一个潜在的严重不良反应是利用植入热点的整合型载体修饰的细胞,可能导致致癌基因失去调控而癌变。
虽然在时刻监控着输注的转导干细胞,但是在临床研究中,使用转基因T细胞导致这种严重的不良反应至今未有报道。
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重组DNA咨询委员会的建议这些建议为进行CAR-T临床研究的科学家提供指导。
这些建议对第一代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不含EB病毒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和第二、三代CAR-T细胞的临床试验进行了区分,在给药指导中,对细胞因子或预处理以及输注的剂量时间提供建议。
对于第一代CAR-T细胞,第一代CAR负载的EBV T 细胞,第二、三代CAR-T细胞,建议临床初始剂量分别为3×106/kg,3×106/kg,3×10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