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

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

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 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

(大于、小于)产物分子

数。

2. 对于 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

,速度常数的单位由

决定,若 k 的单位为 L 2

·mol

2

·S

1

,则对应的反应级数为

3. 可逆反应 A ( g) + B ( g) ? C( g) +Q 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 ,

逆反应速度 ,平衡向 方向移动。

4. 在 500K 时,反应

SO 2( g) + 1/2O 2( g) ? SO 3( g) 的 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

2 SO 3( g) ? 2SO 2( g) + O 2( g) 的 K p =

5. 反应: HIO 3 +3H 2SO 3

HI + 3H 2 SO 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

(1) HIO 3+

H 2SO 3

HIO 2+ H 2SO 4(慢反应),(2) HIO 2+ 2H 2SO 3 HI + 2H 2SO 4(快反应),因此反应

的速度方程式是

6. 在 298K 温度下,将

1 摩尔 SO 3 放入 1 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

2 SO 3(g)? 2SO 2( g) +

O 2( g) 达到平衡时, 容器内有

0.6 摩尔的 SO 2,其 K C 是 ,K p 是

。(R = 8.314 kPa ·L ·

K -

1

· mol

1

)。

7.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

H 2(g) + S(s)?

H 2S(g) , K c =1.0 × 10-

3

; S( s) + O 2( g)

? SO 2( g) , K c = 5.0 ×10 6

; H 2(g) + SO 2(g) ? H 2S(g) + O 2(g) 的平衡常数 K c 为 。

8. 简单反应 A = B + C ,反应速度方程为 ,反应级数为 ,若分别以 A 、 B 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

V A 与V B

9. 阿仑尼乌斯公式中 e -

Ea/RT

的物理意义是

10. 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

,降低了反应的

,从而

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 ( 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

11. 某温度下 2N 2O 5 = 4NO 2 + O 2 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

V=1/2 V N

2

O 5

= 1/4 V NO 2

= V O 2

。()

12.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

13. 因为平衡常数和反应的转化率都能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以平衡常数即是反 应的转化率。()

14. 在 2SO 2 + O 2? 2SO 3 的反应中,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无论使用催化剂或不 使用催化剂,只要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的浓度总是相同的。 ( )

15. 增加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加快,放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增加温度

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

16. 化学平衡常数 K c 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 K c1,K c2??之和。 ()

17. 催化剂可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影响热效应。()

1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 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

) 19. 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反应速度亦愈大。 (

20. 催化剂将增加平衡时产物的浓度。 ( )

21. 一个气体反应的标准自由能变

△G

Θ

298,是指反应物和产物都处于

298.15 K 且混合气

体的总压力为 100kPa 时反应的自由能变。 (

22. 体系由状态 1→状态 2 的过程中, 热 ( Q) 和功 ( W) 的数值随不同的途径而异。 ( )

23. 体系发生化学反应后,使产物温度回到反应前的温度时,体系与环境交换的热量称

为反应热。()

24. 用等温方程式 △G=RTln ( Q P / K P ) 判断自发反应的方向时, 必须求出 △G 的数值。( )

25. 催化剂对可逆反应的正、逆两个反应速度具有相同的影响。

26. m

n

称为反应级数。 (

速度定律表达式中, v =kc A c B ,( m + n)

27. 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都是简单整数。 ( ) 28. 化学平衡是化学体系最稳定的状态。

29. 零级反应的反应速度与速度常数二者关系为

v = k ,表明反应速度与浓度无关。

30. 不同的反应其反应速度常数

k 的单位不同。(

31. 反应速度常数 k 的单位由反应级数决定。 ()

32. 任何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不论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起始浓度如何,反应达到平衡

时,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相同。 ()

33.反应 A+B

?

C + 热,达平衡后,如果升高体系温度,则生成物

C 的产量减少,

反应速度减慢。 (

三、选择题 ( 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括号内 )

34. 2N 2O 5( g) ? 4 NO 2( g) + O 2 ( g) 分解反应的瞬时速度为() 。

A. V N 2 O 5(g) = -2dC N 2O 5/ dt

B. V N 2O 5(g) = dC N 2O 5/ dt

C. V N 2 O 5(g) = 4dC N 2O 5/ dt

D. V N 2 O 5(g) = -dC N 2 O 5/ dt

35. CO ( g) + NO 2( g) = CO 2 ( g) + NO ( g) 为基元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CO 和 NO 2 分子一次碰撞即生成产物

B. CO 和 NO 2 分子碰撞后,经由中间物质,最后生成产物

C. CO 和 NO 2 活化分子一次碰撞即生成产物

D. CO 和 NO 2 活化分子碰撞后,经由中间物质,最后生成产物

36. A + B C + D 为基元反应,如果一种反应物的浓度减半,则反应速度将减半,根

据是();

A. 质量作用定律

B. 勒夏特列原理

C. 阿仑尼乌斯定律

D. 微观可逆性原理

37. Br 2( g) + 2NO ( g) = 2NOBr ( g) ,对 Br 2 为一级反应, 对 NO 为二级反应, 若反应物浓

· -1

- 3

- 1

-1

度均为 2mol

时,反应速度为

3.25 ×10 mol ·L

·

,则此时的反应速度常数为 (

L

S

L 2

· mol

-2-1

· S

A. 2.10

2

B. 3.26

C. 4.06

- 4

D. 3.12 - 7

×10 ×10 ×10

38. 在气体反应中, 使反应物的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条件是( )

A. 增加反应物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力

D.降低温度

39. 对一个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度越快,则(

)。

A. △H 越负

B. E a 越小

C. △G 越大

D. △S 越负

40.A+B ?

