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

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预防与护理方法血液透析是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临床上一般把透析导管置入人体的血管之中,把血液引流出来,其中比较常用到的是,股静脉置管或是颈内静脉置管。
整个透析过程中,因为患者一直带管,造成其许多不便,风险较大。
据报道,因为导管感染致死的患者死亡率大约为25%左右[1]。
因此,临床必须重视血液透析导管感染预防与护理的方法,减少并发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1.引起导管出现感染的原因1.1患者自身原因绝大多数患者属于终末期肾病患者,年纪大,免疫功能下降,合并糖尿病,并且经过手术,长时间的住院等,导致其中性粒细胞功能降低。
加上患者缺乏充足的营养,造成其抵抗力下降,延缓其伤口愈合时间,使得导管感染的概率增加。
1.2导管出口附近皮肤污染许多导管感染是因为插管皮肤表面的细菌经皮下隧道迁移,然后在导管外壁迁移、吸附造成的。
因此,做好穿刺部位的消毒工作至关重要。
1.3导管接口位置污染导管的接口因为频繁的上下机操作,反复暴露,常常受到物品、空气等污染。
1.4长时间留置导管临床研究证实, 感染率会随着留置导管的时间延长而提升[2]。
导管长时间留置, 生物膜会在其表面形成,促使微生物进行良好的繁殖、局部微生物沿导管表面迁移至体内,导致血液透析进一步散播了细菌。
1.5操作不当透析时,倘若患者多次在医院、家里往返,会增加途中导管感染的几率。
另外,医护人员在操作时,未遵循无菌原则,缺少严谨性,也会造成细菌繁殖,引起透析导管感染。
1.6缺少维护患者未做好个人卫生, 穿刺部位未保持干燥清洁,邻近感染造成细菌定植。
2.导管感染的具体表现2.1出口部位导管出口处或附近皮肤出现红肿、发热、硬结、脓性分泌物等。
2.2隧道皮下隧道呈肿胀症状,对出口处轻轻按压,会有脓性分泌物溢出。
2.3血液扩散性感染透析过程中,在15min至1h内,有明显的畏寒、发热表现。
3.预防措施3.1管理好环境对血液透析室、病房、走廊等进行定期打扫和清理,保持干净整洁,区分清洁区、污染区,使用消毒液擦拭污染位置。
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

科学护理134留置血液透析导管致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谢阁玲 (河池市宜州区人民医院,广西河池 546300)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是血管通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心静脉导管缺乏维护与导管失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影响透析效果。
因此,本文从血液透析导管定义、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导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导管感染的预防性干预措施及护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临床护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留置血液透析导管;导管感染;相关因素;预防性护理干预深静脉留置导管在临床应用中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一系列与管道功能相关的并发症,出现留置管道功能的不良现象。
因此,临床需要认真研究引起管道功能不良出现的因素,并制定适当的防治与护理措施。
1血液透析导管定义血液透析导管通常指经皮颈内静脉、股静脉、锁骨下静脉,任何一条静脉插管使其尖端到达中心静脉,尤其是上腔静脉的一种方法,即中心静脉导管。
2中心静脉导管的特点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中心静脉导管以单针双腔管为主,其中“Y”形双腔导管比较常见,在插入导管时,首选颈内静脉,其次为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同时,根据留置时间长短,可以将导管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带隧道涤纶套导管和无隧道无涤纶套导管。
其中,涤纶套导管由于导管外壁有环形涤纶毡套附着,建立皮下隧道后,在皮下埋入涤纶毡套,不仅可以对导管进行固定,还能避免细菌入侵,可长期使用[1]。
而无隧道无涤纶套管不同置管部位的差异,见表1。
血液透析是一项简单易行、安全可靠的净化血液方式,但有效血液透析的重要前提条件是必须建立完善的血管通路,以保障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最理想的血管通路便是动、静脉内瘘。
但因为一般需要维持性血液透析的病人受自身周围血管条件的影响而不能做血管造瘘术,此时最好的方法便是使用固定的静脉或留置导管。
2.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的诊断及分类2.1.1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血液透析患者在非透析期间以及透析初期出现科学护理135全身症状,如发热和寒颤,不能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即为可能发生相关性感染。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擅长慢性肾病、 肾炎的诊治和急慢性 肾衰竭的救治, 特别专长血液净化、 各种血透通路 的制作、 肾活检 和 肾脏病 理 学工作 ; 永久性深 静脉 双腔 留置导 管使 用技 术在 国 内形 成特 色, 续性 肾脏 替代 治疗 多脏 器 衰 连 竭 等重危 病人有 扎 实的临床 经验 , 对长期 血液 透析 患者 的心脏肥 大、 慢性 心 衰和 透析 低 血压 的 防治有较 好 经验 。 