C+D 反应的

K c =10-

10

,这意味着(

)。

A. 正反应不可能进行,物质

C 不存在

B. 反应向逆方向进行,物质 C 不存在

C. 正逆反应的机会相当,物质

C 大量存在 D. 正反应进行程度小,物质

C 的量少

41. 在 mA(g) + nB(s) ? pC(g) + Q 的平衡体系,加压将导致 A 的转化率低,则(

A. m >p

B. m < p

C. m = p

D. m > p + n

42. N 2 H 4( l ) ? N 2( g) + 2H 2( g) , 对此平衡来说成立的等式是(

)。

A. K p = K c (RT)

3

B. K c = C N 2

H 4

C N 2

C H 2

C. K p = K c ( RT) -

3

D. K p = K c ( RT)

2

43. 某反应△ H Θ

< 0,当温度由 T 1 升高到 T 2 时,平衡常数 K 1 和 K 2 之间的关系是 ( )

A. K 1>K 2

B.K 1<K 2

C. K 1= K 2

D. 以上都对

44. 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 )。

A. 反应物与产物浓度相等

B. 反应停止产生热

C. 反应级数大于 2

D. 正向反应速度等于逆向反应速度

45. 1mol 化合物 AB 与 1mol 化合物 CD,按下述方程式进行反应, AB+CD

AD+CB ,平

衡时,每一种反应物都有 3/4 mol 转变为 AD

和 CB (体积没有变化)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

A. 9/16

B. 1/9

C. 16/9

D. 9

46. A ( g) +B ( g) = C( g) 为基元反应,该反应的级数为

( ) 。

A. 一

B. 二

C. 三

D. 0

47. 能使任何反应达平衡时,产物增加的措施是 ( ) 。

A. 升温

B. 加压

C. 加催化剂

D. 增大反应物起始浓度

48. 800℃时, CaCO 3( s) ? CaO( s) + CO 2( g) 的 K c =3.6 ×10 - 3 ,此时, CO 2 的平衡浓度

是( ) mol ·L - 1

-3 -3 C. (3.6 -3 1/2 - 3 2

A. 3.6 ×10

B. 1/3.6 ×10 ×10 ) D. (3.6 ×10 )

49. 在 763.15 K 时, H 2 ( g) + I 2( g) ? 2HI ( g) 的 Kc = 45.9 ,当各物质的起始浓度

H 2 =0.0600 mol · L - 1 I 2

mol · L -1,和 c HI =2.00 m ol · L - 1 进行混合,在上述温度下, c c =0.4000

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是( )。

A. 自发向右进行

B. 自发向左进行

C.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D. 反应不发生

50. 在某温度下,反应

N 2( g) + 3H 2( g) ? 2NH 3( g) , Kp=0.60,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

的 H 2( g) ,此时,则浓度商

Q p 、平衡常数 K p 和 △G 的关系是 ( )。

A. Q p > K p ,△ G > 0

B. Q p >K p ,△G < 0

C. Q p < K p ,△ G < 0

D. Q p <K p ,△G > 0

51. 某温度时 H 2( g) + Br 2( g) ?

2HBr ( g) 的 Kp=4×10-

2

,则反应 HBr ( g)

? 1/2 H 2( g)

+1/2 Br 2( g) 的 Kp 是( )。

A. 1/4 - 2

B. 1/[(4 ×10 -2

)1/2

]

C. (4×10 -2 1/2

- 1

×10

)

D. 2×10

52. 电子构型为 [Ar]3d

64s 0

的离子是(

)。

A. Mn 2+

B. Fe 3+

C. Co

3+

D. Ni

2+

53. 某反应的速度常数的单位是

mol · L -

1

·S -

1

该反应的反应级数为(

)。

A. 0

B. 1

C. 2

D. 3

54. 有可逆反应: C( s) + H 2O( g) ? CO( g) + H 2 ( g) ,△H =133.9 kJ ·mol -

1

,下列说明中,

对的是()。;

A. 达平衡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相等

B. 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目相等,所以增加压力时对平衡没有影响

C. 增加温度,将对 C( s) 的转化有利

D. 反应为放热反应 55. 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增加分子间的碰撞的频率

C. 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56. 反应 CO( g)+ H 2O( g) ?

H 2( g)+ CO 2( g) 在温度为 T 时达平衡时,则平衡常数

K p 与

K c 的关系是( ) 。

A. K p > K c

B. K p < K c

C. K p =K c

D. K p 与 K c 无关 57. 对于任意可逆反应,下列条件,能改变平衡常数的是 ( )。 A. 增加反应物浓度

B. 增加生成物浓度

C. 加入催化剂

D. 改变反应温度

58. 反应 A ( s) +B ( g) C( g) ,△H <0,今欲增加正反应的速率,则下列措施中无用的为

)。

A. 增大 B 的分压

C. 使用催化剂

B. 升温

D. B 的分压不变, C 的分压减小

四、计算题

59. 基元反应: N 2O 5( g) ? N 2O 4( g) + 1/2 O 2( g)

⑴写出该反应的速度方程式。

⑵计算 300K 时, N 2O 5 转化率达 10%时所需的时间, k =9.0 ×10 -6 -1

S

60. 对于反应 :C 2H 5Cl( g) C 2H 4( g) + HCl ( g) , A =1.6 ×1014

· S

-1

, E a =246.9 kJ · mol -

1

,

求 700K , 710K , 800K 时的速度常数。

61. 根据实验,在一定范围内, NO 和 Cl 2 的基元反应方程式可用下式表示:

2NO + Cl 2 2NOCl

①写出该反应的质量作用定律表达式。

②该反应的级数是多少?③其它条件不变,如果

将容器的体积增加到原来的两倍,

反应速度如何变化?④如果容器体积不变,

而将 NO 的浓

度增加到原来的 3 倍,反应速度又如何变化?

62. 某反应的活化能为 181.6 kJ ·mol - 1

151 kJ ·mol

,加入某催化剂后,该反应的活化能为

1

,当温度为 800K 时,加催化剂后的反应速率增大多少倍?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度、化学反应平衡

一、填空题

1. 放;大于

2. 基元(简单);之和;反应级数; 三

3. 增加;增加;吸热

4.

K p

- 4

5. V = k C HIO 3C H 2 SO 3

6. 0.675; 1672.4

- 10

= 4×10 7. 2×108. V = kc A 一 相等

9. 活化分子分数

10. 历程 ;活化能

二、判断题

11. √; 12. ×;13. ×; 14. √; 15. ×;16. ×; 17. √ ; 18. ×;19. ×;20. ×;21. ×;

22. √; 23. √;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

三、选择题

34. D ; 35. C ;36.

A ; 37. C ;38.

B ;39.B ; 40. D ;41. B ;42. A ;

43. A ;44. D ; 45. D ; 46. B ;47.D

; 48. A ;49. B ;50. C

; 51. B ; 52.

C ;53.A ;

54. C ;55.

C ; 56.C ; 57.

D ;58. D

四、计算题

59.⑴ V=kC N 2 O 5 ;⑵ t=1.11

×104

60. k

700=5.9 ×10 - 5 ·

s - 1 k 710=1.07 ×10 - 4 ·

s - 1 , - 2

- 1

2

级③ 1/8 倍

④9 倍) 62. 99.55

k 800=1.17 ×10 ·

s

61.① V = k C NO C Cl 2

② 3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公开课)复习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学设计 儋州市第二中学陈曦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绪言中介绍的碰撞理论可以用来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对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的进一步理解又为后续化学平衡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本节课是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化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学习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和外因,通过实验探究浓度对化学 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2)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理论来解释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2)在利用碰撞理论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解释的过程中提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问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 浓度、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板块1——创设情境,引出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引入】以下图片展示的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些反应,大家比较一下它们的快慢程度。 【ppt演示】烟花燃放、爆炸、铁生锈、溶洞的形成图片 【分析】爆炸和烟花燃放的反应速率非常快,都是瞬间完成的;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相对慢一些,需要数年才能完成;溶洞的形成反应速率最慢,需 要上万年或者几百万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由此可知,不同的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是有差别的,即其反应速率是不同的。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教案)

6.1 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 第2课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一、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在高一第二学期第六章《揭示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之谜》的第一节——化学反应为什么有快有慢(第二课时)。其知识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与进程的入门性知识。由于本课题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学生能够通过生活经验在学科内的延伸,定性地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知识要点。因而,从学生认知和知识构建的角度来说,这个课题的内容不容易引发强烈的探究欲望和认知冲突。所以本课时的设计尝试着想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一步一步地自主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近距离地做一次科学探究方法上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化学反应的快慢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能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3)初步知道怎样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2.过程与方法 (1)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体会定性观察、对比试验、控制变量等科学方法。 (2)通过分组实验,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 (3)亲历探究实验的实施过程,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增强实验现象观察和描述的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推理,能得出正确结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提升科学探究的素养。 (2)关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养成尊重事实、按化学规律办事的求实态度,树立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 三、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在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研究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探究; 2、实验方案设计(如何体现控制变量法)。

部编版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综合复习 第七章 第23讲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