目前 主要科 研 方向为 长期血 液透析 并发 症的 防治和 建 立血 管通路 的功 能评价 。主 办 国家继续教 育 学 习班《 血透血 管通路 的新理 论与进 展》 。 5期 发表学术论文 10余篇 , 3 在国外杂志 N p rn l rc. N p r oy等杂志发表论著 6 , eho i Pat和 eho g Cn l 篇 曾获得 军队“ 八五” 青年科研基金和上海科委 出版基金 2 , 项 目前参加 国家 自然基金和高校重点学科基金等科研 项 目4 项。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上海市医学科学奖一等奖、 军队 医疗成果二等奖、 中华医学奖二 等 奖、 队科技进 步三等 奖 、 军 军队 医疗成 果三等 奖 、 海 市科技 进 步 三等 奖等 9项 。主 编《 上 血透 血 管通路 的 理 论与 实践》《 、 肾囊肿性疾病 》《 、 实用透 析手册 》《 、血液净 化基 本知 识 问答》 《 液透 析 血 管通路 技 术与 临 、血 床 应 用》 6部 专著 , 等 参加编 写 专著 1 。 4部 专家组在 20 年指南更新 中提出了如下 09 随着健康水平的提高, 人类寿命不断延长使得 6 岁 防治指南 , 5 以上 老年人越 来越 多 , 中 国尤其 是 在发 达 的 大城 市 临床 问题 : 在 () 1诊断 : 什么时候导管培养 和血培养必须进行 , 糖尿病尿毒症患病率在不断增加 , 社会医疗保障水平 该 怎么 实施 ? 的提高也使得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生存期限不 断延长;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血液透析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帮助肾衰竭患者排泄体内毒素。
但是,在进行血液透析过程中,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容易导致感染。
因此,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护理措施,对于预防感染、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一、导管的选择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使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
在选择导管时,应该优先选择材料优良的导管,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外表平整、缝合工艺好的导管。
一旦发现导管损坏,应及时更换。
二、导管的位置正确的导管位置对于预防感染非常重要,应确保导管置入的位置良好。
深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和BMI指标而定,并且要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通常情况下,导管应该插入至上中部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三、导管周围的皮肤护理保持导管周围的皮肤清洁,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之一。
导管周围应经常清洗,洗涤剂可以选用无菌的生理盐水,消毒剂最好选择碘酒或芳香磺酰氯溶液。
消毒时,避免长时间擦拭和强力搓洗,避免造成皮肤创伤,消毒通常不超过15秒。
四、手卫生血液透析患者的导管,直接通向血液系统,对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要求非常高。
医护人员在进行导管护理时,必须遵守手卫生原则,洗手、戴手套、戴口罩等必备防护措施应该严格遵守。
五、导管固定导管的固定应该合理,使用合适的夹子按照规定的位置将导管固定。
但是,夹子的固定力度要适中,过紧容易造成皮肤损伤和压迫。
六、导管的使用导管在使用时,要遵守透析原则和规定,尽量避免使用过于密集的时间安排,以免导致感染。
患者的食品摄入一定要注意,尽量避免食品堆积对导管产生压力,以免损坏导管或引起感染。
七、导管检查定期检查涤纶双腔导管,了解导管是否损坏或出现故障。
检查导管的插入深度是否正常,导管位置变化是否过度,是否有意然的扭曲。
同时还需检查导管周围皮肤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红肿、分泌物等。
总之,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需要医护人员高度重视,贯彻每一个环节,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更应该坚定把握感染预防工作。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ci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LABSI)发生 率是 临床重视 和极 待 认为临时性导管是发生脓毒血症 的独立危险性 因素 。临时性导
解决 的问题 。
管中股静脉 置 管 较 颈 内、锁 骨 下 静 脉 置 管更 易发 生 感 染 ,De
I CLABSI的诊 断
2.2.1 患者 因素 包括终末 期 肾病 患者免 疫功能受 损 、贫血 、 口、置管 、封管各个环节的护理工作” ,降低 CLABSI的发生率 。
低 蛋 白血症 、高铁 蛋 白血症 、糖尿病 肾病 、高龄 、肥胖 、营养不 良、 4.2 加强手卫生 与无 菌操作 手 污染 是 引起 CLABSI的重要
释 ,即为可能发生 相关性感 染 。在经 过导管 内血液 细菌 培养结 染 机 会 增 加 。
果 阳性 即 可 确 诊 。
2.2.5 透析 中相关 因素 透析 过程 中设备 污染 、透析液及 透析
1.4 导管定植 (catheter colonization) 导 管顶 部 、皮下 导 管部 用水不达标或透 析器 复用 等 ,均可增加 CLABSI的风 险。