第23讲 化学反应速率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定量表示方法,能正确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率(α)。2.了解反应活化能的概念,了解催化剂的重要作用。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4.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考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在反应a A(g)+b B(g)??c C(g)+d D(g)中,存在v (A)∶v (B)∶v (C)∶v (D)=a ∶b ∶c ∶d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2)化学反应速率为0.8mol·L -1 ·s -1 是指1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 -1 (×) (3)由v =Δc Δt 计算平均速率,用反应物表示为正值,用生成物表示为负值(×) (4)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5)有时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质量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7)在2SO 2(g)+O 2(g)??2SO 3(g)反应中,t 1、t 2时刻,SO 3(g)浓度分别是c 1、c 2,则t 1~t 2时间内,SO 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 c 2-c 1 t 2-t 1 (√) (8)化学反应速率是指一定时间内任何一种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任何一种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15:可逆反应三段式法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可逆反应三段式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方法概述】 三段式法是化学平衡计算的最基本方法,根据题意和恰当的假设列出起始量、转化量、平衡量,再根 据要求进行相关计算。使用该方法时需注意写在各行中的物理量需保持一致。 【方法应用】 【例】把3molA和 2.5molB混合,充入2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 3A(g)+B(g)→xC(g)+2D(g) 经5秒钟反应达到平衡,生成1molD,并测得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mol·L-1·s-1,则此反应中B的转 化率为,C的化学计量数x为,A的平衡浓度为。 [分析] 在反应方程式下用“三段式”列出各物质的开始、转化、平衡的量 3A(g)+B(g)→xC(g)+2D(g) 开始物质的量3mol 2.5mol 0 0 转化的物质的量 1.5mol 0.5 mol 1mol 平衡时物质的量 1.5mol 2 mol 1mol 1mol 由D的生成量,根据方程式可计算出A、B的转化量分别为1.5mol、0.5mol。 所以,B的转化率为0.5/2.5=20%。 由题意,D的反应速率为1mol/(2L·5s)=0.1mol·L-1·s-1 根据C、D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比,可得x=2。 根据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A的平衡浓度为 1.5mol/2L=0.75mol/L。 【及时训练】 1、X、Y、Z 为三种气体,把 amolX 和 b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 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Y的转化率为() a + b (2a+b)(2a+b) a + b A. 5 ?100% B. 5b ?100% C. 5 ?100% D. 5a ?100% 2、在一定条件下,将 N2、H2混合气体 100mL 通人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比反应前减小 1/5,有测得此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9。试求: ⑴原混合气中N2的体积是_______毫升; ⑵H2的转化率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 20;37.5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知识点总结 要点一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的比较 (一)化学反应速率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_______________或生成物浓度的 _______________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 ,单位为 。 对于Δc (反应物)=c (初)-c(末), 对于Δc (生成物)=c (末)-c (初)。Δt 表示反应所需时间,单位为 等。 3.单位 一般为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 。 4、对某一具体的化学反应来说,用不同物质 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数值往往不同,其数值之比等于 。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 求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题一般按以下步骤: ①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找出各物质的起始量、转化量、某时刻量; ③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式计算。 例如:反应 mA + nB pC 起始浓度 (mol/L ) a b c 转化浓度(mol/L ) x 某时刻浓度(mol/L ) a-x (1)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数值 ,但比较反应速率的快慢不能只看数值的大小,而要通过转化换算成同一物质表示,再比较数值的大小。 (2)比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如aA+bB==pY+qZ ,即 比较 与 若 则A 表示的反应速率比B 大。 (3)注意反应速率单位的一致性。 (4)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在反应A+3B 2C+2D 中,若某条 件下v(A)=0.15 mol/ (L·min) , 则此时用v(B)表示该反应的化 学反应速率为v(B)= _________ ;若起始条件下,物质C 的物质的量为0,经过5秒后,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45 mol/L ,则用v(C)表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_________ 。 (三) 化学反应速率的测定 按图安装两套装置,通过分液漏斗分别加入40 mL 1 mol/L 和 40 mL 4 mol/L 的硫酸,比较二者收集10 mL H 2所用的时间。 实验现象:两套装置中加入H 2SO 4溶液后都立即产生气泡,但加入1 mol/L 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_________,收集10 mL H 2用的时间较_________ ;加入4 mol/L 硫酸的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较_________ ,收集10 mL H 2用的时间较 _________ 。 要点二、化学反应速率图象及其应用 物质的量(或浓度)—时间图象及其应用 例如:某温度时,在定容(V L )容器中,X 、Y 、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可进行如下计算: (1)某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率, 如:V(X)=( n1- n3) /vt3 mol/(L ·s), Y 的转化率= (n2-n3)/n2 ×100%。 (2)确定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X 、Y 、Z 三种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n1-n3)∶(n2-n3)∶n2。 ①、在同一反应体系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反应速率时,其 是可以 的,但是这些数值都表示 。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指明以 表示。 ②化学反应速率实际是 的平均速率,而不是 速率。 因为大部分反应不等速进行,随着各组分浓度的变化,反应速率也会变。开始时,速率快,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会减慢。所以我们在表示反应速率使用的是平均速度,我们定义也是平均速率。 ③不能用 体和 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在一定温度下,固体和纯液体物质单位体积里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即物质的量浓度为常数,因此它们的化学反应速率也被视为常数,所以不能用它们表示速率。但固态反应物的颗粒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即颗粒越小,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a (A) v b (B)v ,(B) (A)b a v v

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v= ,单位:。 注意: (1)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数值上可能是的(填“相等”或“不等”),但各反应速率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所以计算化学反应速率时,要注明具体物质; (2)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所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其比值等于之比;(3)固体、纯液体在反应中可视为浓度,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来表示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常用“三段式”方法。 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内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如Na、Mg、Al与水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 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因,可从分子碰撞理论解释(充分接触和有效碰撞): (1)浓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少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纯固体、纯液体的浓度看作常数,故其反应速率与其用量无关。 (2)温度:其它条件相同时,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一般,温度每升高10℃,反应速率增大2—4倍。 (3)压强:其它条件相同时,增大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减小气体反应物的压强,化学反应速率降低。 注意:①压强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②恒温、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恒温、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化学反应速率减小。 (4)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其它条件相同时,固体反应物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5)催化剂:其它条件相同时,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大部分加快反应速率。 (6)其他外因:光波、电磁波、放射线、超声波和溶剂等。 6.硫代硫酸钠溶液和盐酸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2O3 + 2HCl →2NaCl + S↓+SO2↑+H2O, Na2S2O3,还原剂是Na2S2O3,氧化产物是SO2,还原产物是S。 例1.(化学反应速率的基本计算与大小的比较) 1.对于反应A2(g)+3B2(g)2AB3(g)来说,下列反应速率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A) A.v(A2)=0.6 mol/(L·s) B.v(B2)=2.7 mol/(L·min) C.v(AB3)=12 mol/(L·min) D.v(A2)=6 mol/(L·min) 例2.(“三段式”法计算反应速率、转化率等) 2.将2 mol X和2 mol Y充入2 L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a Q(g),2 min 后达到平衡时生成0.8 mol Z,测得Q的浓度为0.4 mol·L-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a的值为2 B.平衡时X的浓度为0.2 mol·L-1 C.Y的转化率为60% D.反应速率v(Y)=0.3 mol·(L·min)-1 1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方法归纳 化学反应速率的相关计算,是化学计算中的一类重要问题,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得形式出现在各类试题中,也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针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题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 公式:V=△C/t 【例1】在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反应N2 + 3H2→2NH3,开始时N2浓度8mol/L,H2浓度20mol/L,5min后N2浓度变为6mol/L,求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解:用N2浓度变化表示: V(N2)=△C/t =(8mol/L- 6mol/L)/ 5min =0.4 mol/(L·min) 用H2浓度变化表示: V(H2)= 0.4 mol/(L·min) × 3=1.2mol/(L·min); 用NH3浓度变化表示: V(NH3)= 0.4 mol/(L·min) × 2= 0.8mol/(L·min) ; 2.根据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反应速率: 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系数比。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例2】反应4NH3+5O24NO+6H2O在5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 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X)(表示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生成物的生成速率)为 A. (O2)=0.01 mol·L-1·s-1 B. (NO)=0.008 mol·L-1·s-1 C. (H2O)=0.003 mol·L-1·s-1 D. (NH3)=0.002 mol·L-1·s-1 解析:反应的平均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某物质浓度的变化量。已知容器体积为5 L,时间半分钟即30 s,NO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0.3 mol,则c(NO)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冉美玥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 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单位一般为mol/(L·min)或mol.·L -1·min -1 2.结论:对于一般反应 aA + bB =cC + dD 来说有: V A :V B :V C :V D =△C A :△C B :△C C :△C D =△nA :△n B :△n C :△nD = a :b :c :d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平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 增大。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 逆急剧减小,V 正逐渐减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 (2)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时, V 正、V 逆都加快;降温时,V 正、V 逆都减小 (3)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压强,V 正、V 逆都增大;通过扩大反应容器,压强减小,浓度变小,V 正、V 逆均减小。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成百上千的同等倍数地增加了正、逆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 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 5.从活化分子角度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和判断 1.化学平衡的标志: (1)V 正=V 逆,它是化学平衡的本质特征 (2)各组分的浓度不再改变,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积分数、反应物的转化率等均不再改变,这是外部特点。 t c V ??=

第三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答案

第三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习题3-1 什么是反应的速率常数?它的大小与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因素有什么关系? 答:反应的速率大都可以表示为与反应物浓度方次的乘积成正比: υ=k·c α(A)·c β(B),式中比例常数k 就是速率常数。速率常数在数值上等于反应物浓度均为1 mol·L -1时的反应速率。k 的大小与反应物浓度无关,改变温度或使用催化剂会使速率常数k 的数值发生变化。 习题 3-2 什么是活化能? 答:Arrhenius 总结了大量实验事实,提出一个经验公式:速率常数k 的对数与1/T 有线形关系:C T R E k a +?-=1ln 式中E a 就是活化能,它表示活化分子具有的最低能量与反应分 子平均能量之差。 习题3-3 什么是催化剂?其特点有哪些? 答:某些物质可以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它们就是催化剂。催化剂参与反应,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活化能。催化剂不改变反应体系的热力学状态,使用催化剂同样影响正、逆反应的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只能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 习题3-4 NOCl 分解反应为2NOCl→2NO+Cl 2实验测得NOCl 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下: t/s 0 10 20 30 40 50 c (NOCl )/mol·L -1 求各时间段内反应的平均速率;用作图法求t =25s 时的瞬时速率。 解:t=0-10s 时,10 42 .100.2-= ??= t c υ= ·L -1·s -1 t=10-20s 时,102099 .042.1--= ??=t c υ= ·L -1·s -1 t=20-30s 时,203071 .099.0--= ??=t c υ= ·L -1·s -1 t=30-40s 时,304056 .071.0--= ??=t c υ= ·L -1·s -1 t=40-50s 时,40 5048.056.0--=??=t c υ= ·L -1·s -1 作图法略。 习题3-5 660K 时反应2NO + O 2→2NO 2 ,NO 和O 2的初始浓度c (NO )和c (O 2)及反应的初始速率υ的实验数据: c (NO )/mol·L -1 c (O 2)/mol·L -1 υ/mol·L -1·s -1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计算 1.表示方法 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及单位 v =Δc Δt ,单位为mol·L -1·min -1或mol·L -1·s -1。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来表示的反应速率可能不同,但反应速率的数值之比等于这些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如在反应a A(g)+b B(g) c C(g)+ d D(g)中,存在v (A)∶v (B)∶v (C)∶v (D)=a ∶b ∶c ∶d (1)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反应速率越大,反应现象越明显(×) (2)对于任何化学反应来说,都必须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解析 对于一些化学反应也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压强的变化量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3)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正反应速率,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表示逆反应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为0.8 mol·L - 1·s - 1是指1 s 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 mol·L - 1(×) (5)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6)同一化学反应,相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越大,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题组一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1.(2018·郑州质检)对于可逆反应A(g)+3B(s)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 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 (A)=0.5 mol·L - 1·min - 1 B.v (B)=1.2 mol·L - 1·s - 1 C.v (D)=0.4 mol·L - 1·min - 1 D.v (C)=0.1 mol·L - 1·s - 1 答案 D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掌握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及其计算;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值表示。v=Δc/Δt(υ:平均速率,Δc:浓度变化,Δt:时间单位:mol/(L.s 3.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规律 ①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间的关系: 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数值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VA:VB:VC:VD=A:B:C:D;VA/A=VB/B. ②三步法:mA + nB=== pC + qD 初始量(mol/L: a b 0 0 变化量(mol/L:mx nx px qx ns末量(mol/La-mx b-nx px qx PS:只有变化量与计量数成正比! 4.化学反应速率的特点 ①反应速率不取负值,用任何一种物质的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都不取负值。