当代 护士 2018年 4月第 25卷第 11期 (中旬 )
血 液透 析 患 者 中心静 脉 导 管 相关 性 血流 感 染 的预 防及 护理
宋 静
摘要 综述 了血液透析 患者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行感 染的预 防及护理措施 ,具体 内容 包括 CLABSI的诊 断方法 、发生率及 危险 因
2.1 发生率 美 国的一项 中心研究表 明 ,中心静脉导管患 者与 年 、糖尿病及处 于免疫抑制状态 的患者 起病隐 匿,临床表现 为低
动静脉瘘 患者 阳性血 培养率 分别 为 1.86/1000 d和 0.08/1000 热 、体温偏低 、嗜睡、意识模糊 、低血压 、低血糖甚至糖尿病酮症酸
防治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带套袖的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及堵塞的临床观察

激 酶封 管 法 进 行 长 期 临 床 观 察 , 得 了 预期 的 效 果 。报 道 如 取
参 考
2 8: 5 00 14 9— 1 4 4 7
素按 透 析 导 管 容 量 封 管 , 周 血 液 透 析 2次 的 患者 , 每 次 下 每 除 机 后 应 用 纯 肝 素 按 透 析 导 管 容 量 封 管 , 择 透 析 间 隔 时 问 上 选 述 方 法 封 管 1次 。每 月 应 用 肝 素 抗 生 素 ( 孢 唑 啉 钠 头
崔 岩 李 吉 河 陈 晶 谢 长 英 马 艳 杰 孙 薇
随着 血 液 净 化 技 术 普及 和提 高 , HD 患者 原 发 病 因变 迁 ,
1 3 观 察 指 标 .
糖 尿 病 肾病 及 高 血 压 动 脉 硬 化 患 者 比 例 逐 年 增 加 , 患 者 HD
老 龄 化 , 些 患 者 自身 血 管 条 件 差 , 以建 立 自身 血 管通 路 的 这 难
套 袖 的 中心 静 脉 留置 导 管 应 用 就 会 愈 来 愈 多 , 以 中 心 静 脉 所
留 置导 管 的材 料 、 管 方法 、 置 、 发 症 、 理 既是 非 常 重 要 置 位 并 护 的 ] 。如 果 重 视 上 述 情 况 的 发 生 及 防 治 , 内 静 脉 带 套 袖 的 颈 中 心静 脉 留置 导 管 是 一 种 安 全 、 效 的血 管 通 路 技 术 。 有
患 者 日益 增 多 r 。所 以颈 内静 脉 带 套 袖 的 中心 静脉 留置 导 管 1 ]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
一、导管的选择
1. 选择具有抗菌功能的导管
2. 选择适合患者的导管尺寸
3. 导管的材质要求:无刺激性、耐高温、耐低温、抗菌性强
二、导管的定期更换
1. 每周更换一次导管
2. 更换导管前进行皮肤消毒
3. 更换导管时,保持导管周围干燥和清洁
三、导管的使用和保养
1. 导管使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和灭菌
2. 使用过程中避免导管的弯曲和扭曲
3. 导管保养使用过程中禁止使用含有酒精的护肤产品
四、导管周围皮肤的护理
1. 每日清洁导管周围皮肤
2. 导管周围发现皮肤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3. 导管周围皮肤干燥时可涂抹适量的保湿乳液
五、定期的导管监测
1. 定期进行导管周围皮肤的观察和护理
2. 定期进行导管周围皮肤的抽样检测
3. 定期进行导管的超声波检测,保证导管在透析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六、避免导管周围的感染
1. 导管周围不可使用粉末
2. 导管周围不可使用含有酒精和刺激性物质的护肤品
3. 导管使用过程中避免触碰导管周围的皮肤
七、注意饮食健康
1. 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要健康,饮食清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2. 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提高免疫力,预防感染
八、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1. 导管患者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疲劳,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2. 导管患者要避免接触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群,也要避免接触任何有可能感染的物品
以上为血液透析患者长期留置带涤纶双腔导管感染的预防护理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到每一位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保护患者的健康。
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院内感染的预防

1 1 1 手 术 间的清 洁 和 空 气 消毒 插 管 术 在 专 门 .. 的手术 间进行 , 术 间 空 气 须 每 日用 臭 氧 及 紫外 线 手
循 环空 气消 毒机 消毒 6 n 0mi 。
1 1 2 血 液净化 厅 的 清 洁 和空 气 消 毒 血 液净 化 .. 厅 的 空气 每 天 用 紫 外 线 或臭 氧 空 气 消 毒 机 消毒 6 0 1 0mi ; 2 n 治疗 前 后 地 面湿 式 拖 洗 清 洁 ; 止 陪伴 禁 及探 视人 员入 内等 。
染是 至 关重要 的 。 1 一 般 原 则
2 1 选 择合 适 型号 的颈 内静 脉 留置 导管 目前 市 . 面 上导 管种类 很 多 , 地和硬 度差 别较 大 , 同 的医 质 不 包 括插 管手术 间的清洁 、 血液净化
务 人员 可根据 自己 的爱 好 和 习惯 选 择 , 常用 的临 时
民卫 生 出版 社 , 9 6 5 35 9 1 9 . 4—4 .