②同一化学反应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可能有不同的速率数值,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③化学反应速率是指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是瞬时速率 ④由于在反应中纯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对于有纯液体或纯固体参加的反应一般不用纯液体或纯固体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化学反应速率与其表面积大小有关,而与其物质的量的多少无关。通常是通过增大该物质的表面积(如粉碎成细小颗粒、充分搅拌、振荡等来加快反应速率。 ⑤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其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这些不同的数值表示的都是同一个反应的速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指明是用反应体系中的哪种物质做标准。 5.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 (1基本思路 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因为化学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体系中的化学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所以与其中任何一种化学物质的浓度(或质量相关的性质在测量反应速率时都可以加以利用。 (2测定方法 ①直接可观察的性质,如释放出气体的体积和体系的压强。 ②依靠科学仪器才能测量的性质,如颜色的深浅、光的吸收、光的发射、导电能力等。 ③在溶液中,当反应物或产物本身有比较明显的颜色时,常常利用颜色深浅和显色物质浓度间的正比关系来跟踪反应的过程和测量反应速率。 物理方法:量气法、比色法、电导法等。

化学人教版高中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在全书和章节中的作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选修四,第二章第二节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为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本节内容为化学平衡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学习奠定基础,以及为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高二理科学生,经过前一段的化学学习,他们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些化学方程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基本上都养成了良好的思考、讨论、探究的习惯,必修二中初步学习了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对本节内容奠定了一定基础,新课标的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经历决定着该部分内容的教学目标不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的探究方法,学以致用,根据上述情况,我为本节课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运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观测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小组讨论用碰撞理论解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收集处理信息,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通过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根据:其他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均可归结为活化分子的浓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用碰撞理论解释解释影响因素 教学手段: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 三、教学过程 1、引入:让学生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阅读课本的第一段内容 2、我们能通过计算出一个化学反应的速率,能否改变反应速率呢? 3、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是什么?我们人类能否控制这个因素?

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

第七章 化学反应速率 一、选择题 1.利用反应生成产物B ,在动力学上要求 ( ) (A ) (B ) (C ) (D ) 解: (B ) 一定温度时越大,速率越慢。 2.对的反应使用催化剂可以( ) (A ) 大大加速 (B ) 减速 (C ) 、 皆加速 (D ) 无影响 解: (C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且对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改变。 3.催化剂能加速反应的速率,它的作用机理是 ( ) (A) 增大碰撞频率 (B) 改变反应途径,降低活化能 (C) 减少速率常数 (D) 增大平衡常数 解: (B )催化剂是通过改变原来反应的途径降低活化能来加速反应的。 4.下列有关活化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 不同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 (B ) 同一条件下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其反应速率越小 (C ) 同一反应的活化能越小,其反应速率越小 (D ) 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来测定 解: (C )活化能越大,活化分子的百分率越小,反应速率常数也就越小。 5.已知下列两个反应的活化能: (1)42284224243(NH )S O + 3KI (NH )S O + K SO + KI → 1-156.7kJ mol a E =? (2)2222SO + O 2SO → 2-1 250.8kJ mol a E =? 在同一温度下,所有反应物浓度为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慢。 (B) 反应(1)比反应(2)的速率快。 (C) 受温度的影响较小。 (D) 对于反应(1)与反应(2),当温度变化的始态、终态相同时,反应(2)的反应速率(或速率常数)的改变比反应(1)显著的多。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和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和计算

————————————————————————————————作者:————————————————————————————————日期:

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和计算 适用学科化学适用年级高二适用区域新课标本讲时长(分钟)60 知识点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及 简单计算 速率大小的比较 化学反应速率图像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含义 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方法,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学习,感悟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高对化学科学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及其简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 必修2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 必修2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表达3.必修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二、知识讲解 考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注意问题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对于反应体系体积不变的化学反应,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大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意义:描述化学反应快慢的物理量。 计算公式:v(A)=错误!未定义书签。 单位:mol·L -1 ·min -1 mo l·L -1·s -1 2.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一般说在反应过程中都不是等速进行的,因此某一时间内的反应速率实际上是这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一般都取正值,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为正值。 (3)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因为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在化学反应中视为定值。 (4)对于同一个反应来说,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不同,但每种物质都可以用来表示该反应的快慢。 3.对化学反应速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浓度是物质的量浓度以mol/L 为单位,时间单位通常可用s 、min 、h表示,因此反应速率的与常见单位一般为mol/(l·s)、mol/(l·m on)或m ol/(l·h)。 (2)化学反应速率可用反应体系中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一般是以最容易测定的一种物质表示之,且应标明是什么物质的反应速率。 (3)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同一时间的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但表达的意义是相同的,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数值有相互关系,彼此可以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各化学计量数进行换算: 对于反应来说,则有。 )()()()(g qD g pc g nB g mA +=+q V p V n V m V D C B A ===

第二章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一课时)

2-1-2 化学反应速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掌握运用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比较反应速率大小的方法; (2)通过识别有关化学反应速度与压强、温度或浓度等的图像,提高识图析图能力,培养从图像中挖掘化学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压强对化学速率的影响,用活化分子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过程] 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一)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表征性抽象】当其它条件不变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增大反应的速率。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会影响反应速率呢? (明确)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活化分子的数量增加,有效碰撞的频率增大,导致反应速率增大。 【对结论的再理解】1.一个反应的速率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浓度,与产物的浓度关系不大2.对于可逆反应aA +bB cC + dD来说,正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A、B两种物质的浓度,与C、D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而逆反应的速率只取决于C、D两种物质的浓度,与A、B两种物质的浓度关系不大。增加A或B的浓度只可以使正反应的速率增大,不会影响逆反应的速率。3.固体和纯液体的浓度是一个常数,所以增加这些物质的量,不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应用】1.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制乙炔,以减缓太快的反应速率。 2. 制Fe(OH)2时,通过降低NaOH溶液的含氧量(给溶液加热)来降低Fe(OH)2被氧化的速率。 (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提出问题】压强是怎样对化学反应速率进行影响的? 【收集事实】途径:已有的实验知识 (提出以下几个实验)对比 1. 10ml、0.1mol/L的Na2S2O3溶液与0.1摩/升的硫酸10毫升反应的实验。 2. CaO固体与SiO2固体在高温下反应生成CaSiO3。 3. SO2 与O2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SO3。 (讨论)给上述三个反应的容器加压,三个反应的反应物的浓度是怎样变化的? 大。 【原理性抽象】为什么增大压强会影响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的速率? (明确)1.一定量气体的体积与其所受的压强成正比。这就是说,如果气体的压强增大到原来的2倍,气体的体积就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就增多到原来的2倍,即体系中各个物质的浓度都增加,所以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相反,减小压强,气体的体积就扩大,浓度减小,因而反应速率减小。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 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2-1《化学反应速率》课时练 双基练习 1.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 mol/L,对此反应速率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 mol/(L·min) B.分别用B、C、D表示反应的速率,其比值是3∶2∶1 C.在2 min内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 mol/(L·min) D.在这2 min内用B和C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都是逐渐减小的 解析:选项A,A为固体,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错误。选项B,用B、C、D表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B、C、D的系数之比,正确。选项C,v(B)=错误!= mol/(L·min),正确。选项D,在这2 min内,无论用B还是用C表示,二者的变化量都是逐渐减小的,则反应速率的值也都是逐渐减小的,正确。 答案:A 2.某温度下,浓度都是1 mol/L的两种气体X2和Y2,在密闭容器中反应生成气体Z,经过t min后,测得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X2)= mol/L,c(Y2)= mol/L,c(Z)= mol/L。则该反应的反应式可表示为() A.X2+2Y22XY2 B.2X2+Y2X2Y C.3X2+Y2===2X3Y D.X2+3Y22XY2