2 顾 恺 时 , 编 . 心 外 科 手 术 学 [ . 京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主 胸 M] 北
18 . 4 . 9 5 3 5
密 切监护 , 对病 人 的肾功 能做最 好 的支持 与维 护 , 关 注并 保持 体液及 电解 质平 衡 , 时做 好 基 础 护理 和 同 心理 护理 , 对艾 勃斯 坦 畸 形 患 者 的康 复 是 大 有裨 益
文 献标 识 码 : B
血液透 析患 者行 经皮 颈 内静 脉插 管建 立 临时性
血管 通 路 , 有 血 流 量 充 足 且 稳 定 ( 2 0 3 0 具 达 0 ~ 0
一
次。
mlmi) 操 作简单 易行 、 / n、 可反 复 使 用 、 全 、 安 不易 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
管感染的防治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感染的防治
一、长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分类和临床表现特点:
长期导管相关性病原性感染,包括:1、导管腔内细菌定植,2、导管出口感染,3、皮下隧道感染,4、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脓毒血症,5、导管相关转移性脓肿,6、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
导管腔内细菌定植大都是没有临床症状,只在导管血培养时发现细菌,但细菌菌落数不会特别多,今后可能发展为导管血行性感染,必须密切关注。
导管出口感染比较常见,多数患者与局部卫生差有关,局部红肿和轻度疼痛,分泌物增多,严重患者可形成出口肉芽肿,多数患者局部处理可以控制。
导管皮下隧道感染可以有出口感染延伸或者隧道表皮破损导致细菌侵入皮下隧道,初期不容易发现,到出现临床表现时常有隧道红肿隆起,挤压隧道可出现导管口溢脓或脓血,通常需要拔管,同时加强抗生素治疗。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和导管相关性转移性脓肿以及导管相关性心内膜炎,都是严重并发症,严重患者可导致休克和死亡,必须积极正确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菌血症和败血症或者脓毒血症,感染早期临床症状可能不严重,或者透析间歇期无明显临床症状,容易烟雾病情治疗。
通常在透析开始不久即畏寒、寒战、发热不适,发热可达40度,也可以表现延迟发热,血培养大多阳性,部分患者血培养阴性,血白细胞升高,G-杆菌严重感染,反而可导致白细胞下降。
临床上,使用长期导管患者血液透析过程发热,需要高度怀疑导管感染,立即检查血常规,做双份血液病原学检查,开始静脉或导管内使用抗生素,禁止使用激素退热。
二、导管相关性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关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诊断标准:1、至少1份静脉血培养和导管末端培养为同种微生物,2、或者2份(1份经导管接口,1份经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满足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的定量标准或阳性时间差诊断标准,3、或者2份导管血液标本定量培养,1份菌落计数是另1份的3倍以上。
定量血液培养是指导管血液培养菌落是静脉血培养结果的3倍或以上。
阳性时间差是指中心静脉导管血培养结果比外周静脉血培养阳性结果至少早2小时。
为了有效治疗导管腔内感染,开始经验用药,采用广谱抗菌素,同时等待血培养结果调整药物。
总体原则如下:对于长期留置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且没有出现出口部位或隧道感染的体征,而又想保留导管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治疗是其适应症。
对于导管相关性血源性感染,抗生素封管治疗不应单独使用,而应当和全身性抗生素联合治疗7-14天。
抗生素封管溶液的更换一般不应超过48小时,而非卧床患者的股部置管应该每24小时进行更换。
然而,正在经历血液透析的患者抗生素封管溶液可以在每次透析结束后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