解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首先求出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值,分别为 mol/L、 mol/L、 mol/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变化之比等于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可得系数之比为 3∶1∶2。 答案: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变化来表示 B.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同一时间内同一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反应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C.化学反应速率的单位由时间单位和浓度单位决定 D.在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变小,所以用反应物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负值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取单位时间内浓度变化的绝对值,所以都为正值。 答案:B 4.在某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浓度在15 s内从 mol/L变成 mol/L,在这15 s内A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 mol/(L·s)B. mol/L C. mol/(L·s) D. mol/L 解析:直接根据速率公式计算; 错误!= mol/(L·s)。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某反应,当升高反应温度时,反应物的转化率减小,若只增加体系总压时,反应物的转化率提高,则此反应为热反应,且反应物分子数(大于、小于)产物分子数。 2.对于反应,其反应级数一定等于反应物计量系数,速度常数的单位由 决定,若k 的单位为L 2·m ol - 2 - 1,则对应的反应级数 为。 · S 3.可逆反应A(g) + B(g) ? C( g) +Q 达到平衡后,再给体系加热正反应速度,逆反应速度,平衡向方向移动。 4.在500K 时,反应SO2( g) +1/2O2( g)? SO3( g) 的K p = 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 2 SO3( g) ? 2SO2( g) +O2( g) 的K p = 。 5.反应:H IO 3+3H2SO3 HI+3H2SO4,经实验证明,该反应分两步完成;(1)HIO 3+ H2SO3 HIO 2+ H2SO4(慢反应),(2)HIO 2+2H2SO3 HI +2H2SO4(快反应),因此反应的速度方程式是。 6. 在298K 温度下,将 1 摩尔SO3 放入 1 升的反应器内,当反应 2 SO3(g)? 2SO2( g) +O2( g) 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有0.6 摩尔的SO2,其K C 是,K p 是。(R = -1 - 1)。·mol 8.314 kPa·L·K 7.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S(s)? H2S(g), K c=1.0 × 10 - 3; S( s) +O2( g) ? SO2( g) , K c = 5.0 ×10 6;H2(g) + SO 2(g) ? H2S(g) + O2(g)的平衡常数K c 为。 8.简单反应 A =B+ C ,反应速度方程为,反应级数为,若分别以 A 、 B 两种物质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度,则V A 与 V B 。 9.阿仑尼乌斯公式中 e - Ea/RT 的物理意义是。 10.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的原因是它改变了反应的,降低了反应的,从而 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 二、判断题(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 11.某温度下2N2O5 = 4NO 2 + O2 该反应的速度和以各种物质表示的反应速度的关系为: V = 1/2 V N 2O5 = 1/4 V NO 2 = V O2 。() 12.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13.因为平衡常数和反应的转化率都能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所以平衡常数即是反 应的转化率。() 14.在2SO2 + O2? 2SO3 的反应中,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条件下,无论使用催化剂或不 使用催化剂,只要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的浓度总是相同的。() 15.增加温度,使吸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加快,放热反应的反应速度减慢,所以增加温度 使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16.化学平衡常数K c 等于各分步反应平衡常数K c1,K c2??之和。() 17.催化剂可影响反应速度,但不影响热效应。() 18.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值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19.在一定温度下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反应速度亦愈大。()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二章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设计 2号

1、已有的知识: (1)必修2中,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 (2)在本册绪言中学习了碰撞理论相关知识。 2、已具备的能力: (1)学生初步具备简单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能够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2)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质疑和表达能力。 3、可能遇到困难: (1)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困惑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尤其是压强对速率的影响; (2)对实验方案的选择和评价,缺乏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能力。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法探究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用分析归纳法得出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实验的操作,培养学生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科学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一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教学难点:利用碰撞理论和活化能理论解释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我们大家来看一副图片,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吧,这是我们洛阳栾川的鸡冠洞,在鸡冠洞中有一个景观叫“千年一吻”,大家一看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溶洞形成是个多么缓慢的过程了吧。与之相反,有些过程进行的却非常快,如爆炸。为什么有的反应进行的快而有的反应进行的慢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一、单选题 1 .在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气体通入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使其发生反应,,有 关物质X、Y、Z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 3X+2Y B.t0时,X、Y、Z的质量不再改变 C.t0时,Z的浓度为1.2 mol/L D.t 0时,反应停止,反应速率为0 2.500℃时,在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发生反应:CO2(g)+3H 2(g) CH 3OH(g)+H 2O(g) △ H< 0。CH3OH 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反应开始到10 分钟时,H2的平均反应速率v(H2)=0.15mol/(L?min) B .从开始到25 分钟,CO2的转化率是70% C .其它条件不变,将温度升到800℃,再次达平衡时平衡常数减小 D .从20 分钟到25 分钟达到新的平衡,可能是增大压强 3.反应4A g 5B g 4C g 6D g 在5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0~30s内,C 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0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容器中 D 的物质的量至少为0.45mol B.0~30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010 mol· L-1· s-1 C.容器中A、B、C、 D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是4:5:4:6 D .容器中 A 的物质的量一定增加了0.30mol 4.已知反应2X g Y g ? Z g ,某研究小组将4moX 和2molY 置于一容积不变

测定1min 内X 的转化率,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t/min2 4.556 X 的转化率30%40%70%70% A .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密度不断增大 B .反应在 5.5min 时,v正X =v逆Z C .6min 时,容器中剩余 1.4molY D .其他条件不变,将X 的物质的量改为10mol,则可得到4molZ 5.用Na2FeO4溶液氧化废水中的还原性污染物M,为研究其降解效果,设计如下对 pH 对降解速率和效果的影响,实验测得M 的浓度变化与时间 实验编号温度(K )pH ①2981 ②3101 ③2987 ④2981 A .实验①在15min 内M 的降解速率为1.33 10 5mol L 1min B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②说明升高温度,M 降解速率增大 C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③证明pH 越高,越不利于M 的降解 D .若其他条件相同,实验①④说明M的浓度越小,降解的速率越快 6.在一定条件下,将3molA和1molB 投